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研究作文
研究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12:01:37
  • 相关推荐
研究作文8篇(通用)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究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究作文 篇1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

  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本身的有承载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

  可能会有老师问:只研究写作技巧,那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怎么体现呢?

  实际上,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

  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再比如,一名赛车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开车的速度和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需要使用点火装置使发动机运转。

  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作文教学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谁服务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

  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说不清楚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生写的叫“作文”,中学生写的叫“作文”,大学生写的叫“作文”,甚至专业作家也可以写“作文”。虽然我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联系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种创造性地劳动。但从内容和技巧的角度分析,“习作”和“作品”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以往“大而化之”的被称作作文的这个概念,根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作文挺好的,一到了中学就不行了?”

  其实,是因为小学与中学在作文要求上不同的缘故,是一种“名同质异”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对大学生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样我们用小学习作成果来说明“作家创作是轻而易举的”也是片面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仅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抢、占、挤,而应该注重指导,让学生自己安排,毕竟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设想应该有一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作文指导作用,符合所有学生认知规律的标准的既简单又高效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内容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有差异。

  五、作文教学在语文中的比重

  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形式,作文教学是不是该永远与语文为伴呢?作文训练应该有明确的量化的达标标准,这个标准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且任何人只要达标后,就可以不再接受统一的作文指导。

  现在,有一种教学现象和试验就是抛开课本,只强调阅读与写作,并声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这是绝对错误的倾向。理由有两点:

  1、这种试验往往是单方面的训练,同时这种训练是通过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其他学科学习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得到作文方面的进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短时间内可能在作文上有所进步,但从长远上看,这种训练已经影响了学生的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2、虽说现行的教材本身有一定的缺陷,但只以识字为目标而舍弃教材的做法,不能挽救语文,只能害了语文。要知道写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何况,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这里,我要郑重的说,如果一名学生熟识了所有汉字却没有看过一本古代原始典籍的话,那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研究作文 篇2

  汉字是我国的一个特色,在很早很早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刻在骨头上龟甲上的甲骨文,这一发现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全世界,中国也为此骄傲。

  我们办的同学也要研究研究汉字,就这样大家一起忙碌了起来,,大家有的自己办小报有的上网查资料,我呢,根有的同学一样做ppt.要做ppt这颗太又去了.我一放学,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家里,打开电脑想把今天的作业完成.我上了网,在图片里找到许许多多的关于文字的ppt模板,我把它给复制下来,打开了ppt,把图片插入了进去,一张鲜明的ppt背景就出来了,我一下子变得十分兴奋.接着我又投入到新的环节中,我在网上找到很多关于文字的资料,我一行一行地读了读,选取了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姿势,复制了下来,粘连到了ppt里,一张张的ppt像从屏幕中跳出来,蹦到我的眼前.最后,我给他们弄了点花样,研究文字的ppt就成了.

  我浏览了我的ppt,里面有很多资料,我又重新看了看,这里有文字的起源,汉字的悠远的历史,还有文字的用处文字对联的知识和一些令人捧腹的文字笑话.确实又让我大开了眼界.

  文字的.美丽远不在于此,古代书法家们为了练好一手好字画了许许多多的功夫,有的甚至用一生来追求文字的最高境界.

  确实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他是我们中国人不能忘的,曾经有人建议把中文改成字母,他的想法错了,中国文字是任何文字而不可以替代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

研究作文 篇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看了很多研究的文章和经验介绍后,我觉的搞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共识,否则只能是“各自为战,天下大乱”。所以我尝试从基本的内容开始去解答一些问题。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本身的有承载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可能会有老师问:只研究写作技巧,那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怎么体现呢?我要说,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再比如,一名赛车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开车的速度和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需要使用点火装置使发动机运转。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了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马斯洛伊正常状态的人为研究对象,所以人本主义被广泛应用。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说不清楚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生写的叫“作文”,中学生写的叫“作文”,大学生写的叫“作文”,甚至专业作家也可以写“作文”。虽然我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联系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种创造性地劳动。(从这个层面上讲小学生的习作和大作家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从内容和技巧的角度分析,“习作”和“作品”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以往“大而化之”的被称作作文的这个概念,根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作文挺好的,一到了中学就不行了?”其实,是因为小学与中学在作文要求上不同的缘故,是一种“名同质异”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对大学生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样我们用小学习作成果来说明“作家创作是轻而易举的”也是片面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仅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抢、占、挤,而应该注重指导,让学生自己安排,毕竟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设想应该有一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作文指导作用,符合所有学生认知规律的标准的既简单又高效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内容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有差异。

