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学习总结>初中生物学习总结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
更新时间:2022-11-14 15:00:06
  •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学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1

  20xx年11月6日—8日,临沂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先后在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沂水县沂新中学举行。这次优质课评选参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及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四个课题的内容和活动都比较多,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对所有选手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幸的是经过各位选手精心的准备,使我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看到了许多惊喜,收获了许多的经验,也激发了一些思考,现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简单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惊喜与收获

  1、重视实验和探究。这次比赛,许多老师能把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落实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凸显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如“幼根的生长”,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依次通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以及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哪些部位有关。再如“真菌的结构”、“花的结构”、“发酵的原理”、“叶芽的结构”等,很多老师都在这些实验上花费了心思,一步步利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总结形成结论。这些老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实验绝对不是一种验证性的过程,也不仅是实验技能的训练,我们要发挥它在知识生成中的作用。

  2、课程资源丰富。参赛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如实物、模型、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直观。如“制作米酒”,参赛教师录制了制作米酒的过程,把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说明变成了老师或学生简单生动的演示说明,方法变得有趣而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米酒文化”的介绍,让制作米酒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的要求延伸到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教材的文字、图片难以体现生物这门课程中鲜活的生命特征,所以我们就要尽量去利用身边直观的教学资源,如有实物就不用模型,有模型就不用图片,根据地方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情况去寻找一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来落实我们的课程目标。

  3、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方法指导,尤其表现在对难点的突破。《真菌》一节“观察青霉的结构”,很多选手指导学生利用规范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青霉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制作出来的装片学生只能看到散落的很多孢子,但难以看到直立菌丝以及上端着生的孢子图像。可有的老师打破常规,让学生把挑取的青霉或一小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它的边缘,却能清楚地看到直立菌丝和扫帚状排列的孢子。通过这个实验我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怎样算是正确的方法指导,关键看它能否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活动目标。观察青霉的实验,目标不是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而是观察青霉的结构。

  4、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近些年,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曾一度成为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的焦点。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以它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往往有些老师对它过多依赖,忽视了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这次讲课比赛,选手们制作的课件可以说是简单实用,效果很好,同时,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的意义:老师站在那里代表一个细胞,突然,两臂向两侧伸开(建议单臂伸开更准确),代表长出了根毛,细胞的表面积增大了。这种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很形象。如果让学生亲自去做这个动作,我想这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式是很深刻的。再如,有位老师利用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制作了受精过程的模型,我观察到学生拿在手里感觉很好奇,几人一起很主动地去研究它。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状态。还有,教师对板书的使用和设计,有的板书设计精美,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一笔一划的书写让知识的生成有了一种沉淀和力度。

  二、问题与反思

  任何一节课,都不会十全十美,这就是真实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一位老师,个人素质非常好,课的设计也很好,可惜最后时间稍有欠缺,这样的缺憾不免让人觉得惋惜。细细想来,课堂上有一个活动环节是没有必要的。对大多数参赛选手来说,为了准备一节参赛课,会收集很多资料,听取很多人的建议,最后面临的就是取舍的问题,有舍才有得。我们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课堂的生成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课堂预设进行,否则也不是一节成功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不能把课设计的太满。

  另外,大多数的课都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在进行,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学生的倾诉,有的老师甚至没有倾听,没有回应。课堂上师生缺乏真正的交流互动,缺少思维碰撞,缺少一些生成的精彩。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的缘故吧。而怎样放,怎样收,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2

  我县生物研讨会前段时间在春寒料峭中在湖头中学隆重举行。首先听取两位教学优秀的老师的讲课,然后讲课老师说课,大家评课,然后四位生物这科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做了经验介绍。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现在简要总结一下。

  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现在把我的听课心得简要总结一下。

  首先听了湖头中学xx老师的《生物与生物圈》,她的学案跟《同步学习探究》的路子一致,但是比《同步学习探究》更完美,亮点是把练习题按知识点分了类,把知识梳理部分分解开来学习,在完成知识梳理的部分知识点之后,马上跟上相关知识的练习题。在上课过程中上的比较流畅,学生配合较好。我感觉是一堂比较完美的课。

  然后听了四中xx老师讲的《人体的呼吸》这一课。他把课件与学案相结合,上的也很好。他的课的亮点是课件很形象的把呼吸的过程展现出来了。在学案中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也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得很清楚,并讲解的很清楚。学案中练习题的设计也很有针对性。他的课上的也很流畅,学生配合也很好。我感觉严老师的课也是很成功的。

  总之,听了这两堂课,我对复习课的上法有了大体的思路,觉得他们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会努力向他们的课靠拢。

  下面是听了经验介绍后的心得:

  首先辛集中学顾秀庆老师做了报告,他说这是他与他的同事薄老师共同研究生物教学的收获。报告指出:

  1、明确思路,把握方向。

  强调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训练。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心中有方法,有学生。逐章复习时,要建立知识体系,要把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联系起来。、

