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9-06 09:29:39
  • 相关推荐
计算机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教学反思1

  教学分析:

  “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多媒体体信息加工”第二节“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的内容,根据本节的内容,我划分为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是用flash制作简单的七巧板动画。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通过七巧板构建运动造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设计图像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习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从而有效的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flash作品,用“七巧板”这一个造型能起到抛砖引玉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还安排了适当难度的任务;增添了flash的特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教程等。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因此,本课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

  学生分析:

  一方面高一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开始出现明显的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能够在头脑中完全利用抽象的符号进行逻辑推导,能够独立的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且做出理论上的概括。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预计能力和对思维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他们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需求;鼓励高中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我学我用”、“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高中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愿望较强,学习兴趣集中,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同时起作用,而且间接兴趣比直接兴趣更起作用,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计有效的“兴趣主题”,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提高。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基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学生提供指导,考虑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利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同伴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我校的学生所在家庭环境都比较优越,而且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这就需要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培养与磨练。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若想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就要让学生真正有机会、有基础、有能力、有方法的主动学习。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flash动画设计的基本理念,能够根据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利用flash工具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掌握flash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利用flash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利用flash表达信息的方法。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flash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flash作品的一般方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完成动画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以及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选择、运用信息的价值观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通过动画作品的制作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对flash多媒体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的学习,学会用信息技术呈现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利用flash工具对想要表达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创意加工。

  教学关键点:

  理解flash设计动画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硬件环境:

  连接到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 软件资源:

  (1)预设资源:flash、网络教学系统;学习资源(flash设计基础、教程)徽标设计资源(附后)学习范例(基本操作的例子)、评价(评价量规)

  (2)泛在资源(用于学习的延伸):进一步探究、讨论社区(BBS论坛,以供师生在课外进行交流)

  相关资源网站:徽标设计资源、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表,等等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良好和谐的信息氛围,为改善学生学习创造条件。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因此,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和课程的重点部分正是通过利用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向学生作示范性演示,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来说明和印证模块中所体现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在视觉效果的刺激和强烈的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下,激发学生强烈的想学习和动手创作欲望,为本堂课的教学做好想学好本堂课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侯,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并且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要充分体现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受教育者开展讨论、研究、探索,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解决问题,受教育者在自主设计探索、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制作电子作品的成就感又为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动力。为了启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认识,提高技能水平,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实践操作部分采用主题任务驱动强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本节课精心设计了2个参考项目(设计班徽或者班旗)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为了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整个过程,教师都与学生在一起,教师是指导者,同时也是主题任务的参与者;学生是主题活动的主体,是积极的、互动协作的,这样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难点部分采用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研究,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还指出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法的确定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新知。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自学实践中进行的,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且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然后由他们再去组织各自小组的同学学习。这样就创设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学习法和演示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二、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略)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多媒体flash

  (包含了利用七巧板

  构建的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成语故事动画和的多种七巧板动画)

  同时教师提醒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观察各种七巧板运动变化的方式。学生欣赏动画片同时思考,观察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七巧板。再现生活场景,不仅能够生动自然引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下一步探究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温故

  师:在flash中,元件和图像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请同学自由回答)

  生:

  师:那么它们的属性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

  知新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变化形式有哪些?

  (停顿,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若仍没有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

  师:举例: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冰块慢慢融化变成水

  师:请同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这些 物体运动的变化形式,再与你的小

  组同学互相交流。

  生:讨论结果大致有两种情况。

  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变化;物体在运动时变为另外一种物体

  师:(教师演示flash设计这两个动画的过程同时解说新的概念,)

  请全班同学共同观察比较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同时演示给大家)同学自由回答

  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归纳、观看教师的演示

  第一阶段同桌互相交流,在第一次合作中回忆起旧知识,为新旧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通过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为教师下一步讲解flash动画运动的方式打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以后,小组同学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对flash动画的两种运动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归纳,教师总结,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用前面制作的班徽标志,结合“奥运”,设计一段

  flash动画,并将成品发布到网上的个人作品集供大家欣赏、评价。并给出作品具体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附后)

  教师提供相关资源

  教师巡视、个体指导、调控课堂气氛明确学习任务:

