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学基本功训练、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宗旨。更好地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其专业化的发展空间,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的教师互动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桐柏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由桐柏县教研室牵头成立本工作坊。为此,特制定本工作坊计划。
二、发展目标
1、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态度、专业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得到发展,并逐步明晰自身教育教学风格、特色的走向。具体的个人发展目标是:以“合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争取成为学校学科有影响的教学力量。
2、探索通过助推全县青年教师的成长,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路径,从而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探索有效的教师研训模式,为学校研训工作积累有效的教师培训经验。
三、工作原则
①针对性原则。从思想业务入手,突出教师研训和课堂教学重点。 ②共享性原则。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主要活动方式,实现共研,共享,共成长。 ③创造性原则。发挥创新精神,努力使“工作坊”工作生动、活泼、有效,确保可持续发展。
④层次性原则。针对青年不同层级教师发展的需要,实施层级性研训与指导。
⑤实效性原则。活动植根于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躬身于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有针对性的探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教师的个人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
四、基本思路
(一)组织建设
1、工作室成员:全县政治教师。
2、特聘顾问:桐柏县政治学科教研专家或带头人。
3、指导组成员: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
(二)运行机制。
1、实行“拜师结对制”。工作坊每位成员要拜师结对,指导组成员全程跟踪督查,引领团队成员共同学习、研究和实践。
2、实行“带题研究制”。团队成员围绕工作坊的研究主题,再结合自身教学需求,自定研究微课题。
3、实行“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培养模式。即针对具体课例进行主题研讨,再围绕主题课例和主题研讨进行“微培训”,使“研中有训、训中有研”。
4、实行自主研修为主,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工作坊成员每周定期集中一次,活动保证“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进行集
中会课、观摩研讨、专题学习、课题交流等;同时将学校教研活动纳入工作坊的研修活动,增加彼此合作学习研究的机会;每次课例研训之后,指导组成员对参与者撰写的教学反思或听课随笔进行针对性点评。
同时,根据需求开设专题主讲,指导组成员到工作坊成员课堂听课,进行现场指导。
5、实行网上平台交流制。通过网上平台,交流共享研修体会、研究成果、优质课程资源。
五、活动安排
1、计划制定与上交及其点评。
2、参加网络学习研修活动。
3 、参加校本研修活动。
4、资料整理与上交。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2
在所有学科中,地理课成了大多数同学比较头痛的学科,特别是在初二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无法真正的领悟透知识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教学方法若多下功夫就会很有效的改善这种现状,针对初二学生学习现状,我计划从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入,着重研究地理课上的问题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一、实施办法
1、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情况精心设计问题。
2、课后认真反思所设计的问题有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总结经验。
3、多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4 、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不耻下问。
5、教学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6、多听课,听同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课,从中总结经验。
7、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8、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研措施。
二、问题设计达到的要求
1、导入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上好一节课开始很重要,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2、设置的问题不脱离生活。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地理就要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大问题。在教学中,有些地理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置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4、重视设疑讨论。课堂中好的成功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一个好的问题,除了具有通过它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的功能外,它还具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功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思考;它能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它能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好的问题设计势必会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力图循序渐进地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帮助教师懂得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教学的支持作用,理解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以技术来支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要树立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学校、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统一,促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研修目标
1.建设一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1 2.在校内及校际形成积极参与、规范科学、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氛围和习惯。
3.能够进行课程单元层面的教学设计,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运用集中研修学到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设计实施课程与教学。
4.取得能够反映校本研修的过程性和终结性成果的校本研修作业(资源包)。
5.探索把集中研修成果向课堂实践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
