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人民服务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难点: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5)板书(死的意义)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要 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 )简( )政( )
(2)死得其所( )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2、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五湖四海”、“死的其所”、“精兵简政”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教育。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意思写了哪些内容。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北京
1、今天,我们要学习革命烈士张思的的精神。请看录像。
(观看张思德在炭窑烧炭牺牲的资料片。)
2、导入课题:
张思德同志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好同志。
3、简介北京:
张思德同志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负过伤。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委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做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检查对生字的读音情况:
“鼎”读“dǐng”,“彻”读“chè”,“受难”的“难”读作“nàn”。
3、检查对生字词的理解:
人固有意思,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人。重于,比……还重。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痛哀伤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⑵画出你觉得含意深刻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由小组派出代表汇报):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五个方面的意思:
⑴第一方面讲: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⑵第二方面讲: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⑶第三方面讲: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⑷第四方面讲: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
⑸第五方面讲: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
4、交流画出的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第一、二两方面的内容
1、学习第一方面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每句话的意思,找出含义最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
①第一句话讲我们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第二句话讲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第三句话讲张思德就是这样的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学生认为第二句话含义最深刻,幻灯显示第二句: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a、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目地。“彻底”,就是贯彻到底。
b、句子的意思: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的利益工作,除了为人民服务,再也没有别的目地了。
⑵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方面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围绕什么意义来说的?哪些句子的含义最深刻?该怎样理解?
讨论交流:
①这段围绕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来说的。
②学生可能会认为如下句子含义深刻,幻灯显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
这是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学生朗读以上句子,并背下来。
③幻灯显示第二个句子: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a、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法西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行恐怖、独裁、推行侵略政策的德、意、日三国的统治者。也就是说,如果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死的人,他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如果是为法西斯出力,为剥削、压迫人民的人出力而死,他的死就比鸿毛还轻。)
b、引导学生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再举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的例子,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的认识。
c、指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加深理解。
⑵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xīng wàng hóng máo chuī shì yuán
( )( )( ) ( )
tài shān bō xuē jīng bīng jīng zhèng
( )( )( )
wú hú sì hǎi mù biāo āi sī zhuī dào
( )( )( )(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炊( ) 旺( ) 彻( ) 哀( ) 标( )
吹( ) 汪( ) 砌( ) 衷( ) 票( )
3、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人总是________,但死的意义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________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_还重;替________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还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方面的内容
1、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方面来讲的,讲了哪几点意思?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
这一段主要围绕“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来讲。主要讲了这几个意思:
第一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缺点。
第二点: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的批评是对的、对人民有好处的,我们都要接受并改正。
第三点:党外人士提的“精兵简政”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第四点:我们坚持这样做,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4、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举“李鼎铭”提的“精兵简政”这个例子?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交流:
因为“精兵简政”作为一个党外人士,不是共产党员,他提出党内干部要“精兵简政”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合理的,共产党内就接受他的批评建议,进行改革,说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提的批评、建议会合理,就一定会被采纳。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方面的内容
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一个意思来讲的?
