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诗词
更新时间:2024-08-02 14:33:08
  •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诗词1

  灯谜诗(第五十回)

  【说明】

  暖香坞中所制的灯谜,包括薛宝琴的《怀古绝句十首》在内,小说中都没有交代谜底。看来,作者有所寄托,也只在诗句本身。

  其一(薛宝钗)

  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注释】

  1.“镂檀”二句——这是说谜底之物像一座玲珑的宝塔,层层叠叠,但它并不是工匠用砖石垒砌起来的,而是天然生长的,看上去彷佛是檀、梓一类木雕。镌,凿,刻。

  2.“虽是”二句——佛寺或宝塔檐角上悬有铜铃,被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现在说风雨过时它是不会响的。凡有关佛教的事物多称“梵”。

  其二(贾宝玉)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注释】

  1.“天上”句——说天上地下,相距遥远。

  2.琅玕——竹的代称。琅玕,本是青色的玉石,借以喻竹。

  3.“鸾音”句——当仙界传来音讯时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指人的死去,亦即所谓仙逝。鸾、鹤,古代传说为仙禽,乘鸾鹤表示登仙。凝睇,凝目注视。

  4.唏嘘——叹息的声音。上苍——青天。

  其三(林黛玉)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云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注释】

  1.騄駬——亦作“騄耳”、“绿耳”,千里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紫绳,指缰绳。

  2.驰城逐堑——奔驰过城池,跨越过沟渠。狰狞,凶猛,骠勇。

  3.“鳌背”句——俗称状元或第一名为“独占鳌头”。鳌背三山,古代传说,见于《列子》:渤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本随波往来,天帝恐怕他们漂浮到西极去,就叫十五只巨鳌(大海龟)来背着他们。又古时正月十五夜观灯,京都中所搭起的灯山做鳌背神山形,上列千百种彩灯,亦称鳌山。

  【鉴赏】

  宝钗的谜,前两句的寓意也许是说她为人处处精细,层层设谋,但能八面玲珑,不留痕迹;后两句当是借用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别后,于风雨之中闻铃悲感事,来说她与宝玉生离的。但小说中宝玉是主动弃宝钗出家,并无留恋之意,故反原意而用。又前宝钗“更香谜”(程高本之黛玉谜)中以“ 风雨”象征人事变迁,则贾府经变故后,宝钗仍未闻“梵铃声”,或兼讽其终未醒悟“名利犹虚”(梵语所谓“色即是空”)的道理。这与后半部佚稿中“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而宝玉“已不可箴”的情节也是符合的。

  宝玉的谜寓痛悼黛玉夭亡之意比较明显。首句就用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词“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中的词语和意思,都是说男女的死别。黛玉号“潇湘妃子”,所以借“琅玕节”来点她。二十六回写潇湘馆“凤尾(竹叶)森森,龙吟(风吹竹声)细细”,但到后半部却景物全非,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脂评引佚稿中文字),一片荒凉,这也许就是“琅玕节过”的.含义,所以后来宝玉要“对境悼颦儿”(七十九回脂评提到的佚稿中情节)。黛玉之死,佚稿中回目叫“证前缘”,所以借鸾鹊迎归仙境为说。宝玉痛悼黛玉,据脂评说佚稿中亦有如《芙蓉女儿诔》那样大段文字,我们深以不能读到他“唏嘘答上苍”之词为憾。

  黛玉的谜中说千里马奔腾驰突,有不可羁勒之势,又忠于其主,啸风踏云悉听指挥,当喻黛玉才情横溢,口角锋芒锐利无比,思想不受儒家礼教束缚,但对宝玉一往情深、生死相托。声名独占鳌头,是对她的赞语也是谶语,因为海上“鳌背三山”终究是无法寻求的,即《长恨歌》中所谓“山在虚无缥渺间”是也。既然她是名列蓬莱的“世外仙姝”,在人间也就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灯谜的寓意未必尽如我们上面所说的,但它有寓意这一点是可以肯定无疑的。(灯谜的谜底有人猜过,参见《怀古绝句十首》后所附资料。)

红楼梦诗词2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具有修辞学研究价值的古典文本。主人公林黛玉作为诗社的佼佼者,其诗词堪称绝妙。论文以林黛玉笔下的诗词为着眼点,重点分析其诗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深入地体会语言的丰富性和唯美性。

  关键词:林黛玉 诗词 修辞

  《红楼梦》作为世界文学殿堂的瑰宝,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有二百多首,其中林黛玉笔下的诗词共22首(以前八十回为准),其艺术价值很高,好似花的精魂,更似诗的化身。林黛玉的诗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体现了修辞艺术的丰富性。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本文拟从语音、词汇、修辞格三个角度,对诗词所运用的修辞及其所表达的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诗词的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丰富了修辞研究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常见语音修辞有押韵、叠音、叠韵、平仄等。黛玉的诗词中运用叠音和叠韵,使诗词具有韵律美。

  (一)叠音

  叠音作为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是重叠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韵律美和画面的形象性,还可增加感情色彩。如:“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题帕三绝》)中“点点”与“斑斑”是对黛玉哭泣时流下伤心眼泪的生动描绘;“泪烛摇摇短檠”(《秋窗风雨夕》)中“摇摇”形象地描绘出了烛火的跳动;“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中的“默默”;“喃喃负手叩东篱”(《问菊》)中的“喃喃”;“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菊梦》)中的“依依”与“故故”;“连宵脉脉复飕飕”(《秋窗风雨夕》)中的“脉脉”和“飕飕”等,使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传递给我们一种悲伤之情及对现实的无奈。

  (二)叠韵

  叠韵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叠韵是将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叠韵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尺幅鲛绡劳解赠”(《题帕三绝》)中的“鲛绡”用了叠韵,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秋窗风雨夕》)中的“萧条”和“滴沥”都用了叠韵,在句中对仗工整,增加了凄美的神韵。《葬花吟》中“不管桃飘与李飞”中的“桃飘”“明媚鲜妍能几时”中的“鲜妍”等都运用了叠韵,在无形中增加神韵。

