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1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和大连海洋大学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为努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切实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结合我院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xx届毕业生总计530人,其中本科生382人,硕士研究生148人。
本科生382人,其中辽宁省内生源158人,占毕业生总数比例41.36%;省外生源224人。毕业生中男生222人,女生160人,男女毕业生比例1.39:1。
研究生148人,20xx年3月毕业6人,6月毕业预计142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9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人。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确保培养质量为基础,以拓宽就业渠道、明确就业创业责任、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高质量、充分为总目标,通过不断深化学生就业创业与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机融合,不断推深做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教育指导、拓宽就业市场、提升创新创业、加大就业帮扶和确保工作联动”等就业六大工作体系建设,确保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目标的实现。即:6月末初次就业率达到80%,年度整体就业率争取达到90%以上。
三、成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班导师
四、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就业“一把手”工程
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将就业工作列入学院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学院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就业工作专题研究会议,制定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就业工作。本科生就业创业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主导、组长主责、责任教师落实、就业专干统计汇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打造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研究生就业创业要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统筹、主管领导牵头、点长负责、导师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就业机制和渠道,凝聚就业合力
建立“学院领导包专业、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班导师包班级、教(导)师包括毕业生”的全员抓就业创业三级责任体系。具体安排如下:
1、就业工作推进小组组长工作职责。院长丁xx、总支书记李xx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和全面完成。并包干负责一个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院长丁xx负责水产养殖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总支书记李xx负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
2、就业工作推进小组副组长工作职责。学院领导班子中副院长韩xx、吴xx,分别包干负责一个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分工为:副院长韩xx负责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副院长吴xx负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衣启麟负责包干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细致开展毕业生择业观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调研、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尤其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毕业生家庭基本状况,了解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倾向和就业意向,做好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工作。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尤其是建档立卡、低保、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参加各种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3、落实各专业负责人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担负起相关毕业班级就业推进工作责任制。具体安排如下:
(1)王伟负责水产养殖学18-1班;姜xx负责水产养殖学18-2、18-3班;霍xx负责水产养殖学18-4班;田xx负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18-1班;邢xx负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18-2班;殷xx负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18-3班;叶xx负责水生动物医学20xx班;马xx负责水族科学与技术20xx班。仇xx负责生物技术20xx-1班;秦xx负责生物技术20xx-2班;王xx负责生物科学20xx-1班;王x负责生物科学20xx-2班。
(2)研究生毕业生具体由其指导教师负责。
(3)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各专业负责人及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牵头联系专业相关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开展招聘活动。在联系用人单位过程中,要认真核查、确保用人单位资质,在招聘信息中明确岗位职务、岗位数量及薪资待遇等。严禁发布含有院校歧视及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招聘信息,杜绝虚假和欺诈等非法招聘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认真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做深落实。
4、落实专业教(导)师负责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责任制。具体责任如下:
(1)专业教(导)师对接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对接各自指导的应届毕业生,负责其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动员思想引导、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并结合每名毕业生实际需求和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介绍招聘岗位,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措施,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
(2)动员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如知悉毕业生有就职意向的用人岗位,专业教(导)师从所了解的毕业生实际情况出发,如认为其符合招聘公司岗位用人需求,可主动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也可通知就业专干出具“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帮扶毕业生实现就业。
5、明确就业专干工作职责,落实推进就业工作。
就业专干作为毕业生领导小组联络员,要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确保信息统计传达精准。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依托学校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推荐毕业生就业;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深入了解毕业生求职意向与就业状况,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动员;通过网络平台、qq、微信群等形式,点对点精准转达招聘信息并指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发挥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选树促就业创业典型,向学生宣传优秀毕业生就业实例激发大学生就业热情。
(三)主动研判就业形势,创新就业载体
