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写爷爷的作文
写爷爷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9-06 02:51:59
  • 相关推荐
关于写爷爷的作文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爷爷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爷爷的作文 篇1

  看了题目,你应该知道我要介绍的人是谁了吧。没错,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今年七十三了,背有点驼,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爷爷对我特别的亲。记一次,中午放学,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而我又没带伞,就在学校的`礼堂等雨停,再回家。忽然我看见了一个白色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爷爷给我送伞来了。回到家,我发现爷爷的衣服都湿透了,我就劝爷爷换一身衣服,爷爷不肯,还说‘没事的,等会儿衣服就干了,更何况换了衣服,还要洗的,就别浪费水了’。第二天,爷爷就发烧了,但还是早早的起了床,也不休息,爸妈叫爷爷去医院看看,爷爷不愿意,也不吃饭,真替爷爷担心啊。好在,第三天,终于恢复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位和蔼可亲,处处为人着想,却不为自己想想的老人。

写爷爷的作文 篇2

  我的爷爷是一位做事很认真的人,他每天给他养的'花浇水,给他养的鱼喂食,还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修理工作。做这些事爷爷从来没有半点马虎。

  那天,爸爸骑自行车带我去爷爷家吃午饭,半路上车坏了。爸爸下来看了一眼,随口说:“这车没法修了。”

  到了爷爷家,爸爸把车推进院子里。爷爷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看说:“这车虽然坏了很多地方,但还是能修好。”

  吃完午饭,爷爷便“大干”起来。他先把车倒放在地上,再把两个轱辘卸下来,然后把大大小小的零件都涂上油,再重新一一装好。随后他又在院子里骑了一圈,却又把自行车放倒在地上。我不解地问:“爷爷,难道你还要拆一遍吗?”“车虽然能骑了。”爷爷说,“但还有些小问题。”于是,他把车向前推推,向后推推。仔细检查后,他发现车轴有些紧,就把它拆下来重新修理了起来。

  终于,经过爷爷认真仔细的修理,自行车变得几乎和新的一样了。

  从爷爷的这件事情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写爷爷的作文 篇3

  他是一个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但身体健康,很有活力。他和蔼可亲,时而活泼,像个调皮的小孩,时而严肃,像位充满智慧的长者。他——就是我心里最尊敬的爷爷。

  爷爷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只剩下几根白发。他脸上皱纹很多、很深,笑起来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菊花,给人一种亲切、和蔼而又非常、阳光的感觉。爷爷的鼻子底下有一撮又浓密又黑亮的胡子,摸起来十分舒服。他的脖子上有一块疤,上面长了一层厚厚的壳,远远望去好似一只调皮的黑甲虫正趴在爷爷的脖子上歇气。

  爷爷待人很好,十分和蔼,从不打骂人。有一次,邻居小孩张海涛和樊星雨为了捉住一只“骁勇”的黑甲蛐蛐,费尽了心思,四下布置“陷阱”和“天罗地网”,不惜把自家的菜地里种的蔬菜踩得东倒西歪。不想那蛐蛐竟蹦入了爷爷辛辛苦苦开辟的菜地,两个小孩不顾三七二十一,继续进行追捕行动,总算给捉住了,但爷爷辛勤培育的蔬菜却被糟蹋惨了。他俩当时被吓坏了,不知所措,赶紧跑回了家。他们的.父母发现了两个小孩回家后神不守舍的样子,问他们出了什么事,两个小孩只好老老实实说了。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两家父母生气极了,把他俩好好教训了一顿并准备登门道歉。爷爷知道后,并没有大吵大骂,反而微笑着说:“没关系,小孩子都这样,这是他们的天性,再说犯了错改正就行了,不必道什么歉。”

  爷爷不仅待人和蔼,自己也非常乐观。有一次,爷爷得了非常严重的肺病,一天到晚不停咳嗽,有一天还咳得差一点儿晕了过去,把我们全家人都吓着了。可是他还是坚持每天看书、看新闻、记日记、写文章,自己不停鼓励自己,天公作美,爷爷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和蔼又乐观的人!

