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指》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手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咋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起来,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本次活动意在通过采用幼儿都喜欢的手指游戏作为引子,将手指游戏和故事讲述相结合,在调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运用手指游戏做出不同的形状,再由教师通过语言进行环境创设,有幼儿选择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编故事,能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并且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
1.通过手指游戏,创造出各种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说出完整的语言。
2.幼儿愿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能较完整地叙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并学会安静倾听故事。
三、说教法
活动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示范法多种方式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实际情景操作来启发幼儿,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创编故事,教师提问和示范来达成目标。
四、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主要通过讲述法为主,并且以多途径参与、交流讨论法、操作法来逐步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中幼儿通过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的`思维语言能力等都得到锻炼。
五、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能用手指模仿出不同的动物。
2、物质准备:故事准备《路上的大石头》,手指游戏四、活动重难点;重点:幼儿能够理解教师发出的指令,跟随教师进行手指游戏创编故事。
难点:幼儿能够安静的倾听他人的说话并能够大声的在幼儿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五、说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玩手指游戏,进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鸟飞走了。
提问:
(1)我们的手指游戏中出现了那些动物?
(2)我们的手指真神奇,可以变出各种动物,宝宝们带回可要充分用自己小脑袋想想我们的手指能变出什么动物哟。
(3)好了接下来先看老师怎么做,小朋友们认真看。
(2)宝宝们注意看: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3)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4)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5)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6)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幼儿先模仿教师用手指游戏讲故事,教师有必要将动作拆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6)有没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请两名幼儿一起表演。)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小组讨论)。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4.结束: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好了,小朋友们,小动物们玩累了要回家了,宝宝们也休息一下吧。
最后,宝宝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指游戏,和爸爸妈妈进行手指故事游戏。
六、说特色
本次活动的特色在于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实际发展需要,我制定了手指游戏来引出小动物的形象,并且通过教师示范来让幼儿指导教师的意图,再根据幼儿喜欢手指游戏,乐于参与手指游戏,来使活动变的丰富有趣,活动中幼儿也能充分参与进来,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幼儿也敢于表现自己,在故事基础上进行创编,这样既达到了目标,幼儿也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利用手指来讲故事,丰富了手指操的内涵。
《手指》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我说的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会读带有拼音的生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 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是本组课文“人生领悟”中的最后一篇,我将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通过完成图表,读读,议议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因此,我将随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学法归纳总结。通过其他几篇课文的内容总结,明白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其次,我还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中或文末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及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再次,我将充分利用文前的导读和文后的阅读链接,让生长阅读前明确阅读任务,阅读后,在课文链接的指导下,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三、 说教学过程
(一)、从导语入手,明确阅读要求
1、板书课题《手指》,今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正如单元导言所说,平凡的事物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
2、引导全班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①五个手指各有什么特点,②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表格。
1、检查读书情况,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首先 ……接着……最后”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找出文中的`总起句。
4、本文章表达方法上与其他几篇课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5、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完成表格。
手指 长处 短处 启发
拇指 肯吃苦 形体不美,构造简单 人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就是力量
食指 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不窈窕 常受伤
中指 相貌堂皇,曲线美 干活不出力
无名指
小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集体反馈,深入探究,体会写法
1、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师适当引导。
2、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表现手法
观察表格,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从表格中的“吃苦”,“窈窕”,“秀丽,样子可爱“等词语体会文中拟人化的手法。)
通过观察表格,体会出文中的对比手法
(长处——短处,五指之间的不同特点对比着来写)
3、作者说:“却无爱憎在其中”,真的没有爱憎倾向吗?谈谈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五指中的一员,你愿意做哪一个手指,为什么?以此来发散生动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注重个性的理解,随机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窈窕,堂皇,养尊处优”的意思。)
4、教师导读:是呀,正如作者所说——(屏幕出示)
“手指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美丑之分了。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师创设情境:一天,五指发生了矛盾,他们为什么会发生矛盾?结果又怎样呢?请你也仿照本文拟人的手法来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让人从中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
