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4-09-22 11:10:55
  • 相关推荐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荐)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1

  为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你我共参与大力宣传非遗保护工作。在宣传展示系列主题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宣传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系列活动

  (一)非遗进校园线下展示展演活动。

  不负领导的厚望,文化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联系教体局工作人员对接此次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活动,真正体现了民族文化从小抓起。

  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六一”相融在一起时,相信祖国的花朵在未来的时空里会把民族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6月1日早晨,梁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借助国际六一儿童节之际到曩宋中心小学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演进校园活动。此次进校园展示的内容有歌舞展演、文物展示、非遗成果展等,表演人员有曩宋中心小学师生、传承人、梁河县阿昌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演员及部分群众,共计七百余人,15个节目,分别展演了傣族孔雀舞、傣族象脚鼓舞、阿昌族民歌、葫芦丝演奏、傣族舞蹈、孤勇者等节目,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在展示展演期间,学生这里一群那里一伙成群结队的主动和我们的传承人交谈民族文化,还请传承人交他们跳舞,唱歌,他们对民族文化特别的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心态、斗志学生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二)多角度开展线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讲座活动。

  1、结合当地有名的洞经乐队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于6月1日中午,全部演员和传承人到九保乡洞经乐队活动室开展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地方文化艺术展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活动,洞经乐队为了更好的宣传民族文化,把所有的成员召集在一起排练,上到八十多岁、下到五十多岁的,由此可以看出团队精神可嘉,不畏艰辛努力在传承民间文化。

  宣传活动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一是由梁河县文化馆副馆长杨春菊分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述了“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还鼓励传承人把毕生所学的技艺毫不保留的传授于他人,把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二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为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我县优秀的民间文化,洞经乐队展示了洞经鹤庆鲜花、红歌连唱三个节目,梁河阿昌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示了梁河美、阿昌棍术、水鼓茶情、传承人展示了葫芦丝、傈僳三弦舞、孔雀舞、阿昌民歌等非遗保护名录,在这次活动中一共展示展演了12个节,九十多人参加。文化人的聚集,少不了艺术的交流,展演结束后,传承人接踵而至的上台展示,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说唱、有的乐器演奏等,在络绎不绝的掌声中结束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2、6月2日文化遗产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为丰富学生校外知识,让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主讲“文化遗产知识”,在讲述过程中,工作人员图文并茂形式给学生阐述了文化遗产,还以提问式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化遗产知识的认知,生动有趣的列举讲解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引导学生在不知觉中关注文化遗产,传播正能量。共参与人数一百多人。

  (三)借助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梁河县文化馆从6月6日至6月13日每天在抖音、公众号、视频号、梁河电视台、文化云、微信朋友圈、小喇叭进行线上宣传,共宣传了6个云赏非遗项目视频和“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共计64分钟,浏览人次1.3万人次,项目视频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遮帕麻和遮米麻”创世神话史诗纪录片;省级非遗名录“梁河葫芦丝”、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州级非遗名录“佤族新米节”、“梁河烧肉米线”、“回龙茶制作技艺”。结合融媒体中心小喇叭宣传“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渠道全面的把梁河非遗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梁河的非遗资源。

  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系列的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线上线下相接合的宣传模式,受益群众面广,带动了更多的人支持和参与非遗保护事业,增进了全社会认知,增强了非遗保护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我们深切感受到全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显著增强,参与保护为荣已渐成风气,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理性,除了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对如何保护、参与也有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心态。通过此次宣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多了,都会主动参与到展示展演中,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的参加传承、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和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1、营造活动氛围

  为营造宣传节日气氛,一是在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合阳县历史文化博物馆内悬挂关于非遗保护和遗产日标志的宣传标语:“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与“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宣传展板,发放传单等形式,展示了合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吸引观众观看、咨询并直观地了解合阳文化。

  2、活动内容丰富

  本次活动我们将通过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非遗现场展演、非遗产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宣传展示合阳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

  二、活动亮点

  在表演区域,合阳提线木偶戏进行了精彩表演,在场观众无不为之惊叹;在文创产品展区,渭北葫芦、合阳刺绣、古莘土布、合阳香等百余种非遗产品排列整齐,匠心、手艺、技艺荟萃一堂,非遗传承人们除了向人们介绍他的精美展品,还指导群众亲自体验;在非遗民俗展区,合阳提线木偶戏、和跳戏、纸塑窗花、刺绣、放河灯等十多个项目实物、电子体验等,让群众了解非遗的同时,更能亲自体验并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在历史文化展区,馆藏百余件文物藏品,通过专人讲解,观众们真实地感受到一段历史,并了解文物的'文化、艺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遗产走入生活,走进群众,使文化遗产更好地赋能美好生活。

