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11-06 16:12:15
  • 相关推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通用11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1

  一、 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注意看老师写课题,由课题你能想到什么?(师板书)

  自己轻声读课题,由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1:我知道这个小女孩是卖火柴的。

  学生2: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生3:我想,这个小女孩的家里肯定很穷。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3:如果家里不穷,她也不会出来卖火柴。

  老师:你可真会思考,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你一定会表现得更棒!下面请听老师介绍一段资料,认真听,看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师介绍背景资料)

  学生1:我知道了安徒学生的祖母是个乞丐。

  学生2:我知道了安徒学生的家里很穷。

  老师:同学们捕捉的信息很准确,你还捕捉到了哪些不同的信息?

  学生3:我还知道了当时的丹麦很穷,社会很黑暗。

  老师:这么短的时间就捕捉到了这么多这么准确的信息,了不起!

  二、 回顾内容,整体感知

  老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可是一天一根也没卖出去,她蜷缩在墙角,于是划了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还有烤鹅圣诞树,还有她的奶奶,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老师:概括来讲,她看见了许多美好的景象。谁能说的再简练些?

  学生: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出来卖火柴,可是谁也没有买她的火柴,她又冷又饿,划了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还有许多美好的景象,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老师: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也就是说她怎么了?

  学生(齐):她死了。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侯,要说清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最后怎样。谁再来说说?

  学生3: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最后冻死了。

  三、 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一) 抓住 “冷”,了解小女孩的残酷现状

  老师: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年夜?天气怎样?

  学生:天气很冷。

  老师:(板书天气冷)课文中是怎样说的,谁来读读?

  学生:读句子。

  老师:在这样的天气里,你一般会在哪里?

  学生1:我一般会呆在家里。

  学生2:我会在家里烤炉子。

  老师:天太冷了,冻得我们都不敢出门了。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指名读句子)

  我怎么感觉这天气和今天差不多,并不太冷啊,谁能读得更冷些?

  (指名读句子)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凉飕飕的。你再来读。(指名读句子)多冷的天气啊!

  老师:除了这句话,课文中还有很多语句也写出了天气的`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老师:谁来交流?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你要交流的语句,再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①学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从 “哆哆嗦嗦”看出天很冷,所以小女孩才会哆哆嗦嗦。

  老师: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我们即使穿着棉衣,也难免会冻得哆哆嗦嗦,更何况这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呢?谁再来读这一句话?

  ②学生:她坐在墙角,蜷着腿缩成一团。小女孩太冷了,所以蜷着腿缩成一团。

  老师:你很会思考。读出来。

  ……

  (二) 品读“擦火柴”部分,了解小女孩的美好愿望

  1.老师:此时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她蜷着身子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此时,“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出示句子)谁来读?(两位同学读)

  仔细听老师读,和这两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师读)

  学生:老师读得有感情。

  老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学生:老师读得更能体现出小女孩的可怜。

  老师:具体到哪个词说说。(师再次范读)

  学生:老师的“啊”读的声音低。

  老师:对,“啊”读得轻一些虚一些。读读。大家都来试试看。(指名读)“对她”稍微停顿一下,再来读。

  2.老师:(出示课件)此时,她的旧围裙里就兜着许多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学生:不敢。

  老师:对,她不敢,为什么?

  学生1:她怕爸爸打她。

  老师:说完整。

  学生1:她不敢,因为怕爸爸打她。

  学生2:她不敢,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钱,怕爸爸打她。

  老师:小女孩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雪花飞舞,狂风怒吼的日子里出来卖火柴呢?

  学生:因为她的家里很穷。

  老师:小女孩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而她的爸爸正身患着重病,一家人只能靠着小女孩卖火柴来维持学生计,否则,她和爸爸就可能被冻死,饿死。这些火柴就是一家人的`救命柴,是非常珍贵的。更何况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一个硬币也没挣到,心里非常内疚。所以,她不敢。

  3.老师:天更黑了,风刮得更猛了,雪下得更大了,可怜的小女孩身子蜷得更紧了。终于,寒冷战胜了恐惧,她抽出了一根。(出示句子:“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从这句话中,我读懂了小女孩作出这个决定是很难的。

  老师:你来读读。(指名读)从那个词看出小女孩作出这个决定是很难的。

  学生:从“终于”这个词看出来的。

  老师:你再来读。(学生再读)谁再来。

  短短的两句话讲小女孩内心的斗争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体会她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出示“她敢……抽出了一根”)(指名读)

  4.老师:“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在这温暖明亮的火焰里,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研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表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老师发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默契,那个小组来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有不同的意见吗?

  此时的小女孩又冷又饿,缺少快乐,缺少关爱,所以,她的眼前出现了许多美好的景象。然而,火柴一次次的熄灭,她的幻想一次次的破灭了。当温和慈爱的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她禁不住叫起来(出示课件)你来。

  学生:奶奶。

  老师:这可是唯一疼爱你的奶奶呀,再来叫。(学生再叫)

  老师:火柴就要熄灭了,奶奶就要不见了,你来叫。(指名读)你再来。读出来。

  大家注意,这两个词语(师板书:暖和 喷香)“和”和“喷”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暖和huo,喷pèn香,跟我读,暖和huo 喷pèn香。

  (一排读句子)

  同学们想不想帮助小女孩留住奶奶?(想)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齐读)

  5.老师:小女孩的心愿实现了,奶奶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黑

  暗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到哪里去了?

  学生:死了。

  老师:小女孩只要活着,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也只有死了,才会摆脱这一切,才能得到解脱。

  (三)感悟“冻死街头”部分,了解小女孩的悲惨结局

  1、老师:小女孩死了,在旧历的大年夜冻死了。第二天,新一年的太阳升起来,驱走了昨日的严寒,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他们看到,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出示句子)想一想,人们会怎么说?

  学生:伤心的说。

  老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惋惜的说。

  老师: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的意思是说,人们同情、可怜小女孩。大家想一想,如果人们真的同情她可怜她,小女孩能冻死街头吗?

  学生:不能。

  老师:那人们会怎么说呢?

  学生:疑惑的说。

  老师:这些人还不知道小女孩是为什么死的。同学们,让我们回头来默读课文的一到四自然段,看看这一整天,人们是怎样对待这个小女孩的。

  学生:这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她一个硬币。

  老师:是啊,如果人们肯买她一根火柴,给她一个硬币,小女孩救不可能不敢回家,就不会冻死。

  学生:“一辆马车……摇篮”。

  老师: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司机是怎么做的?

  学生:停下来或减慢速度。

  老师:可是看到站在路中间的小女孩,马车不但没有停下来或减慢速度,反而飞快地冲过去,在这些富人的眼中,小女孩的命根本就不值一钱。看到小女孩的遭遇,作为同龄人,小男孩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拿着她的鞋跑了,谁去同情她可怜她呢?

  在这个本该是快乐团圆的大年夜冻死街头,面对这个弱小学生命的离去,人们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那么地无动于衷,可见,人心是多么的冷漠,社会是多么的残酷呀!(板书:人心冷)

  2、正是这寒冷的天气,这冷漠的人心,无情的夺走了小女孩幼小的学生命,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1:我非常地伤心。

  学生2:我的心里很难受。

  学生3:那些富人真是太可恶了。

  老师:此时,我们的心中充满着透彻心骨的冷。(板书:冷。)带着你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描写天气冷,人心冷的句子,配乐齐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2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你们还没有学过,这个学期也不会学,要等到下学期的时候才会学,所以相当于我们提前学习,有压力吗?

  学生:没有

  老师:为什么没压力?

  学生:因为我们都读过

  老师:好,读过是吧?

  学生:对

  老师:这是一个理由,还有什么理由?哦,你还有。

  学生: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

  老师:哦,听过、读过,这是没压力的理由,老师告诉你,今天,没关系,随便听一听,到了明年的时候老师才教。

  学生笑。

  老师:好,我们来学习这一篇课文。首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把标题、课文序号写出来

  同学:写在哪里

  老师:你想写哪里写哪里,写的对不?

  学生:写歪了,写对了

  老师:她有个字写错了,哪个字

  学生:火柴的柴的笔顺

  老师:哦,那你上来写一个,对不?

  学生:对

  老师:这个字回去练一练,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般的词语,(出示词语)对吧?

  学生:对

  老师:都是这么做的,我们齐读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裂缝,预备,起

  学生齐读

  老师:好,读的都很整齐,预习的很扎实,而且以前也听过,好,我们开始,第一个,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女孩生存状态的词语,填在下面的表格上,并说明理由。什么样的小女孩?比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乖巧的小女孩,这个词在哪里啊?找到没有?

  学生:找到了。

  老师:第一个在哪个地方?你把这个词圈出来,好,同学们开始吧,大家先把词语找出来,(还连到书本中04:14)全部找出来,。词语,不是句子。把那个词语画一条线或者用圆圈。好,画好了的同学看一看,核对一下,还有没有遗漏的。有很多啊,可不是一个。画完了吗?

  学生:画完了

  老师:谁来先说?好,你来

  学生甲:第三自然段,她又冷又饿,又冷又饿的小女孩,

  老师: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好,你(另一个学生)去把这个词又冷又饿写在这个黑板上面。

  学生甲:第三自然段,可怜的小女孩

  老师:好,可怜,

  学生乙: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落在她长头发上,~看上去很美丽,美丽

  老师:好,美丽,还有是吧?重复的不用说啊

  学生甲:请大家看,第十三自然段,她曾经那么幸福,幸福的小女孩

  老师:好,幸福的小女孩

  学生:请大家看第六自然段第二行,穷苦的小女孩

  老师:好,穷苦,哦,还有

  学生:请大家看第一段的第二行,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赤着脚的小女孩

  老师:好,赤着脚,你举手了吧?好

  学生丁:第二自然段,冻得红一块儿青一块儿

  老师:咋说呀,这么长

  学生丁:冻伤的小女孩

  老师:好,还能找到词语不?

  学生7:老师,

  老师:有什么问题?

  学生7:请大家看第五自然段,她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冻僵的小女孩

  老师:说过了没?写上去,还有没?

  学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哆哆嗦嗦的小女孩

  老师:哆哆嗦嗦,好,写上去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一自然段,没有饥饿,饥饿的小女孩

  老师:饥饿,说过吧?有吧?有。还有没有?

  学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她在一座房子的死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蜷着腿的小女孩

  老师:哦,蜷着腿的小女孩,行,还有是吧?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一自然段,她没有寒冷,寒冷的小女孩

  学生:乱七八糟说有,又冷又饿

  老师:又冷又饿,说过了是吧?好,你来

  学生:第一自然段,吓得她鞋都跑掉了,害怕的小女孩

  老师:害怕,嗯,写上尽管不是特别恰当,是吧?也写上。好,你来。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两腮通红的小女孩

  老师:两腮通红的小女孩,写上去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两腮通红的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微笑的小女孩,

  老师:好,微笑的小女孩

  学生:字写错了

  老师:字写错了?哦哦,好,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一自然段,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痛苦的小女孩

  老师:有没有?

  学生:没有

  老师:好,再写上,好,差不多了是吧?差不多了,刚才说了,理由。好,同学们写完了,大家思考一下,黑板上面写了这么多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理由。她为什么要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面,理由是什么?想一想啊。现在思考一下。理由。知道几个说几个。你来。

  学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小女孩赤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儿青一块儿,就是令人可怜,然后美丽,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一片片雪花打在青黄的头发上,那头发打着卷儿披在肩上,看着很美丽,这是美丽。请大家看第八自然段,奶奶告诉过她,~那是幸福,

  老师:好,你说了三个,是吧?三个,你来

  学生:说她是个穷苦的小女孩,是因为,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她的家和街上一样冷,有房顶,虽然裂缝已经用枯草堵住了。还有她是个痛苦的小女孩,因为她,还是第四自然段,因为她不想回家,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老师:好,请坐。还有吗?你来

  学生:我觉得,这个赤着脚说她可怜不对,赤着脚说明她原本有双拖鞋的,但她因为马车吓得把鞋丢了,这不是说明她可怜,

  老师:那说明什么?好,请坐。

  学生:就是,她冬天穿着一双拖鞋,说明她很穷苦可怜

  老师:穷,因为穷是可怜的,那么看看,我们说了这么多,如果嫌太多了,不好记,那可以少几个不?比如,把几个分成一类。你比如说,因为赤着脚,没鞋穿吧?为什么没鞋穿?穷。穷了以后,可怜,对不对,那我们最终有几个?这个可以擦吧?

  学生:对

  老师:还有哪个可以擦?

  学生:蜷着腿

  老师:蜷着腿可以擦吧,

  学生:对,哆哆嗦嗦,冻僵

  老师:也擦掉

  学生:绯红

  老师:也擦吧?

  学生:微笑(议论,那是幸福里的)

  老师:可以把它放在幸福里,很好。

  学生:害怕

  老师:害怕也擦掉?

  学生议论,害怕也可以擦掉

  老师:害怕也擦掉?

  学生:又冷又饿(议论)

  老师:也擦掉?