针对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等现象,积极开展毕业生求职就业意向摸底调研工作,及时掌握毕业生求职择业进度与心态,结合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个性特点和就业目标,提供分类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化解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影响因素,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不断推进就业市场建设,精准对接毕业生求职就业。坚持“扎根辽宁、服务振兴”的就业市场工作思路,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有序推动就业市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就业市场利用率与对接度。认真组织好水产与生命学院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邀请央企、国企、大型民企等来学院举办专场宣讲会,提高毕业生求职的便利性和时效性。开展“空中宣讲会”,依托“水产学院抖音账号”等短视频平台,及时发布招聘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合力推进毕业生就业,设立奖励机制,按照学校规定,参照《水产与生命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执行。
五、加强就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把学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平台建设情况,展现辽宁振兴发展美好前景。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积极投身“东北振兴、服务辽宁”。
2.强化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体系,建立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提供职业发展咨询服务,做好求职、公考、升学、出国、创业等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探索开展本科生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3.用足用好就业政策。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辽西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及征兵入伍项目等招录工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良机,分析并掌握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专项招聘活动;充分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4.关注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帮扶。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实际困难,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重点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尽快就业。
5、面向二战考研毕业生和“慢就业”毕业生,力推学校或辽宁水产海洋研究所科研助理岗位或本校第二学位就读等;或结合毕业生个体兴趣,鼓励毕业生结合专业自主创业。
六、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
1.注重信息反馈,完善就业工作评价机制
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和毕业生评价反馈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学院毕业生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完善就业状况分析研究和反馈机制,编制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更好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2.完善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规范就业数据使用
坚决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建立就业数据统计标准化管理机制。根据教育部要求,落实就业数据统计精准化工作,根据学校招生就业处安排毕业生就业进展每周一报制度,及时对20xx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对学生就业状况、就业意愿进行登记备案,加强就业状况分析研判,同时做好向学校定期汇报就业进展情况工作。
3.完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
完善“学院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指标”,量化就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权利,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考核,规范管理,鼓励先进,激发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建立就业工作总结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鼓励先进,激励全员关心就业、支持就业。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2
根据《海南医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执行组长:
成员:
二、设定工作目标。
(一)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20xx年8月25日前)达85%以上;
(二)年底毕业去向落实率(20xx年12月10日前)达90%以上;
(三)毕业生留琼率达60%以上。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制定就业帮扶计划。
制定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小组成员、毕业指导老师、科室主任、支部党员分别参与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二)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组织走访用人单位不低于20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1家;举办小型招聘活动不低于3场。
(三)开展“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座谈会”活动。
与相关单位开展省内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座谈会”,帮助毕业生了解与把握家乡发展机遇,鼓励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对接用人单位到校开展小型线下招聘会、宣讲会。指导毕业生了解线上宣讲、在线笔试、线上测评等相关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线上求职、视频面试等;引导毕业生适时关注就业信息网、微信群、学院公众号等推送的招聘信息。
(五)深入推进就业育人项目)。
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发动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求职就业训练营”、“创新创业训练营”“就业创业主题班会”等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六)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评选活动。
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宣传,进一步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近五年基层就业、创业、应征入伍的毕业生中遴选具有典型代表的人物,进行广泛的事迹宣传,引领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七)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
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尽快投身求职行动。
(八)开展考研规划和经验交流活动。
开展考研规划、考研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升学理念,合理选择目标院校,掌握面试技巧,促进考研录取率继续提升。
(九)“一对一”开展困难毕业生帮扶。
健全“一对一”帮扶责任制,精准排查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长期失业家庭毕业生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对象,建立实名台账,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给予培训、就业帮助和资金支持。
(十)开展英语四六级辅导。
针对英语基础较弱、学位授予率偏低的专业和学生,充分利用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外语部教师资源,利用集中晚自习,开展英语四六级考试强化培训、考前冲刺辅导,提高应试能力及技巧,提高考试通过率。
(十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调适求职心理,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求职准备。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立大学生就业心理个性化辅导体系,通过心理测评、团体辅导、精准辅导等形成面→线→点的辅导方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常规化、类型化、个性化的系统辅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能力,帮助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正确、客观的估价自身。
(十二)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从20xx年起建立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所有毕业生按规定完成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与毕业去向登记平台毕业生去向登记工作。
(十三)强化就业统计监测工作。
