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作文600字>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11-06 06:51:04
  • 相关推荐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儿,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规矩”也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我大喊道:“贴错了,贴错了。你把它贴反啦!”爸爸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没贴错。”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却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着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如此,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呀?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来源于年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有了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了,直到今日。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原来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好兆头呀!

  这就是我家乡热闹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2

  节日,这是月月有,年年过的,只是各民族各有庆祝的方式。过春节,江苏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饺子,我们广西壮族重粽子。听姥姥说,我们壮人过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热热闹闹的才好,可惜那快成为过去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爷亲手包的粽子,那个香啊,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的.家乡在广西,广西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就有壮族,我就是壮族人.民俗,这个词语从人一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在身边,我们总生活在民俗中。

  节日,这是月月有,年年过的,只是各民族各有庆祝的方式。过春节,江苏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饺子,我们广西壮族重粽子。听姥姥说,我们壮人过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热热闹闹的才好,可惜那快成为过去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爷亲手包的粽子,那个香啊,口水都流出来了!

  春节时,东兰县孩子们大年初一起床后就要爬柱子,边爬边念,“长如竹笋,高如大树。”别的地方的孩子,有的是爬芭蕉树。大家都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呢!

  端午时,汉族划龙舟,壮族则是采药。因为听说这天采药,药效最好。百草煮药水,浴身,能消除百病。在我的出生地――靖西县,将南瓜、李果、芭蕉,玉米送进深山喂猴,构造了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世界,还制猴形玩具给小孩玩。呵!我也想要去采药,去喂猴,可大人说山路不好走,又危险,不让去,结果没去成。

  以前,我们壮族还有一个民俗,就是自觉修路,集资造渡船,方便行人,这被称为“阴功路”、“阴功船”,可不知为什么,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你看,壮民民俗多有趣,在我看来,他们都传承了民族文化特色。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3

  今天是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史上也叫中元节。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烧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样,里面装满了冥钱,封面上写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话说,老祖公们回家在了半个月,今天要回那边去了,我们要多多的给他们准备一些,去了那边才有钱花。

  幼时,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帮着奶奶做纸壳,有金纸壳,也有银纸壳,做成金元宝,银元宝的.样子。除此之外,奶奶还要做纸衣,纸裤,纸帽,纸包等,做了堆在一个大篮子里。到了七月半这天,还要杀鸡,买鱼,买水果,买酒,买茶等当贡品,等太阳落山后,全搬到门口,点上蜡烛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献后,再把各种纸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后祖父还教我填过包封,包封四周印着纸人纸马,两边是对联的形式,上联是:虔具 冥财一封上奉 ,下联则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间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写,格式和称谓都很讲究,比如要竖行填写,从右至左,称祖父应称:祖考X氏老大人 ,亡妻称妣,X氏老儒人,对应的曾祖称曾考,高祖称高考,父亲则可以叫父考或是显考。落尾则称阳眷XX。填完后还要翻转过来,在背面大大的写上一个“封”字。祖父向来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却会挥毫泼墨,用毛笔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写先人们的名字,也许,这是缅怀先人的方式,寄托的,是一个孝子的哀思。

  离开家乡已久,对烧包封的习俗感觉已经很遥远,但每年这一天,我仍会感到悲凉,身处钢筋丛林的都市,我不会也不可能给故去的祖父祖母烧包封,只有在心里默默思念他们,如若泉下有知,祝他们一路走好!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4

  美丽的焦作,那儿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云台山最为有名,还有四大特产,怀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植树节、建军节还有重阳节……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会不一样,民间流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食物,残害生灵。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里,两个牧童在比试牛鞭子,“年”忽闻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了。它又窜到另一村庄,又迎头望见一家门口晾着件大红衣裳,里面灯火昏黄,刺得他偷头晕眼花,它莫名其妙,夹着尾巴慌乱的逃窜了。后人通过他的这个弱点,想出了对付他的办法,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习俗。我家乡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还没过年,大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收拾东西,贴好火红的对联,赶往老家和家人们团聚准备过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准备好包饺子的材料,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们擀饺子皮,包饺子。小孩子就端着盘子一趟趟的把厨房的大人擀好的饺子皮,送到客厅包饺子的大人们那。当然,饺子里是会包硬币的.,谁吃到的硬币多,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会有福气。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币的数量,一发现别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币多,就会拼命的吃,直硬币吃完为止,大人们吃到的硬币通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拼命帮孩子吃。晚上,家人们会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赏歌舞,共同欢笑,除了两三岁的小孩子,谁都不睡觉。

