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 单元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 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内容,后面是本教材
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 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 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识记:理解
2、 能力目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 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生物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中学 ×××
严格的说课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简析教材,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节为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第二章
第一节的内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该内容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讲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第二课时主要讲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以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2、阐述教法,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学具。这一部分一般几句话带过
3、指导学法
4、教学过程。这是重点部分,你怎么设计的这堂课,想要怎么对学生讲,都要用简洁的方式把你的教学过程说给老师们听。特别注意在这一点,不是讲课,是说课。这也就意味着一些众所周知的知识性内容没有必要像当时在面对学生一样讲的那么仔细。只需要讲出你的教学思路即可。要不然时间不够的。一般说课的时间是10—15分钟。教学过程要占一大半
5、教学效果分析。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
高中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
导过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
索能力;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动画演示,描绘出椭圆轨迹图形。
2、实验演示。
思考: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
(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
1、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动手画出椭圆。
实验探究:
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
思考:根据上面探究实践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2、概括椭圆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椭圆定义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指出: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思考:焦点为的椭圆上任一点M,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M,则有
(三)研讨探究,推导方程
1、知识回顾: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研讨探究
问题:如图已知焦点为的椭圆,且=2c,对椭圆上任一点M,有
,尝试推导椭圆的方程。
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使求出的方程更为简单?
将各组学生的讨论方案归纳起来评议,选定以下两种方案,由各组学生自己完成设点、列式、化简。
方案一方案二
按方案一建立坐标系,师生研讨探究得到椭圆标准方程
=1(),其中b2=a2-c2(b>0);
选定方案二建立坐标系,由学生完成方程化简过程,可得出=1,同样也有a2-c2=b2(b>0)。
教师指出:我们所得的两个方程=1和=1()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四)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观察椭圆图形及其标准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1)椭圆标准方程对应的椭圆中心在原点,以焦点所在轴为坐标轴;
(2)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
(3)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关系:;
(4)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5)求椭圆标准方程时,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
2、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填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a,b,c关系焦点坐标焦点位置
在x轴上
在y轴上
(五)例题研讨,变式精析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和等于10。
(2)两焦点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
例2、(1)若椭圆标准方程为及焦点坐标。
(2)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标准方程。
(3)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则k的值为。
(A)(B)8(C)(D)32
例3、如图,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六)变式训练,探索创新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
2、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范围。
3、已知B,C是两个定点,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4、已知椭圆的焦距相等,求实数m的值。
5、在椭圆上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连线互相垂直。
6、已知P是椭圆上一点,其中为其焦点且,求三解形面积。
(七)小结归纳,提高认识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所学内容、知识规律以及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八)作业训练,巩固提高
课本第96页习题§8。1第3题、第5题、第6题。
课后思考题:
1、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AB是过的弦,则周长是。
(A)2a(B)4a(C)8a(D)2a2b
2、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
率之积等于,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与圆外切,同时与圆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教学设计说明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重要的一种,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后继学习其它圆锥曲线的基础,坐标法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数学方法,椭圆方程的推导是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很好应用实例。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始终。
椭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椭圆与生活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椭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椭圆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改变了直接给出椭圆概念和动画画出椭圆的方式,而采用学生动手画椭圆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椭圆概念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椭圆方程的化简是学生从未经历的问题,方程的推导过程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师生共同研讨方程的化简和方程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主体参与椭圆方程建立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来源,并在这种师生尝试探究、合作讨论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设计例题、习题的研讨探究变式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椭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开阔学生知识应用视野。
高中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说教材
《生活处处有哲学》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是学习哲学的入门框体。设计好这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2)运用: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才不会对哲学陌生,而逐渐试着去尝试探索。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并能够加以应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应用哲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这也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产生裨益。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作为这堂课的中心任务。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体验哲学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锻炼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前自主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的哲理储备,并且中以前的学习中有加以应用,如写作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自己阅读来阐释其中的哲学意义。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更盎然。
五,说学法
学生学习背景分析:学生在小学开始学习成语,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高年级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诗句,长篇来体会人生。到了高中之后,有了哲学,应该能借用这一系统的哲理来体验人生。所以,要做好这个哲学的命题,就是让学生学了哲学之后能够自觉地利用哲学智慧来思考人生,经营人生。
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让学生把握一般哲学道理和哲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知识转化。充分利用学生的哲学道理积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课后自我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课后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辩论赛《笑比哭好哭比笑好》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通过轻松的辩论形式让学生眼前一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设问:笑比哭好哭比笑好你认为哪者更好呢为什么通过设问,让学生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学过程:(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通过个环节进行。第一,对学生作为习作《如果》的点评。第二,思考三幅漫画的哲学道理。第三,总结自己在课后探究——仰望天空中的思考。第四,结合教材事例《烛光照亮小屋》展现哲学的智慧。第五,阐述什么是哲学以及它的作用。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框体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课后探究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我设制了这一探究活动:收集十句影响你人生或者你最喜欢的哲理名言。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跟自己有关的哲理,之后通过哲学学习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它们,乃至以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么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它们,这些哲理也将融入生活指引人生,一生受用。
