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评审工作总结
评审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10-05 08:06:28
  • 相关推荐
评审工作总结大全(9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评审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审工作总结 篇1

  根据医院迎评工作安排和部署,计财部认真组织,积极准备,通过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财务工作不仅达到了评审要求,圆满的完成了本次评审工作,而且还产生了“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两个工作亮点,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并积极的向我院学习。总的来说迎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期间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这一时期迎评工作的具体做法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认真学习明确方向。

  为保证迎评工作顺利进行,本部门积极组织认真学习迎评文件,了解评估工作的具体要求、步骤和程序,明确科室工作努力方向,提高科室人员对迎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充分调动科室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迎评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高度重视,严格布署。

  根据医院迎评工作要求,本部门积极部署,多次召开科室会议,传达医院评审工作精神和指示,逐条梳理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各项要求均落实到财务、物价、住院处、收款处等各部门,要求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准备各项材料;

  第三,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为保证迎评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各部门根据迎评材料要求结合本部门个人实际工作特点,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以确保迎评工作能够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同心协力,确保迎评任务的具体落实;

  第四,了解情况,及时沟通。

  计财部自迎评工作开始起,就与迎评办保持着经常性的沟通,对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积极主动与迎评办联系,真正做到下情上达,使我部准备的迎评材料能更加符合要求,力争保质保量;

  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更重要的工作不是等级评审,而是医院日常经济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和基础工作扎实有效的运行。只要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任何检查我们都能沉着应对。财务工作刚刚步入正轨,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是规范财务核算,运用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手段,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评审工作总结 篇2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负责完成了多个项目的评审工作。这些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全面评估,我们不仅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实施,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评审内容概述

  1. 技术评审:针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创新性及实施难度进行了深入评估。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我们对项目的技术路径进行了优化,确保其具有竞争力。

  2. 市场评审:分析了项目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及商业模式。通过市场调研,我们为项目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

  3. 财务评审: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风险控制及资金流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财务分析,为项目提供了稳健的财务规划。

  二、评审方法与标准

  1. 评审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数据对比、SWOT分析、专家打分等。

  2. 评审标准: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制定了详细的评审标准。确保项目在技术、市场和财务方面均达到预期标准。

  三、评审过程

  1. 项目初审:对所有提交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确保符合公司战略方向。

  2. 深入评审:对初审合格的项目进行深入评估,包括现场考察、数据核实等。

  3. 综合评审:结合各方意见,形成综合评审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

  4. 反馈与沟通:与项目团队进行及时沟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评审结果与建议

  1. 通过对多个项目的综合评估,我们选定了XX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2. 对于其他项目,我们也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方向和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建议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加强与优秀团队的交流合作,以发掘更多优质项目。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评审工作,我们不仅为公司的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评审体系,提高评审质量,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优秀团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

评审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我校职称工作从xx年10月中旬开始至xx年10月31日结束。校内评审工作结束后,人事处及时将申报材料报至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省高评会从xx年12月13日起至xx年12月15日评审结束。现将xx年我校职称评审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校内申报情况

  自收到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职称评审相关文件后,人事处负责组织学校职称评审的申报、资格审查、校内评审、材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1.参评人员的申报情况

  xx年申报职称晋升人员共142人。申报正高级8人,其中,教授6人、图书系列1人、编辑系列1人;申报副高级32人,其中副教授29人、图书系列1人、小学高级1人、编辑系列1人;申报中级56人,其中,参评讲师46人、认定讲师4人,实验师3人、经济师2人、档案系列1人;申报初级职称共计46人,其中助教32人、助理实验师10人、助理馆员1人、小学二级教师2人、助理会计师1人。在我校职称申报中,共涉及18个学科(自xx年起,音乐学科纳入表演艺术学科)。

  2.资格审查情况

  收到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后,教务处对申报人员的工作量、教改项目做了认定;科技处对科研方面相关成果做了认定;人事处对考核、奖励以及人员基本信息进行了资格审查,审查结果为:

  通过资格审查139人,未通过资格审查3人,原因如下:

  (1)1人由于部门对其工作未出示考核意见,不具备参评资格。

  (2)1人由于文章未能及时收到,不具备参评资格。

  (3)1人由于教学事故,不具备参评资格。

  二、职称评审情况

  1.校内评审情况

  在校评会之前,人事处组织了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的答辩工作,在答辩中,由学校全体正高级职称人员参加并打分,分数提供职改领导小组查阅。并且与教务处、评建办调取了近年来申报参评老师的综合考评,汇总整理后,提交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参考。

  校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按照正高级4人、副教授比例80%、非主体副高级比例65%、实验师比例100%确定了推荐报省参评指标,讲师按照80%比例评审。

  经校评审会评审,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推荐4位同志参加省评委会正高级职称评审,其中教授3人、非主体正高1人;同意推荐25位同志参加省评委会副高级职称评审,其中副教授23人、图书系列1人、小学高级1人;评审、认定38位同志具体讲师职务任职资格;认定2位同志具有经济系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同意推荐3位同志参加省评审会中级职称评审,其中实验系列2人、档案系列1人;认定46位同志具有初级职称任职资格。

  2.报省人员评审情况

  校内评审结束后,我校对所有通过校评会的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对评审材料的整理要求,完善后及时送交省教育厅职改办及相关委托评审厅局。

  我校共计报省参评人员32人,其中:正高级4人、副高级25人、中级3人。对于申报晋升正高级和破格申报晋升副高级参评人员省上要求进行现场答辩。我校参加答辩共4人,其中参与教育厅组织的答辩3人、参加文化厅答辩的1人。目前,学校尚未收到任何关于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的文件。

  三、职称评审注意事项

  据最新消息,自xx年起职称评审与xx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涉及的事项将在xx年职称申报的资格审查时严格执行:

  1.根据《xx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陕高教宣【xx】3号)文件,将来可能会要求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须有不少于一年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

  2.根据xx省教育厅《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陕教师【xx】46号)文件精神,xx年申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要符合相关职称主管部门提出的继续教育经历要求。继续教育内容分为共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具体培训通知请关注学校人事处网站或xx省人社厅网站)。

  3.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此条可能作为日后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4.根据xx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xx年上半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陕教师【xx】4号)文件精神,关于教育部网络培训的要求,对参加培训并获得证书的.教师,学校承认其参加培训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5.ei检索中,ca不作为ei检索的期刊认定。

  6.中文期刊中,以知网的检索为准。

  7.在非主体系列职称申报过程中,需要有备案的继续教育证书方有资格申报。

  8.申报但未通过职称评审的老师,在下一次申报评审时,必须有新成果(新成果的认定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项目的主要参与人等)。

  9.根据省职改办相关规定,任职年限需满文件要求年限(外出学习结束时间按相关证件时间为准,如毕业证、学位证)。

评审工作总结 篇4

  按照卫生部于20xx年1月下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卫办妇社发20xx3号)文件要求,“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海市卫生局将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20xx年的重点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涵建设,上海市卫生局拟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创建20-25家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45家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在全国和全市的典型示范作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上海市20xx年评审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制定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和文件在基层处、医政处、规财处、疾妇处、中医处等相关处室和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各位专家、部分区县卫生局主要领导、中心主任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开会讨论修订,20xx年4月底完成了上海市附加指标的修改和制定工作,专门制定增加了上海市附加标准作为加分参考指标,包括机制体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老年护理、家庭病床、中医特色、公共卫生等项目,丰富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并将每年根据本市社区卫生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更新,使评审指标更加符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20xx年5月下发了《关于开展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沪卫基层20xx8号),对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了分阶段部署,并建立了以瞿介明副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示范中心领导小组和以基层处刘红炜处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

