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7-24 09:11:02
  • 相关推荐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篇[精]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1

  读完《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下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超多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必须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最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最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2

  读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长卷,将近代中国那段充满屈辱、抗争与变革的岁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在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在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大潮中逐渐落后。传统的贸易制度和封闭的思想观念,使得我们错失了发展的.良机,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了身后。当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时,我们才惊觉自己的弱小与无助。

  书中对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描述让我深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本应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契机,但其真实心志却只是建立新王朝,而非真正为社会谋福祉。而曾国藩的湘军,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困境。

  洋务运动的兴起,让我看到了当时有识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实现自强的努力。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保守势力的阻挠,这一尝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让我明白,仅仅引进技术而不进行制度的变革,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的。

  列强的瓜分,让中国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但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民族的复兴前赴后继。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光明的追求。

  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感痛心和惋惜。但同时也明白,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让中国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以史为鉴,不断创新和进取,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代史》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一览这段血泪斑斑的历史。

  其中有一个故事烙印在了我的心头:“亚罗”号事件。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实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谓“亚罗”号事件只不过是英国为了侵略中国而打出的一个幌子。中国水师在中国船上查捕海岛,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与英国一点关系也没有,可英国的领事巴夏礼竟夸大事实,弄虚作假,激起英国首相向中国宣战的欲望。这件事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无休止的战争。圆明园被烧毁,中国被迫签约,土地被迫割让,中国已深陷“半殖民地”的标签。还有“马桶阵”“叶名琛事件”读着这本书,仿佛心已落入万丈深渊,屈辱带来的懊恼,叩击着心里的一潭死水。果然如大家所说的,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更是让我明白“落后就挨打”的道理

  但人生就得向前看,一个国家的进程也是如此。被镣铐所牵制,并不代表一生都无法挣脱牢笼。被迷雾遮住了眼,并不昭示永远处于迷茫之中。正像大家所说的,中国这头雄狮正以惊人的速度觉醒、咆哮、飞奔,直奔向世界之巅。港澳回归,昭示中华民族正一点一点夺回自己的位置;中国的GDP超10万亿美元,宣告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北京奥运精彩绝伦,中国女排东山再起,打破外界对于“东亚病夫”的成见;两弹一星、中国天眼、嫦娥工程,对于科学的'追求引领国民奋发向上......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崛起的雄狮,一鸣惊人的飞鸟,无一处不展现着他活力跳动的脉搏,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或许历史是不忍回首的,过去是惨不忍睹的。但只要以史为鉴,勇于改过。触底反弹也是如此伟大。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4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宛如一部凝重的史诗,引领我穿越近代中国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岁月。

  书中所描绘的近代中国,是一幅充满血泪与抗争的画卷。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民众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鸦片战争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国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家尊严荡然无存。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本是民众对黑暗现实的反抗,但由于领导者的局限性和内部的矛盾,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而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的腐朽,无法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

  甲午战争的惨败,更是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曾经的天朝上国,如今竟被曾经的蕞尔小国日本打得一败涂地,这无疑是对国人的沉重打击。

  在这段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戊戌六君子变法图强,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钦佩。

  阅读此书,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更在于拥有先进的制度和开放的思想。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历史淘汰。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我们应当以史为镜,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让我们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中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5

  穿越历史的烟云,我们来到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这是一个充满苦难与抗争,伟大与光荣的时期。读完这段历史,听见了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看见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蒋廷黻先生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这本书以丰富的史实和深入的分析,描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如何在列强环伺中艰难求生,更展示了中国人为国家自由、民族独立所做的无尽奋斗。在书中,我看到了鸦片战争的屈辱,甲午战争的悲壮,五四运动的激情,以及抗日的烽火。每一次历史的波折,都承载着一段民族精神的磨砺和升华。

  细读此书,我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的敬仰。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坚守阵地,表现出顽强的民族气节;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慷慨激昂,展现出为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的精神;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书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我深感震撼。那些充满悲剧色彩的抗争,那些为了国家、民族未来的`英勇奋斗,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是由每一个勇敢的人共同书写的。而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由无数英雄豪杰的热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史诗。

