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佛光寺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光寺导游词 篇1
亲爱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游览的最后一站,我们特意给大家安排了一出压轴大戏,那就是被誉为亚洲第一古建筑的千年古刹佛光寺。五台山堪称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木结构建筑史,这里保存了我国现存几乎所有朝代的木结构建筑,不仅拥有中国最为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佛殿,还有宋代洪福寺大殿、金代佛光寺文殊殿和延庆寺大殿、元代广济寺大殿以及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建艺术博物馆”,而佛光寺则无疑是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峨谷——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之路)
我们现在来到了豆村镇,豆村是通向佛光寺的门户,从这里到佛光寺还有5公里。过了豆村,我们就进入了峨谷。峨谷北起代县峨口镇,南至五台豆村镇,总长50公里,分布着白云寺、圭峰寺、秘密寺、峨岭寺、古法华寺、古竹林寺、佛光寺等十余座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大寺,是五台山除清水河谷外第二条寺庙密集带。五台山古属代州,而从代州上五台山最近的道路就是峨谷,这使得峨谷成为了历史上重要的朝台古道,五台山四关之一的西关峨岭关就坐落在峨谷之中。当年净土宗祖师昙鸾和花和尚鲁智深上五台山走的都是这条路,而1937年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山鼻祖梁思成和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林徽因两位先生,也是沿着这条千年古道踏上了寻觅佛光寺的最后征途。
梁思成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梁启超。《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梁启超教子的成就绝对不亚于窦燕山,在他的众多子女中,有著名的考古学家梁思永,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梁思成,他在二十年代时先后就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是中国第一代受过正规教育的建筑师。据说在赴美求学之前,梁思成对建筑这门科学几乎一无所知,他对建筑学的兴趣主要是受了未婚妻林徽因的影响。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建国后她和梁思成一起主持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当时,日本人放出话来:“要研究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到日本的奈良和京都来!”这让梁思成感到了莫大的耻辱,泱泱中华,东方文明的发祥地,难道就真的没有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遗存吗?而事实是,中国人向来“重文史,轻技艺”,建筑艺术只是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在匠人手中相传,从来没有像西方那样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艺术来对待,因此,也就从来没有人对中国古建筑作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致外国人都认为中国的大地上早已不存在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正因为如此,梁思成和林徽因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条件,回到了动乱不安的祖国,并从1932年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遗存的古建筑。15年间,踏遍华北、江南和西南的190个县,共调查古建筑2738处,辽金时期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宋代的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太原晋祠圣母殿,一座座伟大的木结构建筑先后被发现了,唯独没有唐代的建筑。梁思成很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法国探险家伯希和绘制的《敦煌石窟》第六十一窟的宋代“五台山全图”,图中的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马上查找明代镇澄法师的《清凉山志》,得知佛光寺不在五台山寺庙群的中心区。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所谓著名的古迹由于遭受天灾人祸和后代重建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往往不易保留古老的建筑。于是他决定去碰一碰运气。1937年6月,他和林徽因带着莫宗江和纪玉堂两位学生来到了五台山。在豆村,他们不得不放弃汽车换乘骡子入山。那时的山路不像现在,十分陡峭,有些地方,连骡子都战战兢兢不敢通过。终于,笼罩在绚烂余晖中的佛光寺迎来了无限虔诚的造访者。那真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隐没千年的东方古建筑的圣殿终于初次展露出了自己的雄姿,那深远的出檐、硕大的斗拱都充分说明,这是一座唐代的古建筑!这既像一部封存已久的宝藏被突然打开,又像一颗沉入海底千万年的明珠重新现世。
(佛光寺山门前,梦回唐朝)
这是佛光寺的平面示意图,在这里,我把佛光寺给大家做一个概括性介绍:佛光寺位于五台山南台西南海拔1320米的佛光山麓,距台怀镇47公里,寺院坐东向西,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是开阔的泗阳河谷地,寺周松柏苍翠、环境幽古。全寺占地34000平方米,现存唐代、金代、清代殿堂楼房120多间,唐代经幢3座,金代经幢1座,唐代和明代牌匾4幅,北魏、唐代和金代古塔8座,其中有1座北魏塔、6座唐塔、1座金代塔,还有12通石碑和330余尊唐、金、明三代彩塑,以及数百平米唐、宋、明时期的珍贵壁画,真可谓是中国古代文物的大观园。因此,早在1961年,佛光寺就作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第一号文物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既然佛光寺是举世无双的国宝,所以我们进入寺中一是坚决禁止吸烟,二是悉心保护环境,寺中建筑物上坚决禁止刻划,寺中花草也是绝对不可以采摘的。
在进入寺院之前,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是这株唐代的卧龙松,它又象一棵迎客松,正在张开臂膀欢迎我们的到来。好!那就让我们怀着最虔诚的心情,穿越千年时空,梦回大唐盛世,享受佛光的沐浴吧!