  学生:对

  老师:还有哪个

  学生:还有微笑,

  老师:如果再擦一个,

  学生:穷苦

  老师:如果要你们擦掉美丽呢?理由

  学生:因为她没有幸福,拥有美丽才是幸福。(学生议论)

  老师:他们不同意

  学生:老师,我觉得美丽不能擦,因为

  老师:我要找一个必须擦掉的理由,不为什么说不能擦?对吧?找一个擦掉的理由。来

  学生:因为课文前两个自然段,说她美丽,后面也说她美丽

  老师:哦,他的意思说,这个美丽啊,在课文中间是(师生齐说次要的),擦掉可以不?

  学生:对

  老师:这个理由同意不?

  学生:同意

  老师:这个理由可以是吧?还有没有?

  学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因为很美丽,但是小女孩她没有注意这些。

  老师:你这么说,这个美丽,对她来说,没有意义对不对?

  学生齐说:对

  老师:既然没有意义,就擦,是吧?所以你看,最后我也找两个词,这两个词应该是最能体现小女孩生存状态的两个词。

  学生:对

  老师:好,我们再看,找出文章中描述这个小女孩可怜和幸福的句子,体会一下小女孩的命运。很多同学已经找出来了是吧?

  学生:对

  老师:那找个人来念吧?

  (学生积极)

  老师:好,不急不急。来。

  学生: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弓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环境描写,能体现出这个故事是悲伤的。还有我从这个弓着头,赤着脚体会到小女孩家境贫苦,还有可怜。

  老师:好,都同意她的说法吧?

  学生:同意

  老师:他说开始有一个环境描写,对吧?好,

  学生:请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行,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着,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儿青一块儿,这是对小女孩的外貌描写。我从那个红一块儿青一块儿感觉到小女孩很可怜。

  老师:好,他说外貌描写来表现小女孩很可怜。

  学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这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我从这一整篇体会到,今天是过年,但小女孩一天都在卖火柴。体现她很可怜。

  老师:好,卖火柴的一天,啥也没卖掉,是吧?

  学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有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爸爸打她,卖不掉东西也不能怪她,对吧,

  老师:所以她可怜多了,是吧,对,还有,我发现全是说她可怜的,难道她没有幸福吗?哦,幸福是吧?你来。

  学生:请大家看第九自然段,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那么慈爱。能体会到奶奶的那种爱,因为奶奶很温和很慈爱,她和奶奶很幸福。

  老师:因为她爱她的奶奶,于是很幸福,是吧

  学生:对

  老师:好,还有没有

  学生:请大家看第十三自然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这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和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老师:好,这讲到了她拥有美好的未来,好

  学生:十一自然段,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我从这儿看到她很爱她的奶奶,她看到她的奶奶会感觉特别幸福,所以想把她的奶奶留住。

  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奶奶,

  学生:最主要的是,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奶奶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和搂着,我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老师:好,都说完了,不要急,以后还有机会,我们再来看看,我再来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找到这十句,大家对一对,看这十句和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如果说还有没画的,把它画出来,我找的这十句,当然不仅是这十句,看清了吗?

  学生:看清了

  老师:没看清吗?

  学生:能

  老师:好,齐读一遍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好,这些句子能够说明小女孩的可怜与幸福,那我们看看,如果在这两个答案里面,只能让你选一个,要说出理由的啊。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可怜的,一根火柴都没卖,但是后边奶奶抱她,她啥也不知道。

  老师:不急不急,

  学生:我跟他的意见是一致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女孩特别的可怜,但是为什么说她幸福呢,我觉得应该是她很知足了,要是我们的话,我们爸爸不爱了,妈妈没有妈妈,最爱的奶奶也死了,很伤心,但是小女孩感觉幸福,我觉得她很知足。她是可怜的那种幸福,非常可怜。

  老师:他说可怜的那种幸福,为什么可怜还能幸福?

  学生:我认为她是幸福的,因为前面写了一些她的可怜,后面具体写了一些幸福,她的结局是幸福的。所以我感觉她是幸福。

  学生:我觉得她先是幸福的,因为第十一自然段,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无论她前面怎么可怜,最后她还是和爱她的奶奶在一起了。

  老师:我现有几个问题啊,刚才,这位女同学说,她是幸福的,对吧?因为她和奶奶在一起了,这个在一起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齐说,死掉了。

  老师:死了就是很幸福?

  学生:我觉得,这篇课文写这个小女孩幸福是为了衬托出她的可怜,这篇课文写喷着热气的烤鹅,和圣诞树还有火炉完全是小女孩的想象,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

  老师:哦,想象的烤鹅、炉火、还有圣诞树、奶奶,都在想象这些美好的生活,来衬托出她的可怜,那大家同意不?

  学生:同意。

  老师:有没有不同意的?

  学生:她都是想的,又不是真实的。

  老师:大家听清楚没?

  学生:没有,没听懂

  老师:没听懂就有问题,她在想象,通过想象来写出她的可怜,是吧?想象幸福实际上是写什么?

  学生:不幸福

  老师:对吧,所以大家都认为是可怜的小女孩对吧?

  学生:对

  老师:有没有不同意。认为她是幸福的小女孩的?有没有?好。

  学生:老师,我认为是幸福,老师刚才您说死是不幸福,但我感觉小女孩死是很幸福的,因为她在世的时候可怜,她和她喜欢的奶奶一起死是幸福的,所以我感觉是幸福死的。

  老师:我再说一点点,这个小女孩活在世上太可怜了是吧,死了就叫做解脱了,对吧,而且不死的话,你想想,当你过年也要去卖火柴的时候,家里有钱没,但凡有一点点钱,就不会去卖了。说明家里没一点点钱,所以对女孩来说死是一种解脱。我们来看看这段话,我找个同学来,好,你来读。

  学生:1846年安徒生到国外旅行,~

  老师:好,请坐,这段话刚才验证了大家的观点,小女孩是可怜的,但是对小女孩是幸福的,最后那一刻,她看到了什么

  学生:奶奶

  老师:还有

  学生:大火炉、烤鹅、圣诞树

  老师:看到这些东西,再也不会寒冷了,再也不会饥饿了,而且看到了人世间最美丽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所以要 一起读一遍吧。

  学生齐读:脚踏实地,切实感受生活艰辛,~

  老师:这两句话就可以反应小姑娘的生存状态,能理解吧?把这两句话抄在你的作业上。六年级要注意写字的速度,要又好又快。写完了吧?

  学生:写完了

  老师:好,小姑娘,小女孩是一个可怜的,也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在临死前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实现了她人生的心愿,所以,实际上我们作家安徒生也是一个这样的人。你看,生于1805年,童年生活贫苦可怜,十一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孤儿,自卑相貌丑陋,自卑到什么程度呢,没人愿意嫁给他,所以他最后一辈子都没有娶妻,终身未娶,可怜。幻想成为作家,在小剧场写剧本,没人用,但是,这个可怜的人,一生坚持创作,一生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作品被译成八十多种语言,他死在1875年,总共活了七十岁。大家算一算,我们算一下,假如他从二十岁开始写童话,这是合理的对吧,活到七十岁,活了50年,一共写了几篇,一年写多少篇呢

  学生:3 4

  老师:数量上成就伟大,也就是两三个月写一篇,质量上是不是也很伟大,对吧

  学生:对,被译成八十多种语言

  老师:被译成八十多种语言,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可以读到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大家。大家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讲了,对不,我们今天又学了,安徒生是可怜的,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死后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了安徒生这个伟大的名字,卖火柴的小女孩,比如丑小鸭,大家学过没,

  学生:学过

  老师:但是你们学过的和这个不一样,你们学的是压缩版本,这个是原文,(范读)所以你看,丑小鸭也是如此,尽管小时候很可怜的鸭子,她的妈妈都不要他,其他的动物也欺负她,但是当他站到这些高傲的天鹅的时候,她飞了过去,所以当一个人,一只鸡,一只鸭子,或者一只天鹅,到她生命觉醒的时候,她总是会很幸福的,所以安徒生的童话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仰望星空,面向未来,满怀爱与希望,我们总能找到人世间的幸福。好,请大家课后读一读安徒生的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3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其实已经很清楚了。一起读读这个课题。

  生:读课题

  师:我们要能从课题中他所需要给我们展现的信息,

  生:再读课题

  师:在这回你们这样一朗读,别人一听就知道这个小女孩是干嘛的,但是这个女孩在我们的心中所占的位置,你还没有把它做好。我们再来读。

  生:再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一下子怜悯之心就从我们的声音里传达出来了,这就叫朗读,知道了吧?

  【又一次听姜树华老师的课,又一次被姜老师的课震撼,题目部分怎样通过朗读传递情感,是最佳示范】

  二、借助插图,整体感知

  师:我们看这是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插图一定是课文中的某一个部分的内容反映。

  谁来说说?

  生:那个小女孩因为小女孩的拖鞋被马车抢走的。被一个人给吓坏了,跑的时候不小心把它给跑。还有一只在一个小男孩给拿走了就下掉了。

  师:如果在我们叙述的时候能加上时间,能加上环境,这样就更清晰了。

  生:在这一年的最后一页,大连夜天平稳下雪,这个小女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脚上还穿着两只大拖鞋,可是突然一辆马车驶了过来,过去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还有一只被一个男孩抢走了。

  师:读图的高手就是像这样的描述,能把静止的图读得动起来,知道吗?

  好,第二幅图。

  生回答

  师:好的两个插图,我们都能读懂课文的内容,但是这是我们上小学之后学的最长的一篇。那么最长的课文里面拥有的不仅仅是这样的两个画面,它应该还有好多画面,我们觉得还该有哪些画面会出现?

  生:大火炉、烤鸭、圣诞树、和奶奶飞走等等

  师:同学们,7幅画面构成了我们全文构成了整个故事,我想请哪个同学来排?课文中不是这样凌乱,课文中是怎样子的?好,你说请。

  生:上台排故事情节,并根据图片概括故事情节。

  【通过课文插图引出课文其他情节,整体感知】

  三、长文短教,读图传情

  师:很好,同学们这7幅图画中看似有序的排列,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好几幅图画,其实它的情境是一样的,它发生的情境是一样的,类似的对吧。分别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第一幅图它就是课文的1~3。

  最后一幅图10~11自然段

  中间4~9。

  师总:我们读任何一篇课文都要像今天这样子,首先找到这篇课文的头在哪里,知道吧?当然也要找到他的尾巴在哪里,然后中间肚子,你看头和尾都很精炼,肚子好大,是不是?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丰富程度很好,而且我们就围绕这些插图,我们就想象出课文,同时也明白了课文的结构,下面我们继续回到文章。

  师:我们这里有许多绘画高手,画画它讲究什么?讲究色调,比如说冷色调,比如说暖色调,你们觉得技术画图中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的?

  生:回答

  师:不仅能读出色彩色调,真正的是要读出这个事件的本身在我们内心的感觉。

  所谓冷就是我们内心对他冷,所谓暖就是小女孩内心的暖,所谓冷就是我们内心对他的可怜,知道了吗?

  【长文短教,就要迅速找到突破口。姜老师借助图片排序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概括,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感知。色调的对比则是从内容上的概括延伸到情感上的升华】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着走进课文的朗读,我们来学一学今天我们这样江老师将和大家配合着朗读课文,我可能走到你那儿,就是你接着读了,这样子的我们把书准备好。

  第一段老师领读

  又黑又冷:一个词语给我们带来的是天气和天色,小女孩我觉得你可能要重新读一读,把当时的天气和天色都给我们映刻在脑海中,好不好?

  很大的皮鞋: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这双拖鞋不寻常,是怎么样的一双拖鞋?事物是不是越大越好?不是,尤其是鞋子,这样的很大的这三个字背后给你传递什么信息?

  红一块青一块: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同学们注意这个词,是不是指她脚上有一块是红的,还有一块是青的?。(冻出来的)

  谁:谁指的是哪些人(还有一些富商们,还有吗?还有一些普通的`平民,包括普通的平民,但是不管是富商还是平民,每个人见到他都没有跟他买过一根火柴,给过一分钱是吧?)

  烤鹅的香味: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饥饿和对食物的渴望。

  师总结:这就叫朗读,朗读的时候是有感受的,知道吧?而不是简简单单把那个字字音发出来,这就叫真正的朗读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的。

  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知道?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走进234565幅画面中,这一次我们这样每个人自己选择一幅你最想读的画面去好好的读,待会儿我们就这样子来读着读着,配合着大家去不断的去碰撞。好,先自己读,开始。

  再说:引导学生想象家里的情景,做个小停顿。

  敢:读出孩子的怕和在家里地位的可怜。

  两个叹号:注意这儿有两个标点符号,我们看一下一个标点符号什么?叹号,还有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注意的,这两个叹号你再读一读读。引导学生带着希望读出擦亮火柴的情景。

  唯一疼她:注意这个词,奶奶前面用了一个词语叫什么?对。唯一应当说明什么?

  难道不理解女生?你说对,证明他他们家里只有他跟奶奶是爱他的,其他人对他的不好,只有他奶奶爱着他。

  叫起来:读出情绪

  三个飞字:说出自己的理解

  【姜老师的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重视朗读指导,词语本身的含义,句子背后的含义甚至是小到标点符号都能传递情感】

  第二课时

  一、学习最后一段,感受痛苦

  师:在小女孩的的想象之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印象和感觉?

