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诗词的读后感
诗词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15 17:28:31
  • 相关推荐
诗词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词的读后感1

  手里捧着一本《陆游爱国诗词》,我沉浸在诗词中,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我好像逆着时间的潮流,来到战乱不断的南宋,走进了陆游的人生。

  陆游的一生,绝不是一个平凡的一生。他的一生呼吸着时代浓烈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

  在几百年前,在安南山头,陆游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掀起了他满腔热忱。“多情谁似南月山,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他吟诵出这一荡气回肠的诗句。陆游把无情的南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让它无比多情,而它的多情就在于,它和陆游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一脉相通。它将层层云幕推开,只为让陆游看清安南山。那些曾经长安的风景也肯定在等待宋军收复。这些豪情壮志的抒发,我感受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的迫切心情。

  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的他虽已年迈,但爱国的.情怀丝毫未减,日思夜想报效国家,就如这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没有因为处在这悲凉的乡村感到悲哀,而心中仍然在想着国家,想为国家征战沙场,完成他一生的愿望。这让我想到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离开了朝廷,但依旧思国,忧国。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强烈地突出陆游爱国之深,忧国之浓,连在梦境里都能梦到,当年他是如何驰骋疆场,为国守护边疆。

  85岁的他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他的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在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依旧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在这样紧张的时刻,陆游想的不是自己,想的不是亲人,想的只有,国家何时才统一。因为他最痛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能亲眼看国家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这句嘱咐凝聚着他毕生的期望,让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陆游在写这首诗的十一年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光复,虽然他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由此可见,陆游的整个人生贯穿着抗金斗争,贯穿着爱国情怀。即使到了最后,南宋仍旧没有统一,他的心愿没有实现。但他的爱国主义诗词永远地留了下来,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长存,让后世的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的时代,不复南宋时的烟烽连天,混乱不堪,但爱国这一传统精神依旧延续至今。而现在的爱国也不仅仅是征战沙场,保卫边疆,更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言行中。我们仍然能在当今社会看到那些爱国人士。不畏艰辛守卫在边疆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缉毒的警察,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等等。他们都在爱国,都在尽自己微薄之力回报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传统精神,这就是爱国。

诗词的读后感2

  中国文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忙其是古代诗词。我喜欢读诗,诗中描写的山水、情犹如一幅美丽的图景,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我们不妨去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一曲野草颂,也是生命的颂歌,同时也抒发了深深的离别之情。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紧紧拘住题目“古原草”三字。第二句“一岁一枯荣”,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的规律。三四两句是一、二两句诗意思的扩展,进一步写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风一吹,野草就会蓬勃生长起来。五、六回句用“侵”、“接”两个动词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暗寓野草的繁衍不息,生机勃勃。“古道”、“荒城”应该是友人即将经历的'外所。最后两句点明题中“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春草比喻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读罢该诗,感悟颇深,诗中不仅描写了草原的四季场景,而且给人的一种力量,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正是我们新世纪一代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精神,回首中国的历史,不正是一部抗争的史诗,一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壮丽诗篇。

  我喜欢读书,诗给人一种豪情,给人一种力量。振奋精神,明白事情,鼓励我们前行。不畏惧前进中的困难。

诗词的读后感3

  李煜的词按其内容及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亡国之前和亡国之后两个阶段。但是不管是他亡国之前的词还是之后的词,都无不体现了他“真”的这一特点。大多数人认为,李煜前期的词仍未脱花间习气,其实不然。李煜前期有很多作品还是可以体现他“真”的特点的。比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写的是李煜和小周后幽会的情景,为了不让人发现,小周后就穿着剗袜悄悄在香阶上走,一双绣花鞋就提在自己手上。当他们在画堂南畔相见的时候,小周后依偎在李煜怀中,对他诉苦自己出来一次是多么的难,让他好好珍惜自己。虽然只是一首小令,却将两人陷入爱河的情景刻画的惟妙惟肖。特别是将小周后的形象刻画得极好,一个可爱动人的'形象马上就出来了。这首词是李煜从生活中提取的一个场景,然后将它自然而然的描绘出来,非常真切。

