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苏轼经典诗词
苏轼经典诗词
更新时间:2024-07-12 08:01:16
  • 相关推荐
苏轼经典诗词

  苏轼经典诗词 篇1

  9月,我们迎来了开学,迎来了秋天,同时也迎来了推普周和我校的阅读节。

  围绕着这两个主题,我们班举行了苏轼诗词朗诵的比赛。首先,由陆琳韵抽学号,抽到的同学就来背诵。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41”呵,陆琳韵这一报,全班立即安静下来,倾听她的朗诵。41号居心怡朗诵的.是《题西林壁》,朗诵的很有感情,但是声音有点小。接下来又抽了几个同学,有一些同学等不及了,大声叫着:“我,我来。”

  接下来是小组赛,5个人一起背。有的朗诵了《蝶恋花》,有的朗读了《水调歌头》,最让我欣赏的是李一航一组的朗诵。他们朗诵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铿锵有力,让人仿佛跟随着诗句来到了赤壁之战的战场上。朗读完后,台下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但这次活动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苏轼经典诗词 篇2

  一、夜泛西湖其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译文

  两岸菰蒲茂密望不到边际,湖上茫茫绿水荡漾,荷花在夜晚静静开放,风露中满含细细幽香。

  远处的寺院灯火,越来越显得明亮,我还要等待月落天黑,欣赏这万顷闪耀的湖光。

  赏析

  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周密《癸辛杂识》载:“西湖四圣观前有一灯浮水上,其色青红,自施食亭南至西冷桥复回。风雨中光愈盛,月明则稍淡。雷电之时,则与电光争闪烁。”诗中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即写此,“渐”、“出”二字,正暗示了船在行进中。以上所写都是月下湖光景色。“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组诗中的后文写月落之后的湖光景色。此诗山水意象所含有的哲理内容是极不明的,确诗人取“月黑”才好“看湖光”这一充满理趣的现象,提供了可供读者深掘的哲理境界。

  二、赠刘景文 / 冬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三、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由于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只是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被迫“补外”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然而实际上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苏轼经典诗词 篇3

  《西江月·顷在黄州》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是一溪风月,莫教踏碎张爱玲。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乌台诗案之后,白居易被贬黄州。正是在黄州,他完成了从白居易到苏东坡的转变。在获得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内心静定后,苏东坡更多地把心灵融入了大自然。黄州时期,苏东坡静心研读陶渊明的作品,他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甚至在词里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此时的他,与陶渊明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相惜,更多是精神上的相契,因为他们虽然心远地偏,却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抱着一种审美观的态度,来重塑自己的人生。“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种审美观态度明显体现在这一时期对星星的描摹上,《西江月·顷在黄州》《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在这些作品中,星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景色点缀,也不完全是情感的寄托,而更多成为审美观的对象。

  《西江月·顷在黄州》描写了一个美好的月夜,苏东坡酒后策马沿蕲水而行,经过一座溪桥,弥弥浅浪映着皎洁的月色,水月辉映,波光粼粼,晶莹剔透。“可是一溪风月,莫教踏碎张爱玲”,苏东坡不愿让马踏溪水破坏这份静谧的美好,所以就决定下马解鞍、醉眠芳草。天地大自然,何处不可歇?这一夜,水清、月明、风静、人悦。次日清晨,当苏东坡醒来,“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记承天寺夜游》同样是描写一个美好的月夜,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苏东坡解衣欲睡之时,发现月色很美,他不想辜负这月色,于是去承天寺找张怀民一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大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月色与月影。但能欣赏这空明如水的月色、这藻荇交横的月影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颗澄然空明的心。正所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对这种心境,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作了进一步说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朝霞,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一次的.月夜泛舟,相当尽兴,兴之所至,枕月而眠,“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些唐诗,不仅仅描摹了皎洁澄澈的月色,更重要的是传达了苏东坡心无挂碍的心境。无心却有得,随意而成趣,苏东坡忘记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名利纷扰,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了大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会在心灵中恒久地闪耀;融入大自然,名利之争、世事纷扰皆似蛛网可从心灵中轻轻地拂去。寄情朝霞,心与神游;胸襟豁然,物我两忘。

  心灵的觉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经典诗词 篇4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原文: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诗词鉴赏: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东海的雄伟气势。