  自主探究,对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协作创作

  利用网络资源各种flash制作教程和技巧、相关徽标网站的链接、搜索引擎)探究新知。提出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设计探索、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评价方案和相关资源的给出,为调动学生有效进行探究、创作提供保障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

  引导学生开展组间互评

  优秀作品点评(如:创意设计、技术实现等)网上在线呈交作品。欣赏作品根据评价表和作品创作说明,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对作品在BBS上进行讨论。(信息交流不仅可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技术与技巧,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化)、学生在自己的发现和原有知识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既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能寻找到存在的知识欠缺,二者之间的冲突,就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实施作品网上评论,展示自我风采。让学生在尽情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不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得以训练。

  评价策略:

  评价维度:知识+技能+创意

  评价方法:过程评价与效果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形式:借助网络支持评价

  评价主体: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由于是网络教学,总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网络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个别同学不能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因此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有,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会有个别的同学跟不上,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网络的开通,就会有个别的同学不会去按照要求去做,去上网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总之信息技术课是新兴起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新世纪新型的信息人才,为我国早日成为信息技术强国而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计算机教学反思2

  1 引言

  中西方翻译活动自古皆存,但翻译研究的确立,则是在美国翻译理论家詹姆士·霍姆斯(James Holmes)发表的题为“翻译研究的名与实”论文之后。该论文构建了翻译学的基本框架,翻译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登上学界的舞台。

  在中国,不少翻译学理论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也不乏多种设想和描述,但总的来说,依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更多的是沿用了西方的翻译学研究体系。世纪之交,“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逐步受到挑战,对构建一个基于东方思维的翻译理论的需求愈大。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构建的。这一翻译理论的建立,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乃至翻译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国际化、专业化、技术化的翻译市场给新技术提供了需求,教学中补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训练也是大势所趋。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区别于机器翻译,是以译者的主动性为核心,与生态翻译学的理念相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这一翻译视角来把握翻译教学的`理念方向,探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实践方法。

  2 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Ecology)和翻译学(Translatology)结合起来,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

  生态翻译学理论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适应/选择”为基本原理和思想指导,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这一定义,将翻译研究视野扩展到了整体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和“翻译群落”生态(译者),探讨此三者关系。

  一方面,译者适者生存、发展;译品适者生存、长效;另一方面,这三者以译境为限,以译本为据,以人为本,体现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换言之,这一解读将译者作为整个翻译过程的核心,结合原文、源语、译文这三者的生态环境,互相关联读者、文化、语言、作者和社会交际等因素。

  3 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构建翻译教学生态系统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机器翻译领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整合神经网络的翻译工具——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 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将并且这一系统将最先投入到最困难的汉英互译领域,给人工翻译效率带来冲击,但这一翻译系统依然缺乏对上下文语境的判断能力,译文水平尚不尽如人意。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区别于机器翻译,以译者为核心,以翻译记忆为依据,对译文进行译前、译中及译后编辑,把握译文生态环境,并通过项目管理对翻译项目进行整体把控,促进跨文化信息的转化,体现了人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可或缺其核心技术和功能,与构建翻译生态环境相符。

  将生态翻译理论应用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核心、强调自主翻译学习。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师生的关系应从“授”与“受”转变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活动主体间的平等互动,通过社交工具(如微信),或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蓝墨云班课)来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使师生的知识、认知和生活世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3.1 语料库驱动的翻译教学

  随着语料库方法的引入,其作为翻译教学的资源和手段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关注。这一方法是在翻译课堂上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建立针对特定专题(如财经、法律等)的翻译语料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且最终建成的翻译语料库亦能成为学生将来工作时有用的翻译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基于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模块:一是教学模块,一是语料库模块。这种平台应该融入基于过程的翻译教学法思想,并能够充分利用语料库方法与资源的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译者的主动性,创建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介入支持的翻译教学环境。而现今校企合作开发的翻译模拟实训平台或机辅翻译教学系统多数都包含这两个模块,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思想为核心,以语料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生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教学核心。

  以东方雅信的机辅笔译教学系统V5.0为例,其整合了其自身语料库,并提供双语平行语料库导入导出功能,建立翻译记忆,允许重复使用。这促进了翻译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也提高了学生对整体翻译生态的认知,促进译者适应、选择和文本移植,提升学生为译者的“主体性”。

