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青蛙》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青蛙》说课稿1
一、说活动内容:
在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各种动作的发展日趋完善,跳跃能力增强了很多,跳跃的远度、高度和连续跳的持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中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纵跳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现象。蛙跳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现象,使起跳、落地动作更流畅,跳跃的距离更远,跳起的高度更高,从而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
其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明确强调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怎样让中班幼儿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中班跳跃类体育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跳荷叶”“小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活动的动作训练内容主要是蹲跳、原地纵跳,能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具有极大的价值。
二、说活动目标:
1、教学的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重点),学会蹲跳、原地纵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难点);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目标的制定涵盖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
2、重点定位于: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
难点在于:能有意识地控制脚丫活动,保持身体动作的协调灵活。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是体育游戏活动的材料,它便于“跳荷叶”环节的进行,小青蛙头饰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一段较活泼的音乐主要是作为信号,音乐播放时开始活动,音乐停止是停止活动,可用于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2、环境布置:用绿色卡纸布置一个池塘,“小池塘”旁边一块小空地作为田地。场地要求平整。“小池塘”、“田地”是本次体育活动情景创设(小青蛙在池塘上玩跳荷叶、小青蛙在田地里捉虫吃)的场地要求。由于活动的训练内容是蹲跳、纵跳,地面平整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青蛙,对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大概的了解。幼儿已有一些跳跃动作的经验和对青蛙的'了解,有助于教师迁移新的动作经验,也有利于幼儿更快地学习。教师熟悉如何模仿青蛙蹲跳、跳起来吃蚊子的姿势。教师便可更有目的地引导活动进行,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
四、说教学方法:
我考虑到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及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法:在体育活动中采用提问法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思考,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地想象模仿青蛙跳。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了解大体上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状况。活动开始时通过提问青蛙是如何跳的巩固幼儿对青蛙蹲跳的认识,帮助解决练习蹲跳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能力弱的幼儿不容易学会的问题。
2、情景创设法:活动的主体环节创设了两个情境:“小青蛙跳荷叶”、“小青蛙捉虫吃”。这使整个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此外我还采用了自主探索法、示范法、重复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五、说教学流程:
在整个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包括热身进场——自由探索——巩固练习——集体游戏——放松活动。
(一)第一个环节:进场
提前的热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蜗牛慢慢地走,螃蟹横着走、小鸭子摇摆着走、小兔蹦蹦跳、小鸟左右飞。爱模仿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儿的这一个特点,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可达到活动前的热身效果。我设计的一系列的模仿动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动作由慢到快,活动量由小变大:先学蜗牛慢慢走,学螃蟹横着走,学小鸭子摇摆着走、学小鸟左右飞,学小兔蹦蹦跳。这还便于引出主要活动内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有意识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问题:“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呀?”
此时,教师应尽量启发鼓励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我重点观察提取幼儿说出的青蛙跳的比较关键方法。同时关注幼儿的动作情况,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2、请几个幼儿进行示范,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大家演示模仿青蛙跳,重点关注幼儿的动作是否协调灵活,着重提示幼儿模仿青蛙蹲跳时要注意哪些动作要领,让幼儿把动作做得更到位。该环节我主要采用了提问法。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动作经验
1、教师示范蹲跳,引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双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时候要往下蹲。
蹲跳是本次体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示范可以巩固幼儿的动作经验,还能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
2、引导幼儿练习蹲跳。师:“那现在我们来当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领学好。”
每个幼儿戴上头饰,开始自由练习,教师观看幼儿动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儿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势,及时纠正做错动作的幼儿,再次给予示范。
教学的创设情景“小青蛙跳荷叶”,巩固蹲跳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把本领学好了,我们到池塘上玩跳荷叶吧。记住了,要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不要掉进水里了。音乐响起的时候再开始跳哦,音乐停的时候停下来。”播放音乐,幼儿开始跳荷叶。
3、音乐停止,师:“小青蛙们玩累了,我们先在荷叶上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吧。”
我认为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把蹲跳的动作进行巩固练习。可根据幼儿运动的情况,利用音乐作为一种信号,适时让幼儿停下来休息,调整运动量。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指导、鼓励和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蹲跳动作的学习活动。此处主要采用了示范法、动作练习法,巩固加深幼儿蹲跳的动作经验,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四)第四环节:游戏“小青蛙吃害虫”
1、师:“休息一下,发现肚子也饿了,我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吃吧。小青蛙是怎么捉虫吃的呀,谁来试一试?”请几个幼儿示范模仿青蛙纵向跳吃虫子,教师进行引导,让幼儿将动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师:“那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田里去捉虫吃吧。等等小青蛙们吃饱了之后就跳回荷叶上做做放松活动,然后睡一觉。”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再次创设情景,主要训练幼儿的纵向跳跃能力。在开始游戏前教师虽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幼儿往往会记不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指导。中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纵跳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现象。 教师参与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学青蛙原地纵跳吃虫子,可以及时提醒幼儿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防止碰撞。同时关注孩子们的体力状态,适当调节孩子的活动量。在此主要还是采用提问法。
(五)第五环节:放松活动
师:“吃饱了,小青蛙们都回到荷叶上放松放松,然后好好睡一觉。”