  二、诗词的词语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用最恰当的词语,使表达更加准确完美。词语锤炼注重意义和声音的锤炼。意义锤炼就是要达到用极少的字传达出美的意境。修辞艺术是博大精深的,要展现修辞的魅力,“炼字”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如:“尺幅鲛绡劳解赠”(《题帕三绝》)中“鲛绡”用词甚佳,韵律统一,若此处换成它的同义词“手帕”虽通俗易懂,但不如用“鲛绡”更有诗意。“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中的“娇羞”表现了白海棠羞涩动人的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中“风刀霜剑”说寒风像刀,严霜像剑,实指黛玉在贾府生存环境的恶劣。词语的精选不仅从词的内容方面考虑,还应在声音上进行编排,要注意音节整齐、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等。如:

  (1)《菊梦》

  睡去依依随雁断, ― ― ―

  惊回故故恼蛩鸣 。― ― ― ―

  诗中平仄相间,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有一种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2)《螃蟹咏》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无尝。

  螯封嫩足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花霜。

  诗中“忘”“尝”“香”“觞”“霜”押的是“ang”韵,韵脚和谐自然,音节匀称,整齐而有节奏感。

  三、诗词的修辞格式

  (一)比拟

  林黛玉诗词中的比拟十分精彩,黛玉一生所作的诗都离不开花。《中秋即景联句》中的“冷月葬花魂”,诗中“花魂”词用了拟物的手法,实指黛玉自己的灵魂十分凄美,这是黛玉呕心沥血用生命谱出“灵魂”绝唱。这些诗都让我们看到了黛玉艺术形象的与众不同,她是花的化身,也就是修辞学上说的比拟,以花拟人的手法。如:《咏白海棠》中,用“白海棠”来比拟林黛玉自己,用梨花的白净和梅花的风韵衬托白海棠的纯洁,表现出黛玉像白海棠一样的高洁。在《葬花吟》中比拟手法的运用更为精妙,如:“鸟自无言花自羞”这里把“鸟”和“花”比作人,让花有了人的娇羞之态,这里黛玉把自己的忧伤感情都倾注在花的身上,使花处处充满人的感情。“花魂鸟魂总难留”中“花魂”和“鸟魂”是自己的灵魂,这里是拟物。比拟手法在黛玉的众多诗篇中的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比喻

  林黛玉的诗词,常常借助比喻来表达情感,既含蓄,又生动形象。如:《唐多令》中“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写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和居住燕子楼的'关吟吟,都是红颜薄命。黛玉在这里意在自喻,暗示了自己的命运。“一团团,逐对成毯”用柳絮的漂浮不定来比喻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葬花吟》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比喻,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中“风刀霜剑”比喻贾府及其整个封建礼教对黛玉的摧残和压迫。整句话暗指黛玉在贾府的生存环境恶劣,无依无靠,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

  (三)借代

  林黛玉的诗词也用借代的手法进行艺术换名,使诗词用字更加精湛,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世外仙源》中,“花媚玉堂人”一句用“玉堂人”来指代元春,诗意倍增。在《题帕三绝》一诗中,“抛珠滚玉只偷潸”一句用“抛珠滚玉”来指眼泪。《葬花吟》中有一句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诗句中用“香丘”指代花的坟墓,表现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归宿,暗指黛玉的坟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诗句中用“红颜”代指美丽的女子,在小说中实指黛玉自己,写出了黛玉对自己悲惨处境的沉痛预言。 (四)顶真

  林黛玉的诗词运用顶真,句句顶接,顺势而下,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例如:“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和“独依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葬花吟》)“天尽头”和“洒”上递下接,首尾蝉联,突出了事物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尽黄昏”这四处都是《桃花行》中的诗句,运用了顶真,使诗更有韵味,在诗中也起到了强调、过渡的作用,形式上给人别致的感觉。

  (五)对偶

  林黛玉的诗词广泛运用对偶,令诗词对仗工整。如:“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杏帘在望》)中“一畦”对“十里”和“春韭绿”对“稻花香”两句一气呵成,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别样的景致,写春韭的“绿”和稻花的“香”意境呼应,句式对仗工整。“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中秋即景联句》)中“鹤”对“花”正是动物对植物;“鹤影”对“花魂”一个是具体意象,一个是抽象事物,“寒塘”对“冷月”给了我们一个绝艳凄惨的大背景,充斥着一股哀愁,对林黛玉的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偶诗句还有很多,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等。

  四、诗词的修辞效果

  (一)构筑醇美的诗歌意境

  诗歌修辞艺术中,每一种辞格都呈现出一种语境,这就是说,在每一种意境中都有一群意象在流动。这一群群诗歌意象便构筑了醇美的诗歌意境,或深邃,或优美,或高雅。

  黛玉的《杏帘在望》,单从题目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诗中虽看似外景描写,句句对偶,平仄相间,但句中每个精选的词都有色彩画面感,能让人透视到农家的生活:“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两句意义指向十分深厚,这长着菱角和紫红水草的浮着鹅儿的池水一定距离那家农舍之门不太远;那能让燕子筑巢的梁下,一定是一座有堂屋的大宅子。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又是说这里又有“菜”又有“粮”的。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人们生活惬意、安居乐业的画面。在《题帕三绝》中有好多的意象,如“泪”“鲛绡”“香痕”等,这些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再如《秋窗风雨夕》中“风雨”“秋情”“泪珠”“寒烟”“秋雨”等也写出了一种悲凉的意境。这都是选词精炼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每一首诗不管是喜调是悲调,都会呈现出一种完美的艺术意境。

  (二)探求丰富的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在诗词中需要很多的审美对象,才能展现出唯美的意境,才能让读者从意象中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思或所颂扬的品格。

