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生活总结>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01-13 07:26:08
  • 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2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1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顾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有得也有失,现将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我利用班队课及品德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并经常强调校内外的安全,发现危险行为,及时制止与教育。

  二、德育教育

  “文明、礼貌,健康、快乐!”是我校德育教育的方针;“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工作的核心;“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是我们班的班训。一学期以来,我和孩子们都在为之努力着。除了学习,老师还应该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会做人。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想教育。如:学到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学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品德课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把课内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另外,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学习安全小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我不当小皇帝”、“森林消防安全常识”等。这类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是立竿见影的。少队活动也是孩子们喜欢也容易接受的教育阵地。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学会一些技能,正确看待问题。特别是主题队会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是深刻的。如:母亲节是我让学生观看了《感恩——家庭篇》的演讲视频后,让孩子们积极投身到为妈妈做件事,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活动中去。我想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另外,黑板报、学习园地等也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育阵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能力。

  日常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能力,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1、我让全班同学轮流当值日班长,当值日班长的孩子,要负责给本组的孩子分派任务,检查值日情况(清扫用具的摆放、关门窗、是否干净等)

  2、班级小干部的培养。首先,我让每位班干部明确职责,定期找他们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并经常留意他们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3、特殊学生的教育

  一个班中总是有一些学生的成绩稍差一些,行为习惯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就采取一些教育措施,让孩子能有所进步。如:学习跟不上的孩子,我会利用中午在校时间辅导他,有时会布置不一样的作业给他们,让他们学会基本的知识,在课堂上我也会特意给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也来帮助孩子学习。而对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我首先找他们谈谈话,让他们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坏处,然后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掉坏习惯,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就得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配合,一起教育好孩子。

  4、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通过短信、打电话、当面谈的形式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家长提出要求;针对孩子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针对孩子的情况讨论教育的对策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使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地成长。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比如:要求学生做到随捡,在平时,我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总是弯下腰去捡起来。要求学生早点吃好,要把剩菜桶旁的油和垃圾清扫干净,我看见没有做好的地方,我就自己去擦。我发现我们班的卫生比原来干净了,偶尔会看见几个弯腰捡垃圾的孩子了。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对学生的发展的有益处。

  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辛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每当看到孩子进步了,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一学期的工作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把它做到更好。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2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第4课———4课时

  第二单元第5课——第8课————4课时

  第三单元第9课——第12课————4课时

  第四单元第13课——第16课——4课时

  第五单元第17课——第20课——4课时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11-15

小学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08-22

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01-11

小学品德与生活总结02-13

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01-05

小学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15篇12-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15篇)12-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精选15篇12-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总结12-16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