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3:24:13
  • 相关推荐
[经典]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

  何必像牡丹一般齐争芳斗艳?又何必似睡莲一样濯清涟不妖?你当然有你文雅高洁的一面。做好平淡、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你,一个当之无愧的君子——陶渊明。

  在黑暗的官场苦熬了十三年,想必你很早就已彻夜不眠,憧憬着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吧!天不负有心人,你终于辞官隐居,不为那五斗米、几斤肉而丧失了对自然地追求与真实的自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概,这里才是你内心的归宿。

  我多么羡慕你的田园生活!虽然没有奢华典雅的宫殿,虽然没有那滋味鲜肥的鱼肉,虽然没有那高高的位置、丰厚的俸禄,但是,你却拥有着弥漫诗香的屋舍、泥土芬芳的农田、高尚深韵的志趣。正可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你有自己的思想。黑暗的官场中,百官大臣们多以物质操控思想,而你是以思想操控物质、环境、以及生活。虽然桃花源只是你想象中的,但在我看来,你早已迈进了自己创造的`“世外桃源”,——此乃一片静谧、圣洁的土地啊!

  种豆南山,同友人吟诗作对,好不快活!你完全摆脱了世俗的压力,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虽不如宫廷奢华艳丽,而这里的一角淡妆浓抹总相宜。不注重高贵的名利,不沾染官场的烟熏雾气,这就是你,好一个脱俗的五柳先生!

  然,也许你若生在现代这个社会,那样的生活大概会更艰难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2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多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将自己的生活现状写成对联宣泄心中苦闷,虽然生活清苦,但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存在。

  陶渊明的作品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3

  你扛着锄头,像扛着一轮星和月,踏着清晨的薄雾浓云,走在青石板路上,忘我地歌唱。

  你仍有一片雄心壮志,可世俗的黑暗却连累了你太多太多。在黑暗中你摔伤了,撞疼了。你开始解脱自己,开始向无限的庄园生活迈开步子。你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适和悠闲。田园在你眼中是世外桃源。

  不是吗?洒脱自在的田园生活难道不是你自己的选择吗?一天下来,你扛着锄头,带着自己疲惫的身体和充实的灵魂走在乡间小路上,同样也是一天,沉迷在灯红酒绿中的官员失去了清晰地方向,却带来了世俗给他的权利和财富。相比之下,谁更有价值一些呢?

  你的伤口在清风中愈发疼痛了,可是,你宁愿疼得清醒,也不愿醉得迷离。

  你爱喝酒,就可以让你暂时摆脱这个让你憎恨恶魔一般憎恨的世界。在那朗朗的一轮明月之下,你举起酒杯,烈火般的酒香飘出了数千米远,饮下的不知是精华还是愁肠,而你的笔却似千钧一般在案前重重地放下。事吗?我知道你手中的'笔轻轻一勾,将会是文学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笔。

  世人一直在读你,而真真能读懂你的却少得如清晨。你想要的,是能够解开人们心灵上的一把枷锁。这时一个真实的你自己。

  你的人乃至你的灵魂,就像黑暗中的一个白点。你有骨气,不愿向乡里小人折腰,但这一切都无法转变着个世界,你用文学来弥补心灵上的缺口。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吧!

  你走在青石板路上,大声唱着。犹如东边的启明星,永远闪烁着光辉!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4

  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

  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正在踏着歌儿回家。

  夜如此静谧,月如此明亮。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畅快,他执著于对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美好风光的追求。

  “菊,花之隐逸者也”

  他也曾带着梦想走向官场,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尽忠报效,但他终于看清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心寒了,毅然选择了归隐于南山下过着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许无宽床暖枕,也许无山珍海味,但他不后悔,依然平静淡雅地生活着。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放弃。我也更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眼中的陶渊明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早晨伴着晨露去锄草耕作,傍晚又伴着余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采菊品茶,悠闲地抬头远望南山,享受着采菊的快乐,享受着欣赏南山美景时的闲适,享受着鸟儿结伴回巢时的温馨。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用心去体味快乐与幸福,热爱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我心中的陶渊明虽然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但他没有忘记社会的黑暗,也没有忘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时时在牵挂着社会,他常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愫,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快乐幸福,更懂得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心系民生。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6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7

