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4-08-02 22:08:39
  •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6篇[必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

  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界普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导学案的编写从效仿他人的、摸索适合自己的,到逐步完善形成规范化流程的,一路走来有艰辛跋涉,更有收获和成长。改革没有完成时,怎样将导学案设计得更尽善尽美些,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创制出更严谨、设问质量更高的导学案,以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我追求的下一个目标。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把,而不是浇灭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惹事”,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产出成果而不是复原结论。毫无疑问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率甚至成败。因此,教师在备课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高度重视问题设计。精心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问题——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碰撞。在我看来,问题设计不仅仅立足“消解疑难、呈现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激发冲突、引导思辨”。

  低层次思维问题是指“知识、理解、运用层次的问题”,高层次思维问题是指“分析、综合、评价类的问题”。低层次思维较为肤浅,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而高层次思维需要“与自己对话”并“冲破自我”,利于学生深度思考。批判性思维是让学生自己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这种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推理、评估材料,比起阅读句子、标注重点、总结观点,更利于学生突破思维模式,创造性地接受并建构知识。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师预设,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或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这种做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答必正确”的课也不是真正的好课,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变“消灭问题”的课堂为“暴露思维”的课堂,变“师问生答”的教学为“共同设问”的教学,这应该是我们课堂改革的追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具备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拥有高阶思维品质的优秀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2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竞赛、夺冠,不是为了成为“达官贵人”,而是为了成为“人”,让每一个来路不同、天赋不一、性格各异的孩子都能正常发展,尽可能好地度过他们的一生。

  每一个老师,都曾经是学生;每一个成年人,都曾经是儿童——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记得这个事实,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如今的教育现象以及屡屡出现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作为成年人的教育工作者的人们的思考:到底怎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怎样的课堂更能培养孩子的能力?怎样的课堂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

  面对不热爱学习的学生、没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和每次联考成绩都要倒着数的现状,我们学校领导痛定思痛,决定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改革,放手一搏。

  首先,抛弃原来的传统座位,模式让同学面对面坐。

  这一举措带来的积极影响特大,首先体现了平等民主的原则,不再有所谓的学优生、学困生区域,也没有了因为爱说话、做小动作被排除在集体之外的调皮学生,这样坐就等于在告诉同学们,在老师心中,每位同学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你们拥有同样的坐在教室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次是方便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方便组长及时掌握本组成员的学习状况,对于能力较强的组长,可以很快就让一个小组良性运转下去,无形之中培养了组长的能力。

  第二个举措就是严格控制老师的讲解时间,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习的主体——学生。

  好多老师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态度,一走上讲台就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讲给学生,但结果往往是感动了自己,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本学期以来,每位老师都精心备课,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讲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每位同学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所进步。

  第三是必须使用导学案。

  这只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工具,由于我们正处于模仿阶段,所以照搬了过来。我认为有的学科适用,可以用。而有的学科根本不需要,比如历史,就可以借助学生手中的《基础训练》,起到物尽其用的作用,以免顾此失彼,造成资源浪费。

  前途一片光明,道路曲折漫长,虽然其他学校有课改成功的先例,但是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我们依然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我相信,只要教师心中有爱,群策群力为学生谋发展,我们就一定可以走出困境。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3

  25日-27日我带着满腔的期待来到南昌市育新分校,走进江西省第十二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的现场。三天时间在这个会场,来自全省各地区的18位选手和人教社王永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每个课例都有其特色、亮点,每节课都渗透着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及全体同仁的辛勤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执教教师深入文本的解读、精心的教学设计都表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方法、策略都有独到之处,使我倍受鼓舞、感动。

  翻开听课记录,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跃入眼帘;掩卷沉思,他们的举手投足仿佛在脑海中回放。本人就结合这次观摩课的设计,谈谈我的收获。

  一、探寻数学之源——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只有依照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联系实际加以简化、模仿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真切、趣味、扎实。

  1、捕捉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在教学中,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这次观摩课中,所有的授课教师均能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创设生活情境,活化教材内容。

  例如:“折线统计图”一课,教师在课的伊始带领学生玩过山车的游戏,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然后出示了走进红谷滩的小视频,激起了学生作为小主人的自豪感,再结合红谷滩接待参观人数的条形统计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敢想、敢说。刘老师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问学生红谷滩接待参观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可能是什么原因,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又如:“平均数”一课是在学生比较喜欢的垒球击瓶游戏中拉开了学习平均数的序幕,抓住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在熟知的知识背景下进入了学习新知的学习氛围中,并从游戏结果不公平,进而揭示课题,给学习者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

