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中班美术说课稿
中班美术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6-09 15:48:25
  • 相关推荐
中班美术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美术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题目和来源:

  中班幼儿绘画水平处于单线平涂阶段,在绘画时经常会因为面积过大而虎头蛇尾,影响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于是我思考是否可以让孩子学习组合各种线条来装饰大块面积的物体,使幼儿能够完整的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带孩子们到东湖海洋馆秋游时,他们对海底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艺术活动《海底世界》——装饰小鱼。我运用刮画纸这一特殊而神秘的材料,通过刮画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组合来装饰小鱼,让幼儿在黑色的纸上刮出五彩亮丽的颜色,从而感受线条组合带来的美感,促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想像。为了将目标转换为幼儿的需要,我创设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小黑鱼”的角色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了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激发和感染幼儿大胆的表现美、创作美。促使幼儿在绘画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说目标:

  ※情感目标:体验刮画的乐趣,感受不同线条装饰带来的美。

  ※知识目标:学习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装饰小鱼。

  ※能力目标:能用两种以上线条组合装饰小鱼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3、说重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活动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学习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装饰小鱼。

  难点——能用两种以上的线条组合装饰小鱼并相互评价。

  4、说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

  1.教师了解线条组合装饰的方法。

  2.幼儿观赏过海洋鱼,并发现鱼身上各异的线条。

  物质材料:

  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刮画纸、筷子、喷绘的“海底世界”底板、彩色吸管、标签贴、音乐。

  环境准备:

  将教室装饰成海底世界。

  二、说学情

  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此次参与活动的中二班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绘画能力较强,他们在观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会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也能用简单线条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在线条、组合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并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特别喜欢,所以我设计了此次他们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海底世界》。

  三、说教法、说学法

  在此次活动中所用的教法有:

  1.情境激趣法:活动开始环节,师幼在音乐情境中模仿小鱼进入活动场地,在课件“海底世界”情景欣赏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情境设置“需要帮助的小黑鱼”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

  2.发现法: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强调幼儿是发现者,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绘画前,通过看、听、说,引导幼儿发现线条组合装饰各异的鱼的美。

  3.个别指导法:在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个别指导美工基础弱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引导他们使用多种方法,如筷子的粗细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设计与众不同的组合花纹等,达到分层教育。

  在此次活动所用的学法有:

  1.游戏法:本次活动以“海底舞会”的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保持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练习法: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采取空手练习、操作筷子等方式练习刮画,便于幼儿间交流展示。

  3.交流法:幼儿间的交流与评价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自我享受的过程,能较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活动中采取了用立体小鱼结伴交流、展板分离小组交流、展板合并集中交流等方式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共同评价。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环节一一、情境导入(1分钟)

  1.师生小鱼游进活动室。

  2.欣赏PPT《海底舞会》。

  师:小黑鱼为什么没有参加舞会?通过情景激趣法导入,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愿望,将教育目标内化成孩子的内在需要,从而成为活动开展的“点睛之处”。

  环节二二、观察归纳(3分钟)

  1.回顾“鱼一”(直线装饰),了解线条装饰方法。

  (1)师:这条小鱼穿的什么线条的衣服?

  (2)幼儿归纳并在记录表记录线条。

  (3)幼儿空描练习直线的画法。

  2.依次回顾波浪线、锯齿线装饰的小鱼。从导学启思入手,通过回顾法、观察法、发现法、记录法引导幼儿了解三种线条的特点,发现线条组合的美。并通过徒手练习法帮助幼儿掌握3种线条的画法,为突破活动重点奠定基础埋下伏笔。

  环节三三、创意装饰(11分钟)

  1.明确任务:选择两种或者多种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2.交流:你准备用哪几种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3.幼儿按自己喜欢的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5.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装饰“海底世界”。运用启发式提问让幼儿在生生互动中打开思路,为突破活动的重难点再次埋下伏笔。鼓励幼儿在大胆想象、动手练习、结伴评价、小组欣赏中,循序渐进的达成活动目标。

  环节四四、评价展示(4分钟)

  幼儿相互评价,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条小鱼?他是用哪几条线条组合装饰的?此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通过集中评、集中赏、相互说等方式展示交流,提升了经验。

  环节五五、结束部分(1分钟)

  观看PPT《海底世界》,幼儿随音乐拿着装饰好的小鱼与小黑鱼一起去参加海底舞会。让幼儿体验“小黑鱼”由伤心到高兴的情感转变,从而感受绘画成功的快乐。

  五、说亮点

  《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本次活动通过看、听、说到画、玩、评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这正是我们审美启蒙教育努力追寻的目标。

  1.注重一个“趣”字——让幼儿有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游戏情境激趣:活动采取情境导入的方式,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小鱼唱一唱、看一看、说一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绘画方式有趣:操作简单、色彩对比强烈的刮画就像海底探秘一样,极易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满足其想象力,提高绘画水平。

  2.强调一个“美”字——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美的感受和体验

  视听结合感受美:本次活动采取了动画欣赏、音乐渲染、环境营造等方式,让幼儿多通道的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美,并发现鱼儿美丽的外衣。

  大胆创作体验美:整个活动中,没有太多的示范,没有多余的讲解,没有刻意的要求,不过“美”在幼儿心中,孩子们乐意参与、快乐无比。最后,孩子们的作品——美丽的刮画鱼,汇集而成美丽的海底世界,更是将幼儿的体验推向了高潮。

  3.把握一个“用”字——在活动中让资源充分的运用

  材料选取生活化:活动中选用的吸管、筷子、标签贴等材料都是幼儿熟悉的生活材料。

  材料功用多元化:活动前幼儿身上贴有名字贴,吸管粘贴于作品背景上,活动中选用一次性的筷子作为绘画工具,一是筷子两头粗细不同,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表现作画,二是当绘画完成后,幼儿用标签贴固定筷子在作品的反面,手持作品与同伴间进行交流,三是最后展示作品中,将筷子插于《海底世界》的背景(吸管)中,形成一幅可以供幼儿互评的海底世界。

