- 相关推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
《9加几》是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在本节课的最开始,我从两部分给学生进行了复习:
①2-9的分与合
②连加运算,如9+1+2=12,9+1+7=17,9+1+3=13,明确计算的顺序,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知道“十”是一个计数单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复习之后,出示例一图,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明确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列出算式9+4。接着分组讨论9+4的算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比较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算法,整理出凑十法的思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时注重层次性,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思维的高度不断提升,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奥妙,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背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纵观整节课,一开始学生对凑十法的思路掌握的还不是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说凑十法的过程,在反复的.练习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凑十法,并学会用凑十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另外在凑十法的讲解上还可以更细致,可以尝试通过多问,直到把学生都问会。比如,在讲解9+4的算法时,可以问:
①4为何要分成1和3,因为9比10少1。1和9凑成10
②最后为何变成了10+3?因为4去掉1变成3,10+3=13。
在练习的处理上也可以根据练习的层次性,重新安排做题的顺序。想想做做第1题,形象的展示了凑十的过程,可以把这题提上来,放在例题之后,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第5题,独立完成计算后,让学生找规律,弄清楚少的1去哪了。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2
最近似乎有了一个习惯,每次讲一节新课前要翻看教参、自己把习题做一遍,因为想让自己的授课过程更加的高效,所以要一再斟酌,力求新课讲完孩子做习题就不再有问题。每次讲完新课,又习惯性的再看一遍教参,看看本课的目标达成自己是否有遗漏,并且在讲过一遍后再回过头去看教参上的讲授建议似乎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加系统的认识。
关于“9加几”和”几加9“的进位加法讲完了,感觉课上的还算流畅,毕竟上完后自己感觉很舒服,学生的`参与度也还可以。课后的练习,孩子们做的也不错,出错率很低。可是再细想想总觉得哪里还有不太对劲的地方。再次翻看教参,又回想着省优质课的观摩体会,觉得我是错过了一点,就是对孩子们算法多样化的鼓励和启发,而是过去强调凑十法的教授。想想我讲这一课时的课堂,学生因为有了太多的已有知识铺垫,很多在学前班都已经学过凑十法,当”9+6“的算式一出来,有不少孩子很快就口算出了答案,我就势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孩子较为清晰的讲了他所知道的凑十法,我接下来的处理是直接引入凑十法,我说”对今天我们就学习凑十法“,然后是带着孩子系统的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方法。
现在想想,我虽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可是对于孩子们的思维训练,对孩子们的长远发展真的是有益的吗?要求孩子们用标准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加之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快速提高成绩的好办法,可毕竟在我的内心深处,真正想培养我的孩子们的不是他们的高分数,是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
因此就这一课来说,在详细讲解凑十法之前,我应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们的思维早已被外界的压力所限制和固着,我还应给予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努力吧,接下来”8加几和几加8“的新课教授我需要改进,虽然在孩子们已经熟悉凑十法之后,让孩子们再去探讨其他的解法有些困难,但是我得尝试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3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我在教学9加几时就是按传统的9加几教学的。课本的信息窗以“小小运动会”为切入点,深入到孩子的学校生活,非常吸引孩子的兴趣。
信息窗1通过运动员和志愿者报名的情况,引入9加几的计算,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6等于多少?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6=15”。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这些方法还都属于比较慢的方法,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提出反对。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并总结出了“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来帮助孩子计算。
在看大数这一个小部分里,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确定了9、8、7、6、5各数的好朋友是谁,也就是以上各数与哪个数可以凑成十,并一起编了儿歌“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xxx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演变为拍手歌,作为课中操让孩子活跃思维。
从这里我明白了,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本课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是从数数到凑十法演变的过程中,我的角色太过重要,明显地着急让孩子快速接受我的方法,以至于许多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凑十思想就被动地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其次,孩子说得多,动笔少,速度跟不上思维。很多孩子口诀背得很熟但是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计算。还有一点就是,课本信息窗的内容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情境,我还应该多找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来吸引他们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发生一件小插曲,让我对一年级的孩子刮目相看。在计算9+7时,根据凑十法将7分成1和8,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也可以把9分成3和6,因为7和3也是好朋友!”这个想法让我惊叹,分不同的加数这个环节我原本打算在复习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但是这个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就有这样的思考是非常好的。我假装苦恼地问孩子们:“是哦,9找到好朋友了可是7也想找好朋友怎么办啊?”孩子们在简短的讨论之后给出了答案:“凑十法”中提到过“看大数,分小数”,所以大数找朋友比较简单!