  生:卖火柴的小女儿,好想跟奶奶走,赶快离开这个有痛苦的世界。

  师:在想象中的小女孩,她是拥有快乐幸福的,对吧?当然现实中的结尾,现实中的故事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这是最后一段,也是最后一幅画,最后一幅画面,江老师配合着大家一起来读,拿好课本。

  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如果我们大家都是电影的拍摄师的话,这时候如果要拍坐在墙角的小女孩,你拍摄的速度镜头的快还是慢了是慢,为什么要慢了?为什么要慢?男孩你说。

  生:因为这是一个很悲伤的画面。

  生:她痛苦如果太快的话,感觉很高兴。

  师生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二、聚焦五次画面,展开想象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体会了整篇课文的结构画面,我们又很认真地走进了课文,通过朗读获得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其实这篇课文中让我们最有感受的是中间的5次想象是不是分别想象出什么了?然后想象出还想象出。

  总结:丰富

  师:但是想象除了丰富,还应该有别的内容,请同学们来好好的读一读。具体的想象的内容,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奇妙之处,自己读,放声朗读,看屏幕。

  生:想象的都是他的需要同时也非常的奇妙

  师:有没有发现奇妙在哪里?

  小组讨论

  生:小女孩想穿的东西都是她自己想需要的,而且这些东西都很幸福。首先他在大棉衣下着很大的雪,然后他发现了,然后他享受到了一个火炉。

  师:那么也就是说简单地讲是因为很冷。所以她想要温暖,好。

  生:因为饿所以他才享受到了一支香喷喷的烤鹅,因为他很需要快乐,所以他才想到圣诞树需要快乐,对。

  生:因为他很想念他的奶奶,想念奶奶,所以奶奶出现了,最后他和奶奶一起快乐地飞走。

  生:想象很奇特。圣诞树她想象的是在向她眨眼睛。

  师:他们所想象的是来自于自己现实的需要?刚才的这一轮讨论学习是非常有效果的,有深度的学习,江老师要为你们点赞,孩子们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的想象,所有人都会有现实的需要。假使我们每个人,假使我们咱班的每个同学都拥有一根神奇的火柴,让他哗然。此时此刻在火光中你想象的画面是个怎样的画面?

  生:仿照句式谈自己的想象

  师:同学们江老师只是借助于这样的一个想象,让大家说一说内心的想法,因为所有的想象都来源于内心的想法,来源于现实的需要。

  三、创编连环画,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往后看,这是江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遇到的一本连环画,是我们进行的改编,是我们大陆的一位作家进行了改编。在这个连环画里面大家看一下,它和我们课文中的想象有点不一样,有没有很快的发现?哪不一样?哪儿不一样?男生。

  生:多一副画面

  生:猜测画面内容

  师:任何一个画面,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编写,自己的创作,知道吗?不要总是迷信于我们买的那些看到的课外图书,我们自己也可以编创。好吧,我希望咱班同学都能做一个的小作家。

  【借用改编的连环画,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我们可以对经典的作品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创编,用自己的创编加上作者的创编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的创编都很不错,我们都能像作家一样,都能像改编者一样去改编创造我们自己的童话。】

  四、总结全文

  师:孩子们再次回到7个画面,也就是黑板上的7个图案。在课堂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冷色调和暖色调,大家还有印象,我们说小女孩的现实是冷的,但是因为冷,所以她就产生了很多的暖的想法,因为她冷,所以她产生了什么?因为他怎么样?饿,所以他想到了因为他不愉快,所以他想象到因为他孤单,所以他想象到他还想跟奶奶,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暖的东西都是因冷而产生的。

  小女孩好冷啊,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冷啊,但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补充

  师:火柴的小女孩好冷,等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他却觉得现在特别温暖,特别幸福。每个人都会有艰难的不够顺利的当下,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美好的想象和愿望,对不对?小女孩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了当时的艰难和不开心。当然小女孩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在我们身边的所能感受到的这个时代了,我们现在拥有了她想象中的所有内容,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当下的时代和当下的生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了,下课。同学们请休息。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4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相互认识认识好不好?

  生:好

  师:那我提一个话题吧,我们来聊一个高兴的话题。说一说过年可以吧?好啦,我们随便聊,比如说你从哪儿过的年,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生:过年的时候我去了奶奶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热闹。

  生:我过年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还给我做好吃的。

  师:好了,同学们!你看刚刚一说到过年,大家特别高兴,是不是?那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课前先聊这些。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刚才短暂的交流中,我就感受到了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很幸福。可是,在100多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儿,却冻死在了旧年的大年夜。相信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入安徒生的这部经典童话作品。来。放开声音,一起读课题,开始:《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看看课文,快速浏览一下,然后结合预习,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生: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寒冷点燃了火柴,在幻想中看到了火炉,圣诞树和她的奶奶,第二天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冻死了。

  师:看得出他理解的非常充分,还有想说的吗?

  生:在一年最后的一夜大年夜有一个小女孩儿,出来卖火柴,可是她一根也没卖出去,却已经在大街上冻死了。

  师:看来呀,同学们课文都预习的很充分,那我们就一起先走进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

  板书:现实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一至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注意用一个词把你的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然后交流,明白了吗?

  师:虽然大家用的词语不同,但是我感受出来了感受都很真切,刚才有几位同学都用到了可怜这个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哪个句子写出来了他的可怜?

  生:可怜的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就把目光聚集到“可怜”这个词上。同学们阅读一至四自然段,选择一句你认为小可小女孩儿最可怜的句子来回答。放开声音,自己先练一练。

  生读:可怜的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生读:可怜的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加入了平时的感受是吗?我们过年的时候,很欢乐,很幸福,可是,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小女孩儿是怎么样的?

  生:饥寒

  师: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他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行间都透露出小女孩儿的可怜,有同学提到了这句话。谁想再来读一读。

  生读:可怜的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读得很动情,同学们最后一句,我这儿啊,还有一句。请大家自己比较着读一读,体会出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原文的句子好,“一个”可以突出小女孩非常的可怜。

  师:这位同学通过比较,从普通的词中品出了更多的滋味。对读者帮助是极大的呀。你来试试。

  师:那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啊,小女孩有怎样的经历呢?那就让我们跟随在小女孩的身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凛冽的寒风抽打着小女孩儿那瘦弱的身躯。她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的在街上走着,边走边叫卖。也许他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也许她一边哭喊着一边追赶一辆拉着一位绅士的马车。那事情又会怎样的发展呢?也许无助的小女孩只能来到一家杂货铺的门口叫卖。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呢?请大家选取你看到的一幕,写下来。

  生:也许他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贵妇人恶狠狠的看了小女孩一眼说:“快走开,不要吓到我的孩子”

  生:也许她一边哭喊着一边追赶一辆拉着一位绅士的马车,求绅士买一根火柴,绅士没有理会她,坐着马车离开了。

  师:那我们就合作的来读一读,再现小女孩的这一整天。

  PPT:师生合作读、配乐

  师:在这寒冷的清晨,小女孩儿开始沿街叫卖。

  生:也许他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贵妇人恶狠狠的看了小女孩一眼说:“快走开,不要吓到我的孩子”

  雪更大了。在夜色中依稀可见那个瘦小的身影。

  生:也许她一边哭喊着一边追赶一辆拉着一位绅士的马车,求绅士买一根火柴,绅士没有理会她,坐着马车离开了。

  师:雪花费扬着。夜幕终于无情地降临了。

  生:也许无助的小女孩只能来到一家杂货铺的门口叫卖,杂货铺的老板,泼出一盆脏水,骂道:“走开,脏东西,别耽误我做生意”,小女孩绝望极了。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整整的一天啊,来,同学们,读这一整天。

  生: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他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

  师:是啊,大年夜应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呀。那你想不想劝小女孩儿回家呀?

  生:想

  师:同学们看一看第四自然段,再想一想你想不想劝小女孩儿回家呀?

  生:不想,因为爸爸回答她,她的家里没有温暖,没有爱。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可是在当时小女孩儿全身都要冻僵了。只有手中的那一把火柴。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冲破了一根,同学们结合课文来说说,小女孩儿 几次擦燃了火柴,在一次次的火光中,他都看到了些什么?

  板书: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师:你看,这是小女孩儿的'现实,这是他的幻想。看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温暖 幸福

  生:前面是美好的幻想,后面是无情的现实。一般的人冬天都在家里烤着温暖的火炉,而他却在街上受冻,感到他怎么样对他们的可怜。

  师:我们来合作的读一读,女同学一起来读幻想的部分,男同学读现实的部分可以吗?

  女: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男: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小女孩赶紧点燃了第二根,第三根火柴,在火光中,走来了喷香的烤鹅,出现了美丽的圣诞树,但随着火柴的熄灭,又瞬间消失了。小女孩儿她太知道。这种感受的,转瞬既逝了。你当他唯一疼她的奶奶出现时她会怎样说呀,谁想来读?

  生:“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这句话注意下这一段的标点。安徒生在这一段里连续用了四个感叹号。那你想读初。女孩儿什么样的心情?

  生:难过

  师:小女孩儿用乞求的语气想把奶奶留住,于是她擦燃了手中所有的火柴。看到了一生中最美的画面。再来读读课文中的第11段。

  生: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做个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叫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两个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幻想中的幸福,第二个,是小女孩和奶奶飞到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同学们,一个人死了应该是很悲痛的。这是安徒生的这句话中悲痛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她很幸福,她在奶奶的关爱下和奶奶飞走了。

  生: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那暖暖的火炉没有了,喷香的烤鹅没有了,美丽的圣诞树也不见了。奶奶也走了。她心里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

  师: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那暖暖的火炉没有了喷香的烤鹅没有了美丽的圣诞树也不见了奶奶也走了他心里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我看很多同学的眼中含着泪。谁能来说说为什么?

  师:读到这儿,我也想起安徒生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拥有生命,就是幸福的。”同学们想想小女孩儿的生命被夺去了,那她还能得到自己渴望的幸福吗?

  预设:祝福 心情 惋惜 怜悯。

  师:我想这就是这篇童话经久不衰的原因和魅力吧。同学们这节课学完了在下课之前呢?我想把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首诗献给大家。作为今天学习的结束。因为安徒生的许多作品都值得我们读一读。

  课件: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知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这节课总体来说,我上的有些匆忙,主要是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使朗读教学有一点匆匆忙忙的感觉,就有点像蜻蜓点水一样,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悟句子的意思,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学生所受到的震撼和碰撞不是很强烈。尤其是到课程后半部分体会“两个幸福”的含义是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去阅读,只是找了一名同学简单回答一下,作为重点内容,却没有突出重点,所以,我觉得以读促悟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正是我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5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这节课,进行经典童话阅读,同时对大家进行品析能力训练。先读一下背景材料。

  生:(读)安徒生,丹麦人,童话大师。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师:大家对作者是很熟悉的。好,把这几个生字读一读。

  生:(读)兜、蜷、梗、橱、腮。

  师:用手划一划,注意怎么写。特别是“蜷”字,这个字用得不多,但是生活中有时候也用到它。“橱窗”的“橱”是常用字。谢谢大家。

  【评析:开课绝不拖泥带水、故弄玄虚,是余老师的一贯风格。生字的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书空划一划,重点生字也是点到即止,绝不包办代替。】

  二、概说人物

  师:我们开始活动,这个时候要有笔了。概说人物。看老师的要求,用一个富有情感的句子概说课文中的“小女孩”。看老师的例子——这是一个有着美丽的金黄色的打成卷儿长头发的小女孩。你看,这就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句子。来,美说这个小姑娘。开始吧!

  (生自主默读、勾画、概括。)

  师:可以说话了吧?

  生:这是一个渴望温暖、食物、礼物和爱的小女孩。

  师:这位同学,用很概括的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对小女孩进行了介绍。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多么穷苦的小女孩啊!请你来。

  生:这是一个懂事的、乖巧的、讨人喜欢的小女孩。

  师:她为了这个家庭,为了爸爸不打她,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生:这是一个可怜的、无助的、渴望温暖的小女孩。

  师:她最后冻死在墙角里。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渴望幸福的小女孩。

  师:她充满了美丽的幻想。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想要摆脱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的小女孩。

  师:于是,她就不断地——

  生:划火柴。

  师:多好!还有说的吗?请你来。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渴望温暖、食物、快乐和奶奶疼爱的小女孩。

  师:嗯,她身边,她的家庭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家的小女孩。

  师:懂事啊!她终于在划最后一次火柴的时候,和她的祖母一起升到了天堂。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这是一个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气冷极了,但她赤着脚。

  她整天地走着,没有卖出一根火柴。

  她美丽可爱,却可怜地冻死在新年来到的时候。

  小女孩冻饿而死,死之前幻想着种种幸福。

  【评析:概说人物,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之上,学生完全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无须教师过多的牵引。所以,余老师充分相信学生,选择彻底放手。对文本的内容做这样的精炼处理,是为了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文本的形式——表达的秘妙。】

  三、揣摩写法

  师:这就是小女孩在这篇童话里的形象和命运。继续我们的学习,揣摩写法。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写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时就看到了奶奶这样一种幻觉呢?

  师:好,把书本放在桌子上,同样要写旁批。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很好地说清楚的,要一段一段地分析。

  (生默读,思考,批注)

  师:谢谢大家刚才的表现!好,谁来分析?

  生:第一次划火柴,这个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写出了小女孩渴望温暖。第二次……

  师:好,你说一次,然后把机会让给大家。谢谢!