中班美术说课稿2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二、说教材

  幼儿已经有过阅读《蚂蚁和西瓜》前期经验。户外活动幼儿喜欢观察蚂蚁。西瓜是夏天的应季水果,孩子们经常可以吃到并且很喜欢。顺应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蚂蚁和西瓜》的活动就产生了。

  三、说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2.初步尝试根据自己创设的情节进行创作。

  3.体验不同的美术形式带来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状水平,利用幼儿已有经验。

  重点: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动态。

  五、说教法

  1、再现谈话法:教师让幼儿通过回忆对与本次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吃西瓜的情节,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2、提问法

  描述性提问:提示幼儿仔细的观察并描述事物。

  反诘性提问: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重难点)

  3、表演法:引导幼儿了解蚂蚁动态,通过自由的表演表现出来。(重难点)

  4、示范法:

  儿歌:活用儿歌,增强与幼儿的互动,能更好的发挥儿歌的作用,激发幼儿创作的主动性。

  创设情景:教师创设情节,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个别示范:让幼儿示范用撕纸的方式制作西瓜的步骤。

  六、活动总结

  从预设和效果来说

  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性活动,活动前有让幼儿听过此绘本。本节课利用幼儿的动作体验,增强作品的创造性。在幼儿表达的时候虽然能够说出不同动态的蚂蚁也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表现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创作中会有部分幼儿仍旧选择比较简单的蚂蚁的形象进行表现,所以我运用示范、表演、个别指导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我预设有的幼儿在撕纸时速度会较慢,但是制作西瓜又需要撕大量的`纸,所以我提供了一些撕成小块的彩纸。在部分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时为其提供。 创作中,我支持幼儿边做边说的行为,我想让幼儿大量的说充分表达。点评时候,我预设点评是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又想给幼儿更多表现的机会,所以以幼儿的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的作为补充参与到评价当中。在幼儿创作西瓜时,个别幼儿对西瓜的结构贴法不正确,教师应重点个别指导。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幼儿在贴西瓜白瓤儿、皮的之后留有空隙。

  七、说学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示范和讨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对西瓜的结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并知道了撕纸制作西瓜的小方法,有助于活动重点目标的达成。

  讨论法::幼儿对发现的问题表达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做示范的幼儿在步骤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及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亮点:在幼儿创造过程中,对幼儿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如:创造蚂蚁动态比较单一的幼儿通过出示蚂蚁图片、回顾绘本、动作展示的方式,鼓励幼儿创造不同动态的蚂蚁。

  八、说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导入活动

  师:这页来自于《蚂蚁和西瓜》这本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看看谁在干什么?在搬西瓜、吃西瓜。

  二、幼儿体验,教师讲解

  1.观看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蚂蚁形态。

  师:你看到的小蚂蚁是怎样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幼儿模仿蚂蚁吃西瓜的动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一只抱着西瓜啃的妈蚁、一只侧面背西瓜的蚂蚁和两只蚂蚁合作抬西瓜的形象。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2.讲解材料用法,撕出西瓜结构。

  (1)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红色、白色、绿色纸,分别撕出西瓜果肉、瓜瓤儿、瓜皮、添画出西瓜籽儿。

  (2)引导幼儿拿画笔画妈蚁的动态。画出蚂蚁的身体姿态。

  头不动,变換身体的位置,姿态不一样的妈蚁就出现了。

  先确定身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头的位置,小妈蚁也有和别的蚂蚁不样的姿态。

  3.运用儿歌引导幼儿添画出蚂蚁的动态。

  儿歌:眼睛嘴巴动一动,怎么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向哪边翘?小手小脚弯一弯,怎么弯?可爱的小妈蚁就动起来。

  (1)创设新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师:“草地上又出現了一块大西瓜,小蚂蚁又会怎样吃西瓜呢?”

  (2)师:“每一只小妈蚁都根能千,想出了各种办法运西瓜。小妈蚁很善于合作呢,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师利用情境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幼儿撕出妈蚁,丰富完善画面。

  三、幼儿操作

  四、展示作品,分事创意过程

  (1)幼儿相互欣赏并交流自己的创作。

  (2)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合作的快乐。

  九、说活动延伸

  点评:请创造内容有特点的幼儿介绍画面内容,通过提问表达自己创设的情节。

  互评:幼儿通过相互评价发现幼儿作品的亮点。

  教师:发现幼儿作品与其他幼儿不同之处进行评价。

  在评价环节,针对活动目标进行点评,包括西瓜的结构、蚂蚁的动态以及创设的情节。

中班美术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纲要》中艺术领域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以及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化的人和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了解拓印添画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并通过想象添画的方式表现动物基本特征。

  2、积极探索拓印的奥秘,对拓印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1、能仔细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大胆进行拓印活动,并进行想象添画。 选取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拓印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在拓印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进行添画,这对孩子能否有效运用已有的经验是一次很大的考验。在平时的积累中,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构图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孩子在创作时还是有主题不鲜明,作品表现内容太零散。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我们应该在每一次活动中找到一个突破点,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我将“能大胆进行拓印活动,并进行想象添画。”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前准备:

  最近主题活动名称正好是《可爱的小动物》,因此我已经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许多动物,并引导孩子们发现有的动物的脑袋是圆圆的,身体是圆圆的。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圆形底面可进行拓印的物体,如:积木、杯子、瓶盖等等。

  活动中的准备:

  1、各色水粉颜料、圆形物体、棉签、抹布、白纸、背景图。 这是一堂幼儿自主自由的美术活动,所以材料的提供不但要考虑孩子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满足全体幼儿的选择需要。颜料用于拓印,圆形物体底面蘸颜料进行拓印,棉签蘸上颜料以后可以满足幼儿添画创作需要。

  2、根据活动内容,我创设了“雪人找朋友”的情景,雪人也是圆圆脑袋和圆圆身体组成的,这样能给孩子一个暗示,使活动的开展生动而具有延续性。

  二、说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针对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雪人找朋友”的情景。

  2、观察指导法: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老师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同时也便于掌握幼儿在操作中的随机信息,然后老师再把这些信息抛给幼儿,让幼儿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幼儿的实践操作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突显老师在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此外,活动还将适时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对动物“看看--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操作法等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1)激发兴趣

  (2)探索讨论

  (3)幼儿操作

  (4)评价交流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

  这个环节我以冬天的图片导入,通过飘落下来的雪花,吸引幼儿注意力。这时,出示雪人,引导幼儿问一问雪人“想找什么样的好朋友”,雪人说“想找和我一样有圆圆身体和圆圆脑袋的小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动手创作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探索讨论

  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问“哪些动物脑袋圆圆的,身体圆圆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教师顺势出示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图片,小鸡、长颈鹿、大熊猫等标志性的动物,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该动物特征。

  幼儿操作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想画什么动物,它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这个环节,老师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引导幼儿完成作品。这一环节既包括活动的重点,又含有难点在里面,在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下,活动的难点很轻松就克服了。

  评价交流

  让幼儿将制作完成的小动物贴在背景图上,通过语言引导幼儿“让你的小动物陪雪人做游戏吧!”并在最后集中评价的时候问一问幼儿:“你觉得雪人最想和谁一起做游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心目当中最可爱的小动物。

中班美术说课稿4

  、说教材

  《葡萄熟了》选自西安出版社《幼儿活动课程用书》教材中班的一节美术活动。该教材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思想,"尊重幼儿的人格和现实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为启示编写的一本适合幼儿教材。

  《葡萄熟了》是一个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通过看、摸、尝等各种方式来了解葡萄的特点,为接下来的手工制作做准备。我用了《蜗牛与黄鹂鸟》律动导入活动,为幼儿创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氛围。在活动材料的指导下为幼儿制作了一个葡萄架背景墙,幼儿完成作品后,自己亲手挂葡萄,将自己制作的葡萄展示出来,体验秋收的快乐,并与同伴分享。

  二、说学情: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对观察到的事物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而且会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葡萄实物的展示必不可少,让幼儿通过观察葡萄实物而产生联想。

  中班的幼儿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能力,而且我班的幼儿在动手操作上的能力比较强,能够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随心所欲的制作物品,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指南》艺术领域学习的核心教育价值,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以及《幼儿园和谐教材》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葡萄熟了》手工活动对幼儿情感、知识、能力发展的教育价值,基于幼儿学情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及重 难点:

  目标:

  1.学会用皱纹纸团纸的方法;2.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怎么样团纸,怎样粘贴葡萄,这是一个新的知识,也是一项技能)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学会分享,这是幼儿情感上的升华。)《指南》中指出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是幼儿艺术学习的重要方面,所以 :

  1、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都是该活动重点。

  而对于手指不太灵活的中班孩子来说,在制作葡萄时可能会有点困难,因此,活动的难点即: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四、说活动准备

  1、几串葡萄实物;(让幼儿在通过看、尝、闻等多感官的方式了解葡萄的特性)

  2、紫色和绿色皱纹纸若干;(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多样的制作材料)

  3、胶水、硬纸板,每个幼儿一份;(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

  4、音乐《蜗牛与黄鹂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5、葡萄架背景墙;(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背景墙,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说教学的方法

  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的辅助 :

  1.表演法:在音乐的指引下与幼儿一起律动引入活动的主题。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2.观察法:出示葡萄实物以及已完成的作品,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葡萄的形状、颜色,以及葡萄串的特点。让幼儿对所观察的事物的特性产生联想并进行简单的讲述,然后在品尝葡萄,真实的了解葡萄。

  3.示范法:向幼儿介绍这次活动的材料和方法,引发幼儿的制作兴趣。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已经了解了葡萄以及葡萄串的特点,这时候幼儿会有想通过手工制作来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葡萄的.样子。

  4.作品展示: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挂在葡萄架上。

  六、说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用《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导入活动。秋天来了,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去旅行吧。(设计意图: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同时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并进入到学习状态,让幼儿了解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有关于葡萄。)

  2.观察实物,讨论葡萄的特点。

  出示葡萄,让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圆圆的、有紫色,有绿色。)请幼儿观察葡萄串,发现其特点:上宽下窄、上密下疏、像一个倒放的三角形。

  3.向幼儿介绍制作葡萄的材料,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你们想不想让咱们班的葡萄架也结满葡萄?(想)教师:皱纹纸能变成葡萄吗?怎么变?引导幼儿发现把皱纹纸揉成一个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样子。

  教师示范制作葡萄,引导幼儿把皱纹纸团揉成一个很像葡萄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正。

  4. 幼儿自己制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取皱纹纸,团揉成球。并提醒幼儿用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团,用力把纸团紧,要从上往下粘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个幼儿团揉10颗葡萄粒。

  (4)教师引导幼儿把葡萄粒粘在硬纸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儿要从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紧,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5、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挂在葡萄架背景墙上。

  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丰收的喜悦。

  七、说教学效果评估

  手工课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门课之一,手工课能够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也可以为孩子们创造练习技巧的能力。在活动中,我拿出葡萄吸引了幼儿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了解葡萄的特性,葡萄串有什么样的规律。但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在我要求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觉得有点难,高兴的是,在有些幼儿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手工制作。