三、分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20xx 7 20―9 10)制定计划温故提高
教师在集中远程研修结束后,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和学员根据自己集中研修的'情况,分散学习研修内容,继续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反思自己的研修情况,查缺补漏,完善主题单元设计作业,进一步熟悉课程内容,把握要点,加深理解,写出研修总结。并结合学校、学生及教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规划校本研修课程。
制定计划
开学前及开学初,以学校(或校际)学科教师组成研修组,确定组长、技术指导、课堂教学执教者、记录员等,细化分工,明确职责。然后结合学校和学科情况,按照教学进度,确定10月份的某单元教学内容为校本研修主题单元,并设计研修进程,将校本研修纳入学校和学科的学期工作计划。
(二)第二阶段(20xx 9 11―11 10)实践应用一轮研讨
以学校或校际为单位,立足单元主题教学规划,以具体教学案例为载体,开展第一轮协同研讨。对选定的单元,首先从主题层面进行纵观设计,再对各个专题设计进行可操作的细化设计。研修形式可以采用先集中研讨,明确设计要点,再分工设计,再集中研讨,再分别改进,再整合优化的方法。要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都承担部分任务,且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基本具有同质性。根据研修组人数多少,可以每人承担一个专题,或者几人承担一个专题,进行专题教学设计。
此阶段: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学员协同设计。二轮研讨
在老师们完成各自分工任务后,研修组组织集中研讨,对主题单元设计和各专题设计进行分析讨论,整合优化,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由执笔者进行再次优化设计。一次研讨、修改后,再次集中研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由执笔者最后形成关于主题单元及各专题的设计方案,并根据需要收集各种课程资源,做好实施准备。
3此阶段: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学员协同设计。课堂实施
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按照教学进度,根据分工,实施课堂教学。
此阶段: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施。
三轮研讨
对于每一节课,研修组成员都要参与听课研讨,如果缺席人数多,则可以采用摄录课堂教学过程,课后通过观看录像的方法进行研讨。研讨时,对教学是否实现设计的目标、课堂进程与前期设计有哪些生成和意外等方面进行反思。既要看到优点,分析优点得以产生的条件。也要看到问题,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怎么突破。最后,形成反思报告。这些反思对以后的教学都会产生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如果条件具备,最好再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实施,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此阶段: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学员协同研讨。如有可能,课程专家团队对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指导,开展观摩活动。
(三)第三阶段(20xx 11 11―月底)反思总结反思总结
研修组对整个单元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形成关于整个主题单元设计的分析报告。归纳整理相关过程性和终结性材料,形成校本研修作业(资源包)。资源包可以包含各种与校本研修有关的纸质、电子及其他
4形式的档案,如研修计划、研修记录、课堂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总结报告、各种教学资源等。每位老师都要提交校本研修成果(作品),每个研修组可按照一定比例评选推荐本研修组的优秀教师作业(资源包)。
此阶段: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学员协同研讨。
四、考核评估
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教师校本研修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省项目办各学科团队则按照一定比例评选确定本学科全省优秀校本研修作业(资源包)。
12月初,首先由研修组组织研磨课例,进行自我评估,对整个校本研修过程、成果、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推荐研修作业;再由学校对每个研修组进行评价,组织“主题单元教学计划”成果资源包在线交流展示和评价推优。
12月中旬,各市、县(区)按照一定比例评选、推荐优秀学员的研修成果资源包。
12月下旬,省项目办组织总结、评估、表彰。
五、学科课程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
5学科课程专家团队要继续利用研修平台和现有渠道(如QQ群、电话、邮箱等)为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支持。如有条件,学科课程专家团队要深入学校,亲自参与校本研修的实施过程,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建议平台常开专家在线栏目,老师们对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随时提问,专家们也可以随时与老师们交流;每周可以设一个固定时段(如2小时),要求专家通过在线平台解答问题。老师们也可以通过专家在线平台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体会、收获和成果。在校本研修后,学科课程团队专家负责评选省级优秀校本研修优秀作业。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4
一、研修指导思想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培训。示范引领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和符合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测评系统,以“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采用诊断测评、分段引导、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本次研修为契机,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项目实施,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能力和水平。
3、通过常态化、校本化、科学性、针对性的课例研究,促进并优化学校教研文化,形成良好的交流研讨氛围。
4、通过研修学习,使教师形成自觉研修的习惯和能力,树立规范的自觉地、有效地备课,树立质量意识,使课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科研气氛浓郁。
5、提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整合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三、研修内容
1、加强教学研究。认真组织教师解读20xx修订版《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明确要求,通晓数学科教改方向,目标和任务。本学年的常规教研将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中心,抓住如何有效备课、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如何进行培优辅差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
