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师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师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的说课题目是《培养审美的眼睛》。(板书说课题目及自己的名字)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我设定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
2)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3)让同学们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部分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从而让学生们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三部分是我的'…)
首先导入新课: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对作品的价值判断等。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然后我会通过展示张萱的《捣练图》和米勒的《拾穗者》等相关作品,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
1、什么是美术鉴赏?(接下来就是本章节的第一个知识要点…)
首先我会举例说明鉴赏并不神秘,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
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
首先我会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让同学们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
2、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随后引出第二个教学重点…)
我会根据艺术门类和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分别展示课本相关图片。并提出两个相关问题:
1、各个图片分别代表哪种艺术门类。
2、除此之外还发现生活中有那些美术作品,它们是属于以上哪种艺术门类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列举自己生活中所发现和存在的美术元素,训练同学们主动思维的习惯。
3、美术鉴赏的意义(本章节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
通过以上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作品的分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我就会通过展示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和马蒂斯的《舞蹈》两幅代表作来说明美术鉴赏从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4、总结回顾:(最后是我对本章节的总结回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等,并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四、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老师!(擦黑板)。
XXX
XX年XX月XX日
美术教师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一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独特方式。”大班幼儿临近毕业,孩子们都依依不舍,互相交换礼物,每天都会和同伴开心在一起,感受着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带来乐趣,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主题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将主题以美术活动方式表现出来让孩子通过创作画面而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快乐。
美术活动是幼儿细化活动之一,于是从大班幼儿喜欢画画这一特点入手,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日常教学与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理解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情节。比如: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游戏等。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祈祷向导作用。因此,我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基础上,用绘画形式展现好朋友之间友谊,并合理地布置画面
2、能够准确画出二至三个小朋友在一起活动
3、体验好朋友即将离别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
大班幼儿喜欢画画,在观察和讨论基础上,以绘画形式展现好朋友之间友谊,并能够合理地布置画面作为本节课重点来解决;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和能力不同。引导幼儿画出和好朋友发生开心事以及好朋友相处情节作为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无限创造力。为了更好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
1、课前和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在日常中引导幼儿发现和好朋友在一起开心愉快事情
2、绘画纸若干、水彩笔、油画棒
3、绘画范例若干(好朋友在一起看书、跳绳、游戏等)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恩能够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现阶段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谈话法、观察法、示范法、讲述法等。整个活动我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为此我运用了操作法、讨论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以谈话形式导入主题,从兴趣入手提问:“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我们都有好朋友。”能说一说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事吗?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游泳、看书帮助他们整理衣物等。帮助幼儿回顾已有经验,并为下面活动做好铺垫。
环节二:教师出示范例图
我们和好朋友有很多愉快事情,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幅画,你们看看他们在和好朋友做什么?跳舞、做游戏、跳绳等。他们都和好朋友在什么地方开心在一起?
环节三:幼儿绘画,并介绍自己作品
我们也有好朋友,大家每天开心在一起,有许多开心事,请小朋友画画你和你好朋友吧?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作品。
环节四:教师小结
我们毕业了上小学,会分开,但是我们还依然都是好朋友,我们可以和好朋友打电话,周末时候也可以约好朋友一起出来玩。
六、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我通过提问和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绘画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是以肯定、鼓励语言评价孩子作品,多角度来发现闪光点。
美术教师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教材,课堂之本也。教学只有立足于“本”,才能让我的教学有的放矢。本课选自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我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本课属于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分析画面内容、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从人物的表情、姿态感受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之美,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欣赏能力。
二、说学情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参与到美术课程中来,充分了解学生是我授课的依据。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对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评价艺术作品的理性思维能力逐步加强,能够运用一定美术语言评价作品,对传统中国人物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不够深入,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其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美术作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特点,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对人物画作品进行欣赏,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感受,体会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
