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小学古诗词
小学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4-06-08 15:02:24
  • 相关推荐
小学古诗词集合[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古诗词1

  六年级下册

  (17首)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9、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6、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7、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学古诗词2

  读书活动已经在我校顺利开展了一年多时间,读书已成为每位老师和学生的一种习惯。古诗词更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

  20xx年11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小学古诗词朗诵比赛。本次比赛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六年级八名同学表演的“疯狂背古诗”。40首充满韵味的古诗词被这些同学演绎得十分精彩,快节奏式背诵、接龙式背诵、互相挑战式背诵引得每一位小听众兴趣盎然,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的节奏拍手,和着他们的韵律一起背诵。

  第二个环节集体朗诵。二至六年级的全体同学依抽签决定的顺序背诵十首古诗,。第三个环节个人朗诵。每班任意抽查6名同学,从暑假以来的古诗词中抽取5首进行朗诵。

  第四个环节优秀古诗词展示。由语文老师确定4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位同学朗诵5首。

  评委根据学生背诵的情况进行打分。通过本次活动,涌现出了十九名优秀的'朗诵古诗词的同学,六、五、三年级被评为朗诵古诗词优秀班集体。本次比赛开展得十分顺利,这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诵古诗过程中的辛苦付出。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校老师和同学将以传承华夏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争当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让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小学古诗词3

  1、画 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赠刘景文 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1、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3、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6、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7、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8、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1、乞巧 林杰 (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32、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33、浪淘沙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36、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7、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8、悯农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41、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44、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蜂 罗隐(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46、江上渔者范仲淹(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9、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52、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53、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4、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5、示儿 陆游(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7、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58、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59、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62、题临安邸 林升(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63、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64、乡村四月 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65、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66、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67、竹石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68、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9、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70、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71、垓下歌 项籍(汉)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72、大风歌 刘邦(汉)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5、赠范晔 陆凯(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76、赐萧瑀 李世民(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zhì)诚臣。 勇者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77、渡汉江 宋之问(唐)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8、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7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80、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2、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83、少年行(其一) 王维(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5、相思 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6、采莲曲 刘方平(唐)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87、独做敬亭山 李白(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8、秋浦歌 李白(唐)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89、劝学 颜真卿(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9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1、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9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93、赠花卿 杜甫(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9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9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杜甫(唐)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96、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97、江村即事 司空曙(唐)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98、观沧海 曹操(三国 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9、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0、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101、西江月 辛弃疾 (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10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03、龟虽寿 曹操 (三国)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4、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5、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0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07、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08、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09、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10、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11、如梦令 李清照 (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12、观书有感 朱熹 (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13、山中杂诗 吴均 (南宋)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1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15、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16、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17、逢入京使 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18、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19、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0、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21、约客 赵师秀 (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22、论诗 赵翼 (清)

  李杜诗篇万古传, 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23、望岳 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4、春望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5、石壕吏 杜甫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6、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7、使至塞上 王维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8、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29、游山西村 陆游(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仗无时夜扣门。

  130、牧童 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1、 舟过安仁 杨万里(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32、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33、 清平乐(yuè)村居 辛弃疾(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34、别云间 夏完淳 (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35、送友人 李白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6、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37、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8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4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41、天净沙秋 白朴(元)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42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4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144、鸟鸣涧 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4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6、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7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4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49、无题 李商隐 ( 唐)

  相见时难别也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50、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小学古诗词4

  一、教学过程描述

  老师在同学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领小朋友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1、师:从小学一年到现在俺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俺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下面俺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师: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和句的意思?

  生:俺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

  师: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俺不理解蚕桑。

  师:谁理解了?

  生:蚕子、桑叶、蚕桑树…..

  师:刚才俺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

  师点拨: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读。

  师: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

  生:清闲、悠闲、空闲、休闲、闲暇……

  师: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清闲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做,所以放在这儿最合适

  空闲的意思是人们没有事情做,很无聊……

  师: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来,让俺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齐读第二句诗。

  2、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

  生:雨如烟是什么意思?

  师:刚才俺们知道子规的意思是杜鹃鸟,读读第二行诗,你知道杜鹃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吗?

