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5-10 16:31:56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1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六个部分:

  启发学生思考:小明从学校回家,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

  这一环节充分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这条路因为直,所以近。使学生直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情境中渗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这个流程分三个层次教学。

  首先是直观感知:请学生把桌上的棉线拉直,观察棉线的形状。

  第二层次,通过讲解和变式练习,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

  先讲解:像刚才的那条路,和我们两手之间的这样直直的一段线就是线段。手捏住的棉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改变棉线的方向和形状:这样是线段吗?为什么?

  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线段的本质特征。

  第三个层次:回归具体,找线段。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曲直对比和变曲为直,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感知实物,再由抽象回到具体,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从而对线段形成清晰的理性认识。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片,激励学生: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

  启发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

  让学生先独立动手折一折,再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折法,最后展示各小组不同的折法,比比那个组的折法多。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折痕,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通过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折出的线段有很多条,适当渗透无限的概念。

  画线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先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对线段的认识,尝试画线段。

  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方面的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第一个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为什么?通常用什么工具画线段最多?

  第二个议题:你是怎么画的,画线段需要注意什么?

  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学生画线段可能出现的错误:缺少端点,线段不直。针对错误进行评讲。

  这里的难点是,二年级的孩子,双手协调能力还不太强,常常因为左手尺子没压紧,右手握笔用力太大,导致尺子移动,线段不直。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图方法。

  第二步,总结画法。针对孩子画图的难点,我自编了一首儿歌: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画上端点别忘记。

  第三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再画线段,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画法。

  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

  (一)基本练习:

  第一题:连一连

  先后出示两个点,三个点,问: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第二题:数一数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分别由几条线段围成?基础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错误人数和错误原因,并集体订正。

  (二)拓展练习:

  出示四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问:每两点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呢?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试画,再展示做好的作业,学生互评。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评。

  教师主要讲解两种画线段的方法,在讲解中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第一种画法,分类画线段:先顺次连接四点围成四边形,再完成四边形里面的线段。

  第二种画法,先画出过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再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昼夜交替的解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既是对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的深入研究,也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太阳、地球的运动打下铺垫。

  该教材共2页,编排思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教材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几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用模拟实验来检验每一种假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对每一个假设进行小组实验。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寻找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情况,培养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验“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实验、交流、倾听。

  情感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知道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

  ②让学生了解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才能更接近真理。

  ③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昼夜交替的原因作出推测,并能用实验方法进行模拟。

  难点:要求学生对每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会不会出现。

  二、说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昼夜交替现象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昼夜交替也有一定的联想。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只有当我们掌握的证据和信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解释才越接近真理。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物。根据教材实际情况,我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主要利用实物进行模拟实验。如:地球仪、手电筒等。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课,大约需要4分钟。首先,通过老师谈话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昼夜”。知道“昼夜”是什么意思吗?“昼夜”是按怎样的规律出现的呢?学生思考、交流,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昼夜交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昼夜交替的原因,从而老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第二大部分是新授课部分,大约需要33分钟。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老师讲述古代科学家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学生倾听,思考、观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科学家思考的'情境。这一环节大约需要4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做相对运动的游戏。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老师请同学甲上来模拟地球不动,同学乙模拟太阳绕着同学甲转。问同学甲:看到乙(太阳)在你视线内怎么出现和消失的?然后向全体同学抛出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最后老师小结:古代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看到“昼夜交替”现象也可能由于其他运动方式形成的,于是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大家想想你能找到几种呢?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从而让学生感受相对运动,对“昼夜交替只是太阳绕地球转”提出质疑。第三个环节是模拟“昼夜交替”实验,发现多种情况。

  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7分钟。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来模拟实验,看看你们还能找到几种太阳、地球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提出实验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最后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从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昼夜交替的多种解释。第四个环节是分析拓展。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对于昼夜交替这一现象我们现在产生了这么多种可能的解释,科学家们在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也会提出多种解释。哪种情况才是对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呢?这几种解释中最多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但仅仅靠今天的模拟实验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大部分是学习小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大约需要3分钟。首先请学生谈谈今天这节课的收获,然后老师小结。为以后几课学习地球、太阳的运动打下铺垫。

  五、说练习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本课的练习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完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昼夜交替的解释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多种解释→寻找更多证据→得出正确解释释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

  六、说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评价时,我不是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而是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假设推测”这个环节中我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组织探究活动,模拟实验”这个环节中我采取小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实验所作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七、说教学效果:

  本课设计我曾经在五年级4个班进行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令我欣慰:

  1、学生足够的活动时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根本保证。如:在“学生自己推测假设昼夜交替的原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在“学生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动手、动脑,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模拟昼夜交替。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探究就无法落到实处,更没有发展思维的空间。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给学生灌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这样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经历“推测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寻找“昼夜交替的原因”,就远胜过老师讲解十倍甚至百倍。虽然在这节课中,我们并没有知识点的传授,但教给了学生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

  回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中时,给科学教学活动带来的无限生机,更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也许,这就是科学课程的魅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3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4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露和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露和霜》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2课。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一一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以及科普知识的阅读,让孩子有了前概念,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成霜原因分析。南方很难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到结霜现象,学生对结霜没有足够的感性认知。北方的学生,有丰富的体验,比较完成成霜概念的建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四节课《水遇冷以后》,研究过"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在""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这个实验当中,学生经历了"加盐"降温制冰,学生有了经验,这堂课就能联想到"加盐"。假如学生没做过这个实验,可能全班没有一个人讲的出来。所以,四年级的时候,"水结冰"实验,是必须做的。

  三、说教学目标

  1、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和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3、对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充满好奇,能根据已知经验或知识进行猜,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4、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做造霜的实验。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自然界中的云和雾,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又是哪种自然现象呢?(出示图片,板书:霜)

  2、追问: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霜吗?在哪里见过?大概出现在什么季节?

  3、学生回答。

  环节二、了解霜的形成原因。

  1、过渡:大家的生活经验挺丰富,那你们有没有想过霜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推测,小组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怎么做呢?请看大屏幕。(播放微视频)

  4、提问:看懂了吗?有问题吗?(温度计不拿出)

  5、追问:还有哪些注意点?

  6、分组实验。

  7、谈话: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8、谈话:看来大家都测到了0℃以下,而且杯子外面都结成了一层小冰晶。

  这个小冰晶是怎么形成的?小结: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就形成了小冰晶。

  9、提问:那么自然界中的霜也是这样形成的吗?请看大屏幕。

  10、谈话: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霜在大自然中是怎样形成的?

  11、小结: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气温急剧降到零度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板书水蒸气遇冷凝结0摄氏度以下冰晶那么在刚才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用上湿抹布其实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蒸气,冰冷的.金属罐相当于大自然里面一些冷的物体。

  环节三、了解露的形成原因。

  1、谈话:除了霜,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

  2、板书:露。

  3、提问:大家发现露珠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一下露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回答。

  5、提问:根据霜的形成,我们能推测露的形成过程吗?

  6、小组讨论、汇报。

  7、谈话:大家都很善于思考,老师也尝试做了一个露的模拟实验,谁愿意到前面来仔细观察一下?

  8、小结: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气温急剧下降,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板书:0摄氏度以上水滴

  9、提问:那么,露和霜在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手拿两个金属罐,对比观察)我们利用维恩图进行比较。

  10、学生讨论、完成记录单二、上台汇报,追问:你们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11、小结:露和霜形成的相同点是:温度下降(遇冷),需要大量的水蒸气。它们的不同点是:开始结霜的温度(霜点)更低,在0℃以下,露形成的温度(露点)在0℃以上;露是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霜是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

  环节四、拓展与应用。

  1、谈话:今天,大家都能积极动脑,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认识了露和霜以及

  它们的形成原因。其实,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对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展开了研究,并且发现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播放视频。

  3、总结: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白露”和“霜降”这两种节气对人们生活以及动植物的影响。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了解相关内容,并把你的发现与大家进行分享。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露和霜遇

  水冷0℃以下冰晶霜

  蒸凝气结0℃以上水滴露

  八、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将在自然界夜晚发生的事情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推导出自然界露和霜的形成过程,直观形象。学生在模拟实验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霜的形成推测露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既推出了新问题,又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还蕴含着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比较露和霜的状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推断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水滴,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回忆、对比、推理、抽象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维恩图是一种分析、比较信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比较的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将科学现象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融合到一起。比较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还更是一种方法,要能够运用比较发现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很多节气的命名与天气现象有关,如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是很好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题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18课《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作者描写了巴西著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给学生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课题质疑,引发学生初读探究,了解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探究、对比探究、语言探究等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写一篇演说辞。

  3、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查阅图书搜集关于我国河流湖泊的现状,制订保护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探究阅读能力。

