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11-04 18:10:40
  •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锦集[5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篇1

  一、导入,解题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接诗词,有信心吗?

  海内存知己——

  故人西辞黄鹤楼——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师:读这些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送别诗。

  生:都是关于友情的。

  师:看来我们的古诗文中描写友情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篇关于友情的文言文。谁来读题?

  生2:伯牙绝弦

  师:“弦”不好读,再来试试。全班同学一起读吧。

  2、师: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技高超被称为琴仙,有一年中秋节出使楚国,行至江边一时兴起弹起琴来,这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传诵的故事——

  3、师: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呢?

  生:绝是断绝的意思,伯牙绝弦就是说伯牙割断琴弦,再也不弹琴了。

  二、初读课文

  4、师: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生: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师:是啊,身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自读提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在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6、师:这里面有两个字需要注意,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兮,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读文言文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咏三叹——读出古文的韵律美。指导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怎么理解这里的“谓”,老师查到这三种解释,你觉得应该选哪一种?

  生1:认为,以为;

  师:“世”怎么理解?

  生2:世上,人世间。

  师:是的,这种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的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比如在《杨氏之子》一文中的这个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是夫子家/禽,指“夫子家的鸟”,同样,在文中“谓”和“世”之间也要稍作停顿。谁来读一读?

  7、师:要想读好文言文,还要根据古文的韵律,给文章划好节奏,(出示划好节奏的课文)这样你是不是就会读了呢?试试吧。这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深入读文,理解知音

  8、师:《伯牙绝弦》是关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课文中哪句话说出了他们的特点?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9、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这一点?想一想。

  生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能不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生2: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就说,好啊,高高的犹如泰山一样;想到江河,钟子期就说,好啊,广大的像江河一样。

  师:“善哉”这里的善与前面的不一样,你怎么理解?

  生3:“善鼓琴”的“善”表示擅长,善于;“善哉”表示赞美,好!好啊,真美妙啊。

  师:用现代汉语还可以怎么说?

  生:真好啊,真棒啊。

  师:这样的一词多义的情况在古文中也是很常见的。看来我们的语言文字是需要细细品味的。

  10、师: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赞道——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泰山?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啊登上泰山后觉得天下都小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是五岳之首,是高山的代表,司马迁也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让我们一起读出泰山五岳独尊、顶天立地的气势。

  钟子期还说——对比前面的泰山,我们知道这里的江河也不是普通的江河吧?它们在文言文中是有特指的,你们知道是指的什么吗?

  生:长江和黄河。

  师:对,它指的是我国最大的江,长江,和我国最大的河,黄河。想到了长江和黄河,你的脑子里又想到了哪些词语和诗句呢?

  生1:波澜壮阔

  生2:波涛汹涌

  生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生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正是这样波澜壮阔的江河。你能读出泰山和江河的气势吗?

  11、师:俞伯牙被称为琴仙,那他的琴声中一定不仅仅表现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那你觉得他的琴声中有可能还表现了什么动人的情景呢?

  生1:平湖飞瀑

  生2:古木参天

  师:好,都去看九寨沟了,伯牙的琴声里还会有什么动人的场景呢?

  生3:徐徐清风

  师:有没有发现她说的这个词和前面不一样的地方?

  生:这是AABC式的词。

  师:(出示“皎皎明月”“潇潇春雨”“皑皑白雪”图),那我们同桌之间也来当一当伯牙和子期,看看是不是彼此的知音呢?

  伯牙鼓琴,志在志在,钟子期曰:

  “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

  12、师:正所谓伯牙所念——

  师:这里的“念”字与前文当中的哪个字意思是一样的呢?

  生:志

  师:对,念和志是一个意思,指伯牙心里想,伯牙心里想,钟子期必得之。那么,钟子期到底得到的是什么?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就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了吧?