过程与方法:观察《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分析画面内容、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从人物的表情、姿态感受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之美,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没有重难点的课堂就像没有指南针的户外探险,容易令我的学生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因此,我设置的重点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欣赏方法。难点则是深刻体会传统人物画的传神之美。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法、提问法、情境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有备方能无患。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辅助我的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欣赏课旨在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过程,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情境导入
课堂伊始,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在导入的环节,我会朗读徐渭的诗句: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并提出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进而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画画当作寻常的事,图画里也能诉说历史,追求传神和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从而引出新课《传神与意境》。以此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环节二:作品内容识读
图像识读能力作为当今美术基本素养之一,是美术审美的基础和前提。我会展示《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提出问题:两幅作品都属于什么题材?表现形式是什么?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可以回答出两幅都属于中国人物画;在形式上,《韩熙载夜宴图》是工笔,描绘了人们宴乐的场景,而《泼墨仙人图》是写意水墨,画的是一位袒胸露怀的“仙人”。
接着,我会继续进行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分为几个部分?是怎样隔开几段画面的呢?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我会进行总结:《韩熙载夜宴图》用屏风和卧榻将画面分为五段:休息、清吹、宴乐、宾酬、观舞。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展开,是中国画中独特的构图方式。
采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寓知识与趣味之中,激发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兴趣。
环节三:形式语言审美
基于以上对作品的了解,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深入观察《韩熙载夜宴图》,思考问题:画面在色彩以及衣纹线条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学生仔细观察后,我将和学生共同总结:画家顾闳中在作品中运用的铁线描来描绘人物的服饰衣纹,线条工细流畅,设色工丽雅致,使画面富有层次感,整体色调艳而不俗。
接着我会出示《泼墨仙人图》,请学生想一想:画面中的仙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通过什么传递的?在学生们积极发言后,我会继续总结:画中仙人宽衣大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体现了人物刻画的传神。这幅作品通过对人物姿态、表情等外在的描绘,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凸显了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的审美标准。
我希望通过这样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环节四:社会文化理解
美术作品能带领我们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我会出示南唐历史背景资料,以美术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韩熙载策划这一场宴会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总结出该画作的背景故事:韩熙载受到后主李煜的猜疑,为了寻求自保,故意把自己装扮成醉生梦死的糊涂人。但李煜仍不放心,派遣顾闳中到他家窥探他的活动,把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由此产生了这一传世精品。
环节五:方法归纳应用
欣赏课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读评价与交流,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会与学生一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欣赏方法,展示马远的《秋江渔隐图》,提示学生可以从画面内容、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欣赏,重点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至高境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六:小结升华作业
不知不觉中课程已接近尾声,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本课重要知识点,并且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和传承这一点入手进行情感升华。并请学生课后搜集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作品,下节课一起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之美。以此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从中提炼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美术教师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新颖的泥名片》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学生初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2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体会制作泥名片的意义,形成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泥名片,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1、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会表达、学会交往。
教学难点是: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2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学生自我介绍。
2、引出课题。
3、教师出示自己的泥名片,感受泥名片的新颖之处,欣赏名片。
4、出示课题。
(二)、欣赏分析。
1、通过分析老师的名片,了解名片的.组成部分。
2、了解更多的名片造型,开阔学生眼界。
(1)欣赏名片,总结特点。
(2)放手讨论探究,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并自己解决。掌握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解决:
a 、这些名片是用什么来装饰的?装饰的方法除了用橡皮泥粘,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借助哪些工具?(还可以用压、印的方式,寻找身边的工具,请学生示范)
b、底板的形状可以怎样做?不同颜色的底板是怎样做的?(教师发给学生各种形状的卡纸底板,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底板进行制作。同时示范在卡纸底板上制作泥底板的过程,可采用搓、压等方式。)
c、名字用什么方式来制作?应注意什么?(不要太粗了)
d、制作步骤:底板——名字——装饰。
e、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小结:
这些同学的泥名片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图案丰富,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1、师:你学会了自己设计名片,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也可以让自己认识新朋友。(请学生拿着自己的名片来介绍)
2、活动:找朋友。
师:在找朋友的活动中你欣赏了很多新颖的名片,你最喜欢谁的?说说他的名片好在哪里?
