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句>语录>简短的佛语的语录76条
简短的佛语的语录76条
更新时间:2024-02-07 14:43:23
  • 相关推荐
2024年简短的佛语的语录锦集76条

  禅的方法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以下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佛语的语录76条,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有一种人,不管你对他多好,他都会随时对你反咬。你的善良,会被他当作懦弱。你的温和,会增加他变本加厉伤害你的勇气。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坏人是变不成好人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坏人把我们变成坏人,不让恶人教会我们作恶。

2、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如日月,超然物外,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自在与安详。

3、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4、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委屈自己的人能够和大家相处得很好,争强好胜的人一定会遇到对手。以谦逊态度待人接物的,一定有力量。以善良行为保卫自己的,一定品德出众。

5、拥有独立的思想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对道德的景仰、对天 地的敬畏、对众生的悲悯、是独立思想的源泉。

6、我们只会鹦鹉学舌,弥陀只要我们鹦鹉学舌。鹦鹉学舌,即得往生,这才是我们学得来的。

7、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罗网,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伤损?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一一

8、寸长尺短,术业专攻,时时怀卖油翁心态,处处想三人行必有我师。

9、付出无所求,是最大的成就。

10、人性的善恶,是没有定性的,只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人性的无常。

11、爱之难不在绚烂,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爱才能对抗岁月的波折,才能让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12、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万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受;不舍不受,则名离欲、寂灭、涅槃。《大宝积经》卷—。五,善住意天子会

13、在道德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是最不需要做坏事的人。他们对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计较,自然不会为吃好一点、穿漂亮一点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简单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他人的诟病。相反,贪图享受的人,为了满足享受的条件,很容易急功冒进,再放松一下自己,就很容易做出不恰当的事,甚至伤天害理、无所不为。而且,享乐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忌妒,成为"仇富"的对象。

14、芸芸众生都虔心站在佛座下,都是平等的,但是五个手指尚有短长,又怎能期待所有人都有同一张面孔,同样的心情?人与人外表上有高低胖瘦的不同,才有赏心悦目的人间风景;智力上有贤愚巧拙的区分,才有趣味横生的社会百态。

15、在你真正爱上你自己之前,不要说你爱任何人。那是假的,那只是你的需要,你需要人陪伴你,哄你,宠你,或者你依赖一种关系,但那都不是爱,因为,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你就无法给予对方爱,你无法分享你的生命。

16、发现生命的真相,你就是圆满所在。

17、或许有人会问:食品安全问题和文化危机扯得上关系吗?扯 不扯得上关系大家都不要匆忙下结论,结论就隐藏在现象之中,扯不 扯它就在那里。文化对人的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和 道德选择无不被文化左右,文化缺失往往让人无所适从,自觉和不自 觉地滑向贪婪和欲望的深渊,使人变得极度自私冷漠。

18、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禅,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

19、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

20、心量大小决定了人生苦乐。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为别人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细如微尘。

21、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22、学会了感恩,我们的一颗心将会永远被温暖笼罩,被甜美滋润,我们 的生活中不会再有冰雪、冲突、愤怒、战争、咒骂,远离了这些,那我们 就会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国度里。

23、相克,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能者多劳,没有能量根本就无从折腾,对手对你的打击大小取决于你的实力。

24、学佛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长养慈悲与了达智慧的真理。学佛不是注重表相的东西,更不是沉迷在修学佛法的表面形式上。作为一个佛弟子,做人的修养、品格要一天比一天提升,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要一天比一天减少,断除烦恼与增上功德,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25、智慧是春天溪水畔第一棵吐芽的嫩草,新鲜洁净,生机勃勃;智慧是夏日清晨第一颗凝聚在荷叶上的露珠,晶莹璀璨,熠熠生光;智慧是秋风里第一片摇曳起舞的落叶,化作春泥,只待来年满园芬芳;智慧是冬天第一朵飘落的雪花,纤尘不染,洁白无瑕。

26、花心的男人是因为没有碰到有魅力的女人。同样,太现实的女人也是缘于没有碰到有实力的男人。一个人大方还是小气,伟岸还是猥琐,忠贞还是虚伪,一方面取决于环境的熏习,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决于他或她的另一半,及所打交道的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27、谓持不夺生命戒,及不与取、虚妄语、欲邪行、邪见等,是名在家五戒句。

28、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牛头山法融神师》

29、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是那分无形、无染且无求的爱。

30、从来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从来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的人也是不多见 的。颜回这种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31、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就会给自己带来忧愁。

32、有一种人动不动就生气,习气很难改,你叫他不要 生气,他也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生气,可是偏偏他就是不能不生气。 遇到这种情形,需要下点工夫练习。我常教人家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 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能够呼吸实在是很幸运。这么做情绪就 会慢慢地稳定下来。我们生气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也 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时常处在这个状态,寿 命可能因此而减少,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

33、正如神秀大师说过,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保存心态的宽松,简化生活的负累,多少争执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34、生活总是起伏跌荡,不要抱怨什么,你就是再快乐,也会有烦忧;你就算再倒霉,亦会有幸运。我们以为人生是出悲剧或者喜剧,其实不然,你能走出悲剧,最终往往是喜剧;你若沉湎喜剧,结局又常常是悲剧。哭笑犬牙交错,悲喜时刻轮回,哭的时候学会遗忘,笑的时候与人分享,没人愿意哭,没人拒绝笑。

35、云过天更蓝,船行水更幽。在艰难中行走的人,只有专注地前行,在生活中不会失去美好心情,所有的经历在心中留下记忆和一种认知,令人坚强而安谧。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幻风云里的一段插曲一种领悟,命运里波涛和风景,都是美丽的馈赠,拥有淡然是一种沉淀,活得平和认真,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