2、教研活动要扎实有序开展。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研讨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极上好交流课、示范课,不断探索和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3、注重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引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研究教育案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开展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业务的校本培训工作。教师应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学习继续教育教材或教育教学书刊,并且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每位教师应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每位教师应结合实际写一篇有质量的专题小结或一篇优秀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或教育经验总结、教育教学论文并积极投稿或参加市县级选评。
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科研小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要积极、认真坚持不懈地做好小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学年将对参研教师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和考评,并相应给予奖惩。
5、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积极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四、研修方式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常态化培训。
1、混合式研修
①网络研修: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参与活动,研修档案。
②区域研修:问题指导,活动引领,跨校分享,提炼成果。
③校本研修:关注个体,聚焦问题,团队研修,学以致用。
2、主题研修,任务驱动
①自主学习:案例引导,学习课程,运用工具。
②协作学习:参与活动,交流问题,分享成果。
3、递进式主题研修
①主题明确,让学习发生在真实、有意义的实践情境中。
②任务驱动,以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
③网络自主学习与岗位实践、校本区域协作研修互为促进。
④提供支架,以自选课程和活动(任务)资源包作为支持。
⑤逐层递进,以阶段性实践成果深化学习体验、观察行为变化。
4、学员:体验个人工作室,上传研修资源,加入学科协作组,自我介绍,为他人点赞。学科指导教师:
5、创建校级网络学科坊,督促成员网上学习,发布阶段活动安排,并引导参训学员跟帖留言。
五、研修主要措施
1、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项目研修计划。
2、引导本校本学科学员加入工作坊,牵头主持工作坊,并与区域学科工作坊、项目组专家活动坊协作交流。
3、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本校教学实际,设计、主持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及在岗实践,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
4、做好分阶段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
5、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答疑活动,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对学员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6、让每位学员制定研修计划。
7、考核评定本工作坊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5
研修主题:物理与生活研修目标: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们编纂的《物理与生活》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分析论证: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教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6
校本研修主题确定
一、原则
(1)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探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如何优化课堂,变革课堂。
(2)把握设计的目的:在磨课过程中,结合具体研究主题,能够形成可推广或理论化的经验或策略。
(3)最终目的,能够形成一批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解决某个课堂教学问题的优质范例。
二、研修主题
确定路线1.研究内容选择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2.研究问题聚焦+案例实践
(1)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准备方式
(2)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3)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4)某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参与方式的设计探讨
(5)某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与管理方式的变革
(6)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课堂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7)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8)在线学习学生的引导与支持
(9)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10)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分析篇三:工作坊研修计划
工作坊研修计划
一、专题课程研修与教学实践准备(10月15日-11月5日)
主要任务:
1、学员完成个人研修计划并上传至工作坊(10月22日-10月24日)
2、学员完成专题课程的选课及1800分钟的研修,主题讨论15次,作业1项。
3、坊主发起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研讨。
4、学员参与工作坊的教学主题校本研修,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及配套课件。(10月30日前上交坊主)
二、专题课程研修及教学实践(11月6日-11月29日)
主要任务:
1、坊主发布安排学员上课安排表,并发起听课活动。(11月6日-11月20日)
2、学员参与听课活动,并记录听课意见。(11月21日-11月25日)
3、坊主发起教学评议活动,组织研修小组进行讨论并修改教学设计 方案和课件。修改之后,提交至工作坊。
4、学员进行教学实践佐证材料的整理并统一上传工作坊。(11月26日-11月29日)
三、专题课题研修与教学实践评议(11月30日-12月6日)
主要任务:
1、坊主发布阶段公告,检查学员的进度。(11月30日前完成)
2、组织学员观摩案例并进行讨论。
3、学员自我反思并在日志中发布教学反思一篇。(12月4日前完成)
四、研修成果整理与项目总结(12月6日-12月23日)
主要任务:
1、坊主完成校本研修经验总结,形成活动报告。
2、学员完成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心得并上传工作坊。
五、参加发展性测评。(12月24日)
【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02-01
心理工作坊个人研修计划12-08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10篇02-05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10篇)02-05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15篇02-01
初中语文工作坊个人研修计划11-28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集锦10篇)02-14
数学工作坊研修计划集合10篇02-14
名师工作坊个人年度研修计划范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