  李煜亡国之后的词是他所有词中的最高成就。李煜后期的词是在沉郁中体现其真情的。“情以郁而后深”,沉积在心中的郁结使感情格外真切。所谓“亡国之音哀且思”与他前期词不同的是,后期词的思想性更高了。最让人悲痛的是“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从君王变成阶下囚,就像从天上落到地上一般。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写道:

  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的开头便是两个诘问,让人猝不及防。这是词人向外观察和向内反省的结合。“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永恒不变的无情之物,而“只是朱颜改”是无常多变的有情之人。亡国之痛至极就承接了“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一口气贯彻下去,滔滔不绝,声情合一。李煜爱用水做比喻,比如“自是人生长恨水常东”、“流水落花春去也”、“九曲寒波不朔流”。这些关于水的句子通常是抓住了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词人常常都是将自己的愁喻入水中,正如水一样,连绵不断。

  李煜前后两个阶段的词体现的都是他的“真”,虽然环境发生了变化,经过了种种磨难,但不变的仍然是词人的词心。《惠风词话》里有:“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览风雨江山处有不得已者在,此乃不得已这,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者,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

  词心即李煜作词中体现出的真性情,他全身心投入写词的创作之中。李煜的词中既蕴育着特定的时代氛围,又显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所以王国维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这“神”我认为是他性情之真在他词中得到的升华。“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可见摹行容易摹神难啊!而李煜却将自己的灵魂注入自己的词中,是他的词篇焕发了生命,这才是李煜词能长久被人推崇的最中要的原因。

诗词的读后感4

  《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为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下面是我们的读后感。

  “读经典诗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读古诗文能陶治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寒假期间,我看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对节目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深深打动了。

  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古诗文的美妙,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读了这首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在烈日暴晒下的农民们,劳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除草,耕地,汗珠儿一串串滴进了禾下的泥埋的情景。有谁知道这盘中的一粒米饭,都饱含着农民的劳苦,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啊!我想,大家都涌读完这首诗,必定会对粮食的来之不易发出由衷的感慨。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上香喷喷的米饭,自己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下田给禾苗除草,这是多么感人的.举动啊!

  现在,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不知道节约,不懂得节约。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那可是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啊!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诗词的读后感5

  刚结束了一次西北大环线自驾游,无论是大美西北还是沿途风景,都是止不住的让人连连惊叹。这次旅行,我带上了《跟着诗词去旅行》这本书,跟随诗风词韵出发,去领略西北不一样的风光。

  携一本书,追寻古人的足迹,走进了那些充满诗意的地方,感受了那些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诗中的阳关即现在的甘肃敦煌。穿越时光,站在阳关,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漠和茫茫的戈壁,才体会到大漠孤烟的荒凉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孤寂、酸楚及至深的惜别之情。阳关一出,此时一别,再难回头。不知何时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以酒饯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书中的嘉峪关是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地方,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河西走廊之咽喉。走在关城的角角落落,看着硝烟留下的刻痕,倚着略有些斑驳的古城墙,抚着那岁月遗留的淡淡印章,那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那戍边城楼中每一个无眠的漫漫长夜,都近似在眼前,豪情无限激荡。当登上关城城楼时,远眺边塞大漠,感叹这数不尽的历史故事,道不尽的.英雄传说,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唯有这巍峨的城楼和残破的城垣依然矗立在连绵的祁连山脉脚下,还在诉说曾经的历史。

  自古大西北便是荒凉、壮阔的代名词,无数的诗人都留下对西北的描述,这些唯美的诗词,是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是报效祖国的决心,是与友人离别的不舍,是报国无门的无奈……去大西北旅行,是一场风光的盛宴,也是一场见闻的扩充,更是一次大型的“见面会”,与那些古诗中的美景相见,与那些盛唐诗人的时空相会。正如李白诗中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跟着诗词去旅行》就像是一本以诗词为载体的旅游攻略,在旅行的路程中,穿梭于山水之间,以优美的古诗词感念古人的情怀,它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每一寸故土。

  我想,这便是旅行的意义,同样是读诗的意义。我们要用诗词去旅行、去探索、去感悟,让诗词成为我们生活和理想的一部分。

诗词的读后感6

  在最近的这些天里,我学习了许多古诗词,其中有婉转动人的《洛神赋》,也有范仲淹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然而,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屈原的《离骚》了。在一千多字的长篇史诗中,屈原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受尽屈辱,流离失所,却依彭咸之遗则,为了使国君醒悟,屈原不顾谗言咒骂,毅然站在了皇帝的.面前。

