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更新时间:2024-08-21 15:03:25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1

  雪 鲁迅 散文诗

  一、字音

  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zhī) 奁(I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liè)

  二、词义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三、课文解析

  江南的雪:一方面作者惋惜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另一方面暗示如江南的雪的美好事物经不起环境外了的打击,不能过于眷恋。

  北国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北国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向上:指人身上向上的精神

  但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摒弃柔弱的部分,剩下坚强的部分,凝成雨的内核。

  注解:1选自《野草》

  鲁迅诗:天地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2

  1. 《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何哉? , ;居 ,处 。......其必曰: , !”

  2. 《醉翁亭记》选自《 》,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善加之四时也。”。

  3. 《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4. 《采薇》中说:“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载渴载饥。”

  5. 《十五从军征》中说:“十五从军征, 。”

  6. 《诉衷情》选自《陆游集》,词作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词中说,“ , ,泪空流。此生谁料, , 。”

  7.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爱国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收复中原,同一国家的强烈愿望。词中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8. 《朝天子。咏喇叭》作者王磐,诗歌借物咏怀,揭露和讽刺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词中说:“喇叭,锁哪,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上了那家, !”

  9. 《归园田居》中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但使愿无违。”

  1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词中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11.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词中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

  12. 李清照,南宋婉约派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词作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向往幸福、光明、自由的理想。词中说,“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

  13. 《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孤寂伤感,无限思乡的情感。词中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二、古诗文理解迁移填空:

  14. 《归园田居》表现诗人劳动艰辛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该诗的主旨句是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作者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

  1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16. 《渔家傲》中流露词人对现实不满的诗句是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诗歌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一番才华,却始终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作者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

  17. 《终南别业》中最符合“诗中有画”的特点的诗句是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不强求,“随遇而安”,换一个角度便可能海阔天空。 作者王维是唐代山水诗人。

  18.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怀念故乡的诗句是聒碎乡心梦不成 , 故园无此声 。 诗歌运用白描手法,表露了作者孤独、寂寞、悲伤的心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3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珮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4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资料】一、词语: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 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隶而从者 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 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18.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2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25.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6.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27.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28.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29.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5

  一、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三、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wù mèi)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四、蒹葭(jiān jiā)《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五、北冥有鱼《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六、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七、虽有嘉肴《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八、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卖炭翁(宋)欧阳修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6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一、字音

  胡髭(zī) 长髯(rán) 鬈(quán)发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禁锢(gù) 轩(xuān)昂 犀(xī)利

  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gāngà)

  锃(zèng)亮 甲胄(zhòu) 粲(càn)然

  盎(àng)然

  二、词义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三、课文解析

  本文结构:

  一(1-5)托翁的外貌特征(比喻和夸张联用,使得画面气韵生动,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多用抑笔)

  二(6-9)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高度赞美)

  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段落大意:

  1须发特征 2脸部轮廓结构 3面容表情 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拜访者对他的外貌表示失望 6犀利的目光 7富有感情 8眼睛的威力 9缺少幸福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深刻,有深刻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

  眼皮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的追寻其猎物来:表现托尔斯泰用眼睛观察社会、人生、时代,并揭示其本质。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事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指戳要害,真好刺中了他的心窝: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勇于自我解剖,自我批判。

  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因为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黑暗、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尽自己的毕生努力去改变,但事与愿违,医生处于痛苦之中。

  介绍眼睛: 精细深刻 进步思想

  广阔高远 腐朽思想

  比喻:眼睛(本体) 喻体:珠宝、探照灯、猎鹰、晶体、匕首、猎人

  目光(本体) 喻体:刚刀、手术刀、X射线、枪弹、金刚刀、黑豹、磁铁

  注解:

  1节选自《三作家》 2髭(zī)

  3髯(rǎn) 4鬈(quán)

  5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6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7器宇:气概,风度

  8禁锢(gù):束缚,限制

  9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10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11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12颔(hàn)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13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14锃(zèng)

  15广袤(mào)无垠:广阔无边。 绺(liǔ)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7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p>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3、《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8

  白杨礼赞

  一、重点字词 。

  蜿蜒(wān yán) 黄绿错综(zōng) 毡子(zhān) 锤炼(chuí) 主宰(zǎi)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倦怠(dài) 倔强(ju jiàng) 婆娑(p suō)潜滋暗长(qián) 恹恹欲睡(yān)

  旁逸斜出(yì) 不折不挠(náo) 虬枝(qiú) 晕圈(yùn) 挺拔(bá) 秀颀(qí) 鄙视(bǐ)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三、课文内容

  1. 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2.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 “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4. 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斗争精神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5.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古诗文04-15

高一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08-03

初中语文古诗文07-26

中高考语文古诗文05-26

中高考语文古诗文[通用]05-26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03-31

初中语文古诗文[热]07-26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总结03-11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必背篇目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