从对这一节课的反思中,我明白了要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交流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此时,暂不比较算法的优劣,只是在演示和板书时对其中“凑十”法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关注。最后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了用凑十法比较简单,为后面的学习“8、7、6加几”做好了铺垫。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4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创设“热闹的运动会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认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上课开始时,我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式,学生很快列出了“9+4=13”,接着,我让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把9把放在心里,往后数了4个,就是13。
生2:我是看出来的,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了。
生3:我用手指算出来的,10个手指不够算,我再拿出3根铅笔一齐算。
生4:摆小棒,先摆9个,再摆4个,一共是13个。
生5:把9分成5和4,把4分成2和2,5+2=7,4+2=6,7+6=13。
生6:我会算9+5=14,所经9+4=13。
学生说出了6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没有一种是教材上要求的“凑十法”,正当我对要不要引导出“凑十法”感到举棋不定时,两个学生说出来了,确实让我心头一震,欣喜万分。
生7: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生8:把9分成4和5,5+5=10,10+4=14
面对如此聪明,肯动脑筋的学生,我深感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
教后记: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面对多而杂的计算方法,学困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潦乱,不知所以,导致一种方法也没掌握好,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还是有必要的。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5
“9加几”是第一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在教学中,我首先以复习10加几的口算为铺垫,再充分利用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接着以给运动员准备的饮料这一部分为例,饮料已经喝过一些,还有多少盒呢?让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讨论,想出了数数、接数、凑十等方法,得出还有十三盒。我都给予了肯定。又提出了:这题应该怎么列式?怎样计算?学生在列出算式是9+4后,再采取边提问边操作的方式指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为巩固要点,我又让学生摆弄学具小棒,再次体会“凑十”的过程,请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最后要求学生自主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整个教学新课过程从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到组合问题至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都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习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反馈练习中,我用生动的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的作业设计: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6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教学我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给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从中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这一环节,许多学生不够积极,不善于动脑,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可能与教师的引导有关。再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很差。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和培养。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7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学生口算后,教师将卡片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学习新知
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师:刚才大家算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
(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
(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
生:我先把7朵黄花和3朵红花圈起来是10朵,再和剩下的6朵红花加起来是16。
师:这种想法也不错!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先变成10再算的。
师:是啊!我们在计算时,既可以先把9凑成10,也可以先把7凑成10,然后再想10加几就方便了。
三、形成技能
(师出示“想想做做”第l题,如下图)
师:请大家观察图,左边原来有几块?右边呢?
生:左边原来有9块,右边原来有6块。
师: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呢?小猴为什么只搬1块过去呢?
生:小猴想把左边先凑成10块,
师:是啊!小猴真聪明,也学会了“凑十”的方法。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上数,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计算。
(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再交流)
四、小结并揭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9加一个数。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板书:9加几)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可以把9先凑成10。
生:得数是越来越大了。
生:得数的十位都是1。
生: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
生:少了的l给了9变成10了。
师: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
(师出示9+?=1?让学生推算)
五、课堂作业
按一定的顺序把今天学习的9加几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并写在课本上。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
1.面对真实的认知起点。
传统的9加几教学,在复习铺垫时一般分以下三个层次:一个数分成1和几,9+1=10,9加1再加一个数。表面上看,这三个层次的复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但
是,实践表明,如此精细的铺垫设计,同时也可能为学生探究9加几的算法时人为地设定了一个狭隘的思维通道(即一定要把9凑成10),不利于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事实上,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尽管学生在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时,会出现多样化的算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凑十”。因此,设计复习题时主要侧重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体验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
2.组织结构性的学习材料。
结构性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是课堂教学不同于自然认知的重要标志。
因此,例题的出示,明显地表示两数求和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列出算式后,则把重点放在探索计算的方法上。交流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此时,暂不比较算法的优劣,只是在演示和板书时对其中的一种——“凑十”法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关注。
“试一试”的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路。由于9和7都离10比较接近,因此,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凑十”(把9凑成10和把7凑成10)。结合学生的操作和思考,教师辅以结构化的对应性板书,提炼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然后通过两种“凑十”法的比较以及“试一试”和例题的对比,使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逐步累积起感性经验,为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内涵做好准备。