3、总结:同学们的名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我们生活中还有很的美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泥名片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
(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新颖的泥名片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美术教师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未来的房子》是大班下学期主题活动中的一节美术教育活动,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提出 :"能初步的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以及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二、说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2、通过欣赏各式建筑物,提高审美能力。
3、根据已有经验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
本次活动重点为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由于幼儿年龄小,本园是乡村幼儿园,幼儿接触的新鲜事物不多,特别是各地各种有趣的房子。所以重点就是让幼儿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房子,在这方面我准备了课件,里面有大量的房子图片。而活动难点就是根据已有经验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三、说活动准备
1、《房子大观》ppt课件
2、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说教法、学法
1、演示法:通过ppt出示各种房子的形象,使幼儿获得感知。
2、讲解法:直观形象加上教师的语言指导,幼儿才会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总结房子共同特征环节,教师必须借助浅显易懂的语言加深幼儿印象,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3、交流讨论法: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与发现表明他们真正融入了课程,才会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也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4、赏识激励法:活动过程中我会积极运用赏识激励法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展开想象,创造独一无二的房子。
四、说活动过程: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谈话进入——欣赏课件——畅想作品——设计作品——交流分享。
1、谈话进入。出示老房子的图片。
知道这是哪些地方的老房子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湘西的吊脚楼、安徽的老房子、福建的土楼、陕北的窑洞) 激发幼儿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让幼儿更快的进入到主题之中。围绕着幼儿与教师的交流与对话,活动的开始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并创设情境"认一认",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吸引幼儿参与活动中来。
2、继续欣赏课件: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房子,它们像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房子吗?有趣在哪里? 你从哪里能看出它是房子?
小结:虽然这些房子都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功能,但他们都有一个房子共同的特征:有屋顶、墙壁、门窗。
在平时的积累中,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构图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孩子在创作时还是会主题不鲜明,作品表现内容太零散。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我们应该在每一次活动中找到一个突破点,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根据已有的经验,这里面就是希望幼儿能根据大量的有趣房子,发散性的想象创造出更多的房子。思维一定要打开,要不然就会局限在一个个死胡同里面。让幼儿逐步看到各种各样的房子,大量的房子是为下面的环节打下基础,加强了幼儿对各种各样房子的了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枯燥讲解。
3、畅想作品。
看了这么多的房子,有老房子,有我们现代化的建筑,还有各种有趣的房子,那么未来的房子有可能是怎样的呢?
幼儿畅想,自由发言。这里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纲要》中也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4、设计作品。
提出要求:要考虑新颖、美观和它的作用是什么。但不管是什么房子,都要有房子的共同的特征:有屋顶、墙壁、门窗。
幼儿设计房子。《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会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平时会画什么,今天想画什么样的房子""你想画什么?老师帮你看一看怎样能让房子变得更加漂亮。"这个环节,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中主题较鲜明创作内容典型的案例同全体幼儿分享,引导幼儿完成作品。到大班了,幼儿的绘画水平应该是能有目的的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这里的房子创作不是简单的绘画房子,同时也要幼儿加以一定的情节。同时也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运用颜色,冷暖色的搭配等,这些也是需要老师现场指导的。
5、交流分享。
你设计的是什么房子?它的作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作品完成后,让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创作的意图,能增强幼儿总结的能力,强化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技能技巧的掌握。《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为孩子们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整个活动,我遵循着让孩子"做得开心,做得自由"的理念为原则,以《纲要》精神为依据,以"来之幼儿,还之幼儿"为突破口,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不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造家,但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创造的精神,让我们人人都爱上创造。
美术教师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头像作画》,现在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素描》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教材共分为八章。其中基础模块内容包括概述、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写生、头像写生、结构素描和速写与默写。选学内容包括风景写生、半身人像写生。教材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原则,每章均采用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程序和表现方法要点“三段式”结构。并将结构造型和明暗造型方法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和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本教材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教材,是必修课程。也是平面广告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本教材,一方面能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能强化技能,发展思维,提高素描造型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中专一年级学生.