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舒缓的动作,拍拍腿,甩甩手脚,最后静静地“睡觉”,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小青蛙》说课稿2
(一)、说教材的定位和作用
1、教材基本介绍:
歌曲《小青蛙找家》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教材第七课《小精灵》歌曲短小,节奏简单,通过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模仿小青蛙的鸣叫,表现了小青蛙活泼可爱和憨态可拘的音乐形象,其中,以无音高说唱形式出现的每句尾的“呱”字的出现,更烘托了几分俏皮的味道。
2、学情简况:
该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枯燥的音乐知识用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运动联系起来,如能将四分音符念成走,八分音符念成跑跑,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按照一定的节奏比较连贯地念一些节奏短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把握我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大胆进行歌表演,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节奏创编歌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材的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在情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并能有表情地进行表现和二度创造。
2、教学难点:本课,我将难点分散为三个部分
难点一:引导学生用“走”和“跑跑”整齐地朗诵青蛙跳的节奏。
难点二: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创设情景表现音乐。
难点三:启发学生通过模仿启发动物的的叫声以及行走节奏来为歌曲填词。
(四)说教学理念以及教法与学法: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课中,我遵循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兴趣导入法,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我在开课部分运用了带着大家去交游
2、情景引入法:在新课教学部分,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开始新课,将学习贯穿与游戏与故事之中,环环相扣吸引学生。
3、启发诱导:在歌曲处理和创造部分,学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和行走节奏为歌曲填词。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以下几部分呈现:
1、课前律动和发声练习;
2新课学习和难点;
3、歌曲的创造表演部分;
4、结束部分。
下面简单的说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律动和情境创设发声练习
在律动中教师带着大家去交游,通过荷塘里听见青蛙的鸣叫引入发声练习。
二、故事引入课题
本环节通过学生通过观看FLASH,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个难点。
三、学唱歌曲
本环节通过学生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初步接触歌曲,感受音乐形象。通过教师演唱,学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鸣叫,通过师生接龙,逐步学会演唱歌曲,通过启发,用声音和动作处理歌曲并能声情并茂唱歌。
四、创设情境表现歌曲和创编歌词
这个环节将体现本课的另外两个难点: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身体动作的示范,试图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用孩子们自己的身体分角色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将本课推向高潮。
在此基础上,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孩子们的思维再次打开,请他们通过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声音和行走方式来填词唱歌,使课堂更富有生气。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小青蛙》说课稿3
一、说活动内容:
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各种动作的发展日趋完善,跳跃能力增强了很多,跳跃的远度、高度和连续跳的持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中班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纵跳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现象。蛙跳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现象,使起跳、落地动作更流畅,跳跃的距离更远,跳起的高度更高,从而提高孩子的跳跃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明确强调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怎样让中班孩子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中班跳跃类体育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跳荷叶”“小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热情参与活动,以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活动的动作训练内容主要是蹲跳、原地纵跳,能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具有极大的价值。
二、说活动目标:
1、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重点),学会蹲跳、原地纵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难点);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目标的制定涵盖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
2、重点定位于: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
难点在于:能有意识地控制脚丫活动,保持身体动作的协调灵活。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是体育游戏活动的材料,它便于“跳荷叶”环节的进行,小青蛙头饰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一段较活泼的音乐主要是作为信号,音乐播放时开始活动,音乐停止是停止活动,可用于控制孩子的运动量。
2、环境布置:用绿色卡纸布置一个池塘,“小池塘”旁边一块小空地作为田地。场地要求平整。“小池塘”、“田地”是本次体育活动情景创设(小青蛙在池塘上玩跳荷叶、小青蛙在田地里捉虫吃)的场地要求。由于活动的训练内容是蹲跳、纵跳,地面平整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3、知识经验准备:孩子认识青蛙,对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大概的了解。孩子已有一些跳跃动作的经验和对青蛙的了解,有助于教师迁移新的动作经验,也有利于孩子更快地学习。教师熟悉如何模仿青蛙蹲跳、跳起来吃蚊子的姿势。教师便可更有目的地引导活动进行,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动作。
四、说教学方法:
考虑到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及中班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法:在体育活动中采用提问法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思考,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地想象模仿青蛙跳。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了解大体上孩子基本动作的发展状况。活动开始时通过提问青蛙是如何跳的巩固孩子对青蛙蹲跳的认识,帮助解决练习蹲跳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能力弱的孩子不容易学会的问题。
2、情景创设法:活动的主体环节创设了两个情境:“小青蛙跳荷叶”、“小青蛙捉虫吃”。这使整个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此外我还采用了自主探索法、示范法、重复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孩子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五、说教学流程:
在整个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包括热身进场——自由探索——巩固练习——集体游戏——放松活动。
(一)第一个环节:进场
热身运动,教师引导孩子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蜗牛慢慢地走,螃蟹横着走、小鸭子摇摆着走、小兔蹦蹦跳、小鸟左右飞。爱模仿是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我主要抓住了孩子的这一个特点,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可达到活动前的热身效果。我设计的一系列的模仿动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动作由慢到快,活动量由小变大:先学蜗牛慢慢走,学螃蟹横着走,学小鸭子摇摆着走、学小鸟左右飞,学小兔蹦蹦跳。这还便于引出主要活动内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第二个环节:引导孩子自由探索
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启发孩子有意识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问题:“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呀?”
