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所见》古诗赏析
《所见》古诗赏析
更新时间:2024-07-26 11:32:25
  • 相关推荐
《所见》古诗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所见》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所见》古诗赏析1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所见》古诗赏析2

  古诗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hū rán bì kǒu lì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解释

  1.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能耕地拉车,体型比水牛小。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4.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5.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樾,树荫。

  6.意欲:想要。

  7.鸣蝉:鸣叫的知了。

  8.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创作背景

  《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诗文赏析

  《所见》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所见》古诗赏析3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外小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所见》古诗赏析4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啦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啦,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啦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啦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啦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啦,变成啦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啦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啦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啦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啦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啦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啦也仿佛身临其境。

《所见》古诗赏析5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附:所见精彩所见

  袁牧

  牧童①骑黄牛,歌声振②林樾③。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题解: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树阴。

  今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诵读:

  ①内容简介: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准备捕捉知了的一刹那情景。

  ②写作特点: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

  ③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④思考:

  请将这首诗与后面的《小儿垂钓》对比着读,并分析在写作上的共同点。

《所见》古诗赏析6

  所见

  作者:袁枚 朝代: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意欲:想要。

  捕:捉。

  鸣:叫。

  《所见》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所见》赏析二

  这首先是写儿童放牛时候的轻松心态,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走一边歌唱,心情何等得畅快,嘹亮的歌声在树阴间回荡,这是一幅悠闲的景象。后作者笔锋一转,写儿童不知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为别人捕捉的,总之为了不惊动树上鸣叫的知了,儿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俨然一副认真的模样,这与前面边放牛边歌唱的样子截然相反。诗中只是写了儿童从动到静的变化这一事实,可是并没有点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反而留给读者遐思的空间。

《所见》古诗赏析7

  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前言】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wWW.Slkj.org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所见》古诗赏析8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所见》古诗赏析9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促织②,夜深篱落③一灯明。

  【注释】

  ①挑:逗趣。②促织:蟋蟀。③篱落:篱笆。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3分)

  江上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寒意,触动了异乡人的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句画面描绘各1分,语句生动1分。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①烘托,江上秋风烘托了寒凉的气氛和作者客居的孤寂情怀。

  ②以乐景写哀情,用儿童挑促织的`欢乐反衬作者客居的孤独和愁思。

  ③首句运用叠词,“萧萧”一词表现了秋夜的寒凉与萧索。

  ④以动衬静,用秋风瑟瑟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内容赏析2分。答出任意一种即可。

《所见》古诗赏析10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yè shū suǒ jiàn

  《夜书所见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 叶绍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萧萧梧叶送寒声,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

  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知有儿童挑促织,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的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的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的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的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这首诗先写的是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作者介绍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见》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所见古诗赏析01-29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11-22

所见古诗原文翻译赏析06-06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04-04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01-21

《夜书所见》古诗原文11-22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04-04

夜书所见古诗的鉴赏01-28

舟夜书所见古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