  再如:“轴对称”一课,从看局部猜物品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可以这样说:在所听的18节课中,所有的授课老师都能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点并创设有效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去生成新知。

  2、合理的改组教材,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高效”。教师手中的教材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组教材、选用教材,力争使教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真正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在“旋转”一课:授课教师能大胆地打破原有教材的安排,灵活地选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导入,在揭示旋转的三要素后,其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小组合作演示道闸,听口令旋转手臂,因为是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非常轻松。

  再如:“平均数”设计中,授课教师通过学生的身高和全国10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来比较高矮的实例去展开,学生学习起来就更为专注、投入,学习的激情也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再如:“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也是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合理的处理、重组,通过击掌游戏和找具体实物的面积等,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乐学。

  如上所述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使用教材,合理地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并充分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活素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的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回归数学之本——服务与生活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学生找到生活的原形,充分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如“装修中的数学”圆的整理和复习一课,在整理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院子里用6.28米的篱笆围一个花坛,怎样围面积最大?不仅巩固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关系,还结合实际让学生提出可以靠墙围,让学生思维得到发散,体会到数学知识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活知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再如“折线统计图”一课,在学生探究、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性后,让那个学生课后收集每月用电、用水量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并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新知。

  又如“包装中的学问”一课,在揭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接着出示12瓶牛奶、24瓶牛奶算一算最少用多少纸包装,并倡导学生节约用纸节约资源。

  总之,生活是数学的归宿,也就是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善于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新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更坚定了自己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4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我的认识

  1、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的灌输和讲解,而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以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指导。教师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通过实践,我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尝试

  1、挖掘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

  2、充分展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反馈检测,落实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我的反思

  在感受成绩的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教学进度缓慢;课堂用语母语使用过多,语音语调不够准确;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积极性出现差异等等。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课改工作做得细之又细,每一个环节都要稳扎稳打,落到实处,要把课改作为一项持久的工作,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还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及时完善,让我们的课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有针对性,有的放失,让课堂真正服务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5

  一直以来我尝试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去改革音乐教学课堂,想着怎样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质量,打破长期音乐课堂不重要的局面。这学期,将器乐教学渗透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之前竖笛乐器的尝试,这学期我大胆把口风琴乐器推进我的音乐课堂。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器乐的加入不仅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它更是激发学生创造灵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器乐之美,不单单是教师蜻蜓点水地介绍就可以了解的,而应让器乐融于课堂、流于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乐器教学内容,将器乐教学渗透在每一节音乐课中,引领着学生沿着器乐的`阶梯走向缤纷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乐感

  我将器乐演奏加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将器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乐感这一作用有效地凸显出来。如《春天来了》这节课,附点四分音符掌握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再加上歌曲中出现的断音记号,如果一味地教唱,学生还是无法正确辨析和唱准节奏。这时,我便请学生们拿出竖笛,用竖笛来辅助歌曲的学习,首先,我用附点四分音符和无附点四分音符吹奏了第一乐句,请学生比较这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再请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练习,用竖笛找到第一乐句中“l”和“i”,再唱一唱,直到把音唱准;第二乐句中的断音记号,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我便请学生用竖笛分别用“连”和“断”的方式出走,感受这其中的区别,学生们用竖笛吹完后,发现有了断音记号的装饰后,歌曲更加地活泼有趣了,然后我们再来唱谱、唱词,歌曲的难点和重点都一一攻破,再学会歌曲后,我再引导学生用竖笛随着歌曲的旋律线条吹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听辨出歌曲的强弱规律,对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运用竖笛,从识谱——演奏——认唱——听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还能更好的唱准音、唱好歌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器乐教学增强学习歌曲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已经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打击乐器,如碰铃、手串铃、响板、双响筒、沙锤等,每次上课时只要我拿出这些打击乐器,学生们都十份激动,因此我便尝试了将一些简易的打击乐器加入到歌曲教学中去,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打击乐器的加入,不仅仅帮助孩子们唱好歌曲,还使音乐课堂又增添了一份欢乐,这样的音乐课每个孩子都爱上,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领略到音乐的趣味和魅力,可以亲自尝试、亲自体验,又唱又奏,何乐而不为呢?