此时,教师应尽量启发鼓励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我重点观察提取孩子说出的青蛙跳的比较关键方法。同时关注孩子的动作情况,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2、请几个孩子进行示范,试一试。
请个别孩子上来给大家演示模仿青蛙跳,重点关注孩子的动作是否协调灵活,着重提示孩子模仿青蛙蹲跳时要注意哪些动作要领,让孩子把动作做得更到位。该环节我主要采用了提问法。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动作经验
1、教师示范蹲跳,引导孩子注意动作要领:双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时候要往下蹲。
蹲跳是本次体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示范可以巩固孩子的动作经验,还能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
2、引导孩子练习蹲跳。师:“那现在我们来当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领学好。”
每个孩子戴上头饰,开始自由练习,教师观看孩子动作是否到位,提醒孩子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势,及时纠正做错动作的孩子,再次给予示范。
创设情景“小青蛙跳荷叶”,巩固蹲跳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把本领学好了,我们到池塘上玩跳荷叶吧。记住了,要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不要掉进水里了。音乐响起的时候再开始跳哦,音乐停的时候停下来。”播放音乐,孩子开始跳荷叶。
3、音乐停止,师:“小青蛙们玩累了,我们先在荷叶上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吧。”
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把蹲跳的动作进行巩固练习。可根据孩子运动的情况,利用音乐作为一种信号,适时让孩子停下来休息,调整运动量。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指导、鼓励和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完成蹲跳动作的学习活动。此处主要采用了示范法、动作练习法,巩固加深孩子蹲跳的动作经验,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四)第四环节:游戏“小青蛙吃害虫”
1、师:“休息一下,发现肚子也饿了,我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吃吧。小青蛙是怎么捉虫吃的呀,谁来试一试?”请几个孩子示范模仿青蛙纵向跳吃虫子,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将动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师:“那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田里去捉虫吃吧。等等小青蛙们吃饱了之后就跳回荷叶上做做放松活动,然后睡一觉。”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再次创设情景,主要训练孩子的纵向跳跃能力。在开始游戏前教师虽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孩子往往会记不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指导。中班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纵跳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现象。 教师参与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学青蛙原地纵跳吃虫子,可以及时提醒孩子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防止碰撞。同时关注孩子们的体力状态,适当调节孩子的活动量。在此主要还是采用提问法。
(五)第五环节:放松活动
师:“吃饱了,小青蛙们都回到荷叶上放松放松,然后好好睡一觉。”
教师带领孩子做一些放松舒缓的动作,拍拍腿,甩甩手脚,最后静静地“睡觉”,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小青蛙》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上册音乐第三课《三只带斑点的小青蛙》,这是一首明快活泼,通俗简练的儿童歌曲。全歌以欢快流畅的旋律,塑造了小青蛙捉虫、跳进池塘玩耍的幼稚可爱的'形象。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的规律,并学唱歌曲。
2、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与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与协作。
本科教学的重点是:
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的规律,并学唱歌曲。
难点是:
幼儿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在游戏中学唱歌曲,让幼儿体会到在玩中学的乐趣。
根据教学需要,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在活动室地面上用线画两根“圆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号码牌2套。(数字为1—3)
4、音乐磁带,录音机。
综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集体复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初步感受歌曲《三只带斑点的小青蛙》的旋律。
3、幼儿感受歌曲内容,并初步学唱。
4、教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进行表演唱。
教师:我要请3个小朋友扮演青蛙,蹲在“圆木上游戏,谁愿意来试试?(教师给请到的小青蛙每人挂一个号码牌)
教师:你们看,3只小青蛙跳水的顺序已经排好了,谁是第一个?谁是第二个?现在请按号码牌顺序蹲在圆木上,大家来看看,他们蹲的顺序对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进池塘时,小青蛙就按着顺序跳水,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教师:你们看,池塘边有两根圆木呢!这次我们可以请更多的小青蛙来游戏了!
教师先请三个幼儿,等他们自主排序之后,再开始游戏。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青蛙》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唱歌是人们表现情绪、情感的方式之一,想让幼儿主动、积极、喜欢唱歌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选择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小青蛙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动物,此歌曲的歌词简单、句式短小,情绪活泼、轻快,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后面9-16小结,歌词是小青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的叫声,孩子特别喜欢,这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选择了《小青蛙》做为歌唱活动来组织。
(二)幼儿现状分析:中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有了一定进步,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某个片段,但在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绪还是比较困难。
中班幼儿对"喜怒哀乐"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欲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满足其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活动目标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才唱歌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满足"四个要素"和 "三个维度"的活动目标。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目标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唱活动中的不同唱法所带来有趣、活泼、诙谐的氛围,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四)重难点:
中班的孩子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某个片段,但在改变速度、力度、音色之后,在音准、节奏等方面会产生跑调、节奏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我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难点是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二、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活动发展的,为了使活动呈现出有趣、活泼、诙谐、快乐的氛围,并能够体现活动的游戏性、活动性的原则,我做了知识经验、物质材料两方面的准备:
(一)知识经验能理解歌词、熟唱歌曲;知道不同体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说话的音色和节奏是有区别的。
(二)物质材料:歌曲VCR,各种不同角色形象的青蛙头饰若干,电子琴(或者歌曲伴奏)。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一体机音箱1个。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或者干脆用跟唱的方法学习歌曲,只将幼儿是否能够完整地把歌词唱出来为教学目的,活动没到几分钟,孩子们就腻歪了,在本活动中,主要采用了游戏互动法,情境表演法,示范演示法。
互动游戏法:指的是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从而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还可以增进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中获得发展。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活动的四个活动环节,我设计了《快乐的小青蛙》、《我是一只青蛙》、《百变歌王》和《青蛙王国合唱团》四个游戏,从始至终都是采用游戏互动的教学方法。
情境表演法:情境表演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本活动我主要是设计了多媒体情境的创设,通过动画、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给予了幼儿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使其更好地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示范讲解法:示范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在本活动中,孩子在改变音色、节奏演唱时,要保持原有歌曲的流畅、完整、准确上会有所困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示范讲解,以帮助幼儿解决音色、节奏、音准和表现歌曲情绪上的困难和纠正错误,从而达到演唱歌曲时保持其流畅、完整、准确。
(二)说学法:
