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1
一、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
②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
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情意目标:
①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
②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③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独立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鸦片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件呈现)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评价林则徐
四、 评价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评价仍然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评价
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判断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的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中,学生态度端正,主动学习,讨论合作,拓展思维。
(二)、阶段性评价;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跟踪档案袋,跟踪记录,包括每次成绩,课堂发言情况,自我活动情况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
五、说课总结
本科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着重对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我是本场考试的X号考。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鸦战争》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各专业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学进步了解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及规律,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本节课我将主要从教材、标、过程等个进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等教育出版社朱汉国主编《中国历史》第七单元,第1讲。主要讲述了清末闭关锁国背景下英国发动鸦战争的必然性和相关事件内容,内容上承接了上单元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为本单元晚清时期的族危亡与救亡运动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在教育中,只专注于教材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学情进分析。只有将教材与学情有机结合在起,才能打磨出优秀的课堂内容。
我们所对的学思维活跃,对新兴事物接受强。作为中职的学,在初中的历史基础教学中对鸦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基本史实也有初步的了解,但知识积累并不牢固,也缺乏定的理性分析。所以在教学中要关注学对鸦战争导索和《南京条约》造成的影响这两个的理解情况,发挥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法,让学对晚清时期外国侵略者的殖为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教学标】
中职学校历史课程的标是落实德树的根本任务,让学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素养。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标:
知识与技能标:学能了解鸦战争发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史实,以及签订的《南京条约》对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法标:泛联系活实际,以分析图史料,字史料,组讨论的式,提学材料分析能与合作学习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对外国侵略者的殖为的了解,感受晚清时期中华族所处的危亡时刻,对如今新中国的发展,培养学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由浅深的,要透过历史的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我基于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鸦战争的历史事实与《南京条约》的基本内容
难点为:总结归纳《南京条约》的影响,认识到闭关锁国与鸦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危害。
【教学法】
好的教学法既要让学了解所学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也要让学真正喜爱这学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运史料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进授课。
【教学过程】
真教育是相印的活动,教师唯有从出发,才能打动学的灵,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教育贯穿技能才培养全过程,挖掘中国历史上与中职学校学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提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为了使学所有感悟和收获,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导
有趣、诱的`导,可以引领学步知识的海洋,促使学快速进到学习状态中。
课堂伊始,我会播放《国崛起》纪录有关英国海外发展的段,设置疑问,让学根据所学知识与经验,思考下,英国在崛起成为个国时,都了什么样的段?
具体环节操作如下:……
通过播放纪录视频,将学的注意与好奇都被吸引过来,再抛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的思维跟着活跃起来。
根据分析,学不难回答出,英国通过舰队与外国进贸易也有学会指出,英国的崛起也使了侵略战争的段
对于学的回答我会给予肯定,顺势引今天的课程《鸦战争》【板书】导部分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以视频的形式引起学兴趣并进定的知
识拓展,在新课与学认知结构之间建联系,激发学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接下来,将进本节课最主要的内容——新课讲授,我共设计了三个环节进教学。
第个环节是讲授鸦战争的背景。【板书】背景
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法,利课件向学展示鸦战争前,中英贸易的数据表格,让学进深思考,为什么在鸦战争前,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
并不占优势。
通过分析和身知识积累,学可能会总结出
1. 中国当时的农经济环境可以给
2.晚清时期,实闭关锁国政策
接着我会继续展示组照,内容是“晚清时期吸鸦的中国”让学通过系列的图,感受吸鸦对这时期及国家经济的影响。提问学是否有什么解决之道?
学不难指出可以禁鸦销售。
由此,引出另个背景知识:林则徐销烟。讲明销烟使英国的贸易利益受到巨损失,也为英国找到了个期待已久的战争借。
通过分析图和史料,学的总结可能并不完善,我也会对相应知识点进补充。指出鸦战争的背景还有条就是这时期中国落后于世界整体的发展。
在了解完鸦战争发的背景后,第个环节将讲授外国侵略者的殖侵略为。【板书】侵略为
在课件上出示战争示意图,让学观察战争态势,并播放三元抗英遗址考古介绍,让学了解到在鸦战争中的侵略路线,以及残忍的掠夺为。认识到当地奋起反抗的勇敢争。【板书】殖战争
除此之外,通过讲授让学了解,外国侵略者还利宗教,传教的煽动,欺辱中国百姓。
在掌握了鸦战争的基本史实后,就进到本节课的难点部分。
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通过组学习,分析历史材料和纪录视频,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我会利课件向学播放准备的讲述《南京条约》具体内容的专家讲座视频,以及相关物的图,让学以前后桌为组,进五分钟的合作学习,梳理南京条约的内容。完成学习后,让学上台对条约中的赔款数额,通商岸城市,割让的城市进知识点填空,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厘清《南京条约》的内容后,我会趁热打铁,将学分为五组,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历史。如清末的总理事务,统治者,普通农,沿海城市的商,和作坊的匠。
学通过扮演,把融到不同的身份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根据学从不同身份度给出的答案,我会引导他们起总结,归纳出: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割让港,赔款2100万银元,与外国协定关税等条约,在政治上严重破坏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完整,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加剧了的负担。
通过战争段暴打开中国国,强迫开放通商岸,从经济上使中国给
的农经济开始瓦解,中国逐渐被卷资本主义市场中,成为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地与原材料产地。
最重要的点在于,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
到此,本节课的难点就得以解决。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希望,通过分析图
视频和字史料,配合组交流的学习,提学综合分析能和主探究能。在讲授完重难点后,我将采提问与集体回答的式让学对鸦战争的背景,南京条约相关内容进巩固,加深掌握。
(南京条约:割让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州,厦,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岸)
三、结作业
在课堂进尾声时,我会利板书引导学对本节课进回顾,提明确培养学爱国意识的德育标。
在课后,让学在鸦战争背景下,作为爱国学,设计个能展现爱国意识和抗争精神的。下节课进展示,并各陈述设计想法。
【板书设计】
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课堂板书进设计阐述。
本次我的采了提纲式板书,较直观和系统,可以让学从整体框架上清晰把握课程的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鸦片战争》说课稿】相关文章:
鸦片战争观后感12-03
说课稿范文说课稿 范文10-04
鸦片战争观后感(通用20篇)04-22
数轴说课稿09-28
英语说课稿09-28
亡羊补牢说课稿11-03
优秀说课稿11-04
《灯光》的说课稿10-27
《摇篮》说课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