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10-16 19:12:30
  • 相关推荐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精选(7篇)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1

  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授课地点:xx班教室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x老师

  授课内容:

  1.导入新课

  通过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并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初步解释题目。

  2.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轮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引导学生用三两句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3.精读研讨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并评价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2)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找出更羸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线索。

  学生讨论并汇报: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伤口没有愈合,又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一听到弦响就害怕,拼命往高处飞,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

  教师引导学生用因果关系练习说话,并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本意和比喻义。

  4.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例句,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样的'人。

  拓展其他有趣的成语故事,如“望梅止渴”、“守株待兔”等,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5.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从更羸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鼓励学生培养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2

  时间:20xx年xx月xx日09:30-10:15

  地点:xx班教室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老师

  授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故事,它叫做‘惊弓之鸟’。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成语呢?它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大家先猜猜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后引出正式内容。)

  二、讲授新知(15分钟)

  播放动画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惊弓之鸟”的动画故事,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讲解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射箭高手名叫更羸。

  有一天,他陪同魏王散步,看到远处飞来一只大雁。

  更羸对魏王说:“我只需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那只大雁。”

  魏王不信,只见更羸拉满弓弦,大雁果然应声而落。

  原来这只大雁曾受过箭伤,听到弓弦声就惊慌失措,振翅高飞时伤口裂开,最终坠地。

  揭示成语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惊弓之鸟”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现在常用来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十分害怕的人。

  三、深入探究(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更羸为什么能准确判断大雁会落下?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哪些“惊弓之鸟”的例子?

  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寓意。

  四、实践应用(10分钟)

  成语造句:鼓励学生使用“惊弓之鸟”成语造句,展示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更羸、魏王和大雁,通过简单的情景再现,加深对故事和成语的理解。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惊弓之鸟”成语的深刻寓意,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不要成为生活中的“惊弓之鸟”。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准备下次课分享。

  六、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故事讲解、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未来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3

  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授课地点:xx班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老师

  授课内容: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个猎人在森林里打猎,突然听到一声弓弦响,一只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生:(纷纷猜测)可能是大雁受伤了,可能是被吓到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惊弓之鸟》,就和这只大雁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生字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词:更羸、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

  生:(朗读生字词)

  师:读得很不错,声音洪亮,字音也很准确。那大家知道“惊弓之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师:对,那课文中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呢?

  三、精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更羸是怎样让大雁掉下来的?

  (学生默读思考)

  生:更羸仔细观察了大雁,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他判断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所以一听到弦响,就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说得很好。那更羸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生:因为他善于观察,而且有丰富的经验。

  师:没错,更羸通过观察大雁的飞行姿态和叫声,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生:我们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师:非常好,大家理解得很到位。

  四、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在生活中,有没有像“惊弓之鸟”这样的`人或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1:我们觉得考试没考好的同学,下次考试前可能会很紧张,就像惊弓之鸟。

  小组2:还有被批评过的小朋友,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可能会害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五、总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知道了更羸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大雁掉下来的故事,也明白了要善于观察、思考的道理。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续写这个故事,想象大雁掉下来之后会发生什么。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4

  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点-xx点

  地点:xx班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老师

  授课内容: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鸟会被惊到。

  生2:惊弓之鸟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师:很好,那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同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生3:讲了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事。

  师:回答得不错。那更羸是怎样做到的呢?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更羸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学生朗读)

  生4:“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师:那更羸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呢?

  生5:因为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师:很好,那他是怎么分析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更羸的推理过程)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是更羸,会怎么观察和思考?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师:那更羸真的`做到了吗?

  生6:做到了,他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师:大家觉得更羸厉害吗?

  生(齐):厉害!