高中说课稿4
1、教材分析
1.1本节内容的地位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细胞增殖"之所以作为本章乃至本册的难点,就是因为这一知识非常地抽象化,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又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我们直接示意这是本章中的难点,引起注意。
1.2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胞增殖"一节主要向学生展示的是有丝分裂——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分裂方式,结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重难点突出,有渗透力和感染力,本节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理解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由于细胞分裂这一现象的特殊性——整个过程是一动态变化,要让学生具体把握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内部的变化,特别是遗传物质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确细胞的周期变化,这一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1.3教学目标本节内容为两课时(1课时为讲授课、l课时为实验课),通过这一节的讲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特点,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应用有丝分裂的知识去解答一些理论问题或解释一种生理现象。例如根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而得知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构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在进行组织培养时,无论取生物体哪个部分的分生组织获得的植株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都是有关有丝分裂知识的运用。
2、学法指导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呢?在学习本节知识的时候,归纳记忆,找到规律,重点难点应重点识记,对于有丝分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2.1掌握有丝分裂,记忆有丝分裂主要特征(启发、引导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合)染色体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规律(分析CAI课件显示、画出图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观
察力);利用口决巧记各时期变化特征(列表归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准确识别分裂图像(例题解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间期的关系(设计动画、具体展示装片、说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什么占多数)由这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由观察现象_解决问题_总结体会_知识提升的学习习惯,另外我们可以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3、教学过程的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增添学习热情,以CAI课件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去了解、掌握从而灵活运用。
3.1引言引言应重在精彩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于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伊始,我先给学生列举几种有关细胞增殖的常见现象,以调动学生思维的活泼性,然后课件显示幼苗的生长,()让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从而引出细胞增殖。
3.2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的讲解,启发引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CAI课件演示细胞周期的有关动画,明确指出细胞的分裂、分裂间期,再结合学生的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细胞周期特点,注意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实现探究式
教学。
3.3有丝分裂的过程(重难点突破)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出和突破,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CAI课件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它的
魅力,通过flash动画演示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有个整体了解,然后动画慢放,分析归纳各个时期特点,此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归纳,动画背景音乐鼓
掌以示肯定。
结合学法指导,师生共同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以及DNA的变化,CAI课件展示此过程,此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从而实现了难点突破。
3.4测试补漏,CAI课件展示习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另外通过检测可以知道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专题巩固练习。
说课重在一个"说"字,突出一个"课"字;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教育理论,同时和其他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构思的一种教研
活动,精彩的说课,无不体现着说课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特长。
高中说课稿5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放大镜》。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教科版《放大镜》,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生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单动画,并对帧、图层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2)掌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放大镜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3)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3、教学重点:Flash中的遮罩层。
4、教学难点: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分别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去帮助学生学习、消化和掌握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本课是动手实践操作为主的一节课,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能使大家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学生进行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我允许邻桌的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小组进行合作创设一个和谐、愉快、活跃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让学生亲自体验Flash游戏??“小孔探物”的玩法,这里我运用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图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游戏中的动画效果。明确本节课目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出本课教学内容,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欣赏放大镜效果,制作神奇的放大镜。
2、讲授新课掌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
教材分为三步:
第一步比较简单,主要是运用了以前的知识,同学们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去完成。
第二步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通过课件初识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其次让同学们分组探讨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然后我演示了整个示范操作过程,最后再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这些操作过程的不同现象都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再加上老师适当的语言说明,学生是可以非常轻松地掌握“制作放大镜
效果”的方法。
第三步的设置是为了使这个动画更加真实,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这一步是前两步的拓展,有余力的同学可试着去完成,本节课其他同学完成前两步即可,这一步体现了分层教学。
3、评价、交流、提高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分享喜悦。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师可以做总结概括。通过五个实例的展示,使学生对遮罩动画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遮罩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利用遮罩效果不仅仅是制作放大镜一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Flash软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成功环节有:
1、课的导入能够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兴趣。
2、知识的展现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老师轻松带入新的知识,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也让学生觉得新知识也并不难,容易接受。
3、教学素材的准备比较充分。让学生选择素材的空间比较大,而不是千篇一律,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完成任务的时候更能够有热情。
4、本节课的任务设置任务的设置也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并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存在的问题是:
1、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最好事先跟学生进行沟通。
2、对于突发状况还缺乏应变能力,须加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叶新颖。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集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教学思路,具体的思路如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
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
集合A={2,3,4,6,9}a=2因此我们知道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举例)集合A={3,4,6,9}a=2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