  2、精心备课,提高效率。

  备课时首先要把握住复习目标,重难点。然后备学生,备习题,让学生做到做一题会一类。

  3、放手给学生,知识梳理,学生完成,学生讲解,然后用检测弥补不足。

  4、巩固提升,专题训练。

  5、联系社会。多看与生物科有关的电视新闻。

  6、精讲综合练习中出错率较高的题。

  7、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重视复习课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先进生以激励为主,后进生以鼓励为主,多与学生沟通,人性化教学。然后蒲汪中学薛老师做的'报告《会考思路与方法》。她的报告中指出,她的复习方法与湖头中学黄孝玲老师的上课方法一样,由知识梳理,到跟踪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她还强调了学生逆反心理强,应该注重思想教育,同时注重抓中考的边缘生。

  然后,里庄中学的xx老师做了《态度决定高度》的报告。她指出:

  1、严格要求,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

  2、认真钻研备课。课堂中落实126策略。

  3、注重检测反馈。同步学习复习卷上的题既全面,又综合。特别注意看图做答题。第二轮复习时,打破界限。

  4、做中考模拟题。精讲生做错题,讲优题,讲新题。

  5、注意答题技巧的传授与交流。三中张尤刚老师的报告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其他方面与上述几位老师讲的大同小异。

  生物教研员xx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只有把自己最好的保留下来,吸取别人好的方面,才能不断进步,教的越来越好。她特别强调要搞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不能闭门造车。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明白了要通过导课环节,通过学以致用等提高学生兴趣,明白了复习的思路,以及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边缘生的辅导,精选精讲练习等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方法。受益匪浅。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3

  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如叶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很明显,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说,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因此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5.生物进化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再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进而组成多分子体系,最后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变化过程;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生态学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永无止境。人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逐步更新人口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 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

  2.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

  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

  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

  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

  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4

  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的感受很深,本次学习专家重点给我们展示了几门示范课,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说实话,很多也是我上课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我把本次学习的内容感受总结如下:

  现行的概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注入式”的生物概念教学模式、“说文解字式”的生物概念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有其共同特征: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只重记忆,不重运用;只限于概念本身,不注意结构联系;只重概念知识,不重科学人文素养。很显然,这些教学法已难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难以与日俱进,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巧妙联想转换法概念教学的困难在于对概念的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方面加以诱导,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以引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求知欲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生疑质疑,设计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易启发。例如:

  在教学“果实种子的形成”时,运用民间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针对概念,设计问题: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分别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形象生动,学生不但涌跃参与而且学而不忘,学而难忘。进而又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联想,“胚,胚胎、胚珠”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结构。再比如珠被并不容易观察,但教学中知道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白胖子”是住在“帐子”里的,这样将不易观察的珠被以“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东西来观察研究。继而点拨学生,胚又存在于哪里?发育成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讨论探究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在学生脑海里便形成了"果实种子的形成"的正确理解,并能对真果实、假果实、真花、假花树立正确的认知。

  教学实际中这样的案例很多,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因势利导,巧妙地设计,加以联想,并能适时采取转换,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学生会切身体会到概念的理解其实不难。

  2、探索类比法类比法是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可能相似,可能相异。探索类比法的一种方法就列表比较。如在学习《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叫学生单纯接受并不很难,但通常是短暂的,时效都很短,这时教师可将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列一表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表格的方式理解概念,既形象化,学生容易接受,学生一旦形成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加以应用,许多概念的理解将迎刃而解。

  3、逆向思考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也即“反向思考”,它是从现有事物原理机制的反面、构成要素或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探索而进行学习思考的一种科学方法。在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善于驾驭这一方法,运用它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寻求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提示物:如在学习中考虑了哪些方面?哪些认知是确定的,哪些认知是不确定的?然后由学生展示讨论,教师从旁点拨引导,探究合适的理解历程,最后由学生根据事实,逐步归纳形成概念。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一般高等动物都是有性生殖,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无性生殖呢?以逆向思考法操作:例举克隆羊多莉的事实引证,结果,学生不但理解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概念,还理解了克隆技术一现代生物学新名词。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会把认知对象的观察自觉深入对变化原因的理性探究中,从而形成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

  4、概念教学的新视角概念图

  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对学生来说,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对比复习。概念图还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将众多概念的内在联系直观地加以展示和区别,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和,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个理想的概念图应该是:

  (1)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

  (2)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词组标注出来。

  (3)不同层级概念间的纵横联系清楚、明确,并形成一些交叉点:纵向联系说明概念间的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横向联系可以说明处于概念图中同一层级水平的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而交叉关系则说明处于不同层级概念间的联系

  5、运用同化论指导生物概念教学

  奥苏贝尔同化论观点对概念的习得也作了精辟论述,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新概念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新概念与头脑中己有概念(前概念)间存在某种类属关系时,若指导者能给予有效引导,使学习者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习者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习得概念。如:在学习动物细胞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在动物细胞结构图中找出两者结构中的差异。实践证明:运用了奥苏贝尔的同化论指导概念教学,提出教师可根据概念的类型和在教材中呈现的次序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恰当地选择同化模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生物概念。对提高生物概念的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6、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生物概念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要贯穿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本次学习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期盼下一次继续学习。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5