新《纲要》的颁布就是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幼儿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鼓励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讲、学生听"似乎已经成为长年累月一成不变的模式。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大多会等待老师或教授与帮助,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谈话法,趣味游戏法在以往的活动中,本活动幼儿主要的学习方法有:游戏法、情境体验法、模仿练习法等等。
四、说过程设计
根据活动过程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即: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复习歌曲,练习发声,学习新唱法、拓展与延伸。
(一)激发兴趣。主要是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表现出小青蛙活泼、快乐的而情绪,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发声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把本活动的难点前置,利用对唱的练声环节来突破难点。师幼以对唱的游戏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奥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国王)、不同情绪(正常青蛙、饿、着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叫声及情绪。
(三)演唱歌曲。是本活动活动的重点环节,学习用不同的音色或者节奏流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尝试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四)拓展延伸。教师扮演国王,幼儿可根据提供的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歌唱,体验一首歌曲多种情绪的乐趣。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接下来,我讲给大家试讲我的活动。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小青蛙》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孩子们音乐的享受。《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而音乐活动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听觉、感受力、节奏感、表现力等)与非音乐素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才,培养我的孩子成才,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才,但是培养孩子成才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小青蛙玩乐器》。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孩子们通过听辨声音,认识乐器,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还培养了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2、说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我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互相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
(1)引导幼儿感受音的高低、强弱,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2)培养幼儿分辨乐器音色的能力。
(3)引导幼儿掌握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的节奏型。
3、说活动准备:
图片(白云、花朵)、头饰(猫、狗、青蛙、鸭子等)、电子琴(或钢琴)、大小圆圈(表示大小荷叶)、乐器(镲、小鼓、铃鼓、响板、手铃若干)、录音机、磁带、神秘箱等。
4、说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能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并分辨出乐器的音色。
活动难点:掌握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的节奏型。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本班幼儿学习情况,我分别运用了师幼谈话法、创设情境法、师幼互动法、提问启示法和游戏法开展活动。
1、师幼互动法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幼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和创造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对音乐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并主动与老师沟通,获得老师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另一方面,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带着欣喜和期望自觉不自觉地把暗含的期望传递给幼儿,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兴趣,体验音乐学习和表达的快乐及其由此引起的喜悦,实现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作用。
2、提问启示法
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幼儿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激趣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三、说活动过程:
(一)高高低低
1、导入游戏:
(1)问好仪式:咱们中(2)班小朋友最有礼貌了,是不是?下面,我就和大家玩一个问好游戏。愿意跟我玩的小朋友请认真听好游戏规则:老师用唱歌的方式和你们问好,老师怎样问你们,你们就怎样问老师,记住,称呼要变,但旋律不变。
(2)师示范:
5 3 5 5 3 | 5 5 3 3 5 5 3 |
你好小朋友,我们一起握握手
(3)引导幼儿集体问好以后,师可以与小朋友单独问好(握手、拥抱等)。
2、模唱游戏:
(1)刚才的游戏好不好玩?那我们再来玩一个模唱游戏吧!玩游戏之前还是要先听清游戏规则: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头饰,你喜欢哪种动物,就用刚才的旋律模仿动物的叫声。
(2)师示范:
5 3 5 5 3 | 5 5 3 3 5 5 3 |
我是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喵喵
(3)引导幼儿模唱,师适时点拨。
3、游戏:高高低低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游戏,还想不想继续玩?下面这个游戏是考察小朋友的小耳朵的。老师弹奏两个音,如果你们能分辨出它们的高低,才能玩下面的游戏。
(2)师弹奏,幼儿分辨两音的高低。
(3)小朋友通过了考察,可以玩游戏了。听好游戏规则噢:地面上有白云和花朵,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歌去郊游,当听到老师弹奏高音时就去找白云。相反,当听到我弹奏低音时就去找花朵。
(4)师幼一起玩游戏。
(二)分辨大小
1、故事导入:
小青蛙和我们做完游戏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帮它找家好吗?那么,小青蛙的家在哪呢?(大大小小的荷叶上)。小朋友听着老师的镲声送小青蛙回家。如果你听到大声敲镲就领着小青蛙跳到大荷叶上。相反,如果你听到小声敲镲就领着小青蛙跳到小荷叶上。
2、强弱反应:
引导幼儿听辨大小声后,组织幼儿玩游戏。
(三)声音游戏
1、认识乐器并演奏:
师依次出示:手摇铃、响板、小鼓、铃鼓,介绍幼儿认识后,请幼儿自由演奏,听一听音色。最后加入歌唱:一只小青蛙,在敲响板呀;两只小青蛙,在敲铃鼓呀;三只小青蛙,在敲小鼓呀;四只小青蛙,在敲手摇铃。
2、乐器的家(听辨乐器音色):
(1)把上述四种乐器分散放在四个圈里,师在神秘箱里任意敲一款乐器,请幼儿找到相应的乐器。
(2)音乐游戏:
播放音乐,请幼儿随音乐指令找到相应的乐器。
(四)教师小结活动情况,鼓励、表扬幼儿。
四、活动效果评价
《小青蛙玩乐器》这个音乐游戏,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寓教于乐。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凑。而且由于采取众多的幼儿一起参与、师幼互动的形式,因此幼儿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秩序良好,在形式丰富多样的训练中幼儿不知不觉、轻松自如地感知了音的高低和强弱。通过与老师和同伴兴趣浓厚地游戏与玩耍中,孩子们对部分乐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记住了乐器名称,分辨出乐器的音色,并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次活动中难免存在不足。自我感觉活动难点攻克的不够好,原因是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灵活。当幼儿节奏练习掌握不太好时,教师应及时示范强化,让幼儿体验自己与老师的不同,幼儿模仿的不对时应再给一次机会练习。对于胆小的幼儿,应让全体小朋友一起陪他玩。引导幼儿认识乐器时,如果让小朋友和乐器宝宝打个招呼,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对乐器的名称记忆更加牢固。
这次活动之后,我做了深刻地反思和总结,从中受益匪浅。本次活动的开展,对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小青蛙》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小学跳跃教材。教学内容有:学会蛙跳步,初步掌握舞蹈小组合《小青蛙回家》。 《小青蛙回家》是一个深受儿童喜爱的舞蹈组合。它以小青蛙跳跃的动作为素材,由“大八字位蹦跳步”与“勾脚旁吸腿”构成两种蛙跳步。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在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我对本课教学制订出以下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
(2)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两种不同的蛙跳步;创编小青蛙蹲的造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小组合并能边唱边跳。
难点: 两种蛙跳步。
二、说学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依赖性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但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他们就乐意去做,乐意去学,去锻炼。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和接受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利用图片与欣赏一段关于小青蛙的舞蹈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直观模仿两只小青蛙不同造型的基础上,两种蛙跳步的不同。之处。既突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模仿力与观察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青蛙爸爸、青蛙妈妈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小组合。
2,学法
(1)以学生为主体,在指导学生学习舞蹈组合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直观模仿,从中找出连两种蛙跳步的不同之处,化难为易。并初步完整地表现小组合。
(2)游戏:在“小青蛙找朋友”的游戏中,巩固蛙跳步的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听歌曲,学生自由创编小青蛙的动作。