由于地方教学条件的限制,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美术教学受到忽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偏离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渐形成一套认识,分析,判断事物的方法,手段,对富有挑战性的事物有极高的热情.中专阶段的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坚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思想为指导,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心里特征,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各种物体造型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更热爱本专业。 知识目标:掌握头像写生步骤并加以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头像作画步骤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快速造型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形体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定基本形 把难点定为:形体塑造阶段主要任务----以明暗色调塑造形体,深入刻画表现
五、教法与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提问法、欣赏法、展示法、教师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依据静物写生知识运用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围绕上述的重、难点,我主要采用“案例赏析—引导—示范”的三步骤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以实例为主线,不断采用赏、析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素描知识,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使整节课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中完成,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原因在于首先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
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次,文艺复兴无论在时空方面远离学生的生活,只有采用鲜活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和比较分析来启发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B学法阐述
头像作画步骤的准确性及运用是学生较难把握的,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赏析活动中,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学法:
1、“提问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这也是学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2、“尝试操作法”增强互动性,掌握头像作画步骤的实际运用
3、“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然后提出难点、凝点,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程序
根据素描课的特点,本节课由作业评讲、导入、授新课、课间巡回辅导、总结五个环节组成。
1、作业评讲:评讲前次课的作业,在互动中展开评价,采用多表扬、鼓励的评价方式。
2、导入:展示历届美术高考优秀头像作业,鼓励学生学好美术
3、新授课:传授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以伏尔泰石膏像为例,讲解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①构图阶段(打基本轮廓):这时主要任务是观察对象,打好轮廓。多媒体课件展示伏尔泰头像,引导学生去观察对象。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多次被流放,我们常用的伏尔泰石膏像是翻制乌东的雕塑伏尔泰坐像,雕塑家刻画高龄的伏尔泰被流放回来的情景,宽松的长袍遮盖伏尔泰瘦弱的身躯,但他目光炯炯有神,充满智慧的光芒。让学生感知伏尔泰的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前额高而宽,面部瘦,嘴角露出似笑非笑,似乎是对敌人的讥笑。
②形体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定基本形,这是本课的重点。依据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作画原则,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法,将复杂的头部形体结构进行概括。边观察,边分析。复习头部结构,人的头部是对称的,要将左右对称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画,还要准确地把握其透视变化。可用辅助线(学生回答垂直线、水平线和倾斜线),寻求对应的相互联系和透视变化。准确地把握头部结构和五官位置。这时要学生学会整体观察、整体作画的方法。要画左边看右边,画上面看下面。最后用线或略加明暗的方法将对象的形体结构确定下来。不断分析、比较。在石膏像写生中应该强化这一阶段的训练,作为单独的重点的训练课题,以提高对头部形体结构的认识,提高素描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③形体塑造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明暗色调塑造形体,深入刻画与表现。基本形体塑造主要以形体结构、明暗交界线为依据,以暗部色调为重点,通过明与暗两大部的对比关系去完成。在暗部色调基本画好的基础上,接着画明暗交界线亮部一侧的中间色调。这一个变化丰富、微妙的色调区域,必须认真对待。在不断深入刻画表现的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深入、不断修改。五官的刻画要始终保持相互照应、同时并进的一致性。但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还要注意虚实变化。
④调整统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到客观形象上来,恢复到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认真分析、提出问题,调整修改。这时要将作业放到头像旁,退到一定的距离,整体的观察比
较,提出几个问题,在作业中逐一寻求答案。根据提出的问题,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思考,找准主要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修改的“点”一定要找准,否则将不可收拾。调整,要从整体出发,抓住整体。将局部调整的过程变为充实整体的过程,使画面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4、作业练习
写生或临摹伏尔泰头像,让学生进行素描打形练习,掌握和应用本课头像作画的方法步骤。要求学生主要以结构分析为主,在四开素描纸上完成作业。
教师巡回辅导:由于学生理解及掌握静物的写生步骤的知识层次不同和素质参差不齐,在巡回辅导时,可以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再进行其他头像的拓展练习。根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的情况及时辅导。
