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08-19 20:14:40
  • 相关推荐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精品5篇】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1

  一、直接导入。

  1.师:同学们,来一起齐读课题(生读)。在读的时候要做到干脆、不拖。(生多次读课题)

  2.同学们,课题是什么意思呢?师总结:“揠”是“拔”,所以有“扌”,用手拔,用手揠。

  3.师:根据一个字的字形就能理解这个字的字义,我们要把这种方式运用在我们的生字当中。师总结得出:“通过字形理解字义,通过字义理解字形”。(带领学生读)

  二、初读教学

  1.好课文百读不厌,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生读)

  2.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好了课文能读得更好。(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有哪些字特别难读呢?(生提,师指导)

  (1)“筋疲力尽”中的“疲”是形声字,“疒”表示病痛,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字有“疒”?(痛、病)

  (2)孩子们,“喘”是什么旁?(口字旁)为什么?

  三、随文阅读识字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来齐读第一句。(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天边去看)

  2.说一说你对“巴望”的理解。待生答后,出示古文字“巴”

  3.师问像什么?(生答蛇)师解释“巴”字的本意为蛇。

  4.师:蛇是怎么走的?生:紧紧贴着地面走的。

  5.我们吃的有一种东西叫锅巴?联系着前面的“巴”,谁来说说什么是锅巴?

  生:紧紧贴着锅的一种吃的。

  师:在工作中,还有一些人经常巴结领导,谁又来说说“巴结”是什么意思?

  生:紧紧跟在领导后面。

  师:联系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得出“巴望”意思就是——紧紧地盯着看。

  6.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可是呢?(生读段落剩余部分。)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一天,两天,三天”我们要读好逗号的停顿。(带领学生再次读)

  师:你觉得禾苗长高了吗?生:没有。

  师:所以课文用了“好像”,你看用词多准确。

  7.师:你看他多焦急!读词。(师相机教学“焦”)

  师:“焦”字什么结构?(上下)“灬”为火。“隹”是指短尾巴的鸟。合在一起字面意思就是火烤鸟。

  8.所以这个时候他“转来转去”(课件出示)。为什么读“zhuàn”?

  师举例:转圈读“zhuàn”。围着一个点反复转读第四声。

  转弯读“zhuǎn”,有调头意思的读第三声。

  师再次带领学生回忆“通过字形理解字义,通过字义理解字形”

  师: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引导生读)

  (1)自言自语就是小声地说,你能读出自言自语的语调和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9.他想出什么办法来呢?请同学们读下一段第一句。

  (1)相机比较“一颗一颗”与“一棵一棵”。出示图片“页”和“首”的古文字。向学生讲解,他们是同源字,都指头。后来“颗”就用来表示颗粒状的`事物。你会说哪些?一颗()。

  10.“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教学

  (1)全班齐读后问,同学们,他拔的时间长不长?所以他拔得.....筋疲力尽。(引导学生读)

  (2)出示词语“筋疲力尽”和“精疲力尽”。

  师:“筋”哪部分表示身体?

  生:月

  师:跟身体有关的“月”读肉月旁

  师:“筋”为什么有竹字头呢?因为筋骨像竹子一样坚韧。

  师追问:那为什么盖房子的钢筋要用这个“筋”呢?(随后师出示图片并拓展知识):古时人们建房用竹子作为房子的竹筋。表示力度,所以还有一个“力”字。

  11.“他回到家,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句子的教学。

  (1)师:精疲力竭,太累了。他回到家,怎么了,齐读相关句子。(生读)

  (2)师:为什么是长高了“一大截”而不是“一大节”呢?能用“节”代替“截”吗?

  图片出示甘蔗、竹子和火车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得出,节和节之间是断开的,后来引申为是连着的。

  图片出示“截”的古文字,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明白“截”是断开,断成两截的意思。如:斩钉截铁。

  12.辨析“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

  (1)师板书绘画禾苗图。图解“揠苗”是将禾心往上拔。

  (2)师:那我们看看什么叫做“揠”?