写爷爷的作文 篇4

  爷爷又开始‘‘扑哧!扑哧’’地咬起他的烟管来,一缕一缕的烟雾化为圈,在他的满头银发下被划破,飘散在那棵枯弱而又显苍劲的橘树之下。

  爷爷,你少抽点儿,这烟抽多了对身体不好。’’

  欸~,就是要抽点才好,干起活来才有精神呢!’’话音未落,爷爷便咳嗽了起来。

  爷爷今年八十岁了,爸爸和叔子们为他庆祝了一个比较隆重的生日。在为他贺寿的那天,家里的坝子叽叽嘎嘎热闹了一整天,爷爷坐在他的长凳上,双手不知放在哪里是好。咬着他的烟管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们、孙儿们,还有同村的乡亲们,都聚在一起为自己祝寿,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烟缕一层又一层散漫在这整个坝子里。

  爷爷现在还乐着,还记得自己寿辰那天的情形,那天的坝子,还有那天的那棵橘树也显得别样精神。他常常对自己说:’’娃儿们都很孝顺,给我庆了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寿,真不简单。’’于是,扛着锄头,又向田间走去。

  夕阳还没有落定,最后几丝微茫的余辉稳稳地放在爷爷的背上,肩上的锄头随着时光的积累,似乎连泥土都化为其中。青蓝色的夹心泛着淡淡的黄,衣角已有些破烂,一步又一步移远。他又来到这块陪伴他多年的土地,缓缓地放下肩头的锄头,将其掘入土中,折起袖口,他在干活时总是要折起他的袖口来。接着,身子一仰一后拔起插入土中的锄头,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弯弯的弧。

  爷爷,天都要黑了,回家吧。’’

  好好,等我把这剩下的`地挖完了就回家。”

  每一锄土,每一棵苗,爷爷都要尽力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苗儿歪了,他得扶正,土块总是均匀大小,谁不夸慕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干起活来却像个小伙子呢。

  爷爷终于可以回家了,锄杆又搭在了他的肩上,不知何时,‘‘扑哧--扑哧’’烟斗又响了起来。

  不知道历经了多少载,爷爷依旧那么热忱这块土地,他与这块土地愈来愈亲近了。小苗尖的露水在锄头的挥动下,在叶尖打滚。突然,远处传来机器的声音,十分粗重。原来是伍子家买的旋耕机,他正在用那新玩意儿耕地,动作麻利极了。没过好久,机器声音停了下来,在另一片土地上又响了起来。

  那块刚刚耕好了的土地,在阳光之下,似乎在冲爷爷笑,爷爷放下手上的锄头,缓缓地从兜里掏出他那只沉沉的烟斗,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此时,四处似乎沉寂了,只是那烟斗还缓缓冒出一缕又一缕的烟,烟缕飞落在每一粒土壤之上,他忘记了回家。

  如今,院子里的那棵橘树木叶已经落尽,但爷爷的烟斗还是定时响起,缕缕的烟,散漫在参差的树杈间,向整个坝子扩散,扩散。

写爷爷的作文 篇5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喂?哎!谁?哦,老李啊!眼前这位头戴黄草帽,裤腿被挽到膝盖处的老人正是我爷爷,他身穿的白衬衫早已被泥土染黄了,豁开口子的手里拿着的那个黑色小手机正是我所说的老三百。

  爷爷的手机是部老年机,在我的`印象中,这部老年机一直都在。从爷爷那得知,这是他从镇上花了三百块钱买来的。以前,爷爷奶奶都是用着老年机,后来无线网络进入农村,奶奶思念着在外的孙子,便跟上潮流买了部智能手机还学会了视屏通话。一年一年过去,奶奶手机换了一两回了,爷爷还是用着他那三百块的老年机,大家劝他换个手机,他不听,说买了浪费钱。既然不买新的,那就跟爷爷商量把我们换过的手机给他用,他也不肯,说用这种老手机习惯,换不了了。于是到现在爷爷手机还是那三百块。