  2、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和举行葬礼的意义,激发学生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设计质疑释疑,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领悟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质疑问难,引发互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例如,课始,预设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这次特殊的葬礼?这次葬礼特殊在哪里?通过这种设问,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着提问。在教学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时,尝试着让学生质疑。“在小组讨论时,大家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学会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乃至思想、情感的交流,是用互相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例如,在学习课文直接写“特殊的葬礼”的部分(第一、七、八自然段)时,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读文、看图,在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提出疑问,全班交流合作学习。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所欲言”思维环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从中获得更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也有利于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情境,人境互动。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展开想象,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现在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教学时,利用媒体创设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利用直观动感的画面,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几年后到逐渐枯竭,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而且也很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所学内容打下很好的感情基础。另外,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充分发动学生查阅资料,开掘这些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交流课前资料,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所了解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面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葬礼?葬礼是为谁举行的?举行这个葬礼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自由的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逐步做到正确、流利,学会生字词,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整体感悟、通过读内化语言。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做到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三、细读课文的2—6自然段,体验大瀑布的不幸。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有层次的读中感悟,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破坏环境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要求:

  将找出的词语反复朗读,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今昔变化之大。

  交流阅读体会。

  1、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的雄伟壮观的?

  2、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吗?

  a、自由练习。

  b、互读互评。

  c、指名朗读,评议。

  d、引读。

  3、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有是怎样的呢?

  文中有一句话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大瀑布现在的摸样。请找出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

  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a、作者把逐渐枯竭的瀑布比作什么?

  b、若是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c、认真品读,读出感受。

  4、再次品读课文第三、五两个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大瀑布昔日的雄壮气势和如今的无奈。

  a、多媒体展示大瀑布昔日的雄壮气势和如今的无奈的背景。

  b、男女生分读。

  5、小结。

  (朗读指导必须让学生理解文本,做到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朗读达到最优化。学生在读中才能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由盛到衰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感悟出“浪费水资源”、“乱砍滥伐”,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

  再此基础上多媒体出示中国环保状况的资料,让学生快速地默读。

  (新课标指出: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读写结合,直抒胸臆。

  面对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骄傲和快乐的瀑布,如今却面临即将完全消亡的命运,作为一名国家的总统,在葬礼上你会发表怎样的演讲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来,先写一写,再说一说,适当用上书上的语句。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这样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过去:雄伟壮观瀑布保护环境。

  现在:逐渐枯竭。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6

  (一)上下衔接,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之后,以提问“太阳直射点是否固定?移动的太阳直射点会形成怎样的自然现象?”来引出白天黑夜现象,进一步描述为“昼夜现象”,以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规律,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出“光”之后,我们就能得出“太阳是地球有昼夜交替的必要原因”

  继续提问“静止的太阳或地球还会造成昼夜现象吗?”,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

  在让学生小组讨论,假设,推导之后,让学生来公布讨论结果。我会表扬学生的活跃思维并且总结,明确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

  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

  4.课后问题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地球的卫星——月亮上的昼夜交替是怎样的呢?它与地球昼夜交替的差别又在哪里?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在课后去了解。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一、昼夜现象 四、晨昏线

  二、交替原因 1.构成

  三、交替周期 2.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的《热对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着重探究的是液体和气体的热传递方式一一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黄干均如的过程叫对流,即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目身各削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对流产生的原因在干物质的热胀冷缩,流体受热后体和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温度低的流体密度较大,向下流动。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让学生用上节课热传导的原理来分析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聚焦对流现象。第二部分是探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水升温后观察木屑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借助木眉的运动方向推测液体的流动方向,经过分析初步建立热对流的概念。第三部分是探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在空气中点燃一支香,用玻离罩倒扣住,观察香冒出的烟是怎样流动的,进一先完善流体通过热对流传递热量。第四部分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和拓展活动,制作一个走马灯并尝试解释原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上一节课完成了热传导内容的学习,明白了热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量在物体内部或两个物体之间会以传导的形式传递。由上节课的学习经验,学生会觉得液体和气体也会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这是学习热对流这种热传递方式的一个障碍,学生在以前学过固体和液体及气体的性质,知道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是液体和气体区别于固体的重要特性,这为学生解释液体和气体在传递热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流动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注意到开锅后热气向上流动、打开冰箱门冷空气会向下流向脚面的现象,但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热传递的方式,而仅仅是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运动了,不知道它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传递了热量;同时,他们1注意到的现象是一个局部,要么是上升,要么是下降,而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无法观察到高温流体上升会伴随着低温流体下降,低温流体下降会伴随着高温流体上升。由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大多是均质的,加之发生热对流时流体流动的速度较慢,学生较难观察到其流动信况,因此。应该在流体中添加悬浮题粒,借助素;学题粒的运动情记判定流体的流动情况。借助加入附加介质,观察物质的变化情况,是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观察方法,在教数学中应该渗透这种意识,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液体和气体受热流动情况,认识到液体和气体会通过对流的形式传递热量,初步了热传导传递方式的特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3、通过类比迁移,初步学习通过添加附加介质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技能。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事物的变化是可以被观察的,事物的内部是有联系的。

