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知足未必常乐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知足未必常乐作文1
父母常说:人这一辈子,不可时时满足,披荆斩棘,总有不尽意之处,于是我们便要学会“知足”,因为“知足”才能“常乐”。其实不尽然。
“知足”即是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足,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对一切不足感到满足……某一方面来说,“知足”就是安于天命,安于现状,但如此人生,真的快乐吗?电视剧《花千骨》里,小骨历尽一切磨难得已进入“长留”,后来被“长留”掌门白子画收为弟子,得起传教。对小骨来说,每日与师傅朝夕相处,亲手为师父十束发做羹,便是多么难得而又幸福的事。
于我们来说,小骨应该“知足”了。确实,花千骨也确实知足,只是她真的快乐吗?师傅身中剧毒,自己体藏洪荒之力,又意外得知自己竟是的师傅的生死劫……长留弃她于不顾,天下是她为妖魔,被设计泼绝情池水毁容,被贬蛮荒……这一桩桩一件件,她又做错了什么?她从未想过伤害任何人,她也很“知足”,可是快乐在哪呢?我只看到了眼泪,只看到心伤,只看到了那坚强笑容下的一片疮痍……游记结尾时花千骨一句话,至今让我震撼蓦然,她无限悲怆的声音,至今响彻在我的耳畔:“爱我的,为我而死,我爱的,想要我死!”这是何等的悲怆与凄凉!如此,你还敢说“知足常乐”吗?竹子因为不足于一寸之地,不安于和其他野草比肩的现状,所以不断向上,不断拔高,最终,得以成为岁寒三友之一。
若它“知足”是否如今它也只是万千普遍野草中的'一颗呢?屈原不足于楚国外忧内患的格局,勇于进谏,虽死犹荣。
几千年的历史的熏陶和洗涤,他却依然未被后人忘却,难道他不欣慰吗?旧中国旧社会因不足于科技落后,生产文化薄弱的现象,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终于建立了伟大文明的新中国,若它知足,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旧中国真能“快乐”吗?如此可见,“知足”未必“常乐”,而“不知足”,方能开拓,方能永恒,方能新生,方能笑傲历史舞台!“知足”是一种态度,而“不知足”才是“常乐”的笑料。
知足未必常乐作文2
俗话说“知足常乐”,这个成语想必是人人皆知,它更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体现。但在现在,我却认为只有不知足常乐,才会成功。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的这句名言就体现出了这一点。蜀汉怀帝刘禅正是在安逸中走向了死亡,虽有诸葛亮大力辅佐,但此时奸臣当道,又没有其他国家前来侵犯。导致他在酒色中沉迷,乐不思蜀,连国家都不闻不问,因此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在你的人生中踏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历史又将我从三国时期带到了清朝。在这里,我看到了外国公使正在向皇帝行跪拜礼并向皇帝进贡一箱箱外国的先进火器,然而皇帝却从未发觉西方工业文明的`浪潮,依然得意洋洋地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只是看了一眼外国的火器就将其放入了仓库,在哪儿受潮生锈。如果中国能锐悉进取,就不会成为弱国,如果中国能早点醒悟,就不会使英法联军的枪管中,装的是中国的火药,打的是我们中国四万万之人民!此刻,剩下的只是无尽的叹息了。
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会在此树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将不知足才会常乐的至道一代又一代的传播着。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年纪轻轻就获得了生理学学士学位还得到了学校的金质奖章,但他并不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去德国留学并对胃液的分泌做了深刻的研究,1904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他又没有躺在荣誉上停滞不前,而是继续转向对大脑的研究。他的一生,便是在不知足中度过,也是因为不知足,让他被世界所铭记。
因此,当我们取得荣誉时,我们不应该停滞不前。
让我们甩掉荣誉给我们背上的包袱,坚定的前进吧!
