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读书的古诗
读书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4-10-21 15:34:28
  • 相关推荐
【荐】读书的古诗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书的古诗1

  我第一次读到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深有感触。 每当读起 这首诗 ,我就会怀念起中国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

  他们为了人民、祖国而牺牲,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忘不掉、永远铭记在心的革命英雄,人民英雄的这种精神是的! 就像诗里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人中豪杰;死了,要做一个鬼中英雄。到现在,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宁可要对着乌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敌人,不肯回江东苟且偷生。诗中怀念、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诗中前两句为佳句,壮志豪情,感情强烈,千古传诵。 这首诗也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讽刺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卖国求荣行为,也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我们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诗人们学习。是他们让我们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是他们让我们不用生活在硝烟战火中;是他们让我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是他们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读书的古诗2

  历史的光影旋转散射,许多惊艳的光,转瞬即逝,不留痕迹。而唐诗宋词却是那温和不变的橘红色的灯光,我坐在灯下,与诗人们在心灵最深处相逢,而后开始学着诗意的生活。

  我跟随橘色的灯光,溯回到盛唐,那个诗情洋溢的时代,顿悟自己原来和盛唐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两样。小时候,我们也背着“床前明月光”,却不知何为思乡,稚嫩的声音起起落落,澄澈明朗,如撒了一地的月光。长大后,自己情窦初开,回想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那种隐秘的情愫,通过诗中的'意象,得以释放和寄托;参加工作后,会有更多忧愁与感伤,谁不会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吟着诗句,仿佛望见宽阔的江面,自己的愁绪也沿着滚滚江水,慢慢冲淡。当终将老去的时候,我们也会吟着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轻叹一声回眸一笑,想起自己一生的美好。品着人们的诗句,也才最终明白,诗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诗意,只是我们不懂如何诗意的生活。

  我想,这也是于丹最想告诉我们的吧,生活中不乏诗意,只是红尘喧嚣,人们总是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奔跑,渐渐忘了生活的初衷,遗失了灵魂,在国人幸福感越来越低是,诗意与恬然应该被拾起,做我们精神上的富翁。

  或许我们知道的诗句不多,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看见斜阳晚钟的时候,我们看见田园林泉的时候,我们看见千古明月和旭日长虹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所思考,有所感触。无论是大悲大喜,还是大起大落,都要去吟首诗,伴着平平仄仄的音调,伴着熟记于心的韵脚,也定会有一种况味。一首诗中所浓缩的恰是作者的感情,即诗能美好定人生也会美好,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不再是一种寄托,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每个国人身上都有诗意,伴着生命的成长,我们就越需要温暖和美好,来于外界的冷漠与残酷对抗,我们就越需要一种激情,唤醒自己疲惫的心灵,我么就越需要一种力量,引领我们挣脱世俗的牢笼,走向真正的成熟与强大。

  我们需要的这一切就是诗意。

  年化有限,诗意无穷,让我们享受着诗意,诗意的生活,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读书的古诗3

  坚守就是坚持守卫、不离不弃。

  坚守文化,坚守岗位。当我看到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起了老师在讲台上辛勤执教;我想起了清洁工在街道上默默的打扫;我想起了交警在十字路口挥舞着双手。

  坚守文化,坚守国家。当我看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想起了黄继光,他用他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为队友的冲锋提供了计划。当我看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想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在想到国家还没有平息战乱,心有不甘。

  当我看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仿佛看见一位边塞诗人正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注视着匈奴人。当我看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我似看到一位白发老翁在初秋时节,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与心头的煎熬,使他不能安睡;他更是因为想到那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却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但他们哪能想到,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的干干净净。

  当我看到“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我看到了一位正值壮年的爱国诗人渴望上阵杀敌,却被皇帝从前线调回。当我看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位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来是心中还在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沙场,就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披着战甲为国出征。

  坚守文化,坚守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刻地说明了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深厚。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大学五位同学,他们住一个宿舍。其中一位是从乡下来的,城里的四位就让乡下来的打水、拖地……乡下的也不多说,就这样四年。大学毕业之后,乡下来的出来开始创业,而城里的四位也都学有所成,很多大公司都向他们掏出了橄榄枝,他们都在犹豫不决。而此时,乡下的也邀请他们到他的公司工作,四位毫不犹豫的就来到了他的公司,他们的原因是:“不是你开的工资有多高,而是因为大学你为我们打了四年的水。”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古文化的精粹。坚守文化,坚守古诗词。