  再教思考:在活动中考虑到幼儿对组合葡萄串有困难,可以提供给幼儿三角形的纸板做底板,以方便粘贴;要提醒幼儿团葡萄粒时尽量团紧实一些,效果会更好。

中班美术说课稿5

  教材分析

  爱动物是小朋友们的天性,孩子们肯定也非常愿意把动物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考虑到绘画蜗牛对中班的幼儿有一些简单了,所以我们改用泥工的形式来表现,正好我们班的特色就是泥工,孩子们平时经常用泥工做各种各样的物品,所以相信他们对这次的活动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的。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玩橡皮泥。而且每一个活动我们力求能够让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制定了一下的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重点、难点)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萌发喜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的充分对于上好一节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也根据活动的需要准备了:橡皮泥、火柴若干,课件一份,小蜗牛的家的场景。

  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大致知道了制作小蜗牛的过程。

  操作法:幼儿在操作中锻炼自己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在操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我把活动分成4大部分:引起兴趣——示范制作——幼儿操作——相互欣赏。

  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首先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通过猜测,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图片,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通过由身体——壳——完整的蜗牛图的展示,既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又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了蜗牛的整体构造,为之后的制作做好了准备。

  2、示范制作小蜗牛。

  先向小朋友们提问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幼儿自由发言,然后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通过提问、让幼儿观察,让他们知道蜗牛制作的材料。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有助于幼儿接下来的自由操作

  3、幼儿操作。

  在操作前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着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然后再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操作前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孩子在操作中发生危险,教师的巡回指导有助于幼儿能够更好的完成制作。

  4、相互欣赏。

  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小蜗牛放在提前做好的场景里面,大家一起围绕着相互欣赏,幼儿边欣赏边听教师介绍: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千万不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在欣赏过程中听听教师的介绍,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萌发保护小蜗牛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幼儿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中班美术说课稿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中班美术说课稿7

  艺术(美术):海底世界

  适应年龄:中班

  活动目标:

  1、体验刮画的乐趣,感受不同线条装饰带来的美。

  2、学习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装饰小鱼。

  3、用两种以上的线条组合装饰小鱼并学会互评作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1.教师了解线条组合装饰的方法。

  2.幼儿观察过海洋鱼,并发现鱼身上各异的线条。

  物质材料:

  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刮画纸、卷好的筷子、海底底板、彩色吸管、地垫、音乐。

  环境准备:

  将教室装饰成海底世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小鱼游进活动室。

  2.欣赏PPT《海底舞会》。

  师:小黑鱼为什么没有参加舞会?

  二、观察归纳

  1.回顾“鱼一”(直线装饰),了解线条装饰方法。

  (1)师:这条小鱼穿的什么线条的衣服?

  (2)幼儿总结归纳并在记录表上记录线条。

  (3)幼儿空描练习直线的画法。

  2.依次回顾波浪线、锯齿线装饰的小鱼。

  三、创意装饰

  1.提出任务:选择两种或者多种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2.交流:你准备用哪几种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3.幼儿按自己喜欢的线条组合装饰小鱼。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5.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装饰海底世界。

  四、评价展示

  幼儿相互评价,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条小鱼?他是用哪几种线条组合装饰的?

  五、结束部分

  1.观看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感受帮助“小黑鱼”的快乐。

  2.幼儿随音乐拿着装饰好的小鱼与小黑鱼一起去参加海底舞会。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自制小鱼,并将作品展示在“海底世界”喷绘板上,供幼儿相互评价,相互欣赏。

中班美术说课稿8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小朋友积累了许多颜色的概念,对漂亮的颜色特别感兴趣。经过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他们对故事里“小蓝和小黄两人抱一起后变成了小绿”的情节很感兴趣。孩子们虽然对各种鲜艳的颜色很感兴趣,但是孩子们对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缺少认识和感知,特别是对三原色中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还缺少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美术课《颜色变变变》,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和让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来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最后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面纸,让幼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印一印”进行印染画。幼儿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幼儿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动脑猜测,再动手实践,一下子就记住了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这个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幼儿能很快掌握色彩的变化。

  二、说教材

  《颜色变变变》是中班艺术领域的活动,主要内容是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观察和操作,知道不同的颜色混合可以变成其他颜色,激发幼儿观察的乐趣,培养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纲要》中提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颜色变变变》颜色贴近幼儿生活,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操作,感受颜色的变化,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因而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接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说活动目标

  我将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目标,目标如下:

  1、认识三原色,感知颜色的变化。

  2、能在印染画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变化,并能说出×颜色和×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颜色。

  3、喜欢颜色,产生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并能说出×颜色和×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颜色。

  活动难点:能发现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且能大胆运用颜色进行印染。

  五、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综合以上为了完成教学活动,我运用了演示法和操作实验法。因为幼儿与成人的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水平还很肤浅,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往往对探究对象的感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六、说学法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观察法、操作实验法、讨论法,让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这些教学法我将结合以下的活动过程作具体阐述。

  七、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将通过紧紧相扣的四个大环节来开展:

  第一环节:出示课件故事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活动前先让幼儿欣赏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引出问题蓝宝宝和黄宝宝抱在一起真的可以变成绿宝宝吗?