严格落实就业统计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严禁”要求,严格执行毕业生就业统计监测工作违规处理办法,对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严肃查处通报,纳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就业统计监测规范要求,严格审核学生就业信息及相关佐证材料。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激励各院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20xx届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学院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5%,力争达到80%。
二、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宫国顺
副组长:
成员(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
就业创业工作
组织领导,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解决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工部(处),主任为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成员为具体负责就业工作人员和各院系副书记、副主任、辅导员。
(二)二级院系成立就业创业工作小组
二级院系就业创业领导小组组长由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毕业年级辅导员等人员组成。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就业
“一把手”工程,落实全员包保责任制
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主抓、学工部统筹、二级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全员包保的工作体系。全员包保要包责任、包措施、包思想、包结果。包推进措施,要了解学生就业状况,有针对性开展包保帮扶,对已就业的要按时跟踪,未就业的要及时推荐,
“慢就业”“缓就业”的要适时指导;包思想动态,要及时关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困难,化解学生紧张、焦虑、急躁、过高期望等情绪问题;包结果落实,要将包保举措真正落实到位,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二)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加强省内就业基地建设,维护好校企合作关系,优先满足省内就业需求。
针对新疆和西藏地区毕业生多、就业难度大问题,学院院领导要带领二级学院
开拓新疆和西藏就业市场,集中推进长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地市、县域市场开拓,推荐优质用人岗位。
(三)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制定就业工作考核实施办法,量化就业工作考核目标,加大奖惩力度,实行就业目标与部门及负责人年度考核挂钩,学院根据教职工在就业市场开拓、毕业推荐、就业指导方面的贡献,评选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每月召开一次就业工作推进会,学院公布就业率及各专业就业率,学工部、各二级院系汇报就业工作推进情况。
(四)充分利用好促进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使毕业生全面掌握、了解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专升本”“大学生应征入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性就业项目的宣传、组织报名和后续跟进工作。
充分利用全国网络联合招聘活动和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精准推送各类求职信息。
(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
加强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设计各学期就业指导课程任务,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进行政策导读、形势判断、择业指导、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将家长纳入指导服务体系,转变家长就业观念,家校合力推进毕业生求职就业。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公益直播课和省教育厅就业创业公益直播活动,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求职竞争力。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分析、统计台账,找准就业工作难点、突破点,及时解决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各二级院系要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台账,动态掌握学生就业状态,分类管理,一人一策。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和残疾人大学生等群体要 “一对一”结对帮扶,努力实现其就业。
(六)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服务工作质量
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做好与省教育厅学生处工作对接。将毕业班辅导员队伍纳入就业工作队伍予以建设、培训、使用,让辅导员积极参与到就业工作中,做好岗位精准推送和毕业生就业状况、思想状况跟踪等工作。
(七)做好招生就业调研工作,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龙江以及民族地区振兴发展要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招生就业工作调研,停开招生规模小、就业率低、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专业,强化办学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有效对接。
四、工作要求
1.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规定。
2.学院领导要亲自参与、指导、督促所联系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
3.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要全面负责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就业工作和毕业生遇到的困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群策群力,务求工作实效。
4.加强就业工作考核,对就业工作成效突出的个人、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及其领导进行提示督办和批评教育。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4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20xx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视频会精神和学校工作安排部署。现制定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决策部署和学校各项具体安排,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内容,针对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就业创业帮扶责任,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总体思路
1.坚持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学院把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工作一体化部署,坚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工作,作为学院重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2.坚持与思政工作同开展。学院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3.坚持系统性就业创业思路。采取“提前谋划、压茬推进,全员参与、系统推进,狠抓学风、重点推进,精准实施、按需推进”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4.坚持全员全院促就业机制。学院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将考研深造作为学院就业基本盘,将民营企业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统筹推进企业招聘就业和各级招考就业。
5.坚持就业创业帮扶责任制。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组织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和“一比一就业单位开拓”工作。
三、工作措施
坚持运用好学校学院在多年就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动员、广泛发动和请进来、走出去等工作优势,动员全员教职工做好毕业生就业思想动员、应聘引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着力实施班主任包抓班级、导师包抓名下学生、全体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包抓重点群体毕业生、全体教师包抓课程辐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1.开展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短板不足,结合立项的学校“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技能提升活动集成与示范”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等项目,组织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模拟面试、应用写作等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严格落实就业工作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认真落实“班主任主体责任、管理干部包抓帮扶、各级导师配合执行、全院教师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要“一对一”落实好未就业学生充分就业工作,建立工作台账,通过面谈、微信、电话、QQ等,每周至少同未就业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谈心谈话,同学生家长每两周至少电话交流联系1次,确保每周所在班级和指导的研究生就业数量有新的'增长。学院班子成员、管理干部为就业帮扶联系责任人,切实配合班主任和导师,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指导和单位推荐等工作,为每个未就业学生至少提供1个就业岗位。
