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试卷分析报告 篇1
一、试题分析
试题共三大题,卷面50分,其中选择20分,读图题30分,简答题5分,试题紧扣课标,五个单元都囊括进来,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前四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植被、气候、经济、熟制等)。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得分情况
采用随机抽查各班试卷各20分,又从60份中任意抽取20份作为样本,得分折合为百分。基本情况:80以上9人,60以上14人,不及格6人(其中低分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
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有一大题的1、2、6、7、9、11、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90%左右;二大题16(1)(2)(7)(8),17(1)(2)(6)(7),18(1)(5)(6)(7);三18、19。
错得较多的题目:一3、4、5、10;二16(5)(6);17(4)、18(1)最后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试卷反映的较好情况
1、彰显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题时候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蒙”,盲目解答。做选择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个并能找到否定另外三个选项的理由。
2、“地图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刘金凤老师指导下,最终圈定了13幅必须掌握的地图,总复习的时候又缩小到8副,对这八幅地图,反复的练习,通过记忆、填写、勾画草图、提问等方式,强化训练,今年读图题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看到图很亲切,没有畏惧感。
3、复习对路,今年的复习分单元确定了目标,梳理了知识点,然后记忆、理解、口头抽查,最后进行了检测反馈,相对比较落实。
(二)失分主要原因
1、学生对于地理区域掌握不好,平时在上课时候,比如西双版纳、珠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黄土高原等等,也明确分析了属于四大地理区域里的什么区域,但是没有深究和举一反三,所以学生对于云贵高原是什么区域就有些拿不准了。
2、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3、气候类型掌握不准,这与上册乃至七年级基础知识不牢也有关系,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所属温度带和季风因素两方面结合确定气候类型的方法领悟不够。
4、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第一题为例,四大地里区域的各版块以分解形式出现,按照常理,就准确判断各是什么。而判定技巧,一是根据平时所讲,按照特征,比如西北地区的'形状的窄长的,横跨纬度最大;而是按照经纬度拼图;三是采用本办法,将各部分复制后沿着边缘剪开,直接拼贴。确定准确了,其他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5、学生学习态度问题,我监考的二考场里,平时一直95分以上的一个同学在做西气东输对东部的影响的时候,做成了对西部影响。
6、台湾的地势特征,给出的标准答案不够灵活和精确,也导致丢分严重。
四、今后改进办法
1、要坚信不疑的将高效课堂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今年是探索阶段,师生都还不够熟练,出现了预习和谈论占用时间过多,展示不够充分,反馈不够落实,有夹生饭现象。一定要处理好“导”“教”“学”的关系。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精心编写导学案,加强小组建设,落实我校指定的“九大流程”。
2、着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尾巴大的问题,在地里学科里还是相当的突出,要上后进生找到学习地里的乐趣,给予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提出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学生差距,也要力求缩小差距,可以让后进生放弃一部分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也要夯实基础,在低中档难度的知识点上,加强检查与督促。
3、平时训练的书面作业训练的频率和小检测的频率加大,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需要向xxx等老师请教,多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动向,针对学情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僵化。
试卷分析报告 篇2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卷120分钟,共分两大板块,分别是: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题目类型比较传统。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大。
1、1-8选择题、27综合题为第一、二章内容,考查内容为各大洲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时区的实际运用、地图分类、地理与风土人情等内容。
2、9-13选择题、29综合题为第三章内容,考查内容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种、宗教、城市的演变及简单分析人口问题。基础知识较多。
3、14-21、25选择题、28、30综合题为第四章内容,考查内容为天气符号、特点、卫星云图及气候中的因素降水的分布,影响气候因素中-地球的运动,降水形成的两个要素;及分析人们不合理的发展对环境及气候的影响。
4、22-24选择题为第五章内容,考查内容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经济全球化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1、好的方面表现在:从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连最基础的都错了。这说明了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七年级上册的等高线地形图、气候资料图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图形的记忆和分析能力,这也是整个自然地理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了整个学期的成果。从答题的全面程度来看,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按照要求作答,而且答题的效率比较高,准确度也比较高。
三、试卷总体特点
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
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
2、重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
3、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气候图、七大洲四大洋的考查。
4、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不好的地方:选择题都死记硬背的知识,只要学生认真的记忆就拿高分,欠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
试卷分析报告 篇3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试卷分析报告 篇4
这次期末统测试题,基本上反映出了我班的水平。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11题:基础知识占27分;积累运用占17分;阅读占26分;习作占30分。试题突出了第三学段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习作部分次之,阅读部分失分较多。
1、看拼音,写词语。(总分5分)
此题考查了10个生词掌握情况。学生失分率达18%。学生的失分主要集中在“进展、环绕”等几个生僻的词语,原因是由于平时练习时很难见到。还有一个“商业”也导致很多学生失分,这主要在于与“霜叶”音近,学生辨析不准,教师平时纠正、强化不太及时。看来教师今后教学生字新词时不能只抓住重点词语(如气魄、遭殃、残酷、防御、陶醉等),对易错字、冷僻字,乃至常用字也应重点教学。
[值得注意的一点,“骄傲”一词的填空与“第八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重复。]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音节)。(总分2分)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多音字读音及普通话朗读情况。学生失分率也达到了19%。原因在于有几个外地转学过来的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受到了方言的干扰,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平时没有做到时时处处讲普通话,导致了一些后果。其中还有五位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清楚题意(他在正确的拼音处打“√”),而扣了个光,这也是失分这么多的一个原因。
[值得商榷的一点:题中的“划去括号里的音节”,像kōng,kòng等算“音节”呢?还是算“拼音”?“音节”和“拼音”是否就等同于一个概念?]