2、仔细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哪个句子的含义最深,把你的理解写在旁边。
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⑴幻灯显示: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①引导学生谈理解:
“五湖四海”指的是全国各地。也就是说,我们全国各地的人走到一起来了,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打败侵略者,解决全民族,大家都是为人民的共同的利益而工作的。
②读以上句子。
⑵幻灯显示: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①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条路”指的是为了人民,解放全国人民的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团结全国可以团结的人民,共同为打败帝国主义、打败侵略者;解放全民族、解放全国人民而共同奋斗。
②读以上句子。
⑶幻灯显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⑷幻灯显示: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⑸幻灯显示: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3、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方面的内容
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谈这问题?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需要记住的语句,做记号。
2、交流找到的句子:
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⑷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3、读一读,记住自己认为要记住的语句。
4、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请几个同学试着背部分段落。
五、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完全( ) 支持( ) 光明( )
兴旺( ) 批评( ) 集中( ) 痛苦( )
2、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虽然……但是
⑴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 )他做过违反法纪的事,( )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⑵( )人人都来关心班集体,我们的班级( )一定能评上“文明班级”。
⑶( )付出辛勤的劳动,( )会有成功的收获。
⑷这件是对他来说( )难度很大,( )他绝对不会放弃,一定会想尽办法解决的。
⑸( )是什么,我们( )不能搞特殊化。
3、把你觉得课文中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原因:革命队伍的宗旨、性质所决定
不怕牺牲
为人民服务
做法
不怕批评
不怕困难、加强团结
开追悼会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通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什么?你知道么?对了,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今天电视、报纸、广播里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知道?对,就是“三个代表”具体的说就是: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大家爱看的“特别关注”和“七日七频道”所体现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说的仍然是为人民服务。而在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的那篇演讲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进入新课
1、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可上网查资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2、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
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
⑶请学生朗读课文
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3、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4、请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论据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接着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3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这一事实作为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5、教师讲解论据之后,提问:请大家看一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例证法——精兵简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起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在归纳前先回忆一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本文,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7、解决课后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分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通读文章,解决生字词问题
2、提问:通过通读全文,请大家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归纳中心论点的重点在于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句、主题句,而这些句子又常常和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和设问句等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题目或篇首、篇尾、段首,一段之中出现在段尾的机会也比较多。那么大家看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第1段最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就是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3、提问:分析第2、3、4段,请大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2段中心句在句尾“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3段中心句是“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第4段中心句是“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4、请大家找出文章中为了证明论点所运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道理论据:歌德所说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在文章的第4段举的是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问题这样一个例子。
二、研读分析《不完满才是人生》
1、阅读材料,扫除文字障碍。
2、提问:请大家根据文章的内容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题目,在第1段也有说明,就是“不完满才是人生”
3、请大家找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所用到哪些论据?
第2段中的古诗是道理论据;第3段中提到的汉武帝,唐太宗是事实论据;第4段中的包公、海瑞也是事实论据;第6段中提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事实论据;第7段的是道理论据;
4、那本文所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
引证法;引用古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伴君如伴虎”等等例证法;列举了古代的许多事例,如汉武帝,唐太宗,包公、海瑞,典故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对比论证:第2-7段从古至今的论述。
5、概括能力训练:请大家概括一下3-8自然段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3段: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包括皇帝。
第4段:皇帝手下的大臣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
第5段:我辈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完满的。
第6段:知识分子在历史上难得过几天好日子,他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
第7段:生活在新社会中也有不完满的地方。
第8段:“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个“平民的真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归纳并整理全班讨论。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四是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学习文章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段式,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点出文体的不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自主探究奠定基础。接着抓住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然后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最后,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刻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可让学生画出关联词语,反复读,然后依据表达的意思逐层加以分析,从而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发现论点
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情的怀念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肯定有新的发现,谁愿意来说说?(区别于其它课文,说出文体上的不同)
3、对,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我们的党和人民正面临着重重困难,为了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主席在悼念张思德同志的同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向这种既不写人,也不叙事,既不写景,也不状物,而是在处处说明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的文体,我们把它叫做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4、议论文通常有一个中心论点,即说明的一个道理或阐述的一个观点,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层层论述。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吗?(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5、对,就是文章的题目。再次齐读课题,围绕“为人民服务”,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谁?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做?)
二、理解论点,体会含义
1、其实,作者已经把同学们最想解决的前三个问题集中体现在课文当中的一个自然段里了,打开书,默读课文,找到这个自然段用括起来,同时画出最能说明“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句子,并且圈画出最引起你注意的词语,想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体会“完全”、“彻底”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这句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不容易的,而张思德同志却做到了。借助资料袋,了解张思德。
⑵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他们是怎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⑶是啊,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虽然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是他们“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课文第一自然段与中心论点联系最密切,向这样直接点明文章中心,亮明文章观点的段落,我们把它叫做中心段。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牢牢记住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三、围绕论点,理清思路
1、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2~5自然段,自读批画。(建议同学们可以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读,其中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一个意思,把最能概括这个自然段意思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点拨:发现有的学生在一个自然段里画出好几个句子,提示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并且批注在书上。
3、组织学生逐段汇报:
第二自然段:死的意义不同: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教师追问有什么不同?)