  第二环节: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感知颜色变化。

  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操作演示法和讨论法,本环节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原色两两混合的了解,是完成活动重点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将通过4个小步骤来进行:

  1、教师操作,摇晃装有黄色和蓝色颜料的瓶子,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2、教师指导,邀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幼儿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3、提问,引发幼儿思考。邀请一名幼儿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4、念儿歌,巩固幼儿记忆。

  第三环节: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变化。

  本环节将作为突破活动难点的重要环节,因此我采用了操做实验法,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调色,亲身感受颜色的变化。

  教师示范染纸,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环节: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结束活动。

  总结: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喜爱,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到颜色的变化并能说出两种颜色混合变成其他颜色。

  八、说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通过演示法和操作实验法,让孩子们先对颜色混合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乎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混合以后的变化。让孩子们对颜色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知,鼓励帮助了孩子们勇于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九、说活动延伸

  想一想、试一试除了三原色,其他颜色混合会变成什么颜色,除了颜料以外,还有什么混合以后也能够变色,将自己的发现与小朋友说一说。活动延伸涉及到科学和语言领域,体现了领域的整合性,将问题留给幼儿,幼儿会很感兴趣去寻找答案,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中班美术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

  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

  (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然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幼儿绘画作品,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1)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教师的追问:“这两个鱼宝宝美吗?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中班美术说课稿10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请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一片两片三五片,掉到水里看不见。"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指名学生回答,谜底:雪花。)

  2、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

  师:猜对了,那你们看见过下雪时的情景吗?

  (学生回答,有也有可能没有。)

  师:有同学说有,有同学说没有,这都没关系,接下来,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跟着老师,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小雪花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诵有关雪花的诗歌,学生闭目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下雪天,真好看,房子变成胖老汉。小树好像大白伞,地上铺了白地毯。我也变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烟。

  小朋友来堆雪人,小朋友来打雪仗,下雪天,真好玩。)

  3、 欣赏《雪野》,感受下雪天的情景。

  师:好,请小朋友睁开小眼睛,看,多美妙的景色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白色的树、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望无边的大地……)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吧!

  (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回答:"漂亮极了!""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真喜欢下雪天!"……)

  4、揭题:《下雪天》。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集体合作创作一幅有关下雪天的画。

  (出示课题。)

  〔点评:用猜谜来安定学生情绪,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回忆想象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欣赏感受丰富学生的下雪天的情景储备,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交流欣赏,加强体验

  1、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

  师:小朋友,如果你刚好碰到这一天下雪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而最想干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学生相互间交流,再指名说说。)

  2、欣赏雪花造型。

  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想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说想堆雪人,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朵雪花,它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老师出示一些雪花的图片,学生欣赏造型。)

  师:其实雪花形状多样,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造型。

  〔点评: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进一步激发兴趣,欣赏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也为下面环节剪雪花作铺垫。〕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

  师:看了那么多不同造型的雪花,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看老师怎样用一张白纸,把它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一边示范,一边解释每一步骤的要点,并重点强调难点的解决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步骤及要点:一折,二画,三剪。)

  2、出示不同造型的雪花作品,欣赏讨论。

  师:那,我们再看,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该怎么剪呢?

  (学生欣赏并思考剪法。)

  3、学生尝试剪折雪花。

  师:其实呢,方法差不多,只是画的花纹不一样,你能不能也来试着剪一朵跟老师不同造型的雪花?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折、剪,教师适时提醒每一步的要点,如折时注意"角"的问题,画的图案不要过分细小,剪时要细心,注意力度等。)

  〔点评: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能迅速掌握剪折方法,范例欣赏,拓展学生思维,尝试动手,让学生剪折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集体合作,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要求。

  师:如果,我们只在这张纸上贴上刚才剪出来的雪花,老师总觉得这幅下雪天的画不够美,好像缺了什么。小朋友,请想想看,还可以加上点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小结:这节课,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雪景图,先是将剪下来的雪花贴在背景纸上,注意在底部留出适当的空白,在空白的地方添画或拼贴一些简单的景物,如雪人、树、房子等,同时,请把你的心情也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学生以大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分发背景纸,播放背景音乐,并作一些指导,如下雪时景物的'变化,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合理地表现。)

  〔点评: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画面。〕

  (五)、作品展示,综合活动

  1、交流展示作品。

  师:差不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幅雪景图,请各组组长将作品拿上来。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同时师生共同评评作品。)

  2、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

  师:是啊,那么美的画啊!下雪了,冬天到了,新年也迈着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就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一起迎接2008年,一起迎接我们的北京奥运吧!会唱的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并跟着唱一唱。)

  〔点评: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让学生的兴趣达到极点。〕

  (六)、小结拓展,课后研究

  1、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折、画、剪、贴等形式创作出了美丽的雪景图,小朋友们个个都表现不错。

  2、课后延伸。

  师:下课以后,小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些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点评:鼓励学生,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

  九、作业设计

  通过访问、查资料等形式了解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中班美术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内容结构设计是以学习活动方式来重新划分结构内容的。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本课《校园伙伴》属于“造型。表现”这一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这是因为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对培养人的造型能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课是用速写的形式描绘人物动态,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学生分析:七年级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时期,农村小学的六年基本上没有美术课,所以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学习人物速写有很大难度,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让学生先学习简笔画再过渡到速写,效果会更好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基本比例及其处于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法分析:

  1、多媒体演示法:人体基本比例

  2、分组练习写生、由几名学生做模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在完成教学目标1后,我的教学创新是我打破速写懂得传统练习方法,让学生们用简笔画的形式练习人物形态,降低了速写的难度(因为速写中的动态是不易把握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然后练习时由简笔画过度到速写,当然我作范画,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速写的方法步骤。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比例图,多媒体演示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橡皮。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利用多媒体配合,介绍人体比例知识,为了学生便于识记,口诀“立七坐五盘三半”。

  2、发展阶段:班里分成4组,每组选一名学生做模特,立、坐两种姿态。进行人物练习。①用简笔画的方式练习,每个动作练五分钟,②用速写的方式练习,每个动态10分钟。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测量自己所画,人物身体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还要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劲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同评作业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课后总结:

  在自然万物中,人体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造型最优美的机体。通过人物速写我们可以锻炼、敏捷地西靠整体关系,概括扼要地表现对象和敏锐、快速地捕捉对象形态特征的能力。