3、选字填空。(总分3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辨析组词造句的能力。学生失分率为8%,情况较好。部分学生对“严厉、经历”两个词错得较多,原因一是学生对这两字了解不足,字与义不能对应,二是教师虽引起了重视,但没有到位,苦于没有好方法记住字形,使学生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
4、把成语补充完整。(总分4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率为11%,情况较好。主要是错在“身临其境”的“临”字,右下部分多了一竖;“寡不敌众”的“寡”中间部分多了一横。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注意到,教师复习也强调过,但就是“落笔”时错了,没有检查出来。
5、选词填空。(总分3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情况。学生失分率为9%,情况亦可。其中“蒙受”一词来自于课文《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中的“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蒙受屈辱吗?”,学生掌握也可。
6、按要求写句子。(总分10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里面涵盖了缩写,双重否定句,感叹句等的检测。学生失分率仅为9%,情况较好。但是学生对“母亲的嘱咐牢牢地印在我幼小的心上。”一句缩得还不够干净——嘱咐印在我心上,多了一个“我”字,导致失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指导上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更要在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加强,适当向课外拓展。
7、按课文原文填空。(总分4分)
此题为是教材中的积累内容,有积累的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准确,书写正确率高,失分率也为9%。原因在于学生对易错字“皱纹”两字掌握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人人过关。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总分8分)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积累运用。学生的失分率为14%。此题既与第7题相类似,又高于第7题,它更是课文内容的“综合版”。学生失分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对第一题要求写一句古诗的题目见面次不多,导致中下学生都抄录了整首古诗;二是学生对第3小题的了解不全,也是扣分的一个因素;三是个别同学存在错别字较多的情况。
9、请按课文原文修改下面一段话(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共18处错误)。(总分5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改符号的运用情况及对课文的积累情况。学生的失分率为25%。原因分两点讲,一是外地学生对修改符号使用得不够规范,做得不够工整有关;二是错误地方太多,后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来不及全找出来。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总分26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出题人也遴选了两篇课外短文,其中《天山美景》失分率为21%,《割掉尾巴的狐猩》一文失分率竟高达46%。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像写近义词一题,一生答案为:大肆宣传——胡说八道,累赘——脱累,这虽然与题目难易有关,但你也不能把“臭名昭著”进行等同起来,另外也要看出学生的语言积累之薄弱,把“拖累”写成了“脱累”。还有对“的”后面填名称,“地”后面填动作,“得”后面填动作或状态这一规律把握不灵活,词语搭配不适当。二是句子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像《天山美景》的第4、5、6题,《割掉尾巴的狐猩》的第3题。三是学生的课外积累,知识储备有所欠缺。像《天山美景》的第8题赞美天山美景的语言过于平实,大众,鲜有美文美句的。[一生说:天山的`美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再像《割掉尾巴的狐猩》的第2题,全对的寥寥无己,足可看出学生知识的平乏。四是写招领启事,格式尚可,但语句不通顺,拖沓绕口现象屡见“试端”。五是试题存在漏做,不做现象,导致严重的扣分。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11、习作。(总分30分)
此题为习作。共分两题,一为翻译题,失分率为38%。二为想象作文,失分率为22%。先说翻译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对题目“用自己的话说说下文的意思,并写下来。”这句话理解不够透。好多学生对“下文”的理解有所偏离,认为题目意思是“续写”,此些同学不在少数。二是写得较短,内容单薄,叙事不够完整,说服不够有力。这些同学也不在少数。
二是《新龟兔赛跑》的想象作文。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开头与结尾)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有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进行的描述“小兔和小龟如何并肩到达终点的经过”,写得较平实,一般,基本上和第一次龟兔赛跑同出一辙,他们而未真正读懂里面蕴含着的“小兔的不服气怎样变换到下文的小兔和小龟如何并肩到达终点”的细节及路上的所见所闻,发生的奇闻怪事,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练习写做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指导,并提供充分练笔的机会,而且更应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最后达到个性习作,百花争艳的满园春色!