  与此同时编印完成了《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指标说明及评估工具》,对相关评审指标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二)召开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动员和培训大会20xx年6月1日,上海市卫生局召开了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动员和培训大会,各区县卫生局分管领导、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社区卫生专管干部和卫生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由上海市卫生局瞿介明副局长亲自动员。动员大会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务求实效;加强宣传,充分动员;加强督导,推广经验;支持创新,扶持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并由参与卫生部师资培训的各条线专家对参考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工具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培训。各区县卫生局及时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动员和培训,使创建活动做到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比照标准,及时自评。20xx年本市共有14个区县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了市级初评筛选,形成了人人争优创先的良好局面。

  (三)开展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初评论证

  为了对20xx年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甄选,基层处于7月13日召开了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初评论证会议。市局各相关处负责人(局办公室、医政、疾妇、规财、中医、科教、人事、卫监、法规、医管、信息中心、宣传、监察室)、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部份未参与申报评审的区县卫生局局长及分管局长共35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主持,胡教授就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申报情况和自评情况进行了通报。初评秉着公平、公正、公开和规范化、程序化的.宗旨,评审过程严格对照“创建”指标进行审核,兼顾申报单位平时的工作成绩及对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所作贡献的影响力。随后,各位专家提出了评审意见,并对各区县选送的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评情况和相关报送材料进行了现场审阅,经过紧张的投票,挑选出了18家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下阶段全市的现场复评审工作。

  (四)进行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复核评审

  经过初评论证,全市共有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专家现场复评论证。基层处邀请了在社区卫生工作各个条线的20余名专家参与了此次现场复评审工作,其中既有来自市局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也有来自三级医院的检验专家和来自二级医院的药政专家、市级专业站所的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院长等在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保证了评审的公平性、专业性和可信度。每位专家在现场评审结束后均对各条线发现的工作亮点和不足建议进行现场反馈,组长和副组长对访谈主任、全科团队长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高质量的总结和点评,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反馈,督促各中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各区县卫生局和中心纷纷表示,专家现场复评审工作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面体检,通过体检,发现了中心工作的亮点和不足,对各中心的社区卫生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各中心下阶段将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及时整改。

  经过专家现场评审和打分,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了全国示范评审和上海市示范评审标准,在得分排序的基础上,本市将推荐8家软硬件条件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11月的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评审。除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特殊原因取消评审资格外,9月20-27日在上海卫生网对通过专家复评审的17家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公示,以弘扬先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于9月26日在局务会通报了评审结果,具体名单见附件。

  二、初步成果

  评比工作有效推进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并取得了可喜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示范中心评审指标凸显了上海特点,基于全国,高于全国。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既要符合全国标准,又要充分体现上海水平,以推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制定了符合上海特点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工具,并进行了相关指标的可行性论证。

  (二)活动过程中市局各处室高度重视,专家全力支持。评审指标的制定、文件修改、初评论证和参与复核评审的整个过程都得到了市局各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复评审正值酷暑,以胡善联和梁鸿教授为组长,基层处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评审小组专家们整整奋战了9个工作日,每天评审两家中心。由于时间紧,工作任务重,每位专家每天工作时间均超过12小时,没有中午休息的时间。各位专家敬业奉献,高效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圆满的完成了评审任务。

  (三)各区卫生局积极行动,迎接评审。各区将评比过程作为推动社区卫生工作的抓手,区政府高度重视。徐汇区、宝山区等区县在各中心比对标准自评申报的基础上进行了区级擂台赛,将本区最优秀的中心选送到市局参与市级初评。闸北区、浦东新区、徐汇区、静安区分管区长冒着酷暑亲自赶赴评审现场,对专家进行了慰问,对评审工作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各区卫生局局长亲自坐镇挂帅,狠抓落实。各中心主任加班加点,全院上下一心,全力迎接评审。杨浦殷行李蓉主任、闸北临汾罗维主任、静安石门二路刘申主任均克服病痛不适,带病加班工作,体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街道分管领导也全程参加了现场评审,对评审中属于街道协同的相关工作做了及时整改反馈。如彭浦街道分管领导当场表态对面积不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进行及时整改,并在评审结束的第二天就将不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改扩建等等。