  “故人俱鸡黍,邀我至田家……”冬风凄冽,人们都穿上了毛衣,可你的诗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田园小屋中,那么明媚。

  这也是我对你的第一印象,田园,朴实,明朗。我对你印象,您也清楚,说也模糊,就像水中倒影,历史长河,我当然可以看到你洒脱的`背影,伸手想要了解,你的身影,却破碎、荡漾了。

  你并不想被禁锢在官职中,所以数次辞职。你对社会并不满意,却又无能为力。你失望,你离去;你又回,却亦将离去……数个官职,你都曾看过;人间百态,你也一一览尽。你盼着那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的出现,却又一次次地失望。但梦想从未停止,《桃花源》一文中,那个捕鱼人,一定是梦想中的你了。悠闲,幸运,宁静。他在那桃龙源中欢笑,你却不得不在官场上奔波,多么讽刺。

  旷野中读书的身影,已然成了浮沫。是社会,社会不洁哪!因此,你毅然入山,想在遭闹生活中寻求宁静……“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是一幅诗意之画,你应该感到美好吧?

  你是幸运的,在田原中,找到了自己的天意,可以在里面放飞自我,不顾世上凡尘;你是不幸的,父亲早逝,家府沦落,在职场上也不受待见。

  你最终离开了我们,留下一地诗情画意。期待哪天,你的身影又会出现在那与世无争的旷野。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8

  陶渊明,一位安贫乐道的文学家;一位擅长借景抒情的田园诗人;一位影响深远的辞赋家;一位品质高尚的散文家……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和菊花可谓是有着不解之缘,陶渊明把菊花视为自己人格的化身。菊花素雅美丽,清新淡泊的特点与陶渊明高洁的品质,不同于世人,不随俗流的志趣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后人就把菊花作为君子,淡泊俗尘,隐逸者的象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陶渊明将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描述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个人情趣。

  他以怡然自乐的心情,把大量农村农民的生活如实写入诗中,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优美的农村生活图景。不过在陶渊明的洒脱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如“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淘一觞”这表明他对世事还是没有忘却,尽管隐居山林,陶渊明还是无法消除心中的矛盾。

  陶渊明的诗文,看似质朴、实则华丽。在其平淡醇美的`言语中,充分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他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黑暗的厌恶和憎恨;充分表现诗人对美好和平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陶渊明的影子,有的淡泊名利;有的向往田园;有的纯朴清新……我们也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像陶渊明一样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9

  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0

  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安平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从他《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多篇佳作中,都不难看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可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高风亮节的人,竟只想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是否太令人匪夷所思?太浪费人才?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固然是好,但只是一味的逃避现实,空有才华而无所作为,不知先生当时是否心有不甘?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要心有大志,面对困难迎风而上,勇于和官场的'黑暗势力作斗争,让自己的能力用在为国家做贡献上,而不是只求自己的安乐。但人各有志,我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但是,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崇高品德依然令我敬佩不已。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说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人说,五柳先生读书,仅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不为求得名利,所以他的“不求甚解”正表现了他的志趣与气质。但是,我不禁要提出质疑,难道仔细认真的阅读就不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了吗?如果只是粗略的读,泛泛的读,“走马观花”般的读,怎么能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要点呢?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理解内容和中心思想呢?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对知识不深入探究,只懂皮毛,学习也将只会是一知半解,无法获得多少本领。但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求知精神,那股强烈读书的欲望,值得我们学习。

  也许,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领异标新”的思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才使得他能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吧!