3.做好就业思想引导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按照就业包抓帮扶机制要求,及时做好毕业生就业思想引导,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主动就业。20xx年3月,针对继续考研二战和参加招录考试毕业生,多方面、多渠道、多层级“一对一”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及时与企业单位协调签约保底。
4.做好就业信息供给工作。学院党委委员、班子成员、管理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要本着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思想,在社会服务、科研工作、对外联系中注重企业招聘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等,认真开展访企拓岗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反馈学院相关职能办公室做好招聘信息发布。
5.做好学生家庭动员工作。学院领导班子、班主任、导师和就业帮扶包抓干部要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校等各类各级就业政策,与家长一起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引导家长转变求职就业观念,将“求稳就业、慢懒就业”的思想转化为“主动出击、充分就业”的思想,多方共同推进毕业生充分全面就业。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xx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湖南省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湘教通,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和“大就业观”为引领,构建扩渠道、促创业、强服务、提能力、保权益协同联动机制,千方百计促进20xx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主体地位,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全力促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目标任务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力争我校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左右,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左右,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左右。
三、主要措施
(一)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1.拓宽就业岗位来源。组织队伍赴长三角、珠三角、省会城市、生源地等地进行就业市场考察,与各级人才市场、经济开发区、行业协会及各地校友会加强联系,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指导各学院依托专业特色,举办好行业性人才招聘会。
2.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和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新用工方式。
3.打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各学院要将实习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快完善就业实习管理制度,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解决实习与就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就业基地”,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提升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4.加强人才市场调查与研究。以毕业生就业意向和职业发展状况为重点,分专业、分行业调研,收集数据,反馈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以毕业生就业基地单位为重点,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人才需求状况,稳定人才供需渠道。
5.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多层级招聘平台。举办好大型供需见面会、行业性招聘会、爱心送岗招聘会、网络双选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等,做到每年有大型招聘会、每月有中型招聘会,每周有小型招聘会,每天有在线招聘。
(二)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6.强化政策和制度保障。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及时收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性岗位,主动对接好相关招录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7.落实好基层就业项目。做好“基层就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政策宣传、典型示范、嘉宾论坛等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组织实施好选调生、“特岗教师” “大学生村官” “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乡镇公务员等基层就业项目,举办好相关项目招考免费辅导班,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助力。
8.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配合兵役机关落实“两征两退”改革新要求,面向毕业生开展应征入伍宣传,落实好征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确保高质量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
9.鼓励毕业生选择乡村产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创业。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引导毕业生到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就业创业;广泛收集中小企业招聘信息,积极组织中小企业进校园招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三)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10.深化就业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组织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创业导师的培训,推进就业创业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11.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简历设计与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做好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
12.细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援助。实施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建立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帮助重点群体顺利就业。
13.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做好扫码签到、网上初选、线下面试或远程招聘、网上签约等便捷校园招聘模式;精确采集岗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意向,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动态掌握毕业生求职实时动态,实现就业过程动态管理。
14.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运机制。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与招生培养、专业设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加强就业反哺教育教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招生专业计划;实施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
(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5.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和电子商务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6.发挥创业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创业园管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和服务,保证大学生创业园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17.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双创”支持力度,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成长发展、落地见效,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