  (四)以评促优,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浦东新区政府给每个参与初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套20万经费改善硬件环境和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徐汇区抓住契机,将评审工作推广到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专家开展全区培训,将评审结果与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挂钩,有效推动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

  三、下阶段工作

  (一)总结交流

  20xx年9月20-27日在上海卫生网上进行了示范中心的公示,公示结束后拟于10月召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会议,通报评审结果,并将邀请专家就评审中发现的中心工作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挑选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总结交流,以真正达到通过评审促进全市社区卫生工作向前推进的目标。

  (二)媒体宣传

  与新闻宣传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加强对示范创建活动和上海市社区卫生工作的宣传,形成人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与局宣传处、《大众卫生报》合作,大力宣传上海市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先进经验、突出事迹和优秀人物。制作短片反映各中心院情风貌、工作亮点和整改措施,准备迎接20xx年10月国家卫生部选派的专家前来上海进行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评审。

  (三)召开授牌和表彰大会

  为了树立标杆,激励先进,拟于20xx年11月召开创建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彰大会,对获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授牌和鼓励。建议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目前此项工作正与市财政局及规财处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市级财政政策及经费支持。

评审工作总结 篇5

  本次评审工作旨在评估某项目或计划的可行性、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前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在评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次评审工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了一系列详细的评审结论和建议。

  一、评审内容

  1、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技术方面,我们深入研究了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原理、实现方案和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实地考察,我们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一些技术细节和潜在风险。

  2、市场前景预测

  市场前景预测是评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目标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不确定性因素。

  3、政策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对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对相关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包括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我们认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但在实际运营中需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评审结论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我们得出以下评审结论:

  1、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注意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2、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竞争激烈,需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

  3、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但需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三、建议措施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1、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

  2、优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3、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政策风险。

评审工作总结 篇6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的评审团队致力于对多个项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评估。这些项目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包括技术、产品、市场和团队能力等。本总结将概述我们的评审过程、主要发现和结论,以及针对未来评审的建议。

  一、评审过程

  1、立项审查:首先,我们对每个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评估。我们审查了项目计划书,与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调研。

  2、进度审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各阶段的成果进行了定期的评审。这包括了对进度、质量和预算的监控。

  3、结项审查:在项目完成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了最终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匹配度,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复盘。

  二、评审结果

  1、技术评审:大部分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可行的,但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我们建议加强技术预研和人员培训,以降低技术风险。

  2、产品评审:大部分项目的最终产品符合预期要求,但在用户体验和性能优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3、市场评审:各项目的市场定位基本准确,但部分项目的市场推广策略需要加强。我们建议深入挖掘潜在客户,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计划。

  4、团队能力评审:大部分团队在执行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协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但部分团队在时间管理和沟通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各项目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建议项目团队认真对待评审意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我们也建议公司在未来的评审中,更加注重市场和团队方面的考量,为项目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四、展望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评审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评审体系,提高评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审工作总结 篇7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在制度设计上着眼长远谋发展,工作推进上立足脚下求实效,逐步实现了技术力量从弱到强、评审范围从窄到宽、评审秩序从探索到规范的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xx年共计评审各类工程项目xx个,送审金额xx万元,审定金额xx万元,审减金额xx万元,综合审减率xx%。评审内容涉及市政工程、城市绿化、民生工程、水利工程、政府廉租房工程、基层财政所建设、国家环境整治工程、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二、20xx年工作目标情况

  (一)主要工作成果及办法

  1、立足长远搭平台,夯实工作基础。物质基础是评审工作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着力开展平台建设,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一是充实业务力量。单立之前,我县评审工作主要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自己缺乏主动权,且不能随时踏勘现场,主要依据图纸和鉴证资料进行评审,难以保证评审效果。单立之后,人事部门先后组织了三次公开招考,录用了xx名注册造价师、xx名助理工程师,有效地打破了人才瓶颈。二是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制订了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7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对评审报告、评审工作底稿、工程竣工结算评审验证审定表进行了格式上的统一,将评审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三是注重工作细节,认真做好省厅考核工作。投资评审中心平时注重工作细节的积累,把日常工作的流程、结果、资料、依据,按照省投资评审中心的考核要求进行归纳和汇编,并及时上报,在xx年省财政厅组织的xx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被评为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先进单位。