  爷爷嘴里说着用老年机习惯了,但是每次我回老家时他总把我扯到沙发上坐着,然后从裤兜里掏出他那老三百,讲着手机出现的问题。一次,像往常一样,他说:这手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到半夜十二点就响,这些天都没停过,以前都不是这样的呀!一旁的奶奶也凑过来说:哎哟!乖孙女快看看你爷爷那旧手机,这些天都没睡得好觉,后来还是我说把它放在客厅里,才睡得安稳觉。让你爷爷换个手机,你爷爷不肯啊!你也劝劝你爷爷。就你话多,还吃不吃饭了,赶紧做饭去!眼看他们就快吵起来,我赶紧拿起爷爷老三百捣鼓起来。爷爷您这是设了闹铃啊,还刚好设在半夜十二点啦!哎哟,真的老糊涂了,果然人不经老啊,脑袋都不灵活了哟!话是这样说着,只见爷爷起身走到电视机旁拿起他那老花镜带上,看着我的操作。首先打开设置,前后找到时钟,点开它里面就有闹铃开关,您点关就行了。闹铃,关闭,好,我记着呢!一分多钟就解决了爷爷困扰许久的问题,爷爷不禁感叹起来:现在这些娃子,一个比一个聪明,未来不得了咯!然后起身向厨房走去,给奶奶帮忙去了。

  叠个千纸鹤,在系个红飘带喂?哎,回来吃饭?好,好!是姑姑打的电话,爷爷拿着手机来个快安静处。什么时候到家啊?啊?几点?讲什么?大点声!接着传来一阵嘟嘟嘟的忙音,这什么破手机,接个电话都听不清,脾气来了我把你一把扔了,真的是!紧接着奶奶手机响了,是姑姑发来的视频,刚接通就听到姑姑吐槽:妈,您让爸把手机换了吧,接个电话都不行了,还留着干嘛呢!换,就你有钱,买手机不要钱啊!你这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爷爷一把从奶奶那夺过手机,教育起姑姑来,姑姑哪敢还顶嘴,只能说着:好,你手机很好,可以用,不换行了吧。然后告诉回家吃饭时间后匆匆挂去。奶奶在旁摇摇头,说道:这老头子怎么就那么倔呢!

  我知道,人人眼中的破手机在爷爷心里宝贵得很,我也越来越明白,在如今这个大家都追求潮流的时代里,它代表着质朴节俭。

写爷爷的作文 篇6

  山泉,在地表蜿蜒着。清沏的泉水渗透进矿岩层,听说这水用于泡茶。茶,茶香满溢,沁人心脾。茶水绝佳,堪称极品……

  相传,唐朝有位茶客,名曰陆羽。他沏的茶独特,闲人品之,有若千变万化,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他著有《茶经》三卷,可已亡佚,然而他的茶道却流传千年。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仍然还吹着。陆羽,抛弃名与利,他牵着一匹瘦马,漫步天涯。唐朝的诗歌辉煌的漫延下,他的茶道艺术坠落凡尘中,杳如黄鹤,不知踪迹。正如苏杭的小桥流水,弥漫着水乡的淡淡忧愁。

  爷爷嗜好饮茶,生平不近烟酒。他不像耍文弄墨的文豪,亦不喜刀光剑影的武壮。在我幼童模糊的'印象中,他曾对我讲过,杭州龙井、洞庭碧螺春、洛神红茶……可惜,我没认真地触摸过它们,观察它们。那时,我只知道,爷爷给我沏的茶,便是好茶!喝到腹中,忧哉游哉,逍遥乐道。

  那时我才九岁,一脸的孩子气。爷爷泡茶时,不许别人吵闹;爷爷喝茶时,亦不许别人说话。他说,这才是茶道的境界,茶的艺术精粹所在,茶的灵魂存在。

  那张用樟木做成的方式茶几,无不洋溢着古老中华的气息。爷爷喜欢它,喜欢看见它的横截面,抚摸着那久经风霜的年轮。

  我很喜欢和爷爷呆在一起。那是因为他常沏茶的缘故。想想一位花甲的花人在认真沏茶,旁边有个小老人傻傻地看着,真让人感到黑色幽默的魅力。爷爷总是小心翼翼地捧出他那副心爱的精巧茶具。他慢慢地操纵着每一道程序,熟练地做洗、涮、泡、酌等动作。忙完了这些,他总是眯着眼,一脸陶醉地品尝着茶水。当然,他总不忘给我添上一小杯。

