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
习惯是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在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根据学生实际,将课堂内外相结合,着重培养了学生如下一些习惯。
1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教学,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质疑的习惯。
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方法后,在语文方面,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从课题中质疑;在深究课文局部时,从重点词句、细节描写、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方面质疑;在课文结束时,可进行创造性质疑。数学上,我们引导学生不断地质疑问难,逐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印象极其的深刻,既增进知识,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在指导学生质疑时,我们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问题简单可笑,也要鼓励并加以引导,不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二是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
3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数学的预习也是很有必要,通过预习,相对来说也减少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使其集中精力倾听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课堂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好地方,学生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5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从低年级起,我就特别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其实,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差跟其写字姿势不正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纠正工作。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每次写字前,我们低年级教师总是和学生一起读一遍写字姿势的儿歌: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一尺,一寸记在心。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从而认真书写。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2
自从我们大班开展学习习惯养成的课题以后,教师对于这个课题就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认识。孩子们进入大班已经快4个月了,在这段日子里,他们认真地学习、愉快的玩耍。但是在开学初的时候,发现了孩子们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性不够、不能仔细倾听等等……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感到不适应,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惑。我觉得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应该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对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来谈谈在这个学期中我们班在实际教学中的感受和总结。
第一个方面:环境
在古时候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可见环境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也更多的考虑到了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氛围。在我们班级中,就把语言区放在班级的角落,希望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到其他区角更大的影响,而在语言区里面的书本也都是适合大班孩子们的。语言区的墙壁上也都给孩子们创设了图片和文字配对的游戏。这样,在语言区里面,孩子们就可以安静地、专注地看书,有一个很好的氛围。而且在各个区角内我们也控制了人数,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在美工区里面,我们也在材料方面渐渐地增加,引起孩子们不同的兴趣。希望孩子们在美工区里面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性。在益智区,我们也放置了不同类型的棋,例如在墙面上贴了五子棋的玩法,并且设置了“今天的棋王”这样一个墙面。让孩子们能够在下棋的过程中,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给孩子们一些挑战。希望创设这样的一个环境能够培养孩子认真思考的能力。在开学初,我们也开设了“今天我值日”这样一个活动。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要怎么样很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就要在一开始就慢慢的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而值日生就是能够培养责任意识其中一个很好的活动。
在班级中,我们也创设了很多这样的环境。有“天气预报”这样一块墙面能够和孩子们互动,平时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把自己前一天在家里听到的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也能够让孩子能够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填写温度的时候又有认识了横坐标和纵坐标。还有一个自然角,每天早上孩子们都可以去观察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用笔把它画下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而在中午午餐过后,孩子们也能够给自己带来的植物浇水,并有表格记录,这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观察能力。在这快4个月的时间里面,发现了环境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说环境不是外在的一个影响学习的因素,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孩子们会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的学习习惯。
第二个方面:集体活动
大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度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都把学习定义为“认字”或者是“计算”,于是就会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但是这样的内容和方式是不符合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我们应该给大班的孩子是学习内容丰富的,有唱有画有讲才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也准备了很多关于培养孩子们学习习惯的活动。在开学初的时候我们就开展了“今天我值日”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所以就设计一次“今天我值日”的集体活动。针对大班的孩子,也在值日生的工作上提高了要求。在本次活动中,让孩子们能很清楚地知道现在我们大班的值日生工作都有哪些,也让孩子们在值日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在活动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都能够说出我们在幼儿园的一天中哪些方面是需要值日生的。例如:进入盥洗室以后值日生需要监督小朋友排队洗手;在午餐过后需要值日生去管理小朋友正确的放碗筷等等。而这些值日生的工作,也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时候去帮助孩子了解具体的操作和要求。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每一次的实践中真正地了解清楚这些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实践,孩子们现在都能够主动去完成这些值日生的工作。
最近我们又开展亲子阅读这个活动,每个星期五都要借书给孩子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所以针对重要的活动,我们就设计了《我和书本做朋友》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说说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样保护好我们的书本,应该要如何翻阅书本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似乎都是比较简单的,他们都能够说出很多爱护书本和翻阅书本的办法。但是这些办法都是说说简单,在做起来的时候就有难度了。孩子们就会在平时看书的时候大声的说话,不会很安静地看书。所以我们也开始相互监督,来找一找平时哪个孩子看书的时候声音是最最大的,如果被小朋友都找出了,那他就取消一次借书的机会。让孩子们都学会安静的、耐心的看书。在本次集体活动结束之后,所有的孩子也一起修补图书,希望让孩子在修补图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图书也是要好好爱护的,如果书本都破了,那我们就看不到书本中的知识了,让孩子们都能够爱护图书,轻轻地翻阅。而孩子们也在经过这次活动后,开始更加地爱护图书,也能够安静地看书了。教师应该多多的针对孩子们不同的习惯去设计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看看、做做、讲讲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不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个方面:班级活动
良好的学习活动不仅体现在环境和集体活动中,也渗透在孩子们平时的各项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平时的各个环节,是否让孩子们都在慢慢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午餐过后,让孩子们坐在小椅子上安静的看书,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也不能一直去换书,要把一本书认认真真的翻阅完了,就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换书看。这样的方式就是想培养孩子们静下心来安静地有耐心地把书看完。如果有充分的时间,那就会让孩子们在午餐后,把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没有完成的画都凃好颜色,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另一个方面也希望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有始有终。在一开学的时候,我们也开展了集星换物”这个活动,从学习、生活、运动和睡觉四个方面来监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活动,也让孩子们在平时的时候能够相互监督、相互鼓励。
当然,良好的习惯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只是我们在这个学期中的一些小小总结,希望在下个学期中能够完善更多的不足,让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3