  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是孔子对音乐的评价。尽美:主要指音调、节拍等形式的完美;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在古代,善是比美更根本的东西,子期叹伯牙琴声“善哉”,不仅是赞其音色美好,更是赞其寄托在音乐中的志向和胸怀。伯牙究竟是怎样的志向和胸怀呢?正如钟子期所说“峨峨兮若泰山……”是像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是像江河一样博大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志存高远、胸怀大志的志向。

  13、师:请你想象,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心里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了什么,钟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你是怎样的心情呢?这样一个与你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知志、知念又知心之人不正是你的知音吗?当你遇到这样的钟子期时,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呢。

  生1:悲痛

  生2:难过

  师:带着这种理解和体会齐读这一部分。“伯牙鼓琴……钟子期必得之。”

  四、知音之死

  14、师:从此,这曲《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而伯牙和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相传,伯牙和子期都觉得相见恨晚,相约来年的此时此刻还在此地相会,第二年伯牙满心欢喜地乘着扁舟而至,迎接他的却只有子期那冰冷的墓碑。读——(子期死,伯牙谓——)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琴声再起,对着的再不是子期那陶醉的神情了,再读——孩子们,你听,这断绝的仅仅是琴声吗?(志向,理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15、师: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在《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中都有记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篇2

  一、揭题导入:

  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读到的《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与我们平时读到的文章不一样。有时,我们也把文言文简单地称为古文。与古文相比较,我们今天常见的文章就叫白话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开始喜欢古文,喜欢古文特有的味道。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二、整体读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或者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文言文的朗读跟现代白话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现在再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学生再读课文。

  师:请一个同学读。

  指名一生读课文。(该生读得通顺流利)

  师:真是不简单!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没有做任何讲解,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再指名一生读课文。

  师:真好!我最欣赏她读的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善哉,峨峨兮泰山!”还有一个地方:钟子期必得之。“必得之”强调得好!第三个地方: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读得好!看来同学们读课文没问题了。现在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放慢节奏试试。

  学生放慢节奏再读课文。

  三、初解绝弦:

  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了百遍,但七八遍已经有了。那么文章的意思是不是自见了呢?是不是都理解了?好,考一考你们: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

  生:伯牙从此不弹琴了!

  师:好一个从此不弹琴了!“绝”怎么解?

  生:“绝”就是断绝。

  师:“绝”就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但是这个同学刚才却直接说伯牙从此再不弹琴了。他解释得真好!他不是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进行翻译,而是变成了我们现在能够理解的、经常在用的表达方式来说,看来他是真正读懂了题目的意思,他真会学习。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这样学会变通。

  师:文章的题目就提到了伯牙绝弦,那么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也提到了伯牙绝弦。

  师:文章的最后一句也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仅仅是把琴弦弄断,不再弹琴了吗?它意味着什么?它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生:宣告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知音了。

  师: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彻底地放弃了弹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绝弦不是一般的绝弦,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将永不弹琴,彻底地放弃弹琴!我相信如果我们继续读课文,你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对这篇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篇3

  师:好,同学们,上课!

  学生起立问好。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高兴,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学习。这节课,我们学习文言文、文言故事——《伯牙绝弦》。好,同学们读一读故事简介。

  (大屏幕出示)

  故事简介

  “伯牙绝弦”是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伯牙弹琴,钟子期听得懂他寄托在曲调中的心情。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于是破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学生们自己读。

  师:我听见了,读得不好听,情要如境,把自己的感情带到朗读里来。(教师示范读一句)再来读一次,读——

  学生齐读。

  师:这就好听了。好,再来读一读对伯牙的介绍,读——

  (大屏幕出示)

  人物简介

  伯牙,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技艺高超,善弹七弦的古琴。

  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人物,钟子期——

  (大屏幕出示)

  人物简介

  钟子期,春秋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拿板斧的樵夫。

  学生齐读。

  师:一位是音乐家,一位是砍柴的人,故事就在这两个人之间发生,一直很有传奇的味道。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大屏幕出示)美文吟读——语言品味。开始我们的学习环节,我们要做三件事,一起说——认读,

  (大屏幕出示)

  学习活动一:认读

  学习活动二:吟诵

  学习活动三:体味

  学生齐读:认读,吟诵,体味。

  师:好,先请同学读一遍课文,伯牙绝弦,读——

  学生齐读。

  学习活动一:认读

  师:好的,开始我们的认读活动。我们要细细地认读这样一些地方。

  (大屏幕出示)

  善鼓琴:

  志在高山: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谓:

  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现在,把时间给大家,你就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来说这些内容的意思,如,“善鼓琴”,擅长弹奏琴啊。好,说起来吧,各自说起来,大声地说。

  学生各自说。

  师:我们来看教学资料。

  (大屏幕出示)

  善鼓琴:善,擅长;鼓,弹。擅长弹琴。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高峻啊好像泰山一样。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妙啊,浩大啊好像长江黄河。