  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6、通过类比迁移,初步学习通过添加附加介质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技能。

  7、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事物的变化是可以被观察的,事物的内部是有联系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热在气体和液体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难点:做热在水中和空气中传递的实验,从而理解对流现象。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探究了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认识了热传导,知道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那么,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2、教师出示一个盛满水的水槽,再出示一个装着红色热水的小瓶子,问:同学们,这是一个水槽,老师手上的是一个装着红色热水的小瓶子,如果老师将这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到这个水槽中会有什么现象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

  4板书课题:热对流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1、教师引导:我们首先来研究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出示课本17页下面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实验资料,初步了解本次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所需的材料、实验方法。

  全班交流

  3、实验探究的问题: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4、实验材料:木头屑子、烧杯、冷水、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等等。

  5、实验方法:

  ①把木屑放入水中。

  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③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6、学生分小组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全班交流

  7、指生说一说在这个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

  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到达水面处会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附近下降,到达杯底附近会再次聚向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

  8、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水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活动二: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探讨了热在水中的传递,那么,热在空气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

  2、出示课本18页热在空气中的传递实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实验资料,了解本次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以及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全班交流

  3、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4、实验材料:玻璃罩、线香、火柴等等。

  5、实验方法:

  ①固定一支线香,点燃。

  ②用玻璃罩倒扣住线香。

  ③观察线香冒出的烟是怎样飘动的。

  6、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全班交流

  7、指生说一说在这个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线香的烟会直立向上直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

  8、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空气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9、实验总结

  (1)刚刚我们分别做了热在水中和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从刚才两个实验中,我们发现这两个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水中的木屑和空气中的烟雾在受热之后都是上升的。

  (2)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3)初试课本18页中间一段文字,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热的另一种传递方式——热对流。认识到什么是热对流现象?热对流现象又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

  (4)什么是热对流?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热传递方式叫做热对流。

  (5)热对流现象有什么特点?

  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6)教师小结:不管是热传导还是热对流,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活动三:制作简易走马灯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认识了热对流现象,了解了什么是热对流以及热对流的特点,下面我们利用热对流的原理来制作一个简易的走马灯。

  2、出示课本18页下面的5幅图片,学生观察这5幅图片,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步了解简易走马灯的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方法。

  全班交流

  3、制作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剪刀、蜡烛、火柴、一根细绳、牙签、双面胶等等。

  4、制作方法:

  ①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

  ②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

  ③在杯底穿一根细绳,用牙签固定。

  ④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

  ⑤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

  5、学生分小组活动,制作简易的走马灯。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6、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好的简易的走马灯,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小组的走马灯做的美观又大方。

  7、玩走马灯的游戏

  教师引导:让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观察这个简易的走马灯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玩玩走马灯的游戏,仔细观察走马灯的变化,预设:

  当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简易的走马灯转动起来了。

  8、为什么点燃蜡烛,走马灯就会转起来呢?请大家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走马灯转动的原因。

  预设: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活动四: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1、教师引导:除了走马灯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热对流现象,大家能举举例子吗?

  预设:

  粮食仓库中的对流现象。粮食仓库都装有天窗和地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仓库内的热空气上升后从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气从地窗进来,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仓库内能保持恒温,以免粮食受热生虫或者发霉变质。

  电冰箱中的对流现象。烧开水就是利用了水的对流。

  自然界中的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

  冬天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会向上流动。

  空调也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

  2、教师分别出示粮食仓库、空调、自然界中的风、电冰箱等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环节三、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热对流现象,知道了热对流就是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的传热方式,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热对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热对流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八、教学反思:

  《热对流》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热传导》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主要通过实验观察热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递特点,初步了解热对流。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生上一节课学习了《热传导》的知识,明白了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向温度较低处,热在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会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由上节课的学习经验,学生会觉得液体和气体也会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这是学习热对流这种热传递方式的一个障碍。所以开课伊始我让学生用热传导的原理来分析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聚焦对流现象。然后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借助木屑观察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在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探究热在空气中又是怎样传递的,继而认识到流动的气体和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都是对流。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并且能够作出解释。

  2、注重实验方法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我在课堂上没有把热对流的概念特点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回顾生活中借助水面落叶的运动判断水的流动方向、速度,通过类比、迁移设计出观察水受热时的流动情况,培养实验探究技能,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得很快,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够基于实验的要点进行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使用新型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在常规实验中,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常采用酒精温度计直接测量,或者时借助凡士林、蜡油等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材料的形态变化来间接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在本课导入环节中要测量试管不同位置的温度,使用酒精温度计很不方便,测量精度会受到非测量点处温度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使用了额温枪的点测温功能来进行测量,方便、快捷、精度高。同时在教学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在这个实验中使用额温枪的好处,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时要考虑材料结构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有利于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科技的发展使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手段多样化,我在课堂上尝试运用多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

  1、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缺乏完整性。

  在教学中,由于担心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够,在对比、分析、推理、总结的过程中,我多采用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的形式,这种简单的启发虽然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打断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琐碎,思维的自主性、完整性不足。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信心二是没有设计一个有结构的、完整的问题组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我知道这样做的重要性,但是我这种设计的能力还有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2、在拓展应用阶段忽视了学生对热对流概念完整的认识。

  在课快结束时,举出的热对流在生活中的例子“热锅热气向上、雪糕冷气下降”,这两个现象并不是完整的热对流现象,只是热对流现象是一个局部,这两种现象只能明确表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还不足以说明热对流,忽视了引导学生分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热对流的完整过程。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时间所剩不多,另一方面是我在课前对热对流概念的完整性重视不够。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8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的《浮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是《力》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最难的一课。在地位上,本课和前面三节课是并列状态,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揭示概念,感知浮力。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状态,引出浮力概念;活动二,根据测力计的变化发现沉下去的物体也受到浮力。这一部分是认知层面。第二部分,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让学生先预测他们的沉浮状况,在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些可能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在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发现质量大的往下沉,质量小的往上浮,从而得出相同大小下,质量影响物体沉浮这一结论。第三部分,先让学生综合应用。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为实践层面。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力与运动》、《弹力》、《摩擦力》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力的方法,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到弹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影响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已经具备的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浮力,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前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要点,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和及时地记录,为高年级的实验设计与探究做好准备。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仍然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但也逐步对一些问题有理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引导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能通过推理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浮力,说出浮力的定义,并发现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各种因素。

  3.能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等方式,发现物体体积相同,质量越小,越往上浮;质量越大,越往下沉。质量相同,体积越大,越往上浮,体积越小,越往下沉。意识到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重要性。

  4.意识到自己独立思考和与他人交流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5.能运用所学方法,判断具体情境中是如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浮力的定义并认识到放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浮力的定义并认识到放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质量、体积影响物体的沉浮,体会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浮力

  1、出示一个水槽,教师在水槽里依次放入橡皮、白纸、塑料小尺、小木块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

  2、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浮力

  3、出示课本32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4、学生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的作用。

  活动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1、教师引导:物体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图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相关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目的: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水槽、一块底面积比较大的橡皮等等。实验方法:先测出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再测一测这块橡皮放入水中受到的拉力,比较一下两次测得的拉力的大小。

  3、交流讨论: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怎样变化?

  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橡皮在空气中以及水中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5、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测得的数据。教师小结: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较大,放入水中再用测力计测量,会发现橡皮受到的拉力比较小。这说明橡皮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这同时也说明,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换句话说,物体不管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活动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1、教师引导: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沉浮状态?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作出推测。

  推测一: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是不一样的,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下去,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预测二: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不一样,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体积越小,越容易沉入水里。

  3、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我们先来验证推测一的说法。

  4、出示课本33页第1个实验,学生仔细读一读,了解这个实验的材料、方法与要求等等。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说一说实验结论,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质量大的物体容易下沉,质量小的物体容易上浮。

  7、验证预测二的说法。

  出示课本33页的第2个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次实验的问题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全班交流,分享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也不一样,通常来说,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上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8、全班交流: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呢?