所谓习惯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习惯培养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为就人的学习来说,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此时习惯培养对于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坚持性;而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种律己和坚持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孩子,这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习惯养成最需坚持,可中班的孩子坚持性相对来说较差;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枯燥和艰苦的过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东西。怎样才能让习惯的培养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接受又乐于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带习惯养成中来呢?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让孩子赶兴趣的方式。
一、 妙用动画人物。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天线宝宝、奥特曼、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天线宝宝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
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效果自然好的多,当然也有利与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教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务驱动式”,即教师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孩子暂时做到了教师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教师再要求,孩子又忘。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事半功倍。因为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们不能自觉地去遵守这些要求。因此,在对孩子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做,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玩积木时总喜欢弄出很大的声音,非常地吵闹。要求他们安静一点,可往往只能保持一会儿,很快又肆无忌惮地吵闹起来。于是,在一次玩积木时,我悄悄摁下录音机的录音键,把孩子们发出的噪音录了下来。然后在上课时放给他们听,问他们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并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声音。此后,这种情况好了许多,并且一些孩子不仅能管住自己,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三、文学熏陶
儿歌、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利用这些文学形式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把洗手的过程编成幼儿感兴趣的童谣,用故事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等。
四、 树立榜样,以点及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习惯好,有些孩子习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师就尽量在孩子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让孩子之间相互促进,养成好的习惯。
五、教师要帮助幼儿反复强化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中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渗透与孩子门的生活各个环节中,孩子的意志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家园一致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于孩子,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4
一、当前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发现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大致有以下几点: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填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做题的基础,更是考验学生个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把运算符号看错,抄错题目,乘法口诀背错等,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被忽视或者没看懂,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学生容易遗忘,所以隔三差五背呗乘法口诀,时不时来点口算关,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小学生缺乏的一项能力。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老师,喊我,喊我”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人深思。所以,我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听课习惯,我会时不时让孩子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5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很快,理解新鲜事物的潜力很强,在这个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构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学潜力,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小学是一个人构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小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不仅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务必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用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二)培养学习习惯是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利于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态度等人格水平,提升学习潜力、思维潜力、创新潜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它还赋于更多内涵,如大胆发言、多向思维、独立思维、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习惯。这些都需要从小学生抓起,有目标、按序例、持续不断训练养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面临问题及归因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致使这些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究其原因:
(一)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这期间,上述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并且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仍有待完善与发展,且在中后期逐渐出现不同认知风格的迹象。
(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比较短近,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渐向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它反映了该年龄阶段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机及其整个学习活动的水平特征。
(三)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起来。具体考察小学生意志特征的各因素,如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等在低年级并不显著,直到中年级后才有较快发展。但是,自制力和坚持性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低年级行为方式主要受外部因素,如教师,家长的控制。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对外在控制因素等方面的依靠性渐渐减少,但其内部控制潜力还不足以调节控制自己行为所致。
(四)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娇生惯养成了对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旋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被家长淡化甚至放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不和谐,尤其对基础薄弱、习惯较差的'学生还不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养成教育,因而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行灌输、拔苗助长、过度训斥、情感冷漠、甚至排斥的现象。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资料。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计划包括每一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到达什么要求。每一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能够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资料。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教师、家长不能代替,就应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能够调整,不可放弃。
2、引导学生养成按时按点完成规定任务的习惯。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构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孩子学习,就应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必须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坚持下去,就能构成按时按点完成规定任务的习惯。
3、引导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务必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方法之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教师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方法之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
4、引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能够跟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5、引导学生养成养成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务必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具体问题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6
良好的习惯将让人受益终生。同样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生受益。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尽可能多地发挥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培养他们以下这几种习惯。