  伯牙所念:伯牙心里所想的。

  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一定能感觉得到。

  谓:认为,以为。

  知音:真正了解、懂得自己的人。

  乃破琴绝弦:于是摔破琴,弄断所有的弦。

  终身不复鼓:复,再,重新。终身再也不弹琴。

  学生齐读。

  师:读得好,现在就拿起笔,把你认为最需要批注在课文上的内容写下来。(学生一边记教师一边说)比如,“钟子期必得之”的“得”,你就不要把它说成是“得到”,它的意思是“得到”,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是“懂得”、“了解”、“感觉”。“知音”一词是一定要理解的,真正了解、懂得自己的人才叫知音。

  学生安静批注。

  师:好的,我们来了解一下“知音”两个字的含义。为什么说真正了解、懂得自己的人叫知音呢?而不是其他的说法呢?原来,所谓知音,就是钟子期能够听得懂伯牙琴声里面含有的内心情感,知音,声音,这是一个典故,保传下来,就是内心能够很有相通地方的人,有深切了解的人就叫知音。“知音”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个故事的大意。

  (大屏幕出示)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时,心之所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意在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浩大的江河!”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琴弦都割断,一生不再弹琴。

  学生齐读。

  师:这是多么珍视友谊的故事啊!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二环节的学习。

  学习活动二:吟诵

  师:刚才大家的朗读我已经听见了,我认为还要进行几次的训练,我们的朗读就更高妙了。

  一吟在“节奏”

  师:第一次训练就是“节奏”,大家的节奏刚才朗读的'时候还有一点小问题,就是平均用力,那么我们根据节奏来读一读就不同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节奏就分开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节奏划分开,情感就出来了。好吧,试一试吧。

  (大屏幕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学生齐读。

  师:难点在哪里呢?“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就读清楚了,来吧,试读这一句,子期死,读——

  学生再读这一句。

  师:刚才这一句还是有一点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看,分得多清楚啊,再来读一遍,子期死,读——

  学生再读。

  师:这就好多了,再来一次,全文朗读,伯牙善鼓琴——

  学生齐读全文。

  二吟在“抑扬”

  师:好,继续优化我们的朗读,再来读,第二次读就注意“抑扬”,“扬”的地方是赞美,“抑”的地方是悲痛。我们先来读“善哉”的句子,扬起来,钟子期曰,读——

  学生齐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教师做上扬手势,“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一词教师和学生齐读。

  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语调深沉),抑下去了吧,来,子期死,读——

  学生齐读这一句。

  师:沉郁的语调,深沉的感情。好,读出这个故事的“抑扬”,伯牙善鼓琴,读——

  学生齐读全文。“善哉”教师做上抬手势,“子期死”教师做下按手势。“终身不复鼓”教师跟读。

  师:朗读,有一个秘诀,就是要有控制力,“抑”和“扬”都属于控制力的内容。好,刚才读得好,继续——三吟在“层次”。

  三吟在“层次”

  师:这个故事里面是有一处停顿比较长的时间的,在哪里停呢?我们就要思考,想一想吧,哪个地方需要比较长的停顿?可以举手说话。

  生1: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之后,因为之前是讲两个人如何配合的事情,之后是子期死后,伯牙所做的事情。

  师:人活着的时候和人死之后的时候,很明显的层次。所以在“子期死”之前有很长的停顿。我们来试一试,这样就把故事读清楚了,就表明了你读懂了故事的结构、层次、内容。

  (大屏幕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是两个故事,人活着的时候是怎样的知音;人死去了,另外一个又表现怎样,应该怎样读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停一下,然后再是“子期死”,这个就读清楚了。好,试一下,注意控制力,伯牙善鼓琴——

  学生齐读课文。

  师:有了那么一点味道,但是还是没有控制好,过一会儿我们就在背诵的时候来训练自己的控制力,四吟在“背诵”。

  四吟在“背诵”

  师:看,一吟在“节奏”,二吟在“抑扬”,三吟在“层次”,四吟在“背诵”。每一位同学现在要开始背诵,这一定要把层次在自行练习时读清楚,请同学们自由的背读,开始吧!