  3.2“作坊式”网络互动翻译教学

  “作坊式”翻译教学即“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教师扮演调解者、组织者、促进者、监管者角色,以学生为核心,组织多人小组,默读、思考可能遇到的翻译困难,分享各自的翻译策略,并相互比较译文,最终由教师收集、评价最终译文。

  这种教学模式,最佳实现途径即网络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师-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建一个和谐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样以雅信机辅笔译教学系统V5.0为例,教师端可以进行教学管理、教学评改、在线答疑,学生端能够进行翻译在线学习、实训演练、在线提问、在线交流,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和中心的机辅教学系统连接,整合实现“作坊式”网络互动翻译教学。

  3.3 项目管理教学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其中一个重点功能便是翻译项目管理,一般包括项目的建立、整体评估、术语库导入、预翻译、项目拆分等。现今大型的翻译项目,区别于以往,要求多个译者协同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尤其是一些应用性文本,如科技、商务、旅游、公务文本的翻译,具有鲜明的目的,受时限、人力资源分配的制约,尤其需要“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使翻译工作系统、有效。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实训小组,分配项目经理、译员、审校等角色,进行完整正规的翻译流程处理。学生项目经理负责翻译的内容进行处理,形成电子文档,然后导入到系统中,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项目经理进行翻译内容的分发,即指定译员和审校。译员通过CAT的方式进行翻译,保证翻译的质量以及速度。审校查看翻译的内容,进行分时段审校。这些角色都由学生译员担任,不仅仅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能力,更面向市场,培养学生译员对整体项目的把握,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在教学中融入项目管理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项目流程和管理理念、方法,促使学生熟悉翻译市场生态系统。

  4 结语

  生态翻译学以东方哲学高度重新观察研究翻译活动,跨越了学科界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沟通一致的趋势,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翻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那就是由过去的单一学科研究视阈,转向跨学科、多学科研究范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翻译已无法完全满足高效翻译的需求,需要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解放人的手”,翻译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软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功能,较传统翻译教学而言,对构建以译者(学生)为核心的独立主体具明显优势。以生态翻译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教学,给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同样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给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计算机教学反思3

  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如构图、造 型、着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包括专业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创作出很炫的电脑作品。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实际的动手和操作是学生的学习根本。加之 Photoshop 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只有学生脚踏实地会使用Photoshop, 并通过Photoshop 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用问题,才能说明学生对Photoshop 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以往我在社会工作中的经验和得失,尽量使学生避免不切实际的理论主义,强调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学生真正的从实际工作出发,进入到课题中的学习。Photoshop 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图像的处理,大都是图像的调整和图像创作以及设计。今年我带的是大专的photoshop 课,根据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下面我就我上的一节电脑绘画课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1. 关于基础知识与实践的认识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本人认为基础技能知识可以从实际的案例与课题中掌握,从实际中学习基础知识是又快又好的方法,基础技能又需要靠实践的积累。一旦基础技能掌握,对于实际操作Photoshop 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又可以要将学习到的知识很好的纳入到实践工作中去,而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实践操作,没有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又是空中楼阁。通过教学,严格贯彻基础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2. 教学思路

  通过基础知识与实践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将Photoshop 分为了三个部分:

  ⑴ 基础技能部分

  该部分内容枯燥,每一个功能键,对话框,菜单命令中的详细参数以及快捷键的使用都应该详细掌握。加强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灵活运用这些命令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将这些命令举一反三,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相同的问题,是教学中的目的。另外,快捷键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是学生们成为Photoshop 高手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遵循从实际中学习基础知识的原则,在掌握这些技能的时候,应把握教学的进度,力求能够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掌握熟练每一个功能键参数及命令的使用。第二阶段在学习完基础技能知识后,给出基本的学习案例,通过案例来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Photoshop 的选择框的集合知识中,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集的快捷键和基本参数的使用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制作八卦1 案例将这些知识串起来,通过综合运用来巩固知识。第二阶段的学习还是在老师一步步的讲授下学习的,那么到了第三个阶段则是完全由学生进行创作和设计,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题目,例如针对选区框集合练习,可以让学生创作卡通人物,并且完全运用学过的选区框集合练习来制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完全掌握该部分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⑵综合运用阶段