  《小尔雅》:“拔心曰揠”。

  《广韵》:“揠,拔草心也”。

  (3)经过交流后,我们知道了“拔苗助长”是将禾苗连根拔起,“揠苗助长”是只拔禾苗的草心。

  (4)“筋疲力尽”是指全身都没有力气,整个身体都很疲惫。“精疲力竭”是指手指没有力气,手很疲倦。

  13.指生读农夫的话。(一边喘气,一边说……)生读后,师范读后让学生再读。

  14.师:是啊,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可是他儿子不明白怎么回事。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禾苗为什么都死了。(读后,生交流)得出结论: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

  15.全班齐读“喘”字歌。

  四、整体感悟

  师:齐读课文,后想一想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生交流)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2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师: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课件出示一个魔法袋子)这个魔法袋虽然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袋子很小”说的就是寓言的短小精悍(课件出示:短小精悍),“能取出大东西”,就是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课件出示: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寓言两个字放大)

  师:上节课,我们从《亡羊补牢》这个短小的故事中,知道了做错事要听从别人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这节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也是这样一个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故事。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

  二、抓关键词,品读课文。

  1.检查预习

  师:上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自然段标了吗?生字词学了没有?老师来出一组词语考考你们!

  2.出示第一组词串:巴望 焦急

  A:正音:

  师:同学们真棒,把字音都读准了,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不明白巴望是什么意思?

  师: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很多种,今天老师教你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老师把这几个词语放到课文当中去,我们读一读就明白了。

  B:读文并理解“巴望”: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生读。

  ②师:现在你们理解“巴望”的意思么?

  预设生:老师读了第一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这位农夫是希望禾苗长得快些,所以这个巴望应该是希望、盼望的意思。

  师评价:你真会学习,不仅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你还给巴望找了一个近义词——希望(课件出示:近义词,希望、盼望)

  师:巴就是粘着,拿不下来。农夫的眼里只有禾苗,紧紧盯着禾苗,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他多么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啊。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第一自然第一句话: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C:师:把这组词语放回到课文中,你能看到一个什么的人?

  生:我从“巴望、焦急”这里两个词语看到了一个急得团团转的农夫,他天天田里看自己的禾苗长高了没有,禾苗哪能长得这么快呀!

  师:是啊,农夫就是这样天天跑到田边去看,心里十分焦急。

  D:句子对比(焦急)

  师:看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呢?

  生:我更喜欢第二句,“焦急”,写出了农夫急切地盼望禾苗长高的心情。去掉了,这种感觉就不够强烈了。

  E:字理识字:“焦”

  师:我们来看这个“焦”字。

  看懂了吗?焦上面是只鸟,下面四点像火,火把小鸟烧焦了。焦字原本的意思,是经过火烧而变黄、变干,比如唇焦口燥。他的词语经常跟焦急有关,比如焦头烂额、焦躁不安,心焦如火。如今这把火烧在农夫的心里,我们再读第一自然段,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过渡:从第一自然段的几个关键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巴望禾苗快点长大的焦急的农夫,这是故事的起因。(课件标注:起因),有了起因就有经过和结果,你知道找到了在哪了吗?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就找到了,2、3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最后一段就是故事的结尾啦!故事还在继续,下面就进入故事最精彩、最重要的经过部分。

  3.出示词串:“筋疲力尽”“喘”“截”

  师:我们先看这一组词,同学们先读一读。

  正音。

  师:一心盼望禾苗长高的农夫是怎么做的呢?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生自由读),同学们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来演一演。

  生:表演,拔禾苗并喘气说。

  师:这个同学不仅把农夫拔禾苗动作表演出来了,还把农夫喘气的语气也读了出来(喘气红色),让我们看到了农夫气喘吁吁的样子(出示成语:气喘吁吁)我们像这位同学读读这句话:画横线出示喘气的句子。

  师:是啊,“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当然累得“筋疲力尽”。

  4.写“筋疲”两个字

  字理认识“筋疲”两个字。

  师:这就是筋疲,

  筋,原本指竹子有韧性的那部分青皮层,人体里的筋,给人带来韧力,所以“筋”的下面是月肉旁和一个力字,疲是形声字,疲倦的时候,让人看起来就像生病的样子,所以疲的旁边有一张病床。