  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历史,更理解了历史背后的精神内涵。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熔炉铸就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历史。即便在黑暗的困境中,中国人民依然坚守信念,寻找出路,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向前迈进。

  书中的抗争与奋斗,也让我明白了自由与尊严的价值。只有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在列强环伺中挺直腰板,坚决捍卫自身的尊严和自由时,才能真正地走向繁荣富强。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奋斗和抗争,我们才能铸就更强大的未来。

  熔炉铸就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磨砺与升华。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这个梦想,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中变为现实。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我们的自由和尊严付出过生命的先辈们,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进发。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6

  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它被史学界公认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经典,讲述了从19世纪中国的外交到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的史事。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路途的遥远导致中外商业不大,中国皇帝的自大导致“天朝”在买卖方面不肯通融。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乾隆皇帝竟让他行跪拜礼。这样的不平等自然无法让英国使节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兴,就让他回国。使节提出的和平条约,中国全都拒绝了。其实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日渐强盛起来,但中国皇帝仍然沉浸在历代的光荣中。

  当时外国有的货物中国也有,中国有的外国却没有。这样的买卖对外国是无益的,所以外国人就想办法增加本国货物的出口。后来经过试验,发现鸦片可以达到要求,于是英国便大力种植鸦片。中国虽然严厉禁止鸦片买卖,但仍然没有用,鸦片在中国兴盛起来。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鸦片战争开始。清廷屡战屡败后知道没有办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

  此后洪秀全在广州创立了上帝会,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朝代。他们认为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只有上帝的教义才是至高无上的。而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率领湘军与洪秀全抗争。后来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内讧,湘军在曾国荃的领导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亡。

  中国想要摆脱外国的欺压,于是便用尽方法自强,尝试与外国打仗,却并不顺利。与日军战败后,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进行了“百日维新”,却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压。孙中山总理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经过十五年的军阀割据,中国终于不再为西方帝国主义所打压。

  如果清朝统治者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就不会遭到列强的欺压。所以我们应当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而在中国近代史中,不论是林则徐、曾国藩,还是洪秀全、李鸿章,都在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努力。也许他们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是他们的目标是清晰的,他们都为中国贡献了力量。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热爱中国,支持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7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资料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很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所以他衷心地期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样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明白,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向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并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礼貌形态上相较落后。

  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应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明白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一样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理解西方礼貌。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理解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礼貌,那么中国不仅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并且必须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礼貌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能够汲取的。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所以,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8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这本书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文化冲撞,历史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

  清朝中后期,英国为逆转中英贸易局势,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直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远征军侵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内,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最后被曾国藩镇压。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高速发展,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胜利,后来与其他西方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迫使清廷开始实行变法和新政,但变法和维新并未成功。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后清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后国内军阀混战,直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终于团结起来,进行全民抗日。

  清朝后期的.国人仍不知西方列强之强大,而且对国际局势没有清楚的认知,尚以“天朝上国”自居。在鸦片战争失利中,国人还是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不肯做出改变,概因国人守旧性太重,而且士大夫阶级缺乏大无畏的精神,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纵使是有远见之士,也害怕清议的指摘。

  中国在经历过数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改革失败后,爆发了辛亥革命瓦解清朝。但中国却不可能这么快进入民主时期,因为此时中国面临更多的障碍,如国民程度之低劣,国民经济之困难等。中国又因军阀混战无法统一,中国的近代化进一步推迟。

  于是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加紧培养人才,让中国在近代史这条大路上迈进。中国,走上复兴之路。

  在我看来,中国在19世纪未能进行根本上的变法和维新,与国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国人因循守旧,不肯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制度,思想被禁锢并更加腐朽。这时,只有像孙中山、毛泽东这样的伟大领袖才能带领中国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而他们麾下又出现一批像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人才,为中国的强盛做出巨大贡献。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和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推动中国在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顺着时代的浪潮,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9