  四、总结拓展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那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有没有类似的观察和思考的经历呢?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希望大家以后能像更羸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五、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写一篇关于自己观察和思考的小短文。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5

  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授课地点:xx班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xx老师

  授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解题意

  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的学习。解释“惊”为害怕,“弓弦”即弓的弦线,“之”为“的”的意思,从而让学生理解课题“惊弓之鸟”即为害怕弓弦声的鸟。

  学生活动:齐读课题,理解并复述课题含义。

  二、自由读课文,检查字音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后通过指名读、正音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子的通顺性。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认识更羸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并理解描写更羸的句子,如“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通过对比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的射箭能手”和“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让学生体会“有名”二字的分量。

  学生活动:找出并朗读相关句子,理解更羸的身份和射箭技艺的高超。

  2、分析更羸射雁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更羸如何通过观察大雁的飞行和叫声,判断出其受过箭伤,并据此推断出只拉弓弦就能使其掉落的原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清更羸的分析思路。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如“更羸为什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大雁为什么会掉下来?”等。

  3、感情朗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更羸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通过示范读、齐读、个别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惊讶。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四、拓展知识,理解寓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更羸的品质和《惊弓之鸟》的寓意。可以提问如“你觉得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五、总结与作业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更羸善于观察、分析和判断的品质以及《惊弓之鸟》的寓意。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复述故事、写读后感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6

  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0:30

  地点:xx班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老师

  授课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教学讲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4、指导书写。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

  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

  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

  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黑板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讲读全文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看小黑板思考问题。

  提问讨论: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射箭经验特别丰富,技术特别好的人。这样开头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样一个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学生回答:“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教师过渡语: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看下文。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讨论:

  ⑴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画出关键词。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飞 拍翅膀 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师过渡语: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

  3、默读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对话中找画后读。学生画后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提问: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学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话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后三句讲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教师导读并板书:

  飞得慢——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惨——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学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为前面的事实证明了“拍了两下翅膀”说明大雁在使劲。“直掉下来”说明大雁一点也不能飞了,这与更羸说的'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

  ⑶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全班同学共同体会文章是怎样将这段话写清楚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悟出道理,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从课文前后联系中我们发现,更羸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正确的。那么你认为他是射箭能手吗?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学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学生回答:我佩服他会观察,同时会分析。

  教师总结:对,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分析的习惯,同时随着知识的增多,更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结论趋于正确。今天,我们学习了“惊弓之鸟”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回答:被弓箭吓怕的鸟,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据板书情况进行复述练习

  要求:复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书。可用转述方法,讲给别人听。

  四、作业

  将成语讲给父母听,评价反馈。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篇7

  时间:20xx年xx月xx日08:30-09:15

  地点:xx班

  授课内容:《惊弓之鸟》

  授课教师:xxx老师

  授课内容:

  1.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张弓、一支箭,引导学生思考弓箭的用途,然后引出古时候射箭能手更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惊弓之鸟》,并引导学生初步解释题目。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把握: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难读生词,如“魏国、郊外、拉弦、悲惨、愈合、孤单失群、更羸”等。

  3.精读研讨,深入理解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语气。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不同角色的语气变化,如魏王的疑惑、惊讶,更羸的自信、沉稳等。

  (2)讨论交流:

  1)找线索:引导学生找出更羸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线索。

  2)分析原因:学生讨论更羸观察到的现象(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以及他由此做出的分析(大雁受过箭伤、孤单失群、听到弦响害怕等)。

  3)推理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更羸的推理过程,即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他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结果。

  4)重点句子解析:如“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体会更羸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分析。

  4.扩展激趣,积累成语

  (1)认识更多成语:教师出示其他成语,如“望梅止渴”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更多成语。

  (2)理解成语寓意:结合课文和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本意和比喻义,即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十分害怕的人。

  5.总结提升

  (1)情感升华:教师总结课文,强调更羸的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品质,鼓励学生也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2)激发兴趣:再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鼓励学生多读成语故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来积累成语和增长知识。

  6.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体验,通过创设情境、质疑过渡、反思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习惯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长和提升。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4-18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3-15

窦桂梅古诗教学实录03-27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04-08

古诗教学的课堂实录01-28

《音乐与影视》教学实录及反思09-27

有关诗词静夜思的教学实录10-05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10-12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