  黛玉运用修辞手段,创造了令人赞赏的审美客体。比如在《咏白海棠》中黛玉用“白海棠”自拟,用梨花的白净和梅花的神韵衬托白海棠的纯洁,实则写黛玉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比拟辞格的运用,为诗增添了不朽的艺术光彩,为写黛玉的纯洁品格提供了有力的艺术手段,从而为我们创造了“白海棠”这一永恒的审美客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中“风刀霜剑”作比喻给人一种环境恶劣的感觉,这也是审美对象所起的效果。“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葬花吟》)中“香丘”指花的坟墓,花是美好的事物,葬花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被侮辱的纯净的地方。“香丘”借代指黛玉的坟墓,也指出了黛玉不愿受辱,不甘低头的性格。这才是“香丘”所要表达的思想价值所在。总之,修辞格的运用,为我们留下了寓意深刻的审美客体。

  参考文献: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xx.

  [3]林兴仁.《红楼梦》的修辞艺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

  [4]李庆荣.现代汉语实用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

  [5]王希杰.汉语修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xx.

  (成丽娇 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33)

红楼梦诗词3

  李纨词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李统,连带也说了贾兰。

  判词前“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茂兰,指贾兰,说他要有出息,当大官。守着他的`美人当然是其母亲。

  李纨是宝玉的亲嫂子。她与其夫贾珠婚后生了贾兰,不久丈夫就死了。李纨同其姻娌王熙凤为人恰恰相反。王熙风像一团烈火,她像一堆死灰;王熙凤像一把利刃,她像一块面团;王熙凤贪求无居,她与世无争。在大观园诸女性中,她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她不注意别人,别人也不注意她。贾家没落后,贾兰要靠读书求取功名,“头戴簪缨”,“胸悬金印”,当一个大大的官;李纨要因此受诰封,“戴珠冠,披风袄”,荣耀一番。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是没有意义的,接着就是死亡,还是虚幻。年轻守寡,晚年母以子贵,也不过供世人作谈笑资料罢了。

红楼梦诗词4

  访妙玉乞红梅(第五十回)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再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注释】

  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

  2.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腊”点梅。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

  3.大士——指观世音菩萨。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

  4.嫦娥——比妙玉。程高本作“孀娥”,只是寡妇的意思。从脂本。槛外,栏杆之外。又与妙玉自称“槛外人”巧合,所以黛玉说:“凑巧而已。”(据庚辰本)程高本改为“小巧而已。”也是不细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这两句是诗歌的特殊修辞句法,将栊翠庵比为仙境,折了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梅称“冷香”,所以分“冷”、“香”于两句中。“挑红雪”、“割紫云”都喻折红梅。宋代毛滂《红梅》诗:“深将绛雪点寒枝。”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紫云,李诗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 谁惜诗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这里说因冷耸肩,写自己踏雪冒寒往来。苏轼《是日宿水陆寺》诗:“遥想后身穿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7.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这句是以诗的语言说自己归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诗文中多以“苔”写幽静。

  【鉴赏】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竟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照理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广联句除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当然,这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凤姐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似乎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薛宝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闺秀,豪门千金的`“奢华”气息比其他人都要浓些。小说中专为她的“绝色”有过一段抱红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诗彷佛也在作自画像。

  宝玉自称“不会联句”,又怕“韵险”,作限题、限韵诗每每“落第”。他恳求大家说:“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这并非由于他才疏思钝,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欢那些形式上人为的羁缚。为了证明这一点,就让他被“罚”再写二首不限韵的诗来咏自己的实事。所以,这一次湘云“鼓”未绝,而宝玉诗已成。随心而作的诗就有创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贺的词而不师其意,“沾佛院苔”的话也未见之于前人之作。诗歌处处流露其性情。“入世”、“离尘”,令人联想到宝玉的“来历”与归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槛外梅”,宝玉后来的出家并非为了修炼成佛,而是想逃避现实,“蹈于铁槛之外”。这些,至少在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全书情节结构精细严密的感觉。

红楼梦诗词5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诗词鉴赏】

  这几句俗谚口碑出此刻第四回中。贾雨村靠贾家的关系,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为争买英莲(香菱)而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的案件。雨村不知底细,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门子葫芦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这份护官符,提醒他:金陵城这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谚口碑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称之为护官符,是说巴结这四家官僚贵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们不仅仅要丢官,连脑袋也保不住。

  《红楼梦》在展开描述以贾家为中心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前,先拿出一张护官符给读者看,让人们对他们的权势和富贵先有个笼统的认识。因为是老百姓的口头创作,当然要极度夸张。它流露出的情绪,不是对他们的富贵和权势的艳羡,而是对他们官官相护、横行不法的咒骂。第一回书里,作者声明此书毫不干涉时事,亦非伤时骂世,并不是真话。你看围绕着护官符的前后情节,把当时官僚政治的腐败黑暗整个托了出来,恰是要干涉时事、伤时骂世!冯渊是个小乡宦的儿子,薛蟠为了争买一个丫头,将其活活打死,竟然没事人一般进京走了。把人命官司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果然,冯家的仆人告了一年状,竞没有一个为官的为其做主。老谋深算的`贾雨村当然也明白个中利害,连欺带压,胡乱判决了此案,保全了薛蟠,向贾家送了个整人情,写了封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虑的信,就算完事。

  《红楼梦》是写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家)兴衰、荣枯的过程。而他们的衰败,首先是从子孙不肖、腐败堕落开始的。在那里,首先拉出薛蟠示众。他生在书香继世之家,是个孤种,由于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会酒观花,聚赌嫖娟,什么缺德的事他全干得出来。等作者的笔触转到荣宁二府时,什么贾赦、贾珍、贾琏、贾瑞、贾蔷、贾蓉、贾芹等等,全都出来了。他们像一群贪婪的蛀虫,拼命啃噬祖宗给他们留下的家业。在他们权势还盛时,谁也不能奈他们何;但是到了他们恶贯满盈时,窥伺着他们的报应就纷至沓来了。