  三、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的美,不仅仅可以通过美妙的歌声表达,还可以运用器乐释放出音乐的动听悦耳。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我在器乐教学中经常举行一些比赛或音乐会的课堂活动,请学生吹奏,不论学生演奏乐曲的长与短、难或易,只要谁演奏得更动听,更感人,我都会及时的给予认可和鼓励,从而就调动了学生表现音乐情感的兴趣。

  乐器运用到课堂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从演奏方法、演奏技巧、课堂表演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对于我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愿意挑战自己,打破固有的音乐上课模式,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怎样学习音乐,怎样欣赏音乐,怎样欣赏音乐的美,怎样达到心灵情感的共鸣。告诉学生音乐就在生活中,音乐是多方面的,不是只是大街小巷听到的口水流行歌曲;让学生明白音乐课不是随随便便就上了的,这门课很重要并且可以很专业的。

  我想,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不是一开始那么风顺的,何况我一个一线的普通音乐教师,我没有要想把课堂颠覆成多么轰烈,但是我知道这也是许多有志的一线音乐教师面临的真是困境和真实心声。希望音乐老师能迎来我们真正的春天,没有学科歧视,重视我们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美育!

  借用赵洪啸老师的一句:愿音乐之光能照进每个角落!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6

  本学期,我校遵循上级教育教学有关要求,强有力的推行课程改革,学校刚性的、强制性的、毋庸置疑的、毫无退路的推行,使我增强了动力、明确了思路、落实了举措,带着上级的课改要求、对问题的思考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以及诸多质疑、诸多困惑,我坐在了学校专门儿培训改革的教室里。

  在走在学校改革前列的范校长的带领下,我知道了导学案不再是以往老师讲课的讲义,而是专门儿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案。导学案里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熟练掌握后的自我提升,统领着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于是,每天我和同伴伟平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探讨导学案的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稍微有了路子,更是尝到了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甜头儿。有了导学案,预习不再是老师随口一说的“今天的作业是预习新课”,然后忐忑地担心学生预习无效,甚至不预习。对于学生预习更不再是笼统的、艰涩的,也不是一目十行,草草了事,导学案把预习变成了学生脚踏实地的事情,因为导学案更贴近学生的学,不像书本儿编写的那么生冷突兀。所以,学生可以依附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抓手,知道了知识点产生的前生今世,知道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课堂上,对该知识点的讨论,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地。看来导学案定位于“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是对的,我有了为导学案鼓掌叫好的冲动,心里默默的涌出一句感慨:导学案真好!

  对于课程流程,我是比较渴望有一种科学高效的流程为我所用。教务处肖君杰主任开了先河,带领我们从杨思到杜郎口,再到我们自己的“导学动测评的`五字引领”;从看视频模仿别人,到带上自己的思考,优化自己的课堂,逐渐地,我们摸索着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到现在我们有了自己明朗的、清晰的一些的流程:一是围绕目标,结合导学案探究新知产生;二是组内交流,组内碰撞,组内组员之间答疑解惑。组内解决不了的组内交流结束后提交老师组织的更高一级的讨论——班内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组有没有会解决的,也就是进行组间答疑;三是对核心问题推荐小组成员讲解,不足的地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四是回头看本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最后,老师再次对核心知识总结拓展。这样的课堂虽然总是45分钟不够用,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了,时间不够用,又算得了什么?

  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虽长路漫漫,吾乐在求索中。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7

  从学期刚开始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到语文教研组组内姐妹的反复研讨,再到自己主动学习,不断地实践摸索,经过这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导学案的编写使用、课堂教学流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教学运用也由生疏到较为熟练。

  首先,深切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大到“双减”背景,小至我校教学实际,改革都是必走之路,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得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唯有往前走,我校教学才能紧跟时代,才能迎来希望。

  其次,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新鲜的,也就意味着起步是艰难的。

  对于年过五十的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既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又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进行筛选编写,加之老眼昏花,打字较难,往往是编写一课导学案要花费两三节课的时间。但是辛苦之余,收获和成长着也是幸福的、值得的。

  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使用导学案好处诸多:

  一、孩子们对学习目标、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在课前一目了然,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增大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三、更能暴露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师指导讲解的针对性,使课堂讲解更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改革的推动之下更规范了,使用起来更有章可循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明白面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任务分配要适时调整,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如果只是让小组泛泛合作,学习效果必然是低效的。因此,我觉得每一科老师都要对各组成员该科的'学习水平了如指掌,我们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每个成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在这一个学期的摸索学习实践中,有收获,当然也有不少疑惑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比如:使用导学案,学生自学讨论是充分了,但课堂容量小了,教学进度慢了,怎样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学习中个别组员参与不够积极,加分减分不在乎,影响该组学习进程和组的荣誉,如何调动这部分组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尽管这部分学生是极少数,但一定程度上他们决定着课堂学习的成败……