一、结合实际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打开,认认真真去读。我们所教的课文中描写的一些景物,有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结合实际去领会,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如学习《海滨小城》这一课中的金凤树时,学生十分兴奋,因为我们学校操场就种了许多金凤树。他们边读课文边回忆几年来自己看到的金凤树四季的变化,可是花到底什么样,好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他们决定去看一看。下课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来到一棵棵金凤树下,远看,、近看、踮着脚看,观察得很仔细,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着实可爱!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课本里常有一些学生们知道或了解的一些动植物、自然景色或现象等,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说出自己的理解,以达到学习观察的方法,日久天长自然形成观察的习惯,他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二、收集信息补充课堂知识学习的习惯。
当今社会是信息畅通知识爆炸的社会,在学习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搜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从而使他们养成收集信息的习惯。如在学习《鲸》这一课时,同学们对只了解书上的鲸它们生活习性简介并不满足,他们从课外读物、电视专题节目中了解到生活在地球上的鲸有几十种,了解到更多的鲸的情况,好几个学生抢着给大家看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在教学中,我不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依据,而是经常启发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及时、适度地传递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同学们都能在更加广泛的学习知识的环境里共同成长。长期坚持,学生们养成了自觉收集信息的习惯,促进了课堂的学习。那些爱看书爱上网的学生总在我身后追问,老师您需要xxx资料吗?我明天可以带来!还有的学生提前阅读后面的'课文,提早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看,他们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多高啊!
三、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或分组讨论,或结合某个问题争论,或画图,或表演,使他们各自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享受成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学习古诗时,学生对当时的场景理解不够是常有的。我引导他们利用表演的形式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加深理解。当同学们看到李白拱手作揖与友人告别的样子时,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看到小童对回乡老人完全不识的眼神时,明白了文章表现了诗人多年后回到家乡的悲凉感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注意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为了努力做到这一点,我经常组织学生的集体画图,合作学习。学习《冀中地道战》这一课时,学生读过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请学生根据课文介绍,小组合作画出地道的示意图,学生个个眉飞色舞,热烈地讨论着,积极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一旦有了共识,有了统一的意见,便忙着分工、画图。整个课堂求知气氛浓厚,通过画图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好地理解。小组合作画图一般仅用十来分钟就能完成,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了课文,学生每每都十分兴奋,也使我感到语文教学努力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了学生以锻炼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培养了他们合作这一具有时代性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构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必须程度上还影响其潜力、性格的发展。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潜力不强,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日常的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资料。从家长反映状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齐做作业。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理解别人的意见。
(三)语言表达的潜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明白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资料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四)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到达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一年级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几种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训练,但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资料和方法上都有区别。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
(一)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是否有需要补充的;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搞笑,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二)口头表达。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潜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状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三)就语文学科来说读的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从二个方面进行训练:(a)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姿势以及自觉朗读的习惯。(b)精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天文地理,扩大知识面,使孩子们从小主动寻找科学的奥秘。
(四)认真书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写作业之前,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其次,透过讲解,使学生树立构成正确、美观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有必须的书写速度。为此,学生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宝宝,教师要事先给他们写好样貌,让他们先观察,再书空一次,最后在练习写。
三、培养过程中需把握的几个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构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十分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个性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务必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构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行为变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8
这学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班级,实现班级学生发展的均衡化,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学习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主体性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童年的金色平台,从而使我班班风、学风走上特色,教育教学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我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施及时评定,激励竞争评选:“学习之星”“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一学期来,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了不同层次的进步,特别是陈xx,朱xx同学,原来上课爱搞小动作,说话,自从运用激励竞争以后,他也争着举手发言,作业也按时完成,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另外,多与各任课老师的联系,抓好各门学科的联系工作,重点抓好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整个班的班风班貌越来越好,有一定的凝聚力。
2、狠抓教学质量、落实并推动教育均衡化教学质量是班级成长的底色,它集中反映了班级成员的努力程度,我在糅合各科学习成绩时,始终要抓紧质量这根弦。首先,寻找突破口,关爱后进生,努力实现班级里局域的`平衡。其次,协调科任教师抓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作好每个学生成长的详细记录。最后,抓学生学习质量时,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班队会,开展”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队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开展教育转化工作,才能收到效果,成为班级教育质量提高的一大主题。
3、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学期我根据学生的实际,举行心理健康专题讨论会:例如:《向失败挑战》、《合作与互助》,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使大家在讨论中能丰富思想,训练思维、口才以及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结合时事或平时班上发生的一些热门话题,如,”日本地震“在开展班队会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处理学生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深入与学生谈心,使学生有健康、活泼、上进的身心,有健全的人格。
4、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学期,利用升旗仪式、三八妇女节、校运会、六一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迎大运,UU五色花艺术节“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另外,结合”十好“文明班的评比要求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本学期我班的好人好事增多,基本没有学生打架,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好多,班上有良好的班风班貌,成绩也不错。这学期连续每月获学校的文明班级的称号,在活动中也是(年级)名列前茅。如,校运会、书画展都获集体的一等奖,合唱比赛获二等奖。此外,还按学校要求出好黑板报,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作好班级美化布置工作,营造学风浓郁,充满青春朝气的班级氛围。