(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x2+y2},;例1.(课本例1)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例2.(课本例2)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x2+3x+2}与{y|y=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4题。
高中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此刻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本事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本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本事。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本事,运算本事,思维本事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进取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进取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经过实验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景,找出未掌握的资料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本事。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答,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资料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明白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y=logax,见课件。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理解。因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经过比较充分体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描点法画图。教师肯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能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研究一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答,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x)值的对应表,因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所以可取x=···,,,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因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能够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实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x的图象画出y=log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能够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方便,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景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比较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有帮忙,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并且利用表格,能够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为了揭示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经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巩固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景。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78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一样,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说课稿8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参与区语文教研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备课、教学,让我也尝试了新教材略读课文的教法。下面我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调教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⑵ 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⑶ 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这篇略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首先,提出质疑,初步感悟
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升华感悟
我利用略读课文中的导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导读的三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同时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前两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通过读,学生都能找到答案。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学生的情感也同时得到升华。对最后一个问题“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我安排了写,主要意图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最后,以读代讲,体验感悟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抓住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时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课文。备课时,抓住备”读“。要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用什么方式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先安排初步感知课文,根据要求来自由读课文;交流”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以读代讲,讲得少,用读去体会。最后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过写感想后读一读。
以上这些是我的教学意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可能还有很多问题(简单谈谈课的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一起探讨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以叶圣陶先生曾说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讲话,”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和各位老师一起共勉。谢谢!
高中说课稿9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中国现代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结合教学大纲、本文及学生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对诗歌的抽象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课文提不起兴趣,或者只能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教学重点: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以诵读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课堂上,会播放朗诵带;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首先我谈谈我是如何导入课文的。我将由同学们在初中时所学过的一些古诗词进行引入。
2、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及其写作背景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高中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
(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高中说课稿11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高中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三、说教法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所以我将采取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还将使用讨论法使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我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设计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略诗圣的才情,触摸其慷慨的灵魂。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在整体感悟环节,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我会配乐范读诗歌,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体味,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哀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感,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首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设计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略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远的境界,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命之秋这个层面,可在学生结合文本研读颈联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宋代罗大经指出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
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思考“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此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中的“艰难”一次并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艰难在这里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初中时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更写出了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推己及人的伟大胸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讨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五)课堂小结
在最后,我将对本课进行总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自然秋景的悲伤,有对自身命运的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读这首诗,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明代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确实如此。”
(六)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课下研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以小课题的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