  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黄鹤楼武昌黄鹄山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蒲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黄鹤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李白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杜甫《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苏轼此不仅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匍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追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黄鹤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乘《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三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的祢衡,表示悼惜。祢衡因忠于汉室,曾不受折辱,大骂曹操,曹操不愿承担杀人之名,故意把他遣送给荆州剌史刘表,刘表又把他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后被黄祖所杀,葬于汉阳西南沙洲上,因为祢衡曾撰《鹦鹉赋》,有声名,故后人称此洲为鹦鹉洲。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以萧索之景,寓惋惜之情,意言外。接着笔锋一转,把讥刺的锋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黄祖。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争底事,即争何事,意谓书生何苦与此辈纠缠,以惹祸招灾。残害人才的曹操、黄祖,虽能称雄一时,不也归于泯灭了吗!此句流露出苏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收尾三句,就眼前指点,转出正意,希望友人超然于风高浪急的政治漩涡之外,寄意于历久不朽的文章事业,撰写出色的作品来追蹑前贤。李白当年游览黄鹤楼,读到崔颢著名的《黄鹤楼》诗,曾有搁笔之叹,后来他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据说都是有意同崔颢竞胜比美的。苏轼借用李白的故事,激励友人写出赶上《黄鹤楼》诗的名作。这既是勉人,又表露出作者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这首词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词的上片,由江汉西来、楼前深碧联想到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引出思归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连接着黄鹤楼和赤壁矶,从而自然地触发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怀古,就祢衡被害事发抒议论与感慨,最后又归到使君与黄鹤。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一则,它即景怀古,借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则,它选用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历史掌故来写怀,藏情于事,耐人寻味;三则,笔端饱和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激情,字里行间涌流。

  苏轼经典诗词 篇5

  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2、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3、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6、君子不重则不威。

  7、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8、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9、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12、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4、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5、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20、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2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23、笔所未到气已吞。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8、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2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1、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32、此心安处是吾乡。

  3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3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37、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3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39、十年生死两茫茫。

  4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43、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44、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45、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46、至言不繁。

  4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8、天涯何处无芳草。

  4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0、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5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2、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5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4、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55、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56、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57、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8、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59、夕阳无语燕归愁。

  60、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61、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6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6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65、多情却被无情恼。

  66、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6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68、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69、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0、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71、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7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7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4、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75、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7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7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8、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79、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80、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苏轼经典诗词 篇6

  1、《宿望湖楼再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6、《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7、《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8、《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10、《满江红》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11、《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4、《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经典诗词 篇7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渗透着坚强的意志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通过阅读岳飞的诗词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作为一个将领的心路历程,还能领略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在我的观赏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岳飞诗词的力量和魅力,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和启示。

  首先,岳飞的诗词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他强大的战略头脑和丰富的军事智慧。岳飞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斗争,他的诗词中不仅有对战争的描绘,更有对战争胜利的自信和胸怀。例如,他在《满江红·写怀》一诗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历史前辈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期许,并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心和勇毅的精神。

  其次,岳飞的诗词体现了他对受苦百姓的深情厚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百姓的疾苦和忧虑,表达了对人民的怜悯和关爱。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时开尔兮亦无先后》一诗中,他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谁人胜似酒家丑?六国尽陈图字形。”这句诗以英雄死后百家争鸣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苦难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百姓苦难的无尽怀念。

  第三,岳飞的诗词作品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在不少作品中,他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丰饶土地,表达了对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满江红·登黄鹤楼》一诗中,他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雁轻。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风。”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勾勒了丰美的江山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四,岳飞的诗词激励着读者坚定信念和奋发向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斗志与激情,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激励着读者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诗中,他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句诗展现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豪情壮志,同时也给人们以无限力量和动力。

  最后,岳飞的诗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抗金义士,岳飞一直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一切的决心。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深深认识到,只有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发向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岳飞的诗词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体现了岳飞的思想境界、情感世界和家国情怀。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力量,也可以感受到爱国情怀的伟大和深远。读岳飞的诗词,就如同走进了他那坚毅的内心世界,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心潮激荡。通过学习和领会岳飞的诗词,我们能够汲取到心灵的力量,并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实现个人价值、报效国家社会而不懈奋斗。

  苏轼经典诗词 篇8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6、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7、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行后雨二首·其二》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5、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6、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7、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8、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9、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2、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6、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7、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28、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2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0、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1、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苏轼经典诗词 篇9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经典诗词】

  1、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4、 "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苏轼 《杂说送张琥》"

  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7、 人间何处不巉岩。 ——苏轼 《慧湖峡阻风》

  8、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 几次叫童儿去打扫, 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 花影刚刚隐退, 可是月亮又升 起来了, 花影 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 《花影》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10、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

  11、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

  12、 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13、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苏轼

  14、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 《晁错论》

  15、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1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晁错论》

  17、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 《东栏梨花》

  18、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

  19、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 江城子·别徐州》

  20、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苏轼

  21、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 《琴诗》

  22、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 盛开;飞 来家 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

  2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24、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

  25、 冤者获信,死者无憾。 ——苏轼

  26、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 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27、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 《少年游》

  28、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29、 临大事而不乱。 ——苏轼 《策略第四》

  30、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

  31、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 《定风波》

  32、 人间有味是清欢。 ?? ——苏轼 《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33、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

  3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35、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

  36、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7、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3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定风波》

  39、 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苏轼 《湖州谢上表》

  40、 长淮忽过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

  41、 思其始而围其终。 ——苏轼 《思治论》

  4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43、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苏轼

  44、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苏轼

  4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46、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48、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 求成大功 ;此 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 《晁错论》

  苏轼经典诗词 篇10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27、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8、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9、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0、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4、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5、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6、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17、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8、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9、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6、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21、花影

  宋代: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代: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3、富人之子