红楼梦诗词6

  [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注释: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支曲子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它明确地抒发了对钗、黛的不同思想感情。贾宝玉和林黛玉虽不得结合为夫妻,却终生互相怀念,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反对封建礼教,鄙弃功名利禄;贾宝玉和薛宝钗同床异梦,冷漠无情,说明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志趣。贾宝玉敢于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安排的"金玉良缘",而永远忠于"木石前盟",说明他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民主自由思想。他不满意命运的摆布,尽管贾母给他安排了锦衣玉食,尽管薛宝钗对他"齐眉举案",百般顺从,但他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懑","到底意难平"!他认为,"金玉良缘",不仅是"美中不足",而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悲痛地感叹人生,控诉社会,恨不能把积郁在内心的深沉感情统统发泄出来!

红楼梦诗词7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开篇诗说得更直白,好像就是耳提面命,直对大众而言的,和文中的《好了歌》紧紧呼应。“浮生着甚苦奔忙”,人生悲喜如同幻渺,古往今来不过“一梦”,岂止是一梦,是极尽荒唐的梦。可惜,有人入梦太沉,死守着“盛席华宴”,不愿散场;有人大梦不醒,为名为利“苦奔忙”。

  《红楼梦》开篇词教人别入梦太深、太久。死守着“盛席华宴”的人,到梦醒之时,就该失落了。

  曹雪芹终其一生的凄凉落拓,感怆悲零,想必中国的读者早已不陌生了。翻开一部巨笔微雕、沧桑满怀的《红楼梦》,兴衰之速、境遇之奇、人情之薄、悔恨之深,岂止“小说家言”,而是曹雪芹一生心路风霜的大折射。

  恩宠备至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上是清代皇族包衣。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曹寅从小就是康熙的奶兄弟,两人“明里君臣,暗里兄弟”。康熙皇帝为了酬报孙夫人的养育之恩,特意派遣她丈夫曹玺到南京去做江南织造监督,曹家先后三代四人担任这一肥缺要职。康熙南巡有四次由曹寅接驾,场面之盛,荣宠之深,借《红楼梦》中赵嬷嬷之口说那真是“千载稀逢”。曹家备受皇恩,鸿运当头,随着康熙朝的六十年盛世,享尽了人间富贵繁华。

  大厦将倾

  然而富贵盈室,莫之能守;君恩难恃,兴衰异数。康熙驾崩,雍正继位。这位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严苛帝王,登基之后立即颁布了数不清的紧急诏令,针对当初与其争位的诸位皇兄及其党羽,展开了骇人听闻的残酷清洗。由于在皇子争位中站错了队跟错了人,曹家受到雍正严酷打击。

  山雨欲来,曹家顿时大厦将倾。在这样“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刻,生不逢时的曹雪芹降生了。那一年(雍正二年,1724年),全家正为填补数十年来接驾皇帝的巨额亏空东挪西借,终日惶惶不安。他父亲曹頫这样凄切地上奏雍正皇帝:

  江宁织造、奴才曹頫跪奏:。窃念奴才自负重罪,碎首无辞,今蒙天恩如此保全,实出望外。奴才实系再生之人,惟有感泣待罪,只知清补钱粮为重,其余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顾。

  然而刻薄的雍正终是没能原谅他们。曹頫终于因“行为不端,亏空甚多”被撤职抄家,后又被逮京问罪,枷号示众。

  被抄家那一年,曹雪芹才三岁多。当时正值年关,这本是阖家欢乐、万民同庆的好日子,可是曹府上下却陷入一片恐慌混乱之中,这给幼年的曹雪芹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

  大难临头,曹雪芹由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转瞬间成为犯官罪人的孽子孤童。后来雍正暴毙,乾隆继位,为聚拢人心,朝廷撤销了对曹家当初的指控。正当曹家境况开始好转,中兴有望时,岂料又因牵涉皇孙谋反的“弘皙逆案”,再次被抄家问罪。这次比雍正年间的那次抄家情形更惨,如果说那次还能“跑门路”找靠山暗中维护帮衬的话,这次是彻底的众叛亲离,无依无靠了,诚如《红楼梦》中所言:“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终堕泥泞

  曹雪芹的家世就是这样奇特。一方面他们是接近皇权被万人艳羡的内务府显贵,享受着人间罕有的富贵繁华;另一方面又被喜怒无常的皇帝时刻操纵着命运,是生杀予夺皆受制于皇家的“世代家奴”。就连曹雪芹当年深受皇恩风光无限的祖父曹寅向康熙皇帝谢恩,追述身世时,还要称其先人为“包衣老奴”。其中血泪,历经了曹家沧桑巨变的曹雪芹刻骨铭心,没齿难忘。他在《红楼梦》中借贾府奴仆之口,说出“你知道'奴才’那两个字是怎么写的?”惊魂一语,内含多少感慨悲凉?