  经过基础技能知识阶段的学习后,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琐碎,该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将繁琐的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学生通过学习

  二、着重运用“重基础、抓技能”的教学方法

  好的课题有了,同学们也兴趣盎然,此时教师必须趁势加强基础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工具和命令的使用,在不经意中让学生学到知识。

  在教学中,我采用“一示范、二练习、三创作,四欣赏”的阶梯教学法。“示范”是指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演示作品的过程,同时讲解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练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模仿制作。“创作”就是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过的工具进行作品创意,制作出组合。“欣赏”是指让学生观看并思考教师精心准备的作品或素材;

  通过这四步阶梯式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掌握一些技能、技巧,更能使学生的兴趣倍增。学生掌握了技能技巧,贵在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不断创新。

  三、不断激励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有创作欲

  电脑绘画与美术课的绘画有所不同。例如美术课上的素描画,要画一幅需要很长时间,可在电脑上只要点击素描特效工具,即可轻松完成。在这里,学生较容易获得成功。为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接受能力强、创作思维敏捷的学生可引导向美术技能方面深入钻研,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加强基础训练。用photoshop 制作台历这一堂课下来,看到同学们对着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时,我便会及时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转播功能,让全班同学都来欣赏、点评;有些内容丰富、有创新的作品,我就重点多做讲解和点评,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这样不但能对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更能激励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

  总之通过这节电脑绘画的学习,使同学们的审美情趣、绘画能力、创新精神都得到了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

  1 、课应该再上的快乐一些,让学生们在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因此,就更应该加强师生互动的环节。

  2 、学生的状态不是很好。对学生来说,有好多领导、老师听课,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不小。在学生的观念中,课堂鸦雀无声= 纪律好,因此,平时坐不住的、爱插话的的学生都“老实”了。胆小的学生就更沉闷了。这种状态使我用了更多的精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的进度。原本时间很充裕的一节课,成了一节紧紧张张的课。关雎教学反思鼓儿响咚咚教学反思古筝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内容是设置显示属性中的设置桌面主题、设置桌面的背景和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鼠标,完成对计算机显示属性的设置,这个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使用鼠标的技巧,方法,还可以让桌面变得更加美观,更加具有个性化。

  上课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对于一个星期只有一节信息课的学生来说,复习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对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再巩固熟练一下,然后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谈话导入,如何让我们的桌面变得更漂亮呢?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我的计算机我做主。在新授部分,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

  (一)设置桌面主题,如何设置出经典的桌面主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尝试操作,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组内讨论,交流反馈,演示操作,欣赏作品,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设置桌面主题的方法。这个时候老师再布置任务。

  (二)设置桌面背景,还是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组内讨论,交流反馈,演示操作,欣赏作品这一过程来完成背景的设置。

  当学生掌握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知识,接下来要进行任务三的学习了,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欣赏自己桌面背景时,屏幕上出现屏幕保护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你希望知道“屏幕保护程序”的哪些知识呢?同桌间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如何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如何结束屏幕保护程序呢?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尝试,老师再总结,学生掌握得都不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来说不应该就是让学生会操作了,而是还需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避免屏幕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损伤显示器,像我们经常做的一个动作——眨眼睛。我们长时间盯着某一个地方看,会感觉疲劳、不舒服,于是会眨眼睛,眨眼之后,眼睛就会舒服一些。眨眼睛的动作相当于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当老师把作用和学生解释清楚了,学生就会更加理解了我们操作的目的了。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有的学生觉得设置桌面背景很好玩,整节课就围绕这个主题在操作,以至于后面的任务都没有很好的完成。有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时候,不是很主动,比如组内讨论,并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而只是在一旁听组内其他同学发表,在以后的课上,对于这样的同学,老师要进行引导,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计算机教学反思5

  1 、明确计算机课与其他公共课的区别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2 、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

  由于计算机教学以传授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个目的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3 、提高学生练习的时间

  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即所谓的“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学会知识,巩固知识。

计算机教学反思6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 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在自己知识输出的同时还能从外界获得更多新鲜知识,一位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分享给学生。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韦承.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2]宋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1).

