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阅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2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更是息息相关。
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
对于抓住九零后尾巴出生的我来说,谈我的读书史真的是不知从何说起。但我真的是喜欢读书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尔基先生说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格言,但我又是沉不住气的人,所以“认真读书”这几个字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只要一本书的内容稍微让我觉得无聊,或者兴趣感不强,我就会放弃。但是,一旦我被一本书吸引了,那就是一发不可收拾,那本书将是我的精神食粮,不可缺乏。
童年时的小人书伴我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再后来就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等,也帮我开启了阅读的大门。这些有着历史的小人书、小故事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那时的一本连环画,五角钱,一本童话书几元钱。小学阶段的这些课外读物,伴着我一天天长大,营养着我的精神生活,那是荒凉岁月里一盏耀眼的明灯,曾经照亮了我们荒芜蒙昧的童年世界。
到初中后,很多周围同学沉迷于台湾女作家琼瑶的小说不能自拔。那浪漫的爱情、曲折的故事、起伏的情节、诗意的语言,不知赚取了他们多少多愁善感的眼泪。但是,到了我这却不太一样,我不喜欢!我看郭敬明!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看了不知多少遍,每一遍都哭的稀里哗啦。还有《幻城》,班上同学相互借阅,争先恐后。还有些其他的连载小说,现在却连名字也记不起来了。
后来,到了高中,学习压力一天天大了,但是仍然不能阻止私底下瞧瞧看小说,那时候好看郭敬明,他的连载《最小说》每个月都有。从此我的高中生涯有了盼头,虽然现在我是一页内容也回忆不起,但不得不否认在那个时代那些书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
大学时代的到来,让我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学校阅览室,校外小书店都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的阅读也变得很随意,可以是期刊《意林》,也可以是文学《围城》,当然更多的是一本又一本的小说,从武侠故事到校园清新的爱情,再到神话,我都看。每读一本好书,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好像一位高人指点了迷津。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作为一个小说的爱好者,仅仅是利用业余时间,将阅读作为“享受”。
几年下来,我偷闲阅读了许多既短小精干、又富有启发性的哲理经典型名著。
工作了,我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但是让我汗颜不已的是,我读的最多的只有教材和教参,文学类书籍越读越浅,更多的是读电视,看手机,浏览网页。
后来有段时间迷上了《平凡世界》这部电视连续剧,干脆就看了这本小说。而后到现在也没有再看过小说。现在看的最多的都一些和教学有关的书籍了,比如:《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关建刚系列、《给教师的建议》等。
读这类的教育著作,开阔了我的人文视野,让我拥有了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它就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僵直困顿的教师生涯,照亮了我专业成长的前行之旅,点燃了寻找职业幸福感的心灵火炬,同时也激起了我对读书的热望。
现在,我作为一名母亲,我更要要求自己多阅读。读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童话故事,争取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成长规律,做一名随孩子一起成长的母亲。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
这次我真正的相信了自己,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坚持不懈的读下去。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3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教育战线上人人称颂的好书——《陶行知教育名篇》。初步领会了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感受颇深。
陶先生提出了“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全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然后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陶老先生提倡“爱满天下”,他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典范。书中的一句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里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就在脸上,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他们每天的心情,心理疏导也是我们的职责。千万可别忽视了孩子们的情感,我们应该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伟大,还体现在他的无私奉献上,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家庭生活异常贫困的条件下,他依然用自己的稿费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依然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这样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叹!