四、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以“大就业观”为抓手,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机制,确保“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
(二)压实就业工作责任
严格就业数据统计核查,严明就业工作纪律,认真落实统计工作“四不准”要求,加大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力度,对弄虚作假等问题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根据《北海职业职业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系实际制定了《电子信息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掌握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创业实际困难。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就业创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实现20xx届毕业生稳定就业,提升我系毕业去向落实率。
二、毕业生概况
经过初步的就业意向摸排,已有就业意向526人,有516人暂时还没有具体就业意向单位,通过摸排已掌握学生就业意向区域、就业意向岗位等,下一步将为其精准推荐就业单位。
三、组织领导机制
(一)成立系部就业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专业主任、毕业班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
(二)工作职责
1.组长、副组长职责
(1)负责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根据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制度、政策及文件要求,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制定本系就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完成学院下达的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
(2)负责制定本系有针对性的就业计划,指导各专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对本系毕业生进行人生观、择业观的教育和就业指导;
(3)负责巩固和开拓具有学科背景、专业对口的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工作平台,做好就业基地建设,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有力支撑;
(4)负责组织开展本系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就业核查与跟踪调查工作;
(5)负责督促落实好毕业生相关就业证明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6)负责做好本系毕业生档案审核、整理和交接工作;
(7)负责组织开展本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8)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9)根据工作需要,召开本系就业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10)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交办的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任务。
2.就业专干职责
(1)负责做好本系毕业生就业日常工作,指导专业主任、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具体工作开展;
(2)做好本系就业月度简报撰写及上报工作;
(3)配合系部做好本系专场宣讲招聘会的组织开展,用人单位接待,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工作;
(4)做好本系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就业核查与跟踪调查工作;
(5)做好本系毕业生档案审核、整理和交接工作;
(6)配合系部和招生就业工作处做好本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7)做好本系毕业生《报到证》和其他就业相关手续;
(8)完成系领导和招生就业工作处交办的其他就业相关工作任务。
3.专业主任职责
(1)制定本专业就业方案,责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和落实,组织利用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等机会,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2)利用对外技术服务、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本专业毕业生需求信息,及时整理和上报;
(3)利用深入行业、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调研机会,及时掌握本专业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做好毕业生推荐工作,协助做好就业市场的巩固和开拓工作;
(4)负责组织系级对口专业宣讲招聘活动,做好对口用人单位的接待工作;组织本系毕业生有序、有效参加各级各类宣讲招聘活动,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及时反馈招聘情况;
(5)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反馈,结合本专业实际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本专业就业率和对口率;
(6)协助完成系领导交办的其他就业相关工作任务。
4.辅导员职责
(1)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定和程序,并向毕业生宣传;
(2)了解和掌握所带班级毕业生的思想和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及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思想稳定,尽量避免毕业生“闪辞”、“闪跳”造成失业;
(3)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推荐毕业生就业;
(4)负责协助组织、动员、指导所带班级毕业生参加各级各类宣讲招聘活动,及时向所在系反馈毕业生应聘情况;
(5)负责指导所带班级毕业生填写《北海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指导和审核毕业生填写《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完善网上求职资料;
(6)做好所带班级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就业核查工作;
(7)做好所带班级毕业生从参加实习(就业)起到毕业当年年底的就业跟踪工作。在跟踪时间内,要求与实习就业指导老师和所带班级毕业生保持联系,帮助解决就业中碰到的问题,并按时将就业情况反馈到所在系;
(8)做好所带班级毕业生相关就业证明材料的领取、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9)做好所带班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10)做好所带班级毕业生档案整理、交接及其他就业相关手续;
(11)做好优秀毕业生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
5.实习指导老师
(1)通过多种途径向用人单位了解需求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保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信息得到充分落实,力促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带毕业生的思想和就业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及就业指导,帮助所带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确保学生成功就业。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准确定位,把握好就业机会,对于有就业波动的学生,耐心细致做好教育,避免学生频繁变换工作,或者不工作;
(3)做好所带毕业生从参加实习(就业)起到毕业当年八月底的就业跟踪工作。在跟踪时间内,要求与所带班级毕业生保持联系,帮助解决就业中碰到的问题,并及时将就业情况反馈到所在系;
(4)按要求做好所带毕业生相关就业证明材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就业意向摸排
3月8日前,由就业专干组织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对每一位毕业生做详细的了解,完成毕业生就业意向摸排工作并做好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反馈给专业团队和辅导员,系部工作领导小组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走访企业,为毕业生精准就业推荐就业岗位。
(二)就业工作部署
1.召开就业创业推进会
3月上旬召开一次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布置工作任务,对就业创业工作小组成员做现场动员,传达学院就业工作最新指示,针对就业工作开展方式、开展的时间表以及就业相关概念进行培训,对就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2.就业目标分解