(这既是对全文写法的练习,也是让生从写作中加强人生感悟,明白本文的写作意图,这也将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总结课文:引读阅读链接,是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起来力量就会更强,就是丰子恺先生从手指上得到启示。有位诗人又是这么赞美手的!齐读阅读链接。丰富对手的理解。
①齐读最后一自然段,②师小结课文
四、说板书设计:
5※ 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 拟人
(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分)
对比
团结就是力量 (总)
《手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说的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带有拼音的生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且语言也较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接着,我又说:“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学生叫后,我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有什么发现。请几个学生说后,我再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板书:手指)这样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以下的学习。
第二步: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课件出示以下自读要求:
1、边读边划出带拼音的生词,读正确。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的读的`效果是有目的读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于这点,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明确学习任务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自学完后,再检查自学情况,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及容易读错的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指导:“搔”、“憎”、“窈窕”的读音 。读后完成以下填空: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五个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填空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自学课文的第三个要求的检查。学生在说告诉我们什么的时候,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我就用:“如果这个地方叫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你会用哪一句呢,赶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句,知道五个手指有强弱、美丑之分,过渡到第三步的教学。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这一步我又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特点。
先指名学生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大拇指特点的句子。然后,引导他们抓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这几个词来重点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除了课文中写的,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大拇指吃苦受累呢?这里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拇指的优点,学生体会起来会更加深刻。接着,让学生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大拇指,把文中的“他”换成“我”再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大拇指的优缺点。最后,引导他们总结出大拇指有所长,也有所短的。(板书:所长 所短)
接着,我用:“大拇指有自己的优点,又有自己的缺点,那其他几个手指是不是也像大拇指一样呢?”这句话过渡到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环节,自学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叫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词句划出来,说说剩下四个手指的优点及缺点,在说的过程中,结合理解: “窈窕”、“堂皇”、“养尊处优”、“附庸”的意思,并指导感情朗读,引导他们总结出每个手指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板书:各有 各有) 再引导他们联系到我们人是不是也各自有优缺点,谈谈假如自己就是这五个手指中的一个,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手指呢?这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接着再分角色读一读2—5自然段,体会各个手指的不同特点。
第三环节,找出总起句,读一读,我先说:“同学们,其实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写出了五个手指的特点,赶快找到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读后再引导他们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第四环节,理解中心句。“是啊,我们人就像这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让我们再来读读丰子恺爷爷的这句话。”(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结,相机板书: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深化认识。为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他们的理性认识,我又出示两句课外的关于团结的名言以及一篇写文具争功的童话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阅读《文具争功》这篇文章也是为学生完成作业题中的第三题作铺垫的。
第六环节,课外作业布置(课件出示以下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积累关于团结的名言警句。
3、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篇对话式的童话,
并演一演。
一二两题作业是学生积累课内外词句的练习。语文新课标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积累,提到有“厚积”才能“薄发”。确实,语文学习永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步,多阅读,多积累。而第三题则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说板书设计
手指 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既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我这样将手指和人对比起来设计板书,力求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的难点,使学生看一看板书就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简洁又富有意义。
《手指》说课稿4
课文内容与特点:
课文讲述了一位旅店房客的经历,描述了贝多芬刻苦练琴的一幕,揭示了成功的又一秘诀:勤奋。
旅客的情感变化贯穿故事的始终:欣赏琴声时的陶醉和赞许——发现天花板渗水时的疑惑——得知真相后的惊讶和赞叹。这是故事的明线。故事的暗线是:描绘贝多芬琴声之美,写他艺高——贝多芬蘸水弹琴,写他刻苦——侍者的赞叹,写贝多芬的声望。艺高与声望,更说明其精神可贵。这篇课文很特别,他不是很直接的介绍伟大人物,而是通过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显现人物之所以伟大。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课文,内容很简单,但如何设计教法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第三人称旅客讲多了,就有一种喧宾夺主之感。光讲贝多芬又觉有些唐突。如何处理好他们俩的关系是一个难点。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设计教学过程。以下就是我设计教法的说明。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识"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10个生字;理解,积累"简陋,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贯注"等4个词语,能正确书写"馆"。