5、总结:本节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头像写生的基本步骤学习,提高塑造形体的能力。以欣赏,示范,实践等方法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七、简述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主要以头像写生的步骤为主,并在每个步骤中,注明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头像写生的基本步骤,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简单的系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尽可能说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以及“为何教”。这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美术教师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首先我要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丰收景象的回忆与观察,感受丰收热闹喜庆的气氛,了解农民画的特点,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用吹塑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场景,从而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说学情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此深入了解学情尤为重要。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能够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创作简易版画。但他们对于吹塑版画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因此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出喜悦丰收的景象,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三、说教学目标
本着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观察并回忆丰收的景象,了解农民画气氛喜庆、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出喜悦丰收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丰收景象的回忆与观察,感受丰收热闹喜庆的气氛,欣赏农民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和形象等方面的特点,用吹塑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场景,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丰收热闹喜悦的气氛,学习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是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景象。
难点是创作出一幅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气氛喜庆的农民画作品。
五、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将采用情境法、示范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准备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所以,在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等来优化我的课堂。
七、说教学过程
除了上述分析,我认为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更是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
环节一:趣味情境导入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将播放儿歌音频,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哼唱的同时体会儿歌歌唱的场景,并在此询问学生:除了用儿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记录这样热闹丰收的场面?通过学生回答,我将总结:今天就让我们用彩色吹塑纸版画来表现秋光绚丽、丰收在望的场景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快乐丰收忙》。
环节二:作品图像识读
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所以我将展示丰收的照片《农民收玉米》和作品《粒粒珍珠滚进仓》,让学生感受图片中描绘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丰收的场景?这些丰收的场景能够联想到什么成语?学生畅答后,我将继续追问:现实中的人物和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学生积极回答,我将总结:人们劳作虽然辛苦,但是丰收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画面中的形象是生动活泼的。
紧接着我将朗诵儿歌“小花鹅,小白鹅,脚像扇子扁嘴巴。唱起歌来鹅鹅鹅,游到水里捉鱼虾。”请学生想象儿歌的`画面,并鼓励学生回答。随后我将继续展示吴冠中的《太湖鹅群》,引导学生思考:画家笔下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画面有什么不同?用了哪些色彩渲染出热闹的气氛?我将和学生共同总结:画面中用饱满的构图和浓郁的色彩表现了丰收时节欢腾热闹的景象。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美术课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学习规律,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环节三:技法表现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创作技法,我会选择“鱼儿游,蟹儿跳,追着浪儿翻跟头”的儿歌,示范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喜庆的景象:
1.用铅笔或者圆珠笔等硬质画材在吹塑纸上刻画出图形;
2.用水粉颜料在吹塑纸上填画各种色彩;
3.将卡纸固定并反复印压在吹塑纸上,使吹塑纸的造型和色彩转印到卡纸上。
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独立创作中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美术创意实践
为了让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首先我会给学生播放不同丰收题材的儿歌作品,请学生感受儿歌的内容。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15分钟的时间艺术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歌唱丰收场景的儿歌,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学生在构思和实践创作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并从气氛喜庆、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艺术作品,提高课堂作业效率。
环节五:多元展示评价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劳动节丰收画展”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气氛、构图、色彩、形象等多方面评价作品。情境教学的方式既达到了检验教学任务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表现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环节六:小结升华作业
课堂临近尾声时,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情感升华: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劳动,尊重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人民!课后与父母进行一次采摘活动,亲自体会劳作和丰收的乐趣,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课程的乐趣,在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八、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
美术教师说课稿8
各位评委、领导、老师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将采用"四说"的说课模式。今天我准备: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理论根据将贯穿以上流程中。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五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类创作课型。本课主要是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变化彩印版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另外,版画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还要做到难易适度,由浅入深。