  五、作文教学在语文中的比重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现在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形式,作文教学是不是该永远与语文为伴呢?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但我的观点是作文训练应该有明确的量化的达标标准,这个标准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且任何人只要达标后,就可以不再接受统一的作文指导。

  现在,有一种教学现象和试验就是抛开课本,只强调阅读与写作,并声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这是绝对错误的倾向。

  我的理由有两点:

  一、这种试验往往是单方面的训练,同时这种训练是通过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其他学科学习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得 到作文方面的进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短时间内可能在作文上有所进步,但从长远上看,这种训练已经影响了学生的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二、虽说,现行的教材本身有一定的缺陷,但只以识字为目标而舍弃教材的做法,不能挽救语文,只能害了语文。要知道写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何况,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这里,我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名学生熟识了所有汉字却没有看过一本古代原始典籍的话,那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研究作文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在中考中,作文更是占了语文总成绩的半壁江山。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其实是对其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综合语文素质的考察,所以,培养学生好的作文能力是提升其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当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却很糟糕,模式化、教条化的写作模式充斥着作文教学,学生怕写作、不会写作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的问题

  1.1抄袭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业任务明显比小学阶段多,又由于作文在应试考试中分值差异较小,迫于升学的压力,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将学习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等容易拉开成绩的科目上,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其他科目上,为了方便,便会投机取巧,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抄袭,而不是自己真正进行构思和完成的,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能在考试的过程中拿到好的成绩,他们选择背诵作文的方式,有些和主题无关的素材也硬放到上面,这样并没有真正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展示他们的生活,长期以往,学生的语言变得贫乏、空洞,语文素质自然低下,大量的学生抄袭作文必然会有雷同,笔者曾经见到过一个班70名学生写的一篇命题作文,其中,有十多篇文章的开头可谓一模一样,还有其他地方的雷同多不胜数。

  1.2厌恶写作,怕写作,对写作没有兴趣,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从人生阅历上看,中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积累少,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这就决定了中学生难以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有大部分学生又整天处在题海之中,学习太过急功近利,导致他们拿到作文,只想着完成作业,渐渐地对写作也就失去了兴趣,从而厌恶写作。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写作根植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大部分中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或者是不关注生活,不将写作与生活联系,拿到作文不知如何写,从而惧怕写作。

  2教师的问题

  2.1作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为了在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的中学作文课几乎已经变了味,本来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本来语文作文教学应该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一门课,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学生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凤头、豹尾和猪肚。高中作文一律是三段式的结构,初中作文几乎是一连串优美语言的堆砌,这样是能够在中高考中取得保险的分数,但是,学生也失去了写作的能力,长期以往,思想怎能深刻?思维怎能发展?

  2.2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割裂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作文离不开生活,一旦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简单的道理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懂得,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作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关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就是其写作的素材,学生的阅历虽然不多,但是,他有其特有的生活体验,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2.3教师个人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功底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语文的外延广阔,所以,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能将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语文老师要爱语文,爱写作,才能以此感染学生爱语文,爱写作。面对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我们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以及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消除中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共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写作,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杜绝抄袭作文的现象,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在写作中,力求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杜绝说假话、空话、大话,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第二,学生应该扩大阅读面,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提高文化修养,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认知水平和间接经验,学到写作技巧。要广泛地阅读不同的书籍、期刊、报纸等,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读书经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为日后写作打基础。

  第三,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然后让学生从他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点出发,坚持每天写日记或者随笔,这样,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顺畅,写作也就不会那么被动,长期坚持下去,写作也就有话说了。

  作为教师,也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写“下水作文”,从而,切身体会写作的难点,这样也利于老师站在学生写作的角度来审视作文。第四,教师的作文教学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教师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和基本功后,要适当地组织或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提炼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真实的生活配上真挚的情感和过硬的写作技能,才能生产出具有生活气息的美妙文章来。同时,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加强自身素质训练,学校也要不断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让老师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讲座和教师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第五,从根本上改革现存的中高考考试制度。在中国,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老师还是学校领导,无一不是跟着中高考这一“指挥棒”在转动,校外各类辅导班无一不是瞄准了中高考的考试模式在授课,这使得富有趣味的语文作文教学变得功利性十足,为了应付高考,学生从高一开始就练习写议论文,整齐划一的“三段式”议论文充斥于高中学生的写作之中,此种现象和我们现存的考试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从中高考考试制度上入手解决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弊端是为根本途径。总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存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都存在限制学生发展的因素,如果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改革要从学生、教师以及我们现在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改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