根据学院对毕业去向落实率的总体规划制定系部每个月的就业目标,4月底完成30%,5月底完成50%,6月底完成85%,7月底达到90%,按照此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团队,专业主任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位指导老师,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指导老师根据就业目标指导学生就业,若不能达标,需要剖析原因、分析原因、改进措施。按照上报就业数据更新各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采用每半月公布一次。
3.每月就业信息跟踪、数据填报
指导老师要对20xx届毕业生定期进行就业状态和就业信息的跟踪,确保就业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指导老师要及时收集学生有效就业材料,交到系部统一由辅导员和就业专干到招就处盖章,然后辅导员指导学生录入就业宝。
通过“就业宝”系统采集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录入的就业数据采用“毕业生—辅导员—就业专干—学院”,本学期开始启用学生账号,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由学生本人通过手机微信填写,辅导员进行指导和审核。录入的数据进行“三级审核”,辅导员审核毕业生毕业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系部(分管主任或专干)二次审核→学院招就处进行终审,不合格的就业信息将予以退回,不予认定就业。退回的信息由辅导员进行更改或指导毕业生进行更改后再次提交。
4.就业数据的报送
3月采取半月报送制,3月14日、3月23日下午下班前完成阶段(半月报)报送(即到达上述2个时间点时,各系系部账号需将所有学生已报送数据审核完成),14日至16日、24日至下月1日为系统关闭时间,系统关闭期间系部和辅导员不可进行数据填报或更改,系统开放后恢复。4-8月采取每周报送制。每周周一下午下班前完成周报送,周二系统关闭,周三再次开放,由就业专干跟进完成。
5.招聘信息收集、发布
在3-8月结合20xx年北海职业学院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各专业团队与企业对接,及时收集和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研判就业形势,对于去年就业率低和今年就业困难的专业需要提前谋划,主动出击多联系企业,保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选择。各专业要建立就业信息资源库,巩固原有的优质企业,拓展新企业,建立的资源库包括学生和企业用人需求两方面,各专业做好与企业的衔接工作,了解企业每年的用人需求质量和数量;辅导员和就业指导教师掌握学生详细的就业需求(就业地点、类型、薪资、工种等等),系部一一匹配,精准推送学生就业,提高成功率。
6.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和企业等举办的各类招聘会、宣讲活动
有针对性的组织、带领家庭困难或者就业困难的学生参加区内精准帮扶招聘会、专业专场招聘会,促进他们就业,积极收集市人才市场举办的各类宣讲、招聘会的信息,组织学生踊跃参加。
7.创新创业工作
发挥创新创业课程课堂主渠道作用,配合学院,鼓励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对创新创业大赛参赛的指导力度,争取我系在各级各类奖项上有新的突破。
8.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援助
系学工团队认真、准确核实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名单,建立院系二级就业帮扶工作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对重点群体毕业生100%帮扶,有就业意愿的100%就业。
9.毕业生档案整理
6月份,根据招就处下发《关于20xx届毕业生档案整理工作的通知》做好相应工作,所有毕业班辅导员认真对待学生的档案材料,核实确认,通过交叉检查等方式避免出现纰漏。辅导员本人做好收集、整理、检查和装袋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我系整理好档案后按要求分时段移交招就处,招就处统一通过中国邮政EMS寄送。
10.就业核查
每年7-9月,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会委托第三方对各高校报送的就业数据进行核查,为确保我系报送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准确,我系将配合学院将于7-8月开展3阶段就业核查工作:
第一阶段(系部自查):7月1日-7月23日,我系通过对七月份上报的就业信息开展自查,并及时更新就业数据,以确保7月份就业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并汇总自查结果上报至我处。
第二阶段(交叉检查):7月28日-8月20日,招就处将根据各系7月上报的就业数据及自查结果打乱分配至各系进行交叉核查,核查后各系将交叉核查结果汇总至我处。招就处将核查结果反馈至各系后,各系根据反馈结果更新就业数据。
第三阶段(学院抽查):8月21日-8月25日,招就处将对存疑就业数据进行核查,核查后将结果反馈各系,各系及时整顿更新数据,最后招就处将通过系统汇总最后信息报送自治区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
11.就业跟踪
辅导员做好所带班级毕业生从参加实习(就业)起到毕业当年年底的就业跟踪工作,特别是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要跟指导老师一起建立未就业应届毕业生数据库,在毕业生离校后的半年内,通过微信、电话、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及时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7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做好20xx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助力我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岗位供给、拓展就业渠道、创造锻炼机会,引导更多毕业生投身县域振兴、助力产业发展,力争全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7月底达98%以上、年底达99%以上,确保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二、主要措施
(一)市场岗位拓展行动
1.加大访企拓岗力度。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每系部走访企业不少于15家。组织各系部对往年吸纳毕业生较多的民营企业进行动员走访,每系部走访企业不少于15家。
2.发挥校友组织吸纳就业作用。发动校友组织参与链接岗位资源、提供就业岗位和专业服务。推动校友组织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本校毕业生聘用力度。
(二)基层人才引导行动
3.组织毕业生参与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全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000人,“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50人,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招募高校毕业生约5000人,按各级部门规定组织毕业生报名参与。
4.落实基层就业扶持政策。按要求宣传落实部、省、市、区各级部门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及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基层就业补贴等支持政策;通过“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评比活动,大力选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优秀基层就业毕业生典型,并按规定进行表彰奖励。
(三)创业创新自强行动
5.强化资金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按规定资助其开展实践研究。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毕业生,按规定指导毕业生申领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6.促进成果转化。由学校牵头与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签订毕业生创业工位。继续参与各级单位举办的“互联网+”“众创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品牌赛事,促进项目、资源、资金等高效对接。
7.鼓励返乡创业。依托上级部门的2.0版“农村电商”工程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助力县域振兴绿色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加省级“精英训练营”、市级“带头人”培训,优先作为农村电商“头雁引领”培育对象。
8.支持灵活就业。鼓励毕业生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对其中以灵活就业形式参加社会保险的,按规定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到位。
(五)专项渠道历练行动
9.鼓励升学深造。积极组织发动毕业生报名各类升学招生计划。积极宣传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的优惠政策。
10.鼓励入伍锻炼。加大征兵宣传工作力度,畅通入伍绿色通道,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征集指标。
(六)职业能力提升行动
11.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按每500名应届毕业生不少于1个的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配齐配强。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打造一批就业指导名师、优秀就业指导课程和教材。通过校企供需对接、职业规划竞赛、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求职培训、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12.强化实践锻炼。落实“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参与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依托我校访企拓岗行动方案,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见习基地。