  在充满变诈与残酷的仕途生涯中,屈原坚决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为了国家存亡,虽身处高位,却不畏生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怀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崇高思想,坚持到了最后。

  《离骚》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也写出了屈原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体现出了屈原深深的人格魅力。同时《离骚》也是中国诗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离骚》只是屈原诗词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类似《天问》,《九歌》都是诗中经典,这不仅是对诗词巧妙的体现,更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

  诗词不但是对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古诗词,细细品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诗词的读后感7

  古诗词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偶然的机会读到余映潮老先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实例,并且还有杨雪娇老师的精彩点评,雨露般浇灌初为人师的我。

  “古诗词里充满了音乐美。有的地方激昂急速,如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有的地方低沉舒缓,如泉流幽咽低回婉转。有的地方要重读,似有雷霆万钧之力;有的地方要轻读,似蚍蜉撼树之艰。有的地方要引吭高歌;有的地方要浅酌低吟;有的地方甚至还应该有颤音,那是词人心灵的震撼。”余老最激发我心灵的唯美教学设计就是“体味古诗词的音乐美”,诗歌的朗读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学生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必要法门。作为教师,只有先自己学会吟诵,才能教会学生吟诵。

  的确,诗歌是声音的艺术,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各种方式的朗读,才能深切体悟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因此,诵读法是古诗词教学最好的方式,应该将朗读教学贯穿始终。然而,在古典诗歌的课堂上,多数语文教师并不注重朗诵指导,只是做简单指导,如划分节奏,正字音等。“教师的讲解只能让学生被动地知道一些知识,朗读才能使学生自己主动地感受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朗读应该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秘密武器。在中国古代,诗词是可以传唱的,透过字里行间的“歌词”,穿过美妙的旋律,聆听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诗词韵律感强烈,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在优美的旋律中能够感受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体现诗歌的音乐之美。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这种音乐美感却被教师淡化了,没有教师吟诵诗歌的细腻指导,学生凭借自我感觉放声朗诵,很难有深刻的体验。缺乏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忽视诗歌的诵读训练,是古诗词教学的大忌。

  正确地吟咏诗歌,有节奏地朗诵诗文,走进诗人创设的语感环境,体悟诗歌之本初。诗人情感的品鉴,以声传情,通过朗诵体味诗歌的音韵、内涵美。因此,教师引领学生体味诗人表情达意的独特方式,品味深刻内涵,对学生的朗诵指导、技能训练尤为重要。叶嘉莹老师在《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中讲道,“吟诵不是为了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古典诗歌的诵读教学,要有教师细腻有效的朗读指导,就要有精准的“抓手”,从余老的教学实录中,我总结了四个方面指导诗歌诵读:

  第一,划节奏节拍

  诗歌朗读前首先要正音释义,这是所有教师一直做的较好的地方。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押韵,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最早是可以吟唱的,因此有很强的节奏感,把握住节奏才能读出味道来。朗诵诗歌时,节拍的划分对于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七言律诗,是二二三节奏还是四三节奏,并不是所有七言都是二二三划分,因此教师要区分好,给学生做出明示。例如,指导朗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应该是四三节奏,才符合作者那时那刻的情感。

  第二,析情感抑扬

  诗歌蕴含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学生初学不易把握其中的情感,不能完成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研读的过渡,在实践中关于情感的阅读指导还有待加深。例如,《行路难》中诗人李白的情感历程是一波三折的,文中的三、四句,是作者胸中郁闷,心里茫然,情感基调一定是抑;同理,五、六句是作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情感基调也应该是抑;七、八句中,诗人又想到了古之贤者的姜太公和伊尹的境遇,又重拾信心,情感变得缓和;而最后两句,是诗人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意欲勇往直前,读时一定要扬,读出慷慨激昂,诗人的自信来!这样,读出了诗人百转千回的情感,读出了诗人的“志”。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朗读指导,结合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层层深入,学生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对“辞约而旨丰”的诗歌理解更为深刻,读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激荡,为学生深入领悟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第三,定语速缓急

