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寻的作文
寻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17:58:42
  • 相关推荐
寻的作文3篇(推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寻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寻的作文 篇1

  “哈哈哈!哈哈哈!”一阵阵笑声从馆传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得话,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原来馆在玩“寻子词语游戏”而我也参与其中,比赛的规则就是谁用“子”组词多,谁就能获得胜利。并且游戏分为两类玩法,第一类为单人赛,第二类为小组赛。

  第一局单人赛马上开始了,我屏息凝气地看着本子,一边又聚精会神地听,生怕没有听到张老师口中的倒计时。

  当听到张老师刚说完开始,我一鼓作气就写了六个,当要写第七个词语时,怎么也想不出来了。我绞尽脑汁的想。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心里开始慌起来了,后悔平时对词语积累的太少了。当听到张老师比赛倒计时时,我心里越发紧张,脑子更是一片空白,什么也写不出来了,最后我输掉这场比赛。

  接下来为小组赛,为了我们小组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几个组员坐在一起“研究战术”,就是把每个人的词语写下来交给组长去比赛。这时我的大脑又飞快的转了起来想带“子”的词语,我想来想去,也没想出几个来,只好把希望的.目光投到另两个组员,她们果然没有辜负我对她们的期望,一下子说出了十多个。

  这时候张老师宣布小组比赛准备开始,我们组长紧张地走上了台,手还不停把衣角往上拉。比赛开始了,他一开始还有些结巴,到后来,越说越流畅,越战越勇。经过几场激烈的比赛,我们终于赢得了冠军,那一刻,我可真是心花怒放。

  一阵阵欢笑响过,寻“子”词语游戏就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寻的作文 篇2

  【摘要】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是重中之重,但是,很多学生却“谈作文而色变”。这是当前边远地区高中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作文观对语文科甚至学生总体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边远地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谈谈笔者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边远地区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作文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也是绝大多数师生特别是边远山区师生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边远山区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作文教学与我们的课改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无可否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引导山区高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边远山区高中作文教学质量,是奋战在边远山区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本人就边远山区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边远山区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分析

  1.1边远山区高中学生写作基础普遍很差

  1.1.1边远山区高中学生所处的环境导致学生写作素材的贫乏。山区高中学生的生活单调而简单,知识面比较窄、见识少。他们绝大多数是寄宿生,而且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周末补课多,他们的活动范围几乎就是学校,连家都很少能回。“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而枯燥,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很多东西他们根本就无从知道,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受到束缚。单调、简单、枯燥的生活不能提供给他们很多的写作素材。

  1.1.2图书室藏书过少是绝大多数边远山区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们很难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学生以前是读村小的,读课外书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只是梦想。除了课本,他们几乎没看过课外书。那他们的知识面就可想而知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起文章来,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所以课外阅读量的缺失给边远山区高中生的作文带来了许多困难。

  1.1.3边远山区的大多数高中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落后,老师们几乎是“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这使得资源丰富的网络知识不能服务于教学,给边远山区高中生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

  1.1.4留守学生占学生比例大,这样的家庭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大部分边远山区高中生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长年出外打工。父母们很多只能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几乎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没有人能在课外有意识引导学生看书学习。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观察和写作习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1.2作文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1.2.1目的性不强,要求不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目标有总体要求,但教师对整个高中作文教学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目标,对各个年级学段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步作文教学目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缺少周密的安排,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确。

  1.2.2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效果较差。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依附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课时紧,就大量挤占作文教学的时间,而教师为了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直白地说是完成学校规定的作文篇数),就会很随意地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这样的作文教学,既没有合理的计划安排,也不会有认真的写作指导,也没有写作的针对性,更谈不上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征。作文的批改也不及时,批改的质量如何,作文怎样讲评或讲不讲评,这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公开秘密。由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弹性空间太大,学生作文训练必然流于形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1.2.3缺少检验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由于作文是学生形象思维活动的结果,对它的评判完全在于教师的感觉,其检验手段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即使在中考或高考时,虽然有作文评分意见,但还是受到教师诸如情绪、心理、兴趣、爱好等主观影响,就是同一篇作文,教师在不同时间给出的分数也很难相同,甚至相差很大。中、高考的学生总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合改卷教师的胃口,希望教师有一个好心情。作文缺少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作文教学犹如雾里看花,为作文教学的“无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作文教学如此不尽人意,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素养

  边远山区高中生普遍存在着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恐文症”,使学生喜欢上作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良师,要成功上好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作文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培养山区高中生的写作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2.1.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

  目前,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整天“两点一线”,单调乏味,根本没有素材可写。的确,学生蜗居校园,生活单调,信息闭塞,没有轰轰烈烈的所谓大事。但单调、平凡、琐碎、重复正是生活的原始形态,无论是谁,如果不是用心去读,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生活所感动,当然也找不到任何值得一写的东西来。罗丹说:“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身边并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

  2.1.2充分利用语文读本,丰富学生积累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且规定与教科书配套使用。读本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内容极其丰富,充分阅读的话,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又如名著的阅读,课外阅读活动以及读书笔记的写作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同时阅读教学中与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把语言描述的情境,表达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体化;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再摘抄下来。语言丰富了,写作素养高了,学生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

