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
更新时间:2022-07-28 17:09:08
  • 相关推荐
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1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台上青青麦,姑孰堂前馀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黄庭坚词作鉴赏

  崇宁元年六月作者赴太平州(治所今安徽当涂),初九到任,十七日即罢官,一共只做了九天官。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事件,使他感慨万千,一次宴会上写成了这首词。

  这首词旷达超然之中发泄了牢骚不平,最后仍归结为物我齐一,表现出作者力图老庄哲学中寻求解脱的思想倾向。一个暂字表现出作者不以进退出处萦怀的超脱。变化的万物本来只是道运行中表现出的一种暂时形式,故宜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入于心。但一夜突变,毕竟难堪,所以还是不免有牢骚,最后又用齐物论否定牢骚,达于解脱。全词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升华为谁分宾主的最高境界,表露了作品超脱放达的士人情怀。

兰花的诗词赏析2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作品赏析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词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来。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巨大的“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整首词的艺术风格,可谓“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张炎《词源》卷下)“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 、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 ,就更觉得难堪了。“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 。“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在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有致。

  过片“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在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 ,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这两句的佳处是无理之妙。

  结拍“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 ,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在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

  此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上下片结句,皆愁极伤极之语。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兰花的诗词赏析3

  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阅读答案:

  9.(10分)(1)(3分)①点明人物、季节;(2分)②奠定愁怨的情感基调。(1分)

  (2)(3分)主人公在暮春时节登上小楼,遥望边关远人,因问讯无人而回绣户,愁看落花,叹息垂泪。(1分)刻画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2分)

  (3)(4分)①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里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2分)②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2分)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之词、即所谓闺怨.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唐诗、宋词中是数不胜数的。但这首词在写法上自有它的新意。

  起句在词序上有点倒装,并不是独上小楼便觉春欲暮,而是正当春欲暮时我们的这位女主人公独上小楼。拿王昌龄那首有名的《闺怨》(闺中少妇)来参照.王昌龄首先提出闺中少妇,是客观的叙述。

  韦庄在这里却省去主语,是主观的抒情。王昌龄在那里先说这少妇不知愁,又逢美好的春日,于是便凝妆上翠楼,先一点也不写愁,为后面的悔教提供对比,反差愈大效果愈突出。这里却是一开始就强调独与暮,而且紧跟着愁望玉关芳草路,不仅提出愁,而且还指明玉关,反过来也把主人公的身份亮出来了。消息断,不逢人的人,是为玉关征人传消息的人。这个传递消息的人都等不到,无可奈何,当然只好却敛细眉归绣户了。敛眉即低眉、颦眉、蹙眉,含愁之态。连娟细扫眉(温飞卿语),细眉,正是晚唐风尚。

  上片是登楼远望,一无所见,消息全无,只好无可奈何地归房。写的是白天,在楼上。下片却写楼下院中,时间也到了黄昏。坐看落花的坐,用如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因看落花而自悲遭际,这方引起空叹息。落花在时序上照应上片的春欲暮,又是主人公的自我写照。罗袂湿斑红泪滴句子也有点倒装。正因为红泪滴,罗袂上才会出现湿斑。红泪暗用《拾遗记》所载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被选入宫,别父母,泪下沾衣,以玉唾壶承泪,壶中泪凝如血的故事,极言相思之苦。

  所以说下片写的是黄昏,是从结尾两句推测出来的。征人在玉关,当然要相隔千山万水。一个闺中少妇,何曾经历过干山万水的`远行呢。远望不见,愁闷无端,当然只好托诸魂梦,希望在梦中相见了。做梦本是虚无飘缈的事,用不着遵循道路的。这里却故作痴语,玉关道路未曾经行,梦中恐怕也无从寻觅。俞陛云《五代词选释》引沈休文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作比,认为皆情至之语,是很有道理的。主人公因见落花而滴泪叹息之余,进而想到梦中寻觅,时序应该已是黄昏。这首词实际上写出了终日的相思,与王昌龄《闺怨》中那忽然的懊悔也是对比鲜明,很不相同的。

  俞陛云又说:此词意欲归唐,与《菩萨蛮》第四首同。这是联系韦庄的身世来立论的。张惠言编《词选》,创常州词派,认为温飞卿的《菩萨蛮》(小山重叠)是感士不遇也,认为韦庄的《菩萨蛮》五首是留蜀后寄意之作,都是这种解释方法.温词比较隐晦.书目却比较明快,《菩萨蛮》寓有思唐之意,也不能说全是穿凿附会,不过,这首《木兰花》的归唐之意却不甚明显,似不必节外生枝地去搞有寄托入,无寄托出那套。

兰花的诗词赏析4

  晏殊的《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这阕词实质性的东西是不多的。通篇也就只“年少抛人容易去”而已。因此,这也就是他这篇词的主题思想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此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兰花的诗词赏析5

  chénɡshànɡfēnɡɡuānɡyīngyǔluàn,

  城上风光莺语乱,

  chénɡxiàyānbōchūnpāiàn。

  城下烟波春拍岸。

  lǜyánɡfānɡcǎojǐshíxiū?

  绿杨芳草几时休?

  lèiyǎnchóuchánɡxiānyǐduàn。

  泪眼愁肠先已断。

  qínɡhuáijiànjuéchénɡshuāiwǎn,

  情怀渐觉成衰晚,

  luánjìnɡzhūyánjīnɡànhuàn。

  鸾镜朱颜惊暗换。

  xīniánduōbìnɡyànfānɡzūn,

  昔年多病厌芳尊,

  jīnrìfānɡzūnwéikǒnɡqiǎn。

  今日芳尊惟恐浅。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的诗词赏析

  这首词是钱惟演的暮年遣怀之作,他一生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但最终因未能当上宰相而遗憾。他的阿谀奉上,效果适得其反。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宋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所以词人晚年心气很不顺畅,这首词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创作出来的,是他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

  词的笔触极其凄婉,抒发了作者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作品中的“泪眼”、“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上片描绘了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而这仿佛都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相形之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这也就增加了作者眼前的痛苦。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下片解释了词人愁苦的缘由。他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每次照镜,他都要为此惊叹。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尊”即“樽”),借酒消愁。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读者是可以推想而知的。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

  总结: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兰花的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古典诗词赏析12-21

李清照诗词赏析07-21

《相思》诗词赏析01-09

虞美人 诗词赏析07-28

《凉州词》诗词赏析02-13

古诗词赏析03-07

古典诗词赏析5篇12-21

满江红的诗词赏析11-08

《枫桥夜泊》诗词赏析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