计算机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任务是字符的格式化,这是WORD的第二次课,第一次课通过让学生认识WORD,在WORD当中输入些简单的简单的文本,让学生有对WORD这个软件有个初步的认识。WORD的字符格式化主要是对WORD中的文字进行美化操作,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符修饰;接下去是提高部分,字符的`其他格式,字符间距和位置,首字下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练习的当中产生一个问题,相同的操作用一个格式刷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这次课我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掌握WORD字符格式化的一些基本技巧。在第一节课时让学生在WORD当中自行输入一篇文档,让学生体会一下在WORD中输入文字的基本操作,这篇文档作为第二节课上课练习的材料,在第一次讲解字符格式化的时候,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不保存,重新打开,第二次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再用到这个资料,达到重复利用。

  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1、每节课上课之前,只要学生上次课有作业,我都会及时反馈,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表扬的同学加分,批评的同学扣分,都记录在学生的平时成绩当中,以此引起学生对作业情况的重视;

  2、老师讲解和学生演示结合的比较好,让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3、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我操作,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任务设置的比较好;

  4、最后让小组长对本组不会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值得改进的地方:

  1、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没培训好,上课之前应该强调学生静下来,打打字,这个以后要加强;

  2、可能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不够,本节课的重点没有明确,没有讲清楚;

  3、课堂内容安排的有些多,有些任务没法按设想要求完成。

计算机教学反思8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教学这一课让我对如何解读教材,如何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经历我有以下收获:

  一、全面深入解读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这篇说明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全文共6个自然段,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初读教材作者的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扑面而来,细读文本作者不仅运用了这两种说明方法,还综合运用了作比较、作引用、列数字、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有关知识,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高精尖的电脑知识介绍得简明形象、通俗易懂。五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的文体并不陌生,对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也能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认识各种说明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学习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为教师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因此,我设计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引导学生体会并初步运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引用等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得简明形象、通俗易懂。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简约高效。

  为使教学应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学时我重点选取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作引用这四种基本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在内容的安排上我把它们进行了恰当合理的整合,将这四种说明方法归结为“两比两引”,“两比”打比方、作比较,“两引”举例子、作引用,这样使教学安排避免了简单地重复,更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学中我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重点教学一二自然段学习“两比”,学生自主探究3—5自然段体会“两引”;教师重点指导体会一句话的表达效果,学生自主发现其他写法相同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简约而又高效。

  三、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而说明文这一文体特点又具有比较严谨、科学准确的特点,可能对小孩子来说不是特别感兴趣,为了弥补这一点我调用了各种适合孩子的激发兴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40分钟课堂上充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读的方式上我不仅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还采用同位对比读、师生接读、学生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设计了“快速抢答”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给电脑设计“电脑名片”等教学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充分体现语言运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我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给学生创设学语言用语言的情境。我编辑了体现多媒体电脑创造“未来生活”的小视频,小视频中展现的未来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神奇的变化,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有效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说明方法运用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顾本节课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理念的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不断实践让我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计算机教学反思9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和吸纳;事业像一列车,穿行在理想和现实间。我自豪,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任重而道远的课程改革,我深知:一切,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近日,我讲得是一课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想进行一些创新,于是就抛开了所有的顾虑,一个人开始了大胆的“创作”,于些同时,也一个人陶醉在备课当中,实际与想象甚远,上课一开始,学生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回答问题论不到自己小组的就拍桌子蹬腿的。课堂制序无法维持,我知道我失败了,犹如一部好的'作品有了一个精美的开头却落了蹩脚的结尾一样。一堂语文课,我上成了跟“幸运52”差不多了。在校长的指导下,我重新打台子再唱戏,对上一次进行了总结。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出发,再讲了一次,是比上次好一些,但在最终的赛讲过程中,我还是挫败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从地球上消失,总觉自己就是一块朽木不可雕也,辜负了领导与老师对我的期望。

  我从各个方面分析这节课失败原因:首先:没备好学生。其次,内容设计粗枝大叶。再次,引导不到位,学习任务不明确等等,到今天为至,我才彻底明白,上一堂好真难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后,我只有鼓励自己,多学习,多听课,多总结,多反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是一块朽木。