研究作文 篇5

  今天,老师和我们说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31个人中,有一部分同学有了自己的帐号了!那些没有帐号的同学,就显得无精打采的。可是老师接着说:“但那些有了帐号的同学如果不打文章,那我就会把他的帐号给那些没有帐号的同学。而那些没有帐号的同学如果想打文章,那就可以用你们小组的一个人的.帐号打。”听得这儿,那些没有帐号的同学就变的高兴起来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定我们要研究的项目。老师其实本来想让我们研究蜘蛛的,因为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写了我们想研究蜘蛛的问题。可是老师又考虑到,研究蜘蛛是要捉蜘蛛来研究的,可是又怕我们一不小心捉了一只毒蜘蛛,会被它伤害,所以就取消研究蜘蛛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学到了《人类的“老师”》这一课,知道了“薄壳结构”,就又想让我们研究蛋壳。现在又快到了母亲节,就想让我们研究母亲的辛苦等。可是我们有的想研究蜘蛛,有的想研究蛋壳,有的想研究母亲,所以老师根本拿不下主意,就让我们举手投票决定。

  结果,我们大部分同学想研究蛋壳,只有一小部分同学想研究蜘蛛,李晓彤和一小部分同学坚持要研究母亲。所以,老师就决定让我们研究蛋壳。

  哦耶!太好了!

研究作文 篇6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

  本课题在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课文中的情境、课文中的“空白”、课文中的插图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练笔的好材料。“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这些方法。

  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活用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以下基本操作策略:①研读文本,渗透写作指导;②在模写中提升,在提升中模写;③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也提高自己研读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课程改革理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写作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活用资源加强写作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鲜活的文本中的作文资源,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三、课题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起步(20xx、3——20xx、4)具体做法是:

  一、学习理论,寻找依据

  我首先进行学习,上网查找,了解到本课题的研究早就有人进行,不少名师早就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也总结了他们自己的一些操作方法。但是一般老师这方面缺少考虑,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在课文教学中只顾讲授阅读理解,而没有注意到和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在作文教学时又撇开教材中的佳作例文,另起炉灶,花了很多气力去查找合适的优秀范文,使可贵的文本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非常可惜。这些都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教师能活用教材中丰富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指导,可以一箭双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决定对此进行实践和研究。

  二、深入课堂,分析现状

  我首先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听课、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了解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作文指导教学的情况,探究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因素进行写作指导的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三、探究策略,制定方案

  我校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如何突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意识到突破那种封闭、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价值观,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已势在必行。我们也为此进行了很多努力,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同时,我们也看到:抓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渗透作文知识,讲解写作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希望通过开拓写作教学的空间,开发写作教学的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建立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同时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改善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把语文课堂贯穿作文教学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作为我校研究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讲科学,重实践,求实效,先后上了多次研究课,开了多次研讨会,终于实验研究出这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20xx.4——20xx.9)

  (一)、阅读教学: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贯穿“语文教学就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思路,使家长及学生形成了“阅读即学习”观念,并主动加大了课外书籍的阅读量,我们向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史记》等书目的阅读。学生借阅后及时记读书笔记、札记、心得等,并及时写在周记上。形成了读一点、写一点的学习习惯,收到了良好成效。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仅仅以我担任七年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其中有很多是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共鸣的。例如在教授鲁迅的《风筝》里的放风筝的经历,学生们大多经历过,因此在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放风筝的故事就并写下来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很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完这篇文章后我就引导学生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写在日记本上。像这样的文章,课本中比比皆是。如教学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作者观察白鹅特别细致描写运用拟人手法把白鹅写的栩栩如生,我在教学时就启发学生思考,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啊?你想不想也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写的这么栩栩如生呢?这样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到写作文的方法。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累创新的能力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反复体味,并教会他们可以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其中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秋季进行描绘。我引导学生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我还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作写景的文章,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教材侧重点渗透写作技巧