  生:第二次,小女孩看到了一只烧鹅,这可以说明小女孩非常渴望食物,她非常的饥饿。

  师:多好的分析啊!继续说下去,请你来。

  生:第三次,小女孩又划着了一根火柴,这回她坐在圣诞树下面,说明她渴望她的快乐。

  师:啊!坐在那美丽的圣诞树下!她的生活里面没有这样的美景,所以她幻想。

  生:她又划着了一根火柴,说明她想得到的是家人给她的温暖。她看到了自己的奶奶,说明她想得到幸福,想得到奶奶的关爱。

  师:对,关爱、呵护、疼爱!

  生:前三次划火柴,她每次都是只划了一根火柴,看到的幻象也只是一段时间;第四次划了一根之后,又划了一把火柴,这就说明,比起那些温暖、食物,还有美丽的景色,她更希望奶奶回到她身边,说明她更需要更多的爱。

  师:她幻想着恒久的亲情,很好!这个发现太妙了!

  生:我认为小女孩划火柴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从表面深入到她的内心的。最开始,小女孩最需要温暖,因为她太冷了,而后是小女孩需要食物,是因为她太饿了!然后,小女孩看到的是圣诞树,因为她缺少快乐。最后她才看到她的奶奶,和她奶奶升到了天堂,得到了永恒的幸福。

  师:同学们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为什么要写五次划火柴,而不是一次写到位。这就叫做,两个字——铺垫。请大家做旁批。我们来看——(课件展示)

  生:(读)擦第一根火柴: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这实际上就是在写小女孩的寒冷,批上来。这就是小孩子内心的体验。继续读!

  生:(读)擦第二根火柴: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你们发现,这一个片段是不是和课文开始的部分相照应的呀?往前看,写“照应”两个字。“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照应,美妙的照应!那么,这一段写小女孩的饥饿,正是因为饿得不得了啊,所以她才在幻觉里面感觉到烤鹅向她摇摇摆摆地走来。多么饥饿啊!继续——

  生:(读)擦第三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这么美丽的圣诞树!表现了小女孩没有节日的快乐。作者把小女孩放在圣诞之夜来写,是极有深意的。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呀!如果把小女孩放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写,远远没有这样的震撼力。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她,赤着脚,在街上行走,整天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多可怜!她只能看着人家的节日,她没有节日。擦第四根火柴——

  生:(读)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小女孩喊叫起来:奶奶,把我带走吧!写的是小女孩需要亲情,需要疼爱。

  生:(读)第五次擦火柴:“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人死了,什么都感觉不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亡,但是没有痛苦了。所以,写的是小女孩在幻觉中冻、饿而死。你看在大年夜,这个美丽的小女孩,有金色长发的美丽的小女孩,冻死了。越写小女孩的'美丽,就越能表现冻死的悲哀。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小女孩的冻死啊?那是因为前面都是在做铺垫。一次一次写,越写越深入,最后写到最动人最动情的地方。没有铺垫,就没有故事的情节;没有铺垫,就没有故事的波澜。大家今天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于读文章的术语,叫铺垫。有时候你看一篇文章,写了几件事情,你就要马上敏锐地感觉到,这几件事情,可能对最后一件事情有铺垫作用。

  师:文章运用了“反复描写”、“幻觉描写”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铺垫,写出了冻饿而死的小姑娘美丽幻觉的破灭,表现出深刻的悲剧色彩。如果没有多角度的铺垫,我们怎么可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冻得不得了的小女孩呀,饿得不得了的小女孩呀,所以,铺垫的力量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评析:余老师用一个问题,串起了一个板块的学习,引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写作方法:铺垫。这是我们很多一线老师没有意识到的语文知识,或者是我们有些老师意识到了但是不敢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教的东西。余老师教了,而且教得很到位,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铺垫,还充分理解了它的表达作用。】

  四、品味语言

  师:好,谢谢大家!刚才,你们的表现很优秀,你们很好地读出了各个段的作用。继续深化我们的学习:品味语言。有四个句段要大家品析,品析语言的表现力。话题是:这些句段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用低沉的语调读。天冷极了,读!

  生:(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师:继续读这一句。

  生:(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师:读出盼望的色彩,她又擦着了,读——

  生:(读)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继续——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这一段,一定要读出层次。“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读到这儿的时候,停顿一拍,继续读“小女孩坐在那儿”,越读声音越低沉。第二天清晨,读——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评析:这四个句段的选择,不是随手从课文中拎出来的,而是余老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后作出的精心安排。这个板块教学的指向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品析语言表现力的能力。】

  师:这四个句子,大家任选一个句子,品析它,为什么写得好,有什么表现力。先看老师的示例——“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这里写的是小女孩极端穷困的家境,巧妙暗示了小女孩大年夜出来卖火柴的原因。这就是分析它的表现力。好,开始各自思考。这个时候,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写。

  (生独立思考约3分钟)

  师:我们开始第一个句子的研讨吧!“天冷极了”,哪一位来帮我们阐释?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一句话运用了现实描写的方法,我们一般在天冷极了又下着雪的时候,呆在家里不爱出来,而这个小女孩却因为家里的穷苦,被迫出来卖火柴;“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也可以看出她家里的贫苦,要不这个小女孩就不可能是光着头赤着脚了。

  师:嗯!那么,概括地说,这一段有什么表现力呀?它写出了什么呀?好,请你来。

  生:这一段衬托除了小女孩家里很贫穷,不论怎样都要出来卖火柴,是用了衬托的方法写出来的。大年夜代表的都是美好、快乐与幸福,可是小女孩必须要在这一天出来,进一步衬托出了她家里很穷。

  师: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阴冷、可怕的画面,在这样的画面里,小女孩出场了吧?诶,她不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背景给她的就是阴冷、黑暗。好!我们来看——(课件出示)这里写的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什么背景啊?时间,大年夜,更具体的时间,晚上。环境,冷,黑,所以说,这个背景实际上是让小女孩一出场就表现她的悲苦,所以这里写的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处处都在写小女孩的不幸,每一笔都是写不幸,这叫做字字千金,每一笔都有表现力。“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一下子就把一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形象给我们描绘出来了。

  师:好,第二句。请你来。

  生:“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蜷着腿缩成一团就表示很冷,结合生活实际,我们非常冷的时候也会做这个动作,所以说,这也写出了小女孩她非常冷,她非常可怜、无助。

  师:就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吧——又黑又冷的晚上。好,你来!

  生:这里,蜷着腿缩成一团,是一个动作描写,写出了她的冷。然后,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也写出了她的可怜和贫穷。

  师:这位同学,她的分析就要好一点,她说是动作的描写,而且她有一个关注,关注到“墙角”两个字。“墙角”这两个字大有深意,能不能帮我解释?试一下。

  生:故事的背景是大年夜,大年夜人们一般都呆在家里,呆在温暖的地方,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小女孩却因生活所迫,不能回家,因为天气原因,只能缩在墙角里。

  师:可以避风。还有深意!再试一下。

  生:我认为墙角同时也写出小女孩渴望房子里的温暖。

  师:在墙角呆着,总比在街上走要安宁一些,甚至感觉上暖和一些。还有深意!

  生:墙角可以避风,也为下文擦火柴做了铺垫。

  师:多好啊!街上怎么擦火柴呀,那么大的风!分析得好吧?还有什么深意?

  生:我觉得墙角是让小女孩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也说明小女孩没有安全感,现在有一点家的感觉。

  师:我补充你的话。墙角,就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地方。这个小女孩最后死在哪里呀?

  生:墙角里。

  师:“墙角”的深意,就是小女孩冻死在这里了。这叫什么呢?给大家两个字的知识——场景,墙角就是故事的场景,人物就在这个场景里演绎她的故事。这个悲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墙角”。很普通的两个字,大有深意!同学们品析得多好啊!

  【评析:抓住背景和场景,余老师通过对话,一步步将学生带入“深阅读”的层次。就是说,孩子们会慢慢用“专业”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的课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就不再是“外行看热闹”,而是慢慢成为“内行看门道”。】

  师:第三个地方,“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谁来试一下?

  生:这是写小女孩第三次擦火柴产生的幻想,写出了小女孩对快乐节日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小女孩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因为她在生活中一点快乐都没有,她就幻想自己拥有这样的快乐。

  师:嗯,分析得好!表现了小女孩的渴望。

  生:这一段也写出了小女孩渴望像人家的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圣诞节。

  师:嗯,好!你来试!

  生:这里写出了小女孩非常孤独,希望得到礼物,也希望得到快乐,也暗示出小女孩家里十分穷,没有钱给小女孩买圣诞礼物!

  师:是的,深意还没有出来。有一个词,是这段话里最有表现力的两个字,极其深刻,深刻到我们心疼的地步,哪两个字啊?“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生:“还要”这两个字有更深的意思,写出了圣诞树的美好。

  师:也表现了她心灵的更加渴望!但是,最深刻的两个字还没有说出来。

  生:我认为是“通过”这两个字。从“通过”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小女孩连富商家的门都进不去,也推想出小女孩的可怜。

  师:她用专注的目光欣赏着人家的圣诞树的大而美。但是,很遗憾……你来试!

  生:我觉得是“富商”这个词。前面我们知道,小女孩家境贫寒,大年夜还要出来卖火柴,根本买不起这圣诞树,而富商家的圣诞树是特别漂亮的,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阶层贫富相距是多么大。

  师:你们多么聪明啊!但是,还没有品出来。

  生:我觉得可能是“大”和“美”这两个字。可能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小女孩根本没有见过,用美好的东西体现出小女孩的可怜。

  师:这是两个词了,继续努力!

  生:我觉得是“去年”两个字。从“去年”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她每年都没有得到圣诞礼物,缺少快乐和幸福感。

  师:关键就在“去年”这两个字!去年她就在卖火柴,也许前年也在卖火柴,那么小的姑娘,年年大年夜都要出来卖火柴,这才是让我们悲哀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不起眼的文字,就有巨大的表现力。你还要分析“去年”这两个字吗?

  生:我认为它引出了今年她冻死在这个墙角。

  师:对,去年的故事,到今年就变成了最大的悲剧呀!

  师:同学们,这里写的是幻景,深沉地表现小女孩永远都没有快乐的圣诞节。老师强调的“永远”,就是从“去年”这两个字品析出来的。同学们终于能够感受到,这样一个平凡的字眼的深沉的含义。那么,最后一段话就好说了。来,再读一遍。

  生:(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这一段话里,又有一个词是表现作者内心的悲痛的。这里写的是悲惨的情景。写小女孩的痛苦死去。那么,在一个词上,作者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你说!

  生:我认为是“微笑”。

  师:微笑?

  生:因为人们并不能想到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什么能笑得出来。

  师:是啊,她一定是痛苦的。但是,她是面带微笑死去的。可能就在幻想最美丽的一刹那,她死了。多么深沉的表现力啊!小女孩是带着微笑带着幻想死去的。

  生:我认为是“捏”,可以看出她舍不得这一切。

  生:我觉得可能是“新年”,新年对人们来说,是很美好的一个词,每年的新年我们都会很快乐地迎接,但是,这个小女孩却在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死去了。

  师:哦!说得好!“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多么轻快的字眼啊!但是,多么沉痛的结果啊!

  生:我也是围绕“新年”这个词来理解的,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并没有给小女孩带来一线生存的希望。

  师:她感受不到温暖了,感受不到美好了!

  师:我觉得,最能表现作者内心痛苦的一个词语是“尸体”。作者应该带着爱抚的心情写这个小女孩,回避这两个字眼,但是,他用了这样一个冷酷的词,太阳照在尸体上,你们想一想内心那种沉痛的感觉。小女孩就是死了嘛,于是他就用“尸体”这两个字来表现自己深沉的悲哀。当然,你们分析的词都有很生动的表现力,但是,“尸体”这两个字更让我们沉痛。

  【评析:这个板块的教学,余老师抓住幻景和情景,继续展开深入对话。经过一番“鏖战”,孩子们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再聆听余老师的点拨,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背景、场景、幻景、情景,一文四“景”,景景相连,环环相扣。】

  师:好,《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呀?大家一定会说,写给我们看的,我们童年很幸福。我们来看作家的说法,作家的说法就比我们深刻得多。作家梁晓声曾经这样说过,读——

  生:(读)人,需要人道主义的教育。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不必为了生存在新年之夜于纷纷大雪之中缩于街角快冻僵了还以抖抖的声音叫卖火柴的孩子们看的。

  将同情心和善良人性播在孩子们的心灵里……一代又一代……

  师:梁晓声先生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看的。我们没必要再去设想或者重复那样痛苦的生活,但是,我们要把同情心和善良的人性播撒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同学们!下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希望,今天,你们能够以一颗孩子的心,去贴近一个孩子的命运,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不受老师讲授干扰的情况下,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种体会。首先,请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

  学生自由读课文,有孩子读得很喧闹。示意孩子们暂停,示范朗读第一段,给自由朗读定下一个比较适合的感情基调。

  二、初读,说出心里的痛

  师:我们来交流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生:请大家看到课文第一段。“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很穷,要用拖鞋当摇篮。

  师:你先保留你的看法。其他同学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是说这只鞋子很大。

  师:我想,可能是我提问题的方式不对,虽然教材上是这么写的。但是,我想可能换一个问法,你们会更方便表达。因为你们理解的“感动”,是做了什么美好的行为让我们内心震动,从而产生一种钦佩之情,我这样问——课文里面哪些描写使你特别心痛?