《[经典]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05-05

[必备]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2-05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作文03-30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精选46篇)08-22

我眼中的我作文05-06

我眼中的……作文02-22

我眼中的作文03-03

我眼中的武松作文10-20

(精选)我眼中的世界作文11-03

[经典]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

  何必像牡丹一般齐争芳斗艳?又何必似睡莲一样濯清涟不妖?你当然有你文雅高洁的一面。做好平淡、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你,一个当之无愧的君子——陶渊明。

  在黑暗的官场苦熬了十三年,想必你很早就已彻夜不眠,憧憬着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吧!天不负有心人,你终于辞官隐居,不为那五斗米、几斤肉而丧失了对自然地追求与真实的自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概,这里才是你内心的归宿。

  我多么羡慕你的田园生活!虽然没有奢华典雅的宫殿,虽然没有那滋味鲜肥的鱼肉,虽然没有那高高的位置、丰厚的俸禄,但是,你却拥有着弥漫诗香的屋舍、泥土芬芳的农田、高尚深韵的志趣。正可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你有自己的思想。黑暗的官场中,百官大臣们多以物质操控思想,而你是以思想操控物质、环境、以及生活。虽然桃花源只是你想象中的,但在我看来,你早已迈进了自己创造的`“世外桃源”,——此乃一片静谧、圣洁的土地啊!

  种豆南山,同友人吟诗作对,好不快活!你完全摆脱了世俗的压力,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虽不如宫廷奢华艳丽,而这里的一角淡妆浓抹总相宜。不注重高贵的名利,不沾染官场的烟熏雾气,这就是你,好一个脱俗的五柳先生!

  然,也许你若生在现代这个社会,那样的生活大概会更艰难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2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多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将自己的生活现状写成对联宣泄心中苦闷,虽然生活清苦,但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存在。

  陶渊明的作品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3

  你扛着锄头,像扛着一轮星和月,踏着清晨的薄雾浓云,走在青石板路上,忘我地歌唱。

  你仍有一片雄心壮志,可世俗的黑暗却连累了你太多太多。在黑暗中你摔伤了,撞疼了。你开始解脱自己,开始向无限的庄园生活迈开步子。你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适和悠闲。田园在你眼中是世外桃源。

  不是吗?洒脱自在的田园生活难道不是你自己的选择吗?一天下来,你扛着锄头,带着自己疲惫的身体和充实的灵魂走在乡间小路上,同样也是一天,沉迷在灯红酒绿中的官员失去了清晰地方向,却带来了世俗给他的权利和财富。相比之下,谁更有价值一些呢?

  你的伤口在清风中愈发疼痛了,可是,你宁愿疼得清醒,也不愿醉得迷离。

  你爱喝酒,就可以让你暂时摆脱这个让你憎恨恶魔一般憎恨的世界。在那朗朗的一轮明月之下,你举起酒杯,烈火般的酒香飘出了数千米远,饮下的不知是精华还是愁肠,而你的笔却似千钧一般在案前重重地放下。事吗?我知道你手中的'笔轻轻一勾,将会是文学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笔。

  世人一直在读你,而真真能读懂你的却少得如清晨。你想要的,是能够解开人们心灵上的一把枷锁。这时一个真实的你自己。

  你的人乃至你的灵魂,就像黑暗中的一个白点。你有骨气,不愿向乡里小人折腰,但这一切都无法转变着个世界,你用文学来弥补心灵上的缺口。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吧!