  语文版教材的编排很合理,每单元编排的课文都围绕单元的作文训练,如七年上册的第一单元选取的都是写事的文章,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记叙的要素和记叙的方法,写作训练就让学生写一件事。而且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一课《忆读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并且每件事都能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来写,全文结构为总分总,而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侧重的是写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写事前后照应。第三课《山中避雨》则侧重写事的线索,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叙事线索,一条是感情线索。第四课《风筝》侧重于写事倒叙开头,首尾呼应的写法。那我在教学时就按照每课的侧重点重点的介绍,学完第一课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读书经历,按时间顺序来介绍。学完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就让同学以“第一次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日记,写在日记本上。七年一班李欣然同学写《第一次在课堂上做游戏》,写的就非常生动。这样通过第一单元的课文学习,学生基本学会了写事文章的基本写法,然后在作文指导课上介绍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就不会为了不知道怎么写而发愁了。

  其它单元的安排都有所侧重,每单元选取的代表文章也分别有所侧重,每篇课文都分别教给学生不同的写作方法,我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分析时通过每单元和每课的教学都渗透写作知识和技巧,让每节课同学都对写作有帮助。

  4、在阅读教学中欣赏阅读片段帮助学生领会写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词、句、片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如在我在教学语文版七年上册第六课《小巷深处》一课中,就启发学生分析方法:首先我教给学生写人重在写出人物个性心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请你说说在这一片段当中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个表达效果当然要和人物的个性心理联系。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我会引导当你写你父母的时候可以采用哪些描写方法?在写作中希望大家也能活学活用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动作,神情心理细节描写,让人物自己说话,让读者切实感受判断的你笔下的人物个性心理。

  5、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

  我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注重了以下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良性迁移:(1)阅读中的解题与作文中的审题、拟题的对应;(2)阅读中的归纳、概括中心作文中的立意、确定和表现中心的对应;(3)分段、概括段意或立小标题与编写作文提纲的对应;(4)区分课文主次与作文中怎样安排详略的对应;(5)阅读的捕捉中心段(重点段)与作文中怎样突出中心的对应;(6)品评课文中如何谴词造句与自改作文的对应;(7)学习课文作者如何观察事物与作文前学习观察对应。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多。

  6、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谋篇布局写作技巧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也有不同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内到外、有外到内、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等等。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把写作顺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写文章时要注意“言之有序”。

  再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

  7、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写作训练方式练习写作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方式有很多主要有

  ①、仿写 :

  首先可以仿写课文的结构:

  有些课文的结构很有特色,对学生写作时谋篇布局、安排结构,很有借鉴意义。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课后,要求学生以“盼秋、绘秋、赞秋”为总体结构,写一篇题目为《秋》的文章,指导学生如课文一样先概括秋的景物,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最后以赞美作结。

  其次可以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

  例如《白鹅》一课,运用对比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同学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仿照课文,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学热情很高,也能仿照课文说出动物的特点。

  还可以仿写课文的语言:

  有些文章语言优美,描述生动,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其语言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乡愁》一诗可以仿照诗歌的语言和形式仿写。

  ②、续写

  续写是一种想像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续写课文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完《陌上桑》后,我让同学续写,使君灰溜溜地走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在日记上写出了很多生动的结尾,我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文章还有《骆驼寻宝记》,让同学在学完课文后续写结尾。在日记上这样多次练习后,学生既对续写有了正确理解和认识,写出得文章符合续写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多种能力。

  ③、 扩写

  抓住课文中能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部分,对课文全文或局部进行扩写。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文言文。《木兰诗》中想象木兰还家的场景,并扩写为400字左右的小文章。

  ④、 改写

  七年上册的《木兰诗》要求改写,同学在知道改写的原则后,基本都能写出自己的特点来。

  ⑤、缩写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让同学提取重要内容,写缩写,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⑥、读后感

  很多文章,读后令人感动,发人深思,我就利用这样的文章让同学写读后感,比如上册书中的《我的老师》,教学内容完成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读后感写在日记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8、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会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当写一些随笔、杂感,也可以写点诗歌、小说或文学评论等,尤其是要经常地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懂得文章学,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也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如果教师自己不写作,不体会作品的技巧,不体会写作的甘苦,不仅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是空洞的,甚至鲁迅曾说过,连指导学生作文也变成空洞的说教。

  在教《鲁迅自传》这课中,我在让学生写自己的`自传前,先阅读我写的自传,同时通过我的自传让学生对自传的写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确实达到了抛砖引玉的目的。七年八班的姜健平写的《我的自传》就非常有特点。