布置这项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悲自然之秋
颈联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联忧愤无奈悲国家之秋
总之,这堂课将在美妙的诵读中开始,在学生的思考中结束,我将尽全力去创设温馨、和谐而又创新、热烈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说课稿13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本课内容属于“生命世界”领域的“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生物的繁殖”范畴。具体要求如下:知道繁殖是生命的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知道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在教材中,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六课《动物的卵》的一个课时——鸡卵的研究。一至五课重点探究植物的繁殖,而本课是探究动物繁殖的第一课,与第七课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四年一期的学生,经历过凤仙花的种植及观察,对植物的繁殖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植物的根向下生长并长有根毛,能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究并得到新知识,并能对一些结构的功能做出合理的推测。
关于本节课的研究对象——鸡卵,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如:鸡蛋含有营养物质,鸡蛋可以孵出小鸡,鸡蛋里有蛋白和蛋黄等。但没有将鸡卵作为繁殖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也不知道鸡卵的结构与新生命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及策略
宏观上来看,本课内容属于形态学范畴,是一节典型的观察课。通过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历以观察为主、解剖为辅的学习过程,对鸡卵结构的知识进行内化,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及推测渗透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关的核心概念。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鸡卵的'结构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卵壳、气室、卵壳膜,卵白、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它们在鸡卵发育成小鸡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作用。
2.小鸡由鸡卵发育而来;
过程与方法:
1.用解剖和观察实物的方法了解鸡卵的结构特点;
2.根据鸡卵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推断其在发育新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根据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相关功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剖和观察实物的方法了解鸡卵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以鸡卵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为依据推断其在发育新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材料:教学、视频《鸡卵内的21天》、实物投影仪。
2.演示材料:培养皿一套,煮熟的鸡卵一枚,生鸡卵一枚,镊子一把,放大镜一把。
3.分组材料:每组培养皿一套,生鸡卵一枚,镊子一把,放大镜三把、实验记录单一份。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观察任务
(二)指导观察方法 分组观察鸡卵
(三)汇报鸡卵结构 推测功能作用
(四)总结延伸
七、授课效果教学反思
导入环节利用鸡卵孵化的视频,让平时作为食物的鸡蛋变成较为陌生的繁殖结构,较好的激发学生对鸡卵结构的探究欲望,试教时更有孩子在视频结束后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同时,也达到了直入主题的目的。
高中说课稿14
文章是诗人的成名作、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冲撞下的苦闷与忧郁。这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新诗和外国诗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鉴赏新诗的兴趣,丰富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任务。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在学习了《沁园春。长沙》的豪迈气概之后,如何指导学生学好中国新诗史上的代表作;树立学生学好新诗;尝试生动学习诗歌,创作小诗的关键。学生可以借此学习诗歌情感与意象的表达与应用,学习鉴赏诗歌。
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应注重学习技巧的点拨和积累,以及情感的挖掘,我拟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文章情感,理解意象。 知识和能力:了解有关戴望舒的知识,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过程和方法:探讨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新课程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形象,理解诗中的意象,进一步把握作者的复杂思想感情。由于高一学生的诗歌素养和发散性思维还比较低,本文的难点是如何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以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对诗歌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发挥学生自主性。
说学法
关于学法,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本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本课的关键,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能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教学过程
本课计划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主要有:课前安排预习,朗读诗歌,搜集整理有关戴望舒的信息,这样能让学生慢慢养成预习的习惯,同时有助于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的提高。
导入:从唐诗的两位集大成者——李白、杜甫入手。两位的风格或飘逸洒脱或沉郁顿挫,风格不同却同是文学史上的高峰,由此引出与前一篇诗歌《沁园春长沙》的慷慨昂扬不同风格的《雨巷》,并引出“雨巷诗人”。首先: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新课表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陶冶心灵。通过学生阅读来指出情感与节奏把握上的不足之处,再放朗诵带使学生走进诗歌情境,把握情感基调。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再次朗诵,体会其音乐性。这时提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其次:意象理解、情感把握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学习从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我设问本诗的意象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众多意象中找出主要意象.讨论这些意象对本文感情基调的确定的作用.这样将意象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分析意象有什么特点?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突破口,意向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直接切入诗歌的核心。诗中雨巷是悠长、寂寥、潮湿而凄清的;丁香是忧愁、哀怨、彷徨的,给人孤独而忧郁的感受。在把握意象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这两个意象的意义。这是在深入把握意象,是鉴赏本诗的关键。可以放段江南雨巷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情境。在理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如丁香意象代表孤高、美丽、忧愁的特点在古典诗词中常见,了解这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意象。接下来分析诗中的“我”,诗中的“我”与作者在情感上是相同的,通过讨论“我”的形象、“我”为什么喜欢逢着一个忧愁的姑娘而不是欢快的姑娘等问题来把握作者情感。诗言志,诗往往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自我追求,诗人生经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感悟在诗中会有所体现。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且需要一定历史知识由老师与学生在对话中交流作者资料、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体现了读诗要知人论事的要求。讨论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是思想切磋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再次:品味语言,提炼表达技巧 “读诗应知诗家语”,要注意品味本诗语言的含蓄性,音乐性。可让学生再次朗读把握节奏,并找出压韵的字词。本诗的含蓄性体现在诗的写作手法上。可先由老师介绍几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再由学生根据本诗去分析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这两个意象。
总结:这是一首借雨巷,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忧郁惆怅的优美诗歌。
布置作业:背诵本诗,预习《再别康桥》,并选择喜欢的章节自学分析其意象与作者的情感。
高中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三首《如梦令》体裁相同,题材相异:苏轼意在东归耕作,秦观旨在遣怀自伤,纳兰性德情关相思佳人,看似相互不容,但其语短言长的表达方式,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深切婉细的情感表达,都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学好这三首词,关键不在于“鱼”而在于“渔”:掌握一种读词(特别是小令,尤其是《如梦令》这个词牌)的方法。学以致用,以小博大,切实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学情
其实学生对《如梦令》并不陌生,他们初中就已经学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量小,知识面窄
2)了解不多,认识不足
3)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4)方法单一,一知半解
这所有的一切情况,既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的障碍,也是我们诗歌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一〕设置依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三首《如梦令》本身的特点
3.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抓“词眼”来解析作品结构、体悟思想情感的鉴赏方法。
2.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挖掘三首《如梦令》词的深层意蕴。
3.通过适当的训练(诗改词,写鉴赏作品),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设置依据
1.《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1.以“词眼”把握《如梦令》的章法。
2.以“词眼”体悟三首词的意蕴。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播放系统
2.交互式电子白板
六、说教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愉快教学。
2.质疑问难,激荡思维
3. 比较探究,讨论交流。
七、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交流分享,理解词意。
2.合作探究,析疑解难。
3. 师生共研,细品情感。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旧知引入新知,由已知导入未知,激发学生兴趣。
〔二〕师生交流,投石问路
1.齐读新词,整体感知
2.师生交流,直陈感受
交流的问题:①读了三首《如梦令》,你有哪些感受?