3.在探索规律中发展思维。
在计算9加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探索计算规律。从课堂板书到组织学生操作和圈画,再到用卡片进行对应计算,以及最后的观察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发现9加几的加法计算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比较和小结时,对9加几的算式进行了整理,结合学生的发现和归纳,教师出示了更具结构化的算式,即:9+?=1?,并让学生进行推算、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9加几的计算规律,同时又在引导学生探寻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品味到数学内在的简洁之美。
由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数的运算的价值追求,除了理解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之外,还应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以及有条理地思维的习惯,进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与敏捷的思维品质。简而言之,即要实现“思维方法叫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过渡和提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8
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接着数的,还有的是用“凑十法”算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学生能不断地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
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还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算法进行评价,进而慢慢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以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同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9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我们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是: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3、通过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主题图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中完成教学。设计个四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与10有连续的数学知识和数数大比拼来唤起“凑十法”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原本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1、交流,得出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3)9加4等于13,13是怎么算出来的,算数可是要讲道理的,让学生在摆小棒,移动小棒中感悟9需要几凑成10,9和1凑成10,4可以分成1和3,先算9加1等于10,10再,3等于13.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过程,并且用图示的方法板书出来。可在原生课堂中所出现的情况并没有设计的那么完美,首先在学生掌握数学信息和问题后没有马上出现算式,而在出示算式后过于着急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算9+4=13的想法,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思维的过程,让一个人代替了全部人的想法,如果这里能放慢脚步让学生把动手摆小棒的过程分享给同桌或其他人,尽量让更多的孩子说自己摆的思维过程,更能达到探究9+4=?的效果。在理顺算理之后让学生多说算理的过程,这样也就能更好的掌握9+几的算理了。
第三环节:利用教材练习9+2= 9+5= 9+7=进一步巩固“凑十法”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去发现分成1和几的的重要性,1就是为了与9凑成10而更方便计算的。
第四个环节;游戏。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我用数字对对碰的游戏,让学生说出卡片上正确得数的形式,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的小窍门。得数的个位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而这少的1去哪了,给了9凑成10了。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说的过多,没有真正把这9加几的小窍门种在学生的心里去。第二个游戏:谁是神算手是对前计算小窍门的巩固,提升学生在计算中的数感。
整堂课下来,收获颇多。数学教学是思维获得与提升的一门学科,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还有很多需要潜心去研究。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这体现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尊重。在数学课堂上,就应该把这种尊重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孩子们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更容易地建构新知,这也是对孩子们的一份责任。我职教的《9加几》是在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掌握好本节课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思路,正确口算9加几。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体现尊重的课堂文化,让学生更快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10加几口算的铺垫下,我出示小猴吃苹果的情境图,学生观察并列出算式9+4后,我直接揭题,并提问:怎么算,看图能不能算出来?想不出的可以请小棒帮忙。由于这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因此在这一部分,我根据第一次试教后的'体验稍调整了设计,将情境引入设计得更简洁,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也为后面的教学留足时间。
接着,自主探究,明确算法。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借助小棒操作,摆出9+4,想想怎样操作可以得出结果。学生经历自主操作、同桌交流之后,全班汇报。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我尊重学生不同的算法并给予肯定,可以是一个个数出来的,也可以是小棒摆,4个里拿1根和9根凑成10,加上外面的3根,一眼可以看出来是13。面对后一种方法,我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圆片,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到这里,就重点推出“凑十法”,让学生用小棒跟着一起摆一摆,感受凑十的过程,然后用算式表示出凑十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学生在小棒操作感知后,有了凑十的体验,说算法时自然就会说了。为了规范学生的算法,我将过程分成了三步走,方便学生记忆,也体现对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通过语言的模仿补充不仅规范语言还能更方便地建构新知。在这一环节,学生资源的生成较多,对资源的处理能力我还欠缺,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课前做好教学预设,做到课上能充分利用生成资源。
在试一试的练习中,学生基于对算法的理解,独立圈十、填算法,在学生资源对错的辨析中,我尊重学生想法的反馈,这种反馈对于已经掌握算法的学生是一种有条理的内化认识的过程,也为没有掌握算法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掌握算法。我设计的练习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最后一题找规律的练习,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提升,学生在探究中发现9加几的得数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几小1,为此更方便学生利用规律口算9加几。但是,由于时间把握不足,在讲解这一题时较为仓促,没有进一步解释少掉的1是和9凑成了十,较为遗憾。