  改革的路上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下学期继续摸索学习,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路上就能越走越顺,越走越好!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8

  双减政策下我们学校又提出了课堂改革,暑假参加了关于高效课堂的四次培训,本学期聆听了毛毛虫大讲堂中关于高效课堂知识的渗透,还有本年级组《学期共读一本书》的读书体验分享,每天分享一句印象最深的有关教学或者课改的话,年级组间也是经常谈及关于课改的种种话题。那么现在我就谈谈高效课堂下我的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变化,以及我看到的文化课堂的一些现象。

  一、小组建设

  小组合作在高效课堂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在体育课上运用小组合作,我也是做了一个不同于文化课的分组。其实对于分组我也有失败的`经历,刚开始是想要每个小组的实力有平均点,就把班级前9名挑选出来,让这9名按顺序选择自己心仪的组员,这种按照交往关系来分组的方式在课余分组中常见,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分组练习的时候打闹、不遵守纪律;比赛的时候组间实力有差异等。我就把存在问题较多的小组做了一下微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二、小组合作

  为了多发挥小组的能动性,课前的热身跑我就不再局限于整队跑,我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小组跑。小组长带队,小组成员一路纵队,中间不允许有人落队。这就能很好地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小组的和谐,能够照顾到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让成员都有归属感,跑完操的热身活动也是各小组自行组织进行。有的时候教授的新课,我也会让小组之间自主进行探讨学习,如果真的有难度,组间不能完成的老师进行教授指导。

  三、课的内容

  在上课内容上我分了三大项,周一篮球课、周五足球课、周三体能课,学生也基本能做到根据课的内容自主带器材。每节课上也都基本涵括了技能学习、基本巩固、小组比赛,在小组比赛环节也能较好地体现小组氛围。体能课上我也会经常让他们挑战自我,完成不一样的跑步方式,体验运动的新奇和喜悦。

  这就是我这学期的简要的感受,还有一些我还在摸索中,希望在长期的教学中自己能寻找到教学的乐趣,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有所得。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9

  3月26日,我参加中国教师报、乌兰察布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校长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通过两天的学习、聆听受益匪浅,对于如此类型的集中培训活动,对于我们课改仍而言觉得应该多组织。

  此次培训会主要围绕课改中遇到的“如何改和改的如何”由各位专家予以分析、解读,对于我们县城乃至乡镇小学而言是一种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这真是雪中送炭!

  最后我总结三点体会:

  1.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堂教学改革;

  2. 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客为主。

  3. 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作课堂的引领者、作课堂的导演。

  通过本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培训,我作为一名学习的管理者有信心将本校课改进行到底,摸清思路走向成功。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0

  学期末,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关于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热潮,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名师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名师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要被重新审视和反思,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般扑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之前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它并不清高,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一种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我们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因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所以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自身与学校的实际,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课堂改革的一点初浅体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一定会立足课堂,实现课堂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1

  放假前夕,我校连续几天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五泉镇中心小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在新的学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切实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等,保证“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学习了各位领导和教师的课堂改革的建议和看法,感悟颇深,从中也悟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教学思想理念的改革

  作为一个任教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处于一味的要求学生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旧教学思想理念。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识到课堂改革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就是给学生发展提供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发挥创造力,培养创法的能力,把“老师要求学”变为“学生想要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演员,老师为导演的教学理念。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堂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想使课堂达到高效.教师应该从以往的“满堂灌”的模式中走出来。变为让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展示,班内大展示的新型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展示自己。

  当然,一节高效的课堂以上的改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老师深究课本,细研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所以,新的学年,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教学: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要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 我将会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深等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保证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尽力做到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2、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我将会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坚决不讲、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优生教差生,小组包全体。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会不会都讲。让每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这程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

  3、创设有兴趣的语文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渴求的欲望。我将会根据每节课不同的内容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

  总之、课堂改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让每位学生喜欢我的课堂,盼望上我的课。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2

  近日,听了太谷张四保老师的讲座深有感悟,从太谷的今年状况和太谷课堂改革的历程都做了介绍。

  第一、老师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解决为何要课改。

  让老师们明白如何才能达到在短时间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们存在危机感,让教师了解为什么每天如牛重负般的工作而学生的成绩平平的原因。那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模式步正确。