  生:我想,我明白了,这是说,这个小孩子在欺负他。

  师:是啊,本来小孩子是最单纯的,小孩子和小孩子是最容易亲近的,可是,连这个小孩子都在欺负她,真让人心痛。如果,这个男孩不把他的一只鞋子拿走,至少——

  生:至少她的一双小脚不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

  生:至少她的还有一只脚不用踩在冰冷的雪地上。

  师:这个男孩不仅欺负她,而且还——

  生:嘲笑她,说她的鞋子太大。

  师:鞋子太大,是因为脚太小,人太小,这个小女孩,真是太小了太小。继续说说让你心痛的文字。

  生:请大家看到课文第四段。“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无处可去,街上冷,家里也冷,而且爸爸还会因为她没有挣到一个钱而打她,家里也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毫无温暖可言。

  师:是啊,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可以让这个小女孩容身的地方。而家,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生:是我们的依靠。

  生:是我们最后的避风港。

  生:我想补充何佳彧说的。这么冷的天,为什么他爸爸不自己出来卖火柴呢?可见他爸爸是很自私的。

  师:其实,真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天下,也的确有一些自私的父母。

  生:我还想补充,我觉得他爸爸不仅自私,而且粗暴,小女孩在这样冷的天卖不出火柴不仅得不到安慰,还要挨打。

  师:如果连家和父母都不足以依靠,那这小女孩,还可以靠谁呢?继续分享。

  生: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个小女孩饥寒交迫地走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使我很心痛。

  师:这个小女孩为什么一无所获,因为——

  生: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生: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冷漠啊。他们看到这样一个赤脚在雪地上行走的小女孩在卖火柴,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

  师:我们即使是看到一只流浪狗——

  生:也可能会收留它。

  师:或者至少——

  生:我们会丢给它一点而食物。

  师:可是,这一整天——

  生: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生: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安徒生特意用了“乖巧”这个词。

  师:嗯,钱致宇,我感觉到你要说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生:安徒生用“乖巧”是为了说明这个小女孩很可爱。

  师: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嗯……

  生:我来补充。我觉得,安徒生是想说,这个小女孩这么乖巧,却遭受了这样的悲催命运,这不是小女孩本身的错。

  师:这样的悲催,不是这个小女孩的错。就像最近你们在新闻里面关注到的非洲“巫童”的命运一样。一个孩子,一旦被认定为“巫童”,那么他就开始遭受永无止境的非人的折磨了。而且,折磨他的人,还是他至亲的人啊!这样的孩子,真让人心痛。

  生:小女孩的最后的微笑让我心痛。“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是带着微笑带着满足死去的,她死之前看见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是虚幻的,但是,她仍然很满足。

  师:小女孩为什么这么容易满足?

  生:那是因为她一直以来,得到的太少,所以不敢奢望太多。

  生:请大家看课文倒数第二段。“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师:你关注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这里为什么让你觉得心痛?

  生: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只要再熬一下,就可以等到新年的阳光,可是她却没有等到。

  师:那下一个冬天呢?她会不会就一定可以熬过?所以,这个细节,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生:我补充一下。新年的太阳是温暖的,而小女孩的尸体是冰冷的,这里用了一种对比。

  师:这种对比让人心痛。其实,这里还有一种更深沉的对比。

  生:嗯……

  师: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人们会做什么?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会高兴地谈论着春天的计划,未来的美好……

  师:可是,这个小女孩却冻死了,冻死在——

  生:旧年的大年夜。

  师:人们在新年的灿烂阳光里谈笑风生,可是,这个小女孩却永远沉睡在旧年的寒冷和黑暗中了。这种对比,让人觉得多么悲凉!多么凄苦!我们继续循着“对比”这根线索,来更进一步走入课文。刚才,你们用一颗孩子的心,贴近了这个小女孩的命运,我相信,你们还可以读到更多。

  三、细读,读出小女孩的冷

  投影一: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师:默读课文,找到一个最能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

  生:这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小女孩。她所希望的,不过是一点温暖,一点食物而已,一点爱而已。

  师:可是,这一点点的希望,都变成了奢望。

  生:这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师:是啊,一个多么漂亮的女孩!

  投影二:

  这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本来应该在家里享受爸爸妈妈的宠爱,

  可是……

  生:却不得不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

  生:可是却饥寒交迫地走在大街上。

  生:可是却冻死在大年夜。

  生:可是,却被父母驱逐在外。

  投影三:

  这是一个 的夜晚。

  生:这是一个幸运的夜晚,因为她在火光中看见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

  生: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幸运。

  生: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夜晚,尽管小女孩在火光中看见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这,毕竟是虚幻虚无的`,是想象出来的。

  师:如果这样的夜晚,也能说是幸运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不幸的了。

  生:我想补充舒有容“一无所有”的说法,我觉得对于小女孩来说在,这是一个无比璀璨的夜晚。她一辈子苦苦期待都得不到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火柴的微光中得到了。尽管这些得到,都只是一刹那,但是,我相信在这一刹那,小女孩是幸福的,所以,她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

  师:这幸福,像流星,虽然转瞬即逝,可是无比璀璨。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思念的夜晚。小女孩整个夜晚,都在思念着唯一爱她的奶奶,她手里紧紧攥着烧过的火柴梗,就像攥住了奶奶,攥住了幸福一样。

  师:你们都说的很深刻,让我们把思维,回到最浅显的一个词语上来。

  投影四:

  这是一个除夕的夜晚,

  本来应该是一家团圆其乐融融,

  可是……

  生:可是,这个夜晚却是饥寒交迫的。

  生:可是,这个夜晚却是如此的寒冷。

  生:可是这个夜晚却充满了悲剧。

  师:如果说,我们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一个夜晚的感觉的话,那这个字,毫无疑问是——

  生:冷!

  投影五:

  这个小女孩感觉到的寒冷,都来自于哪些方面呢?

  生:天气。“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师:你还可以用你的声音,把天气表现得更寒冷吗?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师:听我示范。“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声音低沉,舒缓,迟滞。)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声情并茂)

  师:这回我们感觉到了寒风刺骨。还有什么让她觉得寒冷的呢?

  生:她的家庭,也让她觉得寒冷,她有家,可是不能回去;她有父母,却没有办法依靠。

  生:我觉得,还有人心的冷。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没有一个大人帮助她;而且,那个小孩子,也欺负她,把她的鞋子拿走了。没有一个人,给过她一点点温情,一点点温暖。

  生:我补充一个细节。“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那个司机明明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可是,他却没有把车慢下来,而是飞快地冲过来,可见,这个司机也是毫无同情心的。

  师:如果这小女孩,是一个衣着华丽的公主,也许,这个司机不仅会慢下车速,甚至会停在路边,等她先行通过吧。这小女孩,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一个。我提醒大家,请看到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安徒生在这里没有用任何形容词来形容人们说话的表情和语气,你觉得,人们当时可能怎样说?

  生:遗憾地说。

  生:不大可能。

  师:也许这样的悲剧,他们司空见惯了吧。

  生:不屑地说。

  生:应该没有这么严重吧。

  生:平静地说。我觉得,人们是以一种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心态来说的,这样,才体现出人心的寒冷。

  师:我比较同意你的看法。所以,这一个大年夜,包裹着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是一种从天气到家庭,再到社会的彻骨寒冷。这寒冷,像大山一样压着她,使她不堪重负;像铁罐一样,禁锢着她,使她无法挣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包裹着这个小女孩的,是一种彻骨的寒冷。这寒冷,来自社会,使她一整天都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帮助和怜悯;这寒冷,来自家庭,使她甚至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暖和暖和一下;可是,这天气,实在太冷了,使她终于鼓足了勇气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擦燃了。刚才,我复述课文的时候,有哪一个词语,深深地刺痛了你,请在书上划记下来。

  (学生划记)

  师:你们找到是哪一个词语?

  生:终于。

  生:“终于”说明小女孩是犹豫了很久才下定了决心,说明了他害怕爸爸打她,也说明了天气真的寒冷彻骨,使她宁肯冒着被爸爸打的风险,也要给自己暖和一下。

  二、朗读,读出想象中的暖

  师: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小女孩终于感觉到了无比的温暖和舒服。这温暖,是火柴带来的,也是——

  生:……

  师:也是什么带来的呢?这是发生在小女孩心中的事,也是童话创作常用的手法。

  生:也是想象带来的。

  生:也是幻想带来的。

  师:现在,让我们分男女生,对着大屏幕一起来读读课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男生读想象的部分,女生读现实的部分。我相信,读着读着,你一定会感觉出一点什么的。

  男生: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我怎么从你们的声音里面听不出一点儿欣喜呢?这可是小女孩在这个晚上梦寐以求的温暖啊!再读。

  男生: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可是,当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的时候——

  女孩: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这小小的温暖似乎鼓励了她,使她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渴求变得更强烈了,于是,她又擦了一根。火柴又燃起来了,又发出亮光来了

  男生: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冒着香气的烤鹅向小女孩走过来了,幸福变得如此触手可及,可是,这时候——

  女生: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这种美好的感觉,实在太让人难以抗拒了,于是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男生: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师:小女孩马上就要拿到她朝思暮想的圣诞礼物了,那些平常只挂在橱窗里可望不可即的彩色画面,就闪烁在她面前了,可是,这个时候,火柴——当然又灭了。她看到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她说——

  生: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师:那个时候,她哪里会想到,这个人就是她自己呢。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男生: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她知道,奶奶会随着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为了留住奶奶,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男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这个小女孩真的是到了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可是,现实是——

  女生: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小女孩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捏”?

  生:紧紧地捏着。

  师:似乎这捏着的就是她渴望的幸福。

  生:不舍地捏着。

  师:似乎那火柴梗上,留着奶奶的手心的温度。

  生:死死地捏着。

  师:仿佛攥得越紧,就越能够把握她自己想要的幸福。

  生:牢牢的捏着。

  师:她多么想把这温暖和幸福牢牢地握着,可是,这幸福却是如此——

  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种幸福。

  生:转瞬即逝。

  生:稍纵即逝。

  生:我觉得,可以用“逃去如飞”来形容。

  师:能够活学活用,真好。还可以用一个和花有关的词语来形容哦。

  生:昙花一现。

  师:是啊,这幸福,如此脆弱,如此短暂。不管,她曾经有过多么美好的想象,她终究还是冻死在大年夜的街头。当新年的太阳升起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孩子们,你们想一想,他们不曾想到的,还有什么?

  生:他们不曾想到,自己从来没有买过这个小女孩一根火柴,没有给过这个小女孩一丁点儿的帮助。

  生:他们不曾想到,当自己在温暖的房子里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烤鹅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却走在冰天雪地中,渴望一点点填饱肚子的东西。

  生:他们不曾想到,他们的冷漠的心,早就变成了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他们,还不曾想到,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冻死在街头的,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小女孩。可是,这些,谁想到了?

  生:作者想到了。

  生:安徒生想到了。

  三、讨论,体会安徒生的情怀

  投影一:

  你觉得,安徒生想在这个故事里面表达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想批评那些把孩子赶到街上去的狠心的父母。

  师:是啊,父母本应该和孩子同甘共苦。不过,也许,她的父母也是迫不得已吧。

  生:我觉得,他想鞭笞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有人有钱有势,有人一贫如洗,很不公平。

  生:我觉得,他想找回这个社会真正的人心。

  师:是啊,那真正的人心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没有冷漠,没有欺凌。

  师:安徒生把找回社会真正的人心的希望,寄托在读着他的童话的孩子们身上。他为什么写童话?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每年圣诞节,他都会出一本童话集,作为孩子们的圣诞礼物,他一生共创作了168篇童话,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不会比他更受孩子的欢迎和爱戴。

  投影二:

  心里有一个春天,笔下就有一个春天。作家总是写自己经历过的东西,或者在他心里经历过的东西——即使是想象,也带着深沉的真实。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安徒生?

  生:我读到了一个悲悯的安徒生。对于穷人的痛苦,他没有坐视不管,漠然对待,而是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和同情。

  师:安徒生的悲天悯人,首先是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穷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穷鞋匠,母亲是一个洗衣工。《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呢?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生:哦——原来如此。

  生:我读到了一个有感情的安徒生。

  生:你这么说似乎说不通吧。

  师:你是不是想说安徒生不冷漠?换一个词语。

  生:热情的安徒生。

  师:嗯。内心热情似火的人,绝不会冷漠地对待他人的痛苦。

  生:我读到了一个爱孩子的安徒生。

  师: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好的故事,塑造孩子美丽的灵魂。我想,这就是安徒生一辈子想做的事。

  生:我读到了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安徒生,他善良,他悲悯,他对穷苦的百姓充满了同情心。

  师:可是,在当时,这种同情,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忧郁的安徒生把希望寄托在天国,也寄托在未来。现在,过了两百多年之后,社会已经往前进了一大步,他所争取的下一代——你们,是否内心拥有了足够的温柔和悲悯呢?让我们拿起笔,来书写我们内心的爱和痛。

  四、仿写,写出内心的爱和痛

  投影三:

  愿为一根小小的火柴

  用短暂的光和热

  穿透这像墙壁一样坚硬的黑

  温暖这像铁一样冰冷的夜

  哪怕

  只有片刻的跃动哦

  也要燃烧得更炽烈

  (学生课堂写作,几分钟后交流。)

  孟惜之:

  我不愿为王公贵族

  也不愿为富商土豪

  我只想跟她一样

  当一个卖火柴的小孩

  在她孤独的时候

  作她的朋友

  给她平淡凄惨的人生

  添上光彩的一笔

  师:为什么你愿为一个卖火柴的小孩?