  现在有请胡一帆老师范写:筋疲。

  5.揠苗

  师:农夫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将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这就是“揠苗”,揠就是拔的意思,(课件出示:揠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揠苗助长”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生:揠苗助长就是: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

  解决知能“得和地”的'知识点。

  师:筋疲力尽的农夫会累成什么样儿?请你这样说:他累得

  预设生1:他会累得手臂抬不起,腰都酸了,骨头也散架了。

  生2:他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课件出示:

  累得(骨头散架了)

  累得(腰酸背痛)

  累得(手臂抬不起来)

  师:你们太棒了,把知能的题目都完成了(出示知能题)?这两个你会填吗?修得( )写得( )

  师:看到修你一定会想起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亡羊补牢》修得结结实实。除了修得结结实实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看这张图,这条路修得又宽又平。字写得工工整整。

  师:这三个空应该怎么填呢?

  课件出示:( )地转来转去 ( )地游来游去 ( )地跑来跑去。

  师:老师给你们几个词语,你们选选看,出示:焦急 悠闲 快活 自由自在 高兴

  师:老师是这样填的,焦急地转来转去,快活地游来游去,高兴地跑来跑去。我相信同学填的答案会比老师的更好。

  6.农夫可得意了,他觉得禾苗长高一大截了!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

  科学小常识:(课件出示植物生长规律)

  师:事物生长有它的规律。我们吃的水稻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150天左右。这期间还得—除草、施肥、浇水,这样,到时间才能收获稻子。农夫想用一下午的时间把禾苗拔高,马上就能获得收获,这就叫急于求成,这样做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反而把事情弄糟。

  三揭示寓意联系生活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类似于急于求成而办了坏事的事例?

  生:爸妈为了让我不输在起跑线上,周末帮我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加上做作业,我都没有休息。

  生:妈妈为了减肥,连续几天都不吃饭,差一点儿饿出胃病。

  四、拓展迁移

  师:从课文的注释我们知道,课件圈出注释。《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它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这个故事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个字。

  师:来跟老师读一遍。

  师:其实,从远古时代起,许多民族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中国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等等,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以后可以找来读一读。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中国古代寓言》中的《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请大家翻开知能:

  生:请生读《郑人买履》

  师:读了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文中的郑国人没有买到鞋子是因为:他宁肯相信尺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课件画出文中最后一句话)

  师:我们都知道寓言是小故事大道理,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是啊就打A选项。

  五、结课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学的《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以及刚刚读的《郑人买履》这三则寓言都跟办法有关。不想办法不可以,用了错误的办法会适得其反,同学们在以后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学会想办法。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3

  一、先来聊一聊:有关种田的事儿

  师:小朋友们,你有没有耕过地,种过田呢?

  生:有。

  师:你种了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种的草莓,当时我的心情很高兴。

  生:我种了土豆,我想要土豆快快长大。

  师:长这么大了,你心情肯定特别高兴。你看,当我们种庄稼的时候,庄稼长得好,心里就特别高兴。要是长得不好呢?

  生:难过。

  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巴望着家里的禾苗快些长大,他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他觉得禾苗一点也没长。他心里啊特别焦急。哎,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他就跑到田边,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他从中午拔到晚上,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面,他和家里人说:“唉,今天累坏了!可是,力气总算没白费!哈哈,咱们家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一听,心里特别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唉,全死了。你看,同学们进入了这个故事里。这个故事来自一篇古文。读过古文吗?

  (生回答。)

  二、跟读自读读正确

  师:今天我们就看看,这篇古文和刚才老师讲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拿起课文纸,先跟老师读一遍。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把它读正确。

  (师领读,生跟读。)

  师:自己练习一遍,争取把每个字读正确。开始,大声练习。

  (学生朗读。)

  师:好了,能读正确了吗?你来试试看?