读书的古诗4

  这本书是高二时语文组推荐的,买回来以后老师也没做什么讲解和阅读要求,一直拖到现在才捡起来读完。当时尤其对本书第二部分的《诗言志辩》敬而远之,现在耐心之余,静待满篇文言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古诗九首”释得真好,让我想起高一时教我们班地理的老师田佩淮,一位年近六旬的特级教师执教理科班的地理,自然循循善诱、驾轻就熟,我们都钦佩地称他“田爷爷”。

  朱自清也是这样,像一个老先生教乳臭未干的孩子识字似的,旁征博引、剥丝抽茧,践行他“非得细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的考据立场。以前总听到人讲,诗是不能翻译的,一翻译就失去了诗的原味云云。但坦诚地讲,很多诗我真的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对其中字与词,我也只是以时下的意思附会穿凿,恐怕更少不了错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翻译”或可免,“分析”却不能省,否则“欣赏”就成了自欺欺人。应该说,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朱自清这样学养的积淀来读诗的,诗的欣赏大概只能“授人以鱼”而很难“授人以渔”。当诗的讨论缺乏分析与论辩时,我们所见到的“诗的`欣赏”就沦为“看成败人生豪迈”式的故作沧桑和“人生若只如初见”式的小清新沉湎,其实这二者都是附庸风雅、顾影自怜,倒也不失为一种畸形的“诗言志”。这样看来,“古诗十九首释”仅释到第九首就平添了更多遗憾,我希望更多的诗词可以这样被“释”。

  《诗言志辨》不太好读。想不到朱自清还有如此“学术”的一面,读完之后,我简直没法把“桨声灯影里的”朱自清和“诗言志辨”的朱自清重叠起来。这本书的腰封中赫然写着“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地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这后半部分正是在谈中国古代“综合欣赏”诗的道统。选文有“诗言志”、“诗教”、“正变”三节,梳理了一套纯熟的本土理论。第一节集中探讨“志”,给出“诗有什么用”这一问题的传统答案;“诗教”一节从六经的关系出发,兼论礼教、乐教,展现了一套立体的儒家经典;“变”的词源研究更让人印象深刻,申明了诗的发展规律和诗与时代关系的一般观点。时下,不少人对“西方话语”颇为忌惮,议论纷纷。在我看来,“诗言志辨”搭起的诗论框架,正是深植于传统的中国声音,这种声音难道令人生厌吗?恰恰相反,令人生厌的是那些打着传统旗号而另有他谋的申韩之辈。

  “古诗九首释”和“综合欣赏”辨既是“细密分析”和“综合欣赏”的样板,又是普及文学素养和深耕学术的典范,更是磊落的“中国之音”。

读书的古诗5

  《游子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

  全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写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情景。

  歌颂了母亲的慈爱像太阳的光晖,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想到妈妈妈养育我长大,为了健康成长,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地给我做饭,还为我检查作业,辅导我的功课。

  我还会想到姥爷,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姥爷就在医院陪着我。

  有一次,我在医院住了八天,姥爷就陪了我八天。

  我的病好了,我又活蹦乱跳了,姥爷头上却多了许多白发,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姥爷虽然不是妈妈,但却给了我比妈妈更多的爱。

  还有我的姥姥。

  舅舅在上海工作,每次舅舅回来,姥姥都要给他准备很多好吃的,每当舅舅回去时,姥姥又会在他的行李里装很多好吃的。

  我喜欢这首诗,这首诗也写出了我对亲人的爱。

读书的古诗6

  假如考试取消了诗词默写,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了?