  政治是横向的历史,历史是纵向的政治。蒋廷黻先生,是历史研究者,也是政治外交家,文章不光是在说清末历史,也是在讲清末政治。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曾经的我们走过许多弯路,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辅以文字,沥尽心血完成这部经典之作——《中国近代史》。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展望历史让我们更好的砥砺前行。读完《中国近代史》,感觉像是在读一本散文,文笔流畅、愉悦、清晰,他将清末民初的那几十年历史,剔除经络,剪去枝蔓,直指疾患。《中国近代史》是以中英订立“邦交”为开端,从鸦片战争、剿夷与抚夷、谈曾国藩、谈李鸿章与自强运动、谈太平天国到谈国家自我复兴的尝试;蒋廷黻先生对那屈辱岁月沉思的同时,也带动了史学家们一同对中国前途命运的集体思考,影响了相当一代中国人对于“西方现代化”的思考与尝试。

  在强者恒强的时代,“天朝上国”也抵御不了先进文明的入侵。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的这近二十年时间来,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国家的国家生产力、工业实力也慢慢发展了起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激发了欧洲各国开拓国外市场的欲望,而版图巨大、历史悠久的古老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王朝并没有吸取教训,任然无动于衷。当时中国的`闭塞腐败面对英国的空前强盛,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般;然而这一时期的大清王朝仍深陷“天朝上国”而无法自拔,造成不可避免大清王朝的覆灭与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在风雨中飘摇时期,出现了许多能人志士,在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百日维新”;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资产阶级革命,这都饱含了他们对救国图亡的希望。其中的孙中山接受长期的西洋科学教育,中国的现状刺激了他,弃医从政,积极进行革命起义。虽失败了,但革命的精神已深入了平民百姓心中。

  反思历史,直面历史,堤坝才能越筑越牢。本书的内容是沉重的,却又不得不去面对那段屈辱历史。我们所痛心的是反思历史后,还不力求变革,墨守成规,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10

  《中国近代史》是由蒋廷黻先生编写的一部讲述中国近代历的重要事件及其背景的书。这本书是蒋廷黻先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考,1840年——1925年这段时间,也让我对神州大地上的人民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时的中国政府由于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以及过于膨胀的君主专制,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非是蛮夷之国,西方国家带着绅士风度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来进行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而此后引发的鸦片战争仅仅是因为皇帝对待马嘎尔尼十分无礼。中国直到鸦片战争失败及剿夷派崩溃后,才有人意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林则徐这个人物,他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鸦片战争的失败跟林则徐本人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在虎门销烟时,林则徐看起来是一个十分有决断,有思想,一心为国保卫人民且百战百胜,战无不胜的人。其实他也真的觉悟到了是时候去西方取经了,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想法大胆公开出来?如果从他那时起,觉悟了的士大夫都去表达自己,那中国的现代化可能会早二十年。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在他心中,他的名誉比拯救世界更重要。这也是中国士大夫的通病。我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士大夫本来就是胆小懦弱,不敢说出实话,另一方面是皇帝和官场的大背景十分固化,且皇帝时常用人不当,使士大夫们不敢言也不敢怒。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统治者应当多听取八方的.意见,让真正有抱负的明珠慧眼帮助中国一直进步。

  其实只要当时政府回过头去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闭关自守是多么大的错误。远在唐朝时,日本就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快速引进中国文字,服饰,建筑甚至是管理制度,它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进行很彻底的进行改革,于是它就越来越强大。不说日本,当时玄奘西行,引进了佛教,使其在中国发展。佛教的引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还促进了国家的管理。这说明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是一个促进国家发展的好办法。倘若当时的中国有足够高的智慧,大胆引进西方文明,将战争化险为夷,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不会改变,但我们可以吸取历史的教训。学习历史,吸取教训,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在做决定时,想一想曾经走过的弯路,或许,它就会轻松许多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1-15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03-02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02-17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31篇)03-09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05-19

伟大的中国精神——读《中国精神》有感02-28

《乡土中国》读后感08-18

《乡土中国》读后感09-09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11-07

乡土中国读后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