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句>语录>禅意的语录
禅意的语录
更新时间:2024-01-21 14:17:36
  • 相关推荐
【必备】2024年禅意的语录汇编68句

  一个修行人,他应该是法喜充满的、一切都能够化解的,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禅意的语录68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生的追求,不外乎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有。其实,我们的一生,对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十分有限的,而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又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人世间的东西,一半是不值得争的,一半是不需要争的。我们真正所要追求的,并不在于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财富、或者比别人优秀,而在于不断超越从前的自我。

2、人生百相,世态万千,生活中,有一种无言的爱,叫自爱。它,是一条静静的溪流,不需要别人懂得,是独自的流淌;它,是一曲曼妙的音乐,不需要刻意雕饰,是独自的聆听;它,是一朵清丽的闲花,不需要所谓的追逐,所谓的奢望,是独自的微笑,独自的世界。

3、人生如月,月满则亏,凡事岂能尽人意,但求于心无愧。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心容易满足,你才会感觉幸福,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欢乐常伴。

4、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5、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和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才可长远。

6、理想必须坚持,道德勇气需以毅力向前行,不能停滞。

7、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净戒。《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8、依止内外处,而有心识生,是故识非有,如幻如焰空。(古印度)龙树《七十空性论》一

9、[天天禅语]当今时代的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识与理论,而真正缺乏的是对i宝的无伪信心与对因果的深信不疑。这才是我们无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10、未来众生,欲度生死,发心修习禅定智慧,多为宿世恶业所障。宜先修忏悔之法,以宿世恶心猛利,以至今生必多造不善,毁犯禁戒。若不忏悔清净,而修禅定智慧,必多障碍。若戒根清净,则诸障自消。

11、药到病除,病除之后若以此药甚好,继续不停地吃,此人是为愚痴者。 学佛亦是如此,执菩提反成毒药,然而这是对于证悟者,未悟之人还需 时时以菩提心涤荡自心之客尘烦恼。客尘拭净,菩提扫把也无用处,一 切荡然洒脱。不到此境界,而言佛药无用,此为狂禅者。

12、过年时,人们为了享用团圆餐而残杀各种生命,食用活海鲜,这真是令人悲痛。恳请大家,不要将过年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你所得到的只是一顿饭的温饱,可它们失去的是宝贵的生命啊!最起码不要点杀,更不要过于浪费肉食,没有必要伤害无辜的生命。请求大家,感谢你们,我真心为大家祝福!幸福快乐!

13、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人真如三昧。

14、一个人犯了错,如果能及时改正,也能修成正果。

15、空者,谓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大般涅槃经》卷五,如来性品

16、诸佛心法,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我是谁"

17、五十肩,胳膊僵硬,平时能弯曲到的角度就是弯曲不到,穿衣、洗澡、刷牙都困难,稍一用力,疼痛难忍.只好作罢。心地刚强,不柔软,不能怪它不听话,因为它虽想听话,无奈心太疼,出家人,出世俗家,人佛法家。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讲爱而血浓于水,讲理则恩断义绝。身要有家,心更要有家。有佛、有法才有家;无佛、无法没有家。三界火宅,六道逆旅,唯净土是心之家。安住于法,以法为家,生诸佛家。我家广大。只好作罢。

18、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炼,人间的是非要当做教育自我的师长。

19、禅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20、学佛人不要以消极的心态,为逃避责任与现实而选择修行,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愿意追求生命的觉醒之道而选择修行,毕竟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爱心与内心的觉悟是最大的收获。

21、执著是苦恼的根源,放下执著,才能获得自在。关于放下执著,有些错误的认识,将放弃误认为放下,结果是修行越久,越会脱离生活。表面上自以为是放下,实际上是执上加执,迷上加迷。放下并不等于不能有任何执著,而是因人而异。放下好比爬楼梯,后放前追一般。因为修行有次第,所以放下也须有次第。

22、宽心、包容,是快乐的泉源。

23、如今有些人从书本上、网络上积累了很多佛法知识,这个也学,那个也修,并且求了很多法,内心却并没有生起出离心和虔诚心,在觉悟上也尚未提升,反而更加迷惑,这种情况叫做"智慧错乱"。智慧错乱的人是无药可救、无法可度的。仅仅积累很多知识却不实修,那又怎么能趋入解脱大道呢?