(唐乾符四年经幢前细说佛光寺的建筑布局、历史背景和文物价值)
这是一座唐代乾符四年的.经幢(877),在这里,我把佛光寺的布局特色、历史背景和文物价值给大家做一个大致的汇报。
首先来看看寺院的布局:进入佛光寺,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虽然寺院面积多达34000平方米,但几乎站在院内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将寺院的全貌一览无余,这种“开门见山天地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风格,和其它寺院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小园香径独徘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大唐文化的性格。那时的中国文化胸怀坦荡、自信十足,有包容天地的气魄,可以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呈现出一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佛光寺的布局正是体现了这种开放、包容、质朴、大气的盛唐气象。我们看:佛光山从三面环绕全寺,寺院前方是豁然开朗的山川河谷,作为全寺的主殿,东大殿建在高高的山腰上,以一种君临万邦的气势威压着全寺。相对于东大殿,寺院中轴线上另一端的建筑——清代重建的山门,则显得平淡而局促,与东大殿的雄伟壮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轴线的两端原先有两座配殿,形成了和中轴线十字交叉的副轴线,但北侧的普贤殿在清代一场火灾中被毁,只留下了南侧这座文殊殿,这座配殿几乎和东大殿一样宏大壮丽。全寺整体布局构成了全国现存寺院中独一无二的十字轴线,轴线上层次座落着上、中、下三层庭院,整座寺院显得和谐大气、疏朗开阔。
再来说历史背景:关于佛光寺的始创年代,宋代的《广清凉传》中有记载,说是北魏孝文帝(一说是孝文帝册封的羌族领袖宕昌王)朝拜五台山,在返回首都平城的途中路过这里见到了佛光,因此建寺纪念,并赐额佛光寺。到了唐代,佛光寺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大寺了,当时东大殿的位置上,是一座恢宏壮丽的三层九间弥勒大阁,阁中塑着七十二圣贤和八大龙王。但是在紧接着的唐武宗灭法时,这座大阁和全国众多寺院一起毁于一旦。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其它三次都发生在国家分裂的时期,而只有唐武宗灭佛是在大一统的年代,所以灭法的规模要远大于其它三次,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所受到最大的一次打击,史称“会昌法难”。这次灭法起因于佛教和道教的宗教争端。唐朝皇帝姓李,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也姓李,所以道教理所当然成为了唐朝的国教,因此在唐代佛教和道教的竞争过程中,佛教往往处于劣势。而到了唐中期以后,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全国境内大小寺院林立,兼并了大量良田、庄园,在寺院荫庇下的人口又享有各种免税、免役特权,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收入。而唐武宗时期平定藩镇叛乱的军事行动,使本来就十分拮据的国家财政越发捉襟见肘,这就促使他不得不从寺院手中夺取大量人口和土地,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使武宗最终下定决心全面灭佛的原因有三:一是会昌三年九月,长安城中有传言说泽潞藩镇的奸细隐藏在寺院中;二是道士们编造谶语向武宗恶毒构陷佛教,声称有人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便有黑衣人登位理国”,并揭示“十八子”即唐朝国姓——“李”,“黑衣人”便是僧人;三是武宗一直想成仙,但是没有进展,于是道士们说这是佛教的黑气阻碍了成仙的道路。武宗于是在会昌五年(845)正式下达了灭佛诏书,到年底时,全国共销毁寺院四万多所,僧尼还俗二十多万,解放奴婢十五万人,没收土地十万顷,收缴的佛教供器全部铸成钱币和农用工具。可是仅仅一年后,武宗就因为服食仙丹中毒而亡,年仅33岁。武宗驾崩后,他的儿子唐宣宗一即位就开始大兴佛教,并开创了大唐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人称“小贞观”。大中九年,唐宣宗特许修葺佛光寺,由长安的宁公遇夫人和三次主持皇帝废立的大宦官王守澄等人捐资出钱,愿诚和尚主持修建,大中十一年(857)(一说大中十年)建成了这座东大殿。唐代以后,金代天会年间又修建了文殊殿、普贤殿和山门,清代又重修了被毁的山门并新建伽蓝殿和香风花雨楼等建筑,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佛光寺导游词 篇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在五台山南台西麓。这座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就是公元471至499年。历经岁月沧桑,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857年,进行了重建。
佛光寺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无一不是珍贵的文化瑰宝。
佛光寺坐落在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巧妙地处理成了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较为宽阔,建有金代建筑文殊殿。第二层平台上是近代建造的次要建筑。而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面建有正殿,也就是俗称的东大殿,东大殿后侧紧邻山体。东南侧还有师祖塔。
整个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多达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是珍贵的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则是金代建筑,其余的多数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走进佛光寺,您会感受到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这里殿堂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朗,主次分明。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建筑的魅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高超特色。
朋友们,让我们一同漫步在这古老的寺院中,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
佛光寺导游词 篇3
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佛光寺参观和游览。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佛光寺。