  学生背读课文。

  师:同学们是不是在预习完就开始背诵了?我听出来了,同学们习惯于快乐的学习,但是不习惯体味深沉的感情,所以我们的朗读在“深沉”二字上不够,特别是“子期死”这个地方我们“沉”不下来。注意啊,我们来背,层次要表达出来,情感也要表达出来,伯牙善鼓琴,背——

  学生齐背课文(教师适时手势)。

  师:哎,给我们全班同学每位同学一个表扬。好,继续我们第三个活动的学习。

  学习活动三:体味

  (大屏幕出示)

  话题: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知音”的含义。

  师:体味,这个时候就要动笔,阐释一件很有趣的事,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知音”的含义。比如你要分析一个地方,然后指出来——这就是“知音”啊!懂了吗?你要分析一个地方,然后告诉我们——这就是“知音”。好,手上的笔拿起来,开始在书上写。

  学生静思默写后师生交流对话。

  师:好吧,我们开始阐释,举手说话。你先来,谢谢你——

  生2:我认为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可以看出是“知音”,子期死后伯牙就再也没有知音了,所以他们是非常好的知音关系。

  师:说的好,他说的很好,但是他有弱点,在哪里呢?他说了两个地方,但是阐释了一个地方,我们就说一处就阐释一处,你的话题就很集中,表达就很明晰,好,谢谢你。好,请你来——

  生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认为真正懂得自己的人才能叫“知音”。

  师:也说的很好,但是你的弱点在哪里呢?“必得之”这三个字要阐释啊,把这三个字阐释清楚了,这个句子里深刻的含义就懂了,然后你再说——哦,这就是“知音”的含义啊,就更深刻。你要说吗?好,谢谢你——

  生4:我觉得“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句话可以看出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因为只有知音才能看出来伯牙的心里所想。

  师:恩,是听出来,伯牙所想的那种向往寄托在他的琴声上,钟子期听得出来,这就是“知音”啊,好,谢谢。这就叫根据课文内容来品析、来阐释,把课文读熟、读美。继续说,请你来——

  生5:我可以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伯牙他心里所想的,钟子期肯定能知道,一个真正能听懂内心声音的人才能叫自己的“知音”。

  师:是啊,“必得之”的“必”你就说清楚了,肯定能够了解,能够感受,一定能够知道。再来,哪一位?还要说话,好,再说吗——

  生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觉得他的知己死了,再没有人能听得懂他说的话了,也没有人听得懂他谈的琴了,所以他就把琴弦割断,再也不弹琴。

  师:对,这四个字多有表现力啊,“破琴绝弦”,琴,摔了,弦,割断,再也不弹琴,这其实是很悲壮的写照,为什么?因为知音不在。所以“破琴绝弦”就表现了“知音”两个字的力量,说得好,哪一位再来?光读不行,一定要学会分析,好,谢谢你——

  生7:我觉得“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知音难觅,所以伯牙只有一个知音能够听得懂他的琴声,所以“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说的好,伯牙认为全世界上也没有听得懂他琴声的人,所以这个时候伯牙的心里一定是十分的悲伤,失去了知音。好——

  生8:我觉得这句话还能体现出伯牙为了子期能放弃自己最心爱的琴,这也是很难得的。

  师:“终身不复鼓”啊,这个词用的是很有力度的,不是说一会儿不弹琴,几天不弹琴,是终身不再弹琴,就是来纪念他这位最好最好的知音朋友。

  生9:“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伯牙与钟子期心灵相通。

  师:心有灵犀。好,谢谢大家的阐释,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像这样的阐释应该是说几句话,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一下,最后表达你的观点,大家做的很好。我们来看,慢慢地读起来,伯牙善鼓琴,读——

  (大屏幕出示)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写他们心有灵犀。这就是“知音”。

  学生齐读。

  师:把“总领全文”批注在书上,它是整个故事的概说,然后后面就细细地写如何擅长弹琴,如何善于理解的。一开始就写他们心有灵犀了,所以这就是“知音”啊。再读——

  (大屏幕出示)

  2.“志在高山”表现伯牙的志向之崇高,钟子期在琴声中体会到了他的志向之高。可谓“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是选择的第一个材料,来表现总说领起全文的那句话的内容,就把“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给具体化了,好,旁批——具体的材料之一,不就把“知音”写清楚了吗?这个“志在高山”可以解释两重意思,第一就是弹琴的时候想到了高山,再一种解释就是弹琴的时候把心中的理想寄托在与高山有关的曲调上。好,再来读——

  (大屏幕出示)