2、课时安排: 2--3课时
3、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版画知识,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合理的组织画面,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②能力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索及实验,掌握彩印版画基本的造型表现能力。
③情感目标:养成在创作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体验版画创作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彩色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并能动手制作一幅作品。
难点: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对美的感受,对新的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直接的视觉感受。因此,教学开始时,我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了直观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丰富了课堂的内涵和形式,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学会互动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学法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完全当作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做到学与连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版画制作过程的岩石,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了解彩印版画的结构特点,学会制作和运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环节:
(1)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版画的不同表现形式。
(2)深入认识彩印版画,充分感受版画的情感性、表现形及主观性等特征。
(3)在基于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探讨:怎样用彩印版画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感。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导入: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1、媒体导入:"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了怎样制作黑白纸变化。那么,你们还想知道版画的一些其它变现方式吗?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黑白纸版画和彩印版画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
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两种颜色,后者有很多种颜色)
②哪种版画比较美观?(彩印版画)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比较,大家可以看出,彩印版画要比黑白纸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版画 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彩印版画
(二)展开: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欲望
1、媒体播放: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一首熟悉的歌曲,大家愿不愿意听呀?(播放音乐《一分钱》)
2、演示制作方法:看!老师现在手里就拿着一枚硬币,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怎么样?我要把硬币给他便到纸上去,你们信吗?(我在硬币有凹凸感的一面上涂上颜色,然后把宣纸轻轻地盖在上面,再用手轻轻拍打后把宣纸拿起来,就会发现宣纸上留有一个图案)
3、师生互动:通过老师刚刚的演示,大家是不是也想动手做点什么呢?鼓励学生直接用手在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具上涂上颜色,已在我事先备好的宣纸上,调动学生积极性。
4、出示范画:通过刚才你们高昂的情绪,老师知道了你们很喜欢彩印版画,那么,老师出示一张范图《母爱》,大家观察一下,然后告诉老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总结特点:造型稚朴、色彩艳丽)
5、注意事项: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划痕要有一定的深度,在印制过程中要用夹子固定好,不错位置,填色时,水粉的水分要控制
6、学生构思: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出示范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教师小结:总结彩印版画的制作步骤。
(三)深入: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制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制作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
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彩印版画制作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彩印版画来表现美,那么,版画还有很多的表现方法,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知道呢?同学们可可以课下查一些资料,下节课老师看谁知道得更多,好不好?
附: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因此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彩印版画
流 程 : 听一听 看一看 做一做 评一评特 点 : 造型稚朴 色彩艳丽
注意 事项:: 划痕 固定 填色
步 骤: 画图 制版 印刷
美术教师说课稿9
一、设计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应用”领域7-9年段的目标是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最终递进为“创意与设计”,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全过程的要求。本课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服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初中生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服装包含着三大要素:款式、色彩、面料。 本课《生活在格子里》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特点,从服装面料设计中寻找灵感,以格子为切入点,通过对生活中格纹面料的结构和色彩变化分析,加上自己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再根据设计在不同人群中的适应性,让学生的设计得到生活化的应用。
除了专业引导,本课还注重浓郁的人文关怀,将学习领域定位于“设计.应用”,其中“设计”重在引导生从经典中吸收灵感进行“格纹设计”的多样表达,而“应用”重在将学生设计的作品在不同气质的人身上进行立体的演绎,当我们的创意在紧紧的思考“人之所需”时,温暖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自然的呈现。
二、教材分析:
《青春风采》属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16册教材第2 课,该课涵盖内容异常丰富,为我们多角度的理解教材并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建构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可行性。
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为“服装欣赏”,第二课时为“色彩和花色搭配”,第三课时即本课——“生活在格子里”,第四课时是“多样的格子装”。前两课时的教学既让学生领悟到了服装的多样表达,又让孩子们具体了解到了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奥