  生:杜鹃鸟在雨中鸣叫

  师:雨下得怎么样?像什么?你能用上比喻和拟人手法说说吗?

  生:雨像烟雾一样又轻又小。

  蒙蒙细雨一直下着,让天空蒙蒙胧胧,像童话中的仙境。

  那雨丝很细,细得像牛毛、花针、银丝,俺的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

  雨丝轻得像烟雾在俺眼前萦绕……

  3、师:简单疏通诗意后,俺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很美,现在让俺们再一次走进诗句,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或许你对诗人笔下的乡村四月有些新的认识。

  师:在第一行诗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生:绿遍山原的“遍”

  师引导:绿遍山原就像什么?

  生: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满是的绿色,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

  师:你抓住“遍”字想开去,一用上比喻句,画面就变得更活了,更美了。谁还能用上比喻的手法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此刻的山原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像绿墨水打翻了似的;

  这绿色仿佛是山原的绿衣裳,让山原充溢生机;

  山原绿得仿佛是被绿油漆染过似的……

  师:在大好的春光下,你都看到那些绿色?

  生:到处都是绿色,深绿浅绿,耀眼的绿,灰暗的绿;或浓或淡的新绿……

  绿得鲜亮、绿得耀眼,绿得充溢了生机。

  师: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词,联系生活的场景,选一行诗,写写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上学过得好词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乐自身写,再交流)

  师评:随着你的描述,俺仿佛看到看到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泛着点点银光,使乡村得更纯,如同无瑕的翡翠。你丰富的想象,让俺听到了杜鹃鸟清脆的鸣声,和着沙沙的雨声,让这幅画卷充溢生机,这真是一首动听和谐的春之曲呀!

  4、师:乡村四月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色彩鲜亮,充溢生机,多美的田园风光!合上书,闭上眼,想象着画面,读出你的感受。(齐背)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农家耕种的时节,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俺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你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

  生:他们很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为秋天的丰收,为过上好日子而快乐。

  师:对,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神往着幸福的生活。春天,他们不只播下的是种子,还有希望!他们春天播种希望,秋天丰收硕果,累,但快乐地享受生活。

  5、师:诗人就这样饱含赞美之情,写下了这充溢活力的乡村美景,放声朗读,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齐背全诗)

  在小朋友们的朗朗书声中,本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考虑题

  同学的个性化见解越来越多,各有千秋,但有时同学说得宽泛,甚至还会游离于文本以外,时效性的语文课堂不能为了“尊重”同学的“自主”性,不顾课文的思路,不顾全局,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在关注个体差别,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怎样对同学的价值取向,创意阅读进行正确引导与评价,重视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导向。

  四、分析与研究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第一就是同学自主阅读,自读自悟,只有读懂文本,读通文本才干有所感悟和考虑。同学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让同学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只有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同学阅读课文,同学与文本的对话及自主阅读才干够体现。因此,俺们的课堂重在给足同学读书的时间,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悟得越多,积累的效果就会越好。

  教师还应成为同学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权威,并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让同学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在充溢人情味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交流。

  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同学的独特体验:同学是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使解读课文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同学对文本的理解,不要刻意寻求“统一答案”“规范答案”,为同学个性化阅读创设空间,促进同学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这堂课中,从这一个“闲”字的理解,就充沛体现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同学的尊重,同学对文本的解读也非常深入,理解、感受深刻,老师没有用规范化的解读去规范同学的阅读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可是,在同学说得宽泛,甚至游离于文本以外时,俺们不能为了“尊重”同学的“自主”性,不顾课文的思路,不顾全局,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在关注个体差别,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还要对同学的价值取向,创意阅读进行正确引导与评价,重视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导向。

  1、交流感悟体验要以同学的读书与考虑为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同学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句子都尚未读通,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同学说感悟,这样做且不说收不到教学实效,还把浮躁的风气带到读书活动中。因此,应让同学在充沛读与思的基础上说感悟说体验。例如:在对“绿遍”的理解上,老师首先让同学仔细品读第一行,在同学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用上比喻的手法,说说绿得像什么?有哪些绿色?在充沛想象、充沛说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写下这时优美的画卷,进而将自身的感受带到读书中展现出来。就这样,读书、感悟层层推进。