三、反思整改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其次要利用好校本教材《采蜜集》,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再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下功夫。
本学期的要求,是让绝大多数同学写“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说的普通点,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倡个性化。
试卷分析报告 篇5
一、试卷结构
本学期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由四大块组成,第一部分为听力;第二部分为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三部分为课内外阅读;第四部分作文。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编排特点来看,考查的资料较全面,有书写的检查,成语的积累和运用,联系课文资料填空,个性化阅读的表达,编故事进行习作等等,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2、整张试卷比较容易,日常积累填空虽都是平时经常要求会默写的。但部分同学还是没掌握好。有必须难度。
三、考试成绩统计
优秀率48.65%
合格率94.59%
四、学生答题分析
1、第一大题听力测试。本题应当是比较简单的题。对于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得分率超高。而部分学生因不会写字而导致题不会做。
2、第二大题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都是平时要求和练习的资料,是学生比较顺手的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本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
3、第三大题试联系课文资料,完成下面试题。本机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课内阅读,第二部分是课外阅读,本题是失分较多的一道题。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当学生阅读答题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反思
1、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从学生答题来看,部分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答卷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还很差,字迹不够工整,涂抹、修改的比较厉试卷有明显的差异,从学生的字体到卷面的整洁程度,说明平时的要求和指导不够。作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吃透教材,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活学活用和迁移的能力较差,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做题时灵活性不够。这也需要我在教学中注意多增加一些能力训练的题目,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从习作来看,学生的语言还不够丰富,积累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写字也需要加强指导,特别需要我们的孩子能用通顺的语句表达自我的意思,并且都能写出整洁、工整、漂亮的字体。
试卷分析报告 篇6
一、试卷分析
1、试卷题型及分值结构
全卷共二个部分31题共计1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8个题共计36分,双选题8个共计24分,综合题5题共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试卷内容
(1)试卷覆盖了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内容和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
(2)试卷重点考察了自然地理中大气环境和宇宙环境相关内容。
(3)试卷难点是等值线图的阅读和分析。
3、试卷评价
试题的结构稳定,全面考查了教材的知识要点,考查的内容、方法以及设问的方式都是考生熟悉和常见的。命题力求在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很好地关注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在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强调地理方法运用、思维品质和地理思想的重要性,命题立足于双基考察。
二、学生成绩分析
班级 均分 合格率 优分率
2 63.66 18.7 80.00
4 55.52 6.50 0.00
6 63.15 17.65 1.92
9 48.79 4.1 10.00
10 44.39 2.2 70.00
11 47.7 82.3 80.00
合计54.629.440.57
(1)学生的总体情况分析
总体得分正常,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试能力较弱,少数学生认为地理无所谓,将绝大数的精力放在语数外上。
(2)得失分原因分析
从试卷的答题中不难看出,造成失分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类:
①地理概念不清晰、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②整合地理知识能力不够。
③规律运用能力差。
④地理图象认识不清,读图不细致。
⑤粗心;还有少数学生根本不愿意思考,遇到难关就空白。
三、教学思考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备课组做到
1、目标明确:抓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兼顾少数对地理有兴趣的学生提优。
2、实行集体备课,主备、复备大家能一起探讨,面对这样基础的学生,如何能使学生掌握点地理知识与技能。
3、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准备的练习题相对都比较简单,指望学生能做一做,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今后对于选修地理的学生:
1、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扎实打好知识基础。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知识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2、针对学生地理技能差的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与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整合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规律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培养分析地理图像的能力。
3、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及时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要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新课改的一个大趋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建构知识体系,认识地理规律,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做为教师,不要迷信自己的讲解,凡学生能说的,让他去说,学生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毕竟,知识是学生自己生成的。
试卷分析报告 篇7
一、概况
我校五年级学生本学期参加教研协作体语文学科质量检测,在这次质量检测中,我校教导处对考试进行周密组织安排,考试过程严肃、有序、真实地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次考试,从试卷命题看,本次质量检测的内容全面,有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作文等几方面;题型多样,有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读音、改错字、填词语、关联词语填空、改写句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考题难度适中,紧扣教材重点,改变了“难、繁、偏、旧”的出题方式,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落实了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核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平日教学的一次检测,鞭策,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正确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用学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考试共有413人参加考试,从考卷看,不论是卷面的整洁程度,各题的正确率,各班的平均成绩,都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在进步。
二、取得成绩及原因:
1、习惯靠平时养成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书写比较规范,卷面比较洁净,但照比高要求的书写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能看出良好的书写习惯逐渐养成。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基础素质应注重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认真书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益处很多。从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书写看出老师们平时在培养学生习惯的训练上是比较扎实的。平时学生在答题的时我们就很关注学生的卷面情况,总会留出2分评价学生的书写,因此学生对书写也很看重。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进行书写习惯的培养。
2、扎扎实实打基础
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如: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除个别学生把“吩咐”和“崎岖”这两个个词语拼错而写成了其它词语外,其它写得都非常正确。选择正确读音除个别学生把骨髓(suǐ)选错外,其他学生都是正确的,改错别字正确率达到97%,补充词语一题,学生掌握很好,但选择一个词语造句这要求,学生完成不够理想。可以看出学生在造句上缺少系统的训练。作为执教者,有责任在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完整而有系统的训练,让学生造句能力得意提高。从句子相关题目看,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缩句“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出现错误较多,其它题目问题不大,属于个别情况。
从学生的基础知识答题情况看,学生审题认真,对知识的掌握准确,并能熟练应用,改掉了以往丢题、审题不认真等马虎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平日教学备课认真,传授知识准确。另外,成绩的取得与本学期年组教师按时教研、集体备课是分不开的,尤其期末复习阶段大家将易错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课内知识掌握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古诗内容连线这样的题,学生基本不丢分,说明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课堂听课效率高。也说明老师们授课时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平时训练到位,不仅传授知识还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本学期的活页作业的精心设计为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试卷中课内阅读部分选的是《走遍天下书为侣》中的重点段落,学生能根据平时的积累有条理地进行分析理解,完成情况比较好。问题集中在“故地”的理解和读书哪三步上。期中“故地”一词的意思应该是“老地方”,可有的学生理解成了与书有关的内容(语文教参22页这样写道:‘故地’指书已读多遍,理解并熟悉)。经过我们集体探讨研究认为参考书中的这句话是在分析理解句子,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解词。这样写是把“故地”在这个比喻句中的隐含着的意思写了出来,其实是为理解句子服务。最后我们决定为“老地方”为正确答案。
课内阅读有这样一题:读书分为三步,每步都有任务,他先(),再(),最后()。标准答案上给的是原文中的重点词语摘录。学生在答这题的时候有的是原文的摘抄,有的是总结归纳。从这题上看,我们认为总结归纳应该是更高一层次的答题方法,应该提倡。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课内阅读一题完全能考核出老师的平时教学及学生听讲状态。也反映出学校重视平时的教研工作,讲究实效。年组教研落到实处,周一、四下午集中教研时,有专人负责备课,除关注必须统一的内容,重点研究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设前瞻性地研究问题。此外,我们几位教师经常是遇到问题及时教研。课间、闲节,只要我们几个老师碰到一起,就有问题讨论。有时早晨碰头简单说一说今天讲什么,练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地走进课堂。特别是全组教师在本学期集体教研展示,做到有效沟通优势互补,发挥了团队力量。
4、多阅读、多积累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本次检测中课外阅读文章内容包括两篇,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记叙文。其中说明文阅读中有一题是:请你简单概括出这种书的特点:。从这题的完成情况看,依然是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要弱一些。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纵观整个课外阅读,我们学生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并能领悟文章的内容,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与我校的读书活动分不开的,各班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大量地阅读课外书,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积极写积累园,长期地练习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5、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本次习作是要求学生用真情实感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出你对父母的爱。文章内容要完整,记叙要有顺序,语句要通顺,字迹要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第一,在作文中,学生们的段落清晰,结构明了,很有条理地表述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真挚,可见,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第二,学生能用具体的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第三,最可贵的是学生感情细腻,从平实的生活中采撷出让人感动的生活琐事来表现自己对父母的爱,个性的表达,证明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成绩的提高也渗透了老师的辛勤汗水,本学期五年组老师加强了对作文教学的指导和批改,尤其老师们能认真上好作文评改课,每周坚持写两篇日记。此外我校的读书活动对各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的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如:“贱”字的组词,低头折节中的“折”字的正确写法等。
2、学生造句能力不高。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难,但学生造出的句子简单,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比例很多。可以看出平时这方面的训练少。
3、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继续培养。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体现在课内阅读中对“故地”读书理解。二总结归纳的能力,回答问题不准确的能力。体现在读书三个步骤的总结归纳上。三是在课外阅读中的想象能力。这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中展开想象,“说说父亲在向孩子召唤什么”这道题上。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练习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继续语言积累。
4、在作文中,很一少部分学生还不能达到中心明确,紧扣中心来叙述。只注重抒情,没有具体事例。还有的学生叙述中心无关的情节过于罗嗦,从而削弱了对于中心的体现。
四、改进措施:
(一)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关注习惯培养。
1、每节课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字词教学不能忽略。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安排出相应的时间进行字词的教学,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基础知识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更好的夯实学生基础。
2、加强学生选择词义的能力。在平日的学习中鼓励孩子多用字典,利用好字典这位老师;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提高辨析词义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也就无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此外,在阅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等,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结合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带领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以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的内容为基点,向课外纵深拓展,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比如说,开展行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大赛等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并有效的提升了其语文综合能力。