勇于开辟的实践精神,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追求科学的求真精神,陶先生所表现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所学习。医者可治百病,师者育桃李,工作的不同,事业的不同,生命也会因此有不同的光彩。学陶师陶,乃师者所毕生学习的。董必武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陶行知先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合格而且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陶公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本源,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4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尔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亲。(读后感)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想已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名句将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5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教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人物。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关于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阅读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阅读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修养。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康的阅读心态。我鼓励学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从而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我通过分享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感染学生,让他们理解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和启迪心灵的活动,培养他们内在的阅读动力。
其次,我发现阅读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在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提倡学生在阅读之前先了解背景知识,培养他们形成结构化的阅读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同时,我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之间的比较和联想,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再次,我认识到阅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基于情感的人文素养的途径。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我鼓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情感投入,让他们通过与文本中的人物经历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增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我还通过开展阅读感悟的分享与交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阅读是一种理解人性的途径,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塑造自己的情感世界。
最后,我领悟到阅读是一种启迪智慧和培养品格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我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智慧之书,如《圣经》、《论语》等,让他们领略到不同文化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广阔的知识和思想的滋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如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尊重等价值观。
总之,作为一个阅读教师,我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学识、智慧和思想的滋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品格修养。我坚信,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海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作为一个阅读教师,我将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阅读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阅读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6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伤感美文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同事生日祝福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带给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白下进校俞洋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7
早教老师心得体会一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就要做榜样。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爱好。孩子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在沟通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培养,让兴趣成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他自己的事。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这个“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谈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人际交往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一条原则:尊重他人发言权。但在亲子交流中,家长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意识领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发表言论的时候,或者驳斥说“不懂就不要乱说”,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这样做会减低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忽略孩子的想法。
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收拾整理。
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是孩子,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孩子做榜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早教老师心得体会二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让孩子慢慢完成
那是初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初次看到那么多小花朵们在阳光下绽放光芒,惊喜地发现厚朴不仅会跟着老师唱歌跳舞,还独立完成各种“生活动作”,还学会了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深深地感觉到宝宝的成长,感慨万千。在活动中,老师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合作完成手工制作,又粘,又剪,一眨眼功夫,多数作品已展示在作品栏内。可是,儿子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加上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当时我一激动也没多想,就帮忙完成。后来,一次宝宝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也是手工画画课,我在门外观摩,看着别的孩子都上交作业了,只是他还在慢吞吞地摆弄,我那个急啊,都想冲进去帮忙,但还是忍住了。
课后,我拿着厚朴完成的还算满意的作品与老师交流经验时,老师反问了我一句“让他自己慢慢完成吧!难道你想破坏他的专注力?”我顿时语塞。后来,看到宝宝在幼儿园的作业,深感惭愧。没想到,这么个小细节却折射出我的大失误,宝宝虽然速度有点慢,但自己的却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我们不能急于替孩子完成作业,要让孩子成为主体,让孩子在慢慢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让孩子学会遵守承诺