  2、注重长效建机制,优化评审流程。好的制度和机制是评审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评审实践中,我们摸索和完善了以下机制:一是价格调查机制。每两个月联合建设局、造价办、城投公司、审计局进行工程材料询价,五家共同签证出具报告,作为当期工程造价底价。同时,还根据需要采取了网上询价、电话询价、实地询价、市场门店询价等形式作为补充,确保充分获取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二是工程量鉴证机制。坚持提前介入,对预算评审、工程变更和验收结算等三道关口,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了工程量的把关。预算评审坚持首先进行现场勘测,核实设计图纸,再进入评审程序;工程变更必须同时向评审中心进行申报,现场勘测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验收结算方面,必须邀请评审中心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并鉴证。三是三审终审制。由业主初审、财政复审、审计终审,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分工协作、配合联动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

  3、坚持原则立规矩,巩固评审地位。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之初,并不被外界所接受。施工单位不用说,就连县政府设立的一些指挥部,也认为业主单位已经初审,审计还要终审,财政投资评审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走个过场就行。再加上工程变更等情况要求向评审中心申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挥部的自主权,更加受到抵制,认为财政投资评审影响效率。面对艰难的工作环境,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始终坚持原则和立场不动摇,最终不断巩固评审地位,使投资评审成为了强化财政监管的一项重要制度。一是以制度确立地位。在县政府下发的《xx财政性资金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中,都明确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础作用,并严格规范了评审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二是以制约机制确立地位。凡财政性投资项目,没有财政投资评审报告的,不能进入招投标程序,不能开工建设,不能拨付工程款,不能竣工结算。三是以程序规范确立地位。实行评审领导审批制及评审资料报送登记制,所有报送的预结算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真实,不符合评审规定要求的我们一律不予评审。

  4、兢兢业业干实事,树立评审形象。一是坚持加班评审。近年来,随着政府性投资项目增多和评审范围的.不断扩大,评审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正常工作日的主要精力要用于询价、实地勘测和与评审对象交换意见,为了完成评审任务,我们的业务骨干不需要特别安排,就自觉坚持长年加班,大量牺牲周末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展核算工作。二是坚持公正评审。坚持“三公”原则,对所有评审对象一视同仁,采用同一管理模式,适用同一评审标准,确保了评审结论经得起检验,也打消了评审对象的顾虑,赢得了评审对象的尊重。三是坚持廉洁评审。坚持评审工作既不向建设单位,也不向施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避免利益纠葛,确保了评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制定《评审工作廉政规定》,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自我要求,不得接受评审对象的任何好处,不与评审对象同吃、同玩,保持了必要的廉政距离。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困难和问题

  ①评审项目多,专业技术人员不够,不能满足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需求;

  ②评审项目涉及专业技术多,而我们的技术人员只涉及xx专业;

  ③评审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对基建财务决算审计的工作还没有开展,在工程预算方案的优化上,只涉及到了审而未涉及到评;

  ④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规范,缺乏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机制。

  2、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①不断充实财政投资评审专业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②建立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规范流程;

  ③与业务股室建立联动的工作机制,使财政投入到建设领域的资金都能纳入评审范围;

  ④尽快出台xx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办法,使评审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道路。

  (三)工作思路

  1、出台xx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办法和业务性规章制度,使评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

  2、拓宽评审的范围和领域,增强财政部门在政府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3、服务于政府和财政,确立财政投资评审是规范财政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4、不断提高评审的效率和质量,强化专业评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实行评审终身负责制。

  5、确定财政投资评审在财政资金监管中的重要地位。

评审工作总结 篇8

  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带领下,评审中心秉承“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循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执业原则,以规范项目管理,节约财政资金为目标,服务于全县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服务政府与财政,努力完成评审工作任务