  有一天,他领着我,小声对我说:我是他最疼爱的小孙子,他要亲自我,属于他自己的茶。沏完后,我发现爷爷的手背泡在水中会有茶色的蔓延。尔后,我眼圈红红地接过那杯茶。我把茶水放在嘴边,抿了一小口。他似乎觉察到我皱眉间的苦涩,然后微笑说,茶叶,浮在水中,慢慢舒展,散开,最终将散发自己的独特的清香。茶叶舒舒服服浮现自己美好的一面,然后将迎接它们那留恋人世间的片刻。

  逝去的九个春秋,度过九载风雨。爷爷的音容相貌仍然清晰保留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我多么希望完成爷爷的遗愿:身备茶具,走过那已风化的古楼兰,寻找那已遗失的东方茶经古文化的路。

写爷爷的作文 篇7

  题记:

  人,总是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

  所谓的时光荏苒,不过是人们淡忘某事的过程,在每个人的眼中,时间的渐渐流走,带走的不仅仅有快乐,还有忧愁;

  但是,那一股称之为思念的泉涌,却时不时的喷薄而出。

  10年。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爷爷。)

  乐观开朗豁达,这些用来形容爷爷或许只是性格上的表观判断,或许骨子里还是透露着一些陈腐。不过,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爷爷确实是亲和力极强的长辈。印象中,爷爷从来没我们发过脾气,有时候我们捉弄爷爷,作为长辈,他还是假装生气了,不过,那一脸孩子气般的面庞,总是让我们没有任何的压力感。现在有时候想起来,爷爷其实很护犊,对于我们这辈人,是很幸福的事,不过,这只是自己后来想通的。

  爷爷有3个外孙女,2个孙子(其中有我),从小我就跟着父亲在城里住。印象中的家乡只是寒暑假的“休憩站”。所谓的假期活动就是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以前的我,不懂大人们的心思,只是觉得,回老家只是生活中的一种消遣。每到假期,舒缓在学校紧张学习气氛的一种改变。实际上,父母忙于工作,上一辈人的'晚年生活里,不曾频繁的天伦之乐,让我们孙辈的人,满载自己对父母的那份爱,也让老人在儿孙福中度过。

  乡镇的生活也是很充实的。奶奶是朴素的农家人,每天要买菜做饭照顾家庭,还要家务,赶集时分还要照顾生意,难得有清闲的时候。

  爷爷也会帮着奶奶做,分酒,炒茶也是忙得怡然自得。我们的乐趣就是在二楼屋顶摆张小桌,要么啃书本,要么完成所谓的假期作业。或者捡点瓦片,弄点竹棍,开始我们的“武侠之旅”。有时候,爷爷会叼着叶子烟,坐在竹椅上,悠闲的看着我们玩,或者边喝点小酒,吃着花生,和我们说会话,唠唠家常。不过,我还是喜欢夏天和奶奶在晚饭后,坐在大门前,乘着凉,听奶奶讲着父亲小时候的糗事。

  那些夏天的记忆。

  爷爷对于两个孙子,喜欢我的哥哥多于我。每次父亲都和我说,你们两个爷爷都喜欢,都是爷爷的乖孙;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爷爷偏向我的堂哥。周围的大姨大姐也这样说,自然,空穴不来风。相反的,作为听话懂事的我,奶奶当然偏向我啦,因为哥哥很叛逆。不过,爷爷还是对我很疼爱,只是这份疼爱,比起哥哥那份,少了很多。

  还记得小时候某此牙痛,痛的完全没法入睡。因为是挨着奶奶睡的,老人家本来睡眠就很受影响,却因为我的病痛弄的大晚上没睡觉。因为家人信佛,爷爷奶奶还亲自向菩萨像叩首,希望保佑我病痛消除。我很感动爷爷奶奶的亲情,特别是爷爷跪在蒲团上,还颤巍巍的站起来,却完全掩不了他对我的病得紧张。奶奶还找出了偏方,据说疗效很好。其实事后想起来,那个年纪的孩子,换牙是常有的,可是,一个小小的牙痛事件,却让我明白了亲情的珍贵。

  每次吃完饭,爷爷喜欢坐在面对电视机的位置,电视机就在床前。然后爷爷会给我们纠正餐桌上的注意事项,不能将筷子搭在碗上,饭碗要端着,不能趴在桌上吃,不能饭碗里还有菜还要去夹。10多年前的我,或许还在抱怨爷爷的啰嗦,现在的我,只感觉到这份唠叨中的幸福,只希望这份唠叨能一直下去。