3、以提高写作能力为出发点,进行多样的作文训练。坚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好作文评改课,让学生在一评一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坚持写好日记,写自己的心里话,真心话,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想象中的事。
结合课文的特点,根据文章的不同让学生针对课文进行文章的仿写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另外,结合日记的写作,可以从不同内容,不同题材方面进行变换,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能够表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行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多关心,多鼓励,保证人人不掉队。
1、以课堂为突破口,让学困生不掉队。从每堂课开始,让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不在课堂上丢失知识。问题的设计要简明,难度要简单,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中找到感觉,找到学习语文的信心。
2、形成互帮小组,让学困生不掉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小组,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让互帮小组中的同学成为他的小老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上的互助,减少平时知识上的欠缺,并让其形成学习上的自觉。
以上的分析及想法十分不成熟,因此,非常恳切的希望能得到领导和优秀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与指正,谢谢!
试卷分析报告 篇8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读图分析题两种题型组成。
(二)试卷的特点——读图分析,题灵活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第5题、6题、8题、9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读图分析题答题情况分析
读图分析题共1——5大题,30分。主要考查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我国的黄土高原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图、长江流域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一再强调,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加上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3、很多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由于基础知识太差,读图题里错别字的出现特别频繁,由于错别字而失分更加可惜。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2题黄土高原图学生得分不高。虽是简单题,但学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加上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较差,完成的不是很好。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在教学中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试卷分析报告 篇9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全乡四年级共有人参加考试,总分x分,平均分x分,及格率为x%,优秀率为x%。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试卷分析报告 篇10
一、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的范围是区域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五章及地球与地图。
二、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25个小题,综合题3题,附加题一个。大部分基础题,一部分为综合型的题目,难度中等。
三、整体分析
(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占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教材上和练习册以及历年的高考试题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多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世界区域”、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四、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1、2、3、4、5、6、23、25等小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要求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特别强调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第3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综合性较强。第7、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自然地理背景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
(二)读图分析题:第27小题是综合分析判读题。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中国区域题,长三角和辽东半岛,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大多数同学出错,不能区分区域位置。第28题黄土高原上山西晋祠大米,优势的区位条件,品牌效应,以及参加合作社的益处,但大多数同还是出现了错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具体来看,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不牢固。
2.部分学生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了知识形成过程的内在联系,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道题,把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联系到一起就可以解决,但学生做不到把这些点联系到一起。
3.部分学生对综合题掌握不好,主要是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而且随意性强,想到哪写到哪。
4.部分学生考试态度不端正,书写不整齐,卷面中出现“怎么说呢”,“哎”等字样。
五、今后改进教学的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过好教材关,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盯背严抓,加大课前检查力度、并在课后设置背诵清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所以我们应关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基本原理、规律。联系实际,灵活应用。用已学的旧知识解决新的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重视教材中图片的使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各地理要素特征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4.严格要求学生书写,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把平时作业当考卷作答,过好书写关。
5.重现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文字、数字、图表、地图、设问、暗示都是信息,审题不清和有效信息提取不准都是考试大忌。
6.多做练习,在联系中加以巩固。
试卷分析报告 篇11
本次三年级英语试卷紧扣教材,题量适中,难易适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次小学英语检测仍然采用笔试的方式,主要设置了连线、找出不同类的单词、单项选择、对话连图、情景会话等题型。试题的设计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读图片为主,形成了图文并貌的特点,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充分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试卷知识面广,题型新颖活泼、灵活多样、富有童趣,题型难易程度及题材量适合大部分学生,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应变能力等灵活运用的技能。