  生: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平等地和她在一起,她也才会坦然地接受我的友谊。

  张晨:

  愿为一只肥肥的烤鹅

  在雪地上摇摇摆摆地走着

  踏破雪的寒冷

  抹去夜的寂寞

  用自己小小的可爱

  浓浓的香甜

  抚慰小女孩那辘辘的饥肠

  孙维熙:

  愿为那一点点火柴的火光

  用身上那一点点热量

  去滋润她,去温暖她

  也许这星星之火

  也可以点燃起她心中荒凉的草原

  哪怕

  稍纵即逝

  但聊胜于无

  师:“聊胜于无”这个词语用得真好!这是一个多么微小多么真诚的愿望。

  何佳彧:

  愿为一束渺渺的阳光

  用小小的暖小小的轻柔

  融化这像寒冰一样的人心

  质问这像石头一样的社会

  也许

  我会被浓荫遮挡

  但是,世界会因为我的努力

  而晴天依旧

  黄忆赫:

  我愿为一缕阳光

  用自己微弱的光亮

  去照亮小女孩心中所有的黑暗

  在这风雪交加的一夜

  我多么渴望穿破翻滚的云层

  来到她身边

  我多想拥抱着她

  让自己的光和热透过她的皮表

  蔓延进她的心中

  哪怕

  大雪依然纷飞

  心中也有阳光普照

  师:一个心里有阳光的人,在哪里都不觉得寒冷;一个心里有阳光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暖烘烘地温暖身边的人。安徒生是孩子们心里不落的太阳,而你们,也是一颗一颗的小太阳。当我们努力放射自己的光热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向往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就会从天上,降落人间!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7

  思考:

  1、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我们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

  2、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从而从多种角度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3、从童话创作的角度,深入体会经典创作的内涵通过对小女孩的“小”,发觉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一个个的“大”,以及内心包蕴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追求的“大”,从而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

  思路:

  1、从生活现实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从童话角度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师指一名学生朗读)——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学生读一读)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生1: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2: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3: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打着卷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她看上去非常美丽

  生4: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的时候看到了她最疼爱她的奶奶,而且奶奶把她带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5: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我听到了“可怜”、“穷苦”、“美丽”、“与众不同”这些语词真好阅读同一篇文章,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带着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点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放开声音读读(生齐读第一然段)

  师:再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课件突出“冷”)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极了,“冷”字,交代了天气

  生:再往下读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字——“雪”呢,(课件突出“雪”)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季节

  师:这是什么季节?(学生说冬天)

  师:那“黑”呢?

  生:这个“黑”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瞧,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句话,味道就不一样了,来读读

  生:(读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语调越来越高,一种是语气越来越深沉随着老师的手势齐读)

  师:还是这句话,我们再读读到“冷”,什么感觉?

  生:我们感觉到冷,再加上“冷极了”,说明真的很冷

  师:注意紧跟这“冷”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雪”呢?

  生: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让人感觉更冷了

  师:再注意,这两个词后面又多了一个“黑”,又是什么感觉呢?

  生:已经是三个“冷”了!让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如果我们在“冷”的前面加上一个字,才能体现这不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个“极”,就是“极冷”

  生:不,我觉得加一个“寒”更好,“极冷”是说冷的程度,而“寒冷”的寒,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冷的程度,更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令人觉得冷得可怕(板书:寒)

  师:你看,还是这句话,我们又读到了一层意味,再读更不一样了来,我们把阅读到的滋味送到句子中去,读读

  生:(学生再一次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语气一种是由弱到强一种是由强到弱精彩)

  师:(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我发现我们班同学真会阅读你看,阅读一句话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词语内在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句一句也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生:不成,这是环境描写,很重要通过细读,我们感觉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小女孩的不幸(掌声)

  (二)恐惧

  师:是啊,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看,小女孩就这样向我们走来那就细读这段后几句话的描写,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生: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我还想补充,这里说是“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我眼前仿佛看到这可怜的小女孩就这样光着头赤着脚向我们走来

  生: “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也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教师因势利导)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我从课文的最后一句“小男孩说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摇篮”一词说明小女孩的鞋非常大,这是安徒生用夸张的写法

  师:你看他多会读书,安徒生多有童话趣味啊他发现了“摇篮”背后的信息和修辞方法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在“摇篮”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生:本来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已经很冷了,再加上我又读到的“又黑又冷”,我体会到,天简直冷到了极点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还想补充,“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这“吓”是因为“冲”,可以想象小女孩心里恐惧的程度(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 段)——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学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沉静一会儿,不让学生答)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一定浮想联翩那么、我们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

  生:我认为用上两个“谁”,我眼前就浮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这个小女孩,可见,课文的句子体现是是大人们的冷漠

  生:“谁”指每一个人,“没有人”指一批人,范围很广泛,没有第一句的程度严重“谁”字特别强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师:还是这句话,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变换了角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整天,小女孩 ,小女孩 )

  生: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

  师:不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从女孩的角度来写?

  生:“谁”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而第二句话是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来说的我觉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比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更有强调的力量

  生:也就是说,第二句话只交代了结果,你不知道小女孩做了怎样的努力,就好像小女孩很笨,努力了一天也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可是,课文的这句中是说,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好一个冷漠无情!回过头来再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

  生:我觉得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了,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内,从身体冷到内心!(掌声)

  师: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

  生:(齐说)雪上加霜!

  师:(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吗?批注就这么简单——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以及其他批注在旁边

  (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之后分享)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板书:饥饿)

  师:好啊,不仅读到了寒冷,还读到了“饥饿”

  生:要说寒冷,再加上饥饿,可以说,小女孩整个是“饥寒交迫”

  师:好!把这个成语批注在句子的旁边谁来读读,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我读到了这一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而且课文还写道,“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说明富人家很有钱,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对比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你们注意了(课件突出:“她可没有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对比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没有人和她一起过大年夜,可是她却忘不了,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其实,对比阅读批注也是一种方法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女孩该注意的顾及不了,不用记住自然来到的大年夜她却忘不了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

  生:所以这段中的第一句话说“可怜的小女孩!”

  师:注意这句,这是谁站出来说话了?

  生:我觉得是作者在说,是安徒生在说是作者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就写下了这句话我发现这里用到的是“!”,这也说明作者内心的这种情感很强烈

  师:按理,作家应该躲在故事的后面冷静客观地描述也许作家或者翻译者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情不自禁写上了这句话瞧,这就相当于批注!其实刚才你们批注的,生成的感受,已经超越了这个“可怜”这怎么是一个“可怜”了得的呢!

  (四)孤独

  师: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这句话“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生:小女孩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苦却不能回家,心里就觉得更冷了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因为我们平常说风刮进来、吹进来说“灌”,那是说风像水一样倒进来,可以想象她家该怎样的冷!

  生:我还想补充,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写她家的冷淡比如“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我觉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他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此刻,她是心灰意冷!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若题词的话,就是刚才同学说的心灰意冷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伤

  生:我觉得最准确的是她此刻有家不能回的那份孤独,无助(学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五)痛苦

  师:无助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要点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她一共点燃了几次?

  生:5次(师引导说出)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和第五次看到了奶奶

  师:(屏幕出示文中体现女孩可怜的部分语句,师配乐梳理,增强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体感受)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灭了要知道这可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

  生:(齐读)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读)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读)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生:(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的……

  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

  生:(齐读)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是无比的悲伤

  生:用书上的词,就, 是痛苦! (板书“痛苦”)

  师:饱受这样苦难的小女孩,可以想象,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读出了恳求的语气)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

  生:(多种朗读形式体验“啊”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或者哽咽无声,即不读“啊”,而是含在嗓子里)

  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

  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

  生:小女孩的生命

  师:“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这句话,句子的空白处为下一步让学生加标点)

  师: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没有得到关爱,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我觉得可以加上感叹号(该生朗读出语气,略)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和句号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的句号表示小女孩的死跟别人没有关系,就这样死了,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你和课文的一样,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指导朗读)

  生:这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沉闷、沉痛,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也是,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有一种忧伤、有一种回味、有一种思考、有一种难过没有停止,所以,我也用了省略号,我读给你们听——“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该生朗读,略)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生:我也认为中间加破折号更突出小女孩的凄惨因为悲惨的死去和本是充满快乐的大年夜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看来,批注的时候,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这就创造了教材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嘴角还挂着微笑原来,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三、梳理“不幸”

  师:故事结束了回过头来再梳理阅读的内容再看课题我们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看得见的“大”——

  生:那双可以用来做摇篮的大鞋

  生:那两辆冲过来的大马车

  生:那些不肯买火柴的大人

  生:还有那堵高大的墙

  师: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冷酷的世界通过这个强大的世界,我们还读到了那些看不见的大——

  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

  生:这小女孩真的是太不幸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

  师:这强烈的感受,不就是同学们通过文字后面批注出来的“大”吗?你们看,当你们把题目和全文联系起来进行批注的时候,你获得的就是整体的更大的认识

  师:我不禁要问,你们为什么能读到这么多的信息和感受呢?

  生:因为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了这篇课文,才读到了这么多感受

  师:是的,这是因为你们内心有着对文字的敏感我还发现,之所以你们阅读到这么多,也是因为在阅读文字后面,还藏着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生: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语气富有诗意与追问)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是啊,虽然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了那些美丽的东西,看到了她的奶奶,摆脱了人世间的寒冷、饥饿、痛苦,(随着学生的发言指板书)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死对女孩来说就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这一处,学生谈到哪里,就讨论朗读到哪里,最后再梳理顺序)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瞧,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你发现了吗?

  生: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后面的“多么舒服”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

  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朗读得很美)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拥有美好!(掌声)

  生:小女孩,我也希望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勇气去擦然下一根火柴(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不再恐惧,而是内心获得了一份安宁(板书“安宁”)

  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这不就是我们可以批注在旁边的想象吗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兴奋地呼喊)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生:“奶奶!”(激动的语气)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学生恳切地读)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生:可能还带着一点撒娇的语气——(学生完整地把女孩对奶奶说的话朗读了一遍)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学生读)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除了说这些,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

  师: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通过朗读讨论,原来小中还包蕴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出示刚才学生朗读过的那五次“幻想”的内容)——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学生依次说出)

  师:瞧,通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板书的梳理,从而又回扣整体)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生:是火柴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

  师:至此,你一定会批注一个问题:把小女孩的五次梦想罗列在一起,读着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出示罗列五次幻想内容的文字,用不同颜色体现)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让学生讨论)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你瞧第一次的“敢”,明明因为卖不出火柴爸爸要打他,可她竟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又一根,表现了小女孩很勇敢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师:是的,我们一定会批注这样的话: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师: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

  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

  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渴望内心的幸福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呢?生:(沉默,思考)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那就是说,谁也没有看到小女孩获得的这些幸福,更不知道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可小女孩却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能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实现了这些梦想女孩就不再痛苦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她在如此痛苦的境遇下,更加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实现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但小女孩经历了这些痛苦,所以她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东西

  师:谢谢你们的引发,我们就再回过头来把上节课感悟的小女孩不幸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生:我有些生气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生:我很生气,甚至愤怒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我心里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饿,而是烤饿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师: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见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关爱,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你为什么还要忍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知道,你们也是善良的从现实的角度,小女孩太有报复的理由了,可小女孩的忍耐,让那些冷漠者无地自容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们批注的对女孩的评价,概括起来,这忍受、忍耐,就是说,小女孩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颗怎样的心?

  生:是埋藏在心的忍耐,忍受之心啊

  师:这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忍”啊如果说“隐”是埋藏是一种隐含,原来埋藏在心的是一颗“隐忍”之心(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师: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叫天堂的地方

  生:课文里不是说吗,“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

  生:“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让学生在课文中补充上这句话)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生:因为和上帝在一起就不会有寒冷、饥饿等等的痛苦了,我想小女孩经历这么多痛苦,也应该得到幸福了安徒生这样写是为了使故事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幸福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

  生:(齐读)“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安徒生,在他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指投影)

  生: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

  师:而是——(指投影)

  生: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人

  师:是啊,一句和上帝在一起,定格于对苦难的承受,定格于对清贫的满足,定格于对梦想的渴望,定格于幸福的天堂我们的解读与安徒生说的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原来,隐忍与渴望之心就是对清贫满足,对苦难承受的心从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看出,女孩就是幸福的,因此她嘴角还带着微笑

  师: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我们都钟爱大团圆的结局,死亡意味着不幸可是借助批注呢?我们觉得这时的小女孩是幸福的,我们读到了女孩的幸福

  生:到此,我们明白了课前的追问,为什么说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女孩追求幸福的过程才是幸福的,因为小女孩有着对苦难的承受,对清贫的满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隐忍与渴望

  师:其实,你们已经读到了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因为有了这份背景,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他们来到的是上帝身边正因为是这种力量,故事读来就不再凄惨而是凄美在心中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安徒生这样写到(出示课件)

  生:人们不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那些冷漠的人,他们只看到小女孩的尸体,却不曾看到她的灵魂,不知道她是幸福的但我们却知道——(出示改编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朗读)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好啊,你们读到了这么丰富是内涵当然,无论从现实角度解读,还是从西方文化角度解读,这份收获归功于谁?