  第二、教学模式。

  太谷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二十四字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思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自己去检测。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点拨,学生是全方位的.展示,教师是疑点处的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

  第三、我的思想要转变。

  我发现我们班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不多,会整理的更少,实实际际让我感受到学生的能力较差,课改势在必行,非改不行。我很认同张主任提出的“时间短、效率高、学生愉快的学、教师有幸福感”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快乐的学习,他就会讨厌学习。这还谈什么成绩呢?作为教师,每天带着情绪走进课堂,上下来会是一节好课吗?可想而知。这也告诉我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进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3

  我有幸参加了八月二十号在实验中学举行的课堂改革培训,主要聆听了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潘俊杰教授主讲《高效课堂操作技术和流程体验》和《学习小组构建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潘教授激情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

  就第一个板块学到了什么叫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对学生而言每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要搞清楚。就教师而言规范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二让。第二个板块学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构建。总之本次为期一天的学习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乐学·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大胆的让学生去讨论、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例如,我在教英语阅读课文时,学生一看到阅读课文时,生词又多,脑袋就大了,我在介绍几种学习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教学效果就能基本达到。

  三、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总之,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4

  鉴于我校生源较差和“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要求不高;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强,课堂上专注力较差,因此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本学期开学伊始,我校便重拳出击进行了课堂改革。先是由从先进学校取经归来的主任们给老师们作了“导学案设计”、“小组建设”等专题报告,让老师们有了探索的方向;接着肖君杰主任雷厉风行,率先在初二年级组搞起了试点:把全班学生按照成绩、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分成小组对面而坐,创建小组文化,培训学科组长,打印导学案、实施课堂展示评价等,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小组合作、学生展示改变了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同时肖主任又购买大量课改资料,分发给初二年级各位老师阅读。老师们每天在年级微信群分享读书感悟和课堂实践体验。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老师们由开始的排斥、尝试、主动参与到融入,每个人的内心都经历了一场教学思想的华丽蜕变。

  然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比如课堂上会学习、会展示、会评价的总是那一部分好学生,有一部分程度较差的同学融不进去,合作学习时专注度不够;小组凝聚力不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小组间竞争力不强;学科组长的.引领作用不够,展示的内容却浮于表面等等。为了让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我们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方法,创生深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课堂为什么而改?课堂应该更加注重什么?我认为我们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首先,通过思维训练把好课改方向。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创造性因素,而创造性活动需要逻辑思维。因此,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对话有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思维对话是“对话、共享”,实质是信息的呈现与简单交流;高层次的思维对话是碰撞、共建,实质是思维互动与智慧共生。展示是引发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的表现力被激活,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现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选代表展示,教师答疑并兼顾班级纪律,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因此展示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走进高效课堂的“金钥匙”。但是,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展示之前的准备与展示之后的反馈上,展示如同扁担,挑起备学与反馈这两种学习活动,而备学是展示和反馈的前提和基础。

  怎样做好“备学”这个环节呢?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以优质问题解决为中心、充满思维碰撞式的导学案让学生自学,这样就给同学们围绕问题而展开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搭建了互动平台。课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复演过程,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与预见未知的能力。课中让学生运用展示把思维产品通过口头、文本、肢体语言表达,“让作业作品化”,使学生在创造与体验中成功学习、主动发展。展示后利用课堂检测反馈学习效果,答疑解惑,利用学习反思构建学习体系,以达到构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英国教育家伊恩·史密斯指出:“反馈被称为‘学习的生命线’、‘冠军的早餐’。”他认为,给学生高质量的反馈是教师的核心职责之一,其实反馈评价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

  其次,通过品德教育培养中坚力量。

  学生长期处于学习高压之中,人格会出现一些偏差,会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而教育会使得人明事理、顾大局。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难会发现有的学科组长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心胸宽广,具有人格魅力,能够带动本小组很快走上正轨,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主动性;另外还有一些组长光顾自己学习,不能主动带动其他组员参与学习。因此,要想利用好学习小组,发挥“兵教兵”的优势,教师必须对学科组长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训,教给他们“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好”,增强其自信心,也应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养育人格,以发挥他们的组织作用,让每个孩子学会表达、倾听、总结、评价等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知识建构的快乐。

  再次,发扬优良传统提升课改成效。

  不是实施课改以前的传统就一概摒弃,好的传统还要继续发扬。比如阶段性小测、学科知识竞赛等,采取多种方式评价,激发小组间竞争力,把传统教学的特色与优势发扬光大。

  我们的课堂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问题重重,但是我坚信“有心就有教育”,有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教师潜心研究、精心设计、用心操作,就一定能找到“破障”的智慧,把课堂改革推向深入。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5