  关于学习古诗词有什么用,网上流传着一个最为经典的回答:当我们看到夏日游玩,看到荷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不是只会说“哇,真美!”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外如是。

  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文艺了,不似古人的习以为常,在我们的日常里随口引用诗句有时也稍显“做作”,有那么些“不实用”,那么,是不是在全民反做作的今天,不学古诗词也无所谓呢?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古诗词在应试教育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分数虽然占比不高,却是一用心,就完全可以拿下的。那假如考试不再需要默写古诗词,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我也不这么认为,诗词之美,是纯正的文学趣味。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诗词自有其魅力呢?说来还是那个很现实的原因——考试。记得那时候还是小学,语文的阅读题总会有个开放的题目,具体的记不得了,当时有一道题大概是一篇讲黄昏或者落日的文章,最后的`开放大题是,描述看到落日时的景象心情等,由于考试时间紧急,我突然想起在课外看到了一句写夕阳的诗,于是一般需要写个一二三点分论式的答案,我只匆匆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便交卷了。

  那时候懂诗的意境吗?不懂,甚至没读过全诗,我只知道诗里有夕阳,有黄昏,那或许就扣题了,给个一分奖励分总该有吧,怎么也好过空白。没想到在老师看来,这就是眼前一亮,惊喜地给了满分,用他的话,一句课本上没学过的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值得满分。看,我就是这么现实,从此发现了诗词的作用,慢慢地就会留意更多的古诗词,从而发现了它们的美,寥寥几句,感受古人的情绪,这样的体验,比起题目满分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怀念起从前阅读古诗词的日子,翻开时更是惊喜。内页很是精美,古诗配上有意境的图画,氛围感很强,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往下看。作文书是为小朋友和学生准备的,贴心地标上了拼音,有了些童书的味道,对于毕业多年的我,也很友好,有那么这个生僻字,早已忘记,也不用再从新去查,蛮不错的。题外话,我一直以为“梵”的读音是二声,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无意间更正了知识库。

  作为亲子阅读书籍,是不错的选择,小朋友可以读诗词,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诗词后的解读部分对诗词简单理解,给孩子讲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并不是单独的解读,有时一些相关诗词,在这里也会提到,方便归纳理解,在诗词之间形成扩散思维,有助于知识框架的搭建。

  作为学生读物,也是必备,书里从秦汉到近代,列举了不同诗人的经典诗句,大部分也是课本里的知识,从小熟读,在上学过程中重新接触,便于理解,有句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末了,书的附录还做了简单的分类,可以查询相关内容,完成作业事半功倍。

  作为我一个文案的读物,翻开来的赏心悦目,读起来的朗朗上口,回忆那时年纪小,巩固下以前的知识,或许在某个时候,又可以用上,想来也挺好的。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其实是给所有人的大美古诗词,这些,都是古人的馈赠,好好珍惜,美丽自在其中。

读书的古诗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读书的古诗8

  我的良师益友——《中华经典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__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__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读书的古诗9

  今天,我读了孟郊写的《游子吟》。

  这首诗描写了母亲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衣服,表达了孩子要对父母有孝心。

  在学校,老师就好像我们的妈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深夜,我仿佛看见,老师还在灯下为我们批改作业,我们已经睡了,她还要为明天的.上课内容而准备。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来报答老师的“三春晖”。

读书的古诗10

  《四时读书乐春》

  (元代)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四时读书乐春》释义:

  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外出归来的人们在回家的路上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朋友;漂在水上落花,可以启发我的思绪灵感,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有趣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鸟语花香伴着书香,真的是读书让人沉醉。

读书的古诗11

  1、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5、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绝句【宋】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7、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8、寒夜读书 【宋】陆游

  老去无他嗜,书中有独欣。月窗鸡喔喔,霜野犬狺狺。虽叹吾何适,犹尊昔所闻。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

  9、灯下读书戏作【宋】陆游

  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燿。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

  10、和刘七读书【唐】钱起

  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11、寒夜读书【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12、答问读书居【唐】莫宣卿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13、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读书的古诗12

  初见王立群先生,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又见王立群先生,是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时;再识王立群先生,是认认真真研读他的《王立群妙品古诗词》。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一书是王立群先生以数十年学术造诣,将教学中教授古诗词的独特感悟著作成的书。全书对诗歌的解读,从个人的感悟出发,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抽丝剥茧,金句频出,幽默风趣,让读者阅读快感爆棚。见解独特,前后勾连,左右照应,发前人所未发,道今人所未言,成功的让传诵一千多年的经典古诗词活在了当下。书里的内容可以说百度上查不到!鉴赏辞典里看不到!作家选本中找不到!课堂上也听不到!