一、试卷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依旧由研训中心命题。该份试卷能体现小学英语新课程精神,试题内容较有效地结合教材,能基本地检测三年级英语上册期的教学现状。题目类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试卷卷面设计、排版合理,图文并茂,难度、文字量等较适中。
二、考试成绩
本次参考人数是113,平均分82.47,及格率89.38,优良率77.88,组全距5.69,中位上线率21.4.总体成绩较好。
三、存在问题
1、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英语不够重视,导致了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留守家庭的孩子。
2、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不能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卷面。
3、有些学生书写不够整齐。
四、改进措施
1、平时注重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多背,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教学工作。
2、词汇量的掌握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加大力度辅助学生记忆单词。
3、关注弱势群体,组成帮扶小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尽快把成绩搞上来。
4、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自我展示的机会,多扩展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多样形式激发学生的上课激情,引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5、合理选择课外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此达到熟悉词汇,活用词汇,理解语段及至短文的目的,以此反复地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语言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加语言的输入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试卷分析报告 篇12
本次期末检测通过试卷卷面来看,效果不太理想,现将此次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地理试卷共有20个选择题,五综合题,满分共100分,总体来说,试卷难易适中,发挥的题目综合题占的比例较多。对于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的的学生来说,此次考试题有点难度。综合题目里面,大部分是读图分析问题,只是学生的掌握分析情况不同。
二、学生解题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20个小题,满分40分出现错误较多的有4、5、13、15、20。
第4小题主要考察中东地区的地理环境,学生识记两洋三洲五海并掌握地理位置,题目要求五海按顺时针排序,学生不能明确五海的具体位置,混淆了黑海和里海,因此出错较多。
第5题分析主要分析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图中具体标明印度等几个国家,要求通过已学知识判断对此区域的描述,学生出错主要表现在南亚气候的特点上因此未选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灌溉意义重大一项,也即是对本区环境的了解不深入。
第13题考察的主要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影响,学生误选D选项,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工业就会产生三废现象。
第15题主要考查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出错学生主要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错误的.归结为环境差导致了粮食短缺,因而忽略了人口问题才是最主要的。
第20题,还是考察了学生欧洲西部的旅游业问题,多数错误出现在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错误的出现。
第二题综合题,满分60分。
21题考察的依旧是日本问题,是综合题里面较为容易的题,从做题的结果来看,第三小题问题最多,主要是答题不全面,五分的题答两条答案就算了,轻题,不认真依旧存在。
22题考察主要是金砖五国问题,失分较多,学生分析图回答问题,要点不明确,简单潦草是主要问题,主要是第三小题,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3题,主要考查的东南亚火山地震,主要产品以及旅游业发展问题,学生分析东南亚火山地震问题忽略了亚欧、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大板块的共同影响,东南亚的主要景点以及东南亚的气候环境特点学生掌握不具体,答案分析力度不够全面。
24题考察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错误集中在南极洲周围的大洋分布上,不能举一反三的思考南极科考和北极科考的时间问题。
25主要考查欧洲西部,主要是第三小题两种气候的差异以及原因,学生分析差异不明确,要点模糊,主要原因未明确,答案不准确。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3、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以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同时注意地理教学的多样性,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4、加强地图的教学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地图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地理地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试卷分析报告 篇13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科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试题无印刷错误。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科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但所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生活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一)选择题:第15小题错误最多的选择C,不清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该题知识点较多,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第2、3、4、5、题考察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相对好一些。第21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第27小题,几个选项容易混淆,所以错的也比较多。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而是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
(二)综合题:第31①小题,学生把台湾山脉写成玉山。32题(5)小题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失分较多。与讲课所传授的知识有较大差距,基础知识要是不扎实很易失分。
三、教学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很简单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从第32小题和34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和有关地理概念的讲解,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点点出来。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未落实好,学生理解不够,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有待增强。今后的教学中就注意加强地理概念的教学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做到一切知识点都要落实到图上。做到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地图。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部分同学不重视地理的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试卷分析报告 篇14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包括默写古诗、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填成语、古诗词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外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一)、课外阅读(二)、课外阅读(三);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取得成绩