  宋代:苏轼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24、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5、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代: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26、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26、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7、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28、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29、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30、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代:苏轼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31、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32、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宋代:苏轼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33、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4、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5、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35、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宋代:苏轼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36、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苏轼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37、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代: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38、行香子·述怀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39、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40、西江月·梅花

  宋代: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41、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42、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苏轼经典诗词 篇11

  《河满子 作,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拭问当垆人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南歌子(作)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苹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将之戏赠莘老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苏轼经典诗词 篇12

  一、《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赏析

  苏轼把壑源新茶赞为仙山灵草,并且强调这种茶是不加膏油的。苏轼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将茶独具之美用了一个拟人手法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轼品茶美学意境的最高体现,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诗题表明了曹辅(字载德,福建沙县人,宋元符进士)寄给苏轼的新茶。诗中大意说: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山之清,雾之多,洗遍了嫩嫩的香肌(茶芽)。好友曹辅投我所好,把壑源出产的这样好的像月圆般的团茶寄给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卢仝),品尝个中滋味,顿觉两腋清风而生,从而感到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了。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心肠)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添加素(油膏),真是新芽新面,美轮美奂。(油膏:指在茶饼上涂一层膏油,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法。但有人也提出异议。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硙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既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铸茶》诗:‘宝銙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自辨之。”)先作小诗一首,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女,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二、《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赏析

  公元1100年(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作者还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

  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三、《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四、《水调歌头》

  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苏轼经典诗词 篇13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译文

  楚山长长的蕲竹如云彩遍布,特异的竹子清秀,高出众多树木之天外。笛竹如长细的龙须一半在挥动,如凤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体匀称满布。笛音如江南树木稀疏,如云梦雨后开晴,如月明星稀,微风吹拂。自从蔡邕离世,桓伊仙逝,谁知空自寂寞,辜负了多少岁月。

  听说岭南太守后堂深院,吹笛歌女非常娇美灵巧,在花饰窗下演奏,《梁州》曲刚刚奏完,《霓裳羽衣曲》余音未了。笛声包含着徵调和宫调,流荡着商调和羽调,最后一声飘入云彩、树梢间。为了赵使君洗净污浊之气,我送你一曲《霜天晓角》。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赵晦之:名昶,南雄州人,作此词时,赵知藤州(今广西藤县)。

  楚山修竹:古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出高竹。《广群芳谱·竹谱》:“蕲州竹:出黄州府蔪州,以色匀者为,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修,长。

  异材:优异之材。表:外。

  龙须:指首颈处节间所留纤枝。

  凤膺(yīng):凤凰的胸脯,指节以下若膺处。

  玉肌:美玉一般的肌肤,指竹子外表光洁。

  淮南:淮河以南,指蕲州。

  云梦:即古代云梦泽。在今湖北省天门县西。

  袅(niǎo):柔和。

  中郎:东汉末的蔡邕。曾为中郎将,古代音乐家。干宝《搜神记》:“蔡邕曾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嘹亮。”

  桓伊:晋人,喜音乐,善吹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岭南太守:指赵晦之。

  绿珠:西晋石崇歌妓,善吹笛。《晋书·石崇传》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绿珠死后,石崇一家被杀。这里借西晋“绿珠坠楼”典故,赞颂竹的气节。

  绮窗:张挂有花纹的丝织品窗帘的.窗。《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交疏结绮窗。”弄:演奏。

  梁州:曲名。《文献通考》:“天宝中,明皇命红桃歌贵妃《梁州曲》,亲御玉笛为之倚曲。”

  霓(ní)裳:指霓裳羽衣舞。唐裴铏《传奇·薛昭》:“妃甚爱惜,常令独舞《霓裳》于绣岭宫 。”

  “嚼徵”二句:笛声包含徵(zhǐ)调和宫调,又吹起缓和的商调和羽调。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说明这种音乐的高妙。嚼、含,指品味笛曲。泛、流,指笛声优美流畅。

  云杪:形容笛声高亢入云。

  使君:指赵晦之。

  蛮风瘴(zhàng)雨:形容古代岭南的恶劣天气。

  霜天晓:即《霜天晓角》,乐曲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写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也是在谪黄期间所作。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此词写了苏轼一个浪漫奇瑰的梦,在梦中,故人风流自在,宴乐于“郡中胜绝”的栖霞楼。而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正是孤独寂寞,与亲朋好友隔绝之时。这样的梦境,实际反映出苏轼在此等景况中,对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两相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象故人此时一如既往的潇洒生涯,悬想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于风流潇洒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苏轼当时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旷达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词手笔、章法都得到评家称赏,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崭新,不露雕琢痕。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厉,过片始言情,有苍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梦’二句,妙能写闲中情景,煞拍不说梦,偏说梦来见我,正是词笔高浑,不犹人处。”

  苏轼经典诗词 篇14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苏轼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永遇乐》

  苏轼

  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经典诗词】相关文章:

苏轼诗词05-25

苏轼的诗词(精选)04-24

苏轼经典的诗词03-06

苏轼的诗词03-07

描写苏轼的诗词05-26

有关苏轼的诗词11-02

苏轼的诗词[精]06-16

苏轼诗词[优秀]05-25

关于苏轼的诗词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