佛光寺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孝文帝年间,面积3.4万平方米。坐东向西,与一般的寺院不同。寺院的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面临开阔的泗阳河古地,是中国古代文物的大观园。
全寺整体布局构成了全国现存寺院中独一无二的十字交叉轴线。从建筑布局来讲,这种开门见山天地宽的寺院布局风格,同其他寺院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小园香径独徘徊大相径庭,呈现的是盛唐气象。梁思成先生称赞佛光寺诚中华第一国宝也。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登上前面的台阶,去欣赏这些光辉中国古建筑史册的奇迹。
眼前的这座东大殿是中国木结构成熟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作。梁思成先生将东大殿的唐代建筑、塑像、壁画、题字誉为四绝。
(建筑)
唐代建筑和唐以后建筑的区别,一是柱身比较低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但到了宋代以后,人们开始坐上了椅子,于是宋代以后的建筑开始加高柱子,还有就是斗拱。在这里,中国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层数最多,最为雄壮的斗拱承托出中国古建筑最为深远的出檐,除了斗拱,大屋顶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另外一大特征;宏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显得不再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鸱吻、瓦当的装饰、笨重的屋顶便变得舒展轻巧起来。
(塑像)
除了这些佛像外,东大殿还有两尊非常珍贵的写真像,一尊是佛坛的左侧的重修东大殿的宁公遇夫人。另一尊为愿诚法师写生像。
(壁画)
东大殿的壁画共有30平方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佛座后的唐代壁画,内容是天王降服妖魔鬼怪,另一部分是内柱额枋上总长4.5米,高0.66米的8幅拱眼壁画。
(题字)
再来看大殿前檐的题字,为唐代游人墨宝题记。
(祖师塔)
东大殿的'左侧,是一座建于北魏的中国第二古塔—祖师塔。这座祖师塔是一座六角形两层砖塔。他的建筑年代仅晚于嵩岳寺塔。祖师塔的建筑特色可以说无处不在,两层门洞做成拱券式等都保留了印度早期佛塔的特征。佛光寺后的山坡和寺前的草坪上还保留着7座古塔,6座建于唐代,1座建于金代,这8座古塔都是研究我国古塔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也组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塔林。
(文殊殿)
祖师塔旁的这座经幢为文殊殿,是金代遗物,是我国佛寺中最大的配殿。(从外部看)大家来看这座斗拱,在水平交叉的十字拱之间斜伸出来的就是所谓的斜拱。斜拱的运用是辽、金时期建筑的显著特征。从殿内看,文殊殿最大的特点是将减柱营造法运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家是不是觉得从来没有一座古代殿堂让我们感觉到像文殊殿这样空旷宽敞?这就是减柱法成就的效果。
殿内四壁上还保存着570多年前的明朝所绘500罗汉图,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245尊,请大家绕殿内参观。
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有机会再来。
佛光寺导游词 篇4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大佛光之寺,我是导游员张xx。很多现代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梦回唐朝,但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国土上,大致有两个地方可以帮您实现心中这个遥远的梦。一处是敦煌莫高窟,另一处就是大家现在身处的这座千年古刹——大佛光之寺。
佛光寺位于佛教圣地五台山。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亚洲第一古建筑”“亚洲佛光”之称。他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将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字誉为于“四绝于一身”。称赞佛光寺是国内古建的第一瑰宝。
但在梁思成先生发现佛光寺之前,曾有日本学者扬言,“中国人要想看唐以前建筑,唯有到我们日本的奈良来”。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女士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了动乱不安的祖国,从1932年起,开始了艰苦的古建考察工作。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他们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调查古建2738处,一座座伟大的木结构建筑先后被发现,唯独没有唐代的建筑。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法国探险家伯希和绘制的《敦煌石窟》第六十一窟中的《五台山全图》,其中的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在1937年的6月的一个傍晚,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骑着毛驴来到了五台山。这天笼罩在灿烂余晖中的大唐建筑迎来了它历史上最虔诚的造访者。当他们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时,梁思成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终于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唐代木构建筑。在后来的回忆中,梁思成说,这一天是他十几年古建考察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天。在他们考察完佛光寺,走到山西代县附近时,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在这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这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今天我们看到佛光寺坐东向西,整座寺院松柏苍翠,环境幽古,占地34000平方米,但据说历史的佛光寺比现在要大得多,乡间有“上马关山门”的说法。同时大家可以发现,佛光寺的布局与我们以往看到的寺院不大一样。通常的寺院采取延中轴线分布,而佛光寺采取了我国现存寺院中绝无仅有的十字交叉形布局。所以,站在寺院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将寺院的全貌一览无余,这种“开门见山天地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风格与通常所见的寺院“庭院深深深几许”、“小园香径独徘徊”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刚才踏上的72级阶梯,我们眼前的这座大殿就是佛光寺的东大殿啦,整座大殿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台基低矮、檐柱短粗、斗拱硕大、屋顶出檐平缓且深远,整座大殿色彩单纯。”