  曹家衰落后,穷困与贫窘一直追随着曹雪芹,他先后寄居过自己的姑母家、岳丈家,也曾住过庙院、马棚等地。曹雪芹出身富贵,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现在却寄人篱下,其内心之凄凉可想而知,熟悉他的朋友形容他道:“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他对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感触,从此潜心文字,回归内心。大约在乾隆九年前后,二十岁的曹雪芹动笔写作《红楼梦》,并一发而不可收拾,由原来“闲来偷笔”变成了终身的事业。

  字字血泪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门前冷落车马稀,苦雨凄风伴孤灯。

  他春蚕吐丝般呕心沥血地写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只能停留在手稿上,他的心血结晶,除了二三位好友知己传阅外,进不了市场更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样一部传世巨著,居然是曹雪芹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条件下,于废旧老皇历的册页上写成的。

  乾隆二十八年,京城痘灾流行,这场瘟疫与秋天竟无情的夺走了曹雪芹视为生命的儿子,儿子的夭折,对他是个致命的打击,他悲痛万分。不久他便感伤成疾,一病不起。当然他仍然念念不忘他的《石头记》。在他有生之日未了的夙愿,未竟的事业。他有时想到失去的爱子,想到自己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厄运,心中充满了悲伤,每天泪眼不干。

  乾隆二十八年除夕,这一天,外面一片香烟爆竹而又风雪交加,一代文星曹雪芹怀着悲伤,怀着哀怨,怀着缺憾搁笔长逝了。只留下琴剑在壁。笔砚零落和未尽的书稿。几个朋友的捐助,帮助他的后妻料理后事。薄薄的棺木,草草的下葬,唯有寒烟衰草伴着那一角荒坟。

  一代文豪,竟然落得个“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的下场,面对抱恨而终的曹雪芹,连他的好友敦诚也禁不住哭奠道:“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悲欢如梦

  曹雪芹经历的人生,天地巨变,风刀霜剑。虽然功名无望,无缘补天,但他立志将半生兴衰际遇,“抄录传奇”。他阅尽人情,遍尝世味,才能“迷”得执著,“悟”得通透。他的作品描写沧海桑田,人世风尘,更具一番雄浑开阔的视野,力透纸背的悲凉。他在《红楼梦》开篇写道: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这段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后面,掩藏着多少人生的悲欣交集、大彻大悟?“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现实既不可问,曹雪芹只好一头扎进他的太虚幻境,过上了神游八荒的快活日子。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本来可以世袭成为显赫富贵的第五代江宁织造,却在贫困落魄中成为文学大师;他毕生只想写一本书,却完成了大半部就离开人世;他留下了半部《红楼梦》,可有人毕生研究这半部书仍没有研究透。

  梦回红楼

  不过曹雪芹,也并非是那个一直苦哈哈的清瘦文士。他又高又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大脑袋,性格豪爽豁达而不失心细。写《红楼梦》的时候,已经是趿拉着鞋子,寄居于北京西郊的某个中年人,有过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有过对人生无数次思考的人,等到人生的走过一多半后,才能更透彻,更淡定,所以,他再落笔写红楼,就会更从容。

  事实上,纠缠于人生意义的人,常常是年轻人,那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历经过磨难,所以他们爱把人生想的很复杂,把人性设想的很挣扎;而等到什么都经历了,反而更喜欢现实的、世俗的人生场景。

  所以,曹雪芹落笔的时候,才会以老年人的笔调,把年轻时期自己家族那些迂腐的,逍遥的,混吃混喝的,没头没脑的,精明能干的那些人物写出来;他会精致的摆谱的写出一道菜的做法,一付药的配料,一个公子配有多少个丫头,还有,公公怎么跟媳妇偷情,小叔子怎么调戏婶子,这些场景,让老年的曹雪芹回忆,生活化十足,世俗劲十足,世人爱看红楼,看一百遍都不烦,就是因为,这些故事,这些琐事,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快乐。

  只有经历过切肤的痛苦,才更会有对世俗生活依恋。

  诚然,《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当然不是因为这些世俗的场景描写上。他的伟大,在于他有着对人生最透骨嶙峋的思考,他在站在儒家、道家、佛家各种人生体现之上,对活着的一种深度思考。

  人生的中年,当一切都经历之后,该走的走了,该散的散了,爱的爱过了,狠的也不怎么狠了,争的不争了,怨的不怨了,什么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不是结束,而是明白,明白人生最终的走向,这是一种非儒非道非佛的人生哲学,有“了然于心”作为垫底,再投入现实生活的快乐,《红楼梦》和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比谁都超脱,又比谁都世俗。

  随着时光流逝,曹雪芹携着《红楼梦》远离我们而去,只留下人们在言情、戏说、武侠中,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沉沦。

红楼梦诗词8

  判词欲洁何曾洁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作者写这些细节,不是要出妙玉的丑,不是对她进行谴责,而是充满了怜惜之情。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杯具。这就应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

  别。

红楼梦诗词9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诗词鉴赏】

  这首曲唱的是元春。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无常,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概念,说世上一切事物都一无例外地由存在到毁灭,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后来又编造出勾取人的魂魄的鬼,叫无常。

  元春当了皇帝的妃子,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这是封建社会人们做梦都不敢希冀的荣耀。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丝毫没有意义。正当你享受荣华的兴头上,突然“死”降临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把生前贪恋的一切全都抛掉。 “无常”一到,“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全都不留情面,一概玩完。元春到死才明白,富贵和权势是靠不住的,在梦里劝告父母及早从强争苦夺的.名利场里抽身,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也就是智通寺对联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的反意,别忘缩手.

  从这首曲子的内容看,元纪死时可能要给其父母托梦,但现在高鹗的续书无此情节。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时托梦给凤姐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并嘱咐“将祖茎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将家塾亦设于此”。因为这些东西即使犯罪抄家,也不没收入官。 “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如果元春托梦,可能也就是这类内容。

红楼梦诗词10

  孽海情天联语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诗词鉴赏】

  这副联语写在太虚幻境的宫门之上,横批是孽海情天。

  佛教把罪恶的根源称为孽,并认为男女情爱也是一种罪恶的根源;世上俗人都陷人情爱纠葛带来的无尽烦恼中,所以称之为孽海情天。

  《红楼梦》写了荣府内外大大小小无数矛盾纠葛,男女问正当和不正当的关系也是其中一部分。这副对联从虚无观念出发,不分美丑对之一概否定,这表现了作者一股愤激和悲观的情绪。警幻仙姑的警幻二字就是警告人们从梦幻中醒来之意。她领宝玉看见这副对联,是要用它来告诫宝玉。宝玉当时究竟是孩子,看了似懂非懂,想道:原先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赂领赂。你瞧,不但没能使他觉悟,反倒引发了他的'好奇心,启发了他性意识的觉醒。