  (学生朗读。)

  师:真的读对了,一个字都没有读错。还有没有同学比他声音更大?请你来。

  (学生朗读。)

  师:果然声音比刚才的同学更响亮了,很好。女同学有没有啊?你来。

  (学生朗读。)

  师:非常好,读得正确又响亮!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吗?

  生:能。

  师:一起来,拿起课文纸,预备,齐!

  (学生朗读。)

  三、唉声叹气读宋人

  师:这是一篇古文,要把它读得绘声绘色。什么叫绘声绘色呢?就是你一读,就让别人能马上感受到那句话所描写的场面。怎么绘声绘色地来读呢?先看前面一段。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老师是怎么读的?你发现了,你来说。

  生:唉声叹气。

  师:唉声叹气地读,你也试试看。

  生: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师:叹气叹到位了。看老师,皱起眉头,愁眉苦脸,这叫唉声叹气。再来。

  生: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师:你看,老师“唉”的时候还拍一下。

  生:(拍手)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师: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学会了就要去用。接下来,我看看哪个同学会在这句话当中的其他地方唉声叹气。你来试试。

  生:唉,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唉。

  师:他后面又“唉”了一次。看,在“而”的前面更合适。你来听,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唉,而揠之者。我在读“而”的时候,我把它读得长一点。为什么呢?

  生:这样为了更显示出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好像在想些什么。

  师:这样一拖长这个“而”,就好像这个人他在想。想什么?你说。

  生:想怎么让禾苗长高。

  师:对呀,想怎么让它长高啊。他就这样一直想,这个“而”就没有停。“而”什么时候停?想出来的时候。后面想出来了,心里很高兴。他马上去做了。所以,“揠之者”读得快,明白了吗?一起来读,声音和手,都一起哦。

  生: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唉,而——揠之者。

  师:那后面“芒芒然归”,谁能把它读得有画面感。

  生:芒芒然归,唉。

  师:为什么这个地方“唉”一下?

  生:因为“芒芒然”是他很疲劳的样子。

  师:你领大家来读。

  生:唉,芒芒然归。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读法?

  生:芒芒然——归。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因为他很累,一直在干,回家之后差点累趴下。

  师: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对不对?你领大家这样读。

  生:芒芒然——归。

  四、到底怎么“长”?

  师:你看,这个宋人啊,他回到家里,和他家里人说,“谓其人曰”,说什么话呢?

  生: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那这句话又怎么能够把他读得绘声绘色呢?请你来。

  (学生朗读。)

  师:你为什么这么中气十足呢?

  生:感觉他自己做了一件很好的事。

  师:他自己做了一件很好的事,因为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所以他心里非常高兴。你说是“今日病矣”高兴呢,还是“予助苗长矣”高兴呢?

  生:予助苗长矣。

  师:那我们就先说这个高兴的,这五个字该怎么读?你再来。

  生:予助苗长矣。

  师:看他每个字都读得那么有力,“予”,谁?

  生:我。

  师:予助苗——

  生:长矣。

  师:哎,声音跟上去,你看老师的手在指挥呢,予助苗——

  生:长矣。

  师:请坐。你看,这个“矣”要读出高兴的感觉,所以,把你的手伸出来,用你的手来指挥你的嘴。来,予助苗——

  生:长矣。

  师:什么时候把“长”读完?

  生:拔完了。

  师:拔完了,伸到你的手不能再伸了。来,试试看啊!予助苗长矣,还能不能再伸了?

  生:不能了。

  师:你看他站起来了,长得比你们高。再来,预备起!

  生:予助苗长矣。

  五、到底病没病?

  师:“今日病矣”这四个字也是那么高兴吗?

  生:不是。

  师:不是,而是要表现一种——

  生:累的感觉。

  师:不对,我觉得应该表现生病了。

  生:他没生病。

  师:怎么说他没有生病,这不是有“病”字吗?