  3.“志在流水”表现伯牙的志向辽远,钟子期在琴声中体会到了他志向之浩大。可谓“知音”。

  学生齐读。

  师:好,这应该旁批哪几个字呢?我就不说了,你们应该知道了吧。我还要落实一下,到底批了哪几个字?(生回答)对了,具体的材料之二啊,聪明啊!好,再来读——

  (大屏幕出示)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写出了两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契合,这才是“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是照应第一句话,写上“照应前文”,小小的一篇文章,很讲究啊,继续读——

  (大屏幕出示)

  5.“破琴绝弦”表现伯牙痛失子期后那震撼人心的悲痛之情。这是在表现“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个材料就是单独的从伯牙的角度来表现“知音”的,是“震撼人心的悲痛之情”。继续读——

  (大屏幕出示)

  6.“终身不复鼓”表现了失去知音后的痛苦,更体现了“知音难觅”的古典情怀。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说是“古典情怀”呢,现在我们有时候感慨“知音难觅”啊,其实就是折射了古典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的情怀,我们中国人是很讲究“知音”二字分量的。好,把“古典情怀”旁批在课文的尾部。这个故事就是写的纯洁的友谊,就是写的珍视友谊那样的一种“古典情怀”。啊,最后一句话——

  (大屏幕出示)

  神往和渴求充满高尚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伯牙绝弦》中的“高山流水”和“知音”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的一种独有的精神基因。

  好,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最后一词读书笔记——“高山流水”和“知音”都是典故,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精美的典故。“典”,“古典”的“典”,有时候有人说“高山流水”啊,你就要知道只是说的古典的情怀,说的就是“知音”。好,谢谢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知音之间的由衷欣赏之情和知音逝去的悲痛欲绝之感;

  2.抓住“善”、“峨峨兮”、“洋洋兮”、“绝”等重点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意思,学到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

  3.借助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知音相遇的幸福和子期逝去带给伯牙的悲痛之感,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并体会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4.学习文中涉及到的文言文的常用语言现象,比如“一字多义”、“语气词”、“叠词”,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5.在深入体会伯牙和子期的内心情感的基础上,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感受艺术沟通心灵的巨大魅力。

  【课堂教学实录】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早上好,和大家一起上课,我非常高兴,我们的学习一定是非常愉快的。台下坐着的老师都是来听我们上课的,先和老师们打个招呼。

  生:老师们好。

  师:老师们来自于五湖四海,据说20多个省份呢!同学们刚才听过我的介绍了,我姓罗,叫罗凯,我平时喜欢运动,也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我觉得那是一种享受!谁来介绍介绍你自己?让我们认识认识你。

  生:我叫张xx。

  师:名字真好听。

  生:大家好!我叫贾xx。

  师:真有礼貌!我看到台上小伙子特别少,咱问个男生。

  生:大家好,我叫刘xx。

  师:你平时喜欢干什么?

  生:我喜欢踢足球。

  师:我也喜欢踢足球,不过可惜从没进过球。同学们,大家平时喜欢听音乐吗?

  生:喜欢。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听几段音乐,一会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看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第一首,闭上眼睛了。

  (播放第一段乐曲)

  师:谁来说?这节课第一个举手发言的,真棒!

  生:我仿佛看到好多马在草原上无忧无虑地奔跑。

  师:是无忧无虑地奔跑吗?谁再来说说?

  生:我仿佛看到了在碧绿无垠的草地上,有一群马,他们在无拘无束地奔跑。

  师:说得多好啊!碧绿无垠的草原!刚才的旋律是不是比较激烈,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吗?

  生:这首曲子叫《赛马》。

  师:对啦!

  生:这是二胡名曲《赛马》,他展现的正如刚才你说的茫茫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景像。

  师:第二首曲子,闭上眼睛。

  (播放第二段乐曲)

  师:你听到什么画面了?

  生:我听到幽静的山林,瀑布从山上流下来。

  师:真是令人向往的画面啊!这边同学再来说说。

  生: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

  师:听着就心旷神怡啊!这首曲子叫《山林鸟鸣》,为我们展现的是茂密的森林之中,鸟儿鸣叫飞翔的.美好画面!

  师:音乐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用它独有的方式为我们描绘着美好的画面,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听了两段音乐,我们准备上课吧?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二、读好课题,理解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课文。谁来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题目中有个字可不好读,(指着弦)怎么读?