13.加强技能培训。鼓励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需要学历学位证书作为报考条件的,引导毕业生先参加考试评定,待取得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后再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七)湾区就业助力行动
14.拓宽就业渠道。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引导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就业。引导毕业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三支一扶”招募工作。
15.强化创业扶持。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创业资助、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的宣传指导工作。依托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交流活动。
(八)公共服务畅享行动
16.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依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继续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等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开展政策辅导进校园或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
17.大力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我校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木棉花暖”“一企一岗”“急需紧缺人才百校万企公益招聘”“展翅计划”“筑梦青春·就业启航”等招聘活动。推广运用“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便捷模式,促进毕业生与招聘岗位便捷对接。
18.归集发布优质岗位信息。强化校就业网的就业招聘信息归集展示功能,不断完善毕业生岗位发布专区,动态发布各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制造业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招募(聘)计划。
(九)实名服务暖心行动
19.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7月底前完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移交,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各类渠道,及早锁定服务对象,集中开展分类就业帮扶工作,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20.强化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大力推进宏志助航计划,助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健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责任制,推动校系领导、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与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都得到有效帮助。
21.兜牢困难毕业生就业底线。建立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实名台账,实施“一人一策”专项帮扶。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统筹利用公益性岗位等进行安置,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100%实现就业。做实做细残疾毕业生的建档、调查、跟踪、服务工作,帮助残疾毕业生树立良好就业观,顺利融入社会。
(十)权益保障安心行动
22.强化就业安全教育。将就业安全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增强毕业生风险防范意识。)
23.打击就业违规行为。开展平等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法打击虚假招聘、售卖简历,以及以就业、培训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4.规范毕业去向统计。紧跟省教育厅的政策要求,取消《就业报到证》,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建立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做好登记信息的查询、核验、共享。严格落实就业统计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严禁”要求,对违反规定的系部和相关人员,严肃查处通报,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组织开展就业统计监测专门培训,持续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
三、组织保障
(一)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和指导。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系部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周报、专班通报制度,加强工作督导,确保顺利完成工作目标。
(二)加强部门协同。各系部要按照任务分工要求,安排专人跟进,细化工作举措,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时限。
(三)积极宣传引导。校、系两级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到部队、艰苦地区和行业、基层一线工作的典型,在全校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涉法教育引导、宣传提醒。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及时主动回应毕业生的要求,稳定就业预期,营造全校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篇8
为落实《湖南省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和《邵阳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文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推动文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二、工作目标
文学院20xx届毕业生共有411人,其中:汉语言文学195人,新闻学86人,历史学70人,汉语国际教育59人;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43人。
学院以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负责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力争20xx届毕业生截至8月31日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5%以上,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以上。
三、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以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其中分管就业创业工作的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各年级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文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就业专干:
组员: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
1.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新疆、西藏乡镇公务员专项招录”等基层项目招录工作;做好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特别是“特岗计划”和“西部计划”,要着力发动宣传,作为我院基层就业工作的突破口;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多渠道收集基层岗位需求,为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搭建平台;以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积极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
2.协同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落实好兵役机关“两征两退”改革要求,力争完成征兵任务。对毕业生开展广泛宣传动员,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大学生到部队建功立业。
3.落实其他政策性就业岗位。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挖掘学院科研潜力,增设科研助理岗位;积极动员毕业生参加20xx年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地方国企、城乡社区等政策性岗位的招录。
4.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鼓励和促进我院毕业生到实体经济就业,加强与中小企业沟通联系,广泛收集中小企业招聘信息,积极组织中小企业进校园招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5.引导毕业生到重点产业行业就业。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输送毕业生。继续保持与已有用人单位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重点产业行业单位的联系,积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推荐毕业生参加孔子学院教师选拔。积极适应国家需求,加大宣传力度,将孔子学院基本情况、招聘要求、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纳入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为毕业生到孔子学院实习任职和参加志愿活动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鼓励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孔子学院任职。
