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石灰吟诗词赏析1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诗词赏析2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提起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谦,人们总不禁想到他这首著名的《石灰吟》。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历任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在各地方官任上,他积极有为,兴利除弊,因此享有极高威望。当时,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屡次威胁边关及首都地区。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侵扰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一时京师震动,朝野不安。面对当时放弃北京南迁的主张,于谦坚决反对,果断地拥立英宗弟为景帝,同时主持军务,调集重兵,亲自督战,击退也先军,使局势转危为安。不幸的是八年后英宗复辟,于兼竟以“谋逆罪”被诬杀,直到万历年间始昭雪,追谥“忠肃”。
《石灰吟》是于谦青年时代的诗作,是一首咏物诗,历来诗人多借此形式托物咏志。令人感佩的是,青年时代的于谦,就怀有崇尚信念,并为之不惜牺牲的抱负,他后来的生活道路,恰恰实践了青年时代所立的.立向。“言为心声”,正是由于正气凛然,忠义之情,发自肺腑,《石灰吟》虽短短四句,却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久为传诵。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击”字一作“凿”、都是敲击、掘的意思。用作烧炼的石灰石,采自深山,必须由采石工人用锤子、凿子经过千百次的敲击,方能挖掘到,挖掘到的石灰石,又要花费千辛万苦,历尽艰难,才能从深山中运出来,以便进一步炼制。若,如。等闲,平常。石头经开采运出来,还要堆放到石灰窑里,经受烈火高温的烧炼,才能化为雪白的石灰,为人所用。诗人赋予在烈火中被焚烧的石灰以人格:为了最后造就自己,达到为人所用的价值,所以面对烈焰的燎烧,也觉得心甘情愿,视同平常。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全不惜”,又作“浑不怕”。诗人承上两句,对石灰的品格作进一步的揭示:烈火焚烧的结果使自己粉身碎骨,失却原来的面貌,化为粉末,但是杂质尽去,雪白无瑕,用于人间,正可使自己清白的本色长留世上。石灰开采炼制的过程,在诗人的心目中,具有严肃的象征意义。诗人赞美石灰的品格,旨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要留清白在人间”既是石灰形象的写照,又是诗人立志为了理想的实现甘愿承受一切痛苦磨炼的誓言。
全诗一气呵成,直抒胸臆。作为一首咏物诗,诗人通篇不离对石灰吟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说的都是石灰炼制过程中的情形;而字里行间又无处不流露着青年于谦炽热的报国热忱,闪耀着忠贞不移的人格光辉。联系诗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不避艰险,力挽狂澜的作为,以及终不见容于残暴、多疑的封建君主和群小,以至最后被害的悲剧命运,吟哦“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铿锵诗句,但觉浩然正气荡气回肠,英灵不灭,永励后人。
石灰吟诗词赏析3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
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石灰吟诗词赏析01-20
石灰吟于谦07-29
《石灰吟》教学反思03-06
石灰吟教学反思04-07
石灰吟诗词06-04
古诗石灰吟评课稿05-09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03-07
《白头吟》诗词鉴赏11-04
《白头吟》古诗词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