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范文1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教材要求,认真贯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开阔高中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使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一课以音乐与历史为主线,通过分析冼星海及其作品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提高学生理解作品风格的能力,使学生懂得音乐风格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并体验音乐家冼星海不同音乐作品在同一时期的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学情分析
1、中专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2、热衷流行音乐,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缺少认识与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冼星海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选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大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黄河大合唱》四个乐章的作品赏析
2、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1、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黄河咆哮的震撼图片和音乐的陪衬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心中彭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2、说教法、
中学生的欣赏能力毕竟有限,需要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我在教学中利用人物介绍、流动画面烘托、音乐结合解说,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课堂始终处于看中想,想中听,听中学,学中悟的氛围之中,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信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四个乐章,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利用黄河咆哮的震撼图片和音乐的陪衬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了解学生对《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认识,全曲你是否听过?你最熟悉哪一首?哼唱一下。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冼星海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选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大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1)《黄河大合唱》作品介绍。
2)、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四个乐章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3)、然后我将介绍冼星海生平及作品。
4、拓展探究
1)、课后欣赏大合唱其他乐章。
2)、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冼星海的风格特征。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好的效果。
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范文2
尊敬的评委教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黄河大合唱》,课程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讲授内容为《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三个乐章。根据教材特点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让学生通过欣赏来学习大合唱这种声乐体裁,第二让学生参与到大合唱中,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黄河大合唱》中共有8个乐章,本节课只欣赏主要的三个乐章我以歌颂美、悲剧美、保卫美为线索,吸引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的,我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模拟法、比照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让学生用体验、探究、理论、合作来学习。下面是我的教学流程:
在播放《保卫黄河》的合唱曲中出示课题,带着学生认识理解词曲作者、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黄河大合唱》的背后是冼星海和光未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生共同完成《黄河颂》的歌词配乐朗读,(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朗读,最后以教师朗读到达活动的高潮)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歌词所描绘的壮丽情景,并欣赏男声独唱视频使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出主题——歌颂美。
创设悲剧情境,播放《黄河怨》视频,引发学生对主人公的同情,感受到民族灾难的深重,让学生体验悲剧的音乐表现形式,感受悲剧美。从而激发学生团结一致,保卫祖国的战斗激情。 本节课重点讲述《保卫黄河》这一乐章,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区分齐唱,二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的不同演唱效果,以及所要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分组按照教师的指挥手势参与轮唱、齐唱,激发学生演唱热情,培养学生初步的合唱才能。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身临其境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感受保卫之美。
在这节音乐课中,师生互动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增添了学生乐趣,有效进步了学习的效率。
《黄河大合唱》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根据课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领悟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才能,场景描写他们也并不陌生的认知根底,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本课生字词,联络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作者、黄河、时代背景、朗读词等相关资料,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理解的桥梁集中力量把时间用在打破重点与难点上本课文质兼美。
我们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倾听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体悟其间蕴含的情感,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语言深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根本的表达方法,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段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理解抗战历史,搜集《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资料
一、开门见山,直接破题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二)交流课前搜集资料,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对于黄河,你们都有哪些理解?在学生交流的根底上教师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目的,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请大家翻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的构造:请大家再次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体验一段音乐
1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考虑: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请在受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2.师生共同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1)第六段 (课件)
①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初步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
③生齐读
(2)第七段 (课件)
①演出仍在继续,想象也在继续,咱们继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的?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哪,演员们的哪些动作让你印象深化,特别感动?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答后追问: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什么?
③(课件,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学们,看到这凄惨的一幕幕,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激情满怀?指挥,举起了指挥棒;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马号,透过这一举一提,一捏一劈,想想,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④学生朗读——
⑤(点击课件)出示句子: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乐声的响起,就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犹如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那这一想象有什么作用? ⑥同学们齐读——
⑦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进展说话训练 (3)学习第八段 (课件)
①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乐曲的气势磅礴?
②被劈动的仅仅是死寂的东海吗?被震醒的仅仅是沉睡的山峰吗?被劈动的,被震醒的到底是什么?结合理解到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③生读
④一个排比句,一个感慨号,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⑤生读
⑥抓学生的心里期待,听黄河大合唱之“黄河船夫曲”(课件) ⑦师生合作读
(二)学会一种方法
1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黄河大合唱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富有震撼力的?
2(课件)如今,咱们把这些联想和想象部分去掉,你们再读读,你发现文章变得怎样了?
3小结: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把写实和联想、想象结合起来 (三)发现一支乐队
1如此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终究是由一支怎样的乐队表演出来的?请大家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 2这是一支怎样的乐队?(奇特)
3你从乐队的奇特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四)感悟一片情怀
1运用前面总结出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读课文第10、11段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写实和联想的部分,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如有疑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3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音乐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你都勾画了哪些内容?
4再听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这段音乐又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课件:保卫黄河)
5写话训练: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联络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拿起笔,把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写下来吧(你可以自由表达,也可以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
分享交流……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总结《黄河大合唱》的作用和意义,再读课题—— 2.深化主题,推荐红歌
板书:
15 黄 河 大 合 唱
联想 气 势 磅 礴
想象 斗 志 昂 扬
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
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教师: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理解《黄河大合唱》和当时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5.黄河大合唱。
2、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欣赏一段《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
二、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欣赏演出
1、读课文第4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2、读课文第5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细读课文6~8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指导读好6、7、8段,注意朗读力度的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到达熟读成诵。学习第7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四、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部分
学生自由读第10、11段,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句子来体会: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和战士们坚决的信念。“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敏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宏大考验的刚毅火花。”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沉着刚毅,蓄势待发,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经得起任何宏大的考验,斗志昂扬,英勇无畏。“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这是作者展开的想象,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儿女英勇无畏,不可战胜。 作者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战斗的热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五、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再听《黄河大合唱》片段,结合课文谈体会。
2、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实现情感的升华。
六、学习生字
1、强调读准“槌”、“闸”、“蚕”的读音。
2、生字扩词,加以运用。
3、记清字形,工整地书写。特别是“炯”字右边与“同”字的区别。
板书设计
《黄河大合唱》
所见:合唱队、指挥、鼓手、号兵
所闻:深情地发问、像冲出闸门的洪水
联想:黄河畔……战斗
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鲜活生动的词句,积累语言。
2、朗读《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朗读词或歌词,开展一次朗读比赛。
教学后记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但在音乐中不能感受那种磅礴气势,对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不能体会,以后要加强那方面的教育。
【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02-21
黄河大合唱观后感黄河大合唱听后感10-30
说课稿06-09
说课稿范文说课稿 范文10-04
《背影》说课稿12-30
《燕子》说课稿12-12
《金子》说课稿12-30
《风筝》说课稿12-30
《项链》说课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