6.促进学校毕业生留邵就业。学院积极与邵阳市政府、企业、学校加强沟通,组织宣传邵阳市相关人才政策及就业创业政策,邀请邵阳地区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引导毕业生留在邵阳,服务邵阳。
(二)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实效
7.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学院把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纠正思想偏差,尽可能减少“缓就业”“不就业”等现象。针对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各方面问题,以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教育,提高求职创业的各项基本技能。
8.加强职业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每周一次的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及学校组织开展的“一对一”就业咨询,扩大线上线下就业咨询的指导面;采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职业和就业指导。对于因考研失败造成的“被动未就业”学生,加强其职业规划引导和就业技巧的提升;对于因考公考编而延迟就业的学生,指导其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从基层做起”的理念,实现尽早就业;对于因知识、能力等欠缺而未就业的学生,加强其专业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的提升,精准推荐职业要求匹配度高的岗位,增强其自信心。
9.强化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开展精准帮扶,进一步落实就业困难毕业生“包干责任制”,学院党政领导每人与3-5名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尽快就业和百分之百就业。针对学生个性化诉求,学院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及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台账,通过发放政府求职补贴、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举办专场就业指导讲座、开展个性化辅导、推荐岗位信息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尽早实现就业。按要求对未及时就业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开展3次谈心谈话,每人推荐不少于3个就业岗位,组织不少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
10.开展专项技能提升培训。利用学校、企业专家和校友资源,针对毕业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SIYB创业培训和个性化职业咨询,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就业创业大讲堂”;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树立求职信心,把握机遇,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三)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1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学院就业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和指导服务能力,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优质师资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扩大校外导师团规模,引进企业导师授课、专家培训授课。充分认识学科竞赛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并进行全方位指导。
12.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推动各类研究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对创新创业项目开放。按照学校制定的《邵阳学院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工作。
13.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能力。广泛宣传关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创新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提供的创业资讯、创业指导、项目展示、项目对接等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运营、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四)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14.加强与建立合作关系单位的.对接。持续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加强与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接,巩固和稳定已有就业市场资源,充分发挥稳定的就业市场在我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院负责人赴长三角、珠三角、部分省会城市等就业需求旺盛地区进行调研走访,进一步开拓省外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15.深化与校企、校地联系与合作。学校将实习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渠道,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发更多就业实习岗位,推动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配合地方人社部门落实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
16.深化就业信息化服务。利用好“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及时推送就业岗位、政策等信息,实现就业信息全覆盖。丰富和完善线上业务办理相关功能,切实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加快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招聘网站链接与信息共享,鼓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供需对接。积极推动毕业生进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及时摸清未落实岗位的毕业生求职意向,根据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加强信息匹配,做好“强信心”的教育引导和“暖人心”的服务对接工作。
17.做好就业创业宣传工作。完善就业创业宣传引导机制。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好“青春正当时三湘追梦人”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发挥好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引导。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监督与管理
18.加强毕业生就业统计。学院严格按照就业统计工作要求,通过“湖南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及时上报、更新就业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严格执行教育部的就业工作“四不准”和“三不得”纪律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19.加强就业统计核查监测。学院要成立就业创业工作监督核查小组,完善就业创业监督核查机制。对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进展落实情况逐条逐项认真检查,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
五、条件保障
继续强化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学院党政会议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专题研究每学期不少于1次,真正落实好学院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人具体抓、毕业班辅导员天天抓、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就业创业标语02-23
学院就业工作总结12-03
就业创业宣传标语05-24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精选21篇)05-17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15篇)03-25
创业就业工作总结(精选15篇)05-20
创业就业部学期工作总结09-19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通用14篇)05-20
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7-28
学院的口号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