我跟孩子解释的就是,说到就要做到。厚朴喜欢听睡前故事,但从不边听边睡,反而激动地要求讲多个故事,之前都到了10点了还不睡。我想,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正好,《婴儿画报》里有一篇《说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反复地讲他听,多次解释后,加入实践。这个方法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收到了各种成果,以至于到宝宝上幼儿园没发现不适应情况,老师都惊讶地表扬厚朴“相当淡定”。
当然,除了厚朴从6个月开始接受早教,过早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熏陶和各种锻炼分不开之外,我们也是有约定的,比如,答应他坐妈妈的车去幼儿园的要求,答应准时去接他等等。我想,要让孩子遵守承诺,首先家长要说到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及时去完成,如果家长不遵守约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养成不遵守承诺的坏习惯。另外,还要做好跟孩子提前沟通,多让他体会到遵守承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只要孩子能做出承诺,那么孩子的表现往往会出乎大人的意料。
三、用欣赏和表扬的眼光看孩子
我们家的教育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我的体会是如果你用欣赏的,表扬的眼光看他,他真的会变的如你所想的一样。比如,厚朴的初次翻身,初次抬头,初次向前爬,初次对着我们笑,初次叫爸爸妈妈,初次迈开脚步自己走,初次对妈妈说:“宝宝好爱妈妈”。太多太多的初次,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让全家人欣喜若狂。慢慢地发现他有许多优点。比如,他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古诗、儿歌,能说出好几十种水果的名称、清楚地分辨十几种颜色和形状;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正、倒数1-200数字,5以内的加减法,会熟知并拨打家人手机号码,会说1-100数字英文单词、10种水果英文单词及简单常用的英文短语。
超喜欢音乐,能唱如种太阳、捉泥鳅、找朋友、一分钱、ABC等歌曲,并熟知歌曲名与出处(在哪里听过)。随着音乐,喜欢自编自导自演。熟知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和姓名,会清楚地表述在班上的所见所闻,如今天谁没来上课,和谁成为好朋友,谁抢了他的玩具,谁哭了他去帮忙安慰,还说到哪个老师更关心他,他更喜欢哪个老师等等。有一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他居然会弹《两只老虎》的头一句,我们掌声雷动,他欢喜不已。
只要他每获得进步,我们都会大方表扬,如“你会弹琴啦,太棒了!”、“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宝宝长大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等。如果他遇到失败,我们也不过份责备,如“宝宝,积木倒了,没关系,下次你会搭得更高更好看”等等。让他在赞美声中不迷失方向,在批评声中不缺失自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如他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情绪、表现自我等,对数字、音乐、英文等比较兴趣。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引导,也贪心地希望能得到老师们更多地关注与帮助。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厚朴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早教老师心得体会三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五、相互间多多交流
幼儿育儿知识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8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9
专业阅读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共识。可是,作为在路上的探索者,我们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慨!如何开展这种阅读活动,中心校的刘主任曾经向我问过这个问题。当时,作为私下闲聊,我讲述了我的想法,不想后来刘主任竟然就这一话题在我乡一小学开了一次相关内容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交流会”。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领导让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现在看到当时的讲稿提纲,觉得略有可取之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经典教育论著的阅读
当下教师专业成长中流行的是看一些这种课堂兵法,那种治班宝典之类速成的著作。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日盛,教育也不能幸免。如何能够短平快,如何能够立竿见影,好像是一本秘籍,得到之后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真的有这样的好书吗?我的经验是没有!这些像是快餐文化一样,充满着实用和功利的色彩。对于急于成长的青年教师,这些正能够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可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专业阅读首先要回归经典。例如我国古代的《学记》、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卡尔维特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教育论著无论何时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命力。对于这些书我有三点想法:
一、要耐得住寂寞
我看书的速度不是很快,一本大约三百页的书平均会看到两周。这些书毕竟不同于小说,很难有一口读完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还要在思考半天。在熙熙攘攘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坐下来看这些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书籍真的是很困难。
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有的时候我拿着这些经典,我感觉我好像穿越着作者的一生。他们都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可能不会有机会用若干个几十年去摸索那些经验。但是我很幸运我能够看到这些书,用几周的`时间去经历那几十年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书值得细细品味,反复阅读。现在回头看看,当我的生活阅历尚浅,工作经验不足的时候,大师的理论体系甚至于某些话都是很难理解的。很多东西,要交给时间去沉淀。
三、把握经典的再现性
经典之所以代代被传送的原因,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很精彩,而是因为在实践中那种鲜活的生命力。“教学相长”“学不躐等”“寓教于乐”等等古老的教学思想,完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实践。当我看到魏书生老师的某些做法,我总会千方百计的在我们教室里进行本土化实验,虽然没有魏老师那么神奇,但是我们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当下教育名家的著作
也许一味的阅读经典会让你感到乏味,没关系!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专家,他们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都很有见地。他们的著作一方面引导者教育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促进我们教育的发展。在阅读这部分著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教育的前瞻性
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他的很多著作引领者教育的方向、丁如许老师关于班会课设计颇多创意、《第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雷夫老师的故事让人惊叹、《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讲述了一个美国人对教育的诠释等等,我们无论是身处都市,还是远在深山,我们都应该知道,现在的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节奏。更不可以让我们的教育,从内容和方法上显得不合时宜。
二、阅读他们,就是在了解专业成长的榜样。
现在的很多名师和专家,都曾经是一线的老师,甚至有些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很多年都不为人所知。阅读他们的著作,同时也是在阅读他这个人成长的轨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年教师总是在前行的路上迷失自己,更多的是缺少榜眼的力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走进他们,如果你那一天与他们幸会,那真是一件幸事。
阅读教育类的期刊杂志
我们这里常见到的报纸就是《教育时报》,杂志就是《小学教育》《河南教育》《教师博览》等简单的几种。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几种也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可以看到。青年教师,尤其是具有成长意识的青年教师,应该经常看看这些杂志。他们的好处也不少:
一、可以利用在校的零星时间,广博见闻
在教学之余,拿起一份报纸或者杂志,看一些趣闻轶事,既有一些精神的放松,也有些额外的收获。如果有事,随手放下就可以。
二、零金碎玉,启迪思想
说道启迪思想,有的老师说还得是经典。我觉得阅读经典不是启迪,而是经受洗礼。大师的思想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汪洋大海。而报纸和杂志就不同,也许一句话,就足够启发你,让你灵光乍现。给教育一个契机,这不是很好嘛!