有人说,这大大的屋顶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鸟欲展翅高飞的样子。这正是大唐文化的最完美体现,是那种胸怀坦荡、自信十足、包容天地的大气魄。是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若赶上夏雨时节,整座院内香风花语,或在院中信步闲游,或坐在大大的屋檐下看骤雨垂帘,远山明灭,将近四米的出檐,再大的雨也不会溅到身上。可以如此悠然的感受夏雨带来的清凉气息,真的和唐朝无二致啊。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梦回到了久远的大唐王朝。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这壮观的景象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谢谢大家!
佛光寺导游词 篇5
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佛光寺,一同探寻这座千年古刹的奥秘与魅力。佛光寺,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约32千米处的豆村镇东北,隐匿于五台山南台西麓的佛光山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历史沿革】
佛光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北魏孝文帝时期,那是公元471年至499年间,距今已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岁月悠悠,沧桑巨变,但佛光寺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繁荣。唐代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佛光寺迎来了它的又一次重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唐代建筑艺术遗产。
【建筑特色】
步入佛光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精妙的布局。寺院三面环山,向西敞开,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方净土预留的一片天地。寺内主要建筑沿东西轴线巧妙布局,分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既体现了佛教的庄严神圣,又融入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佛光寺的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七间大殿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这里的建筑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坡度平缓,展现出唐代建筑特有的雄浑与大气。尤其是那粗壮的柱身、硕大的斗拱,以及古朴的彩绘,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非凡创造力。
而东大殿内的佛像设置,更是匠心独运。为了衬托佛像的高大与庄严,建筑者巧妙地将佛像伸出柱身之外,使佛像背后的光芒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佛像与建筑空间完美融合,体现了唐代建筑艺术在空间处理上的高超水平。
【艺术瑰宝】
除了建筑本身,佛光寺还以其唐代雕塑、壁画和题记而闻名于世。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更是研究唐代文化、宗教、艺术的重要资料。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塑,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与宗教信仰,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亲爱的朋友们,佛光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一座文化的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可以领略到唐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用心去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让佛光寺的美丽与智慧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大家!
佛光寺导游词 篇6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佛光山中的佛光寺。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就是471至499年。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857年进行了重建。
这座寺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佛光寺所处的位置十分特别,它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的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巧妙地处理成了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较为宽阔,建有金代建筑文殊殿。第二层平台上是近代建造的次要建筑。而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面建有正殿,也就是俗称的东大殿,东大殿后侧紧邻山体,东南侧还有师祖塔。
整个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是珍贵的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则是金代建筑,其余的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走进佛光寺,您会发现这里殿堂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朗,主次分明。佛光寺在建筑上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高超特色。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请大家自行游览。请大家要保持安静、文明旅行!
【佛光寺导游词】相关文章:
孔庙导游词_导游词05-18
经典的导游词11-16
导游词05-16
(精选)经典导游词07-20
经典导游词05-27
大明湖导游词导游词02-12
天坛导游词关于天坛的导游词01-07
武汉大学牌坊导游词_导游词06-25
关于日照的导游词 北京故宫导游词03-30
烟台的海导游词 烟台的海导游词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