计算机教学反思10

  说明文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教学中如果只是机械地介绍课文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常会导致学生觉得课堂乏味无趣。因此教这类课文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

  第十一册第八课《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是新编课文,课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学生只能从电视、书刊以及每周有限的几堂信息技术课接触电脑,对电脑并不很熟悉。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课前,我搬来了一台电脑。上课时,我直接问学生:“你知道电脑都可以干什么?”学生只能说出诸如“打印文件、画画、玩游戏”等之类的答案。我说:“电脑的用途可多啦,它可以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可以收听各个频道的广播;可以和别人在网上用文字、用耳麦、用视频进行聊天;可以发邮件给你远方的亲戚朋友,再也不用动笔写信、写信封、贴邮票、到邮局寄信那样麻烦,既准确无误速度又快;如果你想买东西又不方便出门的话,电脑还可以帮你的忙,只要你鼠标轻轻一点击,快递公司就会送货上门了;另外,电脑还可以打电话,听CD,看VCD,唱卡拉OK……”随后,我在电脑上播放音乐,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睁着大大的眼睛,学习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课便学得兴致盎然了。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用第一人称作“电脑的自述”的表演。经过一番酝酿之后,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有的学生还做着简单的动作,像舞台上演员;有的学生边听边帮别人修改,俨然像个导演。我听了,大部分学生的故事开头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是这样讲的:“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就是你们的好朋友电脑呀……”还有的学生这样讲:“嗨,大家好,我叫电脑,过去我的名字叫计算机……”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开头很新颖:“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祖爷爷埃尼阿克发给我的……”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令我惊叹!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为生动有趣的拟人化的“自述”,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不但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课的教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把以往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指导成轻松、活跃、和谐的民主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

计算机教学反思11

  上周在xx级汽修五班上了一堂公开课,所上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里的计算机病毒。由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所以他们所学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不太一样。非专业计算机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基础、简单操作计算机、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以及办公软件的操作。所以对汽修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要有另一种教学计划。

  本次公开课选在xx级汽修五班进行,之所以选择这个班,是因为该班的学生人数适中,学生课堂纪律良好,学习氛围浓厚,能给其他班级起到模范作用。本次公开课的授课形式为新授课,课型是理论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共三个内容。重点是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难点是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听本节课的内容,所以课堂的引入特别重要。我采用的引入方式是:让学生畅谈自己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的计算机病毒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法,以此来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让整个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然后我再以“熊猫烧香”病毒为例,向学生介绍病毒的形成、传播以及危害,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病毒,从而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兴趣。新课内容则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为学生设计课堂内容。

  通过本次公开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了反思及总结,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备课方面:

  对于每节课,我都认真负责的去完成,我希望学生都学有所获,只有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后,我才会感觉这节课是成功的。所以备课环节我看得很重要,对于公开课的准备我更是精细,除了能达到几乎是将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写在了备课本上以外,还查找了许多与病毒相关的知识,以便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知识扩充。

  二、授课过程方面: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概念比较强的'知识,所以我采用了理论课的方式,选择在教室里采用传统了粉笔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会给人枯燥的感觉,为了打破枯燥,我尽量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并努力做到把每个实例都列举地生动、形象,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参与方面来看,学生都学得比较认真,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把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经过本次理论课以后,我发现如果要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收课堂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多媒体体教室或将教室里的电视机屏幕应用起来。采用PPT和黑板同时进行的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上这堂课的话,课堂效果会更好。讲授本节课,我的主要流程是:课前引入、新课内容、课终总结、作业布置,整个教学过程还算比较完整。

  三、教师技能方面:

  总结我的整堂课,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有点紧张,所以在给学生讲的时候没有把知识交待清楚。不过慢慢地情绪开始稳定下来,在授课过程中还做到了离开讲台,走到教室中间,背着书本为学生讲解。

  对课程内容还比较熟悉,但不足的是语速特别快,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及时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以后教学中还应该改正的方面:

  1.应加强公开课练习,做到在任何场合,无论多少人听课都能

  以平静的心态完成讲课。

  2.重点改正讲课的语速,一定要把每个字每句话每个知识点都

  向学生交待清楚,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所讲知识进行理解。

  3.在教学氛围上,应使课堂更自然、活跃,就像平时上课一样。

计算机教学反思12

  刚踏入职业中学的大门,有多少学生不是向往能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对口就业率有多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不用多说,相信各位同仁心知肚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在校学到什么,用于何处,如何以用导学,学以致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学以致用”这条传承千年的办学基准,对于当代计算机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了吗?