  三、活动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3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非遗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非遗重点实验室协同文创公社,开展了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阳光广场展示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已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和部分省级项目代表共52个展板,文创社团成员积极向大学生们讲解非遗常识,讲述非遗故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推动了“非遗”走进大学校园,增强了“非遗”保护意识,增进了文化自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4

  由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xx年德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德州天衢新区董子文化街举行。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培育的非遗蓝染项目受邀参加,植染艺术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曾敏老师带领学生团队现场沉浸式交流体验与蓝染成果推介活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本次活动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守护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活动组织了全市38项国家、省、市、区(县)级非遗项目和10家老字号企业参加,全面展示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非遗、体验非遗,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德州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此次我校非遗蓝染项目亮相20xx年德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共同精心打造了此次盛会。我校通过此次的蓝染非遗文化宣传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古法植物蓝染这项传统技艺,积极推动古法植物蓝染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古法植物蓝染非遗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非遗文化”项目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植染艺术工作室让学生亲身参与非遗传承、积累经验,传递非遗文化的'内在价值,启迪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加深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爱国情怀与文化自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5

  为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充分发挥学院建筑学专业特色与优势。建筑与规划学院(乡镇建设学院)、辽宁省乡村科技服务智库联合主办,辽宁省土木学会历史建筑委员会协办、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中心承办组织的建筑与规划学院(乡镇建设学院)专业师生赴沈阳故宫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三——世界文化遗产研学如期举办,本次活动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专题讲座,参观画展,遗产写生。

  首先,师生们共同参加了天津大学副教授杨菁主讲的《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与沈阳故宫》讲座。杨菁对样式雷家族的图档进行解读,同时还介绍了目前已知的35份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通过对图档的辨析,尽可能地还原了背后的真实建造历史,再现沈阳故宫复杂的建筑变迁过程。师生们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接下来,师生们参观了《城韵——杨子江沈阳老建筑水彩画展》,感受着画作传递的沈阳传统文脉之美,体味着在古老的皇宫中进行的古与今的对话,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与艺术修养。

  最后进行的是“我以我笔画遗产”主题活动。建筑与规划学院师生们分组选景作画,主要选取沈阳故宫大政殿、崇政殿等古建筑为元素,进行建筑专题写生,用画笔记录世界文化遗产之美。师生们专心作画的`景象吸引了故宫万千游客的瞩目,成为了沈阳故宫“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历史建筑与文化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们的自强精神,使学生们更加珍视文物与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与知识广度,对建筑学专业教育尤其是建筑历史方向及建筑美术课程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 篇6

  6月5日上午,由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办,江苏黄海湿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协办的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世界遗产进社区”主题科普活动在盐渎公园西广场拉开帷幕,着重展现盐城黄海湿地的独特魅力和盐城遗产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务实实践。

  湿地科普宣讲团成员潘束菲同学通过摄影图片、科普资料等多个展板,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为社区居民、亲子家庭、小学生们介绍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盐城三宝”、大美湿地等,让广大群众和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大家主动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现场设置的'盐小勺IP互动体验区,由湿地学院志愿者团队成员负责,让参与的居民和小朋友们与IP玩偶互动体验,并向市民发放盐小勺周边礼品、《走进盐城黄海湿地》折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宣传手册,倡导周边社区群众了解湿地、热爱湿地,从而营造人人参与、共同保护湿地的浓厚氛围。

  暑期实践小分队成员为现场群众表演手语操《向阳携行共创未来》、广场舞《舞动青春》,敬贤路小学师生现场朗诵《串场河的传说》等文艺节目。让群众近距离体味盐城的独特魅力,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遗产的队伍中来,让世界遗产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切实将世界自然遗产送到群众身边,让社区居民们直观地接触遗产地、了解遗产地,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居民在亲身体验中共同参与遗产保护、共享遗产保护成果,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消防日活动总结04-08

读书日活动总结04-26

扶贫日活动总结04-10

家庭日活动总结07-28

消防日活动总结07-24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04-06

助残日活动总结04-08

世界环境日活动总结04-06

国际减灾日活动总结06-21

宣传日活动总结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