  生:弦。

  师:我来注上拼音。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再读。

  生:弦。

  师:字音读准了,“弦”是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小提琴、二胡上面那些琴弦。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弦”有几种解释,这里指的就是乐器上发出声音的线,见过带弦的乐器吗?

  生:古筝、二胡、吉他……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罗老师给你看一样弦乐器你肯定没见过。

  (出示古琴图片)

  师:认识不认识?

  生:是古琴。

  师:古琴你都知道,真了不起!你找到琴弦了吗?数数有几根。

  生:七根。

  师:古琴因为有七根弦,所以又叫七弦琴。弦可是琴的灵魂啊!

  师:那绝弦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就是再也不弹琴了。

  师:谁再来说说?

  生:伯牙把琴弦弄断了,再也不弹琴了。

  师:伯牙断绝了琴弦。题目该怎么读?

  生:伯牙绝弦。

  师:你再来读。

  生:伯牙绝弦。

  师:你们俩理解得都不错,听老师读:伯牙绝弦。大家齐读。

  生:伯牙绝弦。

  师:告诉大家,这可是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故事,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把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

  师:拿起课文纸,放开声音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可以做一下记号。

  (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这是一篇古文啊,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乃破琴绝弦”的“乃”不大好读。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个“谓”很难理解。

  师:不好理解,的确。还有没有不好读的句子?

  生:我觉得“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太好读。

  师:你这不读得很好嘛!

  生:不好理解。

  师:噢,所以读起来有点别扭。一会儿我们就来理解理解。同学们没有提到这两句,但是我觉得并不好读。大家能读好吗?试试。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得好不错,但不能说是读好了。这两句关键就在于这几个字,大家注意这几个字,他们是什么词啊?

  生:语气词。

  师:注释中写得很明确,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告诉大家一个朗读小窍门,读语气词的时候啊,先一延长,再一停顿,这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自己试一试!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语气词读得特别好!听老师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谁再来读?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语气词读会了,这两句也就读好了。刚才有同学说这一句也不好读, 要读好这一句,你得特别关注这里,“谓世”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为什么?

  生:两个词。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世”是一个意思,“谓”是一个意思。

  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谓是“觉得”的意思,世是“世界”的意思。

  师:同学们,谓表示认为,而世表示世上。每一个字就表示现在一个词的意思,在古文中这叫做单音词。读单音词的时候,应该在“谓”和“世”中间稍加停顿。谁来读给我们听听?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要稍加停顿,你再来读。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里的确很难读,难就难在这停顿的度不好把握。听老师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自己再练练。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我听到同学们读得可以了。读好了语气词和单音词,大家就能把课文读通了,自己把课文放开声音再读一遍。

  (学生练习读课文)

  四、读懂课文大意,掌握

  巩固理解古文的方法

  师:我听到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有文言文的味道了!对于古文来说,如果明白了他的意思啊,可以读得更自然,更流畅。我听说大家前段时间学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你都学到了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生:查网络,查工具书。

  师:他一口气说了俩,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查工具书,我记下来。还有吗?

  生:可以问老师,看注释。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不错,看来大家古文学得很扎实。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文言文中一些关键词句搞明白。接下来,借助这些方法,和你的同位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

  (合作说文章大意)

  师:我听到大家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看这里,谁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师:这个“善”字,课文中并没有注释,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我是联系下文理解出来的。

  师:这个方法用得不错!第二句的意思谁来说?

  生: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高的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像流水……

  师:谁来帮帮他?

  生: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真妙啊,就像滚滚的江河流淌在我的眼前。

  师:你说得也真好、真妙啊!这个志是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心里。

  师:心里怎样?

  生:心里想的。

  师:这一句里也有两个善,和前面两个意思一样吗?这两个善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样?就是“好啊,真妙”的意思。

  师:同学们看,文言文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却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做“一字多义”。下一句。

  生:钟子期心里想的,伯牙都能听得到。

  师:这次自信多了,这个“念”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想的。

  师:和前面哪个字意思一样?

  生:志。

  师:同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语来表示,这也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现象。最后一句。

  生:子期死就是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

  师:解释得很好,“乃”怎么解释的?