  一、目前状况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科目至少在七门以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要精通所学的学科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也是有一段距离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一方面的专才往往比面面俱到的通才更容易找到工作,就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而言,在计算机某一方面精通的学生比在计算机多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学生明显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以用导学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学到的知识多但是没用,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不实用。给学生感觉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找工作。所以笔者提出以用导学,这里的“用”就是实用的意思。何为实用呢?通俗点说,就是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让知识变得实用,就必须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目前部分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课程的`开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材的选用更是缺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用性进行必要的研究。直接造成课堂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无心学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如何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对教材的正确选用,笔者认为,学校应及时组织科组教师到IT公司了解IT的发展,到人才市场去了解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技能要求,到兄弟学校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来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

  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两方面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计算机配置能否满足课程的需要,二是教师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采取及时更新计算机和教师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用导学”的大方向下,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引入先进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领会现代IT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观念指导计算机课程教学;二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三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处,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以致用”至少应当在三个方面进行体现。一是在正常的教学中;二是学校定期组织的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竞赛;三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比赛。而在这三个方面当中,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平台去展示“学以致用”,而这个平台也将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泉。笔者认为,其实平台早已搭建好了,只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它,这个平台就是学校自身的网站。现在学校网站主要用于对外的宣传,而对学生的专业作品的展示比较少。这么好的一个现成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呢?

  学校可以在自身的网站上,开辟一个新的频道,这个频道最少有以下功能:允许学生在线展示作品和他人对作品进行评分;允许在线组织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实现每次对作品评分进行排名,评出优秀者,进行公告。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正所谓“有对比,才有提高”。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中,我们应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和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中职计算机教学才能够体现其培养目标,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以用导学,学以致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计算机教学反思13

  课文主要内容: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埃尼阿克”(ENIAC)与1946年在美国诞生。

  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分组成。

  3、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4、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5、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个发展阶段。

  我就所讲授的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1、我认为“导入和小结”是课堂的点晴之笔,即使准备的时间紧张,但在“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费了不少的时间。由“计算机能做什么”——一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回答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没有难度,感觉轻松。老师就着学生的回答,比如,有的.同学说“用计算机听音乐”,与人类比,人是用嗓子唱歌,那计算机用什么部件就能发出声音呢?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计算机怎样计算的及工作原理。引入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自然的思维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让学生没有陌生感。

  2、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有序。由学生看到的自己面前的计算机,说到外部设备;由神秘的主机箱说到主机的组成,又由设备说到设备是怎样工作的,这种“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的循序渐时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接受。

  3、重、难点突破有“法”。计算机是怎样计算的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任务完成法让学生完成任务,讲解学生完成计算的过程,来完成计算机工作计算的过程。

  4、注重细节设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5、有待改进的几个方面。完善每个硬件的讲述内容,规范语言;演示工作原理中的实例时,将程序编写过程加入进去效果会更好;现场拆机箱,发硬件,会让学生感觉更直观。

计算机教学反思14

  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很多中小学已开设计算机课程,但对于这门特殊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没有固定的模式。

  一、激趣。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生动形象的内容,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注意力方向、注意力保持程度、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充分运用色彩、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表现手段,来展现事实,再现情境,提供模仿,引起注意。最好利用投影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大屏幕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展现新知识的功能,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次潮。

  二、讲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再如在讲解认识计算机时,可以在机房内对计算机的几个部分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实物就会很容易的认识计算机。同样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也可以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练习。

  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可以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小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在讲解电子报刊的排版编辑时,可采用自主练习法。在讲解完新知识后让学生写作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练习输入作文并排版,通过这样的自主性练习,学生体会到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用途,感到有用武之地,从而学习兴趣就会大增。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文章的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掀起学生们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你的作文排版真美观,快成了专业的了”、“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你击键真准确”、“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致盎然。