知足未必常乐作文3
凡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认为做人应该要有“企图心”才对,因为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才能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今天我要在这里推翻“知足常乐”这句俗语,我认为知足未必常乐。下面请听我细细道来……
就拿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来说吧,虽然她已经是俄国女皇了,但她拥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她说过:“如果我能活到两百岁,我将要让整个欧洲匍匐在我的脚下。”正因为她有这种雄心壮志,这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才能成就俄罗斯帝国的辉煌。如果你觉得这并不能推翻“知足常乐”,那就请接着看下面的.事例。
战国时期七雄混战,正因为当时的秦王有着“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天下之意”的凌云之志和不足之心,才能成就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他是一位不愿屈服于命运,也不愿意满足于现状的人。瘫痪的身体并没有使他安于残喘,他仍用敏捷的大脑探索着整个宇宙,用跳跃的思维在思索着整个世界。他永远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正因为这样,他才能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为当今的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前我听别人说过一个故事,a国与b国同时参加了一个项目,并且正在竞争这个项目。a国的经理想出来一个非常好的方案,董事长觉得可以,就没有再改善。b国就不这样,他们想出来比a国更好的方案,可是他们的董事长并不安于目前的方案,一直在不断地改善,直到公开方案的那天,最后b国以优胜取得了成功。
人人都说要知足常乐,而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就应该要有上进心,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满足,而要不断地追求完美。
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
知足未必常乐作文4
2011年,一场地震袭击了日本,造成了核泄露事故。为了救济受灾群众,政府设立了多个生活用品取用点,给灾民提供了各类日用品。然而,分配的原则很简单:灾民自己取用。但这个原则非但没有导致现场秩序的混乱,反而方便了群众,人们各取所需,并无一点无序状态。相反,这次事故却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紧张进而上演了“抢盐”的闹剧。
此事件的背后藏着许多反映我们人性缺陷的证据。人们抢购食盐,是受了谣言蛊惑。而煽动造谣的人,则是受了利益的驱使。如今,利益的触角几乎伸遍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无孔不入。受利益驱使的人,永远不懂得知足,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不惜违背个人良心、社会公德,这与“善负”的蝜蝂小虫何其相似,“遇物辄取”,殊不知,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反观日本灾民领取救济物品,他们则显得更加淡然。生活,在他们眼中很单纯,他们不必为了追逐一些蝇头小利而苦心孤诣。因为他们懂得满足,懂得常怀一颗知足之心,就常常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希望。
在中国,知足常乐之人也是不胜枚举。
孔子问弟子们有什么愿望,子路说希望自己有一辆马车,与朋友共同分享,就算破旧也没什么遗憾。而孔子却能安步当车,这又是何等豁达的胸襟!只有知足的人,才能达到“安步当车”的境界。陶渊明隐居南山之下,观夕阳,赏秋菊,不为五斗米折腰。被后人尊为“靖节先生”。苏东坡被贬黄州,初到时即被当地之美景吸引,遭贬的'失意大消。挥毫一书: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难道我们就缺这种精气神?我看不然,只是我们中很多人都只是被一时蒙蔽,才会选择用无限的索取来填自己物欲的无底洞,才会做出有愧于心,漠视天良之事。我们的知足心被掩盖了,但还闪着光呢!趁我们还良知未泯,学会唤起自己的知足之心,知足常乐吧!
知足未必常乐作文5
陶渊明作诗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他被贬之后隐居山林写的。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在那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中与山峰奏响轻盈的乐章,他沉醉于其中,知足于这山水之中。
但知足真的就会常乐吗?
倘若只安于现状,一个劲儿在安慰自己道“没事,今天先放松吧,明天再开始努力还来得及的。”明天也这么想,后天也那么想,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只知道知足于现状,不知积累至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在恶劣环境下,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民“钻燧取火化腥臊”,在石头的重压下,青苗不甘在土壤中腐烂,死亡,冲破其障碍,茁壮成长。
贝壳在大海的冲击下四处游走,只因它不知足于一处,想成为一个游走四方的.旅客;孩子不知足于课内知识,只因他想沉浸在渊博的书海,贪婪的吸吮着知识的香气;树木不甘于疏枝残叶,吸收着阳光的温暖与土壤的滋润,追求于枝繁叶茂的伟大理念。
只有不知足于现状,才会去发展与创造!
罗兰·布歇内尔,明明可以安于那新时期的社会,但他善于发现与思索,在观看电视时对其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它会产生什么反应?”通过实验,他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游戏机革命。
爱迪生也不曾局限于其中,他冲破科学的重重封印,玄奘西天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遇到那么多危险与阻碍,他没有退缩与放弃,不知足于取经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取得真经。
不知足于现状,努力拼搏奋斗,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若知足于那时,可能会收获满满的失望与愁苦。
要以不知足的态度去实践事情,去做事情收获到更多东西,而知足于现状,并非是件好事情,毕竟一味的安于现状,会使人的上进心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从而在不经意间,就会失去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