  预设:一般来讲,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质量,二是体积。

  活动四: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1、我们刚刚探究了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两个因素——质量和体积,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请大家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看谁承载的硬币最多。

  2、出示课本34页上面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

  3、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4、各小组开始活动,运用本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5、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说一说本小组在A4纸上放了多少硬币?

  6、评选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采访优胜小组成员,请他们说一说自己采用什么方法,让A4纸承载这么多的硬币?

  预设一:将白纸折成一张纸船的形状,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

  预设二:将白纸折叠成长方体的形状,把接触水面的面积折得更大一些,这样白纸受到的浮力更大,就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

  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我们动手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要想一想我们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活动五:《曹冲称象》中的科学道理

  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小时候就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那么,《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包含什么科学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4页《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想一想,《曹冲称象》象这个故事包含的科学道理。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道理。

  预设: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运用的是水的浮力的原理。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灵活的运用了浮力的原理。在其他条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大象的重量和船上石头的重量是一样的。大象又高又大,不可以用称称量,不过石头是一块一块的,可以称出它们的重量。

  活动六:课堂总结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聪明的利用了浮力的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也说明,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浮力

  相同的质量,比体积,体积大的容易浮;

  相同的体积,比质量,质量大的容易沉

  八、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3、课堂不足之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讲的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学效果一般,针对性练习题选择不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所以教学没有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增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实际出发,进行有目的的复习训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多限度的发挥。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本课应用第1课中学习的简单电路制作的检验器,通过对周围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平安用电常识。激发同学进一步探索电路秘密的欲望,为继续[第3课]“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做好准备。

  二、同学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五年级同学。

  1、五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同学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同学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3、针对同学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协助动手能力差的同学)的对策,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体验胜利的乐趣。

  三、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同学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同学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同学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同学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

  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识别。

  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平安用电的生活意识.

  五、重难点和处置战略

  根据教材和同学的实际,确定本课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和平安常识.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本课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同学对资料进行充沛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解决设想:

  注重同学的思维梯度,通过“结构性的资料”和科学的实验探究,逐步使同学从问题与困惑中走出来。提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随着同学认知提高过程的资料,为同学不时登上更高思维阶梯搭好跳板。

  具体措施:

  通过用简单电路检验身边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探究、归纳概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通过提供结构化的资料;鼓励经历探究发现过程;注重交流对经验概括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资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结构、有意义的资料不只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精心挑选有结构的资料,会引领同学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顺利完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探究,我精心准备如下资料:

  1、电路检测器——电源、导线、小灯泡

  2、待检测物体——常见物体如:小车、泡沫、铅笔、剪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瓶、钥匙、硬币、橡皮筋、木夹子等。

  [说明:这些资料是同学身边的资料,有导体也有绝缘体,大局部同学比较容易判断,富有结构性;铅笔、小车、剪刀等是由多种资料组成的,富有一定的挑战性,更容易实现合作交流;铅笔的笔芯削得特别长,铅芯这个资料容易引起同学的认知抵触;同学身边的橡皮、水等资料并未提供,为同学自主选择资料预留了空间]

  3、“人体验电球”[说明:用来进行人体和水的导电实验,协助同学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

  4、电工工具等[说明:引导同学分析认识导体绝缘体的生活应用]

  [实验报告单中预留了同学自主选择资料的空白表格,资料的展示和汇报交流使用实物投影进行,平安用电知识配以相应课件]

  七、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同学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同学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巩固新知,切入课题,引入探究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预测,充沛探究,形成新知

  (三)交流质疑总结提

苏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本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基础上,以及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量与量之间的分析,用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3、重点难点

  根据题意寻找相等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关键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难点。

  二、说学法

  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抓不准相等关系,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所以要组织学生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准等量关系。

  三、说教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正确列方程弄清楚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代数式表示这相等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解题步骤,通过例题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分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只写在草稿上。在写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再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例题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出这个相等关系,将其中涉及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数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列出方程。在例题中的相等关系比较简单明显,可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

  ③针对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以解决,特别是学生抓不准相等关系这方面,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④通过图表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理解更深刻,同时,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和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手段)。

  ⑤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这主要由于学生刚刚入门,多进行模仿,习惯以后,再做与例题不一样的习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找出共同点,区别或最佳列法,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小学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说课稿01-09

小学科学说课稿01-30

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05-09

小学科学说课稿模板02-06

科学说课稿01-02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01-09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02-05

小学科学说课稿14篇02-04

小学科学说课稿常用2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