  爷爷的步子很慢,但是很稳健。上二楼,不费劲。因为家乡都是直梯,所以我们平时都很吃力才能上去。2楼有储物室,还有2间客卧。现在想起来,那些地方都包含着我们捉迷藏的痕迹。最大的堂姐上高中不常来,二堂姐远在东北,剩下小堂妹和我同气连枝,一般不和我堂哥玩,在他的生活中,我们和他不是同一国的,也没有相处的共同点。所谓的童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却又在成长后无限回味。人生的际遇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却让我们淡出了那份纯真的童年。

  堂哥的父母离异,造成了堂哥叛逆的性子。在今天看来,堂哥确实长大了,懂事了。因为他是哥哥,我是弟弟。在爷爷眼中,幸福是平等的,哥哥得到了爷爷比我多的爱,其实我得到了父母完整的爱。一切的理由,原来是这么的充分,等我想到的时候,爷爷却和我天人永隔,这真是人这种生物的悲哀。得到却也预示着失去,只能在回味中不断念想。

写爷爷的作文 篇8

  爷爷七十二岁了,头发花白,脸上长着老人斑,但爷爷身体很健康,每天和婆婆一起散步超过三公里以上,雷打不动。

  爷爷经常给我讲有关我们家族的故事。爷爷的前三代人都是单传,一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为此爷爷小时候在乡村里一直被别人欺负。在旧社会里,爷爷挨过饿,受过冻,干过打担佬苦力。解放后卖过开水,担过豆炸上村卖,为爸爸和三叔读书日夜劳作,爷爷婆婆节俭而朴素------

  穷苦孩子早当家。爷爷十八岁时增爷爷就撒手离开了人间,留下智障增婆婆和三个几岁大的弟弟妹妹,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在爷爷的肩膀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小家庭,租了地主三十多亩田地来耕种,收获的季节有四十来担稻谷,但上交地租后,仅剩五六担了。少得可怜啊,但爷爷说就是为了这五六担谷子,全家人得为它做半年的牛马!

  解放后爷爷家里分到了四亩田地,一家人喜笑颜开,精耕细作,一年下来,还有盈余。不久爷爷到茂名参加了社会主义工业开发,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个工业城市。大跃进时,听说家乡里的人饿得个个都发了水肿,爷爷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一次阑尾炎手术之后,决定顶风请假回家看看。回到家里一看,增婆婆生了一身的无名肿毒;满叔公瘦得膝头大过臂,家门口一条十米不到的小岭,他要分三段才能爬上来;二叔公和小姑婆也是饿得走起路来有气无力。爷爷看到这情境伤心不已,毅然放弃了人人向往的“红米薄”,留乡参加开田开地种粮救家人!

  后来公社里的武张部同志动员爷爷去参军,爷爷日思夜想都想着去参军保卫祖国的,满口答应了要求。背着家里人去体检,通过了,就要去部队了。这时智障的增婆婆做了一生最明智的举动,跪在地上,拦住爷爷,说了几句她有生以来最清楚的发音的动情之话:“关郑(我爷爷的小名)啊,这个家少了你会饿死弟妹的。要报效祖国,留二八和三十(二叔公和满叔公)大了再去替你当兵吧!”爷爷看着悲恐的增婆婆和发呆的.弟妹,泪流满脸地又一次毅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爷爷在乡下为了这个家没日没夜地劳作着,农闲时又做起了打担佬的苦力。“打担佬”可能是一种挑山工吧,以前没公路和汽车,运输贷物得靠人工挑。爷爷从家乡里挑黑榄和方沲(可能是一种水果吧)向南去阳春三甲阳江等地,换回豆豉、盐和咸鱼;向东去罗定换回石灰石;向东挑枪铁来旧县城镇隆换回花生油。每一个目的地都是“三日两头到”。

  当二叔公和三叔公长大合年龄参军时,爷爷鼓励他们说:“你们放心去参军吧!家里一切有我!”