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我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以上只是我本学期对班级的一些小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9
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将轻松地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会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分辨是非,找出要点,学有所成。反之,不良的习惯将阻碍他们正常、优秀的发展。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他们已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跳跳蹦蹦;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过渡呢?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生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以来的一个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七、八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开始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象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课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知道他现在讲的在哪里,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五、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在评分时也采用“双轨制”评分,即有正确率等级和态度等级,如果做得全对、态度又好,就可得“优优”;有的错了一点,但态度很好,则可得“良优”,这种“双轨制”评分法学生很喜欢,只要态度端正,肯定会得一个优的,特别优秀的在旁边再加在,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红。
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吾将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0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1、良好学习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给保证,使学生终生受益。
2、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小学是一个人构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不仅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务必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斜视、弯腰、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必须时期构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资料
(一)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主动预习。
2、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必须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二)课中
1、良好的三姿习惯
(1)听课姿势:要持续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就应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2)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读书眼睛离书本一尺左右;
写字时上身坐正,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规范答题的习惯。口头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3)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4)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潜力。
(5)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1)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潜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潜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和探索精神。
(2)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务必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群众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课后
1、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
(2)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3)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4)做作业时,应持续正确的读写姿势。
2、自查、自改的习惯。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潜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明白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3、及时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每一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资料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构成知识网络。
4、课外阅读的习惯。校园就应认真落实好经典诵读活动,并透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5、爱惜和及时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学习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整理,摆放到原先的位置。学习用品就应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要爱惜学习用品,不毁坏、浪费学习用品,不喜新厌旧。
三、实施要求
1、抓住关键期,加强启蒙教育。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进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构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状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状况,教师要定期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务必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构成,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不能只讲要求,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比学赶帮氛围。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5、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
6、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职责。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校园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1
我们深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因此我校始终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认真解读本学科的学习习惯培养项目和要求,然后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出本校本学科各个年级段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项目和应达到的要求。学校领导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小组还时时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纠正工作偏差,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多层面的。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学习习惯培养,二是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传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一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培养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教师一定不能心急,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很差,他们的学习多数都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安排预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对于好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针对“后进生”,我们教师要进行帮助,使他们在预习中不掉队。
在预习中要鼓励学生尝试解答课本例题。要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不要读完题后看答案,这样只是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认真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教师教学语言也要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再配上形象化的动作,学生就十分感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1)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作业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如果学生的书写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自觉认真检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稍有变形或引伸、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养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多读、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同时也是为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二、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计算技术和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比获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三、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新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互动,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亦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