  到了初一,人们就会提着大箱小箱,四处去串亲戚,有时候亲戚们会摆一大桌鱼肉请我们吃,关系好的亲戚来拜年,我们也会准备一大桌好菜款待他们,亲戚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我们见到大人只要说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充满年味,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过年的滋味。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5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他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晚上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6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发粿就是其中的一种,他是用红糖来做的。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贡品。发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发粿就出炉了。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供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鸡、鸭、鱼之类禽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终于迎来除夕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对联。丰富的饭菜就端上了圆桌, 桌子下也会放一个小小的火炉,寓意着“团团年年,红红火火过大年。”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放烟花。随着大人们点燃烟花,漂亮的烟花在天上不断的绽放,年轻人们就会拿起手机来拍这五颜六色的烟花,美丽极了!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而且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年之后,老人就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大概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大年初一,按福建闽南的习俗,不能扫地,而且这一天的早上只能吃素食,不可以吃荤的。因为老人都说:“ 这一整年出门都会忘记带雨伞淋雨。”在这一天里,我们都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还会给亲朋好友家的小孩子红包,接到红包的小孩子就会兴高采烈的跑进自己的.房间,轻轻的关上门,迫不及待的打开红包来细细数一番。数完之后就会乐呵呵的笑起来。

  过了元宵,热闹的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回到了工作岗位。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美丽的乡村又安静了下来……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7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9

  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规矩”,怪怪的习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知道习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来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贴“福”贴倒了,急忙说:“外公,‘福’贴倒了。一听,我耐心的解释道:“没贴错,将福贴倒是一种习俗,倒着贴,说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那还有什么习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给我和妹妹讲。

  过年还有好多种习俗。外公说“把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呀?”“因为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外公说。“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过年还要大扫除”外公说。我和妹妹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大扫除呀,我们家很干净呀?”外公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去年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今年 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真是越来越不懂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了。”妹妹说道。

  “农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鸡蛋当节日食品的风俗,说是吃了‘明月’。”外公说。“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荠菜”我解释说。“它有清肝明目,调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气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导你们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你们去年就因为这吵了一架呢。”外公说。我和妹妹吐了吐舌头,说“我们又不知道是真的,以为外婆逗我们的。”马上妹妹拉着我二话不说道歉去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过年习俗的知识,我觉得太不真实了,不过还很有趣的。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实不真实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0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2

  一说到元宵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才刚刚过去呢!

  大家知道元宵佳节的来历吗?它在西汉时受到重视,与佛教有关。从唐代起,元宵节便成为法定事。

  元宵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包汤圆,我说“我们包的元宵肯定很好吃。”妈妈却告诉我元宵是滚出来的。我拍拍手上的糯米粉问到“那元宵与汤圆有什么不同呢?”“汤圆吃起来光滑而Q弹,而元宵吃起来口感软糯中带点嚼劲,偏硬一点。另外,汤圆是把馅料包在里面,而元宵就比较特别了,要把凝固的馅料沾上水之后,在糯米粉上疯狂翻滚,就像滚雪球一样。”

  我一听便乐了,“我要滚一个超级大的元宵”结果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的元宵以失败告终,因为外貌实在太丑了,好在口感还勉合格,也让我些许失落的`感觉一扫而过了。

  晚上,爸爸带着我来到老街,已经九点多了却依然人山人海,还有一些小朋友骑起了人头马。我和爸爸随着拥挤的人潮来到了一家店门口,我瞬间迈不动步子了,被眼前的糖画深深吸引了,爸爸看出来我的小心思,便果断给我买了一个糖画,是一头牛,那糖丝晶莹剔透,只见老师傅手向左一抖,向右一飘,完成了牛身的一部分,又抖了两下,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头栩栩如生的牛便出现在我眼前,好像随时都会发出叫声,我真是爱不释手,舍不得舔一口。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灯会,人流没有一丝褪去的样子,依然是水泄不通,,走近一看,花灯上还贴着灯谜呢!只听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只要猜对答案,花灯就是你的了!”人们都异常兴奋,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说:“谜底是兔子。”不一会儿,好多人的手上有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花灯,我提着我的奖品—-一只超萌的小兔花灯和爸爸回家了,心中虽然依依不舍,但实在是太晚了。

  我度过一个十分愉快的元宵节,在这里,我也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3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4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5

  我们家乡,节日气息十分浓烈。不管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内外的祭祀活动。家里,要给自家祖宗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坟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坟上去祭祀,都表示对去世的长辈的哀思,还要祈祷祖宗对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们镇每年春节都要舞龙灯、跳花灯和舞狮子。特别是舞龙灯,近年来越来越时兴,正月十三是我镇的赶集日,镇政府专门设置奖项,让几十条龙龙凤呈祥,对舞得好的龙灯队成员实施经济奖励。在晚上观看龙灯更为壮观,烟花鞭炮浓烟四起,响彻云霄,观众人山人海、满街遍布。

  关于龙灯,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新婚夫妇若是出钱买下“龙宝”放置家中,来年准能生下一个胖小子。你说神不神?