  一、“先记忆,后理解” ,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知识形成整体网络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五、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6

  一、关于导入新课

  二十中的张洪彩老师是质疑设问导入复习课题,然后投影考点扫描;沂水的王展芳老师和沂州实验中学的刘福勤老师则是直接切入复习课题,然后投影复习考点,都很简短直接,而王老师让学生读一遍的效果则会使复习要点显得更重要一些。

  小建议:

  1、能否强调或提示一下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让学生做个标记。

  2、能否等到复习完了,再回过头来逐个审查一下这些复习要点都掌握了吗。

  二、关于教学过程

  1、张洪彩老师是先让学生对着课本进行自主复习,我开始感觉这样的做法是否有点太宽泛了呢,接下来的听课才知道张老师是别有用心的,不给学生规范的版本来限制学生的复习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从哪几方面进行的复习,这样学生所说的就全都是学生自己获得的认知,如此的匠心设计更能凸显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巩固,采用了多样的教法来进行有机的融合,比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等内容采用了比较表格的方式;对于细菌真菌的分布则用了评价实验方案的方式;作用的教学是投影了物质循环的图片,增强直观认知效果;与人类关系的教学则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配合老师的课件投影则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2、王展芳老师让学生对着学案的内容自主完成知识梳理,学案的设计内容较详细,更适用于第一轮的全面复习,用时较多,大约14分钟,然后是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答案,之后是学生代表读示答案,再给2分钟背记答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典型例题应是对复习知识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时间相对较少,把更多的时间和学习活动通过学案的引领来让学生动起来,也是不错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3、刘福勤老师教学设计过程不同于前两位,也是不同与我们多数老师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做相应习题来回顾、总结、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更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会了,哪些还不会,都能通过做题来检查出,学生的复习也会有针对性了,而不是面对全盘再通抓一边,相比前两位为代表的通常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应该更适合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

  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做法很好,(三位老师都做了这一点)我要特别点出这一点,构建知识网络,即把零散的知识点穿成线,编成网,这不仅能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力,就是综合知识的能力。长期训练必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对综合能力的更好提升。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一般老师都舍不得在课堂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就想让学生多做几道题,多数时候都是放在课下让学生完成,但往往又缺少追查是否完成的举措,因而目前的'现状就是,心中有美好的想法,身体却无实施的行动。张老师却给了学生们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网络构建,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给张老师一个小建议:能否多展示几个学生构建的网络呢?只展示一个的,缺少比较和发现优点,多展示几个会更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补充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风格

  张老师:如缤纷春色,是用多样的丰富的精彩在潺潺溪水中助学;

  王老师:如灿烂春阳,是用昂扬的澎湃的激情来感染着学生想学;

  刘老师:如和煦春风,是用其特有的稳重谦和于娓娓道来中导学。

  四、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对三位老师选择练习题的最终检验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应该都很好。练习题的选择也很好地体现了“英雄所见略同”的爱好,都选择了同样的图、题和实验,但也很好地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差异,同样的图、题,各人编辑的考察点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也给我们大家一个很好的启发,自己也可以编题。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7

  一、显微镜使用部分:

  1、取镜时可概括为:右握左托略偏左

  即: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点评:七个字就把取镜的全部要点包括进去,学生记忆起来就轻松多了。

  2、对光时可概括为:三转三找

  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点评:四个字包括了显微镜对光中转动的部件、顺序和物镜、光圈的选择。很多学生在做实验中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就能驾轻就熟了。

  3、观察时可概括为:放→压→降→升→调

  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点评:五个字就把观察显微镜物像时具体步骤和注意点都表示出来,学生再也不会无所适从地相视而对了。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

  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点评:由于显微镜呈的'是倒像,这五个字,为学生在解此类题目时提供了一条安全而快速的绿色通道。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部分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可概括为: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

  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平(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点评:用七个字把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及注意点都概括进去,并且七个字记忆也很符合我们读和记的节律,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学生能朗朗上口。

  三、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部分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可概括为:浓度谁大谁吸水

  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它就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点评:有了这个规律,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只要知道哪一种液体的浓度大就可以马上知道是谁在吸水,谁在失水。也可以通过谁在吸水马上判断出哪种液体的浓度比较大。再也不会因为出现多个细胞多个液体流向而晕头转向了。四、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可概括为:

  氮肥→叶;磷肥→花、果实、种子;钾肥→茎,还可促进淀粉的形成

  即:氮肥主要作用于植物叶片上;磷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上;钾肥主要作用于植物的茎上,还可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形成。

【初中生物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实验工作总结02-27

初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02-14

初中生物期末工作总结04-20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总结04-03

初中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1-20

初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15篇04-27

初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12篇02-21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02-23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总结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