  采用学生批改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样提高了学生们作文的水平。对批改较好的同学大加鼓励,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写作热情,能主动写作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七年上册第一次作文是写自我介绍,七年一班的陈奕霖同学写下这样的评语:“你的这篇文章开头简洁明了,开篇点题,整篇文章首尾呼应,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爱管闲事的特点,字迹工整,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方法把糖贩描写的活灵活现,并运用平时积累的动词,突出了自己的特点,你的这篇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略写,怎么看都觉得是一篇记叙文,你应该再介绍一下自己的其他特点,使文章有详有略,这样文章会更好的。”你相信这是一个七年的学生写的评语吗?不比我们教师的套话评语更好吗?七年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是《我的自传》,学生韩明书为曹语晴的作文写下了“甄嬛体”评语:“这位小主近日的文采大有长进,如果再多读一些诗书来那必是极好的。小主写的文章段落清晰,层次分明,能够按时间顺序讲述小主您的成长过程,想必小主小时候必定是一个淘气包吧!小主这篇文章我比较欣赏的是那段小主您在小学时候经常跟坏童鞋(同学)在一起玩,您的父母为您担心的事情,只是我想知道的是小主为什么会在初中有这么

  二、举办活动,激发热情

  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举办活动最能得到显性的表现,锻炼和检验,活动不仅激发作文教学者和受教育者的热情,而且能留给他们永生难忘的记忆。这学期我们安排了几次大型语文活动: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等,使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三、日记评选,促进提高

  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首先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从一周的经历中筛选出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培养选择材料的能力。每周利用一节课进行日记交流。日记优秀者的作品题目和作者被记录下来,并张贴在班级的板报内,同时发表在我的博客和空间内,每周出现的特别优秀的日记,把它打印出来发表在网上。这样一来,学生就要认真写日记。可贵的是,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的作品,懂得了欣赏的方法,发现与众不同的材料能积极向老师和同学推荐,感受到同学文章中的个性语言能真诚地向他们学习等。在相互阅读中发现和借鉴,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到越来越多的精彩镜头,他们的思维广度、深度也得到拓展。

  第三阶段:总结(20xx.9—20xx.10)

  一、研究的成果

  1、课题的研究实施,使学生们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能够在老师课堂上通过渗透作文写作知识,运用多种写作手段练习作文,学生通过写周记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观察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真正的源泉。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实验组教师一致的感受。

  2、课题的研究实施,促进了教师整体的专业成长。

  我校教师的研读文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老师们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勤于反思,勤于动笔,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学案例、反思论文和教育教学小故事,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习作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推动着课题实验健康、有效地向前发展。

  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快速成长,从原来的“教书匠”形象变成“研究型、学者型”综合素质较强的一支教师队伍,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3、课题的研究实施,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课题研究,使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学观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活用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进行作文指导和写作训练,主要表现在: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轻易挪用作文课;注重读写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在辅导学生作文时不是出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去做,而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平等地对待他们,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作文;还能根据时事及季节气候及利用周围的事物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使学生在这种感受中捕捉到写作的材料,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课题研究,使教师的作文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教学风范,并在教学与师生交流中大力张扬,能用自己优秀的教学个性去影响学生习作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不再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课文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课文侧重于写作能力的训练,就算是开设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也一定先从课文入手,经典引路。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研究时间比较仓促,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究。如:阅读课与写作课和谐融合会不会使课堂“四不像”?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老师眼睛总是盯着课文会不会使学生的视野狭窄?会不会让学生“唯教材马首是瞻”?我们该怎样看待教材,是不是一直仰视?

  对一些写起文章来总是淡如水的学生,还需要做好个别化的辅导。作文教学的计划性也还需要形成系统性,针对不同教学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写作训练,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训练梯度提高,同时对学生的研究记录作的还不够细致。

  三、课题后续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关于该课题研究的实践仍在继续,本课题组特制定如下计划:

  1、继续坚持教育教学理论,汲取新鲜的理论知识,充实课题组乃至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贯穿作文教学的探索。按照课题研究的进程,制定好理论学习计划,课题组每两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并展开讨论。

  2、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制定好语文课堂教学贯穿作文教学研究实践的步骤及过程,确定一学期个人教学实践计划,注意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及论文。

  3、教师写好课题活动大事记及活动记录,特别是要开展课例研究课活动,每位成员都要进行教学的研究课展示(每学期每人至少一次研究课),互相听评课以学习探究语文课堂教学贯穿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做到常态化,课堂化,研究化。