红楼梦诗词11

  秦可卿卧室联语

  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袭人是酒香。

  【诗词鉴赏】

  第五回写宝玉随可卿来到她的卧房,一进屋就闻到一股香气,又见壁上挂着明代画家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画的是杨贵纪酒醉后沉睡的美态),旁边挂着宋代秦太虚(观)写的这副对联。宝玉一下子高兴起来,连叫那里好!就在那里沉酣入睡,并作了一场极其离奇荒唐的梦。

  第二回书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讲到宝玉说过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贵族男人一进仕途就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品格堕落;而闺中少女和社会隔绝,持续着纯洁的天性,这是宝玉厌男喜女的基本根据。他愿意在秦可卿房里午睡,就同他上述特点联系着。

  可卿的卧室是个青春少妇的卧室,其摆设、色调、气息,处处都同普通卧室不同。书中说宝玉当时已十三岁,正是青春萌动期的开始,这个卧室的'一切都仿佛对他是一种朦胧的启示。作者在那里凭空杜撰了许多摆设,什么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掷伤杨贵妃乳房的木瓜,寿昌公主(刘宋时人)的卧榻,同昌公主(唐代人)的珠帐,等等。上述这些人都是风流女性,其含意不言自明。唐伯虎的画和秦少游的对联,也是作者根据需要杜撰的。从这些暗示看,秦可卿不像是恪守贞操的女子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说她情既相逢必主淫,曲演《红楼梦》里说她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都说明这个少妇在宁国府这个大染缸里已经自愿或被迫堕落了。

  有人根据宝玉在梦中同秦可卿结为夫妇,以及可卿吩咐丫鬟好生在廊搪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等情节,认为作者在那里暗写了可卿引诱宝玉同她发生了暖昧关系。是否如此,笔者下不了断语,读者可从书中情节自己去推断。

红楼梦诗词12

  芦雪广即景联句(第五十回)

  【说明】

  此诗是宝玉与众姊妺相聚于芦雪广“割腥啖膻”、饮酒赏雪时所共吟。

  广(音眼),就山崖建造的房子。芦雪广正“傍山临水”而筑。“广”不是“廣”的简化字。诸本或作“庵”,或作“庭”,或作“亭”,皆后人所改,今从庚辰本。

  联句,是好多人联合起来作诗,通常用排律形式。联法是由一人起头一句,接着的人就联二、三两句,以后再接的人照例都是联一对句以对别人的出句,并拟下一联的出句让别人来对,最后一人用一句作结。但也有联一句的,诗的后半首即是,小说中用以显示兴高抢先的情景。联句较长,为检阅方便,“注”直接写在一联之下。后面《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也仿此。

  一夜北风紧,(熙凤)开门雪尚飘。

  注:小说中借众人之口评起句说:“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下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入泥怜洁白,(李纨)匝地惜琼瑶。

  注:意即“〔雪质〕洁白而怜其入泥,〔雪似〕琼瑶〔美玉〕而惜其匝(音扎,满,遍)地。”

  有意荣枯草,(香菱)无心饰萎苕。

  注:荣枯草,使枯草荣。草经雪覆盖,入春萌发更茂。饰,装饰。苕,苇花,秋开冬萎,开时一片白,诗中多喻雪。如苏轼《将之湖州赋诗》:“溪上苕花正浮雪。”芦雪广“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亭名当由此而得,此所以“即景”而咏。“苕”,程高本作“苗”,大误,苗何以用雪来“饰”?

  价高村酿熟,(探春)年稔府粱饶。

  注:价高,指酒涨价,因大雪天寒。语用唐代诗人郑谷《辇下冬暮咏怀》诗:“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酿,酒。年稔,年成好。稔,庄稼成熟。古人以为“雪是五谷之精”,冬雪大瑞,便得“年登岁稔”。府粱饶,官仓粮食很多。

  葭动灰飞管,(李绮)阳回斗转杓。

  注:上句意即“管中葭灰飞动”。葭,芦苇。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管,将芦苇茎中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的玉管内,置于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阳回,阳气复来,冬至“阴极阳生”。斗,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形如水杓,其方位随时改变,同一时刻斗柄所指四季不同。两句都以节气写雪。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又“吹葭六管动飞灰”。因出于同一首诗,故用以成对。

  寒山已失翠,(李纹)冻浦不生潮。

  注:上句说雪积,下句说冰封。

  易挂疏枝柳,(岫姻)难堆破叶蕉。

  注:主语都是雪。

  麝煤融宝鼎,(湘云)绮袖笼金貂。

  注:麝煤,本谓合麝香的烟墨,此指芳香燃料。融,炊烧使气上腾。鼎,鼎炉。上句说燃鼎炉以取暖,下句说笼两袖于貂皮中以御寒。

  光夺窗前镜,(宝琴)香黏壁上椒。

  注:意即“〔雪〕夺窗前之镜光,〔雪〕黏壁上〔沾得〕椒香”。夺,掩盖,超过。椒,芳香植物,古时后妃居室多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芳香。

  斜风仍故故,(黛玉)清梦转聊聊。

  注:故故,屡屡、阵阵之意。聊聊,稀少之意。下句说梦因冷而难成。

  何处梅花笛?(宝玉)谁家碧玉箫?