  我说课的课题是校园伙伴,我准备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美术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强调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校园伙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的是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及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所以本课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一系列“教”与“学”审美活动,体验不同姿态的变化,从而理解本课的知识点,并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表现和感受,通过抓住人物的动态与重心老作画。角色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角色表现,体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观察人物的动态变化、重心,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轻松掌握知识与技能,激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本单元主要围绕表现校园的学习生活来学习,而该课学习的是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及学习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本单元第一课主要学习怎样表现优美校园,而最后一课则是前面这些知识点的扩展训练。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与作画的步骤,而初一的学生对人物的动态非常的熟悉,但不知道该怎样来表现,所以我把学习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与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作为本课的重点;而人物画最难掌握的是人的动态和重心,更何况是刚接触人物画的学生更是困难,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态线和重心线,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以下的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的比例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三:根据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

  作为一堂造型、表现课,初一的学生刚接触人物画,而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这样的安排:

  1表演法:参与性,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动态交互,参与面大,让学生表演和描述各种动作姿态,引发学习兴趣,获得知识。

  2民主性,创设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美,让学生在平和、宽松、愉悦的活动中感悟人体的动态美,教师是讲授者,也是鼓励者和引导者。

  3观察法:这种方法是直观性很强的方法,观察人物的动态变化是在体验中进行,使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的环境中学习。

  从发展的眼光看,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应在每节课中渗透学法。美术课的部分的时间是实践,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探讨新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有目的的安排如下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表演、描述,学习人体知识,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习作人物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

  针对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物都非常熟悉,并乐于讨论的特点,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朋友的各种动态姿势,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这些动作。引出本课的内容是校园伙伴,并板书。接着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态人体的大致比例,并以真人为模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边分析边板书。从学生身边的人着手,学生更能理解,掌握人体的大致比例,并提出假设作人物画练习,要求学生先谈谈自己怎样来作画。最后请同学当模特,教师示范讲解人物画的作画步骤和方法,强调人体的基本比例,把握动态的重心线,把握人物的动态特征。学生从教师的讲解及一步步的示范,体验作画的全过程,这为实践打好基础。

  2.仔细观察、思考,用线条画人物

  通过以上对人体比例,作画方法和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先临摹静止画面(相片、图片)中的人物,注意人物的比例、动态线、重心线。教师利用指导的时间,选几幅人物比例,动态、重心抓得不准的学生作业,适时全班讲解,指导改正。最后,由学生当模特进行静止姿态写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随时注意自己所画人物的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要注意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尽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归纳小结

  (1)学生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评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课后多作人物画的练习。

  (2)让学生自己小结本课的内容,谈感受。

  五:板书设计

  本着直观简洁原则,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板书设计如下:

  校园伙伴

  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头的比例为单位

  立姿:七个头长

  坐姿:五个半头长

  席地坐约:三个半头长

  跪约:四又三分之一

中班美术说课稿12

  今天我说的是一节中班的美术活动《我的花宝宝》,这是我自己设计的一节活动,预设的活动对象是我们中五班的幼儿。

  为什么我选择了这个课题呢?因为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小朋友们一起散步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小朋友们看到花儿以后,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花儿好美呀!”的确,春天到了,幼儿园里到处都是花儿的踪影,其中也包括了小朋友们自己的种植园,小朋友们充分表现出对花儿的喜爱和向往。二是,幼儿除了用“美“这个词形容之外,再没有别的描述,也就是幼儿没有发现花儿美的细节。

  因此,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我们小朋友种植园里的花为媒介,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我的花宝宝》。花儿是小朋友们自己种出来的,这样更加能激发幼儿喜爱花儿的情感。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而花儿可以说是美的代名词。我希望通过这节活动引导幼儿去发现周围世界中的美好,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一、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多种花朵,感受花朵的美丽。

  2、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花朵。

  3、激发种植成功的自豪感。

  目标一和二是这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目标三,激发种植成功的自豪感,是伴随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进行,慢慢渗透,从而逐渐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为活动顺利地开展,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幼儿近期有参观过种植园。这个对我班幼儿来说,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因为我们平时就会定期去种植园里观察。

  2、课件:各种花朵图片。我选择了四种花儿,都是种植园里的,分别是豌豆花、蚕豆花、青菜花、油菜花。图片中都是花朵的特写,让小朋友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观察、欣赏花儿,图片的放大效果,能让幼儿观察得更仔细。

  幼儿绘画材料:几种花儿的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所需的材料。我根据各种花儿的特点,分别选择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方式分别是什么,我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三、下面我来说一说我预设的活动环节

  1、回忆我们种植园里的动态,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三个问题来完成:第一个问题,我们在种植园里种了些什么?谁能一次全部说出来。

  第二个问题,种子种下后,发生了些什么?

  第三个问题,最近,种植园里又有了新变化,你发现了吗?