  分析完情感,就要根据诗人的情感变化来确定朗诵的语速,全诗并非一个语速下来。一般而言,情绪欢快的诗句要稍急促一些,而情绪忧伤的诗句应稍许缓慢,有缓有急才能读出韵味来。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都护铁衣/冷——难——着”、“愁云惨淡/万——里——凝”……破折号的这几个字要读开,突出作者的.奇思异想,环境奇冷。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地方也是要读开,还要急中有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望岳》朗读时,应注意押的是上声韵、小韵,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读的绵长而且饱满,尾音拖长,一定要慢下来,“齐鲁青未了~~”。再如,有的字需要读的特别快,时间短促,如“阴阳割昏晓”的“割”,“决眦入归鸟”的“决”等要读的急促,是古诗中特有的入声字,要读的比现代汉语的四声还要短,大概时间是0.3秒。

  第四,读语气轻重

  语气的轻重缓急也是情感体现的关键。《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中,文章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心潮如波涛汹涌,起伏激荡,要读得重一些,而文章最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要读的轻一些,现实不堪回首,感叹、叹息蕴含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就要读的轻一些,群童抱茅的无奈、狂风破屋的焦虑蕴含其中;而文章的最后,千古名句“安得广厦……风雨不动安如山”情绪激越轩昂,应读的重些。因此,语气的轻重是品评作者情感韵味的关键,朗读时应多注意指点。

  文学是形象的哲学,要用听来体会,要深情地朗读,读出文学的味道,朗诵中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力避笼统,务求精细,师生在“朗读对话”中千锤百炼、螺旋上升,共同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品析语言,体悟内涵。关于古诗词的音乐之美,作为教师,我们需慢慢体味,细细研究,聆听诗词音乐之美,探寻语文教学之蕴。

诗词的读后感8

  毛泽东的诗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其作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感觉,其挥写的常常是万里江山,千军万马的宏伟场面。“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曾经有人如此评价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我在读过毛主席的诗词后,对毛主席的了解更深,不仅仅是以前脑海中神圣领袖、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形象,而是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的睿智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诗人魅力。

  在《毛泽东诗词》中,不仅“久有凌云志,重在井冈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历览名山大川的感慨;更有?“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些对于中国经历磨难的深刻感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头俏”“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它们表现了毛主席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除了这种慷慨激昂,毛主席诗词还有“挥手从兹去”的离情别意,“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款款深情,以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殷切勉励,使我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

  今天的我们,在领略过毛主席的气概之后,我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的艰辛,知道了战斗的残酷,知道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探索、钻研要有坚强的意志,与困难作斗争。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诗词的读后感9

  打开《中国古典诗词》,推开历史的大门,悠久的气息扑面而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悠长,千年历史留下了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在世界历史亦留下了不可湮灭的痕迹。

  老去的历史在墙角被遗忘,翻开被灰尘覆盖掉的过往,在那曾经,你还那么耀眼,依旧留在里面,那古老却又那么熟悉的一页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华夏历史从未停止过流传,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逝去的过去留下了那不会逝去的曾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闭上眼,熠熠闪光的白练似乎从天而降,果真不负那三千尺的豪情壮语。不只是李白会为宏伟的绝景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顶峰似乎就在脚底,白云环绕于山腰,看着山下之山,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令杜甫折服的雄伟气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睁开眼,一派萧瑟的情景隐约出现在眼前,窗前的杜甫似乎没了当年在泰山巅峰挥笔淋漓写下豪情壮语的凌云壮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拂手间,又站在了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床上躺着一个已经快油尽灯枯的老人,伸出那双枯槁的手攥着床边年轻之人的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那个一生为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哪怕身处病痛却也还是一直挂念着国家的陆游。看着陆游闭上了那双带着遗憾的眼睛,我默默的从那间房间退出。