这次考试共有370人参加,优秀率82%,及格率100%,其中A级304人,所占比例82%;B级62人,所占比例为16%;C级5人,占比例1%;通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
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使学生牢固掌握。
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行款整齐、美观。
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失分较多。
(一)积累运用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错的最多的是第3题,选择正确读音,(1)姓氏读音中的“应”错的很多;(2)“钥匙”选择错误,还有学生看错题要求,用对号表示了。第6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五个空是填一句话,很多学生没填完,这跟平时训练当中有个题有关。第7小题,有学生没能认真审题,按要求做,只用了一句话介绍了喜欢的理由。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一定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其中第2题,看词语特点,照样子写两个。第二组是AABC式的.,有学生填不上或填错。第3小题: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哪几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的?有少数学生不明白问的如何答,有多数学生答不完整。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中课文阅读设计了两篇课外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课内短文的能力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学生答卷表现还可以,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短文(三)中,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12题理解词语中的“言传身教”,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13小题概括三件事,学生的概括不到位。14、5小题,考察学生的审题和灵活性。实际答案就在文中,并且两题完全可以是一个答案,但学生也有失分现象。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所学课文的读后感,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题目没好好把握好;有的大量文字介绍的是课文内容,没有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这表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文从字顺上上下功夫,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5、促进中等生,生成优秀生,抓好后进生转化。通过等级比例,可以看出后进生与优秀生差别很大,有的班级就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
试卷分析报告 篇15
经过几天艰苦的复习考试,这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校总体情况还算可以,学生差距不是很大,许多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现对这次考试的试卷作以下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卷由我们绿园区的地理教研员李老师命题的,纵观整张试卷,可以看出,重视近阶段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出题范围是本册书一、二章的内容,知识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今后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一)重视基础,题型齐全
1、本份试卷的填空题20分,20个空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重在考查学生的动笔能力,其实就是对地理专有名词的写法的掌握。
2、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就占了3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我国
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3、本次试卷共四个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读图分析题,题型很全,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学生半学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地理基本技能。
(二)重视读图,试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8分,其中第四大题读图分析题共占34分,在选择题里的第3、5、15、27题都是对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从选择题3、5、15、27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分布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中的地理”的教育新理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第5题(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个数,记忆比较混乱);第6题,我国的地势()高()低,呈()级阶梯状分布。大多数学生答“东高西低”,没有空间的联想能力;还有第8题,把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江的混淆,其实这些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第2题、3题、5题、8题、15题、27题、30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做错的同学说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连线题答题情况
连线题共16处,每处一分。共分四小题,其实考查的是学生平时上课听课的状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只要记忆清晰、牢固就能连对,错的最多的是3、4题(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与简称连线)是有些学生比较懒惰,不愿意去背,更不会理解记忆,所以记忆起来更加困难,考试时就凭着感觉答题。
4、读图分析题答题情况
读图分析提共2道大题,共34分。第一小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的地形分布,学生答题情况很糟,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图,对各高原、盆地的具体·位置找不准,山脉不能对号入座,都能写上,但是一部分同学就是答串了,所以丢分较多,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板图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第2小题学生对“省会”、“首府”概念不清,结果很多学生答的是全称,需要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适当的拓展知识面。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答题能力差,如有些生癖的字如“准噶尔盆地”在选择题里出现过,学生在填图时却不会写,不知道去权衡整张试卷寻觅答案,融会贯通能力差。
四、对今后的教学启示
1、备课要细致,严控课堂。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环节一定要细,加强集体备课的商榷。上课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严控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2、重视板图教学,加强读图能力培养。上课时我觉得用多媒体教学时好,图文并茂,可是有时会适得其反,学生光看热闹,没注重读图。如我们上课时能够把中国地图画到黑板上,把要讲的地理事物在板图中体现,天长日久学生就会有印象,形成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重视基础知识记忆,加强动笔能力培养。重要的知识必须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在课本上作标记,然后对于一些难写的地理名词需要在课堂上训练读写能力。
4、活教活学,培养随机应变能力。在备课时,细心认真些,在讲课时灵活教学,整合教材,不提倡照本宣科,培养学生灵活的地理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师徒结对,给予适当奖励。有些班级的学困生比较多,都靠我们老师一对一去辅导,恐怕是很困难,如我教7个班级,平均每班都有67个学困生,那么一共40人左右,都要靠我自己去辅导,恐怕是累坏我也做不到都让他们及格。所以我想个办法。在每个班级安排一些学优生一对一辅导学困生,比较奏效。
试卷分析报告 篇16