  4、对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贯穿作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总结并调整教学实践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实效性,提高指导性。注意记录好学生的写作变化及进步,做好学生访谈记录,整理好学生的作文文集,积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

  5、每学期都要进行课堂教学贯穿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实践中检验提高。

研究作文 篇7

  今年暑假,我跟随姐姐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也就是姐姐在读的学校学习。临行之前,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好了在校园里吃饭、生活的准备。

  研究生院里的一天是快节奏的,早上八点之后就没有早饭了,所以要想赶上早饭就要早起。一天之中,在自习室里的时间大于在宿舍休息的时间,这里的研究生们往往苦读到深夜十一二点,灯火良宵是他们的伴侣。在这里,自习是靠自己的自觉性的,没有人会督促,在自习室里自己可以决定学习还是休息,但我发现,几乎没有几个人对着自己的电脑游戏津津有味,更多的人都在对着书本埋头下功夫。

  宿舍的生活是简单的,学习归来,便是洗澡睡觉,如果想玩到凌晨,亦是无人来管,但大多数人都不会那么做,因为第二天同样需要充沛的精力来奋斗。

  而我,也在这快节奏中慢慢调节着,但我的学习任务却比研究生们少很多很多,所以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休息和在自习室里睡觉。但我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的.计划,我给自己制定了六条准则,包括作息规律、晨起晚睡与对计划执行的态度,而且还附上了惩罚措施。

  这几天来,我一直努力遵守着我的计划和准则。研究生院里的气氛便是忙碌与充实,在这样的气氛下,我重新拾起了古文,英语单词也越来越充实,下一学期的学习一定会更轻松,更有趣!

  学校里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规则而且明确,来到这里,我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平日闲来无事,偌大的图书馆也是个好去处,好像知识是那么得唾手可得,一眼观天下;自习室里静悄悄,尽管自由,但若完不成任务,自己也会觉得不安;餐厅的饭菜尽管不精致,但学习后的放松,任务的完成都使它倍感温馨......

  也正是这份自由,让我感受到了自主管理的乐趣,也更加明白学习、生活是靠自己,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因为我发现,原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老师远隔千里,自己也能管理好自己,脱离了大人们的生活,自己动手,好像连日常琐事都变得有趣味,自己洗衣服,自己为自己做一顿宵夜,都是那么好玩、新鲜。

  感谢爸爸妈妈能让我有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这证明我真的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做更多事情,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也让我更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研究作文 篇8

  新课改背景下,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作文作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点模块,其低效局面由来已久。众多语文教育学家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与应对措施。那么鉴于作文教学出现的困难情境,我们该如何解决?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当前课堂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缺失

  中学语文教学自成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意识,对作文教学的概念比较模糊。教师毫无章法的教,学生没有规律的学,导致作文水平越来越差,学生也越来越怕作文课。教材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不能归咎于教材,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作文教学特殊性的状态,就一味的地强化或把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强塞进去,这样教学将难以跨越,会呈现一种低效率。学生很难去理解到底该如何学习写作文,教师也陷入该如何教好作文的困境。

  (二)对教材认识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

  在传统教学观念上,只有不断的积累阅读,从中汲取营养,仿照写作。传统的教学认为大量的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功底加深,而且在阅读中可以掌握其布局和语言风格,读的越多就越会写作。这种现象导致了大部分学校对教学认识的不确定性,只一味的要求阅读。当然,多读书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从阅读中吸收,只是一种间接的掌握,不能当作学习写作的主要渠道,否则事半功倍。实际情况则是,教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认识非常有限,经常导致无法准确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导致其作文训练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因而学生自身对教材认识太过模糊。

  (三)教学内容的无序化状态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合理顺序,在教学实践中安排得很不合理,由于作文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师搞不清楚每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标准。有的教师直接把怎样写一件事,用这件事所牵扯的一系列问题都拖出来讲个遍,学生感觉枯燥,注意力完全不集中,老师在讲台面前洋洋洒洒地讲了一节课,最后总结讲了什么,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不理会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没有吸收。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则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发挥,只要能想出来的都可以写出来,这种方法一时或许可以提高学生一些积极性,但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停滞不前。有的教师则是按着自己的想法走,觉得今天要写一篇文章了,便随意的根据教参布置一篇,稍微讲解一些,剩下的时间则是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这种教学水平效率低,老师不费劲,学生还是按照自己的老路子写作。这些教师的教学正体现了现在无序化教学的通病。从上面可以看出,现今教师无序化的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比比可见,这已然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难解之题,导致了中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四)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认知水平低