  生:于是,就。

  师:和《杨氏之子》中“乃呼儿出”的“乃”是一样的。理解了这些关键的词语,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进而整篇文章就读懂了。那带着理解来读读课文?谁来?相信这次大家读得更好。

  (指名读课文)

  师: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读得的确有进步!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篇5

  师:仔细品读之后,我们能读得更有感情,更有古文的韵味!这篇课文讲了谁跟谁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起说。

  生:伯牙和子期。

  (板书:伯牙 子期)

  师:你了解他们吗?先说伯牙。

  生:伯牙是一位琴师,他是楚国人,在晋国当上大夫。

  师:他在哪儿弹琴啊?你来补充。

  生: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大夫、音乐家,被人尊称为“琴仙”。

  师:说得对,那子期呢?又是何许人也?

  生:子期是一个樵夫,就是天天在山上砍柴的。

  师:了解了这两个人物,想想课文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们两个是怎么遇上的?

  生:子期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他的力气肯定很大,心肯定没有那么轻柔,没有那么善解人意,怎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呢?

  师:这个很令我们费解。

  生:一个樵夫怎么能成为琴仙的知音呢?

  师:你很善于思考。他们看起来差别太大了!简直是天壤之别!其实说起身份地位,文中有一个字就能看出了子期的社会地位很低。看看课文,你能找到吗?找不到来猜一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听。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他有很大的官职就有很多事儿要干,就没法集中精神来倾听。

  师:你很会思考,但是不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对于人的去世的说法是很有讲究的,表示皇帝的去世用哪个字?

  生:崩。

  师:有爵位的人去世叫薨,将军元帅去世叫陨。文中写子期的去世用的哪个字?

  生:死。

  师:古代啊,表示老百姓的去世才直接说死呢!一个“死”字就写出了子期的社会地位。子期的社会地位真的很低。这样的两个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知音呢?咱先来说说,什么是知音啊?

  生: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

  生:懂得自己心思的人。

  师:大家都对知音有所了解,文中哪里能感受到他们俩是知音啊?仔细读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画句子)

  师: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啊?

  生:我画的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你从这里看出他们是知音,还有吗?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是你的感受。

  生: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很多地方很多地方都能体会到他俩是知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句。自己读读,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伯牙的心与子期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善哉!

  师: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这一段里头都写明了,伯牙想的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得到。

  师:同学们,伯牙想的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得出来,子期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文章第一句里有。

  生:善听。

  师:他的善听从子期这两句话中体会得特别明显。自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从中能听到什么?谁来说说。

  生:一个是听到了高山,一个听到了江河。

  师:当读到“峨峨兮”的时候你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啊?

  生:浮现出了一幅高高的泰山。

  师:去过泰山吗?

  生:去过。

  师:泰山是什么样的?

  生:是巍峨的。

  师:对,是我们山东的骄傲!子期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那这一句该怎么读啊?自己练练。

  师:我听你读得不错,读给大家听听。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泰山是巍峨的,是五岳独尊啊!怎么读啊?再找个同学读。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想象着洋洋江河的画面,谁来读第二句?自己读读。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得还可以,不过你能读得更好!同学们,江河在古文中特指长江与黄河,体会着子期脑海中的画面,谁再来读。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得真好啊!我们看到子期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幅的画面,那你还能听出什么?除了这画面。听老师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还能听出什么呀?

  生:我觉得他听伯牙弹琴听得很投入。

  师:他的心中涌动着什么样的情感。

  生:感动。

  师:感动?他不同意。

  生:应该是敬佩和喜爱。

  师:我觉得说得有道理,这两句该怎么读?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我们感受到了那巍峨宽广的画面,也能体会到子期心中的由衷赞叹。除了子期的善听,大家还能听出什么?问题越来越有难度了。

  生:就是伯牙弹得很好。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峨峨兮若泰山,好像弹出了泰山的巍峨。

  师:同学们,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这是什么意思呀?

  生:心里想的。

  师:接着说。

  生:他心里想要表现泰山,他心里想要表现流水。

  师:就能怎么样?

  生:钟子期就能听出来。

  师:钟子期要想听出来,首先伯牙得弹出来呀!这正是伯牙的善鼓之处。同学们呢,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刚才我们觉得差别这么大的两个人,好像找到了相似之处。发现了吗?

  生:都很善于表现一个事物。

  师:都很善于表现什么?

  生:都是很热爱音乐。

  师:说得好!伯牙和子期相遇之后,他们通过琴曲进行着交流。那你觉得伯牙琴声中表达的仅仅是高山流水的画面吗?子期听到的仅仅是这琴声吗?