(1)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2)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要培养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要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地、稳定地得到发展。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2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让老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看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要少讲或不讲,同时,在看时注意要集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
会想:首先要肯想,老师每提一问,学生人人都必须立即思考,立刻去想,准备回答。即使不回答或答不上来,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去了,老师要有的放矢的进行点拔,使学生接着去想,同时,要对学生及时评价,答得对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都要通过“说”这一关来点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想的出,就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会说,能促进前者三会。我的做法是: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并要看谁的声音最响亮,看谁发言最有气魄,最有精神,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声音”达到合格。第二、经常让学生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单独说也可以三两人互相说,还可以分组说。总之,人人必须有说的机会,同时,学生传说的,教师切莫代言。第三、要求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定义、概念、法则、性质等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来完整的回答问题。第四、要给学困生的发言权,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善于观察,不会听,不会想,也不会善于思考,所以自然就不会说了,所以教师总是要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说,说错了不要紧,教师给予纠正。
二、教会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只有体味到思考的乐趣后,才会用心的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四点:第一、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第二、留给学生宽裕的思考时间。第三、为学生提供思考的依据。第四、及时组织,多次交流,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就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学生思维得到全面的训练,思思考的能力也随之而提高,学生有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思考的习惯。
三、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或错误,往往并非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少必要的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每次测验或试卷分析,教师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会审题的方法,养成审题的习惯。
学生在解题时,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做算草也要象正式答案一样,竖式排列有序,做到算草不草,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解题时,每做一题要检验,检验就是验算。验算理,验方法,验计算。边解题边验算。做到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成功,防止无效劳动。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布置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对学生解题训练要求要高。由于少学生感到不难,不难,就乐于动脑并认真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能力,只能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学会了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3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和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同学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加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同学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事例,使同学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同学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
一、回忆切入,揭示话题
1、大家回忆一下,在上个学期,要求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经过大家一个学期的努力,不少同学形成了善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从你们的读书笔记上,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掌握了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期,我们还要继续记好你们的笔记,把有价值的资料及时收集,剪贴在你们的笔记上,……
另外,在上学期,我们班同学也喜欢好问了,其实,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多问,只有这样,我们才干对这世界了解得更多,才干成为饱学之士,才干满腹经纶。
2、这个学期,我们还要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板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读题,解题
协助理解:想学好语文,有更高的能力,不只得读好多的书,还要融入大自然,多到社会生活中去“阅读”,大自然也是一本大书……
二、观图明理,初步感知(这局部控制在10分钟之内)
1、独立看图,自主感知
(1)、能不能看懂这些图,从这些图上,你能有些什么认识。
(2)、指导同学独立有发现性地观察图。
2、互相交流,探究,交流认识与收获。
3、师生交流,加深认识:
(1) 我们到天文台去,可能有很多新鲜的认识……
(2) 观赏一些名胜古迹,可以……
(3) 去游览一些名山胜水,可以……
(4) 甚至,我们可以去撑一撑竹筏,感受一下……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知
1、提出实践活动内容:
在这些年中,你们有没有在校外参与什么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或跟家长到过什么好玩地方,并从中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收获?
2、每人选一事,先自我准备,再分小组交流。
3、师生交流感受,深入认识。
四、总结,升华认识
4、教师总结,让同学更为深入地认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
5、激发同学投入到大自然,投入到社会中,更广泛地学习语文,让自身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知识的人。
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见总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与启发。
(向同学渗入我们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投身到大自然,到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2、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能在实践在较好地运用,而注意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是在学习语文,那么在学习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语文实践活动呢?今天,我们再来看本学期第二个习惯: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3、读题,感知题目的初步意思。
二、观图,初步感知
1、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实践活动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呢?请你仔细地“读”图,看看图上的人物在做些什么?
2、 渗入指导:
指导同学重点看一下图上人物在做些什么,自身考虑后可以互相再讨论一下。
3、 再“读”一下图,想想,这些活动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4、 师生交流,老师总结:
其实,我们身边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比方我们现在所做的“读书笔记”,你们笔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不只有工整的文字,有优秀的诗文,还有美观大方的合理布置,这就是语文实践活动。
我们出一期板报,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活动,在出板报的过程中,要有一番深入的考虑,想一下该设计怎么的板块,该配些什么样的图画,该出些什么样的内容,文字该如何布置等等,必需把这些事和谐地布置好,否则出出来的板报就不吸引人,价值性就不大。
另外,还有演讲竞赛,书法竞赛,朗读竞赛等,都是把我们平时学的东西,专门拿来展示一番,都是对我们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要想把语文学得更出色,肯定缺少不了这些。
三、具体实践,深入感知
1、 引入:下面我们就来个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把你的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出来……
2、 小演讲,以“这个寒假我玩得真开心”为题,简要地向大家说一下,让大家感觉你真得开心,快乐。
3、 自我准备,自我回忆,独立考虑。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4、 指名上台,针对具体情况指导:
鼓励同学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把自身的开心与快乐尽情地吐露出来。
5、 总结。
能把自身的内心,自身的经历,用自身的语言生动,准确地叙述出来,这就是语文,表达得越好,就证明你语文学得越好……
四、总结,鼓励激发
1、在上节课,要求大家能多走向社会和大自然,向社会和大自然学习语文知识,这节课,我们又深深地认识到,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用,而只有多用,常用,才干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即要多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自身才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人家的认同。……
2、为了我们语文学得更出色,请大家多在实践中锻炼自身,多在实践中接触语文……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总结】相关文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0-18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学反思04-05
小学习惯培养计划06-09
良好的习惯作文12-29
良好学习习惯计划4篇06-01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04-05
养成良好的习惯作文01-19
良好饮食习惯的标语12-29
培养好习惯的作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