最后,阅读是一定谈到写作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写作,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就是我们学习的样板,循着这种途径慢慢的走上写作之路,开始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时间过得很快,记得做交流的时候还是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现在却已是北风呼啸的严冬。也许,还有很多爱阅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孜孜奋斗的同事和战友们,在冰冻的泥土下深埋着那颗执着的心,默默地从书中吮吸着营养,去等待那春天的召唤!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0
“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武志红老师所著《为何家会伤人》中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
当今的家庭中,孩子是中心,是一切。家长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外在需要,可对孩子的内心需要却置若罔闻,这不是真爱,是溺爱!从现象上来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的给予自己。
溺爱等于过度的阻碍,往往会出现父母不希望的结果!最著名的溺爱例子是杨丽娟事件,但杨丽娟的行为也并不是最疯狂的。最疯狂的故事可以在新浪网的社会新闻中屡屡看到,而且常是一个模式: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成了不孝子,常常向父母索取,如果不答应就拳脚相向,最后不是他将父母打死,就是他被父母或亲人打死。网上曾流传过一组图片:一个男孩要妈妈买一个玩具,妈妈不答应,于是男孩一把揪住妈妈的头发,这时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过来解围,被他呵斥“你滚”。之后他的反应更加激烈,还掐住了妈妈的喉咙,最后妈妈被迫给她买了玩具。最宠爱的孩子反而与父母成为生死敌人,这种故事强烈的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于是这种孩子长被谴责为“狼心狗肺”,可家长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呢?不是家长的错吗?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使他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所以上文中的“不孝子”现象就出现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美化溺爱的倾向,认为溺爱就是过度的爱。其实真爱不存在“过度”的说法。如果是真爱,那么父母不管给孩子多少,孩子都不会出问题,真爱越多,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是真爱。
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十米以外的球时,父母陪伴着、守护着孩子,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并且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化解他的真实危险,这是真爱!
当孩子明确地对你说:“我来—我来--”的时候,耐心的满足孩子的这种愿望,之后收拾孩子留下的混乱局面,这是真爱!
当孩子反常时,不自以为是的指责他,而是关注到反常行为背后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这是真爱!
孩子是天使,父母不是上帝,只是天使的守护者!请给孩子以真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1
曾看到一些中高年级的孩子在读书时仍热衷于插图绘本类,对文字类的厚厚的名著敬而远之;而有的孩子抱着一整本名人名言,在信手翻阅着……我们一直提倡读书,那么读书到底是在读什么呢?
相信很多家长激励孩子读书是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启迪孩子的思维,通过一本本丰富多彩的书籍,孩子们看到了一个个新奇的世界,感受到了世界百态,吸吮着知识与智慧,图书带给孩子们的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的另一个缘由:是希望孩子们“下笔如有神”,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做读书笔记或好词好句摘抄,乃至美文诵读。这时的读书,是学习作者优美的辞藻和行文的艺术,需要孩子们不断积累、练习和揣摩。
而我认为读书重要的是读作者的思想。华丽的词句和生动的故事,最终都要服务于思想,文章主旨,作者的感情,这才是一本书读后应在我们心中留下的东西。
读书时,或坐或躺或立,不必拘泥,品读着一行行铅字,醉心于作者描摹的一个个真切的场景,身临其境,感受着作者的百感交集,欢喜着他的欢乐,忧虑着他的忧愁,透过文字的`背后,不断汲取着伟大思想的力量。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读一本好书,如同一个智者谈话,学习他深邃智慧的思想、高瞻远瞩的眼界,并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另外,读书读的还是一份情怀:对弱者的同情,对黑暗的憎恶;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对未来的自信、希望;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对陋习的勇于摒弃……这些高贵的感情,于平实的文字中,给予了我们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阅读的书籍要有所选择,浅显的启蒙类书籍或许已难以满足你们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了,而抽象深奥的理论类书籍则容易让幼小的你们营养过剩、食欲不振,学会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选择优秀的少年读物杂志来阅读。
孩子,读书的乐趣只有你静心读后才能发现,读好书,并用心去品味作者的感情,感受他们思想的力量吧。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2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潜力差,每一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后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应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状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下,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情绪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知识与潜力的素质,更就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就应具备的是强烈的职责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就应对孩子负责。我们就应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忙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3
最近,读了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先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对其中教育条件的论述感受深刻。
是的,教育学是应该具备根本条件,缺少了它们,教育生活就不可能了,至少是不可能成功了。
一、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学的条件
这是因为学生不是老师选择的,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也不是血缘的那种关系,而是非常简单地,当孩子出现在教室里时老师与他相见。所以说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具备爱心,且这种爱心真是教育者的伟大之处。老师对学生的爱成了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凡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总是一个好老师,一个成功的老师。反之,一个不太爱学生的老师其教育生涯总是不成功的。
爱是教育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去爱每位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投入“情”和“爱”,才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学生,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遵循“师爱为本”的思想,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像春雨润物似的浸润、感染,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他们感悟生活,做有心人,从周围的人和事中汲取有用的养分,不断地完善自己。爱护每位学生,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是我们教师的工作原则。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个老师爱他的学生,师生感情好,那么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的学生,师生关系紧张,那么表扬,学生认为是在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在故意找岔、整人。
二、对学生的希望,信任是教育的条件