  生:归功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这篇童话也就是说,归功于安徒生,因为是安徒生创作的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因为是童话,原本忧伤的故事不再忧伤,更不会绝望,读到最后我们竟然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寄托与幸福

  师:是啊,故事不再凄惨,而是一种凄美在心头于是,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这里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沉默,之后发表感言)

  生: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都要我们关爱,不是冷漠,更不是无情的漠视

  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追求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师:你们的感言,不就是你此刻批注的内心情感吗让我感受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阅读,重要的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们最后批注的一段话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8

  一、预习检测

  1、字词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诗歌导入,感悟“小女孩”形象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不急着进入课文。首先让我们看到书后的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一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生读)

  师:这是当年和我们一样是小学生的刘倩倩同学再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学生读一读)。

  (此时已经有孩子发现我没有写“小”字)

  生:老师,是小女孩。

  师:哦?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女孩本来就是柔弱的,小女孩让我感觉更加柔弱。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年龄小,需要帮助,而且她大年夜需要去外面卖火柴,感觉很可怜。

  师:真好!我发现同学们现在能从题目中去感受主人公的形象了,为你们点赞。这节课我们就带着你们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一起来关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命运。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课题。14——齐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夯实基础

  师:这篇文章在体裁上属于——

  生:童话

  师:是的,我想我们小时候都读过这个童话故事。谁来告诉张老师,童话的特点是什么?

  生:充满想象

  师:那是谁写下了这篇童话故事呢?

  生:丹麦安徒生。

  生:我们还学过他的《丑小鸭》

  师:同学们不仅说出了作者,还能将曾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我觉得你们学习越来越有方法了。现在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自学导航一

  自学导航(一)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请你用小标题概括。

  方法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

  独学4分钟 对学1分钟

  (指名展示)生:分成3个部分。

  一(1-4)残酷现实:风雪大年夜赤脚行

  二、(5-10)出现幻境

  三、(11-12)“幸福”死去

  师:这节课,请同学们跟随张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自学导航(二)

  默读1-4自然段,感悟小女孩的“不幸”

  方法提示:

  1.画出表现小女孩穷苦的句子,并写下批注。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女孩的“不幸”

  独学4分钟 群学3分钟

  生进入独学群学

  四、能力提升

  展示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天那么冷,小女孩还要出来卖火柴,她太可怜了。

  师介入:(出示第一自然段)来,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

  师:仅仅是寒风带来的凉意吗?这是什么季节?

  生:冬天,还下着雪。

  师:是啊,所以作者说“天——”

  生:冷极了。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到寒气逼人。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

  生:还有“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说明了寒冷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小女孩的内心深处更寒冷。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师:是啊,一个“摇篮”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有补充,我感觉到马车“冲过来”是完全不顾小女孩生死,那些人实在太坏了。

  师:是啊,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当小女孩遇上这些的时候,心中会有什么感受呢?(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

  生: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我从这句中感受到人们很冷漠。本来稍微有同情心的人都应该收留小女孩的,但是不仅没有做到收留,还连她的火柴都没有买。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我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

  生:“谁”字特别强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师: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下课铃响)

  师:好,这节课同学们都能从字里行间中读出小女孩的“不幸”,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关注人物命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9

  学习活动一:读准词语,读准多音字

  师:今天我们来写学习

  生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先给大家一个挑战性任务,看谁能都正确。

  课件出示:蜡烛、火焰、薄纱

  生读,其余跟读两遍。

  生犹豫,读:薄( báo)纱

  师眼神示意,生再读:薄( bó)纱。生再读三遍。

  课件继续出示:蜷缩、

  师:什么叫蜷缩?什么时候你会蜷缩?

  生:冷的时候

  师:害怕的时候也会蜷缩的。还有同学说睡觉的时候也会。睡觉的时候不要蜷缩,这样对身体有害。

  课件继续出示:擦燃、划过

  师:一颗流星划过,做个动作老师看看。

  生做动作。

  师:更大的挑战在这里,一个字有两个音,你能读正确吗?

  师:啥叫挣钱?

  课件继续出示:

  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一样吗?但是读音不一样,再来读。

  师:说这个人几乎冻僵了,什么意思?

  生:差不多冻僵了

  师:差不多冻僵了,快要冻僵了。这叫几乎。

  课件继续出示:

  生读。生跟读。

  师:课文中的词语要读正确,课文中的多音字更要都正确。你们经受住了考验。第一个任务挑战成功。给自己掌声

  学习活动二:读出人物特点,有理有据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读课文了。题目是:

  生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打开语文书,自己快速轻声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把写这个小女孩特点的词语可以圈出来。

  课件出示:

  生:这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请看这一句,这么冷的天,她没穿鞋子,没戴帽子。

  师(板书:穷苦):你还能从哪个地方看出她很穷很苦?

  生:她们头上只有一个房顶,哪怕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是风还是会灌进来。

  师:也就是她们家里很穷。这叫穷苦,没鞋穿,没帽子戴。这就叫会思考,也就是你说他穷苦,你就要找到理由。

  师:还有补充吗?哪里看出他的穷苦?

  学习活动三:在幻想中感知现实

  师(板书):接下来第三个挑战任务:默读5-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每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

  生齐读课题。

  师:所有美好的愿望,恰恰是靠她想要卖掉的一根根火柴来实现。所以,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学习活动四:朗读体会美好向往

  师:接下来我们挑战第四个任务:请你们看插图,然后来读8、9自然段,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出来。

  生读第8自然段。

  师:要不要奖励?

  生:不要。

  师:怎么能不要呢?再奖励你读第9自然段。

  生读第自然段。

  师:读得太好了,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她们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读得真好!谁能读得更好?

  生读。

  师:感情真好,读得真打动人。继续读。

  生读。

  师: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很感动

  生:很激动

  生:很着急

  生:很怜悯

  师:怜悯这个词用得真好。可怜她同情她。一起来说,这个词叫

  生齐说:怜悯

  师:所以你的眼睛里可能含着泪水。来,我们一起来读。要读得让自己感动,要读得自己内心升起一种怜悯的情感,也要让听的人感动。

  生读。

  师:最后一句,在读的时候越读越慢,越读越沉重。再读一次。

  师示范。

  生再读。

  师:第二天清晨,我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冻死在了墙角。这就是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

  生齐读课题。

  学习活动五:思辨讨论故事意义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五个挑战。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有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课件出示:

  师:小女孩为什么还想要那些?她是不是太贪心了?

  生:因为她的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她爸爸打她,也没人帮助她。所以她想和奶奶一起飞走。

  生:小女孩很想念她的奶奶,很想要快乐的日子,所以很想要和奶奶一起飞入天堂。

  生:她想念奶奶和她一起快乐的生活,所以她想要奶奶回来,和奶奶一起过快乐的日子。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愿望。吃得饱,穿得暖,活下去,这是每个人最最低的愿望。但是如果生活中只有这些,你觉得够不够?你还想要什么?

  生:快乐、疼爱、幸福

  师:人不但要能够活着,而且要活得快乐,有爱,活得幸福。这是所有人美好的愿望。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愿望。

  生:有。

  师:小女孩心中还有这些美好的愿望。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愿望。所以,你现在知道小女孩为什么擦了两次火柴之后,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甚至把整把火柴都擦燃了。因为她对什么有渴望?

  生:快乐、爱、幸福

  师: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而且是美好的愿望。

  课件继续出示: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有一个同学读了这个故事后,写了一首诗,题目是《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依小节读。

  师:这位小朋友就是读了这个故事升起了同情心。这个小朋友叫刘蓓蓓,写这首诗的时候9岁。你们几岁?希望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也能写下这样的诗,忘不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姐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10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接读)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必须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明白她是谁吗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这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学生读一读)。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十分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十分冷的天气。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真好!同学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从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带着你们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刚才你们的这些感受的。

  点评: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一是感知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再就是感知小女孩的形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获得感受,通过交流,把读到的小女孩的形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自己的感受。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来,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

  师:那么“雪”呢?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生:冬季)

  师:这是什么季节?(生:冬天。)

  师:那“黑”呢?

  生:时间。

  师:瞧,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此刻,再读这句话,味道就不一样了。(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有感情地齐读)

  师:一个“冷”极了(板书“冷”),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很冷了,再加上“雪”,再加上“黑”呢?

  生:看到这样的三个字,让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那我们就应在这个“冷”的前面加上哪个字,才能体现这不是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个“寒”,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令人觉得冷得可怕。(生板书:寒)

  师:好,就是这句话,我们又读到了一层好处。来,我们把读到的寒冷送到句子中去,读读。(指导学生用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一种是由强到弱,一种是由弱到强。朗读略)

  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真会阅读。窦老师在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抓住重点的词语读出了和你们相近的感受,于是在旁边把那些信息和感受批注了下来。

  (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资料。)

  点评:抓住开头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是一个十分冷的夜晚,预示着这一天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天气寒冷,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用两种形式进行朗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也是理解文章资料的有效手段。教师展示自己对文章的批注,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看清楚以后,也能够根据“例子”,写出自己的感受。那里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执教者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深意。

  (二)恐惧

  师:在下面的几句话中,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

  生:还有“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说明了寒冷不仅仅仅是天气的寒冷,小女孩的内心深处更寒冷。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说明小女孩十分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能够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师:是啊,一个“摇篮”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必须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那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我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

  生:我认为用上两个“谁”,我眼前就浮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这个小女孩,能够看出人们的冷漠。

  生:“谁”指每一个人,“没有人”指一批人,范围很广泛,没有第一句的程度严重。“谁”字特别强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师:还是这句话,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变换了角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整天,小女孩,小女孩。)

  生: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

  师: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这么写?

  生:“谁”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而第二句话是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来说的。

  生: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让人体会到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

  生:(齐说)雪上加霜!(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还能够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点评:从这部分的教学来看,表面上教师是让学生抓住一些词语谈感受,其实教师是在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外到内地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小女孩的贫穷、寒冷,学生能够一下子感受到,教师就没有再进行指导。在体会周围人的冷漠无情时,教师抓住了重点句子“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通过变换句式,让学生了解了资料,更让学生体会到没有人同情她,可怜她。教师在那里进行了及时的总结,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联系上下文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这样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积累学习经验。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吗?批注就这么简单——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三、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批注在旁边。(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

  师:我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的`资料),来,谈谈你读到的信息、感受。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是从早到晚,那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师:(板书:饥饿)读出了这寒冷,这饥饿,你必须会在此处批注一个成语——(师手指板书)

  生: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但是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但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

  生:“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说明富人家很有钱,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构成了一个鲜明的比较。

  师:这个比较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就在这没注意当中,却还有她忘不了的。(课件突出:“她可没有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没有人和她一起过大年夜,但是她却忘不了,我觉得这个比较,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其实,比较阅读也是一种方法。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小女孩该注意的顾及不了,不用记住自然来到的大年夜她却忘不了。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注意第一句话,(课件突出第一句话:可怜的小女孩!)这是谁站出来说话了?

  生:是安徒生在说。

  师:此时,作者本人已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于是通过这样的一句话流露出来。瞧,这就相当于批注!

  点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三、四自然段进行批注。学生有机会进行学习实践,他们能够把前面学到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在这两段中验证和发展。从学生的批注来看,他们能够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品评,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她可没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的追问,让学生能够进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四)孤独

  师:我们来汇报读第四自然段获得的信息和感受(出示第四自然段资料)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一句,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十分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十分寒冷。从下面的一句能够看出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师:联系上下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好!继续——

  生:“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但是风还是能灌进来。”那里“灌”能够感受到风的威力,她的家里真的很冷。

  生:我发现,从开始读到此刻,哪儿都是一个冷字。那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她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必须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所以,她的心必须也是冷的。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能够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情绪,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伤。

  生:我觉得她是那么孤独,那么无助。(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貌,我想流泪,她怎样这么不幸啊。

  点评: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已经从环境的寒冷,周围人的冷漠,进入到家庭的冷淡,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体会,能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他们会感受到一个无助的小女孩。让学生为小女孩的画像题词,一是能够让学生把积蓄的情感表达出来,二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地关注小女孩的内心。既重视了情感的领悟,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五)痛苦

  师:痛苦、无助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要点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她一共点燃了几次?(生答:五次。师引导说出分别看到的景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那第四和第五次呢?

  生:第四、五次点燃火柴,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

  师: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灭了。要明白这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

  生:(齐)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样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能够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忙,但是——

  生:(齐)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必须会打他的……

  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

  生:(齐)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能够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

  生:是悲伤。

  生:是痛苦!(生板书“痛苦”)

  师: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样呼喊?

  生:“奶奶!”(惊喜地)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最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快乐地)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样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急切地)

  师:我听到你急切的请求里还有哀求,谁再来?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哀求的)

  师:她务必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明白,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她的脸上必须还留着悲哀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再读)

  师:这个“啊”必须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必须是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再读)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生齐:小女孩的生命。)

  师:(出示句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样加?