秘,有了这两课的积累,再细化到“生活在格子里”,原有知识和全新内容的互相碰撞,为孩子们的多样表达形成了爆发的原点,第四课时则是利用格子元素进行丰富格子装款式设计,前一课的学习又回归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款式设计。由此,这一单元的课程安排与服装的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不谋而合。
而本次教学设计的呈现主要是第三课时《生活在格子》。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依照“感悟——表达——应用”的主线节奏,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其中“感悟”是从经典的“苏格兰格子”入手,通过学生具有生活体验的`格子构成唤醒大家对它的重点关注;“表达”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格纹造型中运用线和色的互为融合,重构个性化的格纹构成;根据不同的人所传达的不同气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进行生活化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
1.初中生对生活、对服装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审美积淀,格子装非常适合学生穿出青春风采,然而对于生活中的“格子元素”是如何构成的?它们独特的美是怎样演绎的?我们将运用这些元素如何重构?重构后的作品又将如何适用于不同的人?这些蕴含“美学原素”的思考是初中生所不具备的,因此这一课的展开不仅使学生领悟到小小格子元素的秘密,而且还从课堂学习衍生出更多的观察所得——生活中很多细小的美,只要我们潜心去挖掘,总可以感知它的未知面。 2.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以下的困难和问题:其一、学生没有借助线条构成而形成格纹美的积累;其二、学生对各种经典格纹的抽象美的感知是全新的;其三、设计之后如何应用也是学生会遇到重要难题。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有个体自主思考的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紧围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学习策略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由苏格兰格子裙了解“井子格”及其它“马赛克格”、“千鸟格”、“蒙德里安格”等格纹种类,知道这些格纹以线构成、色彩渲染的造型特点,感悟各种格纹或稳重、或活泼、或灵动的美感。
2.技能目标:尝试运用水粉工具,通过线条交错、重叠等不同组合和色彩渐变、对比的丰富变化表现出学生喜欢的格纹。
3.情感目标:了解格子服装的特殊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各种服装中格纹图案造型的独特美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领悟格纹设计中的经典美,并能提升对格子服装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运用了从“感知——表达——应用”的教学流程,注重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感知,探究和创造,设计并运用。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水粉笔、刷子、水粉颜料以及相应的辅助工具。 2.教师的准备:课件、源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模特”教具和示范用具。 八、教学过程:
(一)展示格纹造型的“艾玛”,了解马赛克纹,揭示学习内容 1.课件演示:享有当代寓言大师美誉的大卫.麦基笔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玛》,请学生欣赏艾玛的眩目格子装。
2.教师阐述:马赛克式格子装是利用色块的交融表现艾玛纯真、可爱、开朗的个性,同学们可以像艾玛一样,生活在格子里。 3.出示课题《生活在格子里》
(大卫.麦基笔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玛”)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有趣的图片直入主题,在快乐、新奇的情境
美术教师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xxx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自xx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在教材的页。教材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内容丰富,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的xx学习领域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的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
四、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资料收集、画具等
六、教学过程:
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教学一开始便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引出本课课题。
2、引导启发、自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的分析教材的难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解决。
3、检测训练,作业点评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将采取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课堂小结。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内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5、布置作业
为了使课堂上所学知识得以延伸,我让学生课后
七、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为作品展示区域,中间为课题主要内容的板书,右边为副板书及课堂作业的板书。
美术教师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绘画是开启幼儿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也是伴随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门艺术。南瓜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常见的一种瓜类,中班的幼儿一定接触过,其形状大小颜色都很容易掌握,特别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绘画水平,我从三个维度定位了以下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中班的幼儿思维能力还处于懵懂期,为加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的幼儿想象力丰富,但创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将会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大南瓜图片一张;农民伯伯正在哭泣图片一张;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情景法和观察法,幼儿主要通过参与到情境中去,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获得知识与体验。
六、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情景导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画大南瓜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南瓜图片,幼儿观察,说说大南瓜的主要外形特征。
2、幼儿画大南瓜,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进行舔画,把南瓜变成“南瓜宝宝”,激发幼儿想象力。
4、把南瓜宝宝涂上颜色,强调涂色时一定要均匀。
5、幼儿将画好的作品与同伴互相展示,拿出较好的作品给幼儿单独展示。
(三)结束部分:
情景开头,情景结尾。带领幼儿出去洗干净小手!
七、说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八、说活动预期:
中班的幼儿天性喜欢涂涂画画,我将枯燥的“画南瓜”变成了“画南瓜宝宝”,用拟人的手法提高的孩子们对课堂的兴趣,再加上幼儿通过情景的创设,自身的想象,一定会带给他们一节欢乐愉快又能有收获的课堂!
