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
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本书中,我看出了青少年时代的阿廖沙对小市民恶劣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是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用自己的笔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的生活,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阿廖沙在没进入大学后,进入了社会这所真正的人生“大学”。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在这样的生活中,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块生铁投进了烧红的炉火里,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在他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阿廖沙认识了食品店的老板,一个谦虚无私的进步人士。他在食品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阿廖沙在他的“大学”里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堕落的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那颗积极进取的心。
阿廖沙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告诉我无论面对任何的困境,都不能退缩,要站起来与它对抗,还要学会发动起身边的朋友,让事情办的更好。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
曾听闻季羡林老先生的故事,是说季老先生因为穿着极其朴素,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季先生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而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季羡林校长坐在主席台上,这是多么朴素而高尚的人格魅力啊!倘若我们的教师都能如季羡林老先生这般具有作为一名长者的为人风范,以身践德,身体力行之,何愁教出来的'学生不具备高尚的品德,何愁我们的家庭、社会不和谐。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领悟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领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并且以身践道、以身践德,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向“善”,兼济天下,“止于至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教师,虽然任教的学科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是一个相互包容的关系,丰富的积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套用别人的话:让我们做有文化底蕴的智者。只要我们做教师的人心胸博大、视野开阔,学习研究、做人做事时就不会局限,不会拘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才能有更高深的领悟,我想,这也许就是《大学》给我们大家最大的启示吧! 《大学》,舒朗了我的视野,美丽了我的心灵,充实了我的人生。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
今天我们领到国学经典《大学》,打开书就看见熟悉的文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什么意思呀?我惊讶得脸都扭曲成变型金刚的样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开译篇,我恍然大悟。
我爱看书,古往的,国外的,师长们推荐的经典,我也爱看《淘气包马小跳》,虽然这些书给我知识,我却一目十行就看完,“多看几遍,慢慢看,细细品味!”,妈妈反复叮咛我,我从书里了解什么?像是在做梦,只记得情节。如果有提醒,可能还会想到更多的细节。一道试题,在“作业帮”的相助下我幸运躲过爸爸的监控,爸爸还以为我真弄懂了……我慢慢习惯了这种小聪明。轻松了,除了考试!
完美的境界,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正如《大学》里说的`“知耻而后安,安而后能静”,真想学习好,就得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充分使用好稍纵即逝的时间,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爸爸,妈妈,孩子们开饭了!”宏亮的声音像吸铁石,充满魔力,我和姐姐冲着下楼,奶奶挽着爷爷过来了。妈妈解开围裙,爸爸拉开餐椅,牵着老人入座。饭早就盛好了,我们说着笑着,天天“心安理得”!爸爸妈妈也天天如此,心安理得。
记得一次聊天,爸爸拍着妈妈的肩:“我们做坚实的桥梁就好了!”他笑眯眯的神情至今我记忆犹新。当时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做桥梁呢?做栋梁才好,您太没有思想了。”爸爸冲我一笑,朝爷爷乐了。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现在我懂了,爸妈常年如一日心安理得的付出,源于心灵之美:做自己能做到的,竭尽全力,无怨无悔!安心付出,理当所得——瞧我们幸福的一家子!
好看书,看好书!我捧着我的《大学》。窗外一轮明月,月光透过玻璃抚着我和我的《大学》。我温暖着。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
这周,老师讲了《大学》第一章。
何谓大学之道?根据老师,及老师引用的观点,大学乃大人之学,集大成之学,或者,是说对事物整体的领悟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对于驾驶员来说,做到人车合一,既是开车之道;对于老师来说,能把自己的东西传授出去,并且孩子们也快快乐乐的接受了我们所要传授的东西,也就是做到教学之道;那么,我想,作为父母,能很好的修身正己,对孩子慈爱有加,养育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那么,对于他/她来说,也就是掌握了育儿之道。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文化课老师,面对一群整天抱着手机、已经没有任何任务要求与压力就可以直接去社会上就业的孩子,我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如我孩子般大小,却失去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朝气,而我也只有隐隐的痛心与无奈。如何做到,我和学生合一,路还有点长!
为什么要知止?这也可能与年龄有关。早前,读到这里,感慨万千,因为当时的我非常迷茫。孩子尚小,工作没有突破,家庭也危机重重。当时,读到此处,深有感触。如果,我能做到定静安,该有多好?如今,一路过来,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方向,心也开始慢慢的沉淀下来。如果,想说点什么?那么,我想,知止就是我们的梦想,是远方的田野与诗,是我们每个平凡人生活中的一点点小盼头;有了止,我们的生活,即使平淡,即使磕磕绊绊,即使变化无常,那么,她都足以陪伴我们能够度过那晦暗冗长的岁月。
不管是对于自己,对于他人,或者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修身正己都是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事。生活的各种压力与诱惑,需要我们去平衡自我;为人父母,首先自己要是一个良好而稳定的榜样;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也都需要我们不断的自我觉察,同时调适好自我的距离与方式。
总之,我想,人生应该就是要在不断的自我觉察,自我修正,不断的自我成长之后,方可达到最终的随心所欲而不越距吧!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
《大学》教我们为人做事记得以前中学时代自己也接触过《四书五经》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但那仅限于了解其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和大致内容,所以也就无异于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罢了。有幸在这次假期里比较深入地研读了它里面的《大学》篇,方才领略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并且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实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从小便志存高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和远大抱负,寻得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而耗尽一生。《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所展示的,即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主要条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对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博学的宗旨莫过于此。就此意义上说,东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在亲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之重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gan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
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即是一种革新的姿态,它驱动人们去弃旧图新。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博学的目的还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无数先哲们的人生历程便印证了这一点。
人奋斗一生,是因为他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止在什么地方,知道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
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了,它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其根本,即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的道理。
【大学生课外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外读书笔记02-17
课外读书心得体会04-16
课外名著的读书心得体会04-20
课外书读书笔记12-21
课外阅读心得体会04-07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12-07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05-31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策划05-07
课外读书心得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