  20xx年我们以服务于全县财政投资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完成评审工作任务。一年来,按照政府的指示和财政的要求,共计完成各类评审预结算项目X个,送审金额为X元,审定金额为X元,审减金额为X元,综合审减率为X%。评审内容涉及市政工程、城市绿化、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此工作成果的取得,为政府和财政节约项目建设资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建设项目资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我们按照县政府的指示,积极参与非财政管理项目的评审。

  二、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客观公正搞好评审

  评审中心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督部门,直接为政府决策,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拨款提供依据,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结算。

  依据。评审既服务,在评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监督。为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项目评审上。

  一是凡没有经过领导审批程序的项目,我们一律不予评审。这样做增强了项目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杜绝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项目立项、增加,变更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

  二是严把工程预算关。我们对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进行认真审核,从项目招投标预算环节控制工程造价,纠正了建设单位送审预算中高估冒算、超规模、超标准等问题,保证了工程标底造价的合理性。凡送审的招投标工程,我们认真审查工程图纸,工程量清单并到工程项目实地勘查,同时对照国家工程造价定额、标准及市场材料价格,仔细审核复核,编制准确、合理、科学的评审报告,例如:对X工程的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为X元,我们通过评审审定为X万元,审减X万元,审减率为x%。

  三是严把工程变更签证关。工程施工期间,因各种原因,有时需对原预算部分内容进行变更,为此,x以来,我们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跟踪评审,对所有重大项目变更需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及评审中心四方工作人员的现场签证确认,否则评审中心将不予结算评审。四是严把工程竣工决算关。严格按“三审制”的要求进行评审。在结算评审中我们对照工程预算报告、竣工验收资料、设计图、合同书,通过施工现场踏勘,对工程质量与工程量进行核实,对施工单位少完成的工程量,据实扣减工程造价,对工程变更签证等其他增减因素据。

  三、搞好评审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为评审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提供依据

  评审工作面对的是繁琐的工程量清单数字,厚厚的图纸,既有室内的计算工作,更有室外施工现场的测量审核工作,一份评审报告的完成,倾注了评审中心工作人员辛勤的劳动和默默无闻地奉献,更默默承受着社会上各种舆论的压力,别人的不理解。我们每接受一个项目工程的评审,必须要有市场材料行情的调查,必须要有项目施工现场的测量、勘查。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们必须要深入到项目施工现场,因为只有这样做,出具的评审报告才能合理、公正,才能得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社会的认可,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正是基于这种工作要求,我们在日常的评审工作中。

  一是不断前移评审“关口”,实现事前管理。每二个月我们联合建设局造价办、城建投、审计局进行工程材料的询价,四家共同签证,出具工程市场材料价格调查报告,并作为这一时期的工程造价材料价格的底价,同时为更好掌握市场行情,提出合理的标价作为招标的最高控制价,特殊材料价格,我们采取网上询价、电话实地询价、产地询价、市场门店询价等形式,来获取市场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二是坚持施工现场评审,搞好事中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到施工现场进行跟踪评审,对施工方所用材料、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等,进行跟踪检查,判断施工单位申报的签证内容是否包含在合同包干价内,以免重复计算工程造价,同时做到办理工程结算时有合理准确的依据,这一深入细致的做法,有效控制了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的随意性,遏制了结算中高估冒算及虚假签证的'问题。

  三是坚持不惧繁琐做好事后评审。为将“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这一工作理念贯彻到评审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实行让数据说话,据实评估的科学评审程序,对每一个结算项目审查,要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施工记录、竣工资料逐一审核,同时深入到竣工项目现场对照施工记录及合同进行实地测量、复核,获取结算评审的第一手资料。