  生:“病”是他很累的意思。

  师:“病”是很累的`意思?那为什么我说,我生病了。然后我们校长让我去医院呢?他不让我回家休息,他让我去医院。

  生:不同的说法。

  师:不同的说法?哦,山东这么说,上海那么说。

  生:以前的说法。

  师:这个同学非常聪明,他马上说服我了,古人他说“病”就是——

  生:累。

  师:它有“累”的意思,现在我们说“病”是——

  生:生病了。

  师:嗯,对了。没生病就好,我们继续看。累了该怎么读啊?

  生:今日病矣。

  师:对了,那这一句连在一起又该怎么读呢?你来。

  生: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哇,你们长得真是太高了。这个宋国人啊,他回到家里,看到他的大儿子,第一句话就说——

  生: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看到他的二儿子,他又说了——

  生: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看到他的三儿子,他又说了——

  生: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哎呀,同学们,宋国的这个人,他那么多的儿子,他说了那么多遍,没有一个人理他。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每天都盯着禾苗,禾苗也没怎么长,现在都不怎么相信他了。

  生:因为觉得以前是每天只长一点点,不可能一下子就长这么快。

  师:虽然不相信,但是他教育了一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干嘛去了?预备起。

  六、“趋而”拖长音

  生:其子趋而往视之。

  师:好,读正确了,还要把它读得——

  生:绘声绘色。

  师:你来。

  生:其子趋而往视之。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往视之”?

  生:要往外看,比较怀疑。

  师:看老师怎么读:其子趋—而——往视之。

  生:那个“趋”表示他一直在走,很快地,就是在跑。

  师:对了,“趋”就是表示他在跑,从他家到他地里非常远,所以他要“趋”,对不对?还有呢?

  生:等着停的时候就是到了。

  师:等着停的时候就是到了,到了之后他就在看。对了,而且这句话中,还有一个什么字?

  生:而。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呢?“而揠之”,那这个“而”和“趋”连在一起说明跑得非常远,来,预备,起。

  生:其子趋而往视之。

  师:嗯,往视之,再快点,趋—而——

  生:往视之。

  师:预备,起。

  (学生朗读。)

  师:他孩子去看,看到了什么?

  生:苗都死了。

  师:哪句话说苗都死了?

  生:苗则槁矣。

  师:该怎么读?

  生:哎,苗则槁矣!

  师:嗯,这时候的叹气是什么意思?

  生:难过。

  师:宋人难过?

  生:宋人的儿子很难过。

  师:小朋友们,你们也都是为人子女的,你们伤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你来试试看。

  生:(哭)苗则槁矣。

  师:好,这是哭声版的儿子的这种读法。还有没有别的读法了?我们这是在声音上模仿,动作上呢?肢体上呢?你来。

  生:(哭倒)唉,苗则稿矣。

  师:哭倒在地了。同学们,到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不仅能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完全都已经演得非常逼真了,是不是啊?来,我们就用这种方式,自己来把这个完整的故事读一遍。

  (学生朗读。)

  七、其子归家说什么

  师:回到家,他会和他父亲说什么?注意啊,他会和他父亲说什么?儿子和父亲说话,可要讲究方法的哦。

  生:爹,你可不要揠苗助长。

  师:哦,我揠苗助长,我是帮助禾苗长高了呀。

  生:长高了你也不能这么做。

  师:我这么做就是长高了呀,你去地里不是看过了吗?看过了禾苗是不是长了一大截啊?

  生:都死了。

  师:什么?

  生:都死了。

  师:我不相信,你肯定看成隔壁王大叔家的了。我们家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没有死。

  生:那个禾苗虽然长高了,但是你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

  师:哦,我破坏了什么规律呀?

  生:禾苗的根被拔出来了,禾苗吸收不到土壤里的养分,它就自然枯死了。

  师:哎呦,完了,完了!完了,完了!我们家就这么点地,禾苗全都枯死了,我们秋天吃什么呀?哎呀,太伤心了,我们家就要面临困难了,禾苗全都枯死了,怎么办?

  生:咱们今年只能再上隔壁刘家借点粮食了。

  师:隔壁刘家他都不借给我们了。

  生:那咱去隔壁王家。

  师:村子里都说了,咱们家有那么多的儿子,那么多的劳动力,总去借粮,不借给我们。

  生:重新种吧。

  师:这个主意很好,重新种。现在刚是春天啊,我们还能种点啥?