  我班幼儿对种了些什么,和发生了什么变化,都非常熟悉,于是我就要求幼儿一次全部说出来,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避免消极等待,提高活动的效率。幼儿在回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原来花儿是这么来的呀。接着通过第三个问题“种植园里有了什么新变化?”把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集中到这节活动的主角上来。

  2、欣赏我们种出来的花朵,感受美丽

  我先发出邀请:我们小朋友们的植物宝宝开花啦!老师给它们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

  然后依次出示四种植物的花朵特写,分别请幼儿说一说:这是谁的花朵?这个过程是比较快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一边感受到扑眼而来的美丽花朵,一边发现,这些美丽的花儿竟然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幼儿会非常地自豪,兴趣也会更加地浓厚。

  最后四种花朵一齐出示:你最喜欢哪一种花朵?为什么?你喜欢它的哪里?预设的问题很简单,幼儿可以自由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但这里对老师却有很大的考验,因为老师必须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合适地反应,我预设的和期待的反应是老师能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继续进行追问。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教师对幼儿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幼儿回答的进一步提问。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教学。那老师什么情况下要追问呢?当幼儿的回答缺少深度时追问,挖掘深度,当幼儿的见解不同时进行追问,引导航向,当幼儿表述不清时追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如幼儿说:“我喜欢豌豆花,因为颜色很漂亮!”幼儿说到这儿,可能就没词了,老师可以继续追问:“那它是什么颜色呢?这个部位和这个部位的颜色一样吗?你觉得这样搭配怎么样?”又如幼儿说:“我喜欢豌豆花,因为它的样子很好看!”老师可以这样追问:“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等等。通过追问,幼儿对花儿的观察更仔细,对花儿的认识更深刻,并从中学到了颜色搭配,造型、以及想象等美术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老师的反应紧紧围绕幼儿的回答,思维跟着幼儿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老师逐渐深入的引导,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创作心中最美的花朵,大胆尝试

  这里我根据四种花儿的特点,分别选择了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豌豆花,蚕豆花:提供需要的两种颜料,幼儿用毛笔添画。青菜花:提供黄色颜料用手指点画,萝卜花:撕纸贴画。

  《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因此,我就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形式,我提供背景图,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添画活动,自由地尝试和表现。

  《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基本的技术指导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我班幼儿之前有过撕纸贴画、和用手指点画的经验,但是使用毛笔创作的练习较少。因此在这节活动中,我将着重指导豌豆花和蚕豆花的创作,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4、欣赏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我会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四、延伸活动:欣赏幼儿园里其他的花朵,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艺术创作。

  这是一个让幼儿把在这节活动中习得的一些经验进行迁移的过程。经验迁移是当前幼教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指个体通过回忆、提取自身的已有经验,从而获得新学习的过程。幼儿在这节活动中学会了欣赏花儿的颜色、造型等,并有了一些艺术创作的经验,通过延伸活动,幼儿可以使经验得到扩展,变得丰富多彩。

中班美术说课稿13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瓶盖想象组合出各种形象及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瓶盖铺成一条"小路";各种形状的瓶盖(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3.实物投影仪、音乐;

  4.水粉颜料、黑色卡纸。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奇妙的瓶盖》

  三、活动过程:

  1.以森林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初步感知瓶盖的特征。

  (1)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森林。

  师:小朋友,这儿有一条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铺成的?这些瓶盖有什么不同?

  幼A:这些瓶盖的形状不一样,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幼B:瓶盖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幼C:还有它们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2)教师小结:这些瓶盖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它们都有正面、反面和侧面。

  (评析:幼儿置身于游戏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观察、了解瓶盖的特征,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奖数字便故事《奇妙的森林旅行》,并以覆盖的形式展示示范画的创作过程。

  (1)以故事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瓶盖作画的兴趣。

  教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到森林去旅行,可是走着走着迷了路,这时一位小仙女从小路上捡起瓶盖一挥,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景象。

  (2)播放音乐,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出示三幅创作过程图,引导幼儿感受瓶盖组合想象画的美妙。

  图一:绿绿的草地上,飘着朵朵白云。(椭圆形瓶盖滚成的绿色草地,不规则瓶盖组合成朵朵白云)

  图二: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圆形瓶盖印成鲜花)

  图三:花儿飞到小姑娘身上,她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各种瓶盖组合成小姑娘)

  (评析:此环节利用神秘的故事情节,配以投影仪逐一展示利用瓶盖作画的过程,其中蕴含了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美术因素,为幼儿自由创作留有更大空间。)

  3.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体验瓶盖作画的乐趣。

  (1)幼儿在小路边的卡纸上初步尝试把瓶盖组合成一幅想象画。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用哪些瓶盖创造组合出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图画?想好了就选择你需要的瓶盖。

  (评析:在幼儿对瓶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充分感收非美术材料作画带来的`愉悦,使幼儿真正掌握瓶盖这一特殊的作画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从画面的色彩、布局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交流作画过程。

  幼A:我用椭圆形评盖的正面印出了树叶,用各种形状的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变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幼B:我用圆形瓶盖的侧面蘸上蓝色,滚成了蓝天和大海,又用星形瓶盖的正面印出星星和海星。

  幼C:我都是用的椭圆形瓶盖,在它的正面蘸上黄色印了一幢房子,还用它的反面印出了许多小花。

  (评析:幼儿的画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看法,我们不强调幼儿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和逼真性,而是通过他们愉快的作画过程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5.延伸活动: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形状的钮扣、积木等,继续引导幼儿组合成自由想象的图案。

  四、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以童话色彩的情节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维护了幼儿自主表现的时空,提供了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艺术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选择、取放瓶盖,综合运用各种颜料搭配、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体现出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2.创作的自主性

  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控制,而是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发,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对作画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没有过多的局限。幼儿可以在"小路"上反复尝试,可以自由结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由探索瓶盖作画的多种方法,体现出活动空间的自主性。

  3.表现的自由性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充分讲述、评讲的时间与机会,并接纳、赞扬和分享他们的成功,体现出活动形式的自由性。

中班美术说课稿14

  一.设计意图:

  《美丽的烟花》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知道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以及各式各样的形状,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为烟花绽放时火光条纹是四处散开的。所以在活动中利用毛线的线形状来表现烟花绽放时的特征,抓住烟花瞬间开放的美丽,从而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了解烟花的形状、色彩,感受烟花的形态。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没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他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设计的。请幼儿欣赏图片以及视频,激发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以及想要创作的欲望。

  2.尝试用毛线拖画的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体验拖线画的乐趣。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在幼儿接触过毛线拖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再次运用的这一绘画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从而毛线拖画技能得以提升和充分运用。并从中体验快乐。