一、试题特点
本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为100分,90分钟完成。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占60分。非选择题共4大题占40分,其中卷面分4分。题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本试卷还有如下特点。
1、考查知识点分布合理
试题分布的统计
通过对试题分布的统计可看出,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三所有的章节都有知识点的考查,但又重点考查了选修三。因而该试卷对知识点考查既有一定的覆盖度,又突出了重点章节,体现了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合理性。
2、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能力考查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看出,选择题的第1—20题和非选择题的第31、32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而选择题的.第21—30题和非选择题的第33、34、题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3、既注重理论考查,也注重实验考查
选择题的第7,非选择题的第23题、26题都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其中第7、第15题主要是对考查书本上的实验知识。
4、文字、图表并存,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
除了文字试题外,还有较多的图表题。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图表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转换能力。
5、难易相对适中
二、本次检测暴露出来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普遍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本试题绝大多数来自课本上,只要学生多看几遍课本,就能答得很好,但学生普遍不重视课本,复习时通常把课本丢在一边,钻研参考书上的难题、偏题、怪题。孰不知今年高考题考的就是课本上的东西,但学生得分不高。就是不重视课本知识的结果。
2、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不少学生不能全面准确扑获试题信息,不能正确联系和理解相关信息或知识点间的关系,更不能正确利用各种信息或知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策略和步骤,造成解题错误。
3、实验探究能力很差
不少学生不能正确把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更不能对相关实验过程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和评价完善。
4、不能正确使用学科专用术语
不少学生使用生活语,而不是使用学科专用术语表达生物学事实、生理过程以及概念、原理等。
三、今后教学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过手训练
加强基础知识规范教学与过手落实是新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教学中,既要按照标准要求,又可适当降低教学的起点,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学生认知的内在联系的统一,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可以接合学习方案导学的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各方面,激发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根本上解决加强基础知识过手教学问题。
2、加强实验教学,提升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是生物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要结合课本实验及其相关实验问题的解决与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原则,熟悉课本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等。
3、加强解题过程和语言表述规范的训练
在教学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训练过程中,既要突出逻辑思维的训练,又要加强解题过程和语言表述规范的训练。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在教学过程与思维活动过程创新基础上的规范,才能做到解题过程和语言表述过程的规范,进一步达到语言简洁、清晰、完整,用学科专用术语表达学科事实、过程等。
试卷分析报告 篇17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和过程的评价,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解决所学的地形的基本知识。
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出现错误较多的有(2)、(4)、(6)、(9)、(16)、(20),大多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
第二题综合题有3道题,共40分。
第21题是读“中东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3分)。有的`学生看图不仔细,有的主要是学生忘记了主要产油国的分布,不会填写,还有的把“伊朗”写成“伊郎”。
第22题读“美国本土工农业分布图”和“”“美国本土地形略图”,回答问题(13分)。第4小题答错的最多,主要出错原因是学生记不住美国的地理位置,而且答非所问,答的不够全面。
第23题,读“巴西简图”,回答问题,第(3)小题,很多同学答题不认真,还有些同学不会做,没有掌握从巴西经过海洋到达中国的最近航线。
三、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第23题,学生普遍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四、对今后教学建议
从本次考试看出,在平时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试卷分析报告 篇18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读图综合题。读图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气温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15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1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55%,计7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读图综合题15分,学生得分率为30%,计5分。第16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读图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18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16题考查的是地球的大小,运动以及二至二分等几部分内容的综合,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4、对于临界合格生,他们还是有一定地理基础的,在个别知识点上有欠缺,不扎实。我要找他们个别谈话,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和不足,予以弥补。他们距及格只有半小步,在失望之余我想他们也满怀希望,也许这半小步就是他们今后的动力,只要教师及时给与他们帮助、鼓励和指导,我想下次他们完全可以及格。再有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考试。这次考试反映出的一个弱点就是学生认为答案必须是他们平时背过的知识,其实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中,而他们却看不出来(也就是搜集信息能力不强)。
5、临界优秀生,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他们错了一些本不该错的题,反映出答题时有些大意或是答完后没有检查。有的是在个别知识点上掌握不扎实,知识学得不灵活。对于临界优秀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适当地拓宽一下他们的地理知识面。同时也要强调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试卷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试卷分析课后的反思03-16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通用24篇)04-09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通用24篇)06-15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6篇)01-24
离职率分析报告12-01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精选10篇)04-03
试卷的作文03-13
离职率分析报告6篇[精]06-20
发试卷了作文10-14
发试卷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