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凤栖梧的古诗
凤栖梧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4-01-27 16:17:36
  • 相关推荐
凤栖梧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凤栖梧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凤栖梧的古诗1

  凤栖梧

  无名氏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凤栖梧的古诗2

  原文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宋代〕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会:理解。

  阑:同“栏”。

  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拼音解读

  fèng qī wú ·zhù yǐ wēi lóu fēng xì xì

  liǔ yǒng 〔sòng dài 〕

  zhù yǐ wēi lóu fēng xì xì ,wàng jí chūn chóu ,àn àn shēng tiān jì 。cǎo sè yān guāng cán zhào lǐ ,wú yán shuí huì píng lán yì 。(lán tōng lán )

  nǐ bǎ shū kuáng tú yī zuì ,duì jiǔ dāng gē ,qiáng lè hái wú wèi 。yī dài jiàn kuān zhōng bú huǐ ,wéi yī xiāo dé rén qiáo cuì 。

  相关翻译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相关赏析

  这是柳永一首长期为人传诵的'作品,是通常所说情景交融的典型。全词描述因思念对方而“伫倚危楼”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变化。既有景又有情,而且是情之极,伤之极。其中不少词句非常凝炼,享誉千古。

  词从“伫倚危楼风细细”人手,即通常所说的以景起兴。伫,即站立,伫而复倚,料想其“伫”已非一时。所倚者乃是危楼,可见非送别时之长亭,而是原来聚首之处。伫倚危楼而适逢有风,且是细细之风,故伫立之人不须转移或逃避。这里,作者连用“伫倚”、“危楼”和“风细细”三个词汇,把此时此地的气氛烘托得十分沉郁,从而便引发了一幕幕、一系列的伤感情愫和思绪。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说明在“伫倚”中思想还在驰骋,所驰骋者不是别的,而是因意中人不见而勾起的一段黯黯春愁。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作者以黯黯形容春愁,说明这个春愁正是由伤别而引起,意思更深一层。春愁之所以存于思想之中,却是与下句:“草色烟光残照里"相配合,并与这些眼前景物有着极为密切关系的。因为所有此时此地的“草色”“烟光”“残照”,便都由平日的“好风光”陡然变成引发伤心,勾起惆怅的客观事物而融人自己感情之中。至此,本想将心情向他人倾诉一番,却又因是独自一人,而没有对象可以倾诉,所以这“凭栏意”始终是“无人领会”,真是伤感之极!

  下片说,既然十分愁苦,而又倾诉无人,只好“拟把疏狂图一醉”,即打算以疏狂放荡的态度,不顾一切地寻求一醉以消愁闷。从语气上看,这是一顿。但又想到即使“对酒当歌”,也恐终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勉强作乐毕竟解不得相思之苦,所以又说:“强乐还无味”。此是二顿。经此二顿后,词中主人公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一个深情而无可奈何的道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说,这场相思虽苦,却还是值得的。相思为了爱情,这个爱情并未中断,这场相思也还要执着地坚持下去。纵然因此而消瘦,也值得,并不后悔。

  古人说“诗无达诂”,于词尤然。词可以表面写儿女之情,实际用来寄寓人生、寄寓为学,寄寓事业。柳永此词便可作如是观。所以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列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中的“第二境界”,很有道理。我们读词,不可以望文生义,就词解词,而忽略言外之意。 (袁第锐)

  作者介绍

  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凤栖梧的古诗3

  凤栖梧

  无名氏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飘泊图来,富有情韵。

【凤栖梧的古诗】相关文章:

凤微信名165个03-13

新安江灵栖洞导游词11-09

凤逆天下的语录汇编45条10-26

凤逆天下的语录汇编45句10-24

凤逆天下的语录合集45条10-10

《百鸟朝凤》说课稿01-20

2023年凤逆天下的语录38条10-18

凤逆天下的语录锦集36句10-23

2024年凤逆天下的语录39条01-06

2023年凤逆天下的语录45句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