  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趣、讲解、练习、展示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密不可分。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非常实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教育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当中的一朵奇葩。

计算机教学反思15

  为体现地理科学综合性特点,以及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将逐渐被淘汰,而代之以计算机处理及显示系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地理事件进行显示或对地理事实的处理,演绎出地理原理。然后对地理原理进行质疑等一系列活动,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显示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对设置的事实进行模拟处理,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本教学模式的环境支持和具体要求:

  一、硬件方面

  要达到教学目的顺利完成,硬件方面最低应该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输入和输出系统。其中计算机处理系统是硬件方面的主体,它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工作台,也就是教师首先把地理事实、事件、演示等通过键盘或其它视音频系统输入到计算机处理系统,经过处理而产生一些视频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要求机型在486以上,内存8M或更高,硬盘1G或以上,4倍速光驱,16位声卡,功率比较大一些的音箱,显示卡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图形/图像加速卡,这样的配置使文字、表格、图形、动画、图像等信息处理均能顺利完成。经处理过的视频信号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投影仪的规格可以根据经济条件而定,但作为计算机的配套设备投影仪必须是数码输入而非模拟信号输入,所以投影仪最好选为液晶投影仪,其投影屏幕尺寸至少为1.5m。所有的图象、声音信息均可由教师把现成有关教材的图片、图像文件截取进行创作,然后由图形输入板、话筒、键盘、鼠标等输入。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建立一个带有多台终端具有网络控制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践。

  二、软件方面

  第一部分是教师进行创作教材的工具软件,由于硬盘有限,可以安装一常用的工具软件和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可用Windos3.1、DOS6.22,工具软件有3ds、Photoshop、CorleDraw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Write、Word、等文字处理及排版软件,有Audio音视频播放及处理软件。

  第二部分是教师创作的多媒体与计算机集成应用教材,它既包括教师创作教材的能力,又包括创作的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教师创作教材的能力是实现本教学模式的关键。

  近年来,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冲击较大,同样也较快的应用于教学方面。许多学校把计算机教学列为基础教育,作为教师认识到应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对未来教育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现代和未来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即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当然并非要求地理教师像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样,懂得较多的硬件知识,但起码对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要熟练。对工具软件的应用初步了解,对Windos、DOS操作情况要熟练,学会图像输入(扫描仪的应用)以及会用3ds、Photoshop、CorleDraw的初级制作,这样就为创作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创作的教材本身必须体现科学性与实践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所创作的教材要有科学依据及知识结构的严谨性,既要要求教材有具体层次,如知识要求、基本训练、思想教育三方面和技能掌握程度作出具体指导,使教学过程中要求明确,有利于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所谓实效性,就是所创作的.教材要结合新形势,渗透新原理(城市发展、区位理论),分析具体实例。如生态农业、城区规划;三峡工程的效益与对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商业活动与灾害地理的预测等等。

  要作到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要求教师一是必须钻研专业知识,使自身对地理规律、原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如地球的公转、自转,工业、农业区位理论等的全面掌握。

  二是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如发生重大的地理事件、各地的民族风情、资源利用现状等等。三是要求教师关于观察事物和收集资料,并把捕捉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关于收集资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视、报刊图片等信息收集。如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环球30分》的世界各地风土民情;《科技长廊》的科技发展(关于地理方面的GIS、生态农业、军事地理等);还有《地理知识》、《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所刊登的地理图片。同时把动画图像及时制作出来,把图片进行扫描输入到软盘或硬盘上。

  ②实物演示收集。如地球运动演示、地壳运动演示以及矿物标本展示等,这一方面的演示虽不能让每位同学都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图形图像软件局部放大处理功能进行演示或展示。

  ③周围环境信息收集。对学生来说,周围环境信息的收集,有利于学生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了解它们的未知面,即所包含的地理规律、原理,如大棚菜地、玻璃花房的分析了解“温室效应”的理论;树叶向光、背光的疏密程度,了解光照条件对植物的影响;雨过天晴首先感到的是寒冷,了解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等等,除此以外收集方面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敏锐的眼光。

【计算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反思04-20

计算机教学总结11-16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关于计算机教学总结08-05

教学反思04-19

教学的反思01-07

教学反思06-30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优秀08-30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10