  抬起头,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一个飘零在外的游子,看着路上来往扫墓的人,心里平添一份忧愁,远处又来了一个骑着牧牛而归的放牧孩子,似乎是想要借酒消愁,向牧童寻问酒家所在之处,牧童指向远处的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片伤心之情凸显的淋漓尽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鬓已斑白的李商隐忆起了自己过去那握不住的时光,倍觉惆怅,看着李商隐头发两侧的斑白,只觉得时光似乎是一件易碎的工艺品,需要好好珍惜,也要好好行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窗外的是一尘不染的明月,屋中的是那举杯对月思念家人的游子,看着窗外皓月,苏轼只觉得愁肠万千,只得借酒消愁来聊表自己那孤寂的心。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莲花尽放的小荷池塘,有一叶小舟,舟上的女子身侧摆着酒壶,似乎迷失了方向,惊起了一滩鸥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吹弯了远方的一片翠竹,近乎垂直的角度,让人不禁为它担忧。远处缓缓的走来一个文人,当众人为那些柔软的翠竹担忧时,他却认为它们并不柔软,是在风雨中留下来的坚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从枝头纷扬飘落,本是萧瑟之情,却体现出一种陪护之感。春泥护花,而落红为春泥,养育落花......

  合上那一页,逝去的历史不会改变,但历史的长河却会流传,永不停息。

诗词的读后感10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熟悉而又苍老的声音将我惊醒,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望向身旁正扶着我身躯的那名面带悲伤的女子,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易安,原来是你!

  我是易安幼时亲手栽下的一棵梅树,伴随着她成长,她的喜怒哀乐,都和我的生命浸润在一起。易安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好友,更像是亲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易安啊,你又何时变成了如今这番沧桑的模样?曾经我眼中的你,并不是如此啊!

  我眼中的易安,是可爱顽皮的女孩。记得你未出阁前,经常去溪旁的亭子里玩,而且一玩就是一整天,不知疲倦。喝醉酒后的你虽划船而迷了路,但却并不着急,居然还搞恶作剧,瞧!你不断用力地划桨,把满滩的水鸟都吓飞了。小姑娘家家的,不要太调皮哦!

  我眼中的易安,是多愁善感的少女。还记得有天晚上下了场暴雨,你心绪如潮,借酒消愁。清晨,不顾身体的不适,你念念不忘园中的那些海棠。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你那喃喃的自语声:"经过那场大雨,海棠肯定是遭罪了,也不知花儿掉落了多少?"如此伤感的你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呵护。

  我眼中的易安,是幸福美满的女子。犹记得那一年,你成亲了,那时的你光彩照人、幸福无比。你与你的夫君志趣相投,形影不离,生活得就像那蜜一样甜。每当丈夫出门在外,你总会写下满纸诗词寄托思念。我曾看到坐在窗前的你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曾听你细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字句句饱含了浓浓的思念,让人觉得甜蜜而又温馨。

  我眼中的.易安,是傲气的女中豪杰。当年你的丈夫身为知府却弃辖区的百姓于不顾,临阵脱逃。身怀大义的你为丈夫的行为深感羞耻,于是在乌江边吟诵下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这样有着铮铮铁骨的你,当发现张汝舟的真实面目时,哪怕采取的方式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惜代价也要揭开他的丑恶面目。这般倔强的你啊,又怎能不令人心疼!

  你一生寻寻觅觅,却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明明满腹才华,却不能被当时社会所接纳。所受遭遇落差如此之大,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我除了陪伴,又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唯有吐一丝芬芳,为你的灵魂祝祷罢了!

  易安,如若你没有生活在一个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想必一定会不同凡响吧!你是如此聪慧而又富有远大抱负的奇女子,若能生在当下,定能施展才华,有一番大作为。可惜啊,可惜了……

  又是一年梅花开,梅树依旧在,人已化尘埃。

  易安啊,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如今却只能默念那句:"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花开花落,百转千回,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诗词的读后感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诗词的读后感12

  今年暑假,我读完了《小学生必读古诗词75+80首》,这些古诗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读完这些古诗,让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挑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让我知道了原来古人也会追星啊!这是一首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写出了一个普通村民对诗人的'那种朴实、真诚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读了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而《悯农》这首诗让我看到了世间的不公平和不美好。农民们辛勤劳作,全国之内没有荒田,秋天收获满满,农民却还是活活饿死了。让人感到悲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读了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千家万户迎来了光明的日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好书、读诗词,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的优美和文字的魅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我们从中明白很多人生道理。读书吧!同学们!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秀少年!