  生:能够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十分愤恨。(生读)

  生:我觉得中间能够加上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加句号。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证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

  生: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能够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生朗读)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师:看来,不仅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篇11

  师: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品读了文章的第一段。下面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注意全部听完后,再动笔写。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生:(动笔默写)

  师: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默写,请你校对。听写的词语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个别学生有错)

  师:写错的同学请说说都错哪儿了?

  生:我将“烤”写错了,多写了一横。

  生:“诞”,右边写成了“廷”。

  师:好,看仔细了,也记住了,马上订正。

  生:(快速订正)

  师:同学们,请你用上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好吗?来,先轻声自由说说。

  生:(自由说)

  [既是富有新意和实效的词语默写检查,也是课文内容的巧妙梳理。把五个词语连说,更是别出心裁的设计。]

  师:好,谁先来说?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幻景,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

  师:说的好,不仅能用上这五个词语,而且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课文第二段的内容。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中有关描写幻境的语句,先体会一下这些幻景给你的感受怎样,用一个词来说说。

  [由课文内容的概括,直接转入对发现目标的揭示,不停留于情节,而启发思考对幻景怎样描写的探究]

  生:(读课文)

  师:能说了吗?

  生:这些幻景是幸福的。

  生:我觉得这些幻景给人以美妙的感觉。

  生:不,应该是美好的感觉。

  生:我感受到幻景显得很温馨。

  生:好象梦幻一样的。

  师:你看用词多么丰富啊。大家感觉到实在太“美好”了。(板书:美好)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来感受这些美好的幻景吧。请看(录像;幻景中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出现时的片断)高兴时你可以笑,也可以叫。

  生:(看录像,高兴、激动)

  师:多美的幻景啊!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幸福地笑了,在这些幻景中你对哪次幻景感兴趣?

  生:我感兴趣的是烤鹅出现的幻景。

  师:为什么?

  生:因为烤鹅正冒着香气,可以填饱小女孩的肚子。

  师:说得好。

  生:我喜欢出现火炉这次幻景,因为火炉很温暖。而当时小女孩感到很冷。

  生:我还喜欢圣诞树出现的幻景,因为这是大年夜,小女孩想到了圣诞树,而且圣诞树很美。

  生:这些幻景我都感兴趣,但最让我喜欢的……

  师:印象最深的?

  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出现的这段幻景,因为奶奶是那么的慈爱,她是惟一疼爱小女孩的人。

  师:就像你们说的,看了录像中这些幻景,我们已被深深打动。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再读有关语句,读出“美好”的感受,你感兴趣的幻景可以多读几遍。

  生:(有感情地读四词幻景,师个别点拨)

  [所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然,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师:好,谁愿意先读,就读你感兴趣的那次幻景。

  生:我读烤鹅这次幻景。

  师:好,想想该怎样读?

  生:“火柴燃起来了……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应该说你读得不错,如果几个关键词能再强调些的话,就更好了。比如“更妙的是”,应该突出怎样的语气?

  生:(分别说)奇妙的,美妙的,有趣的。

  师:对呀,是奇妙的,同样像“跳”、“蹒跚”、“一直”都应该强调。好,谁再来读,就从“更妙的是”开始。

  生:“更妙的是……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好极了,你看多么诱人呀。有感情朗读就应该抓住关键的字词作出语气上的处理。

  生:我读“火炉”这次幻景,“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多么舒服啊!”

  师:真好,尤其是“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你读得真舒服啊!来,我们齐读这句。

  生:(齐读)“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你看,在小女孩的眼里,这只火炉就是这样温暖。

  生:我读奶奶这次幻景。“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很好,突出“那么温和,那么慈爱”。接着读。

  生:“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你读得真幸福啊。来,想读“美丽的圣诞树”这次幻景的同学请起立。(几乎全班同学都起立)我们齐读,想想该怎么读,准备——开始。

  生:“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通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师:很好,接着读。

  生:“翠绿的树枝上长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在向她眨眼。”

  师:“在向她眨眼”是美丽的,突出“眨眼”,再读一遍。

  生:“在向她眨眼。”

  [紧扣美好的幻景的具体描述的句子,加深学生的感受。朗读训练到位,教师从旁边点拨,突出“美好”。]

  生:老师我想提个问题。

  师:你说。

  生:小女孩的眼前怎么会出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这些幻景?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学生有了读中所产生的真切感受,才会这样生疑,去探究幻景产生的原因。]

  生:是的。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通过幻景思考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这就是钻研,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多想“为什么”。这位同学,你真行,对他这个问题,大家能回答吗?读书,想一想。

  [提出问题,又趁势回复课文,再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发现交流。]

  生:因为当时小女孩又冷又饿。(师板书:寒冷、饥饿)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

  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是寒冷、饥饿、痛苦的,她想得到温暖和幸福,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师板书:痛苦)

  生: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幸福,还有快乐。(师板书:温暖、幸福、欢乐)而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能给她温暖、幸福、欢乐,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景。

  师:讲得多好。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饥饿、痛苦还有孤苦。(板书:孤苦)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幸福,(指板书)所以当她擦燃火柴以后,幻想中,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结果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的?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原因的比较,很大成分上是学生自读后产生的认识。由不同的需求渴望,才分别产生不同的幻景,现实中的小女孩多么寒冷、饥饿、痛苦、缺少疼爱。]

  生:(读课文找句子)

  师:来交流一下。

  生:当火柴灭了以后,这些幻景都不见了。

  师:文中哪几句话写这样的 结果呢?

  生:“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很好,还有吗?

  生:还有“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红线”。

  师:(实物投影这三句话)来,我们读读这三句话,“她坐在那儿……”

  生:(自读后再齐读)

  师:这三句话都是写火柴灭了以后留给小女孩的结果,再读读,想一想这三句话你读懂了哪几句?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教学处理,突出体现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自己能读懂哪句交流,教师尽可以引路指点。]

  生:(轻声读,思考)

  师:好,谁先说?

  生:我读懂了第二句,它是讲火柴灭了以后,烤鹅没有了,留给小女孩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不错,请注意“墙”。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讲火柴灭了以后,烤鹅不见了,留给小女孩的只有饥饿。

  师:真好,你想得更深刻了。

  [以此评价,激发学生深入发现,广泛交流。]

  生:我读懂了第一句。它告诉我们当火柴灭了以后,留给小女孩的只有一根火柴梗。

  生:也就是说,火柴灭了以后,火炉不见了,那么也就是温暖没了,留给小女孩的就只有寒冷。

  师:讲得多好呀,那么第三句呢,想想为什么要写星星?

  [指引思路,相信学生必能有所发现,广泛交流。]

  生:这颗星星其实就是小女孩的灵魂。

  生:说明小女孩快死了。

  师:具体说说。

  生: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联系下文,讲得好。

  生:这颗星星还让她想起了奶奶。

  师:小女孩想起了奶奶是因为——

  生:奶奶是惟一疼她的人。

  师:当小女孩再次擦燃火柴,这位惟一疼她的奶奶竟然出现在亮光里,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想想该怎么读第十节,先自己练练。

  生:(自由朗读)

  师:好,谁第一个读。

  生:“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师:注意是“叫”!这是撕心裂肺的叫呀。再来一次好吗?

  生:“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师:感人多了,接着读。

  生:“啊!……就会不见的。”

  师:不错,再请一位。

  生:“奶奶……就会不见的。”

  师:两位同学都念得好动情。朗读这段话我们还有注意“啊”、“吧”这两个语气词。想一想语气处理。

  生:是激动的。

  生:渴望的。

  生:乞求的。

  师:是的,几乎是哀求的,同时还要强调两个“就会不见的”。让老师也试试好吗?“啊!请把我带走吧!……就会不见的。”(哀求、迫切)你们再读读。

  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师:好极了,我甚至已经看到了几双含泪的眼睛。(示意坐下)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实物投影两次擦火柴:①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②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读读这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充分运用句间比较,深入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生读句,思考)

  师:来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是不敢的,后来她又敢了。

  师:她怎么敢了呢?

  生:因为她实在太冷了,她想温暖一下。

  师:很好,接着说。

  生:最后一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是没有思考过的,毫不犹豫的。

  师:讲得好。

  生: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是犹豫的,第五次擦火柴,小女孩是很干脆的。

  师:好极了,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生:我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一根”、“终于”、“赶紧”、“一整把”。

  师:还有吗?

  生:还有,“敢”字也充分反映了她开始时的犹豫、害怕、紧张的心情。

  师:对了,“敢”吗?意思就是不敢。那么小女孩一开始时为什么要犹豫,而最后又为什么如此果断呢?

  [相互比较中,学生发现源越来越丰富,感受也越来越强烈。紧紧扣字扣词地领悟语言材料蕴含的意思,文章被嚼得越来越有滋味。]

  生:小女孩犹豫,因为她怕父亲要打她。

  生:因为小女孩是卖火柴来挣钱养家的,擦了火柴就不能卖钱了,那么家里人又要挨饿了。

  生:小女孩不敢,因为她的火柴是要卖钱的,但后来她实在太冷了,所以她擦了一根来暖和暖和身子。

  师:最后竟敢擦着一整把火柴,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她要留住奶奶。

  生:因为小女孩想反正都快死了,她只想留住奶奶,她什么都不顾了,所以擦着一整把火柴。

  师:你们讲得多好!抓住了重点句、重点词,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样抓住这几个重点词,我们也要读出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谁来读?

  生:“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师:不错,“吗”读得再轻些。“终于”再强调些,再请一位试试。

  生:“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师:很好,读第二句。

  生:“她赶紧……要把奶奶留住。”

  师:就学着她的,强调这几个重点词,我们齐读。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太虚弱了,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出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大,这样美好。看这段话。(实物投影“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同学在读幻景的时候已经念到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特别注意“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一处,边读边想,也可以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推进发现,求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更深切的感受。]

  (生读读,想想,议议。)

  师:好,来说说,你能理解多少就说多少。

  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女孩死了。

  生:这句话说明了女孩跟着她奶奶到天堂去了。因为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天堂。

  生:小女孩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

  生:我想小女孩是很可怜的,因为她是被活活饿死、冻死的。

  [通过幻景与现实的比较,进一步发现小女孩的命运之悲惨。]

  师:是的,就像你们所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是可怜的。(板书:可怜)“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得到的,而对小女孩来讲,在当时冷酷的(板书:冷酷)现实生活中她却什么也得不到,她带着她的寒冷、饥饿、痛苦飞走了,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就是她的可怜之处。体会到了这些,想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话呢?谁先来试读?

  生:“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好,特别是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几处的处理,大家听清了没有,他是越读越——

  生:轻。

  师:对了,我记得一开始大家在读幻景的时候,有同学读得很幸福,很激动,越读越高。现在他越读越轻,两种处理效果,哪一种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呢?来,自己再读读。

  [朗读处理的比较,信手拈来,运用娴熟,效果很好,体会更加至诚至深。]

  生:(有感情自由读。)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越读越轻)

  师:好极了,越读我们心里越难受,心情越沉重,对小女孩可怜的遭遇越同情。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小女孩就这样飞走了。如果说小女孩擦火柴出现幻景反映了小女孩的可怜,那么小女孩死后的情景则是更可怜的。这待我们下堂课再来共同讨论学习。

  拓展延伸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难过,很同情她。

  师: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

  生:我会把她带到我的家,好好地照顾她。

  生: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爸爸和妈妈都希望能再有一个孩子。所以,如果小女孩来到我身边,我会请爸爸妈妈收留她,做我的小妹妹。

  生:我会鼓励小女孩,让她好好地活下去。

  师: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孩子,都愿意用一颗爱心去帮助她。那在小女孩的周围,人们是怎样对待她?

  生:骑马车的人目中无人地从她身边闯过。

  生:小男孩拿走她的拖鞋。

  生:她爸爸打她,一点儿也不爱她。

  生:高墙里的人们一点也不可怜小女孩。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这个社会太黑暗了,贫富差距太大了。

  生: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师:当年安徒生写下这篇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好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快乐。身处幸福中的我们是不是也盼望着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呀?

  生齐声答:是。

  师:那我们就给这篇童话改个结尾怎么样?

  生齐声:好!

  师:快速地和同桌商量商量,你想为小女孩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生:小女孩的爸爸看到小女孩还没回家,就出去找她。找到了小女孩,就带她一起回家过年。

  生:小女孩的爸爸良心发现,不再虐待小女孩,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生:小女孩又冷又饿地坐在那里。室里在过圣诞节的人们发现了她,就带她进屋一起过圣诞节。

  生:因为丹麦是一个王国,所以有国王。国王的小王子出宫玩的时候,发现了小女孩。他把小女孩带回宫中,好好地照顾她。

  师:大家都是善良的、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为小女孩设计了美好的结局。相信安徒生爷爷知道了也一定会很高兴的。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纪念这位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特将2005年确实为安徒生年。世界各地也都开展了各种盛大的纪念活动来表达对安徒生的怀念与爱戴。

  师:课后啊,我们重写童话的结局,就把它当作庆祝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礼物。相信,安徒生得知了小女孩有了美好的归宿后也会非常高兴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03-12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04-03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15篇04-03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学反思01-16

大班语言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12-05

《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句01-17

改编《卖火柴的小女孩》03-21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04-12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01-09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