2 正确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逐步养成习惯。
3 学习课文后,懂得勤奋苦练是人的美德,只有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这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又是学生学习这个阅读方法的第一课,而这个语文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阅读习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关键字的品读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音乐导入,了解贝多芬
1,没有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孩子们就知道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钢琴曲《命运》有些学生也熟悉。再说课文的第一小节也有一句介绍贝多芬音乐的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于是我就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欣赏钢琴曲,听完后,请他们说说感受。播放音乐使孩子思想高度集中,在孩子说感受时很自然地引出课文那句描写琴声的句子,学生通过听音乐明白了两个抽象词语: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意思。无需解释,音乐是最好的答案。适当的补充两三个描写音乐的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 通过琴声讲到贝多芬。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我给学生两种介绍人物的句式(1),他就是_____ 贝多芬。(2),贝多芬是_______。请学生选一种句式介绍贝多芬。给孩子固定的句式是让他们语言表达更规范。两种句式是让他们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在介绍贝多芬时我已经提前把侍者的话教学完了。因为侍者和学生们是同一层次的,他们只知道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3,过渡到课文主要内容时我用了这样一句过渡语: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二百多年前,音乐之都——维也纳,一间简陋的小旅馆里,跟随一位旅客近距离的了解贝多芬。这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说,这样使教学更连贯,很自然的引出故事,处理好旅客和贝多芬的关系。
这一环节凸现出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都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要说,又有内容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找到突破口,抓住关键词,学习课文重点小节
1,我反复读这篇课文时,发现作者讲发烫的手指,其实是突出贝多芬的勤奋和努力!于是我确认"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是课文的突破口,也是课文的中心。于是就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到这位旅客是怎样称赞贝多芬的句子。引出课文的中心句。
2,因为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边读边思考。这个语文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阅读习惯。到底如何培养这一能力呢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关键词来了解句子的内在意思。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边读课文边思考的能力。
(1)先让学生知道中心句"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中"努力"是个个关键词,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一句最能体现贝多芬努力的句子。出示重点句,如: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这句句子是讲贝多芬很努力,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贝多芬的'努力。
(2)我通过重点句中关键词的把握,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再一次了解到贝多芬是多么的努力和勤奋。
在教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写贝多芬努力的三句句子,我分步骤分层次地由扶到放地让学生学习。第一句学习时,重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句,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句,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不但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文能力。
三、总结全文,揭示课题,明白道理
1,我在不断完整板书的过程中,最后揭示课题。板书内容:1,贝多芬2,"伟大的音乐家3,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4,发烫的手指5,43(发烫的手指)。课题的揭示是放在最后的,是为了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并且在教学时让学生好好的读读课题,课题出示得既不突然,还强调了重点词语。
2,明白道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 生字教学有着重,随文识字为主
生字教学还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但是不同于一年级起步时字字教,字字写。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大部分的识字方法,要放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识字,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需每个字用力均衡,但要有侧重,要随课文识字,以免割裂了课文的整体感。比如教学"馆"时,我着重指导最后一部分的书写笔顺,因为这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维""亢""委""婉"最主要放到课文的词语中让学生理解意思即可,如高亢激昂,委婉深沉都让学生听着音乐自己感受。"缝""继""凉""芬"都在教学中随文出现,只需指导读准确即可。
《手指》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 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劳动不说话。(手)
2.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十个手指,这一双手,十个手指,让我们学会了许多事,干了许多活。现在我们来想一想,说一说你用这双手做过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时,这十个手指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3.学生回忆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4.过渡导入:关于手指,同学们想说的还真不少。是啊,手长在每个人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著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曾经写过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篇文章吧!
二、初读课文
1.简介作者。
2.默读阅读提示,标出阅读要求并指名回答。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5.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6. 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7. 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汇报交流。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最肯吃苦。姿态不美
食指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中指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
无名指风光无限能力薄弱
小指小巧玲珑能力薄弱
4.感受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特点,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1.准备一支笔,一块砖,指名学生上台配合做游戏。
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拿不起来找其手指帮忙,用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再分别用同样的方法去拿这块砖,你有什么感受?