2,直观图片,模仿小青蛙蹲的造型。并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蛙跳步。
3,创设情境,师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学习小组合。
4、游戏:学生分为两个圆圈,分别扮演小青蛙与小狗的家。让学生在愉悦中巩固对蛙跳步的学习。
五、课后反思
1、应在“形体”两字上多下功夫,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调整课堂结构。
2,应注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收获。
《小青蛙》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小青蛙》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三课。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乐和谐。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中的“清、晴、情、请”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子族中各字的音行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会写“青、清、晴、情、请”5个生字。
2、通过联系课文,老师范写,学生跟写来学习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三、说重点和难点
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会写“青、清、晴、情、请”5个生字。教学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四、说教法学法:
针对以上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对比学习法:将课文中的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清、晴、情、请”放到一节课来对比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法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谜面,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学生自读,听录音范读,跟老师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反复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它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这样能让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习惯。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青”,引导学生观察“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便于规范学生的书写。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3、范写生字,强调重点笔画,学生书空生字。
4、练写生字。
5、激励评价。
6、同样的方法学习“清、晴、情、请”。
7、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巩固学习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
通过对这四个形近字的练习,掌握这五个字的写法,以及它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生字,一个是青,另外四个是:清、晴、情、请。我们还知道小青蛙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六)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青蛙)(青色)清(清水)晴(晴天)
情(心情)请(请问)
《小青蛙》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小青蛙找新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小精灵》中的第一课,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由四个乐段构成,2/4拍,歌词浅显,旋律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低段学习阶段,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身心特点。学习小动物的形象,模仿他们的叫声和动作,是学生十分喜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通过模仿练习来学唱歌曲并表演。
2.通过体验与感受的方法,亲身参与演唱、表演等艺术实践。
3、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编词演唱,即兴表演,展现创新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整齐地演唱歌曲。
2、认识响板,学会并探索其演奏方法,记住其音色特点,能按照歌曲中编配的乐器图谱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难点:歌词编创活动。
五、教学理念以及教法与学法:
在本课中,我遵循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 、兴趣导入法: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我在开始部分让学生用节奏、歌声这些音乐课上特有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2 、情景教学法:在新课教学部分,通过孩子最喜欢的谜语故事开始新课,将学习贯穿故事之中,环环相扣吸引学生。
3、启发诱导:在歌曲处理和创造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小青蛙寻找家和找到家的两种心情,在演唱歌曲时用不同的感情处理歌曲,做到有感情带表情地演唱;学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为歌曲填词,这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编创歌曲的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4、自主探究:音乐是听觉艺术,响板是本课的一个新知识,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其特点并探索演奏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通过演唱发声练习歌,打开学生的声音,为下面的歌曲演唱做铺垫
(二)、故事引入课题
本环节通过观看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个难点。
(三)、学唱歌曲
本环节通过学生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初步接触歌曲,感受音乐形象。通过学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叫声,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用电子琴纠正唱不准的地方,慢慢学会演唱歌曲,通过启发,用声音和动作处理歌曲并能声情并茂的唱歌。
(四)、为歌曲加入伴奏
让学生自己观察响板,探索其演奏方法,再根据图片上的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加入伴奏。
(五)、创编歌词
这个环节体现本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孩子的思维再次打开,请他们通过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声音填词歌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气氛更加的生动活泼。
七、本课小结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再做最后的总结,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渗透德育教育。最后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一年级课,无论在导入,还是在整个课程环节中,我在充分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摈弃旧观念,旧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师生谈话中了解歌曲内容,在游戏节奏中掌握歌曲难点。然后创设情境,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到入到所创设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果真如此,模仿、儿歌、游戏贯穿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乐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很出色,真让我佩服他们的聪明。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游戏表演中,我一边读表演内容一边以小青蛙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游戏,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中有小青蛙找不到家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心马上为小青蛙担忧起来,学生自己开始想办法?怎么帮?从而教育学生保护益虫,保护小动物。最后总结遇到困难要膺任而上。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室的布置应做到更加情境化,头饰应做到人手一个,师生应该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
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
三、多关注男同学,多鼓励表扬进而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青蛙》说课稿10
一、说教材分析
歌曲《小青蛙找家》选自人民音乐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的内容。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这首歌曲,语言浅显,旋律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全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是一个点疑句,仿佛人们听见小青蛙急切要回家的呼喊声。第二、三句歌中“跳跳”“呱呱”的念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表现小青蛙焦急不安的神情。最后乐句旋律比较平稳,表现小青蛙历经艰辛,终于找到家的欢快心情。
二、说学情分析
本班二年级学生共13人,属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他们中间有自闭的、多动的孩子,但活泼、好动还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还是乐于参与歌表演等音乐活动,但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阶段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边唱边拍手的方式,准确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使学生巩固掌握四二拍的节拍特点。
2、能力目标:能在音乐表演中当好一个角色,边唱边表演,自信地表现自己。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及难点策略:
重点:
1、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兴致盎然的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2、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运用感受体验法表现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