② 在学习了李清照《如梦令》的基础上,你认为该如何鉴赏品析这三首《如梦令》呢?
【设计意图】生生交流,分享阅读感受,加强学生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师生交流,共享鉴赏方法,加强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把握。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三〕巧用“词眼”,平中见奇
1.教师点拨,找准“词眼”
【点拨】同学们对“诗眼”“文言”很熟悉,知道它们是了解诗歌或是散文的关键,那么我们能否从“词眼”的角度来鉴赏《如梦令》呢?
(1)什么是词眼?
【明确】词中的描写形象最为真切传神或表达感情最为集中精粹之处,它通常体现在一首词的某一关键性词语。
(2)这三首《如梦令》的“词眼”是什么?
【明确】“归去”、“无寐”、“谁省”
【设计意图】点拨学生于词中忽略之处,点明词眼,既抓住三首《如梦令》词体曲调的共同特点,又为鉴赏品析这三首《如梦令》的各自特征提供一个角度。
2.师生共论,以“词眼”把握《如梦令》的章法。
讨论的问题:三位词人为什么会发出“归去”、“无寐”、“谁省”的慨叹呢?
(在讨论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时用PPT展示三首《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明确】
苏轼《如梦令》“归去”(回去吧)——酬寄之作表明心志
秦观《如梦令》“无寐”(无法入睡)——羁旅之苦失意抒怀
纳兰性德《如梦令》“谁省”(何人明白)——幽思之语怅然失落
【教师小结】通观三首《如梦令》,在感情传达的结构上是一致的,前四句是为“词眼”所作的铺陈,最后一句是对“词眼”进一步的`升华。
【设计意图】通过对“词眼”的追问,理清三首《如梦令》所写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其在章法上的共同之处。
3.师生共研,以“词眼”体悟三首词的意蕴。
研究的问题:三首《如梦令》在感情传达的结构相同,感情传达的效果也相同吗?
(研究方式:将苏轼的《如梦令》与秦观的《如梦令》相比较,苏轼的《如梦令》与纳兰性德的《如梦令》相比较)
【明确】苏轼轻快怡然
相似的处境处世胸襟
秦观孤独冷寂
苏轼痛苦过往
相似的追忆人生况味
纳兰性德刹那美好
【设计意图】研读为“词眼”铺陈的部分,细细品味三首《如梦令》在情感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挖掘三首《如梦令》词的深层意蕴。
4.教师总结,明《如梦令》鉴赏方法
(1)抓“词眼”,明章法
(2)观“词眼”,品感情
(3)析“词眼”,悟人生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读《如梦令》的方法,以期学生学以致用。
〔四〕学以致用,变换诗句
试将杜甫《登高》改写为《如梦令》
【示例】风急天高猿哀,落木萧萧鸟回。滚滚长江去,多病独登高台。霜鬓,霜鬓,新停浊酒杯。
【设计意图】用改写的方式,以学过的诗歌作为基础,从旧知到新知,加深学生对《如梦令》的认识和理解。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从“词眼”的角度重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设计意图】旧诗重读,强化新知,举一反三,平中见奇。
平中见奇
九、板书设计章法
词眼感情
人生
十、说思考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
因此,本节课不仅意在给学生鉴赏《如梦令》的方法,给学生鉴赏的能力,更重要希望通过“词眼”(小角度)以及三首词之间不同层次的比较,在挖掘《如梦令》深层意蕴的同时,给学生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是鉴赏诗词高屋建瓴的眼光,也是体悟多味人生的胸怀。给方法,给能力,给境界,是本课希望达成的目标,亦是诗歌教学的一种追求。
【高中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说课稿04-19
高中说课稿模板08-20
高中说课稿范文06-09
高中历史说课稿01-11
高中历史说课稿05-29
高中体育说课稿01-10
高中美术说课稿12-31
高中物理说课稿10-18
高中政治说课稿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