  我在不断的了解与学习课堂改革,我也在课改课堂中不断的摸索、成长,我对课改也深有心得体会。

  音乐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绝大程度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如何吸引到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需要在把握课程进度,充分备课的条件下,努力将课堂新颖化,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进课堂。

  在所用的湘教版音乐教材中,初中音乐已涉及五线谱教学,大部分学生未接触过简谱,更别提五线谱,这种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唱歌而言比较枯燥,需要转换学生学习思路,让学生对乐谱感兴趣,主动学习。课堂改革在逐渐将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的课堂,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先学后教,让教有针对性,上课学生能够积极识谱认谱,把理论知识打下结实的基础。

  博学课堂突出的环节——小组合作。小组模式下,学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每一个组都是联合起来的群体,把课堂交给学生之后还需要教师有效地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帮学生”。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氛围。音乐课堂中,个别学生内敛,唱歌声音较小,如果设置两组对决,比比哪组唱的`声音又大又好,竞赛容易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在组内中有集体荣誉感,声音自然而然随着组员齐唱。每一个环节做好,学生学习过程逐步完善,当堂课的内容当堂课消化,知识真正的存留在每个学生的脑海中。

  在模式越来越系统化下,教育不单单只是看到了学习成绩,日常按照各种学习、纪律、卫生、生活习惯都会有作出相应积分,按照个人积分,每月评比“雅正达人”、“博学之星”为大部分学生树立了优秀榜样。习惯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分数和小组分数的高低,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个体的课堂注意力。

  学生对“博学课堂”各环节都已熟悉,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逐渐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了一定的控制,课会越上越轻松。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6

  阳春三月,万物齐吟。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 “乌兰察布市中小学校长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活动。经过为期四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讲座,学员们亲自参与的体验式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

  一、要做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情怀的人。

  这是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时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李琮便发出的呼吁!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也用事实说话,例举了我们国家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式过马路,老人摔倒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等,问题直指我们的内心。这些问题说到底都与道德有关,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他说反思当今教育,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内容的问题,重知识技能,轻做人常识的品德教育;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我们的传统课堂僵化死板,以至于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睡大觉。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学校的意义是什么?李炳亭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给我们讲了一个达摩祖师与神光的故事,告知我们改革之路虽艰难,但也要由迷转醒,开眼看世界,要做明校长、明教师。于是,我对 “大”字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是指肩上有扁担的人。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要常思、常觉,做一个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情怀的人。

  二、转变观念,寻找症结,创建高效课堂。

  1.明白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危害。

  杜金山教授的一组科学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传统课堂上孩子们的状态。通过对15000名学生进行了三率的调查,精力流失率为38.5%,高效学习率为49.5%,课堂抬头率为100%。(精力流失率指的是课堂上学生分心走神的时间与课堂时间的比例;高效学习率指的是高效学习的时间与课堂时间的比例;课堂抬头率是指课堂外的风吹草动引学生翘首外望的几率)他对这三率做了认真的解读。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给我们戴一幅有特异功能的眼镜——它能帮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心灵,我们会看到一个诡异的现象:100个孩子里有39个孩子就像孙悟空似的,真身已经纷纷飞出窗户云游四方去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学生身心异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上有四成孩子在蹲监狱,老师要使出四成的.精力去当狱警,苦口婆心却毫无作用。那么传统课堂便是这三率的定海神针。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是听者,是观者,是客人。我们的出路在何方?那就是我们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孩子被动的状态,让他们反客为主。

  2.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自己的观念,观念变了,遇到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观念新了,我们的动力也就足了。用李炳亭教授的话说,老师要当“纵火犯”、“大忽悠”、“哑巴”、“懒人”,教师要将课堂和时间还给自主的学生,不要占用和侵犯学生的认知构建。

  3.选定模式,投身课改,形成特色。

  培训中,要求我们完成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学生。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所有学员进行了小组建设和高效课堂流程的体验式培训。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学采取了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总结整理导学案、达标检测五个步骤,又在独学时查、小展示时查、达标检测时查,所以也称五步三查教学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乌兰察布市教育局课改工作的引领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真抓实干,丰镇市课改明天会更加美好!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05-29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07-25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结03-03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07-06

【优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07-06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4-29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05-09

父母课堂的心得体会07-27

课堂管理心得体会05-30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