美术教师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重要手段。它与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语文活动共同构成“五指活动”,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第二种语言。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目、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学习和掌握简单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进幼儿发展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有效工具,才能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发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重要性,表现最为突出一点,便是创造性地发展幼儿智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美术发展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章总目标,确定本课题目标为: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幼儿美术活动特点,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方法,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操作,并用自己喜欢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针对实践教学可以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能力,发展幼儿细致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形式美和内容美。
情感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体验美术创造乐趣;
三、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幼儿绘画中特殊表现。
制定重点依据是:学生对幼儿年龄特点,心理认知特点理解有限,所以只有了解幼儿绘画年龄特点及特殊表现,才能进行美术指导。
四、教学难点
本节教学难点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制定难点依据是:我认为美术教学目不是单纯为了美术技能技巧提高,而更多是幼儿对美好事物感受、理解、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对美创造。所以如何巧妙把情感教育与单调技能技巧相融合是美术教育一个难题。
五、教学准备
根据选材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活动准备主要有两个方面。
1、生活经验准备:让学生观察3~6岁幼儿如何进行绘画
2、教材教具准备:两组美术作品
有关3~6岁幼儿绘画作品
绘画工具和材料
六、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活动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认识。在美术学习方法中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表现方法。
学生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七、教学程序
(一)以绘画作品导入课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展示出两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一幅是梵高《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画家米罗作品 《人投鸟一石子》。我先简单介绍画家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探讨引入学生视线,让他们说说对画中一些颜色 和线条感受。这时,我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是一种夸张、变形艺术手法,并请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这两幅画整体感受,同时引出美术相关基础知识。
(二)展示3~6岁幼儿绘画作品,分析掌握幼儿绘画中特殊表现
这个环节为本节重点,我采取突破策略是:
通过学生收集3~6岁幼儿绘画作品,先作出比较,得出最初结果。作品所展现出来是在用色,笔调方面比较凌乱、抽象;把从外面看不到而里面有东西也画出来;有画桌子把四条腿都画上而且一样长;给花画上眼睛;人胳膊会很长很长等等。学生往往嘲笑幼儿涂鸦作品。老师再展示相关图片,与学生一起再进行综合探讨分析,幼儿由于年龄、心理、情感、经验原因其绘画一般都非常简单、抽象,带有强烈主观倾向性。随着年龄增长、知识丰富、技能提高,幼儿绘画上抽象性会逐渐减弱,他们会画愈来愈具体、生动、形象。探讨中不仅要开阔他们思维,还要帮助他们归纳找出最主要、最贴近主题内容。
在探讨中主要通过启发性提问归纳结论:
3~6岁幼儿年龄、心理发育都要什么样特点?
作品都有怎样特征?
每个年龄段都有怎样变化?
总之,逐步加深学生对幼儿绘画特点理解。
(三)通过讲述法对绘画所需材料、形式及种类这些基本常识进行讲解。
结合绘画工具和使用材料讲述正确使用方法,对绘画形式和种类进行简单了解。
(四)幼儿美术教育常用方法
这个环节为本节难点,我采取突破策略是:
采用示范讲解法对每一种方法基本要点展开说明,然后鼓励学生自己体验,这样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己长处,展开想象,表达自己感受与体验,老师作为引导者,如果学生发生困难,有作不下去情况,可根据作品稍加启发与提示。在学习绘画方法中老师除了鼓励幼儿大胆与作品、老师、同伴之间互相对话,表述对作品理解,同时运用对比方法,感受实物、绘画作品不同。
如,学习观察法,我引导学生对范画色彩、线条、造型、大小进行深入有意识观察。让学生学会从无目,无顺序,片面观察到有目,有序,全面多角度观察。绘画手段也采取开放式:可以采用动物羽毛,贝壳,植物叶和果实,废弃物等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操作中学生可以选择身边材料:同学,窗外景物,最熟悉事物等,进行先观察——绘画——再观察——再绘画。
另外,如何使单调学习方法被幼儿接受呢?我们可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特点,力求绘画活动游戏化。
如,吹画游戏,吹画即把颜色滴到纸面上,让幼儿用嘴把水滴吹散或流淌,根据偶然效果,产生奇特图案,然后再让幼儿添画。这样,每个幼儿作品就各具特色,极富创造性。再如,实物拓印,许多物品剖面都有有趣形状,用这些物品蘸颜色压印在纸面上,别有一番意味,如玩具小车齿轮,可以滚印出各种图案,也可以用海绵、瓶盖、玻璃球、树叶蘸颜色拓印在纸面上,这些材料可以展示丰富多彩图案世界。
(五)教学延伸
将学生作品贴于展板,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画完画后感受,同时利用这些作品回顾复习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感受周围艺术、文化气氛,参观博物馆、参观大自然美好景色、现代建筑、家乡风貌等,在生活中学会用美眼光欣赏一切,感受生活和劳动传达出来强烈、炙热感情。
【美术教师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1-04
关于美术的说课稿03-16
美术说课稿范文04-18
美术说课稿模板04-20
美术优秀说课稿01-02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小学美术说课稿01-04
美术说课稿(精选20篇)12-21
美术说课稿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