  二叔公在部队表现好,被部队挽留他当了五年的兵;而满叔公刚好相反,由于在部队开了一点儿小差,当了两年就被提前退伍了。他们都是在同一年退伍,刚好逢上那两年退伍军人有工作安排。二叔公到了英德做了地质队工人;满叔公到了阳春做了钢铁工人。方圆几里的一个大村庄,当兵的有二十多人,但他们都没有遇上这个风口。爷爷家里多高兴啊!几代人了,被别人看不起被别人欺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爷爷婆婆养了两个姑姑和爸爸以及三叔共四个子女。由于爷爷早年的两个决定,他在农村里做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爸爸小时候的一段日子里,也是贫穷无比。大姑二姑早年读书很刻苦,但由于家庭负担太大了,家务劳动几乎是全包了,因此读书成绩不是很理想。爸爸因为是第一个男要,三叔因为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他们从小家里不用帮做家务,只要勤奋读书就行了。

  随着爸爸四姐妹的长大,家里仅有的一个房两张床不够住啊。无钱无屋地,怎样建房子呢?爷爷经常为这事而头痛。婆婆也常对爷爷说:“该建房了啊,没房开铺不讲,在这个旧屋大房里,邻里小孩打架王的有;小偷王的有;傻仔的有,怎能让大亚子和三仔(爸爸和三叔)读好书呢?汉字没识几个的婆婆,肯定不知孟母三迁的典故,但她们的精髓不是一样吗?在1978年的一天,大队干部给同村里一个军属量度屋地时,爷爷跑过去缠着干部,硬要了一屋地。果真大队干部意外地给了一块屋地爷爷。那个年代,所谓屋地,就是村子半山坡上的一块山地而已。军属的屋地得到了全大队的人任务来开挖,但爷爷的屋地只能是爷爷婆婆两人一锄一锄地来挖,泥土得一担一担地担到远处去倒。白天,得做生产队里的工,只有晚上才有机会去挖屋地。夏天暴雨时,人人都往家里跑,爷爷带着婆婆却是往屋地里跑,到屋地里去“洗泥”。我可不知什么叫洗泥,爷爷一次一次地向我解释说:“那是我在半山挖屋地的一个发明,就是让山洪把泥土冲走。”爷爷啊爷爷,要是在今天,你一定被罚款了,这样做是污染环境啊。平时圩日爷爷就到街上卖开水,积些微小的钱。用这点小钱在晚上到十公里远的地方去买木。1980年,爷爷用了一千元建起了令他自豪一生的瓦房。就在住上了新房这一年,家乡里联产承包到户,爷爷得大丰收,一年下来就把建房的钱还清了。爷爷现在常笑爸爸:“现在买房搞安揭,不是银行按下你,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揭你的皮吗?你要被揭十五年啊!我当时建房一年就还清了债务了!”

  婆婆经常教育爸爸和三叔,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就不用那样辛苦劳动还这样穷困了!婆婆的理想不是很高尚,但很实用。爸爸和三叔拼命地读书,成绩也是万中挑一,在学校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尖子。1987年秋,爸爸以全镇第二名考上了信宜中学读高中,三叔以全镇第一名考上了信宜中学初中。全镇都沸腾了,那年全镇总共出县城读书的才五个人,爷爷家里就占了两个啊!

  爷爷婆婆高兴后就犯了愁,哪来的钱送爸爸和三叔读书呢?好心的老师和亲戚给爷爷一些点子:多种经济农物卖钱;做些小本生意赚些钱------年过半百的爷爷先是重操旧业,干起了早年打担的强项,担豆豉上村卖。后来自学了制豆炸的本领,先是在圩市里卖,由于新手竞争不过别人。爷爷又把市场描向了乡村这个大市场,担着豆炸,一路的叫卖过去。

  后来,爸爸和三叔都考上了大学。

  现在,爷爷婆婆都过上了好日子。

【写爷爷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爷爷的作文07-25

【精选】写爷爷的作文3篇03-06

写爷爷的作文三篇05-25

【精华】写爷爷的作文四篇02-24

【推荐】写爷爷的作文三篇05-12

【推荐】写爷爷的作文4篇04-12

【热门】写爷爷的作文三篇04-25

【推荐】写爷爷的作文3篇04-17

关于写爷爷的作文三篇04-29

实用的写爷爷的作文4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