  花灯,现在在我们镇就更加时髦了,很多家庭办喜事,都要请他们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灯舞应有尽有,档次越来越高。

  新年,新结婚的年轻夫妇,一定要到女方娘家去拜年。玩耍几天后,回家时,每家亲戚都要发给新人“红包”和一些“回篼粑”,决不让姑爷空手而归。其他亲戚之间为了表示素有往来,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才去给小辈“还礼”。这样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得越来越浓厚。

  亲戚之间除了春节来往甚密外,要数每年的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买上亲纸和炮仗以及礼物到外公家去“挂亲”——挂念亲人。生的送礼,死的烧纸钱和挂亲。这一天,可以说比春节燃放的鞭炮还要多,比春节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烟花从早晨连续不断地响到下午七点左右。漫山遍野的.坟头都挂上了白色的亲纸,整个人间悲切沉沉、白蒙蒙一片。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乡的隆重节日。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吃粽子很有讲究。到端午节这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则要送给未婚夫新布鞋和一个棕丝斗笠。现在,人们经济发达了,男方都要给未婚妻买贵重礼品,如高档服装,手表,项链什么的。

  吃粽子也有传说,包粽子的人会在某个或几个粽子中隐匿小粽子或硬币,煮熟后看谁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后会有好运气。

  特别是大端午——五月十五,县城每年都要到乌江大河举办“赛龙舟”,场面十分热闹。江面车水马龙,河边沙滩上观众比比皆是,临时摊点应接不暇,参赛船只锣鼓喧天,吆喝声连绵不断、魂牵梦萦……此情此景使人觉得比过春节更胜一筹。

  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你了解了?还有很多的乡情待下次告之,好吗?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家乡习俗作文10-26

家乡的习俗作文12-28

家乡的习俗作文01-08

家乡的习俗09-12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12-11

家乡的习俗作文(15篇)07-14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15篇)08-07

家乡的习俗作文15篇11-19

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06-20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儿,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规矩”也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我大喊道:“贴错了,贴错了。你把它贴反啦!”爸爸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没贴错。”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却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着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如此,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呀?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来源于年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有了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了,直到今日。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原来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好兆头呀!

  这就是我家乡热闹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2

  节日,这是月月有,年年过的,只是各民族各有庆祝的方式。过春节,江苏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饺子,我们广西壮族重粽子。听姥姥说,我们壮人过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热热闹闹的才好,可惜那快成为过去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爷亲手包的粽子,那个香啊,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的.家乡在广西,广西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就有壮族,我就是壮族人.民俗,这个词语从人一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在身边,我们总生活在民俗中。

  节日,这是月月有,年年过的,只是各民族各有庆祝的方式。过春节,江苏人重年糕,北京人重饺子,我们广西壮族重粽子。听姥姥说,我们壮人过年要全家一起吃粽子,热热闹闹的才好,可惜那快成为过去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忙了,很少能聚在一起。啊!想起姥姥、姥爷亲手包的粽子,那个香啊,口水都流出来了!

  春节时,东兰县孩子们大年初一起床后就要爬柱子,边爬边念,“长如竹笋,高如大树。”别的地方的孩子,有的是爬芭蕉树。大家都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呢!

  端午时,汉族划龙舟,壮族则是采药。因为听说这天采药,药效最好。百草煮药水,浴身,能消除百病。在我的出生地――靖西县,将南瓜、李果、芭蕉,玉米送进深山喂猴,构造了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世界,还制猴形玩具给小孩玩。呵!我也想要去采药,去喂猴,可大人说山路不好走,又危险,不让去,结果没去成。

  以前,我们壮族还有一个民俗,就是自觉修路,集资造渡船,方便行人,这被称为“阴功路”、“阴功船”,可不知为什么,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你看,壮民民俗多有趣,在我看来,他们都传承了民族文化特色。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3

  今天是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史上也叫中元节。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烧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样,里面装满了冥钱,封面上写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话说,老祖公们回家在了半个月,今天要回那边去了,我们要多多的给他们准备一些,去了那边才有钱花。

