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1-14 09:00:41
  • 相关推荐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1

  积极配合莱州市、沙河镇在效率课堂研究月推出的一课多研活动,旨在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课堂高效研究交流,系统化理论,进一步熟悉课堂教学结构,对课堂和谐高效教学进行再思考。

  全体数学教研小组成员集中听评四年级数学课一节,集中研讨方案,进行个人反思修改,然后由教研组提出评课建议,进行一课多研的课例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每天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

  师: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是怎么推导的?

  师:我们是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运用学过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找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第一次操作实践

  师:好,那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各种三角形,两人一组想一想,拼一拼。(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都拼好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拼的?

  生:我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我这也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可是拼不成,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生:要用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

  师:你拼时怎么知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呢?

  生: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就知道了。

  师:对,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

  师: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生: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看看这几种拼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认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4、第二次操作实践

  师:下面我们再次合作,根据你们转化的图形,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生讨论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推导的?

  生汇报

  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仔细观察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把这种相等的关系叫等底等高。

  师:那么三角形的底乘以三角形的高求出的是什么?

  生: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为什么除以2呢?

  生: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师: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面积都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所以我们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

  师:谁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老师这里有一条红领巾,求它的面积,你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你能估测一下这条底边有多长吗?

  师:它的高是33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学生打开书32页,在书中画一画

  师:你画出了几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生:无数个

  师:通过画这样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拼摆把三角形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运用剪拼或折叠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课下同学们可以动手试一试。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学会了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生:我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下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课:

  纵观本节课教学,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运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实践的学习方式。课前导语可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意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但缺乏对经验背景的引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上课时应该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旧引新,衔接自如。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面积》。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图形的面积(一)探索活动的第二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同时,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蕴含着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本课的学习,重在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渗透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内容编排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体会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数学推理能力,从而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面积公式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灌输迁移的数学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5、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完全相同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作业,互相讨论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学时,我按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推导公式、实际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这六个环节进行。

  三、说教学过程

  1、旧知引入,激发思考: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一条三角形红领巾,提问你们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大部分会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时老师反问:为什么底×高÷2就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2、回忆旧知,引导迁移: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提问:我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样,将三角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呢?(这一部分的设计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迁移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向学生灌输迁移的数学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作好辅垫。)

  3、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看看三角形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小组汇报: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这时,教师作引导:三角形的面积暂时还不会计算,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而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到平行四边形上来。(把学生拼出的图形一一摆在黑板上)

  4、学生汇报,归纳总结:首先,小组交流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来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来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来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与原来的三角形的高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推导过程,得出各种推导的结论,结论一: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底,高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结论二: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例题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书上的例题,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在交流中把应掌握的知识有层次地一一呈现。这些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估计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只用一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例题方法以及与“你知道吗?”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来强化“÷2”的理由,我觉得花一些时间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对传统的数学文化了解。

  5、简单应用,突出重点:

  (1)验证结论:用公式计算法求出第一个环节中的三角形红领巾的面积。

  (2)巩固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组练习,(1)口算(熟练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判断(理解意义,突破难点)。

  (3)选择(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4)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的设计主要分这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各个三角形的面积。在应用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二个环节重点是放在“÷2”和“×2”的区别上。主要是因为从以往学生练习来看,这是错误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三个环节是开发性的练习,数据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个开放练习,使学生又一次地认识到三角形与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6、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一节课中在知识方面及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7页。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充分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对三角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本课内容编排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实践性、研究性,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研究,逐渐明白所学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达到将所学图形(三角形)转化为已学算面积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从而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准确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知识,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推导和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与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得到发展。

  学具与教具的准备: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两个。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这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这样,复习与新知识联系紧密的旧知识,唤醒学生对有关知识及其形成过程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大家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你们有兴趣吗?(揭示课题)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明确了探索的目标与方向)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启发

  要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我们能不能从已学图形计算公式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2.分组操作交流第一组学具

  让学生先拿出第一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大家可以拼一拼,看能拼什么图形?

  (1)以四位同学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索、操作。

  (2)小组展示、交流。(可能展示以下几种图形)

  问: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回答)

  3.分组操作交流第二组学具

  我让学生拿出第二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能摆出几种图形?

  (1)分组进行操作

  (2)小组交流、展示

  (3)启发: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如果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同学,你们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三角形的底与高有什么联系。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总结回答。

  (5)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旋转、平移掩饰,让学生感知。

  4.分组操作交流第三组学具

  拿出第三组教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用同样方法进行操作,交流。从而总结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引导总结

  通过上面的实践操作,同组之间的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讨论回答,自由发言。(学生的叙述可能不够全面)

  根据回答引导总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进行回答总结,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 = a×h÷2形成板书。

  6.巩固练习与应用拓展

  接下来,我设计了多层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1)完成“做一做”,有助于学生对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加深印象与理解,知道三角形面积与它的底及高地关系,并熟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

  (2)课堂作业:练习十七第1-3题。通过练习,是他们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当堂反馈,提高效果。

  (3)在方格纸上设计几个面积为6平凡厘米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灵活地应用知识,使学生明白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就要找底和高,底和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4)请学生量出流动红旗的底和高,计算做一面流动红旗需要多少布?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全课小结

  这节课探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本节课大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相互讨论、交流,用“重叠、旋转、平移”

  等数学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它是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特征,已经具有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说明:这里强调“过程”,即: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探索与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要教师直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讲明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的状态。这样设计,符合了新课程学生的现代学习观。)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因此我打算采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方式上,我设计以“操作户活动”贯穿学习终始,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讨论,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学生在做中观察,做中探究,做中发现,真正体现“做数学”的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程序为: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回忆并指名学生说明上节课同学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完整地说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对于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学,教师给予提示,启发其完整的表达,并给予鼓励。)

  (二)探索新知:本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首先出示问题:怎样把三角形的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说说方法。

  2、小组代表探究成果,并演示拼摆的操作过程,说明拼摆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大胆地,说出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教师给予鼓励。

  3、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4、小组合做,讨论问题(根据学生的探索过程,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问题: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B.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C.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D.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E.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学生借助手中的图形讨论问题。小组代表汇报讨论学习成果。

  教师结合课件补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讨论、交流中发现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的关系,帮助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结合课本中的习题分层次进行练习)1、课件出示两道基本题的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课件演示规范的板演过程。(设计意图:基本题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2、课件出示两道拓展题的练习。(实际意图: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方法进行割分,再计算面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提到。)(四)全课总结

  以上我主要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在整个教学过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既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得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相关文章:

《三角形面积》说课稿12-27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1-08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01-03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11-30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4篇02-16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4篇)02-17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3篇01-03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4篇01-29

《面积》说课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