策略:能在音乐伴奏中正确地按照歌曲速度进行念白,并能在游戏中流畅地与老师合作拍打节奏。
四、说教学理念以及教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课中,我遵循二年级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激励导入法,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我在开课部分运用了带大家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听各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激励学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和行走节奏,为突破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作铺垫。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2、情景引入法:在新课教学部分,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开始新课,将学习贯穿与游戏与故事之中,环环相扣吸引学生。
3、启发诱导法:学唱歌曲和歌曲处理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来模仿小青蛙进行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学会歌曲,紧接着通过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并让学生带着力度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表情来演唱歌曲。
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来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智力障碍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我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游戏相融合的方法,展开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音乐游戏的灵活运用,创新的整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审美。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设计思路共分为4个大环节。
第一环节:激情引趣,律动发声。(5分钟)
设计一个简短、有吸引力的导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开课伊始,通过老师告诉学生今天森林王国要进行音乐会,邀请大家一起开火车去参加,接着听着小动物欢快的叫声,请学生一起来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跟着老师打节奏,为教学难点作个铺垫。接着请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使学生尽快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
设计理念:学生是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活泼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放松性的模仿动物,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走进音乐世界。
第二环节:情境之中,趣味学唱。(20分钟)
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故事中学习歌曲演唱。此环节分以下几步:
1、“天色渐渐晚了,精彩的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回到了温暖的家。可这时,远处传来了小青蛙的哭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常识教育。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如果是你迷了路,会怎么办?(打电话,向警察叔叔求救等等)
3、乌龟告诉小青蛙,只要沿着荷叶的顺序,一个一个的跳回去,就可以找到家。
4、情景引入,学习念白部分。
(1)看课件,理解念白部分歌词。
(2)请学生带着节奏读念白部分。
(3)请学生带着律动读念白部分。
(4)音乐游戏。
A、老师和学生边唱边表演,能听音乐准确地开始和结束。
B、选四名学生戴青蛙头饰,随音乐分组跳回家游戏表演。
设计理念: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5、揭示课题,出示歌曲《小青蛙找家》。
(1)电脑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并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2)带领学生一起按照歌曲节奏唱曲和念歌词。
(3)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A、小青蛙找不到家,心情很着急、害怕。(学生模仿着急、害怕、会哭等声音与表情)
B、小青蛙很焦急,连蹦带跳的跳回家。(学生模仿兴奋、激动等声音与表情)
C、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家的心情。(学生模仿高兴、自豪等声音与表情)
(4)老师教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边接唱“呱”,边配上动作。
(5)学生集体扮演小青蛙唱并律动。
设计理念:学唱歌曲是本堂的重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通过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来模仿小青蛙进行律动,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更快的学会歌曲和感受歌曲。
第三个环节:歌曲处理,用拍手的方式边打伴奏边唱曲,增情添趣(4分钟)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编一个拍手歌让学生自由练习,从而巩固对节奏的掌握,加深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加入拍手歌,使歌曲更丰富,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情感升华。(1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小结本课内容。
这一课的设计,我们突出情趣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出发,从重难点入手,各环节设计和及时评价都自然融在故事情境中。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开开心心的学习音乐,不知不觉地提高音乐技能,情不自禁的爱上音乐课。
《小青蛙》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宜昌市深圳路小学的张晋芳老师,我以“单双脚跳”的训练为教学内容,来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以贯彻“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根据水平一(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生为本,围绕“小青蛙的一天”的活动,创设情境,设计青蛙跳房子和青蛙斗水蛇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单双脚跳和正面投掷方法。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多样。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小组比赛,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在器材的设置上,体现了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物巧用,一物新用。
二、依据理念说目标
1、通过跳房子和跳圈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从而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及弹跳力;让学生在摆圈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跳跃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一致的精神品质。
2、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复习正面投掷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
3、通过障碍跳中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感。
三、教学设计特点:
1、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以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诱导学生的上课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得知识,愉悦身心。
2、教学方法游戏化。在教学中,老师启发诱导,学生观察模仿、小组合作探究,自学、自练、自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通过游戏和比赛,体现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的和谐气氛.
四、教学准备
1、着装准备:师生身穿运动服,运动鞋。精神抖擞,愉快放松。
2、器材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个青蛙头饰和1个沙包,教师准备青蛙妈妈头饰一个、小青蛇头饰若干个,垫子三床,铁环若干个,录音机1台。
3、场地准备:
操场上画二个大同心圆,内圆半径为6米,是学生跳房子及青蛙跳房子游戏区域;外圆半径为8米,是学生自创摆圈跳跃游戏区域。
五、依据目标说流程: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阶段―――青蛙晨炼(7分钟)
上课开始,教师戴着青蛙妈妈的头饰,亲切地告诉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早锻炼吧。”在孩子们的雀跃声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险,孩子们在外面的一切行动,一定要听青蛙妈妈的指挥!”接着,音乐响起,师生共跳青蛙舞蹈进入场地,同学们散站成一个大圆,开始“青蛙晨炼”活动―――自由模仿青蛙跳。在蹦跳中舒展身体,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在蹦跳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蹦跳中体会青蛙跳跃的动作要点。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形象化的头饰,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绘,创设“青蛙晨炼”的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去尽情活动。有情、有景,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容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准备。
(二)巧设游戏,学习跳跃阶段―――青蛙跳房子(8分钟)
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青蛙跳房子”。
1、小组互学:同学们五人一组,轮流跳房子,互帮互学。
2、师生同乐:在学生欢快地游戏时,教师参与其中,在与学生的和谐相处中,提示学生在跳房子时单跳双落,用前脚掌蹬地跳起和落下,落地时要轻巧,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交流展示:在学生掌握跳房子基本技能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进行小组评价和生生评价。