  其实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生活。诗词中是个人的经历,百姓的往事,家国的历史。在王立群先生的书中,《诗经》里有“白富美”,《离骚》里有疯狂化妆的屈原;《归园田居》里有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感遇》里有个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张九龄;《次北固山下》里有个从“学霸”成为“网红明星”的王湾;被冠以“诗佛”的王维,也曾年轻过,也曾豪迈过,也曾追求过;傲岸不羁的李白也有孤独和温度;一生悲愁的杜甫也会追星;气势恢宏的边塞诗人岑参也有想家时;新乐府运动的领导人白居易也会玩儿自作聪明的小把戏;“悯农诗人”李绅晚年也会黑化;一直默默无闻的徐凝却成了扬州城的代言人;素有“温八叉”之称的温庭筠也得“借他人之酒,浇心中块垒”;著名宰相冯延巳面对爱情也会真情告白;南唐李后主是历史的笑话又是历史的神话;堂堂宰相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却是北宋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千古第一才女、敢爱敢恨的李清照还是一位虔诚的“护花使者”“鲜花达人”;拥有壮志雄心,一生金戈铁马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却也有着自己的一片生态农业。

  100首经典诗词经王王立群先生创意的解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诗词来源于生活,还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首首诗词。人生百态、自然四季、爱恨情愁……所有的场景,所有的遭际,深入人心,悸动心灵,只有诗词能展示其中的情义,歌咏其中的情怀。由此看来,诗词这种凝练、短小的文学体裁,其实容纳了人类全部的生活,浸润了所有的情感。诗词中不仅藏有故事、生活、文化、情感、哲理,还有古人的责任与担当、豪情与抱负、创造与深思……文化名人能把人间烟火写成各种各样的诗词,又能用人间烟火的方式解读诗词的内涵。可见用心之良苦。其实无论读诗还是生活,只要你用心,就能用油盐酱醋调出春天的气息;只要你用心,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土豆、萝卜、白菜,也会变得绵柔醇厚;只要你用心,那些酸甜苦辣咸的日子,就会像花儿一样绽开怀;只要你用心,快乐的滋味就能溢出来。可见无论是文化名人还是凡人俗子,都离不开人间烟火,更离不开诗词。

  想要拥有两者,也特别的简单,那就是用心。汪曾祺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烟火气,不仅是楼下店铺的豆浆油条,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红泥火炉的把酒言欢,街巷市井的嘈杂喧闹……还是白纸黑字的人生诗词。读完此书,我不仅深深地感慨,王立群先生真正做到了左手人间烟火,右手诗词人生!

读书的古诗13

  1、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3、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4、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7、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8、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9、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10、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11、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12、读书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

  1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4、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

  1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16、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从来如此,便对吗。

  22、克己复礼,为仁。

  2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25、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2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7、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30、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3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3、刚、毅、木、讷近仁。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35、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36、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7、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40、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41、这世上有些事就像一场不知名的花开,粗心的人只嗅到香,有人却会停下来问一问,记住它的样子。

  4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5、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6、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47、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9、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50、好读书,不求甚解。

  51、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5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3、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54、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

  55、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56、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57、看文字须大段出色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58、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59、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60、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6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62、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63、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64、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6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66、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6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68、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6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71、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7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7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4、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75、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7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7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78、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7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80、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81、柔而不屈强而不刚。

  82、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83、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5、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8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7、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88、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8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90、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91、不动笔墨不读书。

  92、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9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9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9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9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9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9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读书的古诗14

  《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长歌行》

  汉代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读书的古诗15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

  7、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12、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6、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8、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1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2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2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3、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2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2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27、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2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3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31、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3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1、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4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4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4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4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8、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4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5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5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57、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5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5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1、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书的古诗】相关文章:

读书的古诗09-10

有关读书的古诗04-24

读书诗句古诗03-04

关于读书的古诗12-06

描写读书的古诗12-04

有关读书的古诗09-11

关于读书的古诗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02-04

关于读书的古诗句09-15

关于读书的古诗分享06-01

读书考取功名的古诗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