诗词的读后感13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收录了春秋至清朝诗词名句。闲暇读上几句,真是受益匪浅。书中描写战争的诗句,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无人还”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诗句。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诗人的悲壮豪情,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除此,描写时光流逝,感悟人生的诗句我也很喜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使我顿悟人生在世,短暂无常;“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告诉我只有经历奋斗,才会获得美好的'人生。

  读《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不仅让我重温了历史,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为语文教学增添色彩。读书真好,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诗词的读后感14

  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即便读过再少的书,拥有再少的文化,谈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古词佳句来,也会觉得如生活中的寻常话语,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最易涌上心头的感慨。

  就像一轮明月,映在中国人眼底的会是生命的阴晴圆缺,会是嫦娥的妩媚相思,会是长久别离的深情遥望,但很难是一个只会反射阳光的黑暗球体;

  再如那抹夕阳,映在中国人的心底,撩起了人生暮年的未解惆怅,渲染了边疆战事的壮怀惨烈,描绘了渔樵晚归的静谧温馨,但绝不会是地球自转的日日交替;还有那春夏秋冬,高山流水,花鸟鱼虫,一切的一切在中国人的世界里从来多是丰富多情的,人心总与自然交融,总与万物辉映。

  现代生活的忙碌、嘈杂、无序快要将我们吞没的时候,感谢于丹老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为我们适时奉上了一方清心静气的良药,那些曾经在我们课本里没被好好感悟的诗歌,那些每天出现在生活中却被我们麻木忽略的美好事物,全被重新精心梳理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于丹老师的循循善诱,欣赏着书中意境深远的古代画作,细细品味祖先穿越千百年的'随想或是感念,每个人的内心都像多了一双温柔的手在抚平心头的哀愁,每个人的耳畔亦似多了一个知己能体谅所有的心事。

  我想这本书,除了能帮助孩子、学生们更生动地理解古代诗词外,更有帮助的应该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心理学上说,人的生命在14岁之后,就进行了一半。因为14岁之前的儿时记忆,占去了大脑的大半,此后余生,都是光阴似箭。我想,这不外乎人越长大,对生活中的意象越发熟悉,从而变得寡淡索然,没有了那么多的发现和惊喜,也没有了能够和值得被记忆的事、物。所以,我们急需古人的深思和细腻唤醒我们对生活景象的珍视,就像于丹老师在书的最后说的那样:人的年岁越是增长,就越需要一种温暖,需要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在现实的纠葛之外找到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生活的黯淡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心灵不再有发现美丽和惊喜的能力,我们期待生活能够永远熠熠生光,其实古人眼中的那些美好,正透过亘古不变的月光铺洒在我们心头,不信,就请你捧起这书,定会真切触摸到生活中那满满的诗意。

诗词的读后感15

  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悲悯,王维的清灵,白居易的写实,苏东坡的豁达,辛弃疾的豪迈,李清照的哀伤,陆游的坚持……那些诗人,那些诗词,早已融入血液,化为中国人的浪漫与诗意,化作坚强不屈的品格,引领着我们中国不断向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

  身处乱世,悲居草堂,杜甫依旧关心天下寒士,情愿冻死。苏轼屡屡被贬,兄弟分散,却又能乐观地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句诗词豪放豁达,虽生不逢时,官场不利,却依旧有如此的胸襟,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迈向和谐美满的小康社会,从各国耻笑的`“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主导者。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红藕香残玉簟秋

  多少中国人在身处逆境时不低头折节,司马迁因勇于谏被处宫刑,却忍辱写下了名垂青史的《史记》。“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痛失丈夫赵明诚,却怀着悲痛,笔耕不辍。南塘后主李煜惨遭家国之痛,沦为阶下囚,却将自己的诗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首首诗词从他们笔端流泻而出,一缕缕情思从诗中自然流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

  “芒鞋竹杖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无畏豪情已深入我心。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戚继光奋勇抗倭,岳家军所向披靡,李广抵抗胡人坚守边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诉说着名将英勇拼搏,一首首诗词讲述着中国人顽强无畏,自强不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不屈,坚韧拔,已经成为中国人心底共同的记忆!

  一首首诗词,一个个回忆,将中国人紧紧连在一起,组成无比繁荣富强,无比英雄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诗词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的诗词10-23

关于兄弟的诗词及赏析_兄弟诗词03-03

儿童的诗词02-25

《李清照》诗词04-24

芒种诗词05-27

红梅的诗词02-20

春雨的诗词02-28

秋天的诗词11-07

励志的诗词11-06

山水的诗词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