(团结就是力量)
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哪段文字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小练笔: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试着写一写。
《手指》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手指画》,《有趣的手指画》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手指画是采用压印、联想、添画的方法来创作的。通过对指印的学习,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手指画,了解创作手指画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用手指印画,通过联想、加工,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作手指画的兴趣,体验其创作的喜悦,从而热爱绘画,热爱生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
难点在于:指纹的轻重、图形的设计以及画面整体效果很难掌握。
二、关于教法与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视频导入新课,然后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讲解示范法来帮助学生把握手指画的制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还采用勾线笔、水粉颜料、水彩笔、调色盘、水粉纸进行教学。
四、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视频激趣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天真、好动,课堂自制能力较差,过多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为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歌声中,跟着节奏边唱边做拍手游戏,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从而进入第二个环节)
欣赏手指画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手指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趁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告诉他们这些画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手指的神奇。你想拥有这样一双神奇的手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神奇的世界吧!紧接着出示课题——《有趣的手指画》。这时,我将印画的方法展示出来。比如画一个萝卜,先用一个手指沾上你喜欢的颜色印在纸上,作为萝卜的外形,再用勾线笔给它添上叶子、根、表面的纹理,一个营养丰富的萝卜就画好了。接着我又出示其它手指画的作画步骤给学生作为参考。然后问学生,一个手指印可以画出这么多图形,多个手指印又能画出什么呢?原来多个手指印可以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图形。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手指印画方法,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作画步骤。
第一步:沾颜色,把手指沾到颜料盘中,注意手指上的颜料要沾得均匀。
第二步:按图形,将沾好颜料的手指轻轻地按在纸上,不要用力按,就可以轻松地按出图形。
第三步:添画,请学生注意将印好的'图形晾干后再进行添画。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我又利用课件展示同龄孩子优秀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紧接着是第个三环节:手指画创作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我特意开展了一个绘画比赛,主题是“我的手,我绘画”。在创作中要求学生搭配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进行压印,看看印出来的形状像什么,然后通过添画让它变得更形象、更漂亮。最后伴随着儿童歌曲,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体验创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接下来是第四个环节:展示作品,促进交流
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当学生创作完后,我先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出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展开互评,全班互动。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
最后是第五环节: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回忆并归纳今天所学的内容。回家后请同学们与父母一起玩玩手指印画的游戏。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向导作用,美术课的板书应融于一体,我将板书设计与作画步骤相配合,与多媒体课件相对应,通过用手指沾颜料、按图形、添画三个步骤达到了直观教学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活动,从教师的步步引导到学生的主动探索,无不体现了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学生从创作中获得快乐,收获了成功!
《手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手指》是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的作品,课文用拟人化且风趣的语言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课文最后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学习本课,能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语言幽默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难点: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与默读结合法
本课课后有默读的要求,因此本课的教学采取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要让学生多朗读,把课文读流利。同时继续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锻炼学生通过默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手指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以及这样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体会作者风趣的语言,同时要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完成本课小练笔。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前要安排预习,课堂上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谈话导入: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手指》一课。
2.板书:手指,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生字:拇搔痒秽轧拧螺纽扣貌仓渺享庸憎
3.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让学生快速读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3.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师:这节课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手指的。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三、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团结就是力量。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4.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四、课文小结
本课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性格和作用,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五、板书设计
《手指》说课稿8
【说教材】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说预设】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 点 缺 点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设计:
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有声有色 掏掏耳朵 抹抹鼻涕
2、填写合适的字
( )算盘 ( )螺丝 ( )药末 ( )脂粉 ( )钢琴
《手指》说课稿9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省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一次展示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手指画》,本次说课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手指画》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中的第5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目的是通过看看、印印、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对指印和手印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精神,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认识手指画,了解创作手指画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手的不同部位压印、擦刮出不同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添画成有趣的形象,再以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完整的手指画作品。
3、激发学生创作手指画的愿望,体验其创作的喜悦,从而热爱绘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印制,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教学难点:对指印、手印的联想及画面的合理布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我把学法与教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欣赏法、比较法、观察法、发现法、联想法,启发学生联想,经历创作过程,体验成功乐趣。
三、说教学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为活跃气氛,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首儿童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孩子们在愉快的歌声中,跟着节奏做拍手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接着我借助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认识指腹、指尖、掌心等部位,为后面的教学作了辅垫。