  由于生活圈有限,中学生学习紧张,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去发现新鲜的生活源泉,导致阅读量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等到拿起笔来写作文时则感觉一片空白,无话可说,难以下笔。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学生缺乏对人生以及社会的思考,甚至从没有思考过。究其原因则是生活经验匮乏,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阅读去感知外面的世界,只能埋头于试卷、作业之中。少了一种审视的眼光与想法,犹如笼中之鸟视野狭隘,更加没有真情实感叙述,文章假大空,自然写不出好文章。

  二、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的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重点在于“学”

  教学的重点在于“学”,而不是教,教是为了不教。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发出这样一种声音,我们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改变当前的教育环境。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那么我们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一人到一群再发展到一个壮大的群体。一些老教师,教了几十年书,即使不拿课本都能抓重点,讲作文。先批改再把好的作文筛选当众夸奖,示范读一遍,一节课也就完全结束了,这种应试的教学模式至今还很普遍。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认识到教学过程的重点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正确的学。以学生为主体,是因为学生需要独自面对社会,而社会不需要毫无主动性的学生,因而教师要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由“授人以鱼”变成“授人以渔”,这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强化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例如,教师布置一篇作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先行自我构造,在脑中有个整体的框架,以此为支架,再行填充。老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创造情境,循序渐进的深入。

  (二)强化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写作训练

  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有扎实的文学素养作为基石。作文的功底及其重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完整的计划,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从点到面再到整体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技巧和要点。能够从中体悟有章可循,防止写作时的生搬硬套,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记让学生自己学,自行探索。老师的教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关键还在于学生反复的写作训练,勤于动笔,把每日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表达出来。但是无论如何,教师都需要合理的介入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保证其效果。另外,不能毫无节制的训练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及情感,不要把这种训练变成一种负担,要寓教于乐。

  (三)创新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到写作文,学生难以下笔无话可说,没有感情想要表达,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这种现状迟迟得不到解决。学生之所以写作难,下笔难,是因为对作文存在一种害怕心理,所以首要目的就是令学生爱上写作,让学生从“逼着写”到“我要写”。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首先要将学生置于情景之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打破前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挖掘新的东西,循序渐进的培养出学生创新的意识。作文是我们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个重要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的题材,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内心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例如日常的生活,课外的所见所闻。学生要学会记录生活的趣事,要因为兴趣而写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法。

  (四)完善教师教法,优化作文指导用书

  教师的教学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没有一个高度的认识,忽视了作文的实践性,光说不做,永远不能够得到提高。教师要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专门的作文练习课程,能让学生产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不是昏昏欲睡。只有把写作理论与写作策略及实践相结合的作文指导,才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切勿过分强调理论或实践,矫枉过正。在教师改善教学的同时,相关的作文指导用书也必须得到完善,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中,要优化书本,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一步步的指导和自主操作,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作文教学实现最优化发展。

  (五)建立新的作文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对老师的作文教学进行考察、评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学校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写作数量及教师批改作文的情况,忽略了学生写作的质量。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相关的科学性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从着重对写作的次数和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的片面评价转到对作文教学的全程性评价及关注作文的质量。作文教学评价体系的目的主要从关心作文教学的数量到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作文教学评价主体由学校评价转变为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等多种角色共同评价。在作文教学评价内容上根据教学特点及目的设定评价体系具体性且可操作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建立学生自主的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由来已久,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解决这些难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源头开始改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构建好框架,以学生学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引导学生创新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关注作文质量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l]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2]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

  [3]于漪.于漪:追求综合效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

  [4]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李新宇主编.语文教育学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卿成,常生木主编.写作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

  [7]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8]姬云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语文学刊,20xx,(5).

  [9]李小军.作文教学中的材料积累与教法初探[J].文学教育,20xx,(11).

  [10]潘凤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xx,(12).

  [11]尚金兰.也论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xx,(SB).

  [12]卢传梁.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xx,(01).

  [13]黄清.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xx.

【研究作文】相关文章:

研究作文03-10

研究报告的作文01-30

研究作文400字12-09

高中研究性学习研究总结07-05

我的研究作文400字01-05

摆的研究说课稿01-12

精选研究作文400字4篇03-13

研究作文400字4篇(精选)03-11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