  四是坚持工作高效化。面对评审范围逐步扩大,工程项目快速增加的评审任务,特别是今年我县的市政项目较多,评审工作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实施的速度。如何在繁重的任务面前,高速度、高质量完成评审工作,是对评审工作水平的考验。为此,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加班加点来完成评审任务。由于现在评审中心只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因我们不完成预算评审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就不能进行招投标,施工单位就不能施工。总之,成绩是过去的,展望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我们深感工作离领导的要求,同事的希望还有差距,在明年我们将在制度建设上,规范评审程序,规范工作作风;在评审机制上,拓宽评。审领域、创新评审手段,为政府、财政当好工程建设领域的参谋。

评审工作总结 篇9

  20xx年,市环境工程评审中心在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规范、有序、平稳”六方针运行。通过建管处等相关处室、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评审中心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评审中心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环境技术评估业务走上正常、有序、规范发展的轨道,不断发挥出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坚强、有效技术支持的积极作用。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评审中心XX年工作基本情况

  在20xx年全年实际工作中,评审中心按照“规范运作,为环境管理服好务”的基本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环境技术评估工作,从实际运行效果看,总体平稳顺利、情况良好。一年来,中心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年完成环评项目评估318项,与去年同比增加了3%;全年创收与去年同比增加了20%。

  (一)树立服务意识,规范评估程序

  评审中心是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持单位,评审中心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环境管理的要求来开展,全面为环境行政管理服务,这是评审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同建管处的协调配合,积极主动争取管理处室的大力支持,为行政管理部门、环评单位、项目业主单位服好务的工作要求。在评估工作中努力做到确保评估质量,提高评估工作效能,绝不让项目在评估环节压件、拖延或耽误报建审批。

  优质的服务必须通过规范的程序予以保证,评审中心从一恢复运行起,就制定了一套切实的评估工作程序,并在之后的评估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为确保评审中心的规范手段运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

  (二)严格评估把关,确保科学公正

  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公开公正、严格把关,确保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是环境技术评估工作的生命线。评审中心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评估质量意识,积极、认真、努力地学习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技术规范以及一般建设项目的基本工艺、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各项环保政策动态,努力掌握法规政策要求并体现在环境评估工作之中,真正发挥出为行政审批、行政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把关的'切实作用。

  今年评审中心共完成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评估318项,没有出现一起因评估质量不高而影响管理部门行政审批的情况发生。评审中心技术人员在评审过程中特别是在出具评估意见时小心谨慎、认真仔细、反复推敲,对一些敏感的、有难度的项目在出具评估意见前进行磋商讨论,力求评估结论正确可靠。

  (三)落实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规范运作必须在严格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得以实现,评审中心单位虽小,人员也少,但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必不可少。评审中心在日常运行中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细则、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评审项目登记制度、评审会议方案审批制度、收发文登记管理制度和档案文书管理等各项制度。通过落实管理制度,保证了评审中心各方面工作的健康、有序、正常地开展。

  评审中心定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研究解决中心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上周工作检查和梳理,对本周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在评审中心全体人员会议上,明确提出:工作中大家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工作中矛盾不上交,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力争解决在中心内部,解决问题和矛盾对事不对人;形成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轻松、和谐的局面。

  二、评审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中心各项工作总体正常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解决或完善的问题。

  一是技术力量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心人员总数5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实际技术人员仅有1人(为兼职),取得环评工程师资质的也仅此1人。中心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结构均难以满足环境技术评估工作的发展需要。

  二是工作面较窄,有待进一步拓展。去年底,市上把投资额8000万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区(市)县后,评审中心的业务工作受到了明显压缩。今年,在拓展业务工作面问题上需要得到局上的大力支持。

  三是收费难度较大,有待进一步协调解决。由于环评市场化竞争激烈,环评整体费用偏低,导致环评技术评估费也随之偏低。对污染治理项目的评估,目前无正式收费标准。收费问题只有通过逐步协调争取改善或解决。

【评审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职称评审工作总结02-19

财政评审工作总结10-19

单位职称评审工作总结04-29

职称评审个人工作总结05-01

技术员评审工作总结03-06

评审工程师工作总结02-04

工程师职称评审工作总结11-24

建筑工程职称评审工作总结11-15

精神科副高评审工作总结09-24

初级职称评审个人工作总结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