  生:玉米。

  生:土豆,小麦。

  师:我知道了,还有救。这个禾苗枯死了,我们还能种下一季的东西,对吧?哎,真是太棒了,孩子们,赶紧洗洗睡吧,明天买种子的买种子,买化肥的买化肥,去隔壁王大叔王大婶家借个镐,明天继续种地,好不好?

  生:好。

  师:下课。

  生:哈哈哈哈哈。

  师:下课了,要赶紧种地去了。好了,下课了。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祝同学们茁壮成长!谢谢!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4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叫做《揠苗助长》。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种过植物或者观察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呀?

  生1:我种过绿豆,每天给它浇水,看着它慢慢发芽长大。

  生2:我观察过我家的花,它们好像长得很慢。

  师:那植物的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可今天故事里的这个人啊,却等不及了,他做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同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大家都读完了吗?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这个字怎么读?

  生:“揠”,读“yà”。

  师:很好,那这个呢?

  生:“焦”,读“jiāo”。

  师:真棒!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学生齐读生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

  (同桌互读)

  三、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讲了一个人把禾苗拔高,想让它们长得快,结果禾苗都死了。

  师:说得不错,那这个人为什么要把禾苗拔高呢?

  生2:因为他巴望禾苗快点长高。

  师:“巴望”是什么意思呀?

  生3:就是非常盼望的意思。

  师:对,这个人非常盼望禾苗快点长高,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4: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师:他拔了多长时间?

  生5: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6:就是非常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师:那这个人这么辛苦,把禾苗拔高了,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7:没有,禾苗都枯死了。

  师:为什么禾苗会枯死呢?

  生8:因为禾苗的生长需要时间和养分,他把禾苗拔高,根离开了土壤,就不能吸收养分了,所以就枯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个人急于求成,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结果适得其反。那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9: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生10: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然会把事情办坏。

  四、拓展延伸

  师: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像这个人一样急于求成却把事情办坏的例子呢?

  生11:我妈妈想让我快点写完作业,一直催我,结果我写错了好多。

  生12:我爸爸想让我快点学会骑自行车,不让我休息,结果我摔了一跤。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那以后我们做事情可不能像这个宋国人一样哦!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知道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道理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起来。

  六、布置作业

  师: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急于求成的现象。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篇5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叫《揠苗助长》。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呀?

  生:(部分同学举手)听过。

  师:那太好了,那没听过的同学一会儿可要认真听哦。

  二、初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轻声读一读这个故事,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三、生字教学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有几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展示生字卡片)这个字念“揠”,谁能组个词?

  生:揠苗。

  师:很棒!那这个“焦”字呢?

  生:焦急。

  师:对,那“喘”字呢?

  生:喘气。

  师:大家都很聪明,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学生齐读生字)

  四、讲解课文

  师: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有个农夫,他总觉得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他很焦急。谁能说说“焦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着急。

  师:对,农夫焦急得不得了,他就想了个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筋疲力尽。谁知道“筋疲力尽”是什么感觉?

  生:就是很累很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师:非常好!农夫回到家,还得意洋洋地对儿子说自己帮禾苗长高了一大截。那“得意洋洋”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就是很得意,很骄傲。

  师:没错。可是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禾苗会枯死吗?

  生:因为禾苗被拔高了,根离开了土,就不能吸收营养和水分了。

  师:真聪明!那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五、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规律。那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急于求成反而不好的事情呢?

  生:我写作业的时候想快点写完,结果错了很多。

  生:我学骑自行车,太着急想学会,结果摔倒了。

  师:大家能从生活中联想到这个道理,很棒!希望大家以后做事情都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从中明白的道理。好,下课!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04-02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

窦桂梅古诗教学实录03-27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04-08

古诗教学的课堂实录01-28

《揠苗助长》说课稿01-03

揠苗助长说课稿05-20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学实录及反思05-04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04-03

“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