  2、交流感悟体验要有层次感,要突出重点:

  读课文时,同学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情感活动有一个入境入情到动情抒情的发展过程。多读课文不是傻读课文,而是让阅读层层推进,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和质量。读中说感悟与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步步提高。如在品读诗句的一开始,从教师与同学的对话中,俺们不难看出,老师在学习中提出的要求具有很明确的层次感,在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的情况下,抓住关键字词品读诗句,了解诗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所感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3、说感悟说体验还要选择重点,忌泛忌滥。课文的重点往往是全文的精华所在,是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它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即所谓的“文眼”“点睛之笔”。对课文的重点,首先要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情味;继而细细地思,思它在全文中的地位、作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例如,这堂课中,教师抓住“遍”,引导同学展开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将同学头脑中的画面再现,既体会了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一举两得。

  4、为课堂教学的生成而预设:

  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生成”强调的是教师、同学、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同学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俺主体的建构。“生成”者,当然首先是同学,同时也是教师与文本,三者通过对话,一起进入一个新境界。

  同学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动态性与整体性,教师在课前是很难完全预设的。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生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例如在这堂课中,老师引导同学通过组词理解了“闲”的意思,让同学明白了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接着由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诗,让同学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同学的回答是:(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神往着幸福的生活,累并快乐着。)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学而导,说:对,在春天,他们不只播下的是种子,还有希望!他们春天播种希望,秋天丰收硕果,累,但快乐地享受生活。

  同学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获得了新的自俺体验,进入一个新境界,使课堂真正成为了极富生命力的课堂。

  五、感悟

  阅读教学中,只有在关注同学个体差别,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对同学的价值取向,创意阅读进行正确引导与评价,重视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导向,才干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才干让同学在阅读活动中真真正正地健康地生长起来。

小学古诗词5

  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3、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1、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7、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1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0、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2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23、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24、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2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26、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27、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8、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2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30、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31、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3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33、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3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35、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36、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37、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3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39、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4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41、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42、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43、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44、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4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6、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48、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49、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50、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1、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52、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53、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5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5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56、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57、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58、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59、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6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61、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62、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63、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64、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65、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6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6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6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7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7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7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7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7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7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7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7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81、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8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8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8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8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8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8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90、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9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9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9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94、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9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96、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9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9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0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0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0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0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小学古诗词6

  天净沙·秋

  朝代:元代 作者: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秋:题目。

  ③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④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⑥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⑦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⑧黄花:菊花。

  ⑨红叶:枫叶。

  鉴赏

  白朴杂剧代表作《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

  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 ,意义深刻。以秋日萧瑟迟暮之景与明艳清新之景做对比,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读者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此曲虽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读来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静。

  这首曲押韵的字是霞、鸦、下、花,押的韵(韵脚)是a。

小学古诗词7

  1.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学古诗词8

  三年级上册

  (9首)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小学古诗词9

  虽然说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可它却也一直是我在教学中的大难题,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何能读诗入境等等。通过本次专题研讨和课堂观察,本文试着从策略的角度谈谈几点粗略的认识:

  一、 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拿诗意来说,我认为只要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jiaoshi/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二、 多元教学,渲染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四年级费老师执教的《江雪》,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所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复杂,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疑于“推波助澜”,能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这种感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是有所体会的。

  三、跳出教材,组诗教学,培养诗趣。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当有了一定数量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例如本次的专题研讨中,四年级的古诗《江雪》的学习中,杨老师巧妙地整合了一个“垂钓系列”——《江雪》《秋江独钓图》《小儿垂钓》《渔歌子》,重点学习《江雪》,对比略读《秋江独钓图》,推荐阅读《小儿垂钓》《渔歌子》,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既有利于在对比中深化理解,又对中国文人历来的.“垂钓”文化进行了一次探索,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六年级的沈老师以复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自然过渡到本课两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的题材特点——哲理诗。然后两首诗整合对比学习,同中求异,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说理的不同方式——直接说理、借喻说理。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对”哲理诗“这一古诗题材有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事半功倍。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词10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蝉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学古诗词1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 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小学古诗词12