24、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而成大德。世间万物自有其价值所在,没有大小,轻重之分。

25、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26、人们往往无法逾越欲望这条鸿沟,甚至会因为过强的欲望而毁灭了自己。人心难满,欲无止境,人们就这样在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这也正是人性的最大缺憾。

27、安逸快乐,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是每个人必须节制的。快乐 不可以过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纵。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 告诫人民不要耽于安乐,尤其是过分的安乐,没有节制。

28、很多修行者都认为禅定是迅速成办解脱的捷径道。的确如此,但前提是要懂得何谓禅定。若将止息一切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安住,视为唯一禅定之见解,则为大谬。如是修持禅定者,永远不会有解脱的时机,因为这种无分别状态已经远离了菩提心、信心等一切出世间功德。

29、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30、自守戒行,不讥彼阙。

31、人们总爱假定幸福是有条件的,喜欢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各种标准。

32、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33、自力修行,欲断烦恼,如扬汤止沸,动静很大,沸泡也确一时消减,然釜底贪嗔之火不熄,全不济事。念佛法门,阿弥陀佛釜底抽薪,不知不觉,无声无息,自然锅冷水凉。

34、生死不可怕,怕的是对世事看不开,对己放不下。

35、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首饰不能戴在脚上,脚镯不能顶在头上。(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36、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从拔除痛苦开始。

37、学者虽然知识渊博,别人的微小长处也要汲取,能长期坚持这种精神,很快就会成为"一切智"。

38、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

39、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

40、恒庄法师:觉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能觉他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41、恒东法师: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冷落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真正乐趣。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42、任何人都可以盖木头或砖头房子,但佛陀说,那种家并非我们真正的家,它只是名义上归属我们。我们真正的家,是内在的平静。外在与物质的家可能很漂亮,但它并不平静,充满种种忧虑。它对我们而言迟早必须放弃它,不能永久居住的地方,因此它并非真正属于我们,它属于世间。

43、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44、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恋春天的是一种情怀;而我们相遇的,是一个故事。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静的时光里,渐行渐远;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会忘记。时光易老,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45、禅者的心态,是使人在精神和思想上摆脱世事的纷扰,淡泊名利,进入一种与世无争、洁身自好的宁静祥和的精神状态。时代的变迁,世事的纷扰,恩怨的情仇,不过是过眼云烟。人当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以洒脱、超然的态度去应付世俗的生活。人生的道路也会变得广阔,更能活得清闲、自在、潇洒和开心,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46、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外围有多少人在指责我们,确定了自己所做的菩提事业是正确的,就应当努力把自己做好。

47、人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手里所拥有的一半去获取命运所掌握的另一半。

48、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

49、心灵的慈悲如果没有虔诚的信仰,就会随时而变。生命的种子如果没有德水浇灌,就开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没有德水注入,就会干涸。

50、戒律,是保护居士非常好的道德标准,能守几条就受几条,暂时还做不到或是条件不允许的就不受。当然,如果能尽量约束自己全部做到,功德会非常大,因为只有投生到人道,才有受别解脱戒的机会。一个信徒能够对自己有所约束是最好的。

51、单单的看破还不算本事,只有看破了以后再拿起来履行责任,这才是本事。

52、北风和南风比武,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大衣吹掉。北风先展开攻势,猛厉地刮,那人觉得很冷,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那人浑身暖和,于是脱掉大衣。良言好比南风,粗语就像北风。

53、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

54、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没有这样的人,没有这样的神,也没有这样的佛。

55、人间的和谐,常是因为语言有了毛病,造成人我之间的矛盾。

56、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7、住在大城市的人会觉得孤单,意思不是他们没有人作伴,而是没有人关心。这样可能会让他们的心理变得很不健康。另外一方面,那些在一种温暖气氛下长大的人,身、心和行为都会有比较正面与和谐的发展。

58、世界在转动,而你只是一粒尘埃,就算你消失了,世界仍然在转动。

59、当有人迷途时,我们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送去鼓励的话。这种慈悲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慈悲,在践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是一样的。

60、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61、一小我假使不能从内心去原谅他人,对于语录。那他就永远不会问心无愧。

62、舍心的特质是促使自己对众生一视同仁,作用是能看见众生的平等素质,摒除厌恶与喜好感是它的成功,引发对无知的毫不在乎是它的失败。

63、如良马加鞭,当奋勉忏悔。以信戒精进,以及三摩地,善分别正法,以及明行足,汝当念勿忘,消灭无穷苦。

64、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65、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

66、还是那句话,没必要去在乎别人说的话,人都是这样,你越把别人回事,别人会越觉得你一文不值,其实善良真的抵不了几个钱,所以说放宽心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过好自己的生活,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或许在一年之后会觉得现在的这些都不是事,毕竟青春的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嘛,以后过的好才是王道。

67、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性格有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界的灾难祸害基本上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之人造成。――贤崇

68、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