36、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37、人间故事总平凡,岁岁平安百姓家,不管岁月怎么转换,要保留下自己的朴素。命运给了我们悲哀,也给了永远的答案。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走在岁月里,不是单纯的活着,创造的所有欢乐,都收获一种实实在在的意义。#杨枝一日禅#

38、生活里如何消弭和协调烦恼,俗语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有时候已经习惯了和烦恼纠缠,甚至是达到了心不痛不能正常活的矫情程度,记得一个简单的办法,烦恼如同往事,少回味才是啊。

39、别人刚强,要以柔软应之;别人狡猾,要以智慧对之;别人怀疑,要以自信处之;别人鲁莽,要以谨慎待之。别人好胜,要以谦卑感之;别人争利,要以无争化之;别人行善,要以欢喜随之;别人做恶,要以悲悯止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境现前,则无不利。

40、禅是禅非:简单,是人生的至境。小时候的欢乐,是单纯带来的。长大后的痛苦,是复杂给予的。越长大越孤单。小时候,在没人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很快乐,因为有花草虫鱼作伴。长大后,越在人群中,我们越感到孤单,因为人心叵测。简单,是人生的大彻大悟。无欲无求无失望,来去随缘少徒劳。简单,是最大的快乐。

41、人越长大,心越慈悲。曾经无法容忍的,也都渐渐包容。经历过遗憾的心,更加柔软。学着向生活臣服,接纳人生的不完美。倚一脉光阴绽放如花,捧一怀心语安放心灵,饮晨露,品暮风,淡做骨。一颗冰心,眷恋着寂静,牵念着简单。沉淀岁月的凝香,不惧风浪,不畏纷扰,淡淡微笑,淡淡感谢。

42、延参法师:谁都是岁月长河中的过客,那些来自内心的谦卑和平和,才是观察生活和为人处世的关键所在,人生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己的固执和妥协,所以常听人说,人生如戏,能把人生活成一片田园,何苦活成一场追逐,让那些匆匆流年,有些故事还没有展开,就已然成为陌路。尊重生活,从善待生活开始。

43、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44、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如水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禅坐的心就像一罐泥水,人们越不理会或搅乱它,杂质就愈会沉淀到罐底,水的自然明净本性也就会呈显出来。心的本性也如此。任其自然,不加改变,就可以找到喜悦和清明的真性。

45、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通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弃的,却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为宝贵的。

46、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精彩的;用淡然的方式去生活,生活就是美好的。让心中怀着爱与慈悲,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懂得付出,学会感恩;懂得关怀,学会谦让;懂得理解,学会体谅。时刻提醒自己,生命是不停向前飞奔的旅程,一切逝而不返,且行且珍惜。

47、看懂,看透,看破。世态人情,需看懂;名利浮沉,得看透;生老病死,要看破。世界不大不小,看遍了,也就看淡了。我们一生,都是租来的光阴,为生命打这一份工,认真、但不能太较真儿。很多事情简单不起来,只是因为太在乎。

48、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一些路,一些事,总得自己去面对。任何人,不论亲疏都无法代替,也不能代替,艰难,你自己去承受,欢欣,你自己去感受。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靠的主要是你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49、如果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只定格为追求功业的辉煌、事业的兴旺发达,为了光宗耀祖,结果却是容易背离生命的方向,忘记了人生的初衷,忘记了原有的热情,忘记了做人的那份干净,得到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敌对以及对生活的彷徨、失落。

50、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您快乐吉祥永远!

51、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52、任何事情都是因缘和合所成。幸福的人生,是好因善缘的结果,悲惨的遭遇,也是轮回中无法逃避的恶果。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由自己亲自参与并种下的。我们要懂得取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在于当下。

53、缺乏善与智慧的梦想只会产生痛苦,所以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大乘佛法。

54、有没有加持力,关键在于有没有信仰。信仰越深,加持力越大,一切加持力的根本就是信仰。具有毫不怀疑的信解之心、毫不怀疑的深刻的信仰之心,乃是得到一切成就的根本。请大家要生起极猛厉的欢喜心、极猛厉的恭敬心、极猛厉毫无疑问的信解心,这非常非常重要。如此修行非常稀有而难得。

55、阳光的一面给世界,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照亮。

56、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没有这样的人,没有这样的神,也没有这样的佛。

57、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8、好的爱情需要复习,坏的记忆需要扔掉。

59、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60、欲望有一项特性,就算我们觉得已经满足它了,它还是会一再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那些自甘堕落在欲望陷阱里的人,就有点像口渴的人喝海水:愈喝愈渴。

61、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62、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63、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世界是虚无的,我们活在彼此的心中。她住在我心里,可是我却没有容身之地!

64、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65、培养应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理解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66、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67、云何一法应多所作?谓:于诸善法中不放逸,此一法是应多所作。云何一法是应当修?谓:可意俱行之身念,此一法是应当修。——《阿含经》

68、智慧的修行者都知道过正确的生活方式:态度要诚恳,行为要端正。因此他生活于愉快之中,也在愉快中得到智慧的觉悟、消灭了所有的痛苦。

69、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70、摄护身忿怒,调伏于身行。舍离身恶行,以身修善行。摄护语忿怒,调伏于语行。舍离语恶行,以语修善行。

71、智者了解真理,因为他遵循真理所指的道迹而行,因此智者可以说是了解真理的两种用意,一是真理的含义,一是真理的实践之理。

72、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73、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74、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内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详之道。安详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内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75、信佛就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不该你得的东西肯定得不到,去执着、去追求也没用;该你面对和接受的一定要面对接受,去拒绝、不接受也沒有用。

76、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