  注:梅花笛,因《梅花落》笛曲而名。碧玉箫,指箫截竹制成,以碧玉喻翠竹。

  鳌愁坤轴陷,(宝钗)龙斗阵云销。

  注:上句说大海龟恐雪压大地塌陷而发愁。《列子》有巨鳌背负大山的传说。坤轴,地轴,古代传说以昆仑山为地轴。见《河图括地象》。又“地不周载”,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亦鳌所以发愁。参见《缘起诗》注。下句以玉龙斗罢为喻说雪。宋代张元《咏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龙斗时云集,斗罢云消。《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两句或隐写末世白地景象。

  野岸回孤棹,(湘云)吟鞭指灞桥。

  注:回孤棹,孤舟返回,以写雪。参见《结诗社帖》“棹雪”注。下句典用南宋尤袤《全唐诗话》:“〔唐昭宗时〕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因作诗而用“ 吟”。灞桥在长安东。

  赐裘怜抚戍,(宝琴)加絮念征徭。

  注:意谓皇帝怜恤将士雪中辛勤抚边戍守而赐棉衣,制衣的人同情服兵役者寒冷而把棉花加厚。唐开元时,宫中制棉袍赐边军。有士兵在袍子中找到一首诗说:“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士兵把诗交给将帅,将帅进呈玄宗。查问结果是一个宫女所作。玄宗就叫她离开宫廷,嫁给那个士兵。见《唐诗纪事》。

  坳垤审夷险,(湘云)枝柯怕动摇。

  注:意谓覆雪之地须察高低不平,担心树枝动摇掉下雪来。柪,低洼地。垤,小土堆。审,细察。夷,平坦、安全。柯,树枝。

  皑皑轻趁步,(宝钗)剪剪舞随腰。

  注:皑皑,白,多形容雪。剪剪,风尖细之状。本以“风回雪舞”喻女子步态(见《警幻仙姑赋》注),这里反过来以女子轻步舞腰来点风雪。李商隐《歌舞》诗:“回雪舞轻腰”。

  煮芋成新赏,(黛玉)撒盐是旧谣。

  注:这两句程高本改为“苦茗成新赏,孤松订久要。”用《论语·宪问》语,赞孤松为岁寒之友,有道学气,不合人物性格。

  苇蓑犹泊钓,(宝玉)林斧不闻樵。

  注:长着芦苇的水中犹有蓑衣人泊舟垂钓,林间已不闻樵夫的斧声。书中说芦雪广可“垂钓”,宝玉“披蓑带笠”,人称“渔翁”。唐代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上句正用其意写雪,又是即景,且渔与樵对仗,比程高本这一句作“泥鸿从印迹”工切。“泥鸿”句,意谓鸿雁在雪泥上随处印下足迹。用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意:“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不闻樵”戚序本作“乍停樵”,“乍”字不妥;程高本作“或闻樵”,更误。雪中岂能“闻樵”?且大观园哪里真会有人打柴?今从庚辰本。

  伏象千峰凸,(宝琴)盘蛇一径遥。

  注:意即“千峰凸起如象状,一径遥遥似蛇盘”。象色白,故为喻;雪覆大地,足印使小径曲曲弯弯的痕迹更显。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诗:“岸类长蛇揽,陵犹巨象豗(音灰,打架)。”

  花缘经冷结,(湘云)色岂畏霜凋。

  注:花、色,指雪花、雪色;雪叫“六出花”。缘,因为。

  深院惊寒雀,(探春)空山泣老鸮。

  注:大雪雀饥,噪声如惊。鸮,鸱鸮(音痴消),即猫头鹰,叫声凄厉。

  阶墀随上下,(岫烟)池水任浮漂。

  注:意即“〔雪〕随阶墀上下〔覆盖〕,任池水漂浮。”墀,台阶。

  照耀临清晓,(湘云)缤纷入永宵。

  注:主语都是雪。永宵,长夜,冬季夜长。

  诚忘三尺冷,(黛玉)瑞释九重樵。

  注:上句说将士因忠诚而忘却戍守的寒苦,下句说皇帝因瑞雪能兆丰年而解除了焦虑。三尺,剑。语出《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借以说将士与戍守事,雪里刀剑随身,尤觉寒冷。九重,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用以称皇帝。此句是称颂功德。

  僵卧谁相问,(湘云)狂游客喜招。

  注:上句用“袁安卧雪”典故:汉代有一次大雪积地一丈余,洛阳令出外视察,见百姓都除雪开路,方能出门。到袁安门口,无路可通,以为袁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见《录异传》。下句说踏雪狂游之客喜有人招饮可御寒。唐时,王元宝每逢大雪就叫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曰“暖寒会”。见王仁裕《开元遗事》。

  天机断缟带,(宝琴)海巿矢绞绢。(湘云)

  注:天机,传说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缟带,白色丝带,喻雪。海巿,海市屡楼,海中幻境。鲛绢,参见《题帕三绝句》注。两句取喻相类。

  寂寞对台榭,(黛玉)清贫怀箪瓢。(湘云)

  注:独坐雪中台榭,寂寞凄清。或有隐意。第七十九回脂评说,原稿后半部有宝玉“对境悼颦儿”情节,并谓书中所写“轩窗寂寞,屏帐翛然”,先为其“作引”。“对”程高本作“封”,主语就不是指人了,与对句不相称。下句说怀念在风陋巷中过着“一箪(音单,盛饭的.圆竹器)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的人。典出《论语·雍也》。这里只借取其常用义。从脂评说宝玉后来过“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看,或所说“怀”人,也有隐指。

  烹茶冰渐沸,(宝琴)煮酒叶难烧。 (湘云)

  注:渐,迟,很慢。冰雪之水,因此难沸;柴叶沾湿,所以烧不着。“冰”程高本作“水”。

  没帚山僧扫,(黛玉)埋琴稚子挑。(宝琴)

  注:意即“山僧扫没帚〔之雪〕”。用“江边扫雪夕阳僧”诗意。雪中埋琴,出处不详。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黛玉)

  注:闲睡鹤,雪夜鹤闲已睡。锦罽,锦毯。见《冬夜即事》诗注。这句说,天冷,猫贴着毯子以取暖。黛玉戏语作诗,所以“笑得握着胸口”。

  月窟翻银浪,(宝琴)霞城隐赤标。(湘云)