(2)欣赏作品、提示课题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可借助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先借助儿化语言,激起学生思考,激发其探究欲望,“手不拿笔能画画吗?”接着我又借助多媒体,播放精美的手指画课件,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美的情境中,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开了情感目标的大门,并作了扎实的铺垫。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新课。
(3)尝试压印、体验乐趣
在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后,我首先让学生在视觉上获得对指印的感受。于是,我一边在指腹上涂上颜色,压印在纸上,示范给学生看,一边告诉他们涂色,压印时需注意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手的其它部位也能压印和擦刮出不同的图形,我把问题抛给学生:“除了用指腹,还能用什么地方印?不同部位印出的形状是怎样的?用手指按一按会出现指印,那用手指来擦一擦,刮一刮又会是怎样的呢?”接着让学生主动探究,尝试用手的不同部位通过按、擦、刮等方法在纸上随意造型,让他们在五颜六色中体验用笔无法获得的乐趣。这其中学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调色时,水放多了,以致于印出来的造型不清晰,多种颜料混在一起导致画面色彩灰暗等。这时,我把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明白正确的方法,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4)启发联想,小组创作
为拓展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我拿出一张学生已印好的各种图形问学生,看到这些不同的.形状,你会想到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联想进行添画,把它们变成各种有趣的形象,让学生眼前一亮,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目的。因这些形象彼此之间无联系,摆在一起又比较零乱,画面没有整体美感。此时,我再提出疑问:“它们就这样摆在一起,美不美?”学生回答:“不美!”于是我就让他们去找不美的原因,并出示了几张完整的示范画,通过比较,他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画面的合理安排和色彩的有机搭配,才能组成美的画面。这正应验了《新课标》中的一句话:美术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接着在创作过程中,我让他们分小组进行合作,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并将集体的力量转化为智慧的结晶,他们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地展示了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环节这样设计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亮出了教学精彩的一面。
(5)展评作品,促进交流
在《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展评作品中,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每小组选派一名学生对本组的作品进行介绍,观察他们在作业中能否较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及想法,并让学生相互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讲出喜欢的原因。之后,教师再给予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达到发现并纠正问题的目的。最后,我和大家一起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
本课的教学活动,从听一听到评一评,从教师的步步引导到学生的主动探索,无不体现了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学生从体验中获得快乐,收获了成功!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评委指正!
《手指》说课稿10
一、设计意图
时下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各个年龄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小蝌蚪”、“青蛙”作为表现“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儿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脑袋,细尾巴的家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在幼儿听过故事,学过歌曲和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三、说重点和难点:
目标3的实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节课的难点,主要在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就是难点所在,也是目标1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说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已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准备好故事和歌曲录音磁带),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课件和一张“青蛙妈妈”的大图片;主要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
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六、活动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活动程序也就一目了然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观察------想象------创作”三个部分。
(一) 以图片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1、幼儿边听歌曲边表演小蝌蚪游动进场入座。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2、老师:“呱呱呱、呱呱呱,谁来了呀?”(出现青蛙妈妈的图片)
老师:“咦!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有点心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吧!”(教师扮演青蛙妈妈,说:“唉,听说我的宝宝在到处在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快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出示出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的图片。)
老师:“哇!真棒!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可开心了,还要感谢我们小朋友的帮忙呢!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通过复习儿歌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几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掌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
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节课的知识点(难点)。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经常有画一下换一次工具的习惯,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从小培养幼儿学会统筹安排的好习惯,老师在这里可以重点指出,要求幼儿按老师的方法来作画。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再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三)幼儿再次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再次作画。这时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就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对幼儿说:“青蛙妈妈看到这么多的宝宝,真高兴啊!一蹦就蹦到了我们小三班来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把自己变出来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去吧!”这时,老师出示青蛙妈妈的大图片,贴到教室的主题墙上,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贴在周围,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妈妈的身边啦。
4、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手指》说课稿1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西美术出版社,第三册第5课的内容《有趣的手指画》,我准备分五个步骤来说。 出示课件
一、说教材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和认识
手指画是采用压印、联想、添画的方法来创作的。在欣赏感受手指和手形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手蘸色,通过沾、按、添等方法创作出更多造型。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分为两点:
1:引导学生用艺术的角度去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手形。
2:学会用手指印画,通过联想、加工,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手指、添画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难点在于:指纹的轻重、图形的设计以及画面整体效果的处理很难掌握。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寻找生活中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视频激趣法、演示法、示范直观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观看大量实例产生“记忆”与“联想”,进一步认识指纹和手形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水彩笔、勾线笔等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视频激趣,强化手形特征