在自由有序的游戏中,学生轻松、愉快,课堂呈现
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气氛。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掌握了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三)营造氛围,合作探究阶段―――自创摆圈跳跃游戏(10分钟)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思考的特点,创设了“青蛙自创摆圈跳跃”游戏的情景,在巩固学生单双脚跳的动作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拓展学生思维。
活动前,教师设疑,“青蛙妈妈知道,孩子们跳房子时都非常高兴。玩过了跳房子之后,还想玩别的游戏吗?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一想我面前摆的铁环能做哪些游戏活动呢?”利用这一辐射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议论纷纷。
接着,教师探疑。请2—3个学生做个别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然后,小组摆圈,进行自创跳跃的游戏。这时,操场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形:菱形、伞形、正方形…….也可能会有让我叫不名字的形状。
最后, 看看、比比、评评,引导学生欣赏各自的摆圈造型,对有创意、有美感的造型,及时鼓励。这样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去更积极地思考、创编,让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真正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当然,在小组探究学习时,老师必须主动参与并适当指导,教师要给各组创编的游戏以交流、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不断的向学习的深度拓展延伸。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小组合作,发展能力阶段―――青蛙斗水蛇(10分钟)
有了前面学生的积极思考、创编、充分探究,那么后面的游戏就水到渠成、得心应手。接下来,“青蛙斗水蛇”的情景游戏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师戴着小青蛇头饰,模仿刚睡醒的小青蛇的样子,创设故事情景:“谁在这里喧哗,惊扰了我的美梦,我要吃掉它。”在学生惊讶、好奇的神情中,我一边布置游戏现场,把小青蛇头饰放入内圆中间,一边讲述游戏的方法:斗水蛇的学生站在教师指定的位置内,用沙包投向小青蛇,看看谁是斗蛇小英雄。
我以奖励小星星的激励方式,比一比哪一组投得准,赶走小青蛇多。授予获得小星星多的小组为斗蛇英雄小组,让学生为他们眼中的英雄贴上一颗星。在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老师也跃跃欲试,进行正面投掷示范动作,让学生评价动作是否正确,优美,为老师也贴上一颗小星星。教师以此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强调正面投掷时左右脚前后开立,右手握轻物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后脚蹬地,向前自然挥臂,将沙包朝目标投出。这样,教师不露痕迹地向学生传授了知识。通过这一游戏,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的和谐气氛又一次达到了高潮,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和积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心。
(五)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小青蛙回家(5分钟)
这个环节,我通过情景教学“小青蛙回家”,达到调整学生身心,稳定学生情绪的目的。
在学生们的欢快声中,教师语调柔和地说:“小青蛙们今天收获真不少,学会跳房子,自创了游戏,还赶走了小青蛇。大家辛苦了一天,伸伸胳膊弯弯腿,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回家吧。”
在组织学生离开场地时,我配合音乐《小青蛙回家》给学生设置一个简单的跳垫子的障碍游戏,走出场地。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心情放松,在愉快中调节身心。
六、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性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性预测:本节课有利于学生掌握单双脚跳及正面投掷的技术方法,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分。
《小青蛙》说课稿12
本课围绕立定跳远为题,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自然、宽松、愉快、良好的氛围,师生建立起友好融洽的关系。
立定跳远是小学生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我创设了一个情景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小青蛙学本领》情景的感染下,以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怀着愉快、兴奋的心情掌握立定跳远的蹬摆协调用力动作,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课堂的有效、高效。
其次,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如:有序的进行练习;为同伴鼓劲加油;专心听讲;积极参与练习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辅导学生的集体练习,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当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区别对待进行纠错,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同乐,真正体现教学氛围的和谐,让他们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两个游戏阶段,孩子们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领,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的身体不但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巩固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在捉害虫游戏中,让孩子懂得做一个勇敢、有爱心的孩子。
课后回忆,教学还是有点瑕疵:第一次小组练习后四位同学的展示动作,其中走到第三位时,学生可能情绪紧张,动作完成的不协调,出现了类似单脚起跳,结束时,我的评价不应该以全概偏,评价他们表现都优秀,潜移默化中应该给学生养成一个严谨的、技艺求精的学习态度。
《小青蛙》说课稿13
一、课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主线,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教学过程的设计尝试运用游戏的“情境教学”。
二、说教材
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以后学习急行跳远项目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三、说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爱好,增强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上肢爆发力,并同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上下肢的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灵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快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5、社会适应目标:尝试与同伴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
难点:落地稳而远
五、说教法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在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六、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
2、大胆尝试练习法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大约用时15分钟。本着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这个环节分三步完成,一是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姿势的跳跃练习在跳跃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二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总结示范得出正确的立定跳远姿势。
三通过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既符合了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重难点。
八、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教学目标基本实现,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40%的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并能优美的完成动作。
《小青蛙》说课稿14
一、说活动内容: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各种动作的发展日趋完善。但是中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纵跳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时屈膝缓冲过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现象。蛙跳是一种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现象,使起跳、落地动作更流畅,跳跃的距离更远,跳起的高度更高,从而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所以我设计了“小青蛙,捉虫子”这一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变身小青蛙,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蛙跳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情感目标: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团队精神。
(2)能力目标:发展肢体动作的协调灵活性。
(3)知识目标:通过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尝试用双脚用力蹬地进行蛙跳。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我将本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小青蛙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跳;难点定位于:动作协调灵活地向前跳。
四、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板做成的绿色荷叶若干,绿色、红色的纸虫子若干,绿色、红色的青蛙头贴纸每人一个。纸板做成的荷叶和纸虫子是体育游戏活动的主要材料,它便于捉虫游戏环节的进行,青蛙头贴纸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经验准备:首先幼儿要认识青蛙,对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大概的了解,其次,幼儿具备简单的跳跃能力。幼儿已有的一些跳跃动作经验和对青蛙的了解,有助于教师迁移新的动作经验,也有利于幼儿更快地学习蛙跳。
