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鸟古诗词鉴赏
鸟古诗词鉴赏
更新时间:2024-02-22 09:44:20
  • 相关推荐
鸟古诗词鉴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古诗词鉴赏1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咏乌》译文

  白天,乌鸦要在太阳里把光辉和温暖普照大地,夜晚还要伴着琴声啼叫。

  多么好的乌鸦啊,上林苑里那么多的树木,却没有它可托身的枝条。

  《咏乌》注释

  飏:字通“扬”,展扬、发扬。

  上林: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此处泛指帝王的园囿。

  《咏乌》赏析

  这是借写乌鸦的诗,说自己怀才不遇,在偌大的朝廷里(上林多许树),没有有一席之地(不借一枝栖)。

  初唐太宗时期没有甚么年轻的大诗人,却有一批老诗人,而李义府就是这一批老诗人之一。在史仲义主编的《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里,十八位老诗人中李义府位居第四,仅次于名满天下的“秦门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房玄龄。可见李义府在当时也入大唐一流诗人之列,其名气之大、大得来有人竞抄袭,剽窃他的诗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历史是一面镜子,大唐的历史是一面由皇家所铸的镜子,它既照古人也照当时已故的.唐人。史官们在皇权的威慑下对李义府评价既不客观、也不真实,还有丑化或贬斥之嫌,新唐书直接就将李义府列入奸臣传中。所以李义府一生的所言所行,及其作品因此受到限制或流失殆尽。

  这是历史对李义府的不公正待遇。

  《全唐诗》仅载李义府七首诗,其诗为:《和边城秋气早》、《诏谕有怀赠同行人》、《宣正殿芝草》、《吟鹦鹉》、《在州遥封禅》、《堂堂词》二首、《咏乌》;全唐诗外载有一首诗《忆伊川有赋》。

  这八首诗作中《咏乌》在李义府的仕途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首诗,成诗的时间各史书记载不一样。有的史书记载,李义府八岁时唐太宗去上林苑打猎,到童子科挑选了几位童子作陪,其中就有李义府,《咏乌》诗就是此时而作。如明朝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卷四就将此列入神童之作,然而据《新唐书?李义府传》记载李义府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而李义府八岁时是高祖武德四年,并非太宗时期,因此李义府这首诗作不是八岁时的作品。《旧唐书?李义府传》道:“贞观八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以义府善属文,表荐之。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黄门侍郎刘洎、持书御史马周皆称荐之,寻除监御史,召见,试令咏乌”。

  所以笔者认为,从该诗的内容来看八岁的孩童也没有这样隐喻着要官的心智。此诗应该是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正值弱冠年华的李义府,勃发英姿,才华横溢,又刚刚被剑南巡道大使李大亮推荐封为年轻的门下省典仪之作为妥。

  该诗为五言绝句,押挤韵。咏乌,就是咏乌鸦。在唐代乌鸦被称为神鸟,而且是给人们带来好运的神鸟。与现代人认为乌鸦是不祥之鸟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当时一位陪猎的武官,为了在太宗面前显示他的箭术误射落一只乌鸦。太宗非常惋惜这只乌鸦,命众大臣以“咏乌”为题作诗,以示纪念。李义府第一个援笔立就:在诗中李义府隐晦地责备这个武官不该伤害神鸟。诗的首联“日里扬朝彩,琴中闻夜啼。”写乌鸦白天迎着美丽的朝阳飞翔,晚上唱的歌像琴声一样优美。次联“上林如许树,不惜一枝栖。”是感慨。感慨这堂堂的皇家园林这么多好树子,不肯借一棵树子,来让乌鸦静静地栖息。

  有关次联,史书上记载不一。《唐语林》记载:“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隋唐嘉话》也是这样记载;《太平御览》卷920则记载:“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而《册府元龟》卷则记载:“何惜邓林树,不借一栖枝”,又卷840则记载:“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大唐新语》卷16则记载:“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从此诗的意义上来看应是“多少”或“许多”的意思较为合适。

  唐太宗听后大喜,慷慨说道:“赠汝全树,岂唯一枝”。随后,超拜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春升宫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从此,李义府在仕途上一路直上,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

鸟古诗词鉴赏2

  鸟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注释

  译文

  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

  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注释

  道:说。

  莫:不要。

  子:小鸟。

  望:盼望。

  全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如果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平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白诗人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生命的不平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平等。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诗人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那是乌托邦还是桃花源?朱门桃李双争艳,贫家薄衫难遮寒。劝君莫有穷富论,一般骨肉一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