俗话说“情感产生兴趣”。动画视频能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手型的联想,我出示 手影表演 导入新课,然后问学生:看了精彩的手影表演,你觉得我们的手指神奇吗?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于是出示手指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问学生: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趁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告诉学生这些画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让学生再次感受手指的`神奇。这时,我将 印画的步骤 展示出来。比如画一个萝卜,先用一只手指沾上你喜欢的颜色印在纸上,作为萝卜的外形,再用勾线笔给它添上叶子、根、表面的纹理,一个营养丰富的萝卜就画好了。接着我又出示其它手指画的作画步骤给学生作参考。然后问学生,一个手指印可以画出这么多图形,多个手指印又能画出什么呢?出示课件原来多个手指印可以创作出更多有趣的画。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手指印画步骤,于是请一位同学上台与我参与示范。
有了课件的展示与作画步骤的示范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手指印画的方法 ,并把印画步骤 通过课件 展示出来。
第一步:沾颜料 这时,我指导学生用手指均匀地沾上颜料。
第二步:按图形 告诉学生将沾好颜料的手指轻轻地按在纸上。
第三步:添画 这一步,我会请学生注意将印好的图形晾干后再进行添画。 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作画步骤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二环节:欣赏手指画 出示课件 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创作的灵感。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边议论,通过多种感官扩大知识面,以获得最佳效果
第三环节:手指画创作 出示课件
针对这节课内容的特殊性,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创作,提供给学生合作锻炼的机会。在作画前,叫学生先商量好画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创作。之后,我边巡视边指导,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张扬个性。当学生创作到了一定阶段,我会指点学生注意背景的处理,让学生懂得一幅优秀的作品一定要画面完整。
第四环节:展一展、评一评
评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当学生创作完后,让他们把作品展示出来,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展开互评,全班互动。这时,我也会肯定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技法。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我将进行课堂小结。并请学生来说说今天学的手指印画的步骤。之后再进行课后延伸:原来我们的手指可以印出这么美丽的画呀!回家后再和父母一起玩玩手指印画的游戏吧!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向导作用。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板书与作画过程相配合,与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课件 把作画步骤板书出来,并在每一个步骤旁贴上作画步骤图。
《手指》说课稿1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第18号考生。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手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本文通过朴实又富有风趣语言,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学习本文有助于激发学生大胆思考,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感悟带来的启发,让学生初步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以及揣摩文章表情达意的能力。但在重点词句以及写作手法上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手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五根手指的特点,点拨描写手指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目标拟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书写“憎”等15个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五根手指不同特点和作用,了解作者运用拟人句描写手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三位目标设计体系,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特点和规律,我将确立:
我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不同特点和作用。
我的教学难点是:了解作者运用拟人句描写手指的方法,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在本课中,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将学、思、议相结合,通过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还学生主体地位。
《手指》说课稿1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手指》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手指》是
先生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散文,编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本单元一个重要的语言要素就是感悟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这篇课文就是用生动而又风趣的语言,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本单元的语言要素,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通过多种方式理解“窈窕、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的意思;
2、学会抓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仿写
3、通过抓关键词品析大拇指的姿态和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大拇指似的人物的
崇敬之情,感悟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
重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点
难点
根据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品悟文章语言的风趣幽默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
1、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地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想象描述法。借助课文语言文字的创设情境、想象大拇指的形象以及像大拇指似的人物,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写作训练。
(二)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品词析句、展开联想等多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体味作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1、从作者“丰子恺”入手,让学生谈谈对他的了解。
孩子们自然会提到已经学过丰子恺的《白鹅》,接着追问:为什么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自然地提到作者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大师的.风采。”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自学能力,所以这一环节,我力图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去学习难读、难写、难理解的字词,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1、读音
大屏幕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让学生自读,然后提出需要提醒的读音(主要是平翘舌,鼻音和三声连读)及多音字
2、词意
让学生提出自己比较陌生的词,其他孩子帮助理解
3、字形
再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同样让孩子自己观察,提出难写的字,老师范写,学生再练写
第三步: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抓出中心句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1、让孩子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2、课文主要内容在那一段明确写了?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
3、根据中心句推测作者在写五根手指时会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抓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姿态、性格)
第四步:品读“大拇指”,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重难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我将按以下几个步骤来教学
1、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自读第二段,说说你从这段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去动手,动脑,去发现。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交流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姿态
从那几个方面写大拇指的姿态?他在你脑海中是个什么形象?能读一读吗?
(2)性格特点
吃苦耐劳:
a、引导学生体会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标点的运用,重点词的感悟
b、联系生活,大拇指还能干什么?并仿照文中排比句写一写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默默无闻: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这一特点的?
(3)拓展:
由大拇指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由此产生敬佩之情,鼓励孩子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2、手指
姿态:其貌不扬
大拇指吃苦耐劳
性格
默默无闻
结束语: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教师的导立足生的学,在教学中与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再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手指》说课稿】相关文章:
手指作文03-08
梦到手指是04-11
绿手指作文05-17
手指的争吵作文10-29
手指的争论作文03-24
手指的力量作文05-10
梦见手指被扎06-05
手指优秀作文03-02
梦见手指脱皮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