第一次校本研讨课,在从试上到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体会:1.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从多方面精心设计,在时间把握、环节过渡上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尊重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从而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2.资源的预设和生成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备课时要充分预设学生的资源,搜集并利用,教师的反馈要有效。3.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说,在说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语言,循序渐进,使他们的语言表述逐渐流畅。4.重视常规,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开小差的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另外,还有很多教学细节都需要努力,因此我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对待任何一次教学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这是对孩子们的一份责任,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1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利用“运动场上”为情境来呈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利用一个数分成1和几作为练习,既复习旧知,又为凑十法起了铺垫作用。
“凑十法”虽然本节课第一次接触,但通过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算法,我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懂得这种方法,在解决9加几的问题时已经会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对于这些已经会的孩子,这节课我重点让他们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对于不会的孩子不但要理解算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同时比一比哪一种方法好,好在哪里?最后总结,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凑十法”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强化计算方法。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学会“从中选优,择优使用”。选择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提高计算速度。
我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比较、体验和感悟。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不但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独立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交流、思考过程,表述算理、深化新知。最后让学生自己有顺序地归纳整理9加几的算式,找出算式之间的联系,分析9加的数与得数个位上的数的大小关系,使学生感悟9加几的`和的规律及算式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计算结果的记忆,同时也渗透了函数思想。
本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中的1和9凑成10,和的个位上少1的道理,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虽然学生大部分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但我感到在实际操作中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还应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达到能正真理解算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真正懂得其道理。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2
9加几这节课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比较经典的一节数学课,今年教学能手评选就有这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数、算等数学活动,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主要通过主题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是在周一的第一节课上的,在家过了2天轻松的周末,学生每到周一的第一节课就精神懒散,我犹豫了周末2天,到底要不要讲新课,后来还是决定讲新课,不能耽误大好时光。
数学老师都觉得计算课很难上,平时上公开课或比赛,都不愿意选计算课,因为计算课比较枯燥,有的算理还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对于这节课来说,课中呈现的内容,绝大多数的学生早已在上学之前就已经会算了。无疑,对于已经会的内容,让他们再认认真真地在课堂上学一遍,势必会很无趣,很枯燥。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出一堂能吸引学生的计算课,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所要考虑的。这节课,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让学生体验多种计算方法,感受凑十法最简单
在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一共有几盒酸奶,王晨赫很聪明,提的数学问题非常规范,他说求一共有几盒酸奶,孩子们都知道要列式9+4,这是我就问孩子们,9+4等于多少呢?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他们说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说,我是用小棒摆了,一个一个的数的,有的孩子说我从10接着数4个数,就是13,王晨赫说我先从4里面借一个1给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时,我马上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方法哪种最简单?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说:王晨赫的最简单。这时我就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凑十法,非常简单。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了凑十法的过程,再让很多学生都口述了凑十法,更注重了对于学生算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我单纯地将算理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理解。让学生切实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为学生牢固掌握凑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了富有童趣的练习题
学生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后,我设计了大量富有趣味的练习题,有摘苹果,答对那道题苹果就落下来。开火车算题,小火车呼呼的开过来,学生计算上面的题目,算得又对又快,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
三、板书清楚直观
我在板书9加几的计算过程时,特别用彩色粉笔标注分出的1,让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显著。
在教学中,我没有发现一个学生用老办法——数手指。全班学生都熟练掌握了凑十法,这节课确实做到了高效率。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3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建议: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4
“怎样培养数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我非常希望得到有关专家指导。幸运的是前两天有幸听了著名专家王永老师的讲座中的《培养数感的措施》,引发我深深的思考。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下面我浅议自己在9加几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县级、乡级、完小级的学生),他们的数感还很弱,大部分学生的数感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要培养他们的数感,我认为首先从口算教学入手。如:在教学9+6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比一比,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发现9+6的口算方法。有针对性地展示各种算法,如方法一:看大数,数小数。方法二:凑十法。方法三:先算10+6=16,再算16—1=15。等引导全班学生交流算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借助实物理解算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算法。让他们发挥潜能,展现智慧,开启智慧,获得智慧。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个种算法进行反思,体会算法与数字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形成数感。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我和狗狗的故事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我和网络的故事作文11-22
我和动物的故事作文05-13
我和音乐的故事作文12-08
我和汉字的故事作文06-02
我和朋友的故事作文06-02
我和网络的故事作文06-14
我和语文的故事作文03-05
我和母亲的故事作文02-24
我和小狗的故事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