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与静说课稿范文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与静说课稿范文知识1
一、说教材
在学习了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本课开始进入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运动。在本课中,将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如下。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来确定。
4、重点和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本课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为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因此我采用了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师生交流。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开始,我首先由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学生很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然后从这些疑问入手,接着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假如你站在路旁,你认为那些房屋和树木还是运动的吗?”激发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一段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看完视频后,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安排了让学生默看中“荡秋千”这一部分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己来讲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己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在播放一次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奔腾的骏马》,让学生判断视频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学生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动与静说课稿范文知识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绘画基础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巧妙地利用它们塑造形象,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在教学中我利用远教设备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不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会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以达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对教材的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曲线与直线能够分别表现动与静的感受,能理解曲线与直线这两种美术造型语言并运用其进行主题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热爱、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学科里的直线与曲线。
2、教学难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四、远教资源的分析与利用:
我校是农村远教模式二,在这里我找到了适合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图片以及相关的,我在参考远教教学设计资源的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重新设计了教案并利用图片自己制作了课件,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直线与曲线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有效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飞行和蜗牛爬行的路线有什么不同?(蝴蝶飞行时曲线、蜗牛爬行时是直线。)
2、启发学生说出以前学过哪些线条(课件展示)。
3、教师小结:用课件展示直线与曲线给人的感觉各是什么,然后出示本课课题《线条的动与静》。
这一部分远程教育媒体资源的作用是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直线与曲线的区别,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发展阶段:
1、让学生欣赏大量具有直线特点的现代建筑图片,教师延伸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怎样去表现?
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可以很容易的回答出以上问题,教师适时进行小结:这些由直线构成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静止、稳定的感觉,那么曲线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神奇的感觉呢?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绽放的礼花、飘舞的雪花、艺术体操的图片。分别让学生说出这些景观都适合用什么样的曲线来表现。
本环节的设计是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充分发挥其直观性、新颖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欣赏和感受来进一步体验线条的变化是无穷的及线条造型的特点。
3、作品欣赏: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及优秀的学生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感受线条造型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探究创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要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画出有个性的作品。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思路:
学生绘画时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要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评价展示:
把画好的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自我描述自己的作品,教师以鼓励为主适当点评作品。
六、教学效果预测:
这一课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课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及设备制作了课件,课堂环节也很紧凑,在教学中既重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和教师的点拨、引导,提高了学生用不同线条表现事物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由于欣赏的图片和作品过于具体,可能会对一些同学的创作发挥有所束缚,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纠正。
【动与静说课稿知识】相关文章:
《动与静》说课稿01-18
动与静作文04-04
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03-08
“动”出了趣03-02
梦见错过动车07-20
坐动车作文02-26
关于静的作文04-11
静优秀作文02-22
形容静的句子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