五、说教学方法:
1、提问法:在体育活动中采用提问法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思考,启发他们积极大胆地想象并模仿青蛙跳。活动开始时通过提问青蛙是如何跳的,巩固了幼儿对青蛙跳的认识,从而解决了练习蹲跳的过程中,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容易学会的问题。
2、情境创设法:活动的主体环节创设了小青蛙比赛捉虫子的情境。这使整个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此外我还采用了自主探索法、示范法、重复练习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经验。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环节,包括:1、开始部分:进场,活动身体2、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游戏形式巩固动作经验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一)开始部分:进场并活动身体
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引导幼儿模仿池塘里的小鱼,小鸭子,小青蛙等小动物的的运动方式活动身体。爱模仿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儿的这一个特点,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可达到活动前的热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游戏形式巩固动作经验
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有意识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问题:“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此时,尽量启发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并模仿青蛙跳的方法,我重点观察,提取幼儿说出的青蛙跳比较关键的方法。同时关注幼儿的动作情况,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2、我用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形象生动的总结蛙跳的方法
3、念过儿歌后,我请幼儿再一次互相模仿青蛙跳,并请跳的远的.幼儿和我一起进行示范,此时引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双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时候要往下蹲。
4、集体根据儿歌练习蛙跳,总结可以跳远的方法
在这两个环节,我重点关注幼儿的动作是否协调灵活,着重提示幼儿模仿青蛙蹲跳时要注意哪些动作要领,让幼儿把动作做得更到位。
5、捉虫游戏
这一环节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练习蛙跳的动作。在开始游戏前我虽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幼儿往往会记不住,所以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指导。中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在起跳时会出现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的现象。我会及时提醒幼儿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在此主要还是采用提问法。
七、说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相互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能,能较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和“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小青蛙为主线,突出“玩”字,并一次又一次地启发、引导,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因此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充分融入到小青蛙这一角色中,从把自己变成小青蛙到探索小青蛙跳跃方法从而提高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实现了全面发展。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孩子过度的融入了小青蛙这一角色,不能认真倾听我做出的引导。作为新教师经验不太丰富,在捉住孩子兴趣点上浪费了一些时间,这方面经验有待提高。
《小青蛙》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快乐的小青蛙》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3课内容。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它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本文共6个自然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1.学会认“井、急、象”等11个生字,会写“井、为、伯”等7个生字。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并会分角色朗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明白遇到困难不要慌张,要动脑筋想办法。
本课作者赋以小青蛙和大象人的思维,教学重点是合作识字,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是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勇敢而对,乐观地动脑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识字教学中“困”与“因”字,形近,区分成了一年级学生的难点。
学生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教育意义深远,内容浅显生动,学生很感兴趣,适合学生阅读,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自能读书,能初步了解故事大意。学习本课,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二、 说教法
1、变序教学。本节课在学生谈读书收获时,我顺势而导,大胆采用了变序教学,巧抓研读的切入点——你怎么看出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学生通过读悟出小青蛙遇到困难唱歌是为了向别人求助,然后想象小青蛙会怎样唱歌,再研读把大象伯伯引来后的对话,对指导朗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分角色表演,再次回归主体。组内创新表演更是加强了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情趣化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了情趣化教学。先鼓励孩子们圈出生字自主识字,并汇报识字方法,相机总结,渗透拓展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然后紧接着用各种方式的读和枪击气球的游戏形式巩固练习,致使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3、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法、自读自悟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借助拼音自能读书,合作识字,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共同尝试解决问题的快乐,自读自悟,有感情地读好全文,注重学科问的整合,利用歌曲《小青蛙找家》结束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五个环节:
(一)、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猜谜语,今天我给你们出个谜语: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贴青蛙图,板书:快乐的小青蛙。(学生读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合作检测。
1.圈画生字,自主识字
A、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生字,把它们从书本上圈出来
B、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卡片合作识字,看哪个小组最先闯过第一关?
C、生字中你最容易记住的哪个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游戏练习,巩固识字
3.读文,整体感知
A、请六个同学分自然段朗读
B、由同学对他们的朗读做评价,谁是你读书的好榜样?为什么?你想对谁提建议?
C、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在读完课文说自己的收获时,抓住学生的话“我知道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问:“你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快乐的勇敢的小青蛙呢?”“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枯井里,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问学生对枯井的认识,假设“当你们掉进枯井里,你们怎么办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候质疑“掉枯井里,大家都会很害怕,那小青蛙怎么唱起了歌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找到大象救小青蛙的自然段。大象伯伯听到歌声,也走过来问了。现在你们知道小青蛙为什么唱歌了吧,谁来说说?等学生说完,再指导朗读。谁来把大象伯伯的话读一读。要读出大象伯伯不理解的语气来。小青蛙又是怎么说的呢?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也得读出高兴的语气,有人来救他了,能不高兴吗?让男生齐读大象伯伯的话,女生齐读小青蛙的话。
大象伯伯把小青蛙救上来了,还夸了小青蛙一句,怎么读呢?(生齐读)
想象:当小青蛙坐在象鼻子上,他会对大象伯伯说什么呢?
(四)、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咱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演之前你们说说,小青蛙应该怎么唱歌呢?(大声的,“呱呱”)让学生自由表演。表演完,问:除了这个办法可以自救,还有什么办法呢?让学生在小组里演一演。
( 五)、拓展延伸,歌唱出室。
师总结:这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相信同学们遇到困难,也会像这只快乐的小青蛙一样乐观!一样机智,对吗?
放《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学生边唱边跳出教室外。
五、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小青蛙)掉井里——唱歌(等朋友来救)
(大象伯伯)听见——救起小青蛙(夸他又聪明又勇敢)
【《小青蛙》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青蛙》说课稿01-05
小青蛙找家说课稿01-12
《小青蛙》说课稿15篇01-05
《青蛙看海》说课稿12-01
小青蛙作文03-31
说课稿《寄给青蛙的信》01-02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01-08
《小青蛙》教学反思02-17
《青蛙看海》说课稿9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