  幼时,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帮着奶奶做纸壳,有金纸壳,也有银纸壳,做成金元宝,银元宝的.样子。除此之外,奶奶还要做纸衣,纸裤,纸帽,纸包等,做了堆在一个大篮子里。到了七月半这天,还要杀鸡,买鱼,买水果,买酒,买茶等当贡品,等太阳落山后,全搬到门口,点上蜡烛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献后,再把各种纸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后祖父还教我填过包封,包封四周印着纸人纸马,两边是对联的形式,上联是:虔具 冥财一封上奉 ,下联则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间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写,格式和称谓都很讲究,比如要竖行填写,从右至左,称祖父应称:祖考X氏老大人 ,亡妻称妣,X氏老儒人,对应的曾祖称曾考,高祖称高考,父亲则可以叫父考或是显考。落尾则称阳眷XX。填完后还要翻转过来,在背面大大的写上一个“封”字。祖父向来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却会挥毫泼墨,用毛笔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写先人们的名字,也许,这是缅怀先人的方式,寄托的,是一个孝子的哀思。

  离开家乡已久,对烧包封的习俗感觉已经很遥远,但每年这一天,我仍会感到悲凉,身处钢筋丛林的都市,我不会也不可能给故去的祖父祖母烧包封,只有在心里默默思念他们,如若泉下有知,祝他们一路走好!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4

  美丽的焦作,那儿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云台山最为有名,还有四大特产,怀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植树节、建军节还有重阳节……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会不一样,民间流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食物,残害生灵。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里,两个牧童在比试牛鞭子,“年”忽闻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了。它又窜到另一村庄,又迎头望见一家门口晾着件大红衣裳,里面灯火昏黄,刺得他偷头晕眼花,它莫名其妙,夹着尾巴慌乱的逃窜了。后人通过他的这个弱点,想出了对付他的办法,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习俗。我家乡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还没过年,大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收拾东西,贴好火红的对联,赶往老家和家人们团聚准备过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准备好包饺子的材料,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们擀饺子皮,包饺子。小孩子就端着盘子一趟趟的把厨房的大人擀好的饺子皮,送到客厅包饺子的大人们那。当然,饺子里是会包硬币的.,谁吃到的硬币多,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会有福气。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币的数量,一发现别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币多,就会拼命的吃,直硬币吃完为止,大人们吃到的硬币通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拼命帮孩子吃。晚上,家人们会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赏歌舞,共同欢笑,除了两三岁的小孩子,谁都不睡觉。

  到了初一,人们就会提着大箱小箱,四处去串亲戚,有时候亲戚们会摆一大桌鱼肉请我们吃,关系好的亲戚来拜年,我们也会准备一大桌好菜款待他们,亲戚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我们见到大人只要说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充满年味,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过年的滋味。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5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他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晚上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6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发粿就是其中的一种,他是用红糖来做的。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贡品。发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发粿就出炉了。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供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鸡、鸭、鱼之类禽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终于迎来除夕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对联。丰富的饭菜就端上了圆桌, 桌子下也会放一个小小的火炉,寓意着“团团年年,红红火火过大年。”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放烟花。随着大人们点燃烟花,漂亮的烟花在天上不断的绽放,年轻人们就会拿起手机来拍这五颜六色的烟花,美丽极了!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而且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年之后,老人就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大概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大年初一,按福建闽南的习俗,不能扫地,而且这一天的早上只能吃素食,不可以吃荤的。因为老人都说:“ 这一整年出门都会忘记带雨伞淋雨。”在这一天里,我们都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还会给亲朋好友家的小孩子红包,接到红包的小孩子就会兴高采烈的跑进自己的.房间,轻轻的关上门,迫不及待的打开红包来细细数一番。数完之后就会乐呵呵的笑起来。

  过了元宵,热闹的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回到了工作岗位。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美丽的乡村又安静了下来……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7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9

  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规矩”,怪怪的习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知道习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来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贴“福”贴倒了,急忙说:“外公,‘福’贴倒了。一听,我耐心的解释道:“没贴错,将福贴倒是一种习俗,倒着贴,说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那还有什么习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给我和妹妹讲。

  过年还有好多种习俗。外公说“把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呀?”“因为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外公说。“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过年还要大扫除”外公说。我和妹妹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大扫除呀,我们家很干净呀?”外公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去年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今年 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真是越来越不懂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了。”妹妹说道。

  “农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鸡蛋当节日食品的风俗,说是吃了‘明月’。”外公说。“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荠菜”我解释说。“它有清肝明目,调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气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导你们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你们去年就因为这吵了一架呢。”外公说。我和妹妹吐了吐舌头,说“我们又不知道是真的,以为外婆逗我们的。”马上妹妹拉着我二话不说道歉去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过年习俗的知识,我觉得太不真实了,不过还很有趣的。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实不真实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0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2

  一说到元宵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才刚刚过去呢!

