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课程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崇明建设中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崇明县建设镇北部,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正在开发的崇明新城,是一所相对优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其中根宝足球基地班1个),在校生298人;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高级中学教师6人,一级教师25人,县、校级骨干教师5人。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勤学好教、务实创新、博大精深、团结奋斗”的校训,以“优质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优化的教育、优越的品质、优秀的校风、美丽的校园”为管理目标,积极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人文特色、足球特色,保持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定。现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强创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崇明县文明单位、崇明县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学校、崇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点: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合作、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专心学习,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越来越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结对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加快教师成长步伐,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互动的校本教研机制。管教归管教,年级归年级,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在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参加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措施,交流有针对性的教材。它促进了校本研究互动机制的正规化和“积极有效”课堂的实施。
缺点:
1.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一些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没有自我发展意识,不重视自身学科素质的提高。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乏在全县有影响力的领导。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觉悟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共存,成熟的教师与缺乏经验和方法的教师共存,创新意识和欲望强烈的教师与短期效果靠经验保守的教师共存。
3.个别学科团队教研能力不强,讨论氛围不强。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培训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和完善。
4.国家基础课程已按上海市课程计划要求实施。但与上海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相比,学校三类课程体系的门类和学科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需要培养教师自觉的教研文化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点:学生来自农村,简单,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缺点:学校的学生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市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导致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国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文化程度很低(父母学历在初中和一等),家庭教育缺失发生在农民进城务工后,特殊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水平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3)当地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进村和正在开发的崇明新城,为师生开展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彰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当地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有待提高。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为拓展课、探究课的开发和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和模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和学生健康发展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课程。积极巩固基础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的延伸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式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构建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知识过硬、工作精湛、爱岗敬业、教学精湛、教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完整,能有效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校本基础课能力、拓展课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探究课的指导与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区域级影响力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善于学习(zh m: ng)。
“学会做人”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礼仪、感恩、诚实,能够抗挫折,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勇敢前行。
“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勤奋刻苦。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乐于、有能力、乐于学习。
“学强”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东西,活灵活现地成长。
第三,课程设置
课程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标准,根据办学目标和特色,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努力提供丰富多彩的科目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注重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要重视学生在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的参与,根据学生需求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原则: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创造性地实践课程,不断反思各种问题,随时补充和调整课程。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整体实力和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切实可行。
(二)课程实施结构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20xx年度课程计划》和我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校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的灵活性,即“统一+菜单(选择)”的模式,既有必须共同学习的拓展课程,又有可以自主选择的拓展课程;探究式课程学校的特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