  2.1.3扩大课外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

  虽说边远地区高中图书藏书量很小,但一些优秀的书刊还是有的,比如《读者》、《青年文摘》、《作文成功之路》、《青年博览》、《作文素材》等等。大多数语文老师却认为刊物数量少,作用不大,又嫌啰嗦,而让这些宝贵图书在图书室蒙上厚厚的灰尘。其实,这些优秀刊物内容及其丰富,如果能充分利用,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与时俱进,积累大量写作素材。

  2.2学校要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2.1时间的保证,把语文分成阅读课与写作课,写作课在课表上单列,教师按课表上课,该上作文课,就必须上作文课,学校便于管理,也能解决作文课被挤占的弊端。

  2.2.2加强作文教学的过程管理,规范作文教学行为,作文计划单独成册,计划要以课标为依据。对作文的批改,不仅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加强作文的批改管理力度,重视作文教学的反馈,加强师生的沟通。

  2.2.3充分利用学校文学社的作用,利用校报、校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生活。

  2.2.4适当举行作文竞赛,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3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认真对待作文教学

  2.3.1要重视作文教学,熟悉学情,教师不能把作文教学看成可有可无,也不能因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课外阅读少,书写习惯不好,表达能力不强而束手无策。在中学起始阶段,我们教师面对这样的学情,就要以退为进,降低要求,先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如有一个好的书写习惯,喜欢阅读课外书,勤做摘抄,然后循序渐进。

  2.3.2总体安排,分步落实。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整个高中作文教学应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总体的把握,认真处理好各年级阶段性的作文训练重点,要形成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高中三年,六个学期,将作文教学按学期分成六个训练阶段,这六个学期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综合进行,结合教材的作文训练设计。每个学期各有训练侧重点,同时结合班级、学校、社会、国内外时事、课文教学实际进行一些话题写作,最后进行综合与强化训练。这种作文训练模式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技能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山区高中学生易于接受。

  2.3.3合理安排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把一次作文训练分为“命题、研究、指导、写作、评改、后记”六个环节,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作文难写,主要是无材料,如果有了“米”,相信大部分学生是可以成为“巧妇”的。根据作文教学计划,确定的写作范围,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研究、搜集、整理材料,笔者认为这是写作的关键,在研究的过程中,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接着指导学生哪些材料为文所用,进入写作,之后是评改,最后是学生对本次作文训练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后记”环节也很重要,这对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一次作文训练的时间虽是长了些,但效果很好。

  2.3.4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班级黑板报和学习园地,张贴学生优秀习作,讲评时朗读好的作文,开展优秀作文评选,进行名篇名作的读书比赛,多种方式创设一个良好的作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3.5针对作文教学中评改随意性的问题,加强作文评改的规范性,丰富作文评改的方式(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精批、略批、面批交叉进行),并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进行作文讲评,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水平。

  总之,边远山区高中的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要想让山区高中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迈向新的台阶,使作文教学质量实现里程碑式的飞跃,需要我们全体同仁一致努力。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懈努力,作文教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它不应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是一个柳暗花明的春天。

寻的作文 篇3

  星期六上午,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再次来参观具有海门风俗人情的博物馆江苏省江海文化博物馆。

  来到博物馆门口,青黑色的屋檐和白色的墙壁相得益彰,飞檐翘角中蕴藏着江南独有的韵致。在正门屋檐下的横匾上,由著名画家书法家范曾题写的“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几个遒劲有力的瘦金体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南大厅,一根金光闪闪的大柱子矗立在我的眼前。这根柱子大约有8米高,十分像大禹的“定海神针”。柱子上的浮雕不正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吗?这不正展示着江海儿女迎难而上的精神吗?

  向左走进“江海之光”展区,我欣赏着一件件展品。最终,我的'目光还是定格在汉代的扶琴俑上。扶琴俑眼睛微微下垂,盘着双腿,腿上放着一把古琴。琴弦早已看不清,但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把雕刻着鱼鸟虫兽的精美古琴。想必它弹奏出的音色也十分古朴、悦耳,可能会让听的人“无丝竹之乱耳”,忘却世俗的烦恼吧!扶琴者一手像在轻拨,一手像在扶弦,身着汉服的“它”身体微微前倾,自己也沉醉在这流畅优美的乐曲声中。汉代的俑一般都十分小巧,让人觉得它的做工非常细致。因为小东西总是要手艺好些的人才能雕得惟妙惟肖。汉代的俑总是给人带来时代的特色和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汉代人用泥土捏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俑,我不禁要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竖起大拇指。

  江海博物馆不仅有令人啧啧赞叹的小件展品,还有场面性的微缩景观。

  我来到二楼,看到了江海人捕鱼场景的展品。人们有的卷起裤腿,拿着抄泥螺的小网,正捞上一网;有的举着鱼叉,叉着小鱼;有的正在船上撒网;有的下来一个地笼,捉了许多螃蜞……人们动作各异,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着生活,把汗水化为了收获。

  江海博物馆里有昨天战江斗海的故事,也有今天追江赶海的奋斗,更有对明天逐梦江海的憧憬,这正是江海儿女的精神。

【寻的作文】相关文章:

寻的作文03-03

关于寻的作文04-15

[实用]关于寻的作文01-01

寻的作文400字02-20

关于寻的作文10篇06-10

精选寻的作文400字3篇11-17

曾经追寻的那些梦02-27

【精华】寻的作文400字4篇07-02

实用的寻的作文600字三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