  注:月窟,指月。见《咏白海棠》注。银浪,喻月光。宋代陈与义《咏月》诗:“玉盘忽征露,银浪泻千顷。”这里转而形容雪如月光倾泻大地。翻,倾。霞城,常指碧霞城仙境,与“赤标”并用则指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北,“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城墙)”。见《会稽记》。晋代孙绰《天台赋》:“赤城霞起而建标。”赤标,谓赤色高峰望之可作标识。隐,指隐没于雪中。

  沁梅香可嚼,(黛玉)淋竹醉堪调。(宝钗)

  注:上句典出《花史》:宋时,“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俯。’”下句意谓醉闻雪压竹之声,正好弹琴。用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意:“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文中亦言“醉”酒。

  或湿鸳鸯带,(宝琴)时凝翡翠翘。(湘云)

  注:主语都是雪。或、时,都是“有的”的意思。翘,古代贵族妇女头上的首饰。

  无风仍脉脉,(黛玉)不雨亦潇潇。(宝琴)

  注:脉脉、潇潇,都是风雨潇洒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雪之纷纷扬扬。

  欲志今朝乐,(李纹)凭诗祝舜尧。(李绮)

  注:志,记载。舜尧,唐尧、虞舜,传说中古代的贤君。

  【鉴赏】

  芦雪广吟咏,参加联句者就多至十二人,确乎盛况空前。但盛会只是暂时的表象。薛宝琴、邢岫烟、李氏姊妺等一大批人涌到贾府“来访投各人亲戚”,为的就是求人家“治房舍,帮盘缠”,或暂找一个避风之所。这说明古代封建已到末世,社会的各类问题正在进一步加剧。她们借以荫庇栖身的大树,虽然表面枝叶尚茂,但内部早已朽烂不堪。在这几回以后,它的颓败征象也就很快地从各方面暴露出来了。一些贵族豪门不管眼前兴衰景况如何,都在或早或迟地走向灭亡。今日的欢笑隐伏着明天更大的悲哀。

  联句,这种诗体本起于宫廷(相传滥觞于汉代“柏梁诗”),虽然渊源久长,但历来从未产生过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始终只是上层文人墨客比赛作诗技巧的一种文字游戏,严格说来它不能算作文学创作。清代文人相据联句之风特盛,与曹雪芹交往很密的敦诚的《四松堂集》中也就有不少联句诗可以说明这一情况。所以,小说中这些情节也是借虚构的人物故事对当时诗人墨客的这种习好所作的现实的描绘。

  清代有人评这首联句说:“起首插入凤姐,自是新妙,然后半太嫌杂乱,毫无精采。……且黛玉联句中既有‘斜风仍故故’,又有‘无风仍脉脉’,断无此复叠之法。雪芹于此似欠检点。”(野鹤:《读红楼札记》)批评者论诗还是有一点见地的,比如指出黛玉两句不应相犯。但论小说就很成问题:他没有能脱出脂评所说的“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等流俗的陋见。“杂乱”,本是这种百衲衣式的联句体的通病。如果作者一心为了传自己的诗,而把这首五言排律写得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自然一气,“精采”动人,避免了联句本来无法避免的疵病,结果对小说反映现实真实这一点来说就欠缺了许多。湘云说:“我也不是做诗,竟是抢命呢!”描写这类“抢命”的而作的东西,既能在各别诗句上注意照顾人物的不同特点(比如那些“颂圣”的句子就不出于宝、黛之口;黛玉说“斜风仍故故”,宝玉接“清梦转聊聊”之类的安排,也显然是有所用意的),又在总体上并不使它显得有什么思想艺术价值,忠实于事物本来应有的面貌,这正是作者高明的地方。

红楼梦诗词13

  警幻仙姑歌辞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诗词鉴赏】

  第五回写宝玉在可卿房里睡着后,梦见自己在可卿引导下来到了一个人迹稀逢,飞尘不到的仙境,就是第一回书中提到的太虚幻境,忽然听到山后有人(即警幻仙姑)唱出了这首歌辞。

  所谓太虚幻境,完全是作者依据表述某种思想意图的需要凭空虚拟的。梦里的故事当然是假的,但作者借此表现的思想却不是文章游戏,而是寓进了很深的涵义,个性是十二钗的`判词及《红楼梦》曲是全书的纲领,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甚至能够说,读不懂第五回,就没法完全读懂《红楼梦》。

  这首歌辞以虚无观念对男女间感情进行了否定。《孟子》里说:食、色,性也。《礼记》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都是关于男女情爱的唯物论的说法。但佛教认为,一切苦恼都起源于情欲,要摆脱烦恼就要斩断一切情思,包括爱的情欲。警幻仙子让宝玉听见这首歌,是要启发他醒悟,不要陷入情爱的纠葛中不能自拔。宝玉当然不会醒悟,如果他在这时就醒梧过来出家当和尚,那么一部《红楼梦》故事就没了。

红楼梦诗词14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致玛·哈克奈斯》)这就使我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变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诗词15

  《作者题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太虚幻境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

  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

  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今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黛玉容貌》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宁国府上房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秦可卿房内楹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警幻仙姑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薄命司楹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有凤来仪》宝玉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风筝》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葬花》吟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除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咽花自羞。

  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掉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菊》黛玉(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黛玉(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黛玉(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第廿八回酒令》宝玉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候。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楼梦诗词】相关文章:

红楼梦诗词鉴赏01-12

《红楼梦》诗词鉴赏06-10

红楼梦诗词及鉴赏06-23

红楼梦古诗词07-24

红楼梦诗词及鉴赏(必备)06-23

红楼梦诗词及鉴赏【必备】06-23

《红楼梦》诗词鉴赏[集合]06-10

[精]《红楼梦》诗词鉴赏06-10

关于红楼梦诗词赏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