  生:应该是对方的心声,伯牙在宫廷中弹琴,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听懂他的琴声,子期在山上砍柴,他的心也一定很孤独。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高山和流水”你觉得仅仅代表的是画面吗?还有什么?

  生:还表示着内心的孤独。

  师:在5000年的中华文化中,文人墨客对于山水情有独钟:高山往往象征高远的志向,流水经常代表宽广的胸怀。子期听懂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中画面吗?

  生:应该是对方的性格。

  生:对方想表达什么。

  生:泰山就是说伯牙像是在高高的泰山顶上一样,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

  师:说得多好啊!这高山与流水还代表者伯牙心中的胸怀和志向啊!我们现在说,伯牙和子期是知音,你知道什么是知音了吗?和之前有不一样的理解吗?

  生: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生:看到自己心思的人。

  师:对,知音应该是志趣相投、心灵相通的人。那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知音呢?

  生:我觉得是热爱音乐。

  师:音乐架起了他们沟通的桥梁,是音乐让他们相互欣赏,是音乐让他们感受到知音相遇的美好与幸福。现在的琴声可不仅仅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还是连接他们心灵的桥梁啊!知音相遇之后,通过一首首琴曲相互交流,伯牙可是一代“琴仙”呀,你觉得他的琴声中还会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生:伯牙在宫廷中弹琴,没有朋友,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好朋友互相玩耍的画面。

  师:其他同学说说。

  生:还有高大的树木,低矮的小草。

  师:说得好,郁郁的森林,茫茫的草原。

  生:我觉得还可能展现出一幅蓝天白云、万鸟齐飞的画面。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伯牙的琴声中可能也展现出“皎皎明月”、“袅袅炊烟”、“茫茫草原”、“徐徐清风”……,还有太多太多美丽的画面。如果你是子期,听到这样的琴声,会怎样赞叹呢?发挥想象,试着在课文纸下面写一写,可以借助老师提示的.,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

  (学生想象、练笔)

  生: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生:志在草原,钟子期曰:“善哉!寥寥兮若绿野。”

  师:伯牙和子期在一起,一个弹琴,一个听琴,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我们来通过合作朗读,再现一下这无比幸福的场景吧!谁读第一句?由你来,你读第二句,这三位同学依次读你们自己这一句。最后一句我们齐读。好了,准备好了吗?

  师:这一天,微风拂面,波涛阵阵,伯牙拂动琴弦,美妙的乐曲流淌从伯牙的手边出来,子期听着,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啊!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伯牙子期听音乐,聊志向,度过了从未有过的美好时光。他们相约,来年中秋再相见。第二年八月,秋风萧瑟,落叶飞舞,伯牙千里迢迢从晋国赶到楚国,来与知音相会,然而——谁来读?读读这句话?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我听你读得凄凄凉凉的。大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伯牙的悲伤和对子期的怀念。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生:从“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读出来的。

  师: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伯牙心中的悲痛,他的悲痛我们能够理解,可是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呢?和你的同位说说。谁来说?

  生:伯牙认为没有真正懂他音乐的人了。

  师:难道没有其他人了吗?再找一个知音不行吗?

  生:没有人比子期更了解他。

  师:没有人比得上子期啊,子期死了,他的音乐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资料,联系前边他们在一起的情景,再结合这段文字想一想。

  资料:伯牙曾为一国的宫廷乐师。一次,君王设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之作。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君王及大臣们的丝毫兴趣。君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这时,席上君臣都早已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

  生:在宫廷里弹琴,他觉得大家都不尊重他。

  师:给这些人弹琴是对音乐的一种亵渎啊。

  生: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再弹琴也没有用了。

  师:没有意义与价值了呀,所以她破琴绝弦。伯牙一摔、一绝,恰恰说明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知音在他生命中的分量。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被人欣赏,而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能沟通人的心灵!

  (板书:音乐的魅力)

  师: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成为知音的经典、艺术的佳话。相信已经留在了大家的心中,我们一起动情地诵读,表达我们对这对艺术知音的由衷敬佩!

  (配乐诵读)

  师:祝愿大家在人生的旅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知音!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3-10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6-29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3-09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5-28

《伯牙绝弦》说课稿12-31

(精选)《伯牙绝弦》说课稿10-17

伯牙绝弦作文11-19

伯牙绝弦说课稿02-21

《伯牙绝弦》说课稿01-16

【精华】《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