第三自然段: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自然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第五自然段: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4、小结:文章第一自然段高屋建瓴,开篇点明了“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论点,接着从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四方面展开层层论述的,构成了严谨的总分结构。这种结构上的严谨的恰恰是议论文表达的特点之一。那么,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进行具体表述的?下节课我们来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四、模拟演讲,感悟背诵
1、这就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前演讲的现场,让我们跟随着时空的转换,去聆听他那深情的演讲。想想看,面对人民,面对群众,面对老师,面对同学们,应该如何演讲?指生演讲。
2、那天的讲话,毛泽东手里没有讲稿,却有备而来。他缓步上台、神情凝重、低头默哀,然后开始了深情的的讲演。根据提示背诵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
六、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
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谁?什么是?为什么?)
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如何做?)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理清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掌握演讲词和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面对听众,能围绕一个中心,感情鲜明的进行演讲;会区分论点、论据、论证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感悟文本的情感与思想,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
细品演讲辞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
教学难点:
体味、感悟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并进行演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您欣赏四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学生齐读。)
师:你怎样理解这四句诗的含义呢?(找两名学生回答,教师并做出评价)
师: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在广大人民心中,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他的名字叫张思德(板书)。就是这位战士在他牺牲后,一代伟人毛泽东亲自为他开追悼会,并发表演讲,那次演讲,被当时的人命名为“为人民服务”(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张思德。
(看大屏幕,让学生齐读,具体内容如下: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1944年夏天,张思德与战友到安塞县烧炭。完成任务后,为了多出炭,与战友又开挖了一孔新窑,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时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窑口的战友推出洞,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找两名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师:本文是毛泽东作的一篇演讲,什么是演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看大屏幕,让学生读。具体内容如下: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师:由此看出:本文既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文,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第一次感知文本
师:历史不能重演,但可以假设。请同学们把自己假设成毛泽东,并大声喊“我是毛泽东”。请带着你的这种体验去读课文,读完后,我们找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三)第二次感知文本
师:每一段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进行朗读,要依据本段内容而定。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确定各自然段的语气和感情。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推荐一人,先说用什么语气、感情,再朗读。
(由各小组推荐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三)第三次感知文本
师:让我们来听电影中的毛泽东是以什么语气和感情进行演讲的?(放电影《张思德》中毛泽东在追悼会上演讲的片断)
(听完之后提问)
师:毛泽东演讲时的语气、感情如何?归纳整理出来。(时而沉重缓慢,时而慷慨激昂,即含有对张思德的崇敬悼念之情,又能鼓舞群众的斗志。)
(四)第四次感知文本
师:请带着这样的语气和感情去读课文,读完后,再找同学朗读,看有没有提高。
(学生读课文)
(五)第五次感知文本
师: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朗读。
(读完后,让学生评价这次谁读得最好。)
(六)深入文本
师:思考讨论如下问题。(看大屏幕: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围绕这一中心讲了哪些内容?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师:独立思考如下问题。(看大屏幕: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以二、三段为例,说出用了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首先提出论点:为人民服务。接着论述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
(七)延伸
看大屏幕: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两位人物的事迹及图像:
①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②徐本禹: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八)运用
师:模仿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请你为张思德同志写一篇颁奖词。
(规定时间:4分钟写完,并点名让学生读,共同欣赏)
(九)升华
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上,你将树立一种什么信念?(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送他们一句话: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走进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技巧。
2、小组内读,各小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都有锻炼的机会。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怎样理解?司马迁是谁?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
5、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①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⑤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划分层次时,也可以分成4层,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层: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后面四个段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说明,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引用的话选自《报任少卿书》。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这篇作品写于1944年9月8日,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革命仍需艰苦奋斗,所以毛主席提出,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不怕牺牲,要互相关心,搞好团结。
⑤这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人民要团结起来,抱成一个整体。
五、再读成诵,以情激情
让同学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
【为人民服务教案】相关文章:
为客户优质服务的文案03-04
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总结01-21
人民公园02-18
人民公园作文02-28
人民作文500字12-20
人民币的秘密作文12-30
游人民公园作文03-06
关于人民公园的作文02-21
增强人民体质口号10-15
人民币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