  你走在青石板路上,大声唱着。犹如东边的启明星,永远闪烁着光辉!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4

  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

  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正在踏着歌儿回家。

  夜如此静谧,月如此明亮。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畅快,他执著于对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美好风光的追求。

  “菊,花之隐逸者也”

  他也曾带着梦想走向官场,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尽忠报效,但他终于看清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心寒了,毅然选择了归隐于南山下过着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许无宽床暖枕,也许无山珍海味,但他不后悔,依然平静淡雅地生活着。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放弃。我也更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眼中的陶渊明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早晨伴着晨露去锄草耕作,傍晚又伴着余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采菊品茶,悠闲地抬头远望南山,享受着采菊的快乐,享受着欣赏南山美景时的闲适,享受着鸟儿结伴回巢时的温馨。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用心去体味快乐与幸福,热爱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我心中的陶渊明虽然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但他没有忘记社会的黑暗,也没有忘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时时在牵挂着社会,他常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愫,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快乐幸福,更懂得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心系民生。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6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7

  “故人俱鸡黍,邀我至田家……”冬风凄冽,人们都穿上了毛衣,可你的诗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田园小屋中,那么明媚。

  这也是我对你的第一印象,田园,朴实,明朗。我对你印象,您也清楚,说也模糊,就像水中倒影,历史长河,我当然可以看到你洒脱的`背影,伸手想要了解,你的身影,却破碎、荡漾了。

  你并不想被禁锢在官职中,所以数次辞职。你对社会并不满意,却又无能为力。你失望,你离去;你又回,却亦将离去……数个官职,你都曾看过;人间百态,你也一一览尽。你盼着那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的出现,却又一次次地失望。但梦想从未停止,《桃花源》一文中,那个捕鱼人,一定是梦想中的你了。悠闲,幸运,宁静。他在那桃龙源中欢笑,你却不得不在官场上奔波,多么讽刺。

  旷野中读书的身影,已然成了浮沫。是社会,社会不洁哪!因此,你毅然入山,想在遭闹生活中寻求宁静……“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是一幅诗意之画,你应该感到美好吧?

  你是幸运的,在田原中,找到了自己的天意,可以在里面放飞自我,不顾世上凡尘;你是不幸的,父亲早逝,家府沦落,在职场上也不受待见。

  你最终离开了我们,留下一地诗情画意。期待哪天,你的身影又会出现在那与世无争的旷野。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8

  陶渊明,一位安贫乐道的文学家;一位擅长借景抒情的田园诗人;一位影响深远的辞赋家;一位品质高尚的散文家……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和菊花可谓是有着不解之缘,陶渊明把菊花视为自己人格的化身。菊花素雅美丽,清新淡泊的特点与陶渊明高洁的品质,不同于世人,不随俗流的志趣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后人就把菊花作为君子,淡泊俗尘,隐逸者的象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陶渊明将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描述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个人情趣。

  他以怡然自乐的心情,把大量农村农民的生活如实写入诗中,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优美的农村生活图景。不过在陶渊明的洒脱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如“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淘一觞”这表明他对世事还是没有忘却,尽管隐居山林,陶渊明还是无法消除心中的矛盾。

  陶渊明的诗文,看似质朴、实则华丽。在其平淡醇美的`言语中,充分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他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黑暗的厌恶和憎恨;充分表现诗人对美好和平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陶渊明的影子,有的淡泊名利;有的向往田园;有的纯朴清新……我们也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像陶渊明一样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9

  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0

  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安平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从他《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多篇佳作中,都不难看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可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高风亮节的人,竟只想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是否太令人匪夷所思?太浪费人才?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固然是好,但只是一味的逃避现实,空有才华而无所作为,不知先生当时是否心有不甘?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要心有大志,面对困难迎风而上,勇于和官场的'黑暗势力作斗争,让自己的能力用在为国家做贡献上,而不是只求自己的安乐。但人各有志,我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但是,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崇高品德依然令我敬佩不已。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说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人说,五柳先生读书,仅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不为求得名利,所以他的“不求甚解”正表现了他的志趣与气质。但是,我不禁要提出质疑,难道仔细认真的阅读就不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了吗?如果只是粗略的读,泛泛的读,“走马观花”般的读,怎么能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要点呢?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理解内容和中心思想呢?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对知识不深入探究,只懂皮毛,学习也将只会是一知半解,无法获得多少本领。但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求知精神,那股强烈读书的欲望,值得我们学习。

  也许,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领异标新”的思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质,才使得他能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