  一、教材解读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

  1.课文简说。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2.词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1.课文简说。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2.词句解析。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长相思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词句解析。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这首词在表达上与李清照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芭蕉》)”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学生应该是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

  2.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当然,也可以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3.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比如,对《泊船瓜洲》中提到的三个地名,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却不明白作者心里真正的想法。教师可以这样点拨:“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里面蕴涵的意思。

  比如,《秋思》中,“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也要在学生不留意之时,引导其思考“秋风”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再比如,《长相思》中的“故园无此声”中的“故园”,不仅要让学生联系前文,明白“故园”是什么地方,还要点拨学生想象: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从而使学生体会“故园”二字所承载的无穷的韵味。

  4.要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5.要切实提高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保质地默写下来。

  6.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诵读积累有关乡思的诗词或诗词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歌曲,唱一唱。

  7.教学本课生字,要引导学生自学,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通过形近字对比或形声字的方法,扎实地写好生字。本课出现了几个多音字,要在初读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体会它们的意思。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àn;“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

小学古诗词13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打开诗歌的卷轴,知春秋历史,品文化精粹,见流彩华章。暑期的我亦是沉浸在这文化瑰宝中,感家国之悲,品草木之灵。古诗,很美妙。读诗是一种享受;读诗,自有一份乐趣;在我看来,读诗,更是灵魂的充盈,与其交友,学其精神,获得成长。

  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爱国诗人陆游,其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直让我念念不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对腐败朝廷的批判,是对“王师”的苦盼。山河壮丽,却陷于敌手;心怀故土,企盼南天,却早已被忘却。陆游勇于指出南宋朝廷丢弃大好河山,丢弃家国仇恨,偏安一隅的腐化,可惜赵家皇帝无人听,陆游"九州同"的梦想没几年后就破灭了。陆游死了,大宋王朝覆灭了,他的理想没有实现,可他的爱国热忱与他的诗篇则会永留青史。

  如今读起这些诗篇,我更能深深体会诗人在国家内忧外患、贫瘠腐败、民不聊生的境况下的无奈与无助。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的国家也曾历经苦难,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勇担重任,站在时代的潮头,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在她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如今我们的高铁代表了中国速度,我们的航天代表了中国高度,我们的经济代表了中国广度,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裕强大,陆游如果能看到这一切,应该会无比羡慕与欣慰,我也可以自豪地大声告诉他:今天我们炎黄子孙只有一个名字——中国人!

  古诗中也不乏借物咏人的诗,例如清朝郑燮的《竹石》,诗中的千古名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赞扬的是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也借竹子喻出了作者坚定的信心与对坚持不懈的人的赞美。陆游将家国之悲化为悲愤的字句,而郑板桥把自己的高傲风骨寄托在这一片草木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岩竹身姿挺拔,不惧狂风,这样的坚韧不屈和刚强勇敢不正是当今中华儿女的写照?就像此次奥运会中的中国健儿们,他们将这种进取精神印在了心里,在赛场上坚韧不拔、努力拼搏。我们的党也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无数革命先烈坚持不懈、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从弱小中不断成长,扎根在祖国大地,扎根在人民群众,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古人和今人,时代虽不同,情感却是相通的。这首《竹石》也成为了我意欲放弃时的精神支柱,它早已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良药,是我人生中的一位导师。我敬佩古人的文采,更敬佩古人的精神。

  我们这一代正处于历史大变局中,国家的强大让我们更加自豪,丰富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自信。现在的我只有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此时,在书房的我不禁思绪万千,我感谢诗歌给我带来的成长,更在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大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小学古诗词14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名句赏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白帝城时。突然传来大赦的消息,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乘船顺流而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起句写得热情奔放,“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注词释义】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朝:早晨。

  辞:告别。

  江陵:今湖北江陵。

  还:返回。

  啼: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小学古诗词15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绝句》(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绝句》(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古诗词】相关文章:

小学古诗词02-07

小学古诗词(推荐)05-17

小学语文古诗词05-24

小学古诗词教案05-15

小学必背古诗词05-21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05-27

小学古诗词教案(精品)05-28

小学古诗词精选[14篇]03-10

小学生古诗词01-25

中小学古诗词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