“我不会放弃对你的希望的,我知道你可以造就你自己的生活”。希望指的是那些给了我们对学生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信任的'希望激发了孩子,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发展和前途充满了自信。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因为信任而改变的学生数不胜数,一个学生偶而犯小错,老师对他说;”相信你会该好的,老师对你是信任的”,又是比严厉的训斥效果要好的多。
多年来的我深有体会:信任对师生是双向调节的,老师对学生信任,学生也会对老师信任。有据话说得好,信则灵,不信则无,所以说,给学生的希望,信任也就是给你自己的希望和信任。总之爱的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是一本大书。让我们用爱的实践来谱写教育职业生涯的亮丽乐章。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4
前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书中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面对我们的学生,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
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仁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井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
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第三篇: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我有幸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的深入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比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这本书
中说到的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的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再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力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
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的激动。她已经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唱歌、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的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镜必须一眨不眨地
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和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自己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的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
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压根和你不一样,托马斯先生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孩子在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在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业上的残疾人。但这些标签被无情的贴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的成了学业上的残疾人。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药可救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学生,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不超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
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然而,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不只是语言的沟通,更多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妨以诗歌般
温暖的话语、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极致。同时唤醒需设置情景,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学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所以,教师要创造双方共同探讨的平台,要乐于倾听,在倾听中提出怀疑与批判,但绝不居高临下,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是错,也以各种方式来维护和谐的对话情境,以求对话得以继续。这并非敷衍,而是一种宽松,这样才让对话双方有足够的空间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
主体意识得以唤醒,心灵潜能得以挖掘?《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正在接受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15
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相互展示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技能和艺术的平台,也是全面展示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就的重要窗口。
3月14日,江门市蓬江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农林小学拉开了帷幕。大赛展示了全区不同小学20名优秀教师的小语课堂教学,他们代表着各校最新的研究,最高的水平,最精彩的演绎。
赛场座无虚席,云集了来自区300多名教师。参加赛课的选手教师底蕴深厚,设计新颖,教学扎实。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很强,板书规范漂亮示范性强,课堂灵感不断生成,教学智慧丰富,教学语言令人折服,教学效果立竿见影。没有了热热闹闹的表演,没有了眼花缭乱的课件,在最本色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识字写字,学会了用心朗读,学会了品味词句,学会了口头和书面表达。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扎实,多元化地向我们呈示了近年来各地区的课改经验和优秀成果,具体如下:
一、找准切入点,教学设计巧妙。
例如,在课前十分钟师生互动时,许多老师不动声色,巧妙找到切入点,为上课埋下伏笔。范罗冈小学朱慧婷老师在课前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了“盲人摸路”的.小游戏,顺理成章地将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带出来。
二、大赛课堂脉络清晰,风格迥异。
也许是大赛的规定,每位参赛教师讲授的都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揭示课题”“初读课文”“研读课文”三大环节。紫沙小学的老师将《将相和》一文的学习分成“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大块;许老师紧扣“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句引导学生学习《检阅》;陈老师《跨越百年的美丽》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执着追求”
三、字词基础训练扎实。
几乎每一位老师从板书课题开始,就进行写字的指导。生字、难字,拼音读、去拼音读、带入句子中读,放入课文中读;自主分析字形,师生交流辨析,教师工整范写,学生当堂练写;查字典理解词义,联系课文理解,换近义词理解;编顺口溜识记,结合意思识记,归类辨析识记从字词入手,讲求方法,不吝啬时间,扎实教学,夯实阅读教学的基石。四、重视朗读训练。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很好的示范,分层次的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是很好的台阶,恰当的点拨是很好的指引。五、拥有民主的氛围。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地位,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无不让人感受到了民主的氛围,尤其是李老师《威尼斯的小艇》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可以吗?”这样的话语总挂在嘴边。
本次观摩活动,简单中透着智慧,简约中成就高效,简朴中回归语文,让我们领略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巅峰之作,提升了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小语教学走得更正确、健康!
【教师阅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阅读心得体会04-07
阅读的心得体会01-24
阅读分享心得体会06-01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05-04
个人阅读心得体会05-26
论语的阅读心得体会12-25
阅读古诗心得体会12-21
《教师阅读地图》读书笔记08-17
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范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