  大家知道元宵佳节的来历吗?它在西汉时受到重视,与佛教有关。从唐代起,元宵节便成为法定事。

  元宵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包汤圆,我说“我们包的元宵肯定很好吃。”妈妈却告诉我元宵是滚出来的。我拍拍手上的糯米粉问到“那元宵与汤圆有什么不同呢?”“汤圆吃起来光滑而Q弹,而元宵吃起来口感软糯中带点嚼劲,偏硬一点。另外,汤圆是把馅料包在里面,而元宵就比较特别了,要把凝固的馅料沾上水之后,在糯米粉上疯狂翻滚,就像滚雪球一样。”

  我一听便乐了,“我要滚一个超级大的元宵”结果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的元宵以失败告终,因为外貌实在太丑了,好在口感还勉合格,也让我些许失落的`感觉一扫而过了。

  晚上,爸爸带着我来到老街,已经九点多了却依然人山人海,还有一些小朋友骑起了人头马。我和爸爸随着拥挤的人潮来到了一家店门口,我瞬间迈不动步子了,被眼前的糖画深深吸引了,爸爸看出来我的小心思,便果断给我买了一个糖画,是一头牛,那糖丝晶莹剔透,只见老师傅手向左一抖,向右一飘,完成了牛身的一部分,又抖了两下,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头栩栩如生的牛便出现在我眼前,好像随时都会发出叫声,我真是爱不释手,舍不得舔一口。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灯会,人流没有一丝褪去的样子,依然是水泄不通,,走近一看,花灯上还贴着灯谜呢!只听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只要猜对答案,花灯就是你的了!”人们都异常兴奋,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说:“谜底是兔子。”不一会儿,好多人的手上有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花灯,我提着我的奖品—-一只超萌的小兔花灯和爸爸回家了,心中虽然依依不舍,但实在是太晚了。

  我度过一个十分愉快的元宵节,在这里,我也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3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4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15

  我们家乡,节日气息十分浓烈。不管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内外的祭祀活动。家里,要给自家祖宗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坟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坟上去祭祀,都表示对去世的长辈的哀思,还要祈祷祖宗对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们镇每年春节都要舞龙灯、跳花灯和舞狮子。特别是舞龙灯,近年来越来越时兴,正月十三是我镇的赶集日,镇政府专门设置奖项,让几十条龙龙凤呈祥,对舞得好的龙灯队成员实施经济奖励。在晚上观看龙灯更为壮观,烟花鞭炮浓烟四起,响彻云霄,观众人山人海、满街遍布。

  关于龙灯,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新婚夫妇若是出钱买下“龙宝”放置家中,来年准能生下一个胖小子。你说神不神?

  花灯,现在在我们镇就更加时髦了,很多家庭办喜事,都要请他们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灯舞应有尽有,档次越来越高。

  新年,新结婚的年轻夫妇,一定要到女方娘家去拜年。玩耍几天后,回家时,每家亲戚都要发给新人“红包”和一些“回篼粑”,决不让姑爷空手而归。其他亲戚之间为了表示素有往来,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才去给小辈“还礼”。这样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得越来越浓厚。

  亲戚之间除了春节来往甚密外,要数每年的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买上亲纸和炮仗以及礼物到外公家去“挂亲”——挂念亲人。生的送礼,死的烧纸钱和挂亲。这一天,可以说比春节燃放的鞭炮还要多,比春节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烟花从早晨连续不断地响到下午七点左右。漫山遍野的.坟头都挂上了白色的亲纸,整个人间悲切沉沉、白蒙蒙一片。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乡的隆重节日。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吃粽子很有讲究。到端午节这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则要送给未婚夫新布鞋和一个棕丝斗笠。现在,人们经济发达了,男方都要给未婚妻买贵重礼品,如高档服装,手表,项链什么的。

  吃粽子也有传说,包粽子的人会在某个或几个粽子中隐匿小粽子或硬币,煮熟后看谁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后会有好运气。

  特别是大端午——五月十五,县城每年都要到乌江大河举办“赛龙舟”,场面十分热闹。江面车水马龙,河边沙滩上观众比比皆是,临时摊点应接不暇,参赛船只锣鼓喧天,吆喝声连绵不断、魂牵梦萦……此情此景使人觉得比过春节更胜一筹。

  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你了解了?还有很多的乡情待下次告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