  三.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通过讲述、交流、欣赏,幼儿看见过的烟花形状,颜色很多很多,不会安排画面,会使画面出现乱、脏的现象,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选用长短不一,各中颜色表现烟花形状和颜色。

  四.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水粉颜料(每个颜料瓶中放一支毛笔) 每组一套,铅画纸人手一张 ,毛线若干,干毛巾,歌曲<新年喜洋洋>,轻音乐,PPT,烟花视频,幼儿已经学过毛线拖画方法。

  五.教学法设计:

  基于幼儿的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音乐匹配法: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近作品,他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在活动过程的第一部分,我用《新年喜洋洋》这首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对话法:是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整个活动过程主要采用对话法。

  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在活动过程观察烟花图片,我主要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烟花的形状,颜色。

  联想法:就是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通过看看烟花的图片,想象烟花像什么。

  情境法: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学习的方法。活动开头的歌曲为幼儿创设一种过年的热闹气氛,视频中五彩的烟花创设夜晚的烟花美景。本活动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将结合下面的活动过程详细阐述。

  六.活动过程:

  一.听《新年喜洋洋》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小耳朵仔细听,一会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去干什么?

  老师:小朋友们,音乐好听吗?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过年了,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拜年,穿新衣服,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看烟花。放烟花呀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二.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老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张烟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老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你喜欢那一张图片,它像什么样子?有些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老师:除了上面这些烟花,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烟花呢?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呢?

  老师总结:(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放烟花,烟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放才好看,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五光十色;烟花有的像绒球形、扇子形、蝴蝶形、数字形,它们的'造型各不相同,七彩的颜色在夜空中显得很漂亮!)

  三.观看烟花视频,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放烟花的情景,激发幼儿画烟花的兴趣 老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夜晚放烟花的视频,小朋友们要睁大眼睛看哦。

  老师:烟花好看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烟花呀?

  四、幼儿学画烟花,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老师:小朋友的眼睛都很亮,这么多漂亮的烟花,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放在我们的教室里呀?

  老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毛线拖画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毛再来画我们喜欢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烟花吧。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欣赏,评价总结。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一起说说颜色有哪几种?线条是什么样子的?拖画的“烟花”像什么?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七.活动延伸:

  让幼儿相互之间猜想画的是什么形状的烟花,像什么。

  八.活动反思:

  过节时,最热闹的要数夜晚的烟花了,烟花总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发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不仅颜色变多了,形状也变得各式各样,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光彩。孩子们对烟花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在晚上,电视上、过年时看到缤纷的烟花。因此,本次的绘画活动我以具有过年气息的歌曲《新年喜洋洋》导入,引出多姿多彩的烟花。也特意选用了一些形状,颜色都奇特的烟花来给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发现每张图片上的烟花的形状及颜色特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伦敦奥运会时的烟花视频,让幼儿体验夜晚烟花壮观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在绘画工具上,我选用了毛线拖画取代了用笔画的方法表现烟花散开的形状特点。

  在绘画之前我出示图片,视频及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让幼儿在兴趣中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加强幼儿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没有出示范画,目的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幼儿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幼儿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整个活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活动还比较顺,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我发现我的导入部分过长且不是很直接。应该听完音乐后利用音乐带来的气氛直接引出过年会放烟花的主题。整个活动的目标应该重点放在观察烟花形状特点上,激发幼儿对烟花形状的创造。由于教师素养不高,活动过程比较紧张,有些表述部分不够简明透彻,教师语言不够精确。我会好好利用平时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

中班美术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早上好!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下册主题画《我家的房子》。本节课是在幼儿学习了添画、涂色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幼儿对主题画的认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染纸、意愿画打下基础,结合《幼儿指导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所以在《我家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想象并粘贴出幼儿心中的房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外形结构、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形式使幼儿掌握各种房子的外形以及做房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幼儿观看多媒体、观察老师的家、动手粘贴等活动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创作粘贴的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以及学法,使教师有目的的引导“重点”,化解“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学习活动重点为:让幼儿想象做出自己最喜欢的房子。难点是:教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和技能。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需要,我主要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加深对艺术的认识。还采用了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并从中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更好点的凸显重点,有效的化解难点,体现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两此活动来完成本主题内容。活动一:让幼儿粘贴出心中的房子,使幼儿对自己心中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二: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房子。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对美的提炼和升华。今天我打算只完成活动一的教学内容:

  整个活动流程我用了五个环节来完成的,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由浅入深的进行导入,最后达到使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这种境界,特别想做出心中最美的房子。

  我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谈话活动:“现在的家”。通过幼儿平时的观察和课堂上的回忆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说一说现在的家在哪,房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我的第二个环节是课件展示:“美丽镇巴的房子”和“卡通王国的房子”。这一环节我收集了几张镇巴的图片通过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房子的不同外形,后来又把幼儿引入到卡通王国里去观察房子的不同外形。现在他们已经对不同外形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以一个小小的游戏把幼儿引入到第三个环节:“我的家”(关于老师家的画),通过师幼谈话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家多漂亮,从而生出自己造漂亮房子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幼儿粘贴:“心中的房子”。这一环节中就是示范清楚幼儿粘贴的步骤和方法。幼儿亲手操作的时候,我要给予引导或指导个别幼儿。

  第五个环节:展示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幼儿,鼓励需要进步的幼儿,同时还要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小家,还要爱幼儿园的大家。跟随着音乐走到外面再仔细看看我们美丽的大家园。

  总之,对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中班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01-12

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精选20篇)10-25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01-13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14篇02-16

中班美术优